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给世界的答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给世界的答案》的读后感10篇

2018-04-29 20: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给世界的答案》的读后感10篇

  《给世界答案》是一本由[美] 斯蒂芬•温伯格(Steven Weinberg)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一):【书评人俱乐部物理学看世界

  我们总是提到三观,这三观分别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其中世界观,是说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的。另外,从专业角度考虑,通常来说这是哲学家主要思考问题。这种情势下我的思维有些定型,很少去把自然科学与对世界的认识这个问题联系起来,然而自然科学往往改变事物存在方式物理学家对此的看法也与哲学家们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这本《给世界的答案:发现现代科学》,作者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很是不同,就连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文本相比,蕴藏的观照性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本书分别四个部分,分别是:希腊物理学、希腊天文学、中世纪和科学革命。这本书着重探讨的科学家是牛顿,而我主要关注的是笛卡尔。本书作者斯蒂芬·温伯格写道:他的哲学思想在过去和现在一直备受推崇,在法国和哲学家中均享有极高声誉。这令我很是费解。对于一个声称找到了寻求可靠知识正确方法的人,笛卡尔在关于自然界许多方面认知存在重大错误,这让人不能无视。

  斯蒂芬·温伯格说得很有道理,如果找到了寻求可靠知识的正确方法,那么笛卡尔的所有的推论都应该是正确的。如果存在错误,就证明笛卡尔没有找到寻求可靠知识的正确方法。这个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事实情况来看,笛卡尔的很多看法存在错误,但也存在正确性,合理性。就像作者所说,他最大的贡献发明了一种新的数学方法。这说明关于笛卡尔找到寻求可靠知识的正确方法这个问题是有问题的,但不代表其他所有的问题都是有问题的。

  另外,本书给读者一种情理上的异样感受,这位物理学家似乎对前人的科学成果有些不通情理的认知。我们中国喜欢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人对前人不能求全责备,抛开祖先崇拜这种迷信权威感来说,世界是变化的,用已知的,已经证明的问题去对前人未知的问题的推论去进行否定,情理上似乎有些难以接受,当然,在逻辑上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也是比较要人警醒的部分。除了我之前提到的这套逻辑,还是类似内容比如说指向培根的内容。在这里我想说,用“犀利”来形容此文的风格比较贴切

  在这里作者提到笛卡尔最著名的推断,我思故我在。我曾经顺着这个思路思维下去,倒是发现了一个问题,之后我便没有办法继续理解下去。我是这样想的: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我理解他的意思是,我在怀疑,我无法怀疑怀疑本身,正在怀疑必定有怀疑的主体。证明了主体的存在。可我再想,睡着了就没法证明我思故我在了,那么能说睡着的我是不存在的么?我至今没有想通这个问题,多数时候都是搁置着。如果有朋友通晓,还请不吝赐教。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二):保护人类对自然的好奇心

  本书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温伯格的一本新书。之前,温伯格为普通读者撰写过《宇宙最初的三分钟》、《终极理论之梦》、《科学反击文化敌手》等科普著作。 作为读者,我最想看到的是除了继续对还原论近乎偏执百折不挠坚持和阐释之外——这从作者以往的经历来看,是毫无疑问的,温伯格在本书中是否给出了他关于科学的更一般的基本观念,就像另一个同样著名的科学作家霍金一样。后者曾在《大设计》中,关于对科学理论的观念,亮出了旗帜鲜明回答——基于模型实在论。此外,一个在现代物理学界举足轻重人物,如何看待他的古代同行的工作?这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见到太多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对此问题的回答,却很少有一线物理学家对此予以置评,也许他们太忙了,对此根本无暇顾及。 从内容上看,正如书名所揭示的,To Explain the World——解释世界,构成了书中的主体内容。作者把“如何解释世界”这个命题沿着古希腊、中世纪、近代这个时间轴依次展开,阐述了树立起现代科学的目标标准、方法是如何的艰难,科学的思维方式的获得又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书中,作者给予了古代天文学以很大篇幅。这很好理解,在从古至今的科学历险中,天文学占据了特殊重要地位。对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认识,代表了人类智能认知自然所达到的水平。正是对物理学和天文学问孜孜以求探索和回答,一步步造就了目前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明程度。 当逐步步入农业文明的智人种群仰望星空,看到恒星群以基本固定的相对位置镶嵌在天球上,日复一日的绕北天极自东向西旋转——这一点,是仅通过观察就可以得出的判断。除此之外,还有5颗星星,加上太阳月亮,共7颗“星星”的运动轨迹相对复杂规律性不是那么显而易见。它们游离在璀璨的天球上,相比没有变化的绝大多数恒星,更像居无定所流浪者,所以起名叫行星。 当时的天文学家,大多数都认为太阳、月球和行星围绕静止地球转动,却对运动方式持有两种不同的构想,一种构想是以欧多克斯(-408到-355)、卡利普斯(-370年前后)、亚里士多德(-384到-322)为代表的同心球壳体系,另一种构想是阿波罗尼奥斯(-262到-190,著作《圆锥曲线论》)、喜帕恰斯(-190到-125)、托勒密(90-168)为代表的本轮均轮理论。 物理学家(哲学家)和天文学家(数学家)以此为标准站成两队进行辩论。本书作者指出,这一辩论之所以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数学在自然科学中所起的作用看法迥异。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三):【书评人俱乐部】给世界的答案

