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刀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刀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11 21: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刀锋》读后感精选10篇

  《刀锋》是一本由[英]威廉·萨姆塞特·毛姆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4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刀锋》读后感(一):不必羡慕的《刀锋》

  前夜读毛姆《刀锋》。

  不是很特别的一本书,有盛名之下,其实难负的感觉。读之前是为毛姆的名声,选中《刀锋》是看某译本腰封上写“如果你在迷茫,那就读《刀锋》”。我因而很好奇,什么书能够几十万字、几百页纸,就解决那么多青年人怎么浪费生命也解决不了的问题。然而读完后我其实真的有些失望。它名声太大,腰封也说的头头是道。想来读书之前,千万别看什么腰封上的推荐语或别人的书评。不论是思想被人带跑,还是潜意识与众不同往反方向走,都影响你与作者对话

  

  《刀锋》主角是莱雷,一个二十出头战争中回来的青年。他的好友为救他牺牲,他直面死亡,因此开始思考死亡的含义。这段话不涉及什么剧透,因为《刀锋》看的其实不是情节,而是追寻的过程。这个故事人人都在追寻,有人追寻光鲜亮丽生活,有人追求社会地位,有人追求“我在工作、在为社会做贡献”的“不空虚感”,也有人追求放纵的死亡。

  故事的第二章就给出莱雷的目的,他思考死亡的含义,因而踏上自己不知所向的寻找。莱雷迷人而特别。我喜欢他的温和沉静喜欢他能倾听内心深处声音。莱雷的生活实在太让人羡慕了,他想读书便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不想了就找了个煤矿干起最不需要动脑的体力活。想走了就跟着人一起打工、游荡,游荡到农场住在草棚作夏期工,还能有各种艳遇——虽然莱雷压根不需要这种艳遇。

  莱雷一路追寻,毛姆不间断写着其他人的生活。书的封底有一句话说“有些人能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他们依次行事,这些人最终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奇。”那在这书中,莱雷便是那个别人眼中的疯子,而其他人则是熙熙攘攘凡人。凡人在这书中是为衬托莱雷不俗存在,这倒让我想起一句话:“世上能在科学界有大成就的人终究很少,而我明知不能还要来做学术,只是一点陪伴,好让他们的路不用那么孤单”。

  最后看到《刀锋》中莱雷在印度朝阳下“得道”的那一段,音乐正好放到“風のとおり道”。上升的钢琴旋律,恰如朝阳下山顶风雨飘散的树叶,穿越千山万海的阳光空旷广袤大地。莱雷一人独立山顶。阳光却是从他背后洒下,影子落入山崖。轻柔而有力量生机无限,让你感觉自己深爱这世界

  而我很喜欢莱雷,是喜欢他的性格,喜欢他追寻的旅程。但也很明白,莱雷不可复制。我们无法像莱雷一样,他终究是小说中的人物。我们不像他那样,在这世上除了爱人伊莎贝尔与几位朋友,就不再有亲人。不像他那样,只要同爱人说一句分手,就可以没有责任要负。有时我们羡慕苏轼庭中看月、张岱湖心看雪,但不一定会有多羡慕莱雷。因为前者的清闲是我们放下手中的事就可以享受的,后者莱雷的追寻却实在太难做到了。他不只是放下,更多是放弃。他是一个理想化的存在,只有当一个人如他一般放弃种种人的特质,不断追寻,才能在刀锋上行走,成为极少数的得渡人。


  理想化的存在有如漂浮的空中楼阁,前半段莱雷的迷茫还让人喜欢的紧,后来开始了飘渺的“圣者”人生,就不再能有多少共鸣失去了烟火气息的莱雷真像个圣人,苏珊与他上床,都像是在行一种圣洁仪式。毛姆在书中也只是一笔带过,以苏珊略为哭笑不得语气给出了这种感觉。所以莱雷太轻了。毛姆选择了让他轻到可以在刀锋行走,另一方面,也就轻到没法在人们心中留下多深的痕迹

