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可爱的诅咒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10篇

2018-05-09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10篇

  《可爱的诅咒》是一本由[英] 雅基·马森著作,九州出版社·阳光博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一):不不不,让你失望的锅我不背

  朋友最近有点烦。

  喝咖啡时候她边讲话边在桌上画圈圈:“我烦死隔壁部门那群叽叽喳喳的女人了!我帮她们分担了那么多工作,她们还是不愿意配合,给她们讲道理吧,她们总是胡搅蛮缠,说的话根本没有道理!”

  但是下次开会的时候,她还是会温声细语地,被“攻城略地”,不停地妥协,不停地增加自己的工作任务。她不是不知道这个循环奇怪,只是没有勇气对方说“不”。然后在下一次喝咖啡的时候,她会再次上演情绪失控,其实只有一半气别人的胡搅蛮缠,另一半是气自己的敏感软弱

  常言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说不清道理的秀才们很痛苦,无法说不的我们也很痛苦。脑子里总是有一个声音:“怎么可以做一个不为别人考虑的人呢?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做一个“可爱”的社会人,大约要做到以下这么几点吧:不发火、不争执、不给别人添麻烦、对其他人友善、依照别人认可方式行事。

  如果做不到呢?作为谨小慎微的遵守者,我的内心总是萦绕着一股恐惧感,万一没有变成“可爱”的社会人,我是不是会得不到别人的关心爱护,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惩罚?但是强迫自己总是退让,将别人的诉求永远放置于自己的诉求之前,总是有一股一言难尽不适感。

  身为社会人,忧劳既不可免,只能正视它,想办法保护自己。如果为了一份虚无缥缈的社会认可,强迫自己做一个“可爱的人”,那么反而可能还会让自己的处境更加难堪。这就是这本《可爱的诅咒:圣母人格心理助手册》给我们讲述中心观点。我们被淹没在了别人的期望中,在为了满足别人期望的时候忽略了自己的诉求,比如书中一位因为无法拒绝对方求婚而结了三次婚的女性;慢慢地,我们的身体每天在无法发泄的委屈无奈的努力挣扎焦虑不安呼吸加速,疲劳虚弱。这就是“可爱的诅咒”。

  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要不断委屈自己成全他人呢?

  让我们试着做这样两件事:把自己想象成自己最喜欢的那个人,将对他付出时间精力和爱付出在自己身上;找到曾经因为不可爱被责骂,孤苦无依的自己,好好和自己谈一谈。这样我们会发现,只要对自己负责,就是我们需要做到最好的事情了。

  书中说明体贴自己、摆脱“可爱的诅咒”还有下面的工具方法

  写下自己的“可靠优势清单”,将自己骄傲的事情和它们所代表特质,对抗不合理的质疑。

  对自己说鼓励的、肯定话语

  培养自信的仪态,强势自信的走路,放松肌肉

  说出自己的需求清晰表达拒绝,不要有举棋不定态度

  简洁冷静重复自己的需求,删去冗余的铺垫

  有选择地亮出自己的微笑

  给自己列下恐惧系数表,做好心准备应对方法,验证恐惧事件是否真的会发生

  调整呼吸,赞美对方,接受现状尊重对方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关照自己,即使会让别人失望。不好意思,让你失望的锅我不背,这是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总是强求自己的所作所为更加完美极致的我们,不放松、不平静不自信、不从容。让我们早点抛弃这些似是而非的“可爱准则”, 慢慢找到曾经潇洒独立睿智、不盲从不敏感不自卑的自己!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二):打破“可爱的诅咒”,做回真正和快乐的自己

  打破“可爱的诅咒”,做回真正和快乐的自己

  打开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你手边正好有纸和笔,那么我们先一起来做个试验

  参照下面的图形,不用多么精美,画一个能代表你的人形,身上穿着长袍,头上自带“圣母玛利亚”似的光芒。然后开始填字,在头上的箭头里填上你对周围的人和这个世界付出的精力,或者说是外界对你的评价,长袍里的文字代表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画完这个图,你什么都先不要做,只是静静的看着上一会儿,你感受到了什么?

  可爱的诅咒之图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三):不要把所有的错误都揽到自己身上

  小时候,当父母对自己的要求有求必应,往往是小朋友最开心的事情。长大后知道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中有个有求必应屋,成年后发现身边也有一群有求必应人。

  不论自己是否乐意,这样的一群人对于外界、他人的要求几乎都能满足,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普照万物的圣母?雅基•马森在《可爱的诅咒》一书中,对具有此类特质群体的日常表现、起因和改善措施方面进行了生动详实的阐述,也列举了大量实例进行案例展示。

  听起来是不是很枯燥?其实并没有。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治疗师,《可爱的诅咒》这部作品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具有临床教学意义的,更像是一部针对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士团体辅导/个体咨询中运用到的实践教程,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讲,也可以作为自我探索的心理自助读本。就如同在国内咨询心理学的大师曾奇峰/施琪嘉的作品一样并没有局限心理学专业的生僻词汇,everybody读罢都有如沐春风之感。

