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正午1》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正午1》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13 21: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正午1》读后感精选10篇

  《正午1》是一本由正午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正午1》读后感(一):日光之下,是挣扎遗忘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渐渐受到重视欢迎,从何伟的《江城》、《寻路中国》畅销不衰起,国内也不乏非虚构写作的佼佼者,如学院出身的梁鸿,《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神圣家族》等,都是不可多得的非虚构写作的典范

  同时,随着自媒体的风行,传统媒体从业者也开始纷纷转入内容创业的大潮之中。虽然纸媒式微,然而公众号内容的泛滥与泥沙俱下,在阅读量和眼球为王的时代下,坚持品质的非虚构写作显得弥足珍贵。大时代下,依然是芸芸众生朴素生活不为人知的挣扎与生存困境,他们才构成了今日中国的大多数,他们才是历史真实群体肖像。而“正午故事团队公众号便在这样的环境诞生了。

  到目前为止,“正午故事”团队共出版了两本纸质书,《正午故事我穿墙过去》、《正午故事此地不宜久留》。去年十二月底,我离职寄居在朋友岳麓山脚下的出租屋里。那时候,每天的日子都在焦虑和挣扎中度过,在没有面试的时候,我一个人关着门,窝在床上,没日没夜的看电影,生活仿佛堕入无限的深渊之中。实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就翻翻书看看。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在网上购买了两本非虚构写作的书,一本是《正午故事我穿墙过去》,另一本便是梁鸿的《神圣家族》。

  《正午故事我穿墙过去》一下吸引我的是写阿乙的那一篇《最后的文学青年》,虽然作者用笔克制,但弥漫文字中的沧桑和悲悯,令人震颤,虽然此时的阿乙已经是实至名归。于是,我重头翻阅起这本书,书中展示众多边缘人的生存纪事。武汉的裸体朋克吴维,这一位朋克青年曲折音乐人生。乌托邦人塞斯罗伯茨,阴阳人佑振等等。时代的聚光灯遗忘了这一群人痛苦的针扎与叹息,幸好有这一群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他们的生活在他们的笔下显得更加丰盈和有质感

  我想,我读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震动和震惊。日光之下,这些混着血气和血腥的故事,往往更加酣畅淋漓。这些夹杂着痛苦与绝望的生存,令灵魂黑暗中发出凌厉和狰狞的光,他们才是这个人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阳光下,不仅有美丽春暖花开,也有罪恶杀人越货

  当然,书中冯远征的口诉《我穿墙过去》、台湾小说家吴明益的《老师阿明》等,都是这些篇章中写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字。细细回过头来看,“正午故事”在选材上仍然集中在文化圈,朋克青年、小说家,表演艺术家等等,他们是这个时代的精神传承的记录者,同时他们也成为了最容易被遗忘的群体。人人都在梦想金钱物质贪婪追逐中,哪有闲暇顾得上精神和文艺。而“正午故事”从这个角度出发,揭露的可能就是一个时代的集体病灶——走得太快,别忘了等等灵魂。

  老实说,我看了两遍《正午故事》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我看到了更多复杂的人世和边缘人的故事,他们满足了我对生活和生存的窥私欲。日光之下,太阳强烈水波温柔

  第二本《正午故事此地不宜久留》,文章质量自不待言延续着正午团队一贯的风格和品质。那些或温情质地坚硬的文字,带着我走进了一个个人的精神世界,《失败者之歌》李霄峰,对钟表偏执和痴迷的工匠李方乐,游侠张北海等等,读到这些文字和故事,往往容易令人产生悲悯和羡慕,他们的故事无法复制,但他们的经历打动着一个个有梦和无梦的人,他们让有梦的人蠢蠢欲动,让无梦的人看到无边的绝望。

  这是属于一群人的故事,同时也是属于一个时代最真实的历史底稿。我想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非虚构写作的原因,他们在采写者的笔下,记录着这个时代的物换星移

  在我看来,《正午故事1》会比《正午故事2》更加有吸引力,更加曲折、有深度。但这丝毫不影响我购买下一本正午故事,因为每一个人的故事,每一个生活边缘的挣扎,都足以给匮乏的人生一丝清朗明亮气息

