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术馆的秩序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术馆的秩序读后感10篇

2018-05-02 20:0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术馆的秩序读后感10篇

  《美术馆的秩序》是一本由蓝庆伟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术馆的秩序》读后感(一):国内美术馆的出路

  记得上一次去美术馆看展览还是十多年前的事,2004年“法国印象绘画珍品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莫奈的《睡莲》、塞尚的《三浴女》、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等原作悉数登场,原来只能在教科书一睹芳容的名画可近距离欣赏绝对超越视觉本身的难得体验可惜,如此万人空巷热情短暂昙花一现,美术馆也好,画廊也罢,平日基本上都是观者寥寥,门可罗雀,这也就是蓝庆伟在《美术馆的秩序》一书中所担忧状况,国内的美术馆在如雨后春笋般的进入建设的“高潮”期的同时,也面临了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之道,此书就是蓝先生对此的一些思考与展望。

  首当其冲的便是“如何科学有效地运作一座美术馆”这一核心问题。对美术馆进行科学化运营已在业内达成共识,但具体操作仍旧在探索之中。蓝庆伟认为美术馆在当前的国情下天生具备了为其所在地域城市服务功能,但学术建设、教育功能才是美术馆建设的灵魂,与之相配套的是构成体系的收藏,在这几点上显然当前的国内美术馆都做得不够。其实,美术馆不能仅仅局限在建筑体上,其自身所具备的高品质展览、公共教育与推广、志愿者计划等诸方面才是应该着力打造的软实力

  特别是美术馆之于大众重要功能。只有让艺术走入生活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进入美术馆参观。蓝先生表示美术馆所承担的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其所承载的教育功能。可惜的是此类教育更多的是存在于美术馆的建筑之内,而忽视了美术馆与当地传媒合力所形成的大众媒体艺术普及性教育,只有普及扩大美术的欣赏层面,美术馆才尽到自己社会责任

  此外,蓝先生还提到了美术馆专业管理人才的问题。现行的制度下,通常美术馆的馆长是某一地区的美协会长或美院院长,这类“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中国特色制约着美术馆的发展。显然,以张扬个性创作的美术家与以理性、管理见长的美术馆馆长之间存在着一条深不可测的鸿沟。一位称职的馆长要具备人格底线职业操守、专业素养,才能够统筹全馆业务。书中援引高雄市立美术馆长谢佩霓为例,她对运作高雄美术馆有两点标准,一是美术馆的空间不能被任何政党用作政治竞选和宣传场所,保持政治上的中立性;二是美术馆不做任何官方指派或者权势人物说情介绍的展览,以保持学术的独立性。而这两点恰恰是中国当代美术馆长们所缺乏的原则,也可以说是体制的弊端。

  记得陈丹青先生在一次演讲时表示,“美术馆不是挂几幅画、摆几件文物地方,也不完全是办展览的地方,美术馆顶顶要紧的,是它的文化形象,它的社会角色,它的教育功能,是它在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中活生生的作用。”一座美术馆,是一本巨大的活的百科全书,而且美术馆的对象,不仅仅是画家、艺术工作者,而是全体大众。

  《美术馆的秩序》读后感(二):新博物馆学的前沿:解构和再建美术馆的秩序 龚之允/文

  从1978年到2014年底,中国建立了3500家新的博物馆。根据全球首份《私人美术馆调研报告》,中国私人美术馆的兴建在世界排名第四,其中中国当代艺术是私人美术馆收藏较为热门的板块。中国美术馆的发展在规模上确实值得引起全球博物馆学研究关注。不过,中国美术馆由于起步晚、发展快,其呈现出来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比如藏品质量、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资本与运营的权衡等。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蓝庆伟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美术馆管理实践,根据一手的资料经验心得体会,写就了一本专门反映中国美术馆问题的专著《美术馆的秩序》。该书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新美术馆学的一大空白,其主体分明章节划分,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了解和解构美术馆秩序的脉络

