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同栖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同栖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34: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同栖生活》经典读后感10篇

  《同栖生活》是一本由吉田修一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5.00,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同栖生活》读后感(一):《同栖生活》:现代性的重击

  《同栖生活》的一个主题十分容易指认:本应如《老友记》一般的群租生活实际上充满了罅隙与隔阂,亲密关系的构造在内心创伤和阴暗的妨碍下变得不可能。

  房子里的五位住人,所有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内心秘密或创伤。二十一岁大学生良介与学长的女朋友搞在一起,无业的琴美全部生活内容只有与男演员谈地下恋爱,身为杂货店店长的未来一心想做插画家,终日为工作奔波的电影发行公司职员直辉,以及最后偶然入住的十八岁男妓萨特鲁。

  小说主线称不上明晰,虽然有反复出现的街头犯罪报道作为提示,主要内容都在于五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描写。有趣的是,小说不管是在日本还是中国乃至欧美地区,卖点都是悬疑/推理/犯罪。然而小说本身却极力回避对犯罪事件的暗示和表现,直到故事最后的最后,才有让人惊愕甚至可以说生硬的凶手曝光。换句话说,犯罪与解谜远不是这部作品的重点。

  一些评论把直辉的犯罪行为归咎于群租生活的名不副实,看似亲密的关系其实充满隔阂,人与人之间难以深入,无法解决心灵问题,因而走向更大的问题。然而,恐怕是《老友记》或《生活大爆炸》这种情景喜剧恐怕才是不真实的,是鲍德里亚意义上的“拟像”(Simulacra)。有过合租/群租生活的观众只需想想自己的体验就知道,你会与同屋之人亲密到何种地步?谁不是关上门来做自己的事?记住,这不是学生时代的宿舍生活。更不必说这几个人的同居生活看上去也比我们所知所行的合租生活活泼紧密得多。说亲密就能解决问题,恐怕过于浪漫了。

  此外,目睹直辉行凶的萨特鲁的一番话也充满了误导性(236-37):

  萨特鲁盯着我的脸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有些厌烦地说:“因为大家都知道了吧。”

  “知道了?”我抓住萨特鲁的肩膀。那肩膀单薄极了。

  “好痛。”萨特鲁挣脱着。

  “大家都包括谁呀?”

  “大家就是大家呗。未来、良介、小琴他们大概都知道吧。我也不清楚,因为大家并没有在一起议论过。”他的说明非常啰嗦。“快点走吧!”萨特鲁又一次抓住了我的胳膊。

  “等,等一下。大家为什么都知道,却不问我呢?”

  “这个,我怎么知道啊。”

  “那,你为什么一直不问呢?”

  “我也不知道啊。大家都不说……而且我也挺喜欢那儿的。”萨特鲁这边的语气都并不斩钉截铁,他自己也说“大家并没有在一起讨论过”。而且琴美恐怕不会纵容直辉犯罪行为的人,毕竟琴美一度怀疑同单元隔壁房间是卖淫场所因而和良介展开过调查行动,未来这样的女性也不像会包庇直辉。跟随萨特鲁的陈述——不要忘了叙事学中的“不可靠叙述”——简单地把其他人理解为“对犯罪行为无动于衷”进而得出有关人性崩坏和孤独的结论,逻辑上不太严密。

  应该说,阴暗面或者不愿为人所知的小秘密,每个人都会有。不愿意或者不轻易与他人——哪怕是家人——谈论这些实在太过正常,完全不足以被视为“不亲密”的证据(也因此不至于成为直辉作案的原因)。问题在于这几个年轻人的内心秘密和创伤是何种性质。

  事实上,五个人各自的问题都是同构的,均指向一种现代性对身体施加的暴力。

  良介在这一方面最为明显。他作为一个“小寿司店的老板的儿子”,被父母送到东京的私立大学读书,被寄予厚望。他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常常对他说:“寿司店,当然是很不错的职业。不过,你爸觉得让你继承寿司店,不如让你成为到咱家这样好的寿司店里来吃寿司的高贵客人。”(43)

  面对高昂的学费和东京生活成本,二老任劳任怨,良介父亲让良介考虑自己,并问妈妈:

  “你的朋友都是这九州乡下的吧?”