  《正午1》读后感(二):有吴明益这样一位老师

  有吴明益这样一位老师,究竟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

  教“小说创作”的第一堂课就放出“各位坐在这里,说明都是没有才华的人,如果你们有才华,就不会坐在这里了”这样的狠话;第一周就列出十五本,说大家应该可以在两周内看完;学生写的人物特写,得到的点评是“这不特别”。当他的学生,自信心基本上会被摧残到负值吧。

  可他的认真负责身体力行无私分享又是很多老师难以企及的:每次课都做好投影片、印资料、带音箱,看影片、讲时事、八卦,讲课全情投入;为了准确的描述一棵树、一只鸟,会仔细了解他们的名字有关知识;分享自己的小说技艺,比如在图书馆写作,把不同种类的书摆在面前,比如一本村上一本贝壳图鉴,随机地把它们结合在自己的故事里,反而交织出特别的故事。还有他在课堂结束时自我化解的尴尬、略带忧伤的自白,真诚得让人伤感。有这样的老师,何其幸福!

  而在那看似严厉教师身份背后,是一个上课前也会紧张失眠、每个月读二十八本书、为实践生态哲学买地播种除草收获、走遍花莲所有溪流、可以写散文科幻小说各种的作家。他自己就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做他的学生已是不可能实现愿望,还好有他的书可以窥豹一斑。

  感谢郭玉洁老师把这么棒的人与故事交与我们!

  《正午1》读后感(三):正午不应是历史的书写者,故事会足矣

  再看第一本《正午故事》,他们都不是普通人

  编辑郭玉洁开篇提到,“这种命名也解放了媒体逐渐建立起来的选题等级官员商人热点优先,成功者的故事优先。有时,我们会捡起其他媒体弃而不用的选题,它们或者是普通人的故事,“不够重要”,或者是“不像新闻”。尽管这是我们可以感知现实,尽管写作者对题材充满感情,但是因为不“主流”,就有不被讲述、进而被遗忘的危险。历史的书写,从来如此。”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正午让我们看到“熟悉陌生人”的更多面,如作家阿乙、演员冯远征、作家吴明益……他们光环背后作为人本身的刻画是非常到位的。

  可是那些“不够重要”“不像新闻”的“普通人”:生命之饼的主唱吴维、教授塞斯罗伯茨、渴望变性的佑辰……对他们的关注,本身还是遵循着传统纸媒的逻辑

  人们长期笼罩在以传统纸媒为代表宏观叙事,认为官员、商人和热点是值得报道的,其他人就是普通人。但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从选题开始、采访、到他们故事的叙述,都是围绕着当初先入为主标签展开:朋克教父、阴阳人、嗜酒者……这些标签在故事叙述中也一次次充当爆点,吸引着读者的兴趣。甚至“不被讲述就会有被遗忘危险”的忧虑,这也是传统纸媒居高临下的“救世关怀”。

  所以关键是,普通人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在这点上,音乐人小河在做“音乐肖像”计划率先意识到了,在银川那个晚上,他就说,“这些普通人被选中,实际上还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标签最初吸引了我们。”

  这些被选中的“普通人”并不普通,而普通的人还未被选中。

  我们仍没有对那些“陌生的熟悉人”有足够的认知——那些生活在我们身边,天天见面(点赞)的人们。(甚至连现在试图列举都被我忽略可是却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正午不应该是历史的书写者如此高调姿态,叶三老师在单向街书店的分享会上提到“高级故事会”的定位,恰恰才是日常。

  这么看来,可能整本书只有那篇借助狗来说亲情的《扑通扑通》做到了(《老鲁》也勉强算)。我更愿意相信这本书是正午对传统“新闻报道”写作反抗所作的第一步本土尝试,希望第二季的《正午故事》可以再接再厉,做到更加“普通”,更加“无新事”。

  《正午1》读后感(四):阅读别人的故事,也是治愈自己的过程

  又读了一遍冯远征的口述个人史《我穿墙而过》,忽然发现这是一个绝佳的电影题材。主线是他和德国老师介于师生母子缘分背景是八十年代末的动荡年代。穿插着那些有趣的人物。离开,回来。多么好的电影题材。