  回到书中,《可爱的诅咒》在列举了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圣女型人格的日常表现后,最根溯源,认为在背后推动我们成为“圣母”的根源,可能来自外界:家人的责备、某些价值条件历史遗留问题而养成的行为习惯,可能来自内在:是力争足够好的自我追求

  对于自发性的内源因素,很好解决,常见的应该是那些针对强迫症患者的咨询或者是疏导了。具有一定难度的是来自外界的历史遗留问题,比方说那些不成熟的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承受巨大压力鸡毛蒜皮小事,会使他们把幼小子女当成出气筒,敏感脆弱孩子产生一种这些紧张气氛糟糕的处境是因为自己造成的,他们是应该来解决的。但实际上,事情并不是他们引起的,责任不能由他们承担,而他们也没有解决的能力

  饱受“圣女型人格”特质折磨的人,之所以会遇到有求必应不会拒绝的处境,有很大程度上是缺乏有效沟通(沟通的艺术这本大部头请愉快滴看起来)。懒得改变人们总是把自己默认为是内向的、孤僻的、喜欢独处的人群,但对于拥有社会属性的我们来讲,有效的沟通其实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与生俱来拥有的一种重要生存技能,还是需要,也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来改善或是养成的。

  在心理学中,客体关系、早期成长情景等对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都在潜移默化或放大他们的影响。对于那些被早年经历“掰弯”了的个体,就要比那些健康成长的人辛苦一点,多走一些弯路。成年后的经历,可能是对于早年经历的补偿,把这种补偿投射在自己的亲人身上,仿佛这样自己就会好过一点;或者是继续重复童年噩梦,像泥沼一般无法自拔。

  这部作品的后半部分重点对如何改善并脱离有求必应的状态给予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虽然对于“圣女型人格”的女性个体来讲,脱离这种状况的社会压力可能会更大,因为顺从和牺牲之类的表现是文化赋予女性的传统荣誉徽章,宣称这能让女性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关爱,但其实这却是甜蜜负担作者还提到,如果个体不能照顾好自己,并找到“为自己加油的方法”,那么将无法有效的为另一个个体付出。

  但改善状态的前提,是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目前所处的亚健康状态。这时,身体的感受往往是最诚实的,这就谈到了心理学中的躯体反应——身体的感受反应了自身的真实情绪。在认知行为疗法认为,诸如焦虑沮丧等让人感到难过的问题情绪,很大部分是由个体死板的个人规则、无用的思维模式引起的,尤其是“死板的个人规则”。那些Must就是导致这些反应的祸首,表面上是一种自我鞭策,实际却赶走了我们的快乐。

  作品的最后就是一些关于自我实现心灵鸡汤啦,比方说虽然我们一直在等待别人变成我们希望的样子,但当我们确定了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价值、品位标准时,我们便不在乎其他人对我们的看法了。

  与自己和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良性自我救赎过程的开端,为了更好的自己,请干下这碗鸡汤吧。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四):你可以不善良

  这本书是和《爱是一种选择》一起看的

  《可爱的诅咒》《爱是一种选择》

  ”你可以不善良的。”

  你是否也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呢?总是把别人的需求置于自己的需求之前,不觉得自己有权说不,不敢于说出与别人的不同意见,总是避免冲突逃避愤怒、追求认可赞扬,努力确保每个人都喜欢你,一遇到打击,在他人责怪之前就使劲地不断确认自己是个废物?这些我们可以称作“可爱”的诅咒,仿佛可爱的人就应该温和地接纳一切,善良体贴乐于助人,始终有礼貌幽默风趣,让别人觉得愉快,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压抑了真实的自己。这些都是在童年时期你还没有真正的力量反抗和独立的思维去辨别时所逐渐形成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以为只要自己听话就可以控制这个世界以及周围人的行为,说到底也是因为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爱,(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总是会给孩子一种这样的感觉:爸爸妈妈只在我做某些事或者不做某些事时爱我。)但其实你没有必要一直“可爱”,没有人生来可爱完美,所以也没有必要因为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而陷入这种可爱的期望的牢笼,你可以打破这种模式,你也可以做个真正可爱的人,在你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将选择的机会留给自己,在犹豫自责难过时,想一想某个你喜欢钦佩的人在相同的情况下,他会怎么做。慢慢来,你有权做任何选择,有权让别人失望,可以不那么热情,无需对别人的情绪负责,你可以不对不喜欢的人笑。