  “那是当然了。都是初中和高中的同学呀。”

  “是吧?我也跟你一样。所以,咱们自然希望良介能够去东京,认识各种各样的人,对吧?比方说,土佐的能用一根鱼线钓鲣鱼的人的儿子,或是京都什么老字号人家的儿子,北海道养奶牛的农家女儿也不错啊,良介可以认识很多这样的人,不是挺好的吗?”(44)

  二老的这一思想动员,后来致使良介做了这样一件事。他在课堂上偶然跟一个陌生同学搭讪,该同学走错教室,当他即将返回时,良介慌忙叫住那个男生,突兀地问了一句:

  “那个,不好意思冒昧问你一声,你老爸是做什么的?”

  我的问话在大教室里回响。

  “我老爸?”

  “是的。”

  “为什么问这个?”

  “也没有什么原因……”

  “是公务员啊。公务员。”

  “在哪里工作?”

  “石川县的金泽。”

  这样回答完,男生很纳闷地走出了教室……老爸,我已经认识了一个金泽的公务员的儿子了。(44-45)

  良介又曾对未来坦陈:“我千里迢迢来到东京,其实也许是无意识地为了超越老爸,可是即便来了,东京也没有一个家伙崇拜我。而且不管怎么想,自己都不可能成为受到别人崇拜的人。”(131)

  良介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悖论。他有一辆二手车,然而这一辆车每走九公里,便必然停车一次,接着再走九公里。良介也因此“从来没出过远门。由于有了自己的车,我的行动范围完全受到局限了。”(8)这象征着良介的身份焦虑与突围的艰难,他看似在东京迎来了自由,迎来了成年礼(coming of age),然而却又必须实现父母的希冀,去发展人脉、故作光鲜,实际上他的行动被城市的巨大蛛网劳劳擒住。

  琴美的困境在于她在爱情中受苦。藕断丝连的前男友出身卑微,而条件良好的琴美一度被前男友的家庭状况震撼落荒而逃,因为前男友的母亲有中毒躁郁症。对于琴美而言,和他交往,“就意味着和他的母亲交往。”(70)那时候的琴美“还是个刚满二十岁的女大学生,想要开心,才和人交往;想要获得快乐,才活着的。”如今男友成了当红演员,还爱着彼此的两人于是只能展开地下恋情。

  琴美终日无所事事,等待召唤前往情人旅馆幽会。她几乎就像有了强迫症的人,虽说“女为悦己者容”,但不停地拔眉毛,仿佛要把眉毛扒光,每一天的全部内容只在于等待男友的电话,充满了一种受虐意味。琴美甚至也怀疑自己的存在犹如应召女郎:“他只是由于突然有了空当才叫我去旅馆,并不是一起生活,而且今后也没有希望踏上教堂的红毯。”(87)之后意外怀孕,尽管男友选择生下来,琴美的决定却是堕胎和分手。

  思考琴美的爱情困境会发现,她的痛苦很大一部分当然源于自己的选择(无业、自我放逐),然而另一部分则也跟男友的身份有关。男友是当红偶像派演员,为了演艺事业终日奔波,不被允许光明正大地谈恋爱。加诸于他身上的社会结构网(经纪公司-影视公司-粉丝)将他连同琴美一起困住。她在房间里有三个纸箱,寄信地址都是父母家,“东京都的大垣内琴美,寄给广岛县的大垣内琴美。自己给自己寄快递……或许小琴搬到这里来的那天,就已经从这里搬出去了。”(222)琴美甚至处理不了两个人的人际关系,不怪乎最后也放弃生下孩子。

  未来的困境源于家暴阴影。她“并不知道能够找到怎样的‘真实的自我’,或许是找到后才发现,原来是迂腐得令人吃惊的‘真实的自我’,然后夹着尾巴逃回日本,即便如此,我也无所谓。”(97)

  作为插画家,她以男人的身体为主题:“比方说胡子拉碴的下巴啦,肚脐眼地下都长了毛的小腹啦,上臂的肱二头肌啦,腰椎啦,脚背啦这类的男人身体的一部分,搭配以腐烂的水果或肮脏的雪等,完成插画。”(101)毫无疑问,男人在未来的心中是这样一种暴力丑陋的存在,跟她父亲对母亲的家暴行为密不可分。