  该书共分7大章,分别为:美术馆文化、美术馆意识、美术馆是否需要一座建筑、从开放空间到公共平台、美术馆之于大众、美术馆之于收藏、美术馆的“美学经济”。这样的章节排布具有非常科学的导向性,从为美术馆“正名”的大议题,到解构美术馆结构空间,再到美术馆的运营操作;由宏观到微观,由概念阐述到具体实践,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美术馆性质和结构的发展和变化。中国美术馆自身的定位问题,是导致其与世界成熟美术馆之间无法平等双向交流的主要原因之一。于是蓝庆伟就在“美术馆文化”一章中,讨论了中国美术馆的诞生、形成以及旧有体制对其发展所产生影响。这一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文化资本的投入虽然可以给轰轰烈烈的美术馆建设提供启动原材料,但是文化的建设需要明确的策略

  中国美术馆之所以没有文化,主要是没有明确的长期运营目的,藏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借展调拨的不平衡,民营力量的运营规则等问题。总的来说,整个中国美术馆的内部和外围环境都不成熟、不专业、不规则。因此蓝庆伟指出当务之急就是要明确美术馆的使命完善问责机制培养美术馆意识。

  作者通过与外国美术馆交流和几个借展案例,说明了中国美术馆的困境,即自身的不成熟导致了与国外相应机构的交流不平衡。在借展的项目中,中方更依赖于西方借来的藏品,而没有充分挖掘自身藏品的价值,并通过借展和对外宣传扩大自身文化的附加值。也就是说,由于自身收藏的策略不明确,研究力度不到位,导致了美术馆核心的文化价值无法向外围延伸。最后严重影响了发展生态,因此作者指出“在美术馆的运营方面,需要新的价值观与心的展览经营之道,而非得意于在国内所取得的成就”。

  虽然中国美术馆的运营存在着诸多弊病,但是在小范围内也取得了一些西方美术馆还未意识到的创新点。比如,蓝庆伟创新性地提出了“美术馆的10秒营销意识”,旨在整体提高美术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人员,无论是前台售票、检票、商店咖啡店、展厅,都需要与观众产生10秒的互动,而这10秒互动的效果,直接影响了整个美术馆的体验。美术馆作为公众服务机构,必须具有服务意识和文化承担。美术馆的秩序并不等于文化的集权,相反美术馆作为一个文化中心,起着交流扩展的职能。

  作者以成都当代美术馆为例,指出了美术馆与周边社区的互动不足是美术馆定位和展览的一大弊病。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美术馆特别对社区进行了分析调查,针对社区的软件园区特色,举办了“数字艺术背后的故事”来吸引就近的潜在观众。这一举措,使得本来对美术馆比较陌生的IT从业人员,对展览产生了兴趣。这种新模式很好地利用了美术馆外围的文化资本和资源,带动了展览的互交互动。这种与时俱进、根植社区的展览策略为新美术馆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这也是作者在实践运营中宝贵的心得体会。

  总的来说,这部书讨论了中国当今美术馆运营的各方面问题。各种实例也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对美术馆从业人员和关心文化建设的公民来说都有极好的启示作用。

  注:本文刊发于《燕赵都市报》8月13日第14版 《新博物馆学的前沿:解构和再建美术馆的秩序》作者为苏塞克斯(Sussex)大学艺术史教师龚之允博士

  《美术馆的秩序》读后感(三):以无法为有法 以美学为秩序

  以无法为有法 以美学为秩序

  这本《美术馆的秩序》挺像日本人喜欢写的那种小书,开本不大,字数不多,主题虽然貌似冷僻,但细读之下会觉得颇有趣味,比如介绍漫画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分工,以及生活中的各种冷知识。美术馆在一般人印象中,是高雅,似乎是有些冷峻的,不像中国人习惯呆的茶馆面馆饭馆,可以大声喧哗,交头接耳,大吃零食,甚至是大口吐痰。虽然美术馆还没有达到歌剧院,或高级餐厅的“高度”,要求正装出席,但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特殊的所在。

  我小时候也学过书法,绘画,周末上过那样的兴趣班,有一定的基础,但学到一定程度后,就没有继续。另一方面,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让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那种抽象的艺术理念,产生了隔膜,甚至是某种抗拒。所以说老实话,这几年虽然看过不少的美术展览,见识了一些经典作品,以及那种怎么也搞不清是咋回事的当代艺术,但对于美术馆,总还是没有培养起亲切感来,身处其间最直观感觉,就是像呆在了一间间大型的,无菌实验室里。