  (首先说明一下,本文绝不能算书评,因为书是好书,怪我才疏学浅,所以我自认对于这样一本著作是绝无资格评说的,不如勉强称为“读后感”好了。)

  在未读此书之前,仅凭封面就有了好感,也不知道是哪个困素使然,将这本书在我的大脑里同“历史”相连接,等到开心的拿到书并满怀期待的翻开后,相信我的脸上瞬间冒出了一大堆的问号和惊叹号。

  老实说,其大部分内容完全不在我平时的阅读范围内,就连这本书封底上的那六个背书人物,我也只认得最后一位“伊恩-麦克尤恩”,我很喜欢读他的小说

  在纠结了十几分钟后,我决定还是走入其中,尝试阅读我感兴趣的部分。

  首先认识一下这本书——《给世界的答案》,其内容“从古希腊到科学革命的认知历程足迹从古代的米利都到中世纪的巴格达和牛津,从柏拉图学院和亚历山大博物馆到沙特尔教会学校和伦敦皇家学会......”,极其丰富

  而本书的作者斯蒂芬-温伯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当我无意中看到作者在前言中的第一句说到“我是一名物理学家,不是历史学家”时,内心是崩溃的,相较物理,我绝对更爱历史啊。

  没办法,那就随他的思路来领略一下我平常不大接触的世界吧。

  翻看目录,本书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希腊物理学”、“希腊天文学”、“中世纪”以及“科学革命”。

  平时看到“希腊”二字,首先联想到的是“古文明”,希腊神庙,希腊的艺术,希腊的风景,希腊的神话,甚至是刚刚结束的夏季奥运会的发源地。

  但当它与“物理学”及“天文学”相连接时,我的脑袋里基本已经收讯不良了。所以我只能从小标题中寻找略微相熟的,为此我还用了晚上宝贵的阅读时间恶补了一下纪录片《宇宙时空之旅》。

  翻开“希腊天文字”读了其中一部分,除知识欠缺外有些人名倒十分熟悉,托勒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一一闪过,科学与宗教是对立的吗?脑袋里突然闪出了这个问题。

  当阅读进行到第三部分“中世纪”时,感觉就像漂泊在外多年回到故乡终于看到了熟悉的风景时那样感到心安,这部分果然是全书中我最看得明白也最喜欢的部分了。

  我曾经好奇中东战火为何会一直不熄的原因,为此我试着了解过他们宗教历史的脉落。

  也许有一天我会努个力把整本书啃完,在我翻282-283页时不会再眼晕退缩的时候,但现在我准备将此书送给喜欢这一类书的朋友,莫辜负一本好书。

  疯猴勿杀8.22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四):【拾光书屋(书评)】—如何认识我们的世界

  人类自从脱离了大树,来到地面进行觅食就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探索。随着直立行走、钻木取火、学会使用工具,人类踏上了创造自己文明的漫漫长路。

  世界,或者应该说是宇宙,更精确点的描述我们的世界就是指的地球及跟它有关的若干星球。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对世界的探索可能源于抬头的一个仰望,望向浩瀚宇宙、望向远处的山山水水。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发现了地球的秘密,原来“天圆地方”的说法是错误的,地球不是方的,是圆的。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提出了地球是球形的这一概念,然而他的这种想法不是根据客观事实得出来的,而是因为他认为圆球在所有几何形体中最完美。后来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的,给出了第一个科学证据。16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穿越大西洋到达美洲,然后向东行驶进入太平洋,最后进入印度洋沿着非洲西海岸回到欧洲,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球形的。17世纪末,牛顿通过研究地球自转,提出了地球应是中间赤道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的椭球体的推测,并得到了证实。于是地球是圆的这一客观事实被大众所知。