  或许是为了自救,或者自我麻痹,未来有一盘刻满几十部电影里出现的强奸镜头的录像带。“有时夜里怎么也睡不着,我的手就会伸向这盘录像带。看着拼接起来的录像带,我感到心情不可思议地平静下来。残酷、悲伤、可怜的感觉逐渐消失,甚至觉得被强奸的那些女人的表情,看上去犹如过节般飘飘然。”(122)

  电影中安排了一场萨特鲁和未来深夜在日比谷公园游乐场的戏,两人坐在旋转木马上,混合着悲情与温情。小说中,未来这样看:“围绕着原型舞台,呈现放射状排列着长椅。音乐堂是露天的,当然没有顶棚。头顶是东京都中心一代的紫色天空,观众席大约可以轻松地坐下五百人。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128)

  未来有明显的自我封闭倾向。例如当良介和琴美讨论对面房子是不是卖淫窝时,她说:“天知道这两个人是不是认真的,换作我,才不在乎隔壁是卖淫窝,还是盗版录像带工厂呢。但是有一点,谁要是敢半夜转洗衣机,或者垃圾不分类的话,我绝对不会放过他。”(106)当她一个重要的朋友因故去世,她同样选择自己忍受,只让良介带她兜风,默默地开车。

  她拒绝“伪人道主义的那套‘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是主角’之类的大话”,识破这种论调的悖论:“倘若所有人都是主角,说到底,就等于所有人都不是主角了,而且感觉世界因此而平等,距离我们现在的生活非常之近。不过,为了实现那种所有人都不是主角的世界,严格地说,在那之前,还是需要所有人都是主角的这个世界。”(145)这也是未来自己的悖论:她既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却又无力处理自己的阴影;她想成为插画艺术家,却又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她想从世界逃离,却始终被世界围堵。有趣的是,这是占卜师给直辉的预言,吉田修一选择让未来在自己视角的最末尾交代这一判断,也意味着未来承受着相似的困境,她的录像带也是一种暴力。

  萨特鲁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生活的平衡,例如他溜进未来的房间,抹掉了未来的录像带,在某种程度上破除了未来的我执。公寓的几个人也一度为了“拯救失学少年”,煞有介事地为萨托鲁办起了课业辅导,其间所有人都能拥有一个位置,俨然一个有着即将参加联考的儿子的家,哪怕只是扮家家酒。俨然一个可以拯救一屋子人的小天使。

  萨托鲁无家可归,成为男妓操着皮肉活,能对未来随口瞎编童年记忆。他潜入民宅,拿起别人放在窗台上的小矮人玩具,把小矮人想象成哥斯拉一般“肆意践踏、破坏者林立的高楼大厦和铁塔。那些砖墙瓦顶的高级公寓、武富士的招牌,都在笑呵呵的小矮人脚下被践踏着。”(153)这都表明他对身体、金钱、生活的观念。

  萨特鲁说自己姓小漥,这个姓氏也名副其实地成为一面映照他人的水塘,以至于未来曾经想:“实际上比谁都懂得人情世故的萨特鲁,早已看透了二人[琴美、良介]的想法;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为了迎合他们的想法而装作他们所希望的那种人。毫无疑问,小琴和良介也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在这个终于里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也一样,直辉也一样,只不过,我总是觉得只有萨特鲁,是混在这些角色之中的超级演员,或者说他的存在无从捉摸……就如同在水中形成的水洼似的。”(143-44)毫无疑问,这种生活技巧源于其卖身生活,而从另一个角度说,年仅十八岁的萨特鲁饱尝人情世故,他已经摸顺了社会结构的脉络,尽管明白自己身在其中无处可逃。因而他作为最后的入住者,能够迅速掌握合租的真实情况,以至于他对直辉的行凶真正无动于衷,也预测其他人是知情的(当然这不一定是事实)。与其说萨特鲁有着“不是爱风尘”的纯洁性,倒不如说他的存在本身恰恰是社会之压迫的力证。

  直辉作为公寓里最像家长的存在,平日里体贴大方,却极为讽刺地成为无差别女性袭击案的凶手。他受琴美委托,帮忙联系演员君处理意外怀孕的事,结果琴美却又决定堕胎和分手,他孤零零地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挂件。

