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读后感10篇

2018-05-11 21:3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的读后感10篇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是一本由木卫二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一):让木卫二把你的生命延长三倍

  知道今天谁在中国的巡回现场最火热吗? 小李子? 不,是木卫二!

  如果中国还剩最后一个独立影评人的话,那我猜想,很可能就是木卫二。在如今这种狂热的电影市场环境下,还能保持爱电影的初衷,用笔写心的影评人,比功夫熊猫还少了。

  木卫二并非中年大叔,可我也喜欢叫他“二锅”,透着一股子小清新亲切感,随时可以坦然交流的那种。他本人的颜值完全可以充当豆瓣的代言人。阳光正太男,斯斯文文,这么多年了还有点青葱和羞涩,让人一见面就想勾搭(吃饭)。虽然我能见到他的机会也不多,也就是上海电影节时碰个头,但能和二锅当面聊电影,聊电影圈、影评圈里的事儿,总是一个难忘得夜晚。

  在见不到二锅的日子里,还好有他的文字陪伴。最近木卫二开了外挂,一口气出了两本个人文集:《身不在场》和《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忙着荐书活动,正在全国巡游,实在是影迷之福,豆瓣之光。

  或许你曾经在豆瓣上读过二锅的影评,但这两本书还是不同于网上留下的痕迹,经过时间的冲刷,对电影的重新解读,也是对自己的又一次审视。譬如李沧东的《薄荷糖》,06年的木卫二看了第一遍,写下了自己的感悟,08年再看时,自己的眼界固然发生变化,但更重要的,是心态里多了些银幕外的观察

  这是生活的延续,“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正如杨德昌在《一一》里的珍藏,浓缩的热爱,在压实的密度发酵

  木卫二并不常写那些好莱坞大片,他的文字,多是日韩、台湾和欧洲艺术片上逗留,这和豆瓣们的口味十分相近。当中国电影在热钱中疯狂滋生时,主动远离院线片,也就意味着远离“利润”,这需要不小的勇气名利二字,木卫二即便做不到彻底的淡泊,也足以让我附议自惭。

  《身不在场》来自科恩兄弟影片《缺席的人》(The man who wasn't there),以及托德·海因斯的《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这两部影片我也很喜欢。其实关于 not there 我一直觉翻译成“在别处”最恰当,这也和电影的动机相符,别处才是真正的生命,“木卫二”也并非地球嘛。

  二锅的这两本书,《身》是文集荟选,集合了2005-2015年这十年他的文章。其中不少欧洲影片我也写过,看着每篇影评的署名时间,颇有感触(这十年也是我从网上转到媒体写作时候)。如果说第一本书看到的是一个昨天的,成长中的木卫二;那第二本新写的《独立日》里,就是一个今天的,淡定的木卫二。当过金马评委的他,又回到了原点,把《堕落天使》、《独立时代》这些“冷门”的小径重走了一遍,告诉你错过风景有多么好。

  独自一人在家时,捧起这两本装帧清新的文集,读上一段,你会感谢木卫二的娓娓道来。没有激愤的吐槽,也没有辞藻的堆砌,干干净净的,不紧不慢,就像在树影斑斓的小路上骑着自行车

  最后,送上二锅的私照一张。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他,千万别忘勾搭他。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IyOTg0OA==&mid=402564264&idx=1&sn=80490d00a464b7550caefc24b39a6932#rd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二):木卫二专访:出了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真的独立了

  豆瓣著名影评人木卫二老师,十几年来从未出过书。去年年底却突然发力,一口气出了两本影评集:《身不在场》和这本《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身为木卫二老师粉丝,这两本书我都第一时间拜读了。本来想写篇书评帮他吹捧吹捧,可读完之后反而是有很多疑问想向木卫二老师请教。微信上聊了几句不过瘾,我干脆给他打了个电话,聊了四十多分钟。

  本来过年前我就应该根据电话录音整理出这篇访谈。但由于拖延症大发作,一直拖到现在。

  闲言少叙,现在就开始吧:

  【一.为什么突然连出两本书?】

  本来两本书并不是连着出的。但第一本《身不在场》的出版过程有些波折经历了中途换编辑、推翻整体设计等一些事情,拖了很久。等真正出出来的时候,赶上和第二本《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一起了。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三):无电影,不生活

  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影评才是好的影评?