  《爱是一种选择》

  什么是拖累症呢?英文是codependency:依赖于。即对人,行为,事物的沉溺,指希望通过控制外在的人事物来满足内在的情感需求,是一种瘾,如一个酒鬼的贤妻,与一个“渣男难舍难分的“好女孩”,上瘾的都是甘愿受苦的殉难者精神,当她们做一些“好事”时(如不抛弃不放弃,总是为对方善后,即使并没有得到好的回报甚至遭到虐待也依然乐此不疲)都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自我肯定的价值感,也就是说,拖累症患者的价值感全部依附于他所沉溺的对象,他们常常有受虐的倾向,善于否认,善于“内省”自我责备,压抑愤怒并内化,以至于无法判断一件事十分触犯了自己的边界应该生气反抗,在面对批评指责时,即使再不恰当,对于他们来说也都是合理的,所以拖累症者总是对他人承担起错误的不必要的过度的责任,边界十分不清晰。异想天开以及莫名其妙罪恶感:如果我足够好,我就可以将那个不愉快的事件转变为完美的结局;如果我那样做,那样的事就不会发生;如果我足够完美了,妈妈就会爱我;如果我足够瘦,我就会快乐,每个人都会喜欢我;我对那个糟糕的原生家庭负有责任,我理应受罚,罪有应得,,,,,,多么荒谬猛烈的自我攻击啊,说出来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拖累症者内心的观念就是如此,根深蒂固,即使在意识层面知道不应该这样想,但思维惯性还是让我们每次都走上相同的错误路线。另外关于拖累症患者的爱情有个形象比喻:一个人的车因为没有油在高速公路上抛锚了,另一辆车看到求救的信号停了下来,即使自己的油箱里没有多少油还是分了一半给对方,可是啊,这么一分过后,两辆车都被困住动弹不得。很奇怪的是拖累症患者身上仿佛有个雷达,可以探寻到同类人,他们彼此之间的吸引力非常大 。他们无意识地会竭力掩饰或隐藏自己缺乏的东西,甚至假装有很多,这种特殊的雷达加上无意识的欺瞒,让两个拖累症患者面对对方时都在想:这个人一定能够给我渴望已久的爱。并试图从对方身上汲取使自己自我形象清晰起来的东西。他们很容易正确地把热恋,爱的饥渴,身体上的吸引和单纯的爱和关心混为一谈,很容易有沉溺行为,在人际关系上也容易无可救药地迷恋别人。

  “可爱的人”和“拖累症患者”,表面上看起来都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是他们的内心却在泥涝当中苦苦挣扎,共同的原因都是因为有着残缺不全不确定的自我形象,总是把自我的价值放到外界所以造成自我价值感不稳定,而且有一种强烈的被遗弃的恐惧。于是他们总是顺从,总是讨好,总是说不出拒绝,给人的感觉就是受虐。如果你是两种人,听着:如果你希望给别人带来快乐,请先好好照料自己,这不是自私。请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不必为了和别人友好相处而压抑它们这不是坏脾气。你值得拥有世上所有的美好,你有宝贵的价值,你应该用最好的方式对待自己,就像对待自己的心上人一样,这不是自恋。

  有一种说法是有心理疾病的人都是十分善良的人,他们舍不得伤害别人,不愿意释放攻击,于是攻击都向内了。请不要再自我攻击了

  你可以不用这么善良的[em]e166[/em]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五):你是否曾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委屈了自己!

  我们身边总是会有这样一些人,她们善良贴心,并且做任何事情都会先为别人考虑。甚至对于陌生人也是有求必应。相信我们自己也会有类似的经历,有时候,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会委屈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心理学上,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可爱的诅咒”!

  我们都是那个被诅咒的孩子

  在看《可爱的诅咒》这本书时,书里提到了一个很生活化的情节,也是大部分人都曾遇到过的场景:“当你和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虽然你很想上厕所,却不敢说出来,也不敢直接走开。因为你不想打断谈话,或引起别人的注意。”

  当时看到这段话我就怔住了,因为上次参加读书会的线下活动,我就是这样的,而且有类似情形的不止我一个。因为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有三五个好友都不约而同的说:“我好想去上洗手间,已经憋了好久了···”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开始慢慢摆脱了圣母的诅咒了,但依然还是无情的中招!关于圣母型人格,不管男生还是女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特征!

  我们会很贴心,亲切而善良,于是人们会以一种充满爱的方式来回应我们,殊不知我们的胜利有时是非常随机的。

  而且长期做圣母的代价就是:我们会觉得自己淹没在别人的期望之中,我们习惯于满足他人的愿望,特别当这愿望是来自父母,或身边最亲近的人的时候。但是在某一个时刻,我们又会觉得委屈,感觉到自己被拖累了。

  这一点我自己就特别感同身受,毕业后在长沙的日子我就在自己的日记本中写了这样一篇文章:“亲情,有时候就是一种以爱为名义的绑架”。因为爱,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我们有时会迎合父母的想法,但内心又会觉得委屈、束缚和不安,从而没法释放真实的自己!

  而作为我们的父母,他们又何尝不是深受这样一种可爱的诅咒呢?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善良友好,无私奉献,辛勤的抚养下一代才是作为母亲的标签和代名词。但是《可爱的诅咒》这本书中说,当一个人真正做了母亲之后,她们才意识到:“曾经满怀爱心而慷慨给予的东西,已经被别人视为理所当然了”!

  诅咒的根源:

  没有人是生来被“可爱诅咒”的,我们是怎样的人,以及该怎样为人处世,很多都深深的根植于我们的童年,而且可以追溯到理性思维形成以前。

  心理学上说,我们性格的形成很多时候都来源于我们的父辈以及父辈的父辈。我们很多时候不愿承认我们的身上有着我们父母不可磨灭的影子,尽管有些影子和习惯是我们自身所厌恶的。但它真实的存在却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你,我们深受父辈的影响。

  关于童年时的经历,以及父辈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推荐大家去看《一个人的朝圣》和《无声告白》。也许每个人都可以从这两本书中,找到那个失落的自己!