  直辉曾经对萨特鲁说过自己少年时的离家出走,原因仅仅是因为“十五岁了”(167)。他一个人走进一间林间小屋,无人应门之后,他好像听到有人说:“‘难道你连眼前的一块玻璃都打不碎吗?’”因为越发亢奋,遂而捡起脚边一块“异常冰冷的石头”(178),哗啦一声打破了玻璃,闯了进去,在玻璃破碎的一瞬间,与小木屋物我合一。在直辉的回忆中,那是一次非常精彩的体验。

  离家出走的缘由是纯粹的十五岁,其终点则是破窗进入一间林中小屋,独自一人过了几天。对于年少的直辉而言,他提前迎来成年礼,然而却不是孤傲的“十五岁出门远行”,而是以一种暴力的方式重新自我封锁。打破小屋玻璃悖论般的成为打开沟通又封闭沟通的行为。

  直辉曾有这样一段关键自白:“一旦遇到问题,不知道为什么都理所当然地来找我商量。就拿今天晚上的小琴找我这件事也可以说明,即便是在给他们出主意,但实际上我一次也没有为对方考虑过什么。然而,我这种漠然的态度,对于他们这几个性格多少有些偏执的家伙来说,似乎令他们感受到某种体贴,居然导致了我的地位提高。对别人并不表现出体贴的我,不知何时反而被他们奉为宅心仁厚的大哥了。就连我这样自私的体贴都能够让他们满足,他们在社会上受到的到底是怎样的对待呢?一想到这个,我也担忧起来。不行,要是这么想的话,很可能又会给自己找事了。”(210)

  良介、琴美、未来、萨特鲁对于直辉而言,既成为他在这个住所自我感知的方法,却也是存在之否定的缘由,与小木屋的悖论同构同质。正因如此,预言师才会对直辉下这样的判断:“你即便想要从这个世界逃离,也只有一个更大一圈的同样的世界在等着你。在你和这个世界的斗争中,世界占据着绝对的优势。”(146)

  这里的“更大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在我看来,它指的是以大都会为具象的宰制,它要求理性,要求秩序,要求人脉,要求成功,是现代性的化身。尤其是当东京这样的大都市,把这些青年都抓捕过来,把他们黏在自己的网上,“来到东京”本身就意味着现代性的诱惑。

  正如笔者读到的现代性定义之一种:“身体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承载社会结构”(《中文世界的文化研究》,216),从这个定义出发,《同栖生活》中的五位主人公都在承受这样的现代性的压迫,尽管方式和力道都有所不同。直辉作为貌似最像一个正常工薪族、最温柔体贴的人,他承受的压迫应该就是最大的,而且在这个群租房中,其他四人对直辉也构成了类似的结构压迫。直辉的暴力行为之根源应该就在于此。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是《美国精神病人》式的精神分裂,或者出于与劈腿钻石王老五的女友的扭曲关系所导致的仇女心理,这与社会结构对身体的摧残同样密不可分。

  正如同名电影导演行定勋自己坦诚:“在东京一角,迟迟不愿完全融入社会的青年男女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这正是日本目前的形态,这样的题材最容易获得共鸣。”而行定勋和吉田修一都是九州出身的上京者,想必对此深有体会。因此,《同栖生活》探讨的并非孤独或者秘密,也不是什么人性的崩坏或罪恶,否则最后的凶手之揭露实在太过生硬,也太过肤浅。它呈现的是当代(日本)青年如何被现代性所捕食、所摧残,走向自我封闭或是“非我”的状态。砸向无辜女性的是被现代性所压垮的直辉,或者更确切地说——现代性正在深夜的路上无差别地砸着每一个过路人。

  《同栖生活》读后感(二):【剧透】不靠谱青年的生活

  这个星期抽零散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如果不是看之前听说会有意外结局,我大概没法坚持看完最后一页。

  小说的写法会让人联想到《世界奇妙物语》。在寻常和不寻常之间切换,最终在极度异常中结束。

  小说前半本都是絮絮叨叨的生活琐事,逐一从每一位房客的视角去看其他住客身上和住客之间发生的事情。中间开始插入杀人事件的悬疑(根据柯南观影经验,杀手一定在你们之中!),但这个悬疑并没有写太多,又继续絮絮叨叨。结局是对悬疑的答案。

  我觉得最后一位主角所以为的“大家都知道真相只是没说出来”只是他的臆想而已。他所回想出来的那些证据我并不觉得长得像证据呀!