  如今电影的营销手段这么多,上映的时候花钱雇一群水军刷评分,给同期上映的对手打差评,甚至许多大手们在利益人情面前,可能连看都没有看过,就对电影大加溢美之词。电影的好与坏,其实只在自己的心中,只有你看过了,才能做出评断。就像是本书的作者独立影评人木卫二,沉下心真正地去欣赏一部电影,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看了之后,开怀了,思考了,感动了,这不就是我们看电影最本质朴实追求吗?

  我想我可以回答开篇那个问题,这本书是不是最好的影评已经不重要了,好与坏是自己的评价,但这是我看过的最走心的影评。哪怕没有欣赏其中的电影,从木卫二的字里行间之中,我也能感受到电影的原版风情;如果是我看过的电影,更能获得又一次的心灵冲击,或是重新的认识,这,就够了。

  木卫二在自序中写道“我怀念那些离我而去的生命时光,就像一场有一场电影”。人的一生说长真不长,一部电影两个小时,我们抽出生命中的这两个小时与一部电影相遇,其实你与身边很多的人这一生的相处时间可能加起来也没有两个小时,面对这样珍贵的时光,怎能不珍重再珍重。

  书里面介绍的电影,比如《推拿》《阿黛尔的生活》《百元之恋》《言叶之庭》《天注定》《东京小屋》《编舟记》我也看过。木卫二评价娄烨的电影找到了“诗情技巧”,我不能再认同,《推拿》,尤其是结尾小马复明的那一段,配上尧十三的音乐,当时那种戳心看得我全身都起鸡皮疙瘩了;他说阿黛尔的故事是“一份人类感情从萌生到死亡的完整记录”,哪怕是老套的故事,也正因为其中纯粹的爱,才更显动人;还有我最喜欢的日本女演员安藤樱,和木卫二一样,我也是因为《赎罪》开始注意到她,后来随着她在《电影旬报》上登场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我开始关注起她的电影,在看很多日本致郁系小说时,都会把女主角形象自动带入她的样子,她在演出那种生活在昏暗路灯下的女人时,那种颓废绝望,无人能出其右,木卫二说“我喜欢《百元之恋》,因为它的琐碎尴尬、笑泪,还有人物状态真实”,我想说,这也是我喜欢日本电影的原因;还有是枝裕和导演作品,像是《奇迹》,尤其是最近那部《海街日记》,这种平淡的琐碎,默默的温情,总能击中我的心房,书中说的不是那种“心灵鸡汤式的刻意感动”,而是“是枝裕和的舒心温暖”,看过这些作品后,大家一定都能感受到。

  因为很多电影没有机会在大荧幕上欣赏,只能在电脑上观看,下次看电影的时候,我一定不会再拖动进度条了,我要沉下心来好好地看一部电影,写下影评,也把自己那一刻的心情传递出去。贾樟柯这样评价木卫二“独立影评,也是对这种摧枯拉朽的现代营销的抗争”,我希望,他能一直坚守下去,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电影的可能性。找时间,一定要把书中的电影都看一看,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四):我们只是热爱写字的影迷罢了

  这书是我主动向木卫二要的。15年4月我回北京休假突发奇想叫木卫二出来聊天,好像是在满记,两个男人对坐拿着小勺咕嘟咕嘟喝甜品,他说要出书,于是我就惦记着要来看看。没什么特别理由,就是好奇想看看他的影评结集。

  影评人和记者、公共知识分子一样,现在都变成了不怎么欢迎的词。这个时代的公共空间令我失去交流和讨论兴趣,我也曾经被叫做影评人,后来因为工作和生活际遇,远离了这个行当。个人觉得,从始至终我们只是热爱写字的影迷罢了,算不上真正的影评人。

  我们也认识了好多年,那时我的豆瓣ID还叫萤火虫,定期给北京青年报写影评。在豆瓣上我们互为友邻,算是豆瓣比较早的一批喜欢看电影、聊电影的用户。中间和很多人一样,短暂地转移到了时光网,但又回了豆瓣。

  除了见过木卫二之外,还见过五色、风间、麻绳、小飞等等,常常聊得热闹尽兴,都喜欢中国电影、武侠电影、动作电影、独立电影、香港电影,诸如此类,大家都对现实有着自己的关注,又从不同领域/专业/喜好/三观出发阐释各自的见解,每每有许多收获