  《嗜酒者》写的是一群嗜酒成性的人,其实说的是人生的自我拯救。每个人都有过耽溺于某种负面情绪阶段,有的靠自己能走出来,有的则走不出来,这时候就需要他人的帮助。读到刘萍的故事,忽然理解了许多人。有时候,一个人讨厌你,仅仅是因为他把你当成了自己的某个假想敌。有时候,你讨厌某个人,也是因为自己某段不愉快经历的延伸。学会原谅和放下,真的是人生的必修课

  所以,非虚构最大的意义,就是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正午1》读后感(五):通往写作的路径

  保罗 索鲁说要写作先要离开家。我对此深以为然。

  离开家,离开舒适地带接触生活在别处的存在,探访别人习以为常街道,换个角度,保持好奇

  “离开会迫使你变得更敏锐,你的想法、早已形成思维观念都将接受挑战”。

  1、写作是游走不停

  为了写出好东西,我们总是很贪心。当你熟悉了一本杂志,了解它文章的风格技巧,多少就是你不喜欢它的开始了。写作的进阶之路,就是不停的避开你熟悉的,传统的,大家都知道的东西,不停的寻找新的角度和说辞,想要搭建一个别人从来没有见过的“思维城堡”。

  2、写作是修改不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麦克菲的评论促使我在写作时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因为这能帮助我避免重复。这也使我得以倾听行文的节奏:当我听到自己正在写的文字时,我对一个句子如何与下一个句子相互作用、一个段落如何受到前后部分的影响,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大声朗读的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

  3、写作是讲述不停

  “世界生活在故事里”

  我们喜欢听别人没听过的故事。边缘文化、小众文艺这样非主流内容越来越主流,我们生理上排斥话题领袖鸡汤神婆,精神上的那一亩三分地也要种点儿跟别人不一样的,虽然我们都心知肚明,谁都有个最主流的本能,还是喜欢搞笑综艺激情大腿

  想要变得不同这件事情本身,就和太多人相同

  4、写作是阅读不停

  讲不出故事就借口钻进书里。我相信你阅读什么,你就是什么,你就写出来什么。

  所以,我们崇拜,想要模仿,那些仍然坚持不和主Key同声调的声音,是不是我附和得多了,也能稍微的哼出一两句?

  《正午1》读后感(六):这也许是一本高端故事会

  2015的收获之一,便是做出了这本小书。

  虽然,我们常常戏谑地说,“其实,我们很LOW,只是想做出一本高端故事会”。

  可说心里话,我觉得,这样的定位,一点也不LOW。

  这一二年的时间,数不清多少媒体人转型、创业,《外滩画报》没了,《南方周末》、《南都周刊》颓了。以前用来记录“时代进程”的笔,现在写起了公关稿、企业宣传文案。现在资助非虚构写作的平台、甚至比真正从事非虚构写作的人还要多。

  人们都在期待好的文章,好的选题。各种平台,腾讯大家、百度百家、谷雨计划、豆瓣阅读原创比赛……大家热烈讨论着“非虚构创作”在中国的种种发展空间,可实际却是,好的原创作品越来越少,你会发现,在一段时间内被密集转发的就是那么几篇东西……

  而它们,很多都来自正午。

  是的,有那么三五个人,一直在坚持认真地写故事。写那些被其他主流媒体忽略的故事。那些不够新闻性、不够有POINT、不够重要的人,常常是他们的采访对象。没错,他们写的,大多是一些普通人的故事,所以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武汉朋克、阴阳人、嗜酒者、甚至是一只狗的故事。

  又或者,他们还会写一些,对我们来说是“熟悉的陌生人”的故事,作家何伟、阿乙,演员冯远征……这些人已经被采过很多次、写过很多次了,但只要是“正午”来写,你总会眼前一亮——是的,他们很会挖,总能挖到他们生命角落里曾被忽略的一些东西。而这些东西,或许是被采者都忽略的经历。

  他们每天一篇的推送,让我看到了原创本身具有的力量

  那些普普通通的故事一个个聚合在一起,竟然形成了那么特别的一种气场或说气质

  我觉得,它们本身是有生命力的。

  它们,值得被更多的人阅读,值得被做成一本小书留在架上。

  我相信,它的“在架生命”会比一个记者或是一个编辑的职业生命要长得多。它也许会成为你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随身携带的一本“高端故事会”,短暂陪伴你度过一些无聊寂寞等待时光

  《正午1》读后感(七):正午的话

  正午的话

  文|郭玉洁

  正午创办的时候,媒体正四处唱着哀歌。在政治资本意志下,纸媒关闭、紧缩,新媒体看似时髦却总是焦虑于盈利模式,媒体人纷纷转型,更常见的词是,创业。频繁变动的年代,人们已经习惯了一种临时状态:走一步,看一步。如今这种状态更为焦灼。在这样的氛围中,正午存活下来,并赢得好评,实在很难说清多大程度上是读者厌倦了喧哗,因此辨认出了一个“执拗的低音”?