  我们其实不用多羡慕莱雷,也不用多去喜欢他。他追寻生命、追寻上帝、追寻得道,但“得渡者希”,无法得渡也没有关系。刀锋的这边人群熙攘,烟火气息浓重的大家依偎陪伴,圣者们从人群中走过,圣者们不用孤单,我们也不必。


  苏珊有一段话诉说她对莱雷的感情,“我曾差一点爱上他。你恋他还不如恋水中的倒影、一丝阳光或天空的一片浮云。我差一点陷了进去。甚至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未那时冒的风险不寒而栗。”这段话也许不止说苏珊对莱雷的感情,还可用来说给我们自己。这个他不只是莱雷,更是得道的圣者人生。

  再来说说翻译

  《刀锋》有很多个译本,光我看到过的就有五个。我手中有译文周煦良的,但还是再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设秭佩的译本。译文周煦良的是如今市面上最通行的,秭佩的则是多个版本中较受推崇的。新的两三个译本装帧都很不错,有设计感,有“这是一本高逼格好书”的感觉,但当然定价也不低,译本可能是因为太新,还没什么人去品鉴,所以没得到太多评价

  秭佩译本整体风格还行,虽然有年代较远导致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一是早些年很多世上的著名人物译名还未形成规范,所以秭佩译本有的译名就不符合现在的通用译名。如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Saint Simon现通用译名圣西门,秭佩译作圣西蒙,后者现在一般指一位法国政治家。二是某些语句很有上一辈译者特有的翻译腔,如“我知道,你让他跑野了。他能变得像现在这样好,已经是个奇迹”这一句,常读老一辈译者翻译作品的人就会感觉出来,这真是那个时候特有的译作风格。

  但翻译也不一定看单个语句,这个译本语言非常流畅,整体文风很舒服。故事的流畅、完整性在秭佩这里得到了很不错的体现,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就顺势读下来。这整体上的风格使其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作品。

  周煦良译本我没深读。扉页毛姆引的《迦托——奥义书》那句诗,周译作“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很困难的”;秭佩译为“剃刀锋利,越之不易;智者有云,得渡人稀”。由此可看出译文风格上的一些区别

  标记时,看到有人给秭佩此译本打低分称“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个烂译本能有这么多推荐,看看原文,明明翻得乱七八糟,很多意思不对。”有机会还是希望能拿到原文读。好奇。

  江 17.06.07

  《刀锋》读后感(二):刀锋

  三星全给莱雷,不得不说这个人物塑造得相当讨喜。但小说中作者第一人称口吻让人很讨厌。因为他不仅参与故事人物,情节,以一个作家身份,还在文本中对这些人物以个人视角加以评论性地描述,让人对人物的印象首先受到第一人称的干预。 文中第一人称的叙述让人觉得这个作家永远是以一种高高在上姿态评判眼光去和身边的人物打交道。我评判一个作家是否值得敬佩的标准恰恰是他能否平等对待自己笔下的人物。我觉得好的作家对自己塑造出的不完美的人物,不应加以讽刺嘲笑,而应怀着理解人道主义关怀。况且,我不觉得艾略特的一生有什么愚蠢,和无意义地方。这个世界上别人的一生我们是没有资格评判的,因为世界太大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的选择都应该受到尊重。艾略特喜欢社交,并且享受社交,所以乐意把自己的时间花在社交上,无可厚非。每个人的喜欢是没有理由的,换个条件,一个人喜欢画画,如果你却觉得他是不务正业应该做些别的岂不是无事生非吗。为什么同样是人,人们对于别人不能多一些理解呢?

  总之,读到文本中自以为是的“我”的口吻就觉得有些难以忍受。文中的“我”凭什么认为是伊莎贝尔杀死了索菲呢?人的命运具有无限未知而不可控制因素,伊莎贝尔的确是引诱了索菲,但选择都是索菲自己做的,伊莎贝尔和索菲都不知道未来发生什么,她们的选择在当下都是在情理之中的。如果非要找出说是谁害死了索菲,那么伊莎贝尔有错,索菲有错,但最该值得指责的是割断索菲喉咙的那个狠心人。

