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走自己的路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2:58: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10篇

  《走自己的路》是一本由龚琳娜 / 老锣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2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一):【雨枫试读】夫妻二重唱

  说实话,《名人自传》我读过很多本,但是能像《走自己的路》这本书那样,夫妻合璧共写一本书的,确实算是罕见。知道龚琳娜的名字,是从那首《忐忑》开始的,奇怪的歌词、奇怪的音调以及奇怪的演唱方式,让这首歌成为神曲。随后,他的外国丈夫老锣也浮出水面。

  这本书从二人的相似、相知开始写起,每人一段,一直写到现在的点点滴滴,让读者彻底了解到,在二人的世界里不仅有本真的音乐、纯粹的艺术,还有真实的爱情。

  如此夫妻二重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神雕侠侣》中的杨过与小龙女,杨过与小龙女通过武功,相识并相爱,由于种种误会,演绎了一段师徒相恋的爱恨情仇的故事。龚琳娜与老锣所走的艺术之路与爱情之路,跟杨过与小龙女有些相似,我们甚至可以把这对情侣比作是杨过、小龙女,他们真可谓用神雕侠侣神功在歌坛赢得尊重,喧哗熙攘的英雄大宴,澄澈无暇的情怀,幽思琴声、寒冷古墓,经验老道的老锣与细腻婉转的龚琳娜。几许琴音荡悠悠地静寂下来,千丝万缕收入那唯美的瞬间,众目睽睽之下,微红着面颊,淡定地告白,有种别样的诗情画意。

  同一领域打拼的情侣倒真是不少,娱乐圈有黄晓明和杨颖、范冰冰和李晨等,在体坛,也有过林丹、谢杏芳和申雪、赵宏博等,即使在乐坛,也有付笛生和任静、冯晓泉和曾格格等情侣档,老锣和龚琳娜真的不算显眼。何况人家都是两个人一同飞翔,而老锣却甘居幕后,宁愿成全龚琳娜。

  龚琳娜擅长中国民间风音乐,被老锣激发了创造力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外壳看似粗犷美丽,内涵却拥有广阔的自由度,接连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神曲。老锣,将中国和欧洲两种文化融入到自身的音乐创作当中,正所谓“军工章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龚琳娜的音乐道路应该有老锣的功劳,毕竟老锣让龚琳娜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一人在舞台潇洒演唱出尽风头、一人在幕后兢兢业业作曲,如此夫妻二重唱,堪称完美。

  《走自己的路》坚持真实和正直,讲述了龚琳娜、老锣的人生与艺术之路,这条路上既有荆棘与险阻,又有快乐和幸福。爱不会消亡、艺术不会停止,夫妻二人仍然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创造更多的艺术奇迹。

  文/阿晨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二):读《走自己的路》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从两人分别叙述同一事件的角度,以不同阶段的音乐会作为主线,呈现了两人十几年来探寻的音乐道路。

  通过真实感人的音乐之路,也给读者上了人生观的一课,从乐队产生——历经困难——成长壮大——成熟发展,两人付出的辛劳折服了读者的心,一路曲折与幸福感动了读者的心。

  心量有多大

  有一段印象犹其深:了解老锣为人,她也向他靠拢:“她做了一个决定,绝不假唱,因为这种原因,很多演出机会的门就慢慢地对我们关了”。呈现了两人陷入绝境的一个片段,做出正确的人生决定,还要忍受事业无人问津的苦难。

  寥寥几笔一个困境,引人深思,“幸福”的感受使人浮想联翩,而苦难总能颠覆固有的人生经验,带给人更深的启迪和思索,在这基础上,克服障碍,走出重重困难之后,带来的是更深刻的体验,这种体验无与伦比,比幸福感更胜一筹。

  脚踏实地

  我觉得,通向成功的道路并不总是坦途。面对挑战,自信心和扎实的经验,使一个人在舞台上不仅笑得好还走得稳。

  龚琳娜说:我不慌,是因为我根本就不是靠一首歌一夜爆红的。我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音乐,到音乐附中,再到中国音乐学院,以及我这8年来做新音乐的历程,这是我一直努力得来的结果。所以我会站得稳,我不会慌,不会因为这首歌火了就赶紧把钱赚完,我有很多作品的,我也继续做更多作品。