  创办正午的几个编辑、记者,之所以留在媒体的逆流,除了别无所长,还因为我们都着迷于非虚构叙事这门技艺——在现实生活、作者和读者之间,制造出一个文字的场,三者互相牵引,紧张又优美。这一制造的过程,从发现选题、采访、研究、写作、编辑到面对读者,现实感和创造性溶于一体,很有挑战,也很有乐趣。

  由此产生的文体,我们简单地称为非虚构,而不再缠绕于此前的纷繁命名,纪实、特稿,等等。这意味着,只要没有事实层面的虚构,只要是好的写作,不拘任何形式。说到底,最重要的是你为读者讲述了什么,是否言之有物,又是否寻找到了合适的形式。而情书、墓志铭、学术散文、一次谈话、一段口述,都可能是充满理解力、感受力,在宽广层面的非虚构写作。

  这种命名也解放了媒体逐渐建立起来的选题等级:官员、商人和热点优先,成功者的故事优先。有时,我们会捡起其他媒体弃而不用的选题,它们或者是普通人的故事,“不够重要”,或者是“不像新闻”。尽管这是我们可以感知的现实,尽管写作者对题材充满感情,但是因为不“主流”,就有不被讲述、进而被遗忘的危险。历史的书写,从来如此。

  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曾经讲述自己为什么写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母亲的表弟曾经顽强地抵抗纳粹突击队,坚持到最后一刻,失败后,他和其他抵抗的民众“在行刑队面前消失了”,他的名字再也没有人提起,成了一个不存在的人。格拉斯决心让他活在自己的写作里,在他作品的碎片中,到处长眠着母亲心爱的表弟。

  世界仍然生活在故事当中,以遗忘、抹灭大多数故事为代价。今天中国最主要的故事,是马云的故事(以及千千万万个变种)。为了抵御这种单一,我们应该学习讲故事。长久地凝视现实,让被遗忘的复活,赋予普通人尊严,以配得上丰富、变幻的中国。

  本书所收录的,就是这些尝试的例证。

  《正午1》读后感(八):回去,是最终的目的

  高亢的齐声大合唱里,我更喜欢侧耳细听两句别具风味的临场发挥。书中的故事都离我好远:教授写作的老师,冯远征摸过的柏林墙,犀利的人类学家...发人深省也无敌有趣。我不禁在想,即使真的是我采访冯远征老师,我能写出来这样的文字吗? 答案是不可能。 会写故事的人笔下的世界和我平时生活的世界真的不是一个世界。 非虚构写作,写的是受访者的经历,但经过作者转述,产出的故事的血肉和原来故事的血肉就不一样了,是交叉感染的产出物。读者感动的是作者的感动,受访者的故事和他自己本身的血缘关系到这里就结束了。 怎么当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呢?

  斯特劳斯 说“每一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 杉本博司 在《现象》里也曾有一个更切身的感受:在我看来,所谓理解西方,就是去发现自己身上的日本式灵性,并利用西方文脉再次表现这种灵性,使之成为我自己的艺术