  莱雷在最后认为人生中唯一有可能结婚对象是索菲时,也有些生硬莫名其妙。如果说因为莱雷经历了那么多,思想有所改变,那么他更应该能够理智得看待自己的感情。不过,却也有合理之处。唉,作家是写完就没事了,给读者留下来多少疑问矛盾啊。

  《刀锋》读后感(三):修行是一件即使无果也很有意义的事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对我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使我决心辞职,写作出书。很早就听人推荐说,毛姆还有另外两部长篇小说《刀锋》和《人性枷锁》很精彩。前不久刚好有编辑朋友送了我这两本书,最近刚读完《刀锋》,将来一定还会重读。

  《月亮和六便士》里就一个主角思特里克兰德,其他人都是很配的配角,都是铺垫和反衬,不很重要;《刀锋》写法不同,虽然也有一个重心主角拉瑞,但其他配角的戏份也很多,且看到最后,毛姆很明白地说:

  “我所关心的每个人都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艾略特在社交界出了风头;伊莎贝尔以巨大财富后盾,在上流阶层获得了稳固的地位;格雷谋到了一个可靠的、有利可图的工作,有自己的事务所;苏珊的生活有了保障;索菲求得了一死;拉瑞得到了快乐。人人如愿以偿。”

  比起《月亮和六便士》里拼命写思特里克兰德一人如何追求自我,远离社会交际,不食人间烟火,《刀锋》写了一堆人如何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形形色色,磕磕绊绊,很全面。有的人追求非常直接的金钱权力、社会地位、情感家庭,也有人追求很捉摸不透的:自我、人生终极意义。毛姆只记录,没有价值观的褒贬。他们都是以自己喜欢方式过这一生,但其中最离经叛道的,跟思特里克兰德有类似之处的,是主人公拉瑞。

  毛姆的小说总有那么一位孤军作战、特立独行、远离社会大众的修行者,理想主义者,还都是主角。

  年轻人拉瑞,在战争中失去战友。同样很年轻的战友因他而牺牲了,拉瑞很受刺激,因此对人生感到迷茫:我们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这一辈子究竟是为了什么?这类哲学问题很多人有过迷茫,几乎每个年轻人都想过,但大多数人发觉自己想不通,也就算了,接着过日子不然怎么办?日子不过了,每天迷茫,发呆想这种无关痛痒的问题?多不现实!——拉瑞还真的不过日子,每天迷茫了。看,十足十的理想主义者。他从此性情大变,退伍后,什么都不想干,不想上学,不想工作,就每天在图书馆拼命读书,大量阅读,在书中找寻意义。然后觉得不够,出行,旅游,各处闲逛。密集学习一段时间后,再干一段时间的体力劳动作为调节,顺便赚点生活费,也是以不同的体验方式寻找人生的意义。一路颠簸修行,来到印度,做了个司机,满大街开车,一边过日子,一边继续寻找人生的意义。

  毛姆说,故事也许没结束,也许拉瑞还在寻找的路上,也许拉瑞已经找到了,谁都不知道。

  毛姆的故事结尾总是这样,像《月亮和六便士》,最后思特里克兰德得病死了,死之前把所有的画都烧掉,在旁人看来是多大的悲剧!一场功夫全白费了!按照正常剧情走向,不是应该成了知名画家名满天下吗?就算主人公死了,他的作品也要昂贵无比,就跟梵高一样,这种结尾才温暖人心,才励志,才打脸啊!毛姆偏不。然而,这正符合思特里克兰德极端的个人主义个性,他画画都不给人看的,从不让人评价,就自己画,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根本不在意什么名声,什么艺术。他追求的是自我,而非艺术,画画只是他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而已。他要什么名满天下?要什么作品售价昂贵?思特里克兰德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不在乎任何人的任何看法。烧毁所有画作,这个“悲剧”结尾最好不过,使人物形象圆满,更自圆其说

  同样,《刀锋》的结尾也很妙,很多人觉得,既然在寻找意义,肯定最终找到了,大彻大悟,有个确切解释。不然怎么完结?但毛姆笔下的拉瑞没有。拉瑞最后做了个出租车司机。——这种主人公最后当了司机满大街拉人接客,而不是成功人士的非励志结尾你肯定没见识过吧!但拉瑞的确在一路找寻中成长很多,通过读书学习和旅行,变得更加睿智成熟谈吐变得儒雅、理性富有哲学意味。但他也没说自己已经完全想通了,他还在继续寻找的路上。