  我们都不是科班出身,即便木卫二现在担任若干电影节的评委,我也坚持认为他并不从技术角度出发去剖析电影。在他的文字里,我找到的更多是感触,是对电影中人物和情感一种细腻的捕捉和表达。很多时候,他的文字并不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作为工业的电影,而是共鸣于电影所描画的时代和心情。

  这似乎也是我对于影评的理解一种。至少,它是科班出身、技术流分析之外的良好补充,电影给人以梦想的空间和现实的出口,影评也当如是。电影具备延长生命和拓展眼界的功能,影评人的职责一种则是拓展电影。

  说实话,我不爱读技术流影评。这些年读过的电影评论里一直喜欢的郝建(《硬作狂欢》)和张献民(《看不见的影像》),虽都是行内人,写法却都是由电影生发开去,论述背后的时景与人事

  不知道为什么,和木卫二对电影的判断和切入口常常有所共鸣。妄猜大概是成长环境略有相似吧,都是福建人,都是县城长大,都是十几岁上大学背井离乡,都是常年在外漂泊四海的生活。也都喜欢杨德昌,喜欢是枝和洪尚秀。

  有意思的是,我总能在他的文字里找到洪尚秀式的趣味情绪,那些关于生活的一些尴尬的、白驹过隙的、模棱两可不可言说的东西。电影的两个小时就像是我们生命中一个价值事先无法估测的段落得失萦绕于怀,事后总是伤逝。从这意义上说,我们只能靠文字来留住这个段落里无法重现的一切。

  记得当初刚认识木卫二时,总是好奇于他的收入(其实现在也差不多),好奇于如何靠全职写影评来维持生计。许多人攻击他是枪手,我却从来凭自己对他的了解,认为他并不昧良心写字。圈子里总有人不断堕落,他是坚守如初的一个,这点挺让我惊讶

  人生总是不断地在水中撞到石头,不断地迂回、分岔、汇合,一心一意或是改变路径,但无论如何不能逆流而上。认识木卫二这么多年,读过他几百篇各种各样的文字,如今在这本影评集子里却体察到种种不变的品性光阴如昨,也催生我这些许感慨

  不知不觉十年了啊。十年前我读李海鹏博客上的《英格兰之爱》,他说:“说到底,人生之中喜欢而不求回报的,也就足球这类东西了,它们恰好既深入情感,又只是小事一桩。”其实电影也是一样。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五):全职影评人不写枪稿、不拿红包能活下去吗?

  一个人写字,光靠稿费生活,其实基本上不太可能,或者很难,尤其是一个影评人,尤其是一个不写烂片的影评人。然而,他活下来了,一写就写了十余年。他叫,木卫二,大家叫“二锅”(二哥)。

  佩服二锅,写字快,行文轻巧,情绪节制,很少苦大仇深的无产阶级革命文风,似他故乡的南方气候,黏稠而不潮湿轻快而不轻浮,常有清风拂面,值得咀嚼的暗流涌动。在豆瓣影评还经常能上头条的七、八年前,他差不多形成了自己风格,吸足了五湖四海的粉丝,专栏、约稿纷至沓来,他还是谨慎地写,选择供稿品质底线第一。

  最近,二锅一鼓作气,精挑细选出了《身不在场》《独立日》两本书,把很多影评人吓蒙了,有一本还是专门出知识分子精英阶层阅读物的“三联书店”出版发行的,做工质感俱佳。二锅这么勤奋高产,让人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二锅字美,南方人的笔触,心细,笔真,涓滴意念无声,似春日野径无形风花沁人心脾,尤其擅写日韩、台湾片子。睡前翻着他的书,本来只想看一两篇就熄灯的,翻着翻着,就舍不得放下了,就像坐在一个安静讲述者旁边围炉饮茶,一次次地续杯,不到结尾,舍不得打断。

  是的,在看脸的世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二锅,人帅,斯斯文文、端端正正那种帅气,穿上中山装就可以演个民国小生,以至于有人怀疑豆瓣七八万粉丝中,一半是冲着他颜值来的。

  很多国产电影水军、偶像的脑残粉在攻击批评院线电影的影评人时,除了“你行你来”“No Can No BB”,偶尔也会说影评人们嘴巴毒,是因为他们人穷、长得不行,歪瓜裂枣、胖丑、秃顶之类一大堆人身攻击的话,他们错了,在我认识的影评人里,很多人挺帅,尤其二锅,不用保养都是影评人里的颜值担当,

