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梦之境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无梦之境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5-15 20:1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梦之境读后感精选10篇

  《无梦之境》是一本由七堇年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8-4-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梦之境》读后感(一):《无梦之境》自序——空山问雪

  自序

  空山问雪

  “想象一本你想读的书,然后去写它。”这句话鼓励着我,挑战着这一次不同寻常写作旅程

  我想要感谢一些无与伦比前人智慧,从苏轼到乔治·奥威尔,从欧文·戈夫曼到米歇尔·福柯,从玛格丽特·米德(哪怕她对萨摩亚部落描述已经颇受质疑)到《黑镜》这部剧……仅仅是抚摸过这些智慧的一缕皮毛,就足以让我高山仰止,质疑我再做任何努力意义

  好在时不时的,总有一个声音对我说,世上虽已有了喜马拉雅,但乞力马扎罗的雪,依然是美丽的。

  我本想写的是,一个人害怕自己影子,厌恶自己的足迹,于是奋力奔跑。影子始终不离身,跑得越快,足迹越多,他最终气绝身亡。他不知道,如果就在树荫下歇息,影子就消失了,足迹也就没了,真傻呢。

  可惜这样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那个叫庄子的哲学家就已经写过了。[i]

  写作,是一件空山问雪之事。

  在一片白茫茫的孤独中,你的提问化为回声,反问着你。而答案,如果有的话,则被覆盖在白茫茫的深处,随着春天的到来,消融,或者发芽。

  我不知道我是否很好地完成了它。每创造一个故事都是绘制一座迷宫动态的,不断生长的迷宫,因此有时候我自己也会迷路。抵达出口的时候,故事也许已经发育至完全变样。好在就像我们出生不是为了死亡那样,我并不在乎出口在哪儿,何时找到,我留恋在迷宫中找寻出口的感觉,尽管那个过程丝毫谈不上愉悦

  但这不妨碍我坐下来,想起雪地中的自己。我搓着手,哈着气,在令人睁不开眼睛光明中,想——如果早知道世界是这个样子的话……

  [i] 《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自以为尚迟,疾走不休,绝力而死。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无梦之境》读后感(二):父母以“爱”为牢,是孩子一生逃不脱的阴影

  这本书半个多月前订的,一周前看到某平台的故事赛,心里琢磨了一个科幻,用几晚的失眠梦了个大致雏形,昨日才写到文档里的开头不足2K字,我就洗洗睡了,想着今天继续。怎知今早起床第一件事是收到这本书,翻开就没停下来,直把故事全部看完,发了条朋友圈:完活,我心里的故事被小七写完并出版了!

  所以,我必须打5星呢。

  有多像呢?大概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跟一个人幻想过一处未来时空,人权发展至一定层级,配合高超生物医疗技术,会率先将人类情感自由从“婚姻制度”的枷锁解放出来。当物质基础丰盈时,人类不再需要“婚姻”这个最小社会单位保证生存,它变成了两个人情结合的可选择项——通过两个人商定,可以选择是否有婚姻,有的话具体存在多久。结婚这个动词,成为一种真实的写明有效期的契约而存在,契约才具备法律效益,这跟情感无关。情感层面是人权的范畴人人都有情感自由的权利。而选择短期婚姻势必成为未来婚姻的主流(或者是没有婚姻的同居关系),合同到期还有感情可以续签,没有感情可以不续约,随着人权意识的不断强化,人们会渐渐争取到这份心的自由。

  小说里的描述的成年人的情感状态,是一种愿景,在未来环境下各种生存形态都能得到平等对待,包括苏铁的妈妈——一位通过购买基因组合搭配人工培育的方式拥有孩子的单身母亲;李吉的四对监护人父母中,有一对拉拉签订的是永久婚姻协议,小七的邪恶之处在于,她说这份永久婚姻全球只有6对;胡骄的父母在每年都续签的情况下维系了30年婚姻,父亲在生病后想要彻底寻求自我,30年的老夫妻在合约到期的时候和平分手……种种情况在作者的有意安排下,描绘出一个拥有高度人权自由的社会。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和独立的时候,婚姻在道德层面对人性的捆绑彻底解除。