  这方法对我目前在做的事有一些帮助。过了青春期,头脑才有一些想法,我想尝试开辟一个新领域。然而没有任何成熟经验,没有任何知己,我只有一个人小心翼翼摸索出一条路,面前是未知,惘然无知,然而也有拨云见月的时候,这时候我的心态就和龚琳娜说这一段话时一模一样的心态。就像蜜蜂采蜜,一点儿一点儿充实自己,也会走上一条路。喜爱是路上最好的老师。然而未来之路又充满诱惑,需要变化的时候,最危险的时候,靠一步一个脚印,而不是耍小聪明。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三):【雨枫试读】-------坚持做自己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穿鞋去吧!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找寻最真实的自我,过上最幸福的生活!这是你,也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最终的人生目标。

  不假唱,不媚俗,不忐忑一路走来,初心未改,梦想从不曾熄灭,只为成为真正的歌者。这不仅是龚琳娜的心声、老锣的心声、也是好多有志向者的心声。只是有些人一直在为此付出行动,有些人有想法但还没有迈开步伐。

  龚琳娜和老锣在《走自己的路》一书中,让我清楚地看到他们俩来自不同的国家,来自不同的世界,却又为着共同的爱好让他们俩走到了一起。他们将西方的音乐融入到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让中国传统音乐在旋律和配器音色方面得以升华。老锣谱下华丽高音,琳娜理想歌唱,二人将浓郁的中国乡土特色和创新音乐的精美音色、和声及旋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征服音乐,征服这个世界,征服了对方也拥有了对方。

  龚琳娜凭借一首《忐忑》迅速在网络走红,歌唱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一边是网友调侃她为“神曲”制造者;另一边是音乐圈专业人士对她的高度评价。她一直潜心研究中国戏曲、民歌等各种不同的发声方法,独具匠心地将多种声乐技巧融入新的艺术歌曲之中。她还致力于古代诗词的演出,以有传统声乐的挖掘和教育。老锣,中国新艺术音乐的作曲家、创立者,他把中国和欧洲两种文化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融入到自身的音乐创作中,成就了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他们俩在艺术的道路上互相督促,互相帮助,互相成长,将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展示在大众面前。他们在工作上是合拍的搭档,在生活是甜蜜的伴侣,这不得不让我们羡慕,一生得一人足矣!

  他们怎么理解所谓的“神曲”?他们追求的理想音乐是什么?他们为自己的梦想做过哪些改变?他们为什么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与爱戴... 在《走自己的路》一书中,他们以朋友、知已、爱人的身份用最朴实的语言,把对音乐和人生最真实的想法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们深刻地触剖着自己的不足,为成就更好的艺术,不断地找寻着内心的需要,在喧嚣的名和利面前,坚持做最真实的自己。这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部励志书,他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不走千篇一律的路,他们走在创新的路上,他们走在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大道上,纵然经历荆棘与坎坷,最后收获了至上的纯碎艺术和唯美爱情。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来自智者的声音,向我们道出了成功的奥秘:相信自己,才能肯定自己;肯定自己,才能欣赏自己;欣赏自己,才能成就自己。你坚持走自己的路,如果大方向没有错,就如龚琳娜和老锣一样,必定能开辟新的天地,成就更好的人生。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四):【雨枫试读】-------在自己的路上飞翔

  有人说,人生是个圆。的确,绝大数人都能以世俗为标准,从圆上找到自己人生起点,并沿着圆圈墨守成规地走下去。不折不扣,不拐不绕,一直走到人生的尽头。很少有人敢于去超越世俗,跨越圆圈,踏出向圈外腾飞的一步。   在喧嚣的名利场,龚琳娜和老锣始终坚持真实和正直。《忐忑》、《法海不懂爱》都是以神曲出炉,让她们都在媒体的风口浪尖上,但是他们仍旧坚持自己的音乐之路,向听者传达着他们的音乐语言。书里详细回忆了龚琳娜和老锣二人从最初相识,到相知,再到相守,以及共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在外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之后,产生的火花,将是音乐之路上的财富。不忘初心,路会越来越长。龚琳娜和老锣两人相互欣赏相互鼓励,正是他们能够走到今天的保证。 鲁迅曾经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只要有人向新的一条路迈出第一步,这世上就会多一条路。龚琳娜和老锣踏出的圈子,正是开往新的音乐的列车的始发站。在音乐路途上。两个人会携手,开辟新的天地。 在他们唱过忐忑火了之后,我们很多人会认为他们江郎才尽,不会再有什么新作品,但是给我们耳朵带来不一样体验的他们,仍然以“不假唱,不媚俗,不忐忑。一路走来,初心未改,只为成为真正的歌者。”为自己的坚持,用一次次的新作品带我们走到每一个充满意境的地方,直接打动到我们的心灵。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曾经说过:“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沿着自己选定的路,一路踏歌而行,汗水注满脚印,折射无限风光。为了登珠峰从年轻就失去双腿的夏伯渝,不管谁说什么,也不能阻挡他41年攀登珠峰的梦。袁隆平高杂交水稻,别人都说他搞不出来,结果袁隆平埋头苦干,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不管是谁,都有别人认为该走的路,但是自己的心,要相信自己,想要达到最终的目标,就不能放弃自己,要自己来走完这条自己认为正确的路    在“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在“迷茫怅然”时相信别人,龚琳娜和老锣两人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他们拥有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人生,更是梦想之花的盛开。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五):百味书屋|大雾弥漫,说散就散——《走自己的路》