  再比如潮汐现象。千百年来,潮涨潮落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根据多年积累经验进行捕鱼作业。后来经过一些人的长期观测,发现潮汐竟与月球有关。如古希腊人、我国东汉王充、唐代窦叔蒙都发现了潮汐与月球有关,并推算出了半日潮周期。但是这些看法、认识没有理论作支撑,很多科学家如伽利略、开普勒都不相信。直到1687年,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用数学的方法证明了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地球、太阳、月亮的相对运动及引力变化造成的。此后人们对于潮汐才真正有了全面的认识,从而对其加以利用,促进人类发展

  对于世界的了解,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向成熟。期间肯定少不了会走很多弯路产生很多现在人看来很是匪夷所思的想法,如我国晋朝就有人认为潮汐—海水的定期涨落是因为有一条无比巨大的海生动物定期出入海宫而造成的,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地球和人一样,也要呼吸,潮汐就是地球的呼吸。这些想法都与当时的人类文明程度息息相关,他们的想法对于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的贡献,因为一切探索、发明都是始于好奇,并借助于大胆想象

  如今,社会文明高度发达,人类以前所未有姿态面对着茫茫宇宙,处处散发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壮志豪情。但是,人类在宇宙面前,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是很渺小的,我们只有像前人那样,像本书里讲的那些哲学家、科学家们一样,以谦卑的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发现事物的真相,一点一点的去探索,才能获得最终的真理,认识未知的世界。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五):探索科学,让世界更“合理”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看到封面就印象很深,有点时间简史的味道,打开书籍不出所料。虽然有些人会觉得这种类型的书有些枯燥,写书评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跟个刺猬一样,很多名词都没听说过,更不要去解释它是什么意思了。但是对我来说,只能说还好,因为学术要求原因我一直以来看的就是这种科学文献,反而觉得比较亲切。虽然没办法解释科学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每个人不都能否认我们享受到了科学发展的成果,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变以及提高都离不开科学发展的原因,简单点说,科学是一种等待人们去发现的技术

  这本书的作者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虽然我不是物理专业的,但是研究内容却离不开物理学发展的成果。作为一个理工科的研究生,虽然没有文科生们辞藻华丽,各种公式推导程序代码也略显枯燥,但是那也同样是一个精彩的世界。我们的思考方式简单直白,我们的推理方式严谨认真,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有时候证明错反而比证明正确要更重要。作为理工科的两座大山,数学以及物理学是我们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也可以称之为我们研究的基础

  作为经典物理学之父的牛顿,恐怕稍微有些知识的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牛顿集传统物理学理论之大成,完成了经典物理学的创建工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机械力学三大定律,创立微积分以及光学理论,这一切使他名列人类文明的史册。 但是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牛顿的另一面,牛顿活了80岁,但他40年用于科学研究,另外40年他居然沉迷于神学。他用许多“科学现象”来证明上帝的存在,甚至在研究地球有多少岁时,他居然用《圣经》推算出6000年。这样鲜明的对比,很难让人们把这些事与这个科学巨人联系起来。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是迷信,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聪明的一个人会去研究神学,其实这并不是他无知(恐怕没人敢这么看牛顿),恰恰是因为他对于科学的执着,因为他坚信任何现象都是有道理的,都是可以用科学原理去解释的,当有一种现象我们没办法那物理原理解释的时候,他想到了神学,他认为那是上帝把那种原理隐藏的更深了一些,那是在等待我们去发现的科学。

  当然科学研究很多时候都会朝错误的方向进行,可以说科学体系刚建立起来的时候,绝大多数的科学研究都没有走向正确的轨道,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同样是孤独的,不断推导的错误结论,不断忍受的孤独有时候真的会把一个人逼疯,但是我们还是取得了现在的成果,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为我们世界上大多数现象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创造了科学成果,剩下的一些还未能解释的原理就如黑夜里的一盏烛光,光亮微暗,想要发现它需要更多的科学家们不断寻找。向那些孤独的探寻者们致敬吧,正式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那么“合理”。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六):来自现在的未来和历史