  接下来,小七新作的重头戏在于牧秋这个女人。可以说全书前半部分精彩到几次拍案而起,原生家庭问题被拷问得极为有力开篇便是男主角苏铁还是一枚胚胎时发出的扣问: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这么大的事,竟然没有得到我的允许。就算如此,至少得让他“自由地活”吧,可惜他遭遇的母亲是个“前喻型”——即干预下一代成长为下一代决定的父母。让人叹服的地方在于,作者还设定了“共喻型”和“后喻型”——即父母不得干预下一代成长,孩子的成长陪伴方是同龄人,以及孩子干预上一辈的生活,帮助上一辈学习新鲜知识(通常养育者的年龄比较大)。三种抚养方式与婚姻方式一样,平等并存,成人像考驾照一样,选择一种抚养模式进行资格考试,拿到相应的抚养人执照。看到抚养人执照的梗,私心中有股子悲伤,因为……我也是这么写的!啊!

  但小七的精明之处在于,她将名称中本该是养育的“育”字,改成了比喻的“喻”,我想,她是想喻示当代父母与孩子普遍关系的整套流程童年时是“前喻”,孩子备受父母控制,被决定,被定规矩,不定期遭受“合理家暴”,用“抛弃你”这样可怕字眼威胁,以爱为名做出种种伤害,备受摧残的弱小孩童在这样的环境里艰难寻找“共喻”的小伙伴青春期到青壮年后通过交友恋爱等方式与他人建立联系幸运的可以在亲密关系里慢慢获得修复和成长,大多应该是不幸的,在童年补偿因果循环里无法解脱,持续让自己处于“不被爱、我不够好、我是错的”那种最熟悉的父母带来的童年认知里,沉沦反复而没有觉知。作者没有深入探究补偿链,却将笔触直接刻进了男主成年后和母亲的怪异关系中。传统孝道强求孩子在备受父母凌虐丝毫感觉不到爱的状况之下依旧爱自己的父母,孝道之滑稽我就不写了,详见武志红。“后喻”模式就在映射父母年老时,处于中年的孩子需要反哺父母,而孩子在童年时习得的爱的方式,是圈养、控制、压迫、定规矩、没有自由。小说中的母亲在打完苏铁时会用一种让他恐惧姿势拥抱他,告诉他,妈妈爱你。如此成长出来的男人会用怎样的方式反哺他的母亲呢?小说中另外一个设置为后喻模式的男人替他演绎了——他在父母要离婚时强加干涉,并且霸道地大喊,你们把我放在什么位置了!

  设定的思考之精妙,我都一把掀桌直接放弃自己原来的梗了,不懂为什么还有差评!

  七堇年想说的大概不止于此,据说这本书去年成稿,但出版却被卡了一年,中间删减了多少情节不得而知。但至少她将牧秋为代表的传统中国式父母的成因阐述的特别明白:孩子,就是父母的第二轮人生。对中国式父母来说,自己年轻时未完成的心愿,常常强加到孩子身上,孩子一诞生,就带着帮父母的人生活完整使命简言之,自己做不到的,孩子得做到。牧秋年轻时热爱音乐,手却被喜欢的男人因嫉妒她的才华故意压坏,她是个受过伤并且从未走出来过的女人。这样心中充满恨和不信任的人没有爱的能力,哪怕是爱自己的孩子,也注定是爱恨交杂的。花上积蓄抚养孩子的目的,仅仅是渴望实现自己完不成的梦。选择基因时她选了要男孩,可以说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她情绪的投射,她爱那个伤害过她、直接断掉她梦想的男人,但也切切实实地恨他!所以,她对待苏铁的方式是:打骂他,然后说爱他,一味强迫他弹琴而刻意忽略他有其他梦想,逼他从悬崖跳下来否则就用抛弃来威胁他,又在远处打量他的恐惧……这些虐待行为的背后,恰恰就是在报复前任啊!在孩子的梦想被熄灭,得不到一丝温暖的瞬间,这个母亲的内心是有快感的。