  拉瑞的故事最叫人深思的地方在于,当所有人都曾对生活有迷茫的时候,大多数人选择了就这么过日子吧,为了金钱、利益婚姻、家庭等世俗理由,庸庸碌碌地生活。拉瑞没有被身边的人左右,他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以修行的方式,去寻找人生的意义——即便最后也没找到什么确切的结论——但这一路,拉瑞内心很充实,他确实找到了一些使自己更丰满的东西,摆脱了一开始的空虚和迷茫。

  同样的思特里克兰德,没有被身边庸庸碌碌勉强过日子的人左右,决心去画画——即便最后把所有画都烧毁了——但这一路,思特里克兰德很充实,每天都在画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精神愉悦

  这世上很多人追求一个确切的结果,没有结果,没有成就,就觉得这一路白费了,没意义。他们讲究实际的结果,和效率功利心极强,凡事一定要高效,不肯浪费时间。拉瑞和思特里克兰德,他们是理想主义者,虽然不知会走向怎样的结局,但他们乐于这一路的寻找过程,慢慢摸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满足,很充实。追逐寻求意义的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一路不是白费工夫,是漫长的修行和历练。

  《刀锋》里有句话,用我的语言翻译过来是这么个意思:“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些争议性的声音,大多数人对此选择忽略,不在意,但有些人能够倾听这些声音,并跟随这些声音走。这些人,要么就是疯了,要么就是成了传奇。”

  真要每个人都跟着自己内心的声音走,想干嘛就干嘛,这世界肯定得乱!一群疯子满大街跑!传奇少之又少。但我们不必担心这个。用《月亮和六便士》里思特里克兰德的话来说,这世上大多数人都不会、也不敢跟着自己的心走,他们只是庸碌地过日子而已,成为这社会安稳渺小的一份子,默默无闻,碌碌无为。

  拉瑞和思特里克兰德都走在自己的修行路上,心无旁骛。思特里克兰德的个性比较极端,把他人视为无物,看不起女性,看不起爱情,看不起婚姻家庭,和女人在一起只是为了发泄欲望。拉瑞类似,觉得性生活只是一种娱乐,并非必需品。这种对女性、对性爱的看法,只怕要被很多女权主义者反感,但联系毛姆自身的情感经历,附上一些戏谑的味道,就很容易明白了。

  但是,性欲望也是一种显著代表,也即,在大多数人眼里必不可少的东西,家庭、婚姻、子女、工作、社交、礼仪,在拉瑞和思特里克兰德看来,都并非必需品。思特里克兰德是躲之不及,深感厌恶;拉瑞是随心所欲,并不强求。他们的人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不想浪费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有人觉得比起思特里克兰德的伤害性,极端性,火爆脾气,拉瑞比思特里克兰德更成熟,更随和,更接地气。我只觉得,他们世界观不同而已,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好。思特里克兰德根本不屑于跟任何人相比较。拉瑞是不介意他人的看法。

  有人觉得拉瑞的家庭身世决定他可以流浪,寻找真谛,过理想主义的生活。——拉瑞是孤儿,无父无母。看看思特里克兰德吧,人家为了追求自我,四十多岁抛家弃子,放弃一切财富和束缚,远离稳定的家庭生活和社会交际,去了遥远的巴黎学画画,过有一顿没一顿的艰苦日子。

  要给自己找理由,安于现状,庸碌一生,总是有理由可找的。真想冲破世俗枷锁,不顾一切去寻找人生的真谛,就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内心的一鼓作气,从此刻就开始修行,上路。