  文/尘桥

  之前对龚琳娜的印象仅仅在于忐忑,但忐忑也没完整的听过。

  但出于责任,我以为我有必要去阅读去倾听一些这个人的作品再来评价她的书。在读完第一遍觉得有些夸张之后我去B站听了龚老师的作品,《明月几时有》 到中间部分的长啸,当真如龚琳娜老师所述,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第一次听到那里直接眼泪就刷一下掉下来了。以往常常会有一些时候想吼一吼,或听到别人的吼声,骤然听到这种有生命力的声音,感觉简直......且音声相和,简直太妙了。这也是我想象中魏晋名士的啸声。

  龚老师在文中所述的气可见确有其事。

  戏曲版的忐忑,构思巧妙让人拍案叫绝,全程忐忑代表文中角色的心境有着不同的表达,时而激越,时而欢乐,时而悲愤,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天仙配+花木兰+铡美案,姻缘初始到你耕田来我织布的生活,再到男儿出征女儿家纺织在家员,暗示夫妻分离,最后铡美案斩断姻缘。

  在我化身为龚琳娜的迷妹之后,去观看了龚老师一系列的综艺,讲话眉飞色舞的,特别有趣的一个人。

  这本书是一本讲述他们夫妻二人在音乐道路上走出来的轨迹,两个人分别述说自己以及共同的历程,我们能够看到的是1+1>2的效果,两个人,两个志同道合的人的结合,展示了一种可能性。互相成就,互相爱慕的婚姻生活着实令人艳羡,不是诗和远方那种永远遥远的而是歌声与生活相和的近在手边的。

  我也想了,所谓走自己的路只能是在走过之后告诉别人,未走之前,走之过程,只能坚定地走或转或停,根据你的直觉,凭借你的知识来判断,大雾弥漫,说散就散,路途遥遥,说乱就乱。以音乐为牵引的龚琳娜和老锣,他们走自己的路走的很坚实和坚定。所谓自己的路,一定要有一个牵引让你和友人不走散,让未来路途上的大雾形同虚设,走在路上唱自己的歌,走过的路都是自己想走的路。

  http://www.bilibili.com/mobile/video/av793161.html 明月几时有

  http://www.bilibili.com/mobile/video/av818620.html 戏曲版的忐忑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六):【雨枫试读】:唱自己的歌,走自己的路

  初看这本书的写作方法,很有意思。从龚琳娜口中里面知道的一件事情,在老锣那边有更多的细节,这在以前看过的传记里面是没有的。他们的经历是按照每一场龚琳娜和老锣参加的音乐会来记录的,从刚刚开始在认识到结婚生子,在老锣的支持下进行了龚琳娜的每一场音乐会。老锣成了幕后默默无闻付出的那个人,没有老锣,龚琳娜走不到今天,没有龚琳娜,老锣也不能表达他的音乐思想。

  他们俩,一个是不满于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的现状而寻求突破,一个来自西方却热衷于寻找古老东方音乐新的发展方向。如书名一样“走自己的路,不忐忑”,龚琳娜和老锣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由于方向相同,所以在一起。

  至于老锣,一个来自德国的作曲家,因为他的前妻是蒙古族歌手乌仁娜・查哈图姬,所以以前关注蒙古族音乐比较多,后来慢慢的转向汉族传统音乐了。他把来自欧洲的音乐思想同中国的相融合,然而如书中提到那样,中国的民族音乐很多都是少数民族的音乐,真正属于汉族的音乐很少。仔细的回味这句话,确实是这样,我们唱“青藏高原”,这是藏族的歌曲,我们唱“山歌好比春江水”,这是壮族的歌曲。听了太多的少数民族的歌曲,我们似乎忘记了属于我们汉族的音乐表达形式了,只有又一次听到“春江花月夜”,“茉莉花”才会想起来,我们汉族也有自己的音乐,但是我们一向不善于表达,所以被其他的音乐给抢占了生存空间。