  所有具备控制强迫属性的“望子成龙”,隐藏在冰面之下的黑暗核心,是一个受过伤的内心充满恨意的人,对弱小孩童产生的投射与报复。她的真实感情,是恨,从来都不是爱。

  所谓“恶性依存关系”,起源于社会约定俗成价值观本能。父母会觉得自己理所应当要爱孩子,奉献全部才对。孩子会觉得自己就得去爱父母,哪怕受到严重伤害也得孝顺才对。于是在这样的依恋关系里,孩子与父母,对彼此的感情是爱恨缠绕,父母不会合理表达爱,孩子也从父母这习得不了爱的正确方式。他们忽略了爱的真正形态:包容、接纳、给予、共同圆满。这种爱从来都不是天生就有,所谓父母必然爱孩子的观点是不成立的,爱是双向互动后产生的情感反应亲情也如是。互动充满痛苦,哪来的爱呢?

  父母和孩子,都被这约定俗成的东西绑架了。双方依赖畸形的爱而存在。成年后再因童年习得的明明是“恨”的方式去“爱”伴侣,必然又会做出伤害,夫妻感情不合以及两个爱无能父母对下一代再次造成成长问题,一代接着一代,恶性繁衍,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上帝视角看一眼,大家都是平等的受过伤的人,谁也别怨谁。

  苏铁这条线的后半段,他母亲又攒下一大笔继续重新养“二胎”,她还是没有放弃艺术梦想,买了一个拥有奥黛丽赫本基因的女孩!(可谓拍案叫绝,反讽至极!还是想问,为什么会有差评!)并且对曾经“深爱”的儿子说,我已经放弃你了。苏铁那一刹的自由与失落,好像回到童年时被母亲逼着跳悬崖,跟他说“不跳就抛弃你”的时候,他能真的一走了之的话,体验到的感受应该一样爽快,一样悲凉。他发现怎么活,都是被笼罩在一个无爱的阴影里的一个悲剧,就算成年后离家万里,只用机器人跟母亲保持一周三次的敷衍联络,他也很难走出那种铭刻骨髓的无爱感。

  七堇年很残忍,苏铁童年刚一懂事做的第一件事是自残,自毁右手换取不弹琴的自由,血淋淋的抗议和祈求仍旧被他妈用更加残忍的方式剥夺,她跑去卖了寿命给儿子做手术。成年人的情绪必然道高一筹。无力的小男孩再次自毁,从更高级的“学校轮船里跳下,选择“象牙塔”,除了母亲带给他的自卑、不肯相信自己优秀的以外,何尝不是一种七伤拳式的报复。

  父母的“报复”隐秘虚伪、道貌岸然、以爱之名、理所应当。而弱小的孩童想要呼救,却得拼上整条性命,还未必管用

  小说里除了一条惨烈主线外,游离于主流外的守林夫妻,自愿倒退而活。是一道优美的光,让人满心温暖。可怖的物联网时代虚拟取代现实,竟能仅存这样一丝火种,在迅猛的科技发展下,回归天然,人与人真实的情感触碰,显得格外宝贵。把科技当一种入世的工具,不忘心的切实所需,与一些跟自身处境全无关联资讯保持距离,纵然窗外物欲横飞、摩天群起,心的岛屿上依旧住着古人简单真挚,是作者通过一部小说想表达的哲学了。

  若说几处缺点,感受到可能是需要过审的问题,结构最终写散了。抨击原生家庭问题、抨击象牙塔教育、抨击科技带来的群体僵尸化(有段落写道手机时代人人低着头,全像罪人),又加入高维度的哲学观,笔触伸到遥远宇宙,好几次看到了《三体》对作者的影响,甚至结尾还探讨了人工智能生出情感的问题,好在作者没有恶意,并未发生《西部世界》的一幕。所有的点,都没有展开得太细,一笔带过,想表达的过多却都不深入,结尾有些仓促