  只要上路了,就算最终在旁人眼里你一无所获(哪里是真的无获呢),这一路,你必然拥有修行的充实和风景,你必然是非常满足的,不空虚,不迷茫。

  有人觉得毛姆的《刀锋》和《月亮和六便士》是在怂恿别人脱离社会、一意孤行,太煽动,有点反社会反人类。这太敏感了。对此,毛姆在《刀锋》的开篇就引用了:“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毛姆把别人的生活写得看似很容易,但实际上对于读者来说,下定决心的过程就如同刀锋,是不容易越过的。拉瑞的理想主义生活,读书旅行体力劳动,思考人生,而不是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结婚生子,你也许憧憬、幻想,但你真敢去过吗?这种离经叛道的人生故事,只会有人会被启发,顿悟,不会有人被引导,改变。就像《月亮和六便士》,我自己读了,决心辞职写作,因为我之前就萌发了这种打算,一直在内心深处潜伏波动,最终被思特里克兰德唤醒;但我把这本书推荐给那么多朋友,很多人都说,读了全无感觉,大概他们本来就没想要过那种理想主义的生活吧。《刀锋》也是一样。有修行想法的人,是一盏灯;没修行想法的人,接着过平淡日子吧。

  公众号:徐沪生(xuhusheng1990)

  微博:@我叫徐沪生

  新书《少年啊,前路漫漫》: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60281.html

  《刀锋》读后感(四):Alone

  惭愧一把年纪才第一次读。读的纸质版的是秭佩译本,外出不便时间断读了几章周煦良版的电子书,回家还是会重读一遍秭佩版。

  中学时毕业前夕每个人都要上讲台发表离别感言,特别不会当众讲话,就说希望未来自己和大家可以在人生之路上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超越自己。这其实是高考前我妈那时候跟我分享的她读到还是听到的一些话。想来当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解和认识,只是记住了而已。直到前些年自己困惑活着的意义才又从新想起。

  莱雷在二十岁多一点的年纪就开始了寻找人生意义的旅程,而且在不懈的勤奋和努力下他找到了答案践行了不断完善自我的行动。不管是否存在真正的人物原型,或者这是作者自我的渴望和缩影,孤单的莱雷总是那么美好让人愿意不由自主地想接近又不得太过接近。

  上世纪二十年代人们的生活与现下似乎没有太多不同,但相信现在的“傻瓜”读完这本73年前毛姆写就的小说之后除了有一丝不舍之外也至少会觉得自己傻的并不孤单。

  《刀锋》读后感(五):人活着总要想想人生的意义,才没算白活吧

  前段时间,大概是书看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吧,有天晚上突然有感,记下了这么一段话,暂且先放在这。

拖拖拉拉的终于看完了毛姆三部曲,发现主题无一例外可以归类到找自己,顿时觉得好感慨。人活一辈子,必定有自己想要的事物。这些事物看似简单,却因为在与每个人所想所要的拉扯中变的艰难万分。更有人活了一辈子,以为自己所要明确,却其实知识被别人灌输的想法牵了一辈子,就像《东京女子图鉴》的女主一样。不过虽然有可能想了一辈子也没想明白自己想要啥,该咋要,但还是要想想的,要不活着多没意思。

  当然,当时其实还没看完这本书。但看完后,并没有太改变当时的想法。

  这本书就像精心编排的一个众生相一样,每种人物特征的人都有,有些着墨较多,比如说艾略特、莱雷、伊莎贝尔,有些着墨较少,比如说我现在一下子都想不起来了的、那个做过很多画家情人的女子。他们每个人都努力的追求着自己想要的东西,艾略特追求的是“曝光度”、是人气,伊莎贝尔追求的是精致的生活水平和频繁的社交活动,莱雷追求的,感觉只能形容为超脱吧,超脱出轮回、痛苦、甚至人世间物质的一切而得到最终极的自由。

  看了很多书评,感觉大家、包括毛姆本身,肯定都是在赞扬、或至少是向往莱雷的行为的吧。能够抛弃一切,一心一意的寻找人生的意义所在,而其他的人都迷失在了物质与欲望之中。尤其是艾略特去世那段描写,他的身边只剩毛姆这一个朋友和身边的仆人们,而其他当初跟他觥筹交错的那些人,还依旧在那个“世纪大派对”上推杯换盏,说不定还在说着他的坏话。