  这五个人,除了最后一位,可以说都是对自己生活十分不负责任的不靠谱青年。一位挖学长墙角的大学生,一个把青春消耗在房间里无所事事的女生,还有一位酗酒的插画家,一位连睡觉的地方都找不到的男孩子。

  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不靠谱,才让我没有因为沉闷和无聊而放弃这本书,而是想要了解他们这种生存状态是怎么维系下来的。

  。

  。

  。

  。

  。

  。

  一个小时前看完的书。已经记不得具体说了些什么了。只知道目录里的脉络而已。

  《同栖生活》读后感(三):我还没有灰心

  巧的很。未来章节的对同居生活的讨论也是自己现在想的(和大学寝室很像嘛),还有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主角的想法,和不同人交往是在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

  读完了,很伤心。孤独到悲惨的地步。无人可说,只能用暴力做窗口。

  又觉得这是合理的,五个人怎么可能交心呢。是想成为家人吗,就算家人也有说不出的秘密。为什么要戳破表面和谐下的冷漠呢,你们只是寄宿关系啊,共同生活没有妨碍就好了啊(是我对人际关系要求太低了吗)。

  真正的生活在别处,(可是如果没有别处呢,我虚构一个美好的乌有乡,永远也到不了,永远安慰我)。

  不应该在同居关系里找一个知心人,也不应该对人际关系灰心。我还没有灰心。

  (在哪里找?从老友?爱人?可是一个热切关系从无到有的建立过程都是不可能的,又怎么能深入发展。每个人都把自己保护起来。接收别人伤口的时候,也在自己身上相同的位置制造了一个伤口。很痛的。深切的安慰只会是感同身受。谁会肯割一个刀伤为别人疗伤?

  就算苦闷孤独也不要伤害别人。

  《同栖生活》读后感(四):唯有虚无永恒

  读完《怒》之后,紧接着又读了这本《同栖生活》,吉田修一的叙述风格简单来说就是喜欢卖关子吧。正如读过本书的读者所说的一样,这本书在最后十多页中对事实的展露简直是翻天覆地,把原本遮掩在共存的礼貌当中的冷漠一股脑地全倒了出来。

  书里的一句话大概可以总结这个“同栖生活”里的微妙之处:既非亲近得可以胡说八道,又非疏远得可以装模作样表示一下关心就好了。

  回想起我的大学宿舍,我的室友们都是十分nice的人,然而尽管我们共处一室,朝夕相处,但我们并没有成为彼此最信赖、最推心置腹的人,我们都有各自的好朋友。这让我们宿舍的关系既有些平淡,却也十分和(至少是相对的和谐)。而我对这种距离感似乎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真的没有必要非要成为最好的朋友。而书中的人们的秘密都太多了,且彼此间的距离感仿佛才是这个家里唯一恒定的东西:互不干涉,绝不评价、指摘。

  直辉被发现后,嚷嚷着让萨特鲁告发他,然而所有人都没有这么做。这个家里深藏着的冷冰冰的距离感,牢牢控制着撕裂真相的这一举动。仿佛一股强大的气压,让这屋檐之下的人都把自己控制的好好的。

  “因为你只知道你所知道的呀。……没有人知道大家所认识的萨特鲁。那样的家伙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瞬间的新鲜感,接着便是共鸣。也许你所认识的人,他们只是把想让或愿意让你看见的那一面展现给了你,至于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大概只有上帝才知道。于是我开始怀疑,你真的可以在别人眼中认识真实的自己吗?还是其实这句话只是说的太满了,你其实可以在别人的眼中认识部分真实的自己。

  在同一个生活圈里,这种恪守自己的权限,绝不过问他人生活的气氛,既礼貌得让人感觉很有自己的空间,可也让人很想一把撕破这笼罩在上空的薄膜。是否是因为追逐真实其实是人的本能,通过对真实的了解与触摸,才能让自己仿佛有所着落。所以,人们热衷于八卦,热衷于聚会,热衷于以各种方式去探讨他人的隐私,在隐约得手之后内心泛起小小的得意。然而这也并不能改变生活的虚无。