  虽然书名为《美术馆的秩序》,但该书并不是板起面孔,劈头盖脸给人上课,教育大家要守规矩讲秩序的,作者蓝庆伟的身份批评家,策展人。四川大学博士,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从字里行间难看出他写这书是出自一股热情,不仅希望与美术馆有关的从业人员能有更长远视野,从硬件软件各方面把国内的美术馆做到标准,更好,也更是想让参观者,比如像我这样对于美术馆有一点负面感觉的,能消除成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提高所谓的艺术与人文修养

  在中国大陆有博物馆,美术馆之分,博物馆发展有其固定套路,以陈列古代艺术为基准。但20世纪的美术馆似乎很难找到自己的秩序,应该将它定义为服务性的公共空间,服务的主要对象为观众,学者,而非艺术家上级机构,更不是自娱自乐的机构。作者认为,美术馆所倡导的艺术生活,无论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提供必要选择权是一种起码的美术馆素养。不知是否有人拿美术馆与大学城进行比较,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里,尤其是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旗下,美术馆逐渐有着大学城那样的涟漪功效,那就是成就一片地产

  美术馆容易建,但美术馆长很难找,就如同寺庙好建,方丈难寻。批评家吕澎曾发过微博抱怨:偌大中国,找一个美术馆馆长都困难:找老外,不懂中国,找港台人,不适应内地,找官员,不懂文化,找批评家,不懂管理,找经理人,不懂美术,找策展人,不懂经营,找名人架子大,找年轻人太幼稚,整个一个闹哄哄的艺术界,就找不到这样一个人。八大美术学院,没有一所在培养这样的人才。怎么办?

  作者认为在充满中国现实国情的语境里,美术馆才是真真正正的美术馆人才的培养地,在每一位馆员进入美术馆之前,“英雄不问出处”显然在我们的接受范围之内,我们所重视的是其所具备的美术馆能力。伴随着美术馆自身的发展,他们中的部分人会同时拥有“中国,适应,文化,管理,美术,经营,落地,经验”这些关键词代表含义与能力。

  作者在书的其它段落详细阐述了跟美术馆有关的方方面面,比如同城合作,人才培养,免费参观,馆址选择,与策展的关系,美术馆馆刊,大学美术馆的学术与文化展线,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概念,数据库与文化旅游,典藏与修复,与拍卖场的关系,藏品的退出机制,典藏漏洞与文化精神。在书的后半部分,是作者去台南奇美博物馆的一篇游记,虽然本身建筑并不起眼,但内部的构建与管理,却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另外还提到了西安曲江唐代艺术博物馆,也就是西安人口中的壁画博物馆,讲到了馆长周无游的管理运营理念。最后一章是有关美术馆的美学经济,重点提到了馆中的艺术商店,阐明与艺术超市间的区别,还拿2013年华人圈最火的艺术衍生产品例子,也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朕知道了”胶带,它集曝光率,收视率与回报率于一般,瞬间爆红并持续保持良好销售业绩,由此刺激到的是公众对博物院整个文创产品的消费刺激,这些对于国内的文创产品的生产销售,应该都是有启示的。

  《美术馆的秩序》读后感(四):美术馆:是什么以及将会成为什么?

  对于时下的观众来说,博物馆、美术馆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公共空间”,把它作为“到此一游”的中转站还是一次美育体验?对于博物馆、美术馆来说,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还是吸引观众长久注意力?哈佛大学美术馆前馆长詹姆斯·库诺在“美术馆公信力”的主题演讲中提出,“美术馆的宗旨在于艺术品本身”,充分展示永久藏品,让人们一次又一次亲近、欣赏每一件作品。而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前馆长托马斯·克伦斯则把21世纪成功的美术馆体验归结为“坐拥伟大的藏品和建筑,有精彩的特展和展出,可供选择的购物和就餐场所,高科技网站,还有在全球设立分馆以试验规模化经济效应”。《纽约时报》将这两种“博物馆之道”分别形容为“优雅”和“时髦”。

  对于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来说,这种思考还是开始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文化服务设施和场馆的建设力度,也带动民间掀起了文化场馆的建设风潮。中国美术馆的建设热潮,也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蓝庆伟新著的《美术馆的秩序》一书,是美术馆建设热潮下的冷思考,为中国的美术馆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文摘有删节)