  相信我们都曾不同程度上,受到“可爱诅咒”的困扰,那如何才能摆脱这样一种诅咒呢。书里介绍了几个我自己觉得非常有用的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自我察觉

  自我察觉,把聆听身体的声音当成一种习惯,这也是我自己在接触到心理学之后,经常用的方法。感受自己的情绪,无论愤怒,焦虑还是悲伤,不要急着去驱赶这些不好的或者你认为是负面的情绪,而是要和它待在一起。

  还记得电影《头脑特工队》里的情节吗,当悲伤来临时,请拥抱你身边的那个sadness。

  而做到自我察觉,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写来下。我一直认为文字是有力量的,写下来,会更加明白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用过的觉得很好的笔记本,九口山出品的《正能历》。这个本子的设计就是李欣频老师根据心理情绪设计,它可以帮助我们调节情绪频率。

  本子每一页最上方都有三个问题:本日主要的情绪与指标;调整方法;收到的启示和感受。按照本子的提示写,你会发现写完之后,情绪得到了真正的释放,而且内心会很平静,也会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

  如果我们能“调好频率”,并接收到这些信息,我们就能打破这种“可爱”的诅咒。对于这一点,在亲身实践之后,非常有效。

  三好日记

  书中提到了写“三好日记”,将今天发生的美好的事情写下来,并附带上你的品质,相当于是一种自我欣赏。

  如:“我买了盆水仙花放在桌上,我充满创造力,体贴又有爱心”。这一点也是我自己经常做的事情。

  其实这一方法,运用的就是积极心理学的原理:将重点放在自己的优势,及乐观的性格上,而不是自己的弱点和缺陷。通过积极的想法将“一日三好”记在日记中,会给自己一种积极的暗示,并喜欢现在的自己。

  写这样的日记,我用的是《万有引历》笔记本,这个本子,在每一页上方都有一句:“回想这一天中最精彩的三个画面”,而我每次,一旦开始回忆,总觉得本子不够写,因为美好的画面,还真不止三个啊···!

  每次写完这些美好的事情,你会发现,生活真他妈美好!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一些正面的情绪,给原本坑爹的生活加点作料。

  绘制家庭图谱

  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提到了诅咒的根源,是来自我们的童年以及我们的父辈。这一点我的感受很深。上次和最喜欢的老师聊天,在谈到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时候,老师说,我讨厌我妈的敏感,就像讨厌自己一样。对于我而言,我讨厌我爸的爆脾气就像讨厌我自己一样。

  那究竟怎样才能打破这种局面呢,唯一的方式就是接受和面对。

  《可爱的诅咒》这本书里,提到了绘制家庭图谱,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可以从你的爷爷奶奶开始,直到你这一代为止。女性用圆圈标注,男性用方块标注,夫妻用直线连接,孩子位于父母的下方。

  家庭图谱会帮助你回忆你的童年,会帮你提供一些信息,让你知道你是如何成为现在的你的。其中可能包含:父母吵架,父母突然的离开,搬家,亲人离世,或者离婚等生活事件。不要拒绝痛苦的回忆,那是潜意识给你的启示。

  也可以在绘制家庭图谱的过程中,写上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控制欲强,急躁,亲切,宽容,坚韧等。

  通过绘制家庭图谱,你会不断回忆起童年的往事,或者一些被你忽略的细节。也可以更多的了解到自己性格形成的根源。只有真正了解到自我的需求,才能摆脱“可爱的诅咒”。

  借用《无声告白》里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实的自己”!也希望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能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六):别不好意思拒接别人,因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我们身边中总有一些这样的热心人,他们几乎有求必应,安排任何事给他们都接。他们喜欢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和同事身上,甚至对陌生人都有求必应,一旦停止这样做,就会非常内疚。在他看来,别人的事情优先级远高于自己的生活,最终,全力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的生活处于崩溃的边缘。

  来之《可爱的诅咒》插图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七):“讨好型”人值得一看的自助手册

  首发于心探索 http://www.xintansuo.com/post/19730.html

  对《可爱的诅咒》感兴趣是因为作者雅基·马森本身就是一位在美国从业的注册心理咨询师,但是即便是心理学工作者,她也曾经陷入”可爱的诅咒“。一次雅基在侄女的婚宴上跳舞时摔了一跤,在大家的关切中她轻松得说着没关系,还坚持按约定的负责开车回家。虽然感到不适,但一个星期后她还在和朋友抢着划船,直到被劝说去医院诊治,才发现竟然骨折了。医护人员都很惊讶,怎么可能受伤这么久伤者本人反倒显得若无其事。

  这段经历时雅基痛定思痛,开始研究“可爱的诅咒”及其破解之法。雅基在作为注册心理咨询师从业的15年中,见过大量案例。来访者的生活之所以被摧毁,是因为他们以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世。其中包括:始终有礼貌、让自变得有趣、让别人觉得愉快、不要让其他人失望、从不说“不”、防止冲突及一切以他人的需求为先,等等。雅基将这些统称为“可爱的诅咒”。