现象8.1(日) 杉本博司 / 2015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他原是想要找到自己的艺术发力点,殊不知竟在西方精神和日本式灵性中间徘徊游荡,庆幸的是,他找到将两种文脉并线的方法,不断的回到自己身上的日本式灵性,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答案。问题的答案,在自己身上,也在路上。 无趣的人,就写不出有趣的故事了?问题向人潮一样向我涌来,夹在中间的我被来回推撞拉扯,我不知道该走向哪里去寻找答案。不知道第一步我要迈在哪,我太想在出发前找到方向了。但是殊不知答案就是我自己身上拖着的那个世界,所有的迷路也都是为重新审视自己为预留的。我只要出发就好,只要卖出第一步就好。在原地干着急是没有用的,有些答案,要在路上寻得。寻得了,自然就回来了。 所以当看到保罗 索鲁说要写作,先要离开家时,我深以为然。 “离开会迫使你变得更敏锐,你的想法、早已形成的思维观念都将接受挑战”。 离开家,离开舒适地带,触摸那些别处生活的纹理,保持好奇,探访别人的习以为常。离自己太近,是看不清自己的,那就走远些,通过透视别人看自己,用别人的故事讲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回到自己身上,我平静多了。 我们所有的疑惑、挣扎都是要沸没沸的开水,不过是在等待一个更炽烈的平衡。想要抵达讲故事的人,总要拖着那个不会讲故事的自己,从一个熵沸腾到另一个更高的熵,抵达一个更高的平衡,在这个平衡的高度上,眯着眼睛感受欢腾的蒸汽,自己的无关在这会突然触电般通感。想要找到答案,就要不停的回到自己身上。

  回去,才是最终的目的。

  《正午1》读后感(九):我穿墙过去

  你睡了一夜,早晨醒来,想起的第一件事,不是洗把脸,而是摸手机。

  手机提醒你,你还活着,活在一个不怎么好的世界里,今天哪儿又炸了,明天,地球的另一端又沉船,非洲某国发生地震,而你的身边,你隔壁那座城市,上上个月爆炸了,死了几个人,没有确切数字。

  所谓知识分子,总是对世事抱有伪善的良心,对政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过去,有人凭借笔杆子改变历史进程,而今,什么也没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无所适从。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许多八零九零的作家以自身经历之匮乏来推演整个当下中国无事可写,其实,这片土壤上依旧结出莫名种子,只是我们假装漠不关心罢了,反正关心也没有任何卵用,除了证明自己的渺小与无力,再给生活添上绝望助燃剂,别无它用。

  “正午故事”的出现,暗合了当下某种潮流,非虚构大旗已经被举起,收容那些无家可归的叙事亡魂,收容一个个媒体人对故去世代的缅怀,原来,特稿写作离开纸媒,依旧可以传播,可以传到遥远地方,开花结果。

  《裸体朋克》看了两遍,《最后的文学青年》看了两遍,冯远征的个人史看了三遍,其余的文章也都一字不落的看了下来,在这个跳跃阅读的碎片化时代,许多网络上“疯传”的文章是不值得收藏,不值得纸质化,不值得反复推敲的,但是这些真实的故事不一样,如果说有什么是好的,那就是——这都是真真实实发生在世界某个角落的事儿。

  吴维,武汉人,武汉摇滚圈扛把子的人物,因为有了吴维,武汉才更像一个真正的朋克之城,而不仅仅因为的士司机彪悍的汉骂被外地人记住,以前听过许多关于“吴维”的传说,真的,假的,虚晃一枪,亦或确有其事,但都没有让我对吴维其人有一个连贯的印象。在叶三这篇《裸体朋克》中,故事从武胜路集贤街说起,串起了一整个关于摇滚或者反抗的青春记忆。

  买这本书之前,我有想过把这些早已在网上出现过的网站down下来,平时没事看两眼就好,但我知道,当这些文字躺在电脑里之后,它们便再也不会醒来,只能把纸质书买下来,甚至将那些细节文字都划上醒目的红圈,我才能真正记住,到底发生过什么。

  二零一五年之于我,不啻为涅槃,我大概第一次明白了旁人对我的评价——“不接地气”,这种不接地气从何而来,无非就是读书太多,做事全屏想象,还始终有一种伪知识分子、伪文艺青年高高在上的虚荣气,我试图以拥抱生活,哪怕被生活刺穿的勇气来突破这层屏障,但事实是,我每天的生活就是醒来,坐挤死人的地铁去上班,麻木一天,然后再坐挤死人的地铁下班,如此往复循环,而这已经是生活的全部恩赐了,尚未出现飞来横祸这等事。

  为了活着,为了写作,我时常想去体验另一种人生,正如保罗索鲁所言——“我给那些想要写作的年轻朋友的建议就是:离开家。”然而,我始终没有这种不顾一切的勇气,我躲在屏幕之后,躲在书本之后,希冀着有人记录下这一切,然后告诉我,甚至于有一天我也能主动去记录这一切。