  “当然,我并不知道能够找到怎样’真实的自我’,或许是找到后才发现,原来是迂腐得令人吃惊的’真实的自我’,然后夹着尾巴逃回日本,即便如此,我也无所谓。”人们犹如飞蛾扑火般扑向闪着光芒的真相,哪怕烈火焚身也在所不惜,而彼此间的距离感便犹如一张透明薄膜,拦着一群飞蛾。不管飞蛾们是就此打住,还是冲破了限制,都无法改变宿命般的虚无。

  《同栖生活》读后感(五):第六周 第一本

  因为有一回看赵又廷直播,他提到最近在读吉田修一的书,所以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借来看看。

  书好软啊,我想大概是封面的缘故吧,总之觉得有些神奇。

  不觉得自己读懂了,但也有自己的几分理解。

  先是疑惑:

  为什么他们都知道直辉的所作所为,但什么都不说。

  是不是认为知而不言,是对对方更为恐怖和残忍的惩罚。

  亦或是不在意,随便他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因为不在意,所以就无所谓,更别提谈论。

  可是我记得之前还有一个片段是有一个人在猜测最近的那个袭击女性的人是不是萨特鲁吗?

  哎……现在不是悠闲地写书评的时候……去写作业……

  《同栖生活》读后感(六):孤独

  小说只有最后十页的逆转让人目瞪口呆,前面部分有点无聊,叙述略显平淡,我还以为是翻译的缘故。但在占卜师给良介占卜时,实则占卜的直辉,他的说法已经铺垫了,他说他是一个渴望变化,与世界对抗的直辉。也许他对抗的方式就是以此为乐,他并不是没有愧疚感,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他都以自己的方式来关爱别人让自己得到一点"赎罪"。

  由于前面铺垫的过于长了,所以看到最后反而让这个收尾潦草了点,不过我也觉得这样反而给读者的冲击更大。

  每个人在每一个方面都是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内心真实的那一面谁也不知道。不得而知。即使我们居住在一起,可大概我们还有别的住处,还有别的地方,在这个时间内我是在这的,可并不代表我是真实在这的。这是现代世界的孤独,这也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无奈。

  "无论是辩解,忏悔还是谢罪,这些权利都不会给你。"

  也许某一天,你做错了事情,被人骂不是最惨的,惨的是别人根本不在乎,你之于我,无关乎我。

  这是最深的孤独。

  《同栖生活》读后感(七):恰到好处的疏离是维持现状的良药

  我们的关系不都是这样么。脆弱却又因疏离维持平衡。

  心知肚明的秘密,表面维持的热络。只要这些不被击碎,就可以继续相安无事的生活。

  你的生活,我懒的关心。我的生活,不需要你们的多余关注。最好大家就这样,默契的遵守生活的规则,不然就走出彼此的社交世界。

  我们不了解小悟,却借着他的脚步看到了每个人的阴影面,却又从其他人的眼中组建了自己眼中的小悟。

  我想了一下,也许自己努力创造的想呈现给别人的人设,可能也早就被撕碎。只是大家都善(leng)良(mo)的不戳穿罢了。因为无论我发生什么,这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除非,打破这平衡,然后彻底拉进彼此的社交黑名单。

  有些人离开自己的生活,变成无所谓的谈资,或者连提都懒得提及。然后再认识些无关紧要的新朋友,在这冰冷的城市森林里,好像冬天呼出的热气,来证明还有些温暖的存在。

  不管怎么说,能被巨大的无边黑暗包围,也是种强烈安全感了。总比在光天化日被扔在大街上,捅破的垃圾袋强吧,流出塑料袋的肮脏液体和腐化食物散发的恶臭,不敢直视行人的视线。只能想象一下,那些视线所包含的感情。