  美术馆的生活艺术化意识——来自K11模式的提示

  得知莫奈展览的消息是在2013年的7月,当K11的工作人员告知笔者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高兴——是谁做这样的展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对中国的大环境是极具贡献的。

  一个商业中心肯把其中的一层楼拿出来做艺术空间,其前提应该是一份关于收支平衡的可行性报告。如果跳出艺术概念的限制,你大可将K11的艺术中心看作是K11商场“大物业”的一部分,它所追求的效果恰恰是一种关于服务工作的新概念。这无关是否在商场里摆设艺术,它的核心应该是一种关于生活方式、被刺激的消费。对于K11商场,艺术中心及艺术品可以被看作是整个商业中心的公共平台,它的其中一个效果便是最大限度地“拖”住消费者、转换“消费—欣赏—享受”的心理思维,消费者可能会忘记自己是在购物还是在博物馆。而这恰恰是今天美术馆所缺少的意识,难道美术馆不是一座关于艺术及艺术生活的“商场”吗?“我们需要改变内心的态度,不能将艺术简单地定义为受到公众认可的作品。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让艺术品在被接受的过程中继续演变。仅仅添上一个咖啡馆、一座游乐场和一间工作室,并不能让艺术更接近生活,博物馆的困境也得不到解决。博物馆面对的难题只能靠居中调解:一方面,我们有责任让艺术成为艺术品;另一方面,我们有义务珍藏已有艺术品,防止被历史遗弃。”

  美术馆所倡导的艺术生活无论是物质层面的还是精神层面的,提供必要的选择权是一种起码的美术馆素养。法国卢浮宫为改善导览册做了长时间的调查工作,他们以明信片等艺术礼物赠送的方式来换取观众的调查表,通过长时间的收集及由此产生的数据分析,馆员们找到了修改导览册的依据。馆员们清楚地知道导览册的作用,而导览册的问题或需改善的地方显然是使用者更加清楚。作为美术馆的管理者更不能主观地关闭观众的感受之门,不然我们又有必要讨论建立美术馆的目的问题了。

  从美术馆到旅游景点需要几个街区

  提起2012年的上海双年展,人们应该不会忘记邱志杰,而“汉庭”也作为八卦大多会被同时提及。惯于被安排入住豪华酒店的国内艺术从业者们对住在汉庭连锁酒店很是诧异,同时这一消息也迅速成为谈资。总策展人邱志杰对这一现象很是不能理解,在接受诸多采访后,网络上很快流传出题为“邱志杰:住汉庭怎么了?!”的文章,除了不解,邱志杰在文章中还谈到选择汉庭连锁酒店的原因:“我选择让城市馆艺术家住在汉庭,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网点多,统一找总店谈赞助打折,可选择的门店多。他们还能在所有门店设置一个上双的宣传专区,这本身很有宣传价值。汉庭的入住者年轻,和上双的参观者有相当大的重合度。汉庭的互联网接口很好。真的住到很贵的宾馆,反而上网经常要单收上网费。”

  从邱志杰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找到他基于上海双年展的考虑:赞助、宣传专区及吸引年轻人参观。而门店多及网络接口好这两个原因实则是策展人站在入住者角度的考量。

  入住东京浅草酒店的客人会被酒店大堂的卡片栏吸引,在这里你可以随意领取东京文化地图以及正在展出的日本重要展览的海报,而在旁边的小黑板上你可以获取近几日的演出活动信息。这不是这家酒店的特色,而是一种常态,这种常态不局限在这家酒店,它遍布于全球各大充满文化机构的城市。

  再来思考邱志杰的回答,不难发现策展人的劳累,既要思考展览策划问题,还要担当美术馆的公关与宣传专员。在各类酒店里放置最多的宣传资料是旅游介绍,一日游至几日豪华游琳琅满目,稍微上体量的酒店更是会集旅游咨询、旅行社代办、火车票机票代办等于大堂内,供住店者咨询选择。这类旅行机构看重的便是住店者与旅游者的重合度,这是最为直接的旅游客人。面对这批“要客”,作为文化机构的美术馆为什么要主动放弃对他们的“公关”,难道美术馆不是旅游点么?难道给美术馆冠以“旅游点”之名就像艺术家入住汉庭酒店一样丢脸么?