  二锅老家在东南沿海,草木丰茂的太平洋边上,一个曾经在古代非常伟大的港口城市,对面不远就是风和日丽的台湾,他会讲闽南语,看台湾方言电影,听闽南语歌曲,几乎无障碍。他最爱导演之一是侯孝贤,这几年他进军业余摄影圈,那些安静的照片越来越好看,大概就是受了侯孝贤、是枝裕和这些人的电影浸染。

  影评人初次见面,经常问,你最早怎么接触电影的呀,除了差不多共同的露天电影记忆,二锅居然没怎么进过90年代市井气十足,烟熏火燎、脚汗狐臭弥漫的录像厅,他居然是通过家用录像机,这么有钱,让人以为他是“富二代”什么的,他说不是,应该是当地经济发达,家用录像机比较普及。在我的故乡,遥远的西南少数民族山区,80末、90年代,买得起录像机的人,多半是包工头、万元户这些先富阶层。

  二锅这两年写字的速度有点下降,原因一,自媒体冲击,平面媒体争相倒闭,很多专栏被取消;原因二,二锅的底线太牢实,坚持不写烂片颂歌,偶尔写点院线电影,多半是恨铁不成钢的鞭笞,他不愿意和拿红包、写枪稿那帮人混迹。可是,即使这样,这个人还在写着,也不出来上班,还是活得好好的。

  二锅人斯文,身上没江湖气,酒量却惊人,大家都不知道,几杯或者几瓶才能让他投降,往往是跟他一起痛饮的人不行了,他还没进入状态。有时想,当所有人都醉得不省人事,只有他一个人醒在灯火阑珊处时,脑袋里是不是在放映着属于他自己的电影。

  但愿有朝一日,他能把相片上的静态画面输出成活动影像,给大家看看。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六):一个影评人笔下的电影世界

  欣赏电影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大屏幕上明明讲述着别人的故事,而落泪或欢喜的人,往往却是自己。到底如何评价一部影片,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评断标准。这本《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是独立影评人木卫二关于电影的随笔,每一篇随笔的篇幅都不长,但这并不妨碍读者投入到这位影评人笔下的电影世界。

  木卫二的文字带着极强的个人感情色彩,但他并没有放纵感情而使个人情绪恣意泛滥,而是尽量克制地去评价一部影片。电影世界里的人物要比我们活得更长久,而我们的生命毕竟短暂,所以,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我们不可能在毫无意义的影片上浪费时间。所以,听听别人的看法,体验一下他人的观影感受,对于我们选择电影还是能有所帮助的。如果带着这样的初衷来看待这本书,那确实会有一定的收获:尽管作者对影片的评价不一定能获得每一位读者的认同,但至少,这是一份比较清晰可感的观影清单。

  木卫二的文字清新优雅,同时又是精致考究的。尤其是在讲述影片的某些细节部分时,确实做到了让读者一闭上眼睛,就能脑补出画面的程度。当然,读者自行脑补的画面与电影世界里的画面肯定还是有距离的,所以,读者难免会在好奇心的操控下去搜索某部影片,然后观赏,投入到自己眼前的电影世界之中。

  不得不说,能够用文字挑逗起读者的观影欲望,这需要极好的文字功底,同时还要深浅适度地表现出一名影评人的观影感受。如果作者植入了过深的个人感受,那么读者可能会认为作者是在为某部“烂片”洗地;但如果个人感受的程度不够深刻,那么读者又会认为某部影片太小儿科不值得一看。

  当然,影评人的任务在于就某部影片进行分析、评论,给读者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就这一点来说,这本书还算对得起读者,至少对于缺少电影常识的读者来说,木卫二倒也起到了一些普及电影常识的作用。而且,木卫二很少用太过激烈的语言来抒发情感,这就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关注点始终保持在电影世界里。

  电影所展现的,除了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奇异景象,也在叙述着人生中的琐碎和点滴。在木卫二笔下所展现的电影世界里,读者还能看到他对于电影的态度与腔调:惟其真诚,方得感人。尽管某些地方的文字细腻到了有些娘气,但这依然不能否定木卫二的真诚分享和详尽分析。或许有些地方略显粗糙,但有些留白,至少也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补充完善的机会。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七):好的电影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几年前,我热衷在网上写影评,一度还有不少媒体向我约稿。但慢慢地,我丧失了写影评的乐趣,最主要的原因是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尤其是看到那些影评写得妙的人,更觉得自己如果不是实在有话想说,真没必要写了。