  其实我们不缺少好的音乐,我们的先人也会用音乐来表达情感,因为感叹于沿海人们同大自然搏击的场景,所以有了“战台风”;因为展现恋爱中的少女的形象,所以有了“槐花几时开”;因为想借大雁的远志来抒发逸士之心胸,所以有了“平沙落雁”;因为感慨于亥下决战,所以有了“十面埋伏”。这些音乐被人给遗忘是因为我们的表现方法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新的表现手法,是可以被当今大众所接触到的表现手法,而龚琳娜和老锣正在走属于自己的一条民乐发展的新路。

  走自己的路,走的踏实,不浮夸,不忐忑。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七):高山流水遇知音

  一首神曲《忐忑》红遍一时,让龚琳娜这位新艺术音乐歌唱家进入人们的视野。后来,当龚琳娜与老锣站在舞台上,配合默契地完成《法海你不懂爱》,老锣这个人物才渐渐为人所熟悉。

  这本《走自己的路》是由龚琳娜和老锣合力撰写。看完这本书,你一定会对龚琳娜和老锣有全面的理解。本书以龚琳娜和老锣生命中不同的音乐会作为主线,龚琳娜与老锣共同记录他们这些年来的感受与成长,从中可见一段相知的关系如何诞生,以及两人不同的性情与人生故事,讲述十几年来不曾熄灭的梦想。也许你和我一样有同样的困惑: 为什么在大众眼中只会唱神曲的龚琳娜在真正的音乐圈里评价如此之高?如果你想深入了解龚琳娜,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

  正如封面所说,他们的世界里只有本真的音乐,纯粹的艺术。龚琳娜说,我感激老锣,从他那里,我学到爱自己、爱生活、尊重自己的文化,自信大胆地站在任何地方。站在龚琳娜背后的男人老锣这样说,她唱了民歌,也唱了经典的流行曲。她有些特别细腻的婉转的味道,有时又是甜甜蜜蜜的,有时也挺强烈的。她唱的很多旋律我都是第一次听到,但我能很快地记住并且跟上。

  惟愿热爱音乐的人不假唱,不媚俗,不忐忑。人生在世,高山流水遇知音是件幸事。唯有精神灵魂合一,艺术才有奇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八):【雨枫试读】《忐忑》的爸妈,妇唱夫随的乐!

  很意外的是,不可一世的那首歌《忐忑》和早年就成名但始终不红不紫的龚琳娜,是因为王菲在微博上推荐了龚琳娜的歌,才被引起举国关注和红极一时的。

  有一个道理所有人都懂。有才不一定能成功,有人赏识才是最重要的。

  音乐人的世界我不了解。但是我很喜欢龚琳娜和小锣的才华契合的方式。他弹琴,她即兴唱。自由随意,心灵飞腾,那样的升华和音乐,不能体会,但是可以想象。

  他们是《忐忑》的爸妈,那首歌几年前就有了。红在多年后一条微博的推荐。

  造华弄人。只是为时不晚,从来不可惜。相比于《忐忑》,我更喜欢听龚琳娜唱《小河淌水》。犹其是某一年龚琳娜参加江苏卫视的一档歌唱比赛节目,那个节目类似于湖南卫视的〈我的歌手〉,却又不同。要求每一期歌手们必须唱同一种类型的歌曲,比如民谣、布鲁斯、乡材等。有一期龚琳娜就唱了《小河淌水》,台下坐着评委老锣,她唱给他听,好听死了。

  你要相信,龚琳娜才是中国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歌手之一。

  龚琳娜最擅长的是中国民间风格音乐,外壳粗狂美丽,内涵精妙绝伦,自由而且广阔。她成名很早,青歌赛亚军,到外参加音乐节,有很多的演曲。只是她不喜欢站在台上假唱,觉得无法忍受那样子走下去,看不到希望。她需要寻找新的方式,带着灵魂去唱歌。那个时代的中国,晚会啊,演曲啊,机会是很多,只是都是假唱听录音。歌手假唱是没得选择的。龚琳娜的方式,属于小众,所以她始终不能大红大紫。其实到了今天,她仍不能算得上中国的一线歌手,但是所有听过她的歌,所以认识过她的人,都不会在脑海里抹去她的声音和样貌。她是很特别的一个。其实中国歌坛还有一个人,也是这样的特别,就是唱着《一个真实的故事》的朱哲琴,她也喜欢特别的音乐形式,虽不能大红大紫,但中国乐坛总有她们的一席之地,谁也夺不走抹不掉。那是属于他们的永远的光耀。

  《走自己的路》是龚琳娜和老锣一起写的。从他们相遇到相识到相爱,到后面的音乐交锋。这种书写方式非常有意思,也比较特别。龚琳娜在前面写,老锣在后面和,妇唱夫随的乐!