  小时候,外婆家里有许多书,我偏喜欢看那本叫做《故事会》的杂志,因为故事之中藏着那个未知的,深奥的,但又异常离奇的新大陆,如今,年岁渐长,我经历了许多事,却仍觉现世之匮乏,只有不断的经历、阅读才能突破那层屏障,正如扉页上印的那行小字——“我穿墙过去……”

  《正午1》读后感(十):正午故事001

  一、通往写作的路径

  何伟

  .9 这是我给年轻作者的最后一条建议。离开家。离开你的家庭,离开你熟悉的日常,离开你舒适的社交圈。花时间与你不同的人在一起。学着去观察、思考和描述其他人,而不仅仅只是写你自己。不要畏惧挑战。有时最让人生畏的可能性,反而带给你最丰厚的回报。

  ——就要离开comfort zone了,但愿无所畏惧,尽情尝试!

  二、两个乌托邦人

  李鱼

  .63我会诧异如何从一开始每个人想要的都只不过是一个幸福的人生。结果走着走着,就变成了一个“独上高楼、高处不胜寒”的人生,变成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人生,变成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期待着总有一天能够赢取回报、得偿所愿,然后在终于快乐起来的人生。

  ——搞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正真想要的,LIVE YOUR OWN LIFE!别人怎么看你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喜欢真实的自己。

  三、老师阿明

  郭玉洁

  .85 吴明益都会花一小时,提出最新的环境议题,和我们讨论:美国牛肉进口事件、虐杀动物、核电站、大陆游客……他提醒我们,对这些问题都要有关怀,但是也不能缺少专业知识,不能基于简单的道德义愤,那是相当廉价而无效的。

  ——要有研究有调查才有话语权。不要仅从个人主观判断,这样的判断往往有失偏颇,而且廉价无效。

  四、项飚:中国人像蜂鸟,振动翅膀悬在空中

  郭玉洁

  .170 一个好的学者,正是在思考世界的新角度,揭示别人没有发现的奥秘,由此,他帮助人们看待世界。

  ——什么是好的学者,好的学者是要帮助人们从新角度看待世界。

  .176 我觉得人类学的精神很重要,人类学就是不断地提醒我们:人类历史很长,人类的活法很多,你要去了解不同的活法,不要认为自己的活法最好。重要的是了解不同的活法、想法,理解它,然后你才能形成自己的判断。

  ——不要预设立场。

  .177 往大了讲,中国整个社会,很多人都在悬浮着。悬浮有一个很重要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哲学意义上,不对当下做深刻的思考。一切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为了未来的某一个目标。你要努力去做,不做,未来的目标就达不到;但是未来是什么,能不能达到,完全不知道。一切现在做的都是为了超越现在。现在去做工,“工”是没有乐趣的,是为了明天更好;小孩被逼着学钢琴、画画,就是为了后来加分、成名。在进行的事情本身没有意义,都是手段。但目的又完全是不确定的。它的本质不是对未来的追求,而是对现在的否定。这个就是我说的,悬浮。把自己拔起来,悬在空中。

  ——感同身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知道这样活着太累,但是这样想有时候又是给自己一个奔头。当下!当下!当下!活在当下!

  五、何伟:我总是被异乡人吸引

  谢丁

  .203 我写作是因为这些经历太浓烈,而写作是个美妙的回味过程。这也是一个作家领悟到的最好的事——当你写下身边发生的故事,你会有很多收获,并非仅仅是为了发表。你在记录那些可能会被遗忘的故事。你在培养自己成为一名作家。并且,你给了自己一个机会去思考和消化他们。

  ——口头的表达和书面的表达完全是两码事,自己现在在书面表达上感觉很困难,往往不知道如何用书面表达,跟别提写作了,千言万语,要变成文字时就不知从何写起。而且写下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加深记忆。

  六、诗人出差

  李纯

  .240 ……那个时候我们对待人生都太过尖锐,有一口恶气要出,那个东西一定是不平和的。……有一天清晨,我继续上路,我是一个带有希望的人。哪怕这个希望非常微弱,像蜡烛的光一直在摇曳随时被吹灭,但是对我来说就是希望,我一直没有熄灭这个希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