  那些影评写得妙的人中就包括木卫二。每次看见署名是他的影评,我都要看的。哪怕我们的观点不同,比如他狠批的某部商业片,其实是我喜欢的,我也不会觉得受到了侵犯,因为他毒舌的地方恰好是那部电影的软肋。

  当然,我最喜欢看的是他写的小众文艺电影评论。比如他在《这时对那时错》的影评中写道:“站门口的男子,来自《猪堕井的那一天》,是那种热闹场合总会存在的局外人——连旁观者都不是。趴桌子上睡觉的女子,就像《海媛》,半梦半醒,令人怀疑刚发生的荒唐事,也许只是一个梦。不再勇敢的中年导演,也没能去寻找《江原道之力》。寒夜中呼着热气的男女,完全是再现《北村方向》小巷子的孤独冷寂。吸了几口烟,径直离开画面的男子,没有了《生活的发现》的可笑幼稚。礼貌握手,客气道别,那是《玉熙的电影》的心迹。至于电影院的收尾,那完全是《剧场前》的高仿版本。”

  他不光评论了《这时对那时错》,还把洪尚秀导演的其他作品一一拿出进行横向类比。这“炫富”式的观片量实在让我佩服,而这也正是一个好影评人的基本素养,没有巨大的观影量作为基础,当你谈论一部电影的好坏时,连参照物都是不准的。

  不过,这并是木卫二影评最妙的地方。导演贾樟柯将木卫二影评之妙形容得十分准确:“体感在木卫二的电影评论中非常重要,是构成读者进入这些电影的感性通道。用文字描绘电影的美感,非常考验评论者的素养,符号化的盖棺定论,和掉书袋的考证类比都相对容易……好的评论是将影响的意蕴还原于文字。”

  我们来感受一下木卫二影评的体感:“《钢的琴》不小心惊起了时间的尘埃。那就像穿破废弃厂房的一道道阳光,刚硬、通透又柔软。你仿佛看得见空气,也闻到了过去的味道。”

  他喜欢电影《推拿》:“在中国古诗词里,表情达意主要靠意向,我认为娄烨已经找到了这种诗情技巧。电影结尾,买菜归来,热水洗头,暮雪纷飞,并不新奇的三样事物,组合一起,却惊喜地描述了江南的春天和日常的美感。”

  我一度怀疑木卫二是中文系毕业,最后得到的确切答案是:新闻系。但他终究走上了一条自由撰稿人&独立影评人之路。这在当下的环境十分难得,许多顶着影评人帽子的作者其实只是拿着宣传方的钱,写着宣传稿的宣传人员。

  木卫二写的是真正的影评,而不是被收买的影评。他写得体面,这些体面的文字如今收录在他的新书《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中,由三联出版社出版,导演贾樟柯作序。

  三联出版社在我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能在三联出书,足见木卫二作品的实力。《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是一本精装书,我的一位搞出版的朋友看到这本书时曾啧啧称赞:“封面用的是进口布,内文纸感也好棒,这样的装帧和大手笔只有三联才有啊!”是的,买这本书,即使只是装饰你的书架都值得。

  书的副标题“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出自杨德昌的电影《一一》。对木卫二或者我们这些影迷来说,电影不但让我们见识了不同的人生,也延长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

  我这篇文章的标题则出自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他说,在所有艺术形式里,电影无疑是最有力量和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好的电影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看完了好的电影,可以再看看好的影评呀,比如《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八):《独立日2: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一个评论者的生活意见

  可能只是在当下,也可能是从始至终,评论者们的地位总是很尴尬的。球场上有一句很流行的一句话是:“You can you up!”评论者也很容易遇到这样的质疑。他究竟有什么资格对其他事物品头论足呢——有时,这也会成为一种自我怀疑。

  《独立日2: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是影评人木卫二的影评集。第一本《独立日》是书评集,我还没看完就被朋友拿走了,因为装帧太好看。第二本延续了之前的装帧风格,而在内容上,或许也有相通之处。读书或是观影,都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当它们成为一个人打发生活的诸多方法一种时,其实是件好事,因为它们或多或少会给人以启发。书迷或是影迷,他们的生活可以是开放的,也便不必拘泥于生活眼下的不适意。更重要的,是参考了更多的人生可能,人必然会更加独立——不必苟且,也不必无端张扬,来捍卫自己的浅薄。