  其实,对公众开放的美术馆无法拒绝观众的参观,反而是观众在拒绝参观美术馆。让美术馆成为旅游点实际上是让美术馆敢于直面自己的自信过程,作为一种参观点,每个机构都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给观众看什么,什么是你的与众不同,观众每次来都会看到什么。这是我们常在抱怨展览没人参观、民众艺术素养低、公教活动开展不畅时最先考虑的问题。关注过旅游评级的美术馆管理者会发现,旅游点评级不再是讲究假大空的虚幻,而都是实实在在的数据——暂不论其合理与否,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便是参观人流量。仅凭这一条,粗略估计国内的诸多美术馆,达到要求者寥寥无几。而参观人流这一数据难道不是美术馆所追求的的目标之一么?

  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人对某一项事物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即便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这个世界顶级的博物馆,也曾经为吸引民众走进而煞费苦心,并仍在为更多民众的参观而不断努力。美术馆与旅游点没有本质的差别,对参观者而言,它是一个可以去的地方,作为美术馆管理者要做的事情是让美术馆成为更多人必须去的地方。从美术馆到旅游点需要几个街区?出于一种对参观者的尊重,清除街区障碍的工作首先应该从改变美术馆管理者的旧观念开始。

  美术馆是否需要一座建筑

  与20世纪大大不同的是,Google在2011年开始推广“谷歌博物馆”,采取360度的原景视角即我们称之为数字美术馆的方式呈现博物馆的面貌。而在2012年4月,我们可以在谷歌艺术项目中看到40个国家151间博物馆的艺术作品。换句话说,你常在博物馆、美术馆功能区看到的该馆的数字美术馆被搬进了网络的平台,原作以及身临其境的概念从图像印刷转入到了动态影像。这种传播是颠覆性与便捷性的。

  同样是在2010年之后,中国的展览出现了一种收效甚佳的新颖形式,展览的基本要素都没有发生变化,唯一不同的是——展览的场地是网站,而非实体空间。观看的途径从实体的美术馆转为了网络的展览空间,鼠标成为了“代步”工具。

  在网络的展馆里现场的朋友会面被迫取消了,它有着它的优点:朋友见面为了朋友,展览现场多看作品。难免会有人从研究者的角度提到网络观看对原作的冲击,我想这个问题的出发点不应该是网络,而应是研究者自身,二者之间存在着不矛盾的关联。

  这样说不是为美术馆、展览网络化摇旗呐喊章,让我们将时间继续往前推。美术馆的建设是一种文明的积累与延续,欧洲、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都先后有过大规模密集建设美术馆的阶段,今日的中国大陆也不例外。

  在近些年的美术馆建设中,我们时常听到一些新亮点:美术馆群落、投资规模、建筑形态等。现代主义的城市建设依然在影响着中国,在不少人眼中,作为独特建筑的美术馆是理所应当的,同时它也是一座展现艺术的实体艺术。这当然没有问题,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它的外形是否会影响到作为美术馆的功能呈现,或者说作为美术馆的功能是否需要为建筑体让步?我们是否会舍得花超过4年的时间来设计、论证、筹备、建设这座新的美术馆?比如在亲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时,我们到底是因其藏品、展示、功能而折服,还是被其外表吸引?或者我们是否会因其并不出众的建筑外形而选择放弃观看其展出的艺术作品?而又有哪些城市发展的决策者像今天的上海一样提出自己城市博物馆、美术馆发展的脉络与体系?美术馆是一门远远超越其建筑的艺术。

  建造一座美术馆比起运营一座美术馆是何其简单的一件事情啊!美术馆从独立的建筑体走向综合体内的空间,是一个充满智慧与逐步被接受的过程。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座美术馆的建筑,而是需要一个构建的美术馆空间,即便是在平面杂志或者网络上面。这不是一个充满悖论的问题,我们需要扭转的不是物质的现实,而是改变观念的大脑。请不要再将精力无限制地花在美术馆奇特的外形与创造美术馆的独一无二上面。与此相对应的是,需要更多地整理现有美术馆的空间思路与内容,筹划缺失内容的美术馆空间。 

  书名:美术馆的秩序  作者:蓝庆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6

  (引自信息时报)