  但其实,换一个角度想,其实人生、甚至世界大概就是这样的吧。有那么一些人,选择了物质的、奢华的、“俗气”的生活,他们在一天一天的欲望中得到满足,然后又产生更多新的欲望把自己套进去。而有些人,则负责放弃这一切,寻找生活、人生和世界的意义。当然,这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一样的,追求着不一样事物的人。这些追求其实并无好坏优劣之分,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些追求物质的人,才衬托出了这些追求精神的人的超脱和不同:啊!我多想像你们一样去放弃一切追求人生的意义啊,但我手上的这些我都放不下。

  就像有的人说的,莱雷的身世其实给了他最大的助力。他是孤儿,无牵无挂,婚约解除后更是什么束缚都没有了。于是,他成为了去追求这一切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无论想要的看起来高大也好,俗气也好,只要真的想要,就去追求吧。毕竟大千世界,也总要有人干着不一样的事情,才能保证这个世界的运转。就算艾略特身边最后一个“朋友”都没有,但毕竟大主教亲自来为他送了最后一程。这种荣耀离不开他平时的活跃,也让他在走之前获得了能使他安心的慰藉。

  不过,在追求自己想要的同时,也可以抽时间想一想,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这样也才算没有白来这个世间一趟吧。

  《刀锋》读后感(六):秭佩的错译管窥

  周煦良的译本有不少人吐槽 看这个译本居然一片好评 但对比英文版翻了两页 译得不当的乃至完全译错的居然有三处。颇震惊。

  英文版为中国亚马逊kindle版 中文版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1纸质版

  Loc3710: "Isabel gave a gesture of lassitude."

  270页:“伊莎贝尔做了个表示厌恶的手势。”

  Oxford Dictionary: lassitude: a state of physical or mental weariness; lack of energy

  lassitude应为疲乏,倦怠,厌倦之意。综合上下文译作厌恶不甚妥当。

  Loc3714: "'Will you ask her to lunch? ...' 'Will you behave if I do?' 'Like an angel of light,'"

  270页:“‘你请她吃午饭好么?’ ‘我请了以后,你请不请?’ ‘我会乖乖地请’”

  前文中Isabel对Larry的未婚妻充满厌恶,突然想请她吃饭,所以小说中第一人称的作家问“如果我请的话,你会(对她)以礼相待么?”Isabel回答:(我会表现得)像天使一样。

  ehave这种常用词居然解错。

  Loc3728: "'What are you thinking?' i asked her. 'I don't quite like the look of you.' 'I'm sorry; I thought that was the one thing about me you did like.'"

  271页:“‘你在想什么?’我问她,‘我不怎么喜欢你那种眼神。’ ‘对不起。我觉得我的眼神你早就不喜欢了。’”

  私以为,应为“对不起,我还以为你一直喜欢(我的眼神)呢。”

  就不吐槽那个不自然的英文语序了,意思完全译反了。前文第一人称的作家刚称赞过Isabel的美貌,故有此反讽。这两处都极易,前后两页就有这么多这么严重的错误真的是匪夷所思,匪夷所思。。。

  另外感谢汪汪提供中文版纸书及斧正这篇小评中的两处不当和错字~

  《刀锋》读后感(七):我心中的宁静

  战争带走了莱雷最好的朋友, 让他陷入思索: 世上为什么会有罪恶? 生活的意义何在? 梵修给莱雷的内心带去平静, 使他接受了善与恶的并存. 而莱雷是我心中的平静--乌黑而深邃的眼睛, 温柔而讨人喜爱的微笑, 悦耳又感人的声音. 只要他在身边, 无需说话, 就能感受到从容而愉悦的美好.

  莱雷说: "我爱这世界, 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可爱, 而是因为无数的上苍就存在于它们身上.” 我渐渐地理解了很多年前就记住的一句话: "美好的生活, 不是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而爱这世界, 是发现这世界的不美好仍爱这世界.” 这大概就是大气的格局, 对待世界应有的态度.

  “智慧是求得自由的手段, 人类能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理想, 就是自我完善”,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学会更好地生活更实在呢?”

  当然, 莱雷的人生也有遗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