  尽管已经成为职业影评人,并且贵为诸多电影节的评委,但木卫二的文字前并没有垒起高高的“专业门槛”。他不会像那些专业人士一样,以学术的套路来给每一部片子解构归位。他依旧在很仔细地感受每部片子的新奇与灵性,诗意与玄思。这也是他的影评值得一读的原因——没有人期待在日常生活里,读一篇需要圈点勾画的高级论文来决定自己周日要看什么片子,或者在那样艰涩的文字里寻找自己刚刚看过的片子所带来的共鸣。我们需要“专业主义”,可这里的“专业”是植根于生活,关照生活本身的。固然艺术高于生活,可对大多数人,生活才是一切。

  回到本书的主题,电影本身,终究是属于个人的时光。无论是怎样的生活,都有被记录的意义。文字是载体,影像是载体,而它们所承载的内容,只有当被读到或是看见时才有意义。从这样的层面上说,《独立日2: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所引导的,是一场“发现之旅”,更是对更广泛意义上的记忆的成全——那幕布洁白无染,却承载了万千离合悲欢。

  也许我们总是要有资格,才可以去品评他人或是一部作品的功过得失。可这并不意味着一位影评人需要在影史留名,才能发表自己对电影的看法。很大程度上说,《独立日2: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中的影评文字,更多的意义是在于生活——那些光影中的善意与美好,罪恶或是救赎,其实只有在生活的背景下展开才有意义。而生活本身,其实也会因为电影的介入而变得从容自在。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去考察一个评价者,他其实只需要很好地打理自己的生活,便可以对自己钟爱的事物发表看法,因为他所给出的,终究是关于生活的诚恳建议。至于他是否有这样的资格,在他的文字里,我们也不难找到答案。

  更重要的,这大概才是一部影评集值得推荐的原因所在。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九):他生命中的电影

  认识木卫二的时候,他还不叫木卫二。

  在那个看电影主要靠校内FTP下载的时代,刷一遍学校BBS的movie版基本上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于是,就这么认识了CC98上的longvacation,或者说是缥缈水云间上的sleepforest,也就是今天豆瓣上的木卫二。我曾在豆瓣上列过自己历年的年度十佳,记得有人在下面评论说是典型的zju口味。之前自己一直不曾意识到这一点,后来想想确实如此,可以说,大学时代的阅片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的观影口味,也影响了我后来的职业选择。

  认识木卫二有十多年了,印象中,从BBS时代开始,他就在影评写作上一直保持着惊人的高产和不倦的热忱。因此,看到他在一年内出了《身不在场》和《独立日》两本影评集,我并不感到意外,倒是觉得是他多年笔耕不缀、厚积薄发的成果。其实从这两篇自序中,就不难看出木卫二的个人风格,一如他的影评,总会伴随着自身真切的生命感悟。在《身不在场》的自序中,除了书写个人之于电影的迷恋史,还能看到他在激情之外的清醒,他对自己影评人的身份始终保持着一份警觉的审慎。这不禁让我想起特吕弗《我生命中的电影》那篇著名的自序,这大概是每个从事和电影相关工作的人,或多或少都不可避免地要去面对的一个矛盾吧。而相较于《身不在场》的这份自省,我更喜欢《独立日》的自序,他将人生时光和影像质感融为一体,赋予生命一种轻盈的开阔,正应了封面上杨德昌的那句话——“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记得大学时某位电影选修课的老师说过一句话,“生活停止的地方,电影开始了”,我曾深以为然,也一度为电影内外的世界落差而感到迷失,但仔细想想,真的不必纠结“电影和生活谁在谁之上”这个问题,它们彼此塑造、互相映射,从而造就了一个更丰盛的自己。回到这两本书本身,不知是否巧合,冥冥中,木卫二自己似乎也刚好用“独立日”对“身不在场”的精神困境作出了回答。