  回想一下我们在生活中遇见的人甚至我们自己,不难发现此类人的身影。他们表面看上去总是那么举止得体,他们不管自己内心欢乐与否,总是微笑示人,不给他人带来麻烦和难堪。遇到事情往往大无畏的委屈自己,成全他人,总是利人,毫不“自私”。这其实是一种应对外界挑战的方式,一种生存姿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讨好型”。

  然而就像马戏团舞台上的小丑一样,这些“可爱的人”或者说“讨好型”微笑面具背后掩藏的往往是对被不接纳的深度恐惧,甚至还隐藏着自己尚未察觉的对长期单方面付出的怨恨。所以,“讨好型”的内外不协调一致,不但会伤害自己,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大爆发,让周围的人措手不及。

  【“讨好型”是如何形成的?】

  在本书第二章,作者阐述了“讨好型”是如何形成的。雅基的观点为“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该怎样为人处世,很多深深根植于脑海里的观念源自我们的童年,而且通常可追溯到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之前。于是,我们才会一直倾向于相信那些错误的、早就不合时宜的观念。”

  中国人民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而在心理学中,将此称为脚本。TA互动分析理论中有个比喻,婴儿在出生之后,会像电脑硬盘一样接收并储存所处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其中包括父母或其主要抚养者发出的各种指令。在2~3岁时,我们听到的指令多为禁忌,比如“不许打其他小朋友”,“不许去妈妈视野外的地方”。而6~7岁我们听到的多为应该,比如”你要按时睡觉”,“听话才是好孩子”。而正是这些禁忌和应该逐渐形成了我们人生的脚本,禁止和驱力。我们长大成人后,头脑中自动运转的程序,自我批评的声音就来源于这份脚本。“讨好型”的头脑中,固有的信条多且严苛,使得他们运转起来像一个假面演员。

  另一方面,“讨好型”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往往比较低,非常依赖于他人的认可,这就是自体心理学中所描述的虚弱的自体。他们由于内心无法确定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在不断满足他人需求的过程中疲于奔命,始终处于一种失整合的碎片状态。

  而这种虚弱自体的行程又往往是由于童年(尤其是婴儿期)没有得到抱持和共情,反而要用幼小的自己反过来安慰和适应他人。记得在川端康成的自述文章中,记述他小时候被爷爷带着长大的经历时,写到自己如何对老人家的眼神、表情,察言观色。这种经验与其日后极其敏感又感到空虚的性情之间的对应关系,非常具有代表性。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天赋气质和情绪,而如果母亲或养育着没有注意到,反而陷入自己的情绪中,或用生气、惩罚、胁迫等方式压制孩子的情绪。那么孩子因为渴望爱和惧怕被抛弃,对婴儿来说抛弃便意味着死亡,便很自然的学会了生存的技巧——忽略自我,无视内在需求,变得顺从、乖巧。细想起来,母亲或养育者对孩子所做的这一且是无意识的,但同时也是残忍的。而孩子接受着一切也是无意识的。这就是“可爱的诅咒”。

  【靠本书能破解“可爱的诅咒”吗?】

  《可爱的诅咒》主标题译自英文名《the Curse of Lovely》,而副标题“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应该是简体中文版出版社起的,那么就从自助手册的角度看待本书。从第四章开始提供的是自助练习方法。书中使用的练习多篇认知行为疗法流派,这是一种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还专门提到了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个分支流派“接纳与承诺(ACT)”。我相信其中的一些工具和练习确实是有效的,前提是你坚持使用。

  比如,把“删节内容”记录下来:看看你能不能试着监测你在生活中竭力不想对别人说的话。你可能只是留意你脑海里的独白,或者作为临睡前的最后一件事,试着把它记录下了。记录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洞察力,但是,你只需要选择你认为最舒适的方式。书中的多个案例中来访者通过这项练习,觉察到内心真正的声音。

  当然,一本心理自助书籍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读者觉得通过阅读和使用无法解决你的问题,或者它只是为你推开了一扇门,你仍需要引路人或者陪伴者,那么建议你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八):你活该找不到好朋友,因为你不够自私

  青春偶像剧女主角,他们经常当“圣母玛丽苏”,谁家有困难就帮助谁,谁跟她说事情,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答应;女主角的光环善良,有爱心,喜欢帮助别人。你在看电视的时候,对这位女主角表示鄙视。吐槽这个女主角真傻,是一个“圣母玛丽苏”。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你却成为“圣母玛丽苏”主角。你想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所以,你始终很有礼貌,让自己变得有趣,让别人觉得愉快,不要让别人失望,从不说“不”,防止冲突及以一切他人的需求为先。你希望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是“完美”的。

  这其实是一种病,《可爱的诅咒》这本书认为: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的人称为“圣母型人格”。

  圣母型人格都被下了可爱的诅咒,常常帮助别人,自己却从不求助他人。

  先来测试一下,你是不是成为圣母玛丽苏了?