  史蒂芬温伯格1933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1979年因弱电统一理论与格拉肖和萨拉姆分享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文学和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国家天文学会会员,美国哲学和科学史学会会员,美国中世纪学会会员。曾任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机构顾问,美国防御分析研究所顾问等职。他的《广义相对论与引力论》《最初三分钟》《终极理论之梦》等书曾风行世界 。可以看出,这本书是出自于什么人之手,也注定了这本书在同类书中的地位。 如今科学发展的速度飞快,但是我们对于科学的历史所知却甚少,只有足够的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进步。这些东西不是枯燥的,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尝试,是探索人生的有意思的过程。这本书十分全面,并且百分百的专业。这本书描写的是人类宏伟的事迹,诉说了人类是如何战胜大自然并驾驭它。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种看三国小说的感觉,这群给人类历史做出无法磨灭的贡献的伟人们,所想所做都是那么振奋人心。让我们了解了他们那些骇人的事迹,认识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大科学家。温伯格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轻松描绘出了广为人知的和不为人知的事,让我们爱上科学,了解科学,共同创造新鲜事物。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应该纳入到高中的教材当中,是一本综合性很高的教科书,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探索其中的一些知识理论。看着本书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听袁腾飞讲历史,和看明朝那些事儿一样,有意思。里面有常识性问题,也有专业性问题,全面的解释使我们完全学会这段历史。 书中还有很多公式,虽然这些共识硬看还是能看出点头绪的,但是毕竟高考过去三年了,我也就再也不想接触这些数字了。虽然我跳过了这些,但是不带表这些不好,我只是力不从心啊。 如果说,在我高中的时候这本书是教科书中的一本,我肯定会研究得透透的,就连树种的公式都会熟记于心并加以运用,没准我将来还会从事书中的某个行业呢。但是相见恨晚,如今大局已定,我只能做一些了解,希望将来能给我的孩子科普这些知识,让他们爱上科学爱上历史。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很不错的名人名著,适合所有年龄所有行业的人阅读,它能引领我们前进,也能奠定踏实的基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七):一部人类用物理、数学解开世界秘密的发展史

  对于物理、数学定理,我们毫不陌生。一个学龄儿童就能够轻松说出勾股定理、浮力原理、太阳地球月球运行规律。但这些规律、定理绝不是凭空而来,是经历了几千年艰苦的探索而得出来的,从而成为我们打开世界未知大门的钥匙。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伦敦皇家学会外籍会员、美国哲学学会会员、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蒂芬•温伯格以其雄厚的理论基础和幽默的语气,将科学理念与人文知识相结合,编写了《给世界的答案》一书,结合诗歌、数学、哲学和宗教等方式,向我们讲述了物理学、数学、力学、光学等基础物理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进步的大门。

  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用生动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向我们展示、理顺了一条解答世界秘密的科学思维路径。这条路径与各个时代的文化产物,如诗歌、数学、哲学、技术、宗教等,紧密相连,相互融合,相互依存,但又彼此存在差距。

  ——以天文学研究为主线。最早的科学研究始于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比如日起日落、风雨雷电,在通过神话故事予以解读的同时,科学的先贤们没有放弃对世界的理性探索,首先开始的研究就是天文学,其研究历程长达5000年以上,古人们试图通过理解天体的运行,来解释人类生活的难题和困境。因此,书中采用了大量的篇幅,对天文学的兴起、发展和壮大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展示了人类对于宇宙未知的强烈探索精神,并通过物理学的知识,对天文学进行了入门级的讲解。虽然本书中没有对中国天文学方面的探索进行阐述,但中国古代对天文学的研究也是相当的深刻,日晷、天文历、彗星记载等等,都通过系统的记录和理性的分析,对世界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即使是科学日益精进的现代,人类依然对天文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随着高阶的弦理论、量子理论等的诞生,我们人类探索的触角不但延伸到了月球、火星,甚至开始伸向宇宙纵深。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八):发现现代科学之美

  乍看此书封面,赫然写着“给世界的答案”!多么令人脑洞大开的书名,市场上因书名而大抵知晓其内容的书,全然不在少数,比如同样是科普读物的《时间简史》(史蒂芬·霍金)、《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等许多其他优秀且畅销的佳作。冠以“简史”二字者,恐怕大多是国人翻译者的习惯使然,倘若本书再取以类似《物理简史》之类的书名,恐怕没有几个读者愿意掏钱买回家欣然阅读此书了。原因很简单,一看书架上写着那个书名立刻有了一种阅读中学物理书的既视感,稍微一想定然觉得索然无趣,于是与这本书失之交臂。可是这本书的精彩程度,又岂是枯燥且乏味的物理课本可以比拟的,引用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短评:本书点石成金,不再是单纯描述科学史,而是谱写了一曲宏大的赞歌,歌颂了人类为探索大自然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直到今天,这一奋斗仍在继续。