  《美术馆的秩序》读后感(五):对文明的态度与方式远比在乎文明的物理形态而更有意义和价值。

  对文明的态度与方式远比在乎文明的物理形态而更有意义和价值。

  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是一位美术馆馆长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思考写下的,让我对美术馆功能、价值、社会角色等多方面有了解。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资源文化非常丰富,但中国的美术馆却并没有将这丰富的资源文明很好地展现给世界。蓝庆伟说:“如果用一种态度来衡量这个国家如何对待自己的文物、艺术,那就看它如何对待其他国家民族的艺术;如果用一种标准来衡量这个国家的开放以及自我认识的能力,那需要看它是否收藏其他国家民族的艺术以及收藏自己艺术的能力与方法。”

  中国的美术馆难以建立和找到自己的秩序,一则是美术馆的服务对象定位在艺术家及上级机构,而并没有考虑到真正应该服务的对象是观众、学者;二则美术馆把重心过多倾注于临时展览,忽略了资深收藏、研究、教育的体系化建设,也忽略了作品展品的平等性与个性。

  这种忽略直接导致了中国的美术馆文化的缺失,而公众也对美术馆没有参与和文化认同感。这是何其悲哀的一件事,千年的文明古国却在日益发展的当今面临文化缺失的状况。

  作者针对此般情形,提出了许多富有深度的理论阐释,谈到了美术馆之于大众的公共教育、美术馆之于收藏、美术馆的“美学经济”等等,事例丰富,深入浅出,引人深思。

  让我读起来感受到的一点就是:美术馆不应是离我们的生活遥远的神殿,而应该是一个能切实提供服务、教育,随时随地可以进入的综合体空间。

  读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了解美术馆的秩序,也是在了解一种文化的秩序,值得阅读!

  《美术馆的秩序》读后感(六):“美术馆时代”的冷思考 余如波/文

  2002年北京今日美术馆开馆后,国内进入了一个所谓的“美术馆时代”,大量公立美术馆、民营美术馆以雨后春笋之势诞生。以四川为例,2009年的蓝顶美术馆、2011年的成都当代美术馆、2015年的四川美术馆新馆、2016年的A4美术馆(原A4当代艺术中心)等,都成为这一“时代”鲜活的注脚。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国内美术馆大兴土木,艺术展一茬接一茬,有关美术馆的知识生产却严重滞后。关于艺术或者美术,普遍的讨论都集中在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展览、艺术教育、艺术市场、中外艺术交流等领域,对于美术馆的建设、运营、管理,多少有些心不在焉或语焉不详。直至今年2月,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还撰文高呼“建立中国的美术馆学”,祈望将来“中国不缺少美术馆学研究,而且这个学科建立在充分而扎实的基础之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蓝庆伟的新著《美术馆的秩序》,便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开馆5年来,成都当代美术馆举办过轰动一时的“2012毕加索中国大展”,推出了以平面绘画、影像艺术、装置艺术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当代艺术展览,2015年以来又开始着重探讨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可能性。作者作为这一过程的见证者、亲历者与参与者,自然有能力、也有必要将关于美术馆的思考,纳入这样一部带有反思意义的作品。

  如果仅凭书名中的“秩序”一词,以及封面上“禁止吸烟”“禁止饮食”和“宠物禁止入内”的标志,我们可能会误以为该书旨在讲授“文明观展”的诸多礼仪。然而作者很快便在“导言”中提醒读者,“秩序”更多指的是“行事守则与工作方法”:它是一部与美术馆同行“共勉”的作品。

  在笔者看来,这本12.6万字、200页出头的小书,最大的贡献是切中了“美术馆时代”的诸多弊病,提供了“美术馆时代”的冷思考。比如作者认为国内美术馆往往只注重建筑的修建,忽视以藏品为基础的构建独特的美术馆文化;比如由于资金、机制等因素掣肘,它们往往不注重本土之外艺术品的收藏;比如国内不少美术馆馆长由艺术家担任,其专业管理才能值得加以考量……观察我们身边的美术馆,这些现象几乎都能“对号入座”。

  作为一名在西南地区从事当代艺术工作的美术馆从业者,作者的视野当然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不过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行文中尽可能跳脱身份的牢笼,将公立与民营、全球与本土、专业与公共、文化与产业等加以兼顾、融合,形成具有整体性和普遍参考价值的论述。