  1.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2.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

  3.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

  4.面对强势的人(如父母、老师、上司)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5.从不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起争执。

  6.总是想太多,总把错误归因于自己。

  7.很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崩溃。

  8.心甘情愿陷入他人期望的牢笼,虽然被压迫得近乎窒息,却不想改变,或者说无力改变。

  9.总是把时间、精力、金钱和爱奉献给其他人,唯独不留一点给自己,只要通过这样的过度付出才能获得安全感。

  如果以上9条,你占了3条以上,基本上你就是“圣母型人格”,你以他人需求为中心,常常热心肠帮助别人,即使自己内心很不情愿,很不快乐。

  为什么你会变成“圣母”?作者观点是“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该怎样为人处世,很多深深根植于脑海里的观念源自我们的童年,而且通常可追溯到理性思维能力形成为之前。于是,我们才会一直倾向于相信那些错误,早就不合时宜的观念。

  在我们中国,其实“圣母”人格更为严重,小时候我们经常听父母说:“不许打其他小伙伴”,“你要按时睡觉””听话才是好孩子”。其实这些话听起来很不错。最后孩子成长为一个讨人喜欢,善解人意的人乖乖女或者乖乖男。

  事实上小时候,父母小时候教育孩子的这些话已经润物细无声的成为孩子成长的模型了.当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头脑中自动运转程序,自我批评的声音来自于这份模型。

  所以你经常会看到你自己或者周围的小伙伴,找工作会说要安稳,或者不要跟任何人发生冲突,尽可能的帮助别人。最后导致明明自己很有意见或者不想干这件事情,但顾虑别人,受到父母洗脑或者道德绑架,你一味的忍让,过着父母为你铺好的路,久而久之就养成“圣母型人格”了。

  如图所示,这就是圣母玛丽苏光环:

  圣母玛丽苏”人格,最大的问题是,她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在她们的潜意识里,她们坚信,只有不停付出,自己的需求降到最小,忙成一个陀螺,才算对得起身边的人,才能过得了自己的心。

  从心理上讲,圣母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往往非常低,非常依赖于他人的认可。在“圣母”心中,自己无法确定自己存在和价值,需要不算满足别人需求,才可以让自己得到快乐。

  最让人可怕的是,圣母特性是会遗产的,母亲传给女儿,外婆传给外孙女。代代相传,无穷尽也。

  如果你想要改变,你就必须打破“圣母玛丽苏”的形象,让自己强势起来。

  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可爱的诅咒,从改变自己思维开始。

  你有权让别人失望。

  同样都是人,为什么你不能辜负别人?如果你做不到辜负别人,这意味着你永远支持别人。你要参加生日酒会、聚餐、派对、诗歌朗诵、开会、走访为了接受对方的好意或者任务。

  一切以别人为中心。你过的很累,很不开心,明明自己不想去,不喜欢去,但为了让别人开心非要委屈自己。

  拜托,你活着又不是给别人看的,强势一点,如果你不想参加自己不喜欢或者不熟悉的聚会或者活动,那就直接拒绝:“很抱歉,我很想去,但是我没有时间。”你无需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打破“可爱的诅咒”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一路上将充满障碍。但是,慢慢地,你将不再觉得自己受到了诅咒,而是发现自己其实被赐予了做个“可爱的人”的技能和品质。如图所示,你会成为这样的人:

  这不是奥林匹克运动比赛,没有人会为了你的表现打分并给你颁布“圣母奖”。况且,真正的好朋友,不会因为你偶尔的拒绝,她就不跟你做朋友。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你们之间本来就不是朋友。

  学会说“不”

  当你确定自己不想参与这场活动或者聚会,甚至在工作上,你本职工作都没有完成无法帮助同事做事情时,你就可以勇敢的说“不”

  《欢乐颂》中的关雎尔,她在工作中不会拒绝别人,造成她经常帮助同事做事情,加班到很晚。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一定存在,明明自己不想帮助别人,但碍于人情,面子不好意思拒绝。

  可如果你学不会拒绝,你永远都受别人的牵制。

  如何学会说“不”

  第一:注意自己的身体,也许你的声音,动作会出卖你。

  如果你要说不,首先你态度坚定,表情严肃。你要让对方感受到:我是很认真的拒绝你,我有自己的原则,这事我就是不想帮你。

  第二:如果你怕怯场,提前演练好自己的拒绝话。

  表达简单明了,不要说无意义的废话。可以在开头说拒绝话之前,先有意识的深呼吸2-3次,缓解身心的紧张。

  第三:先接受再拒绝。

  你可以先认可对方,然后让他知道,你现在因为某种原因,很遗憾帮不到他。比如:“我也很想帮助你,但是你也看到现在我也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

  其实,也依然是你说了“不”,只不过给人以缓冲,让他能下台罢了。

  第四:“卡壳唱片技巧”

  该方法是指:你不断对听你说话的人重复相同的话,已达到清晰明确地传递某种新的的目的。这样做的好处,它能够让你保持冷静,而不会被这样或那样的争论带跑了方向。

  所以如果你不会说太多的话,你就直接重复重复再重复。如:“……很抱歉,帮不了你”。

  你无需管他用什么样的话语技巧,你只要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他所说的话你都表示理解,但你也始终用同样的话语拒绝他。没有人能够和复读机争论。

  学会如何拒绝,可以参考《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学会说“不”是一种技能,你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是要助人为乐,帮助他人。但是这个帮助也是有底线的,一有事情就找你,你从不拒绝,他们会理所应当的依赖你。这就是人性。