  本书的魅力就在于此,不仅贯穿了整个物理史,还独具一格地提出了一些作者本人对物理学本质的看法和观点,并且语言运用浅显易懂,不似教科书一般一味地卖弄物理概念,细心的作者还在书的后面附上了技术札记,共列举了35个物理术语,且做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而本书的精髓在于说明我们今天在发展科学理论时习以为常的思维方法,其实来之不易。作者在本书的前一部分介绍了希腊物理学的起源,并从更高的维度阐述了物理科学与宗教、技术、哲学、数学和美学之间延续至今、错综复杂的关系。“它与人类知识范畴中的其他5种思维模式——诗歌、数学、哲学、技术和宗教,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不同”。

  “给世界的答案”,面对如此宏大的主题,作者何以完成此书,恐怕先得从他的人生履历说起:史蒂芬·温伯格1933年出生,1954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1979年因弱电统一理论与格拉肖和萨拉姆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任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教授。身兼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伦敦皇家学会外籍会员、美国哲学学会会员等。

  面对如此华丽的人生履历,恐怕没有人再质疑他的物理水平究竟如何了。而他写这本书的初衷不过是想更深层次的发掘,进一步了解科学史的早期时代以及那时科学的目标和标准尚不具备现在的形式。而他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曾在过去10年里在得克萨斯大学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历史的课程,而授课对象竟是完全没有科学、数学或历史等方面的专业背景的学生。所以这本书是由这些课程的讲稿发展而来。因此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本书的受众不单单只是有着典型理工科专业背景的读者才可以阅读的原因。试想当年霍金的《时间简史》是何其的畅销,估计也是这个原因。

  人类科学发展到现在,是人类之幸,其关键因素是人类在历史的交替和演变中学会了用冷静、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分析事物的本质,再加上科学严谨的思维以及现代技术的支撑,才有了如今的现代科学。如作家万维刚所说:作为现代人阅读此书时难免会对古代先贤有一种巨大的心理优越感,不是因为我们有高科技,而是因为我们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作者指出,在科学的各个分支中,本书特别强调的是物理学和天文学。有少数社会建构主义者,如社会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试图将科学的过程乃至科学的结果都解释为特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面对如此论断,作者不惜引述了丰富的资料(可详见参考书目)以说明科学发展的整个脉络。诚如上面所说,如果“科学的过程和结果为特定文化环境下的产物”的话,科学怎么会具备国际性,人类现代文明和科学自古以来就不是单一文明影响的结果。“现代科学从欧洲的科学革命期间所做的研究中学习了方法论,欧洲科学革命又是从中世纪欧洲及阿拉伯国家取得的成就演变而来,而这些成就均可追溯到希腊的早期科学”。现代科学诞生于广义上的西方,而西方可谓集大成者,学习了众多知识,如埃及的几何、巴比伦的天文数据、巴比伦和印度的算术、中国的指南针等等。这样系统的分析,高屋建瓴,让读者阅读之时茅塞顿开,不胜激动。

  温伯格以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观点,却并非照本宣科,一味地引经据典,抑或全盘否定先贤们的丰功伟绩。他是物理学家,本身就有着严谨的科学思维和时刻自省的批判性思维,绝不迂腐。所以他说:“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我会接近一个被当代历史学家谨慎回避的雷区,这就是用现代的标准评判过去。这是一部有失恭敬的历史。我愿意用现代的观点批评过去的方法和理论;我会披露科学英雄未曾被历史学家提及的一些错误,甚至以此为乐。”

  在创建更根本的物理理论以简化已发现的大量科学原理方面,我们从未止步——以往如此,现今亦然。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九):科学艰难历程的奥秘

  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西欧中世纪时由阿拉伯世界传承,在十六七世纪时经由伽利略开普勒哥白尼第谷,尤其是牛顿等人的努力,正式迈向科学之门。科学,即建立一个能被验证的自洽的模型。通过亚里士多德的多层球壳理论及托勒密的本轮均轮对位点理论来看,古人在建立模型方面体现的智力高度,仍令人惊叹——它比牛顿模型更复杂。科学即简洁、概括与美,牛顿用引力(拉普拉斯以“场”来优化)理论把古代的复杂模型砸个粉碎。科学发展到今天,化学乃至生物学,都被纳入基于物理学的初步统一自然观。科学的标准模型有且只有一个。