  主题的设定我很喜欢。未来世界的自然能源消耗殆尽,全是钢铁森林的冰冷,竟能安排出一个梦境般的乌托邦——3D全息投影打造的心灵家园,也是未来人类唯一可以休憩的精神角落。几处用来疗愈的梦境写得像玄幻,五彩斑斓腾云驾雾的,倒是读出了作者心里的荒凉,她可能始终认为那里并不存在。

  无梦之境,我们都身处其中。

  《无梦之境》读后感(三):给未来人类的预防针(与《头号玩家》的关系)

  1.关于作者风格

  其实七堇年不是第一次写科幻了,如果一直有关注她的作品,应该从几年前的《ONE·一个》上就有发现,她接连写了《Brainternet》、《九月十三》这些科幻、奇幻类短篇故事,现在回头去看《Brainternet》,甚至发现这个写未来世界“脑互联”的故事和《无梦之境》有极大相似之处,不难想象,之前的科幻短篇应该是这部长篇成型前的一些影子。

  但,七堇年写了一部科幻长篇。这句话说给她任何一个读者,也许都会一脸惊奇,好像听到李谷一翻唱了《双节棍》一般不可思议。她颠覆了之前十一年的自身定位,也许读者们不太能够接受。但这本书有一个窥探“人类未来命运”的志向,所以它有它的价值在。

  她为什么会去写科幻?转型?写厌了文艺类?还有一个可能,前两年《大地之灯》和《Brainternet》、《九月十三》在云莱坞分别卖出了一百万的影视版权,虽然三部作品都卖出了好价钱,但熟知她的读者一定会觉得,《大地之灯》和《Brainternet》及《九月十三》根本没有可比性,前者在读者心中几乎奠定了七堇年的诞生,甚至说两者是互为一体的,没有大地之灯就没有七堇年。而《Brainternet》与《九月十三》两个如此短小的区区后来者,却打败了《澜本嫁衣》、《少年残像》、《尘曲》、《蓝颜》等等一系列经典文艺类作品,所以,促使七堇年去写科幻的一个很大原因,也许是考虑到市场受众的缘故。

  在严肃写作越来越边缘化的如今,向影视化发展当然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但这也标志着写作者本身初衷的变化。也或许是出于无奈,是爱情与面包,理想与现实之间权衡的问题,(一百万在成都能否买一座舒适的房子?这种现实问题或许她也是逃不过的,因为她毕竟是人。所以不要责怪她的改变,只怪现实太残酷。我们也不必感到奇怪。)

  其次,在《无梦之境》中,她已经完全脱离个人风格化,即是,如果不署名七堇年,你不会看出是七堇年所写。当然这是个人的选择,只是我依旧觉得,让自己变得面目模糊是危险的,(当然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安全的。)但这也是自然而然不可逆的事情,无所谓好坏,好像一个人的年纪在渐渐增长。(科学家说七年时间人体全身细胞会完全更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能强迫地说七年前写《大地之灯》的七堇年就是写《无梦之境》的七堇年。)

  2. 作品本身

  《无梦之境》看完,你会觉得它其实是一部青少年历险记的外表,(有点像哈利波特。)却又有一颗对未来人类世界担忧的心。前者是七堇年惯用的青春成长的故事框架,后者是她本人如今的生活理念的完整展现。

  这里又要说到七堇年的原生家庭问题,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几乎贯穿了她整个写作生涯。从早期的作品到现在,自幼被迫学习钢琴的噩梦、对孩子严厉责罚至心理扭曲的家长、以及单亲家庭环境,这些设定一直在出现。直到这些元素延展到《无梦之境》中,成为那个逼自己孩子跳崖的母亲,以及用钢琴砸断自己五指的苏铁。母亲是苏铁(七堇年)的牢笼,而苏铁(七堇年)是了却母亲心愿的工具。(从开篇几个章节里苏铁被母亲控制的童年,她花了很多笔墨探讨中国式社会环境中现代教育方式的扭曲,以及对孩子身心的恶劣影响。)