  人性是禁不起考验的。

  你帮他十次,他觉得理所应当,这意味着你已经没有反驳的权利。有一天,你拒绝他,你就是恶人。

  相反,你一开始就立了人设,亮出自己的原则,你偶尔帮别人一次,你就是他心目中的天使,你就是无敌大好人。

  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因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一切忽视你个人利益的“我是为你好”都特么的是装孙子。

  为恐惧打等级

  当你想要打破可爱诅咒,让你自己强势起来不再做“圣母玛丽苏“你想要改变,但你害怕改变,恐惧改变。本书提供一种方法叫做“划定恐惧等级”。

  第一步:排列你自己的恐惧等级,将情况按1(恐惧程度最低)到10级(恐惧程度最高)分类。

  比如:

  对朋友说“不” 恐惧指数2

  请求同事帮忙 恐惧指数3

  在公众场合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恐惧指数7

  第二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一下。

  如果你真的做了某件你害怕做的事情,结果会不会如你所料,即是不是产生不好的或者令你难以承受的结果。从一下6点考虑:

  1.实验描述

  2.你有怎样的凭空设想、想象?

  3.当前的恐惧系数

  4.更切实际的预测。

  5.可以利用那些技能和资源

  6.改进后的恐惧系数。

  实验后:

  结果。

  现在的恐惧系数是多少?

  你为接下来的实验学到了哪些经验

  当你事先都最好了最令你恐惧的场景,你还担心什么?勇敢地验证你的预设。千万不要意味地追求受欢迎,被需要和忙碌的感觉。

  你就算是人民币,也有人不喜欢你。更可况你还是大活人。

  《临终前最遗憾的五件事情》书中写到:

  排在第一位的遗憾是:我希望我能够有勇气在生活中做真正的自己,而不是为别人对我的期望而活。

  排在第三位的是:我希望我能够有勇气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用为了与别人和平相处而压抑他们。

  (排在第二位的是:我希望我可以在工作上少花些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我爱的人们。)

  你看,活出自我是人生第一大事情,也是人生最大的遗憾,你为什么要让活出自己成为一种遗憾呢?而不是在有限的时光中自私点,不要做”圣母玛丽苏“女主角呢?

  让你自私点,并不是让人们放弃对这个世界表达善意,而是鼓励人们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和自由。人需要一点自私,否则活的太憋屈了。

  每个人都有权利爱自己。选择爱自己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拒绝别人,拒绝自己不需要的事物。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爱自己,活的快乐。

  公众号:干货百科(ganhuobk)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九):让你变得真正“可爱”

  我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朋友圈子也很小,尽管如此,还是会不可避免的要参加一些聚会。在吃喝聊天的过程中,我通常处在两个极端状态,要么安静地成为当天隐形的背景色,要么呱噪地成为当天突出的背景音。两者相比,后者的杀伤力更大,更让我头痛。

  如果你和我参加了同一个聚会,你将有机会看到这样一个我:刚开始的时候坐在角落里安静地傻笑,然后专注地望着正在聊天的某几个人,试图参与到他们的话题中去,却不知说些什么,所以显得手足无措。继而在某一瞬间像达到了沸点的一锅水一样,突然地开始“咕嘟”:想象中适合这个场合的网络段子、生活故事像粥锅边缘不可阻止的白色泡沫一样,源源不断的奔涌出来,时不时还伴随着诸如摇头晃脑、甩胳膊甩腿之类的夸张身体动作。高分贝的讲话声和夸张的笑声,是这场“表演”不可缺少的点缀。更要命的是,“爆发”的过程像是一个最活泼的活火山,一经喷发,永不停止,直至聚会结束。如果镜头再拉得近一点,你会发现我这座火山,也并不是那么惬意,我脸红脖子粗,我心跳如敲鼓。

  聚会结束,就在我刚刚和伙伴们挥手告别的转身之后,我便开始例行的“吾日三百醒吾身”,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成了我开展自我批评的素材。

  当然这种“自我批评”并没有让我好过起来,通常坏心情会持续一天。晚上躺在床上还会不时地回想白天的种种,然后焦虑这把锅铲,翻来覆去的折腾我。Congratulations!又是一个睡不好的夜晚。

  太可怕了!

  从前我只当这是聚会的“酒效应”(我自己命名的),意思是即使在聚会中,我不喝酒,或者所有人都不喝酒,人们(此处特指我自己)也会表现得像喝了酒一样的异常兴奋。

  看了《可爱的诅咒》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像书中的“1000瓦的灯泡”莫妮卡一样,我在和除了家人、最亲近的朋友以外的人聚会时,会感到不安。莫妮卡用不断地喝水来掩饰,我则用不断地说话、大笑来遮盖。

  脸红、心跳加速、语速变快,都是我在不安时,身体发出的信息,而我却选择了忽视。如果继续挖掘,会发现这其实是来自一条死板的个人规则:“你必须凡事优秀”。在聚会中它具体为:“不允许冷场”,“让每个人都开心”。

  写出来才发现,这些规则真的很可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些从孩提时代就明白的道理,却都没有战胜那条死板的个人规则!仔细回想,它其实影响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总是因为追求优秀感到疲惫,因为达不到标准而自责。

  你看,这真的可以称为诅咒了!