  人的智力千万年来变化不大,但科学得以进步,关键是知识(信息)的积累,这需要靠学习、教育、交流及学术竞争得来。题外话,科学之所以在十六七世纪由牛顿等人开启,造纸和印刷应该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知识(信息)的交流和积累得以骤然加速了;当然,根据默顿命题,新教也很重要。

  《给世界的答案》读后感(十):【书评人俱乐部】怕这届读者不行,所以这本故事书硬披上了科学外衣

  重要的事情先说三遍:

  千万别把它当作科普著作来读!

  千万别把它当作科普著作来读!

  千万别把它当作科普著作来读!

  不然?不然你看两页就会丢,然后骂骂咧咧:“什么XX玩意儿啊~”

  不信你就翻开这本书瞧瞧,

  我擦密密麻麻的字,充满了科学及其相关术语,

  好不容易字没那么密集,你放心,那一定是置放插图和公式的地方。

  当它作为一本科普书籍存在的时候,

  你会完全丧失“学习使我快乐”的幻想,

  然后抛开书来个“葛优躺”,闷睡过去。

  可是本书的作者的确是在一字一句的记载科学相关,不是吗?

  当然。我从来不否定这个客观事实。

  但即便如此,仍然建议大家当这部著作是一本故事书来读,

  效果会好很多。

  O,怎么做到呢?

  要搞懂这问题,

  我们不妨先从理解“故事”本身开始。

  所谓“故事”,即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那么本书中有这样的内容吗?答案是——有的。而且不少。

  比如,在中世纪乃至更久以前,是什么在阻碍科学的发展呢?

  现在我们基本都有共识——神学,或者说是教会,在其中的阻力作用最为强大。

  那么?具体怎么个表现呢?

  这本故事书给你并不为所有人熟知的答案。

  早在基督教的萌芽时期,圣保罗曾经发出这样的警告:“你们要谨慎,当心有人用哲学和虚妄的谎言,照着人间的传统,照着世上的小学,而不照着基督,将你们掳去。”圣保罗警告的,正是与哲学密切相关的科学的思潮。

  另一方面,基督教也会为教会中的青年才俊提供充分的晋升机会,按理说,这是好事。但请不要忘记,这些得以晋升的年轻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原本可以成为科学家。

  主教和长老们一般对普通民事法院的诉讼有豁免权,且无须纳税,其政治权力也远大于亚历山大博物馆和雅典柏拉图学院的学者。面对这样的诱惑,就连大名鼎鼎的尤里乌斯·凯撒也不能免俗,想想学识渊博的凯撒最终的成就吧,不是科学家,而是帝国权力顶端的王者,对了,别忘记他与教会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神学对科学的阻挠一种。

  类似这样可以作为谈资的故事,书中比比皆是,比如书中关于笛卡儿的追随者和莱布尼茨对牛顿理论的排斥,达尔文和华莱士的恩恩怨怨……这也让本书除了科普作用外增加了别样的阅读趣味,最重要的是,倘若你是一个对科学本身并不感冒,却想读一读这一类书籍扩充知识面,这样带着听故事心态进入的阅读,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KK在《科技想要什么》中主要讲过三个关于技术的颠覆性观点:

  1、科技是有自主性的;

  2、会像所有生命系统一样,用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永生;

  3、技术的进化有自己的节奏和安排。

  理解起来有难度,不是吗?但,的确值得深究细品。

  科学不是科技,科学要比科技更接近于真实的本源,

  在人人追求科技,思考科技的今天,

  回归本质去思考科学,

  恐怕不仅不会显得老土,相反,会对我们这些标榜自己很科技的人来说会是不小的帮助。

  毕竟科学作为科技的源头答案,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自己和未来。

  不懈的坚持和追求它,也将会是“人类历史中最有趣的故事之一”。

  《给世界的答案》,从记录科学的萌芽到发生、起步史开始,“人类历史中最有趣的故事之一”,至于它的看似枯燥,也许是作者怕这届读者不行,所以这本故事书硬披上了科学外衣吧。毕竟,本书换一个角度来读,让人心旷神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