  现在成年,她热爱自然,是一名“黄昏收集者”,搜罗白噪音,亲近森林,甚至给我们普及了“丁达尔光”,这些是当下现实生活中脱离原生家庭后的自由的七堇年。你会热切地感受到她对自然世界的热爱。而这些元素同样延展到《无梦之境》里,成为里面每个人的“心屿”。

  原生家庭的困扰与成年后扑向自然怀抱两件事,成为这部作品最主要的核心载体。而它的核心,确是向众人普及一个未来高科技时代中全人类的通病,或者说一种对科技的质疑。

  3. 全人类的通病

  《无梦之境》中的世界,看似恢弘壮大,却都是虚拟的假象。这个事实让人感到害怕,害怕之后是无趣。这也是为什么在字里行间你跟着那群热血少年上天入地,开始觉得血脉喷张,时间一长真相大白后就觉无趣的原因。因为你知道,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这种抵达的无趣是作者有意为之,故事本身要倡导的是虚假的反面——回归真实。)

  和无法见面的网恋没有区别,你只是在玩一局电子游戏。你可以想象你的一生只是一场电子游戏吗?

  前段时间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电影《头号玩家》大热,豆瓣评分达到8.9分,到现在有接近四十万人打分。记得当时我与朋友在电影院看完,两人都觉得并非多么好。此处说的好,并非是说好看,好与好看当然是有本质区别的两回事。这个故事回头去看,其实就是一局VR游戏,如此而已,放在生活中和玩一局“王者荣耀”无甚差别。你只是花了两个小时在影院看屏幕上的人玩VR游戏?它突然变成一个巨大的VR产品广告,多么无趣,甚至显得观众很傻。它本身没有做到更多更深的挖掘。

  而它展现出的反面信息,却有一大堆。全人类沉迷网络游戏不可自拔,却对面临毁灭的地球环境毫不关心。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某种意义上和《无梦之境》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无梦之境》有一个明确的态度与之区分开来,即:高科技下的人类已经丧失了存在的必要。(通过“心屿”和“瓦尔登湖”点醒。)所以,仅凭这一点你还是能够看到科幻外皮下那个真实的对科技抱有怀疑而对自然以怀抱的七堇年。而斯皮尔伯格却只是为了赚取票房,没有其他意图。(但电影后期票房低迷,也许也说明了这部电影本身存在的问题。)所以,《头号玩家》只是一部纯粹的商业大片,甚至连斯皮尔伯格自身的基本道德标准都败给了商业利益,因为故事的最后他没有关掉“绿洲”。所以,《无梦之境》依然起到让人反思的效用,仅凭这一点,它就有了存在的价值。

  《头号玩家》的高口碑,则恰好证明了当下高科技环境中全人类的通病,人类因为无法克服的天性中的懒惰、依赖、力求快捷的思想,他们的大脑和躯体早晚会被高科技产物所替代。人类最后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已经是个问题。

  而问题的严重在于,他们陷在其中乐此不疲,却没有反观事物的两极性。而《无梦之境》,如同给未来世界全人类的一剂预防针,它做到了恰到好处的警醒。

  《无梦之境》读后感(四):碎碎更平安

  一口气读完,满脑子被植入了绮丽的想象——光怪陆离的基因超市、云光鹤影的尺八麻衣、幽蓝深邃的海与雾气缭绕的林、高耸入云的象牙塔和星光熠熠的奥德赛号,霞光落日、银河流淌,短短两小时的阅读体验中有无数奇诡梦幻的场景倏然而过。感谢作者的想象力。

  但是,此书给我的感觉整体是割裂,破碎,杂糅且莫名其妙的。 全书可以分为几个并无太大关系的章节:未来世界下单亲母亲定制基因儿子并采用传统式育儿法压迫其成长的故事,此部分表面看设定在未来,骨子里还是老套的虎妈压榨情节;随后画风一转,跳到一个过分美丽的梦屿世界,一度跳戏;第三部分又是哈利波特式少年学院小说,两个男女主角双双邂逅爱情,对于X的设定乍一看很有意思,可惜也并未交代苏铁和X的感情线,矛盾不够明显,导致结X牺牲的反转也意义不大。李吉和胡骄的爱情线来得就像龙卷风,看完后并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七堇年在本书中的包含的暗喻很多,未来世界的架构、AR/VR科技的正负面影响、每个人内心世界的净土、教育方式的探讨、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爱情友情考验,甚至还有现在与未来的交融、东西文化的展现,又科幻又玄幻,又梦幻又魔幻,但每个点欲言又止,整个故事缺乏连贯性,叙事过于破碎。