  这种宏观、包容的视角,似乎正是艺术界普遍缺失的:不同的“阵营”搞不懂甚至不屑于搞 懂对方的“游戏规则”,交流、沟通、理解和合作自然无从谈起。实际上,无论传统书画还是当代艺术领域,都面对着诸多类似的问题。《美术馆的秩序》的内”的标志,我们可能会误以为该书旨在讲授“文明观展”的诸多礼仪。然而作者很快便在“导言”中提醒读者,“秩序”更多指的是“行事守则与工作方法”:它是一部与美术馆同行“共勉”的作品。

  《美术馆的秩序》的撰写,因此更像是一件“缝合”的工作:将美术馆“面子”的热闹与“里子”的问题同时呈现;将不同艺术阵营拉到一起面对相同的困境。一本小书的效果难以预料,然而毕竟是难得的尝试。

  --刊载于2016年8月26日四川日报第十五版

  《美术馆的秩序》读后感(七):《美术馆的秩序》:先别忙着建设,问题有待思考

  文/吴情

  近些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精神消费。在一日三餐之后,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日益成为人们空闲时间的重要去处。它们一方面是精神世界的寄托,另一方面也是衡量一座城市内涵高下的必要指标。以美术馆为例,其建设大有遍地开花之势,但是,热潮往往容易掩盖某些问题,美术馆建设也不例外。比如,美术馆的属性和定位何在?美术馆如何高效运营,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美术馆长的责任与荣光,何者为先?

  美术馆的大规模建设确实令人鼓舞,有人为此大唱赞歌,但也不乏热潮中进行冷思考的人,比如《美术馆的秩序》的作者,知名批评家、策展人蓝庆伟。蓝庆伟曾获四川大学博士学位,原为四川成都当代美术馆执行馆长,著有《岳敏君:狂喜的现代镜头》、《艺术与操作——“广州双年展”历史考察》、《贵阳叙事:贵阳当代艺术的发展史》等书,其作着眼于当代艺术,既有历史视野,又不乏现实关怀。

  在中国美术馆建设的热潮中,主力之一是政府力量。政府将市民文化和休闲的需求纳入工作内容,自然无可厚非。但是,也应注意到,公办美术馆存在着一些不足。相比较之下,民营美术馆,虽然起步稍晚,可发展速度、潜力和活力不容小觑。美术馆应为一家非营利机构,长久以来,人们混淆了“盈利”和“营利”二词。美术馆需要一定盈利以维持其非营利属性。“盈利”表示美术馆需要一定资金保障其正常运行,“非营利”则诉诸于美术馆的公益特质。

  对一家希冀正常运行的美术馆来说,美术馆文化、美术馆馆长、美术馆建设是三个重要环节。先说美术馆文化,美术馆一般被定义为文化机构,是集中收藏、展示美术艺术(fine arts)的所在。有文字记载的人类文明少说也达数千年之久,成果何其丰富,美术馆如何选择藏品,形成并塑造自己的风格或个性,也就显得尤为必要。国内美术馆一般较为驳杂,专门化倾向并不显著,这方面不妨借鉴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的经验。再说美术馆馆长,国内美术馆馆长的任命带有行政化色彩,与市场的对接不很顺畅,似乎也不热衷。美术馆馆长通常身兼数职,对美术馆的正常运营和风格个性的塑造,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和影响。优秀的美术馆馆长,本身就是一座美术馆的品牌。再略提及美术馆建设,国内美术馆建设规模较大,但配套设施不很完善,美术馆附近多余空间的开发稍显滞后,文化未能有效促进相关经济行业的发展。换言之,美术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针对当前美术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蓝庆伟先生从多年的实践出发,给出了部分解决方案。首先,美术馆应尽可能保持相对统一的风格,以塑造品牌形象,美术馆馆长的责任也就不轻。其次,美术馆应注重和大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多种手段开展有效营销,建立良性互动。再则,美术馆应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美术资源的利用效率。当然,美术馆良好运营的具体措施还有很多,在此暂不赘述。我们必须清楚,虽然现有美术馆热,但我们的美术馆,距离世界一流美术馆仍有一定距离。美术馆的建设和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