  《同栖生活》读后感(八):依赖是怪物,依赖也是生命的养分【吉田修一《同栖生活》】

  「你即使想要从这个世界逃离, 也只有一个更大一圈的同样的世界在等着你。 在你和这个世界的斗争中, 世界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一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还觉得励志,便迅速的记了下来,却没想却成为了最后绝望的伏笔。 最可怕的并非作者所展现给我们的绝望,而是在阅读故事的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感到任何的不自然,只有在最后结局的时候才体会“自然”生活中埋下的绝望的种子。 因为我正是像故事中描写的那样的人,所以才没有感到任何的不自然吧。 这样的思绪逐渐蔓延开来的时候,眼泪就在眼眶中打转了。 小琴说整个房间仿佛聊天室一样,人们展现自己想要展现的东西,维持着让每个人都感到舒适的距离。 正是这样心照不宣的规则让我们能够相安无事并且和睦的生活下去。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想要诉说自己内心的喜悦与悲伤的时候。 想要维持相安无事的平衡,却又希望有人能听到自己心里的求救信号。 想要被人听到自己的求救信号,又不想陷入到过度相互依赖的关系。 电影中将美咲与直辉两个人同居的时候,提到的出现的“怪物”而具体化的描述出来,被称作“对他人的依赖”,未来说,美咲可能是觉得在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被这样的怪物所束缚了,所以很可怕。 这样的说法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全书的主题(但是就我个人来看,只看电影的话很难懂得其中的深意和伏笔)。 吉田修一老师擅长描写无法避免的矛盾,因为无法避免无法逃离,所以才是深入人心的绝望。 《怒》中因为不相信而失去了深爱的人,因为相信却被背叛,人们徘徊在信任与不信任的纠结中逐渐崩溃。 《同栖生活》中因为想要维持平衡所以创造出面对他人所使用的自我角色,又因为内心的孤独而想要依赖他人。 直辉是在与世界战斗,不是我们所谓的挫折或是困难,而是想要打破那种已经深深的植根于这个房间、这个世界的平衡与依赖之间的矛盾。 每一个维持着平衡的人,都会有想要打破这些的时候。 想要强迫自己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方式,或是想要基于身边的人能够改变一些事情的建议。可能在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就将面对这样的绝望而无能为力的心情带入其中,变得焦躁困惑而冷酷无情。 这是直辉,也是时不时会出现在我身上的自己。 然而最后的最后, 什么都没改变啊。 最大的绝望便是, 即便电影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 我们还是会这样在这个循环的圆圈的边缘不断重复着平静与痛苦的, 这样活下去。 【看完这本书一个月的时间了,还在这样的情绪里面没有出来qwq】

  《同栖生活》读后感(九):《同栖生活》:日常生活中的“秃头悖论”

  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感知,往往处在似是而非的状态。譬如经典的“秃头悖论”,我们并不知道该把有多少根头发的人叫做秃子。秃头与否,往往仅凭目测,而一个人究竟是否处在“正常状态”,同样也无法得到精准的衡量。而事实往往是,一个人的自我由一如往常到彻底崩盘,不过是一线之间。

  吉田修一的《同栖生活》,描绘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境况。和之前的作品《怒》或是《恶人》相比,《同栖生活》或许是这位以描绘人性为主题的作者进行的一次写作实验——他将最阴森的寒意,深埋在琐碎的、充满泡沫的平凡生活之中。书中的五位主人公都毫不起眼,可每一位内心世界的光明与阴暗,都随着看似千篇一律的生活一道翻转变化。每一刻都可能呈现转折。而恶意,就像一颗绑在餐桌下的定时炸弹,没有人知道它何时会炸响——也许它根本就不会响,但一旦炸响,总令所有人始料不及。

  当然,这枚“炸弹”,是《同栖生活》在最终才呈现的“翻转”。在此之前,五个年轻人的“同栖生活”,通过各自视角的叙述,已经表现出某种令人唏嘘的现实。譬如两位女性,小琴和未来,一个看似无脑而困惑,一个看似沉稳而持重。但在各自自己的世界里,前者却拥有格外缜密的心思,与偶像交往的她的经历也并非人们所想得那般简单;而看似独立自由的后者,却承受着来自过去与现实的双重煎熬,她无从脱逃,以至于只有保守某种变态的嗜好才能让自己的心灵趋于沉静。