  说实话,老锣是谁?之前还真的不知道。

  龚琳娜曾经去乡下体验民间音乐,回来的时候被晒得又黑又瘦。父母看了都心疼。而那时候,很多人还是不欣赏她的歌。包括今天,我能猜到,她的商演价格,肯定比不上那些选秀出来的一夜走红型的李宇春之流。

  也许她的价值,只能写在中国乐坛的某一页。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九):他们从森林来

  知道龚琳娜这个名字还要追溯到林海的专辑《琵琶相》,韵味十足的音乐中那一抹动人的女声直击人心底。特意查找了歌者,名字叫做龚琳娜,而对于她的其他作品也未涉猎。这样一直到《忐忑》的横空出世,这是龚琳娜与老锣永远避不开的话题。街头巷议,网络疯传,竞相模仿,一个热点话题很容易被媒体挑起,而话题热度降下来之后,很多人消失于公众视线中。而龚琳娜与老锣的民乐却越来越受到听众的认可,这已然证明他们深厚的功底,以及对于中国音乐的贡献。

  《走自己的路》的叙述形式让我感觉焕然一新,类似访谈,却又不显刻意。龚琳娜与老锣就这样面对一个话题,徐徐道来这一路的风雨,言语直白,不做作,真自我。龚琳娜为我提供她自己的视角,从她的角度来叙述,老锣也有自己的视角,与读者自身的视角结合。我在读的过程中仿佛得到一个立体的三维视角,所有的故事不再扁平,更显得生动,两个人影像在我脑中一下子活了。

  我在阅读过程中随着他们的叙述顺序,找来不同时期作品来听。《桃源行》的意境我觉得是最能代表龚琳娜与老锣的艺术之路。老锣将龚琳娜带入了音乐桃花源,龚琳娜在书中回忆起住在德国森林中的日子总是洋溢着满足感。老锣与龚琳娜也与武陵人一样,生活于世,隐世,再次入世。这其中的心境变化在作品中也有了极大的体现,五行乐队时期的音乐更显青涩,仿佛在丛林中的摸索,需要谨慎的探寻草丛内部。放松压力之后,龚琳娜与老锣游走于欧洲的小小音乐会,在与听众的交流中不断完善。如今龚琳娜的歌声,那种自然美感的气息无时无刻不在感染者听众。真的是经历万千,却又得到更高层次的“复得返自然”。

  书中每页左上角“龚琳娜老锣中国新艺术音乐之路”的诠释让我觉得很有意思。我对于音乐没有研究,几乎是音盲,听音乐也是轻音乐居多,却非常喜欢中国乐器的音色。老锣在创作乐曲中将中国乐器的音色运用到极致,会为各种乐器提供发挥的空间,真是由衷觉得了不起。我也随着书的内容去看了《全能星战》,除了惊为天人的《小河淌水》之外,“爵士之夜”老锣为龚琳娜编曲的《我希望你爱上我》由衷让我感动。龚琳娜一直在文中提到的流泪,真是也让我亲身体验了一把。随着音乐,老锣让中国乐器笙和笛子的演奏者像萨克斯乐手一样与歌者一起互动。相信这两位乐手也是第一次来到台前,不再是默默的提供音色,而是成为表演者。这首音乐的成功,一方面在于老锣对于中国乐器音色的精准把握,另一方面是老锣对中国乐器演奏者深深地尊重与敬意。

  刚开始想题目的时候想的的《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着重写老锣与龚琳娜音乐背后的故事,后来却想将自己对于他们音乐的真是感受写出来,因为读完这本书却觉得它与音乐一样,自然、不做作。我记得龚琳娜说在唱《小河淌水》的时候,想象自己带着儿子在德国森林的山岗上,想念外出的老锣。这正是我听她歌声的感觉,总能将我带入自然之中,一个声音空灵的响着。他们从森林中来,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走自己的路》读后感(十):一个不一样的龚琳娜,一条不同于他人的路