  在《我生命中的电影》中,特吕弗说自己故意选取了非常少的负面评论,多收入了一些正面的影评文字,并坦言这些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电影。在木卫二平日的影评写作中,也有一些对院线烂片鞭辟入里的犀利点评,其中不乏精彩之作,但显然他也没有把这些选入自己的作品集。因为相信《独立日》中收录的电影对木卫二来说,应该也是“他生命中的电影”,有着他作为一名独立影评人的品味和坚持。从电影中的某个瞬间,延伸至生命中的某种磅礴,这种又细腻又大气的永恒感,似乎是他偏爱的一种观感。比如他提及《绿鱼》,“正如李沧东自己所说,电影并不结束在照明灯亮起的那一刻,而是在观众生活中的某个瞬间。对我来说,《绿鱼》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再比如他写《似水流年》,“这种不可言解,好像有故事发生其实又什么都没有发生,正是《似水流年》的高明之处,也是诗意之由来。不用对白过招,没有强调戏剧冲突,那些逝去的乡间风景,它们早已蕴含了永恒的乡愁”。

  这本书中的《第四幕:用生命影响生命》是非常有情怀的一个合辑,也是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个话题。就电影本体而言,让不同的时空之间得以互为关照正是它的一大迷人之处,第四幕正是直取了电影这一独特魅力,探讨了(电影)创作的种种可能性,同时亦映射着人生的种种可能性。这其中,有两代人之间脉脉又隐忍的情感羁绊,“在《魔术师》里,我们可以看到《玩乐时光》的饭店之夜……为了避开小女孩,魔术师闯进了电影院,撞见了银幕上正在放映的《我的舅舅》”;有创作者痛苦而漫长的自我拉锯,“跟北野武一样,当金基德意识到不能这样拍电影了,同时又拍不出新花样时,他们都要尝试杀死自己”;也有如小径分岔的花园般炫目的人生实验,然而最终,他还是说,“电影是时间派来的使者,人生并不是取决于多几个如果”,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渴望变成别人,却害怕成为自己”。

  木卫二说朋友曾批评他“在用影迷的心态看电影”,其实我反而有些羡慕和佩服这样的状态。一直一直地保持着影迷的状态沉浸在影像中,其实是需要非常大的内耗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近两年,常常会觉得自己的观影状态不如从前,也和一些朋友探讨过这个问题。不知是看电影累积到了一定程度,很难被惊艳到了;还是在从事相关的职业后,有时候似乎难以做回纯粹快乐的观众了,可我还是更喜欢影迷的状态带给自己的那种沉浸感。木卫二在写罗杰·伊伯特的《人生如戏》时说道,“如果是一个爱电影的人,想要写好影评,他首先应该比其他人更热爱电影。”我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他自己。

  《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读后感(十):一部电影一世界

  文夏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每一个会上网打字的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声,看书写书评、观影写影评,甚至去餐馆吃饭、去景点旅游,也可以洋洋洒洒写出大篇的评论。网上不乏评论者,但是能始终坚持自己的独立精神,专注一行的评论者却真是为数不多。最近三联出版的《独立日》系列似乎就是在寻找这种精神,第一本以书为主题,收录了魏小河的书评,而这第二本《独立日——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则以电影为主题,是木卫二的影评集。

  经常混迹于豆瓣上的人,应该对木卫二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很多电影的评论里都有他写的影评。读木卫二的影评丝毫不会有疏离感,因为他写的影评没有端着架子,没有让人云里雾里的电影专业术语,非常平易近人,似乎就是站在第一次观影的影迷的角度,秉持着对电影和生活的热爱。比如,木卫二对于电影《推拿》电影结尾是这样描述的“买菜归来,热水洗头,暮雪纷飞,并不新奇的三样事情,组合一起,却精细地描述了江南的冬天和日常的美感,情意暖暖,你我知心”,短短几句话就描述出电影中特有的生活气息和意境,读起来,颇有味道。

  谈起电影,总让人感慨这些年电影的变化,小时候的电影院就是一个剧场,巨大的幕布,由后面的机子投影到幕布上,那一束光影让一排排座位上的人心绪宁静,全部注意点都在电影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非常小资的一件事。现在的电影数字化、个人化,人们可以在家里看电影,电影称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木卫二的这本书的副标题“用电影延长三倍生命”,出自杨德昌的一部电影《一一》,原话是“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这种生命的延长自然不是说的生命机体本身,而是人的视野、眼界,读书、观影等方式也都是延长生命的一种。

  都说“一花一世界”,其实一部电影也是一世界,不同的人看到同一部电影的感受是不可能相同的。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因为如此,做一名影评人并不易,所写出的文字都会引起争议,说电影好有可能被称为水军,批评电影又可能被人说是哗众取宠,百般皆不是,可木卫二还是坚持写下来了,因为对于他来说,也许电影就是他的世界,根本无关他人。

  原创,转载请豆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