  人性的复杂,在《同栖生活》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在人性“外观”与“内里”之间的落差,借由“同栖”——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合租客这样一种看似亲密,实则封闭的相互关系加以表现,则更体现出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孤独,对自我的悲凉与追逐。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一边想象着身旁人的样貌,一边又小心翼翼地保全自己,“表演”着自己——即便自己也并不知晓自己的样貌。这种不知情,在这样的状况下达成了微妙的公平——当内心被遮蔽,无论是自我还是他人,都将成为未知的存在。

  我们看不清他人,也看不清自己,就好像我们根本无从定义何为“秃子”——我们所依赖的、评判正常甚至是“危险”与否的标准,也不过是我们盲目相信的“多数”与“感觉”。当我们接纳了这种状况,我们也会以此作为自己样貌的标准,从而将真实的自己埋葬在安全合理的面具之下。

  因而所有的惊愕,都发生于面具脱落的瞬间——真实是唯一不会彻底消失的东西。日常生活的危险,也正在与每个人都无法始终以面具示人,而藏得愈久,爆发而出的真实便会越惊人。但即便如此,它也会在人们的惊愕之后,再一次被埋葬起来。一切存在皆是合理,而一切存在,都不过是人们的期盼。

  《同栖生活》读后感(十):现在的你是哪一个“你”?

  活得越久,我们就有越多的面具,我们不停创造着专属于某一场景的“我们”。

  ——读吉田修一《同栖生活》

  在贯穿了整本书的平淡又缓慢的生活描述中,我却数次颤栗。

  作者描写的5个同栖生活者中,他们创造了不属于本真自我的一个“我”而生活着,而且他们都心知肚明另外4个人也并非他们共同生活中所呈现的样子。

  最后几页的反转,作者用极致的方式暴露了在同栖生活中一直被掩饰着的人性暴劣的黑暗面,然而另外4个同栖者竟然早已心照不宣,却还能若无其事地继续戴着各自的面具,在自己和别人设定的角色中照旧生活,对真相麻木。这种诡异的氛围让我觉得自己在看一场傀儡剧,操纵者恰恰是他们本人。

  虽然作者是为了艺术表现安排了这种吊诡的情节,有意把黑暗面膨胀营造出恐惧感,但是也是非常敏锐地捕捉到当下每个人越来越隐藏自己,多少带着“粉饰太平”的麻木感的社会现实。

  书中人物是带着我们自己的样子的,阅读过程中我也问自己,真实的交往中,我们有多少张面具,每张面具下有多少坦诚?书中良介自白不愿意在室友前暴露自己多愁善感,认为共同生活正是因为不谈论真实自我才能成立的,而当小琴在直辉面面前坦诚自己意外怀孕而向他寻求帮助的时候,直辉内心无比地抗拒的这一点,好像也证明了良介的观点。“只说些可以说的,而非想说的话,才能相安无事地生活到现在”。在这种场景当中,出现了坦诚是美德的悖论。

  而事实的确如此,同居室友、邻居、同事、出行认识的人、甚至是小区的物管,在越来越多的人介入我们的生活的当下,我们也学会了随时根据与他们的亲密指数,切换着自己的角色,我们看到过涕泗横流诉衷肠的自己,看过把心底秘密交给旅途路人的自己,看过欲言又止多讲无益的自己,也看到过挂着标准微笑但心中不停翻白眼的自己……人与人之间交集部分中的坦诚,在亲友中多一点,有时甚至会在陌生人群体中能意外地膨胀,但在同栖抑或同工又亲密未满者前绝对少得多。日本文学在呈现社会问题的方面上,常能独特的角度和一针见血的精准。

  需要说明的是,我上述所说的“麻木感”“面具”这些其实也并非是全然批判的角度,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一种生存之道。毕竟在这一点上道德批判太过偏激,万事无定理,适应者生存,适应社会的生存之道无疑也是一种处世的智慧,但前提应该是不做违心的一切。

  社会的变化使群体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反应,群体相处的平衡不断被打破,而我们又是那个再次维持平衡的执行者,怎么不违心又与周边相安无事地度过一生,想想也是一门长久的学问。我也是被灌过很多处世鸡汤的人,什么“我这种年纪,就不想再去取悦谁”“不懂这些,你永远学不会高情商”“想要变得内心强大,你必须知道的3个秘密”之类,但还是觉得能做到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对世界多点真诚,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