  对龚琳娜的认识开始于忐忑,在媒体的报道和大众的评论里,她好似带着些哗众取宠的意味成名了。后面的丢丢铜,法海你不懂爱这些歌,大约也因为不符合大众审美,大家对龚琳娜的误读就更深了。我也不能免俗,在我的印象里,龚琳娜就是那么一个好似小丑的形象,直到看了这本《走自己的路》才知道,原来在真正的现实世界里,龚琳娜是一位为了中国民歌民乐艺术做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许多成就的那么一个人。

  《走自己的路》是龚琳娜和她的丈夫老锣一起写的一本书,从两人开始相识的2002年一直写到了2016年。书里讲的都是他们生活的各个段落,每一个段落都是由两个人从各自的视角进行叙述。这一点非常有意思,因为每个人的关注点和三观都各不相同,所以自己眼中的生活和别人眼中的生活也都有着各种偏差,读来十分有趣。

  所有的成功,都是两个人的互相成全,没有老锣,就不会有如今的龚琳娜,没有龚琳娜,老锣也不会是现在的老锣。幸好,老天安排了他们的相见。一切缘起于2002年的一场音乐会,因为热爱音乐,两个人从陌生到相识,从相识走向相知,直至相伴。老锣在最开始的时候,做了龚琳娜的引导者,引导龚琳娜走向自己的内心,抛开中国科班教育的束缚,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中国民歌。但是,走什么样的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选择。在龚琳娜的自述里,她讲到,青歌赛获奖以后,很多地方都邀请他去唱歌,可是唱的歌没有内涵,而且晚会还要求要假唱,虽然挣钱很多,地位很高,但是龚琳娜觉得这样对不起自己对音乐的爱。也正因为这些,在认识了老锣以后,在老锣那里找到了应该努力的方向,龚琳娜义无反顾的放弃了从前名利双收的日子,走向了一条艰难但是充满希望的路。

  大概是因为在上学的时候总是被这样训练,以至于到现在在写东西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会用总分总、排比句来排比段的方式。然后要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先点题再扣题,结尾一升华然后结束了。哪怕现在写的不是作文了,也依然改不了这个路子。年少时的影响会伴随着一个人很久,现在想要改变,但是要付出很多。教育对人的影响像在你身上贴了一层壳,时间长了,那层壳就和你的皮肤血肉长在了一起。想要改变,就像剥去一层肉一样,要血淋淋的,要疼痛,要不适应。我的改变还没有完成,但是龚琳娜已经做到了她的改变。他抛却了在音乐学院里的条条框框,抛却了西方音乐理论的束缚。通过在德国参加的一场场小小音乐会,通过在中国乡野的一次次采风,通过向其他音乐人的学习,最终做到里成为真正的自己。不仅在歌声里做真正的自己,在生活中也做真正的自己。

  成名以后,各种节目活动的邀约接连而来。龚琳娜也参加了一些。每一次的参加都是抱着交流学习,突破自己的目的,这是现实往往不像最初的承诺一样。自从我是歌手火了以后,明星的歌唱比赛就出现了很多。网络上也有假唱表演等等传闻,但是参加的歌手没有人站出来明说。在这本书里,龚琳娜直言参加比赛的时候,其他人都选择了假唱,节目组为了效果甚至是鼓励假唱的。节目要求创新,可是创新的总是得低分,不做突破不改变的反而更受观众欢迎。这些事情大概在现在的节目中也还一直存在吧,大家也还是依然沉默,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期待着爆发吧。

  不知为什么,在中国,总是说墙里开花墙外香、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一类的话,中国人总是给人一种不自信的感觉,在音乐方面也是如此。中国的民族音乐,民族乐器其实都是很好的,可是在国内,反而是西方音乐占了主流。音乐学院的教学方法是学的西方的理论,作曲编曲也是学的西方理论,学校里不教,学生们不学,最后做中国民乐作曲编曲最好的反而是日本人。老锣作为一个作曲家,对中国的音乐教学现状每每评论起来是痛心疾首,他也为民乐器做了许多曲。其中有一段写他为中国的民乐器笙编了一段曲,演奏人说,自从认识了老锣,他才从趴着到了蹲着,然而离站起来还远得很,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大的环境不改变,单凭个人的努力实在太难了。

  看完了书,对龚琳娜的好多演唱会和参加的节目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想去看看她中国音乐的表演,看看被我们误读的龚琳娜的其他方面。

  走自己的路,很艰难,但是更快乐。别人不理解,那就让他们说去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