  《可爱的诅咒》这本书我读了两遍,读第一遍的时候速度很快,看每个人的经历时,脑袋里想:是我,是我,就是我!这书里写得就是我啊!

  读第二遍的时候速度很慢,仔细看了不同的可爱的人使用的工具:这样,这样,还有这样!打破诅咒的方法有这么多!

  下面是我已经开始使用和准备使用的一些从书中获得的工具:

  1、“一日三好”日记:昨天晚上尝试了一下,虽然入睡还是不顺利,但焦虑有所缓解。

  2、BEAR四步法:在每个感到不安、紧张、焦虑的时刻,尝试用“三五呼吸法”。(目前还没遇到。)

  3、挑战你的恐惧系数:周末要和近三年没见的大学同学见面,在这之前将评估恐惧系数,找出合适的工具。

  关注完自己,让我们把视线转向他人,也许会发现自己身边就有这样被“可爱”诅咒的人,也许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们不得不“可爱”。

  比如说我的妈妈,我不了解其他情景中的她,但在家庭生活中,老妈绝对是一个“可爱的人”。她对于我和妹妹来说,就像霍格沃兹城堡中“有求必应”屋一样的存在。无论她正在做着什么事情,写教案,打扫家庭卫生,甚至是歪在沙发里看电视剧,享受难得的属于她自己的休闲时光时,总是会被我诸如“妈,我那件黑色的大衣你收到哪里了?”“妈,我饿了,家里有什么吃的吗?”“妈,你来。”而打断。有求必应,随叫随到。

  现在看来,回家看到爸爸时脱口而出的“爸,我妈呢?”除了表现出无论年纪、性别,我们对母亲的同样的依赖之外,是不是还成了我们无意之中施加给“母亲”这个角色的“可爱的诅咒”?

  真是细思极恐,生活中居然有这么多人中了“可爱的诅咒”!

  《可爱的诅咒》这本书让你开始窥探自己的内心;聆听自己的想法;承认自己的阴暗面。

  你也会明白,如果你无法先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就无法安抚别人的内心。就像一只灯泡,如果你不先点亮自己,就无法照亮他人。

  更重要的是,尽管因为“可爱”我们饱受折磨,它也不应该享受过街老鼠的待遇。很多规则褪去死板的外壳,依然值得人们去追求,只是这一次,选择权在你自己手中,你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你可以选择做多做少,再也不会有人束缚你。

  冲破了诅咒的界限,生而为人的自由,会让你变得真正“可爱”:可以爱自己,可以爱别人。

  《可爱的诅咒》读后感(十):学会说不,烂好人拯救手册

  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些不会说“不”的朋友,什么都是好好好,整的自己很累,未必能有好结果、好人缘。有时候帮了别人,没帮上,反而落下埋怨。本书就这类朋友的自救手册。虽然我本人是不高兴谁的面子都不给的货色,但是能理解不会说不烂好人的苦。

  书里谈了烂好人的典型症状。

  烂好人能快速满足来自任何方面的需求,从爱人、孩子、亲人到朋友的种种请求,结果就是自己每天忙的很凌乱,一场连着一场的应酬和活动,大部分事情都因为精力不济没有做好,或者无法达到对方的要求(很多时候是对方要求太高)。书里有个例子,某女士为了讨好男友十几岁的儿子,每周跑上百公里周末见面,还学会了打游戏,但是然并卵,自己很累,没有人满意……

  找到正确解决的方法:与自己和解、学会说不、别怕别人失望。

  很多人的问题就是不能与内心的自己好好聊聊,不能容纳自己,所以才会疯狂要求进步——找自己先谈好,之后再来应对外面的世界吧;学会说不是很关键的,不会说不的人就没有未来。多来之后,跟一个朋友聊起给初入职场朋友的建议。如果只讲一条,那就是“说不!”,没有什么事情是你必须做的;第三条是别怕别人失望。别人失望又能怎样呢,归根到底还是你自己能不能接纳并不完美的自己。别人失望也好,别人不失望也好,与我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这个世界用两个P就可以完全概括了——“关你P事”和“关我P事”。

  书里第十章的小工具BEAR,也是这个意思,分别是呼吸、赞扬、接受、尊重。具说每天用5分钟时间观呼吸可以提升自己的意志力,我认为至少可以让自己更平静;之后是超市地对难以相处的人或者难以处理的情况进行赞美,从而帮助他们产生安全感,消除敌意;再接下来是接受,注意聆听,不要叹气,不要打断对方的话(意思就是让他喷);第三步是尊重,无论对方做的是啥只要不违法,表示尊重就可以了。

  谁的事儿谁解决,不要企图帮别人解决问题,也不要企图请别人解决自己的问题。想不当烂好人,先学会自救。

  现在的我从来不会害怕得罪全世界,只对那些对我好的人很好。但是回想儿时,也有那么一小段时间是“烂好人”,至于原因应该就是书里说的,担心身边的人失望。有那么一天突然想明白了,失望就失望,谁都是过自己的日子,走自己的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