  一如作家自己在书中写下的这句话:

  世界是平的,也是碎的,但终究是碎屏的。

  《无梦之境》读后感(五):你就空山问雪去吧。

  “人生而自由,只因看不见被什么囚禁着。”哦。看见被什么囚禁就自由了吗? 空山问雪,那你就空山问雪去吧。讲故事的形式再怎么变,你的故事核心似乎一直都没有成长,本质上还是在探讨你一直未能走出的某种困境。我这读的是一篇什么小说。科幻?好像也不是?玄幻?有点这个成分。情感,也有。总之,我对未来的世界发展成什么样子一点都不感兴趣,我们也活不到那个时代,人类指不定下一秒就灭亡了,这个星球的爆炸期限是多久来着?总之,即便它在下一刻爆炸,我也不会去问“如果当时就是你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分钟你想说什么”这种蠢问题。一个新的尝试,是的。阅读的体验跟我先前的预感是一样的,反正心里也没敢报期望。纵使文中有许多令人啼笑的地方,然而又怎么样,笑一笑也就罢了,整本小说仍然让人感到很无聊。最后仍然没能脱离某种情侣之爱的格局(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这本小说让我联想到她之前写的一个短篇收在《灯下尘》里面的,也是和未来科技有关的,然后又是用来写一对情侣身上七堇年跳脱不出这个东西了吗!还是越得不到越要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现)。所谓眼机时代,好吧,现在手机时代大家也不尽然就全部被手机束缚,将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不关心也不在意,因为我从来也没觉得自己完完全全被手机或者所有智能的东西控制住,人类发展到了这个时代,唯一进步的也就是这一点,科技。但说到底,不也是被人类发明出来的,说到底如果有什么吞噬人类自己那就是人类自己。

  不想聊这个话题了。对这不感兴趣。空山问雪或许是一个非常渴求洁净的状态,然而水至清则无鱼。要自由。不要再随随便便说要什么自由了。你从不存在你就自由了。都没法从根本上否定这个存在,谈何自由,人终其一生如何达到自由,能得无限逼近自由就不错了。每一天都是一场生之囚徒的短暂放风与监禁。活着活着就不再舍得了,活着活着就早已彻底丧失了一部分少年心性——别不承认。七堇年还能写出《少年残像》那样的作品吗?算了,或许对她来说那是不堪回首的少年习作,无法称之为作品。就这吧。你的家庭困境讲得戛然而止,你的伴侣关系永远是一种对这样美好的向往,你写的人物永远都能看到你自己。我在你的作品中时时能看到作者的存在。所以这不是一本好书,不算上乘的写作明白吗!心累,不说了。什么时候你能真的把人间的困境写好你再空山问雪去吧。

  《无梦之境》读后感(六):后来还会有很多书,我们不再是我们

  默默关注七堇年将近十年,从最初在最小说崭露头角到今日暌违五年 再出长篇

  从出过的每一本书到南方周末、收获、青年作家、一个APP、博客、微博、公众号

  一路走来 仿佛寻宝的牧羊少年

  这十年 仿佛找到了领路人 带我走进文学的世界

  小七笔下出现的每一位作者、每一部电影、每一首曲

  我都会像按图索骥一般 找来细细品味

  时日层叠 渐渐发现 这个隐秘的文学世界之余我 就像小说中描述的 每个人独一无二的 【心屿】

  但是到后来已经分不清自我是被这些读过的文学塑造成今日这般

  还是生性以及生活遭遇 决定了对此类文学作品的极度偏爱

  小说中说 心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淹没而消失

  在读完这篇小说的时候 不得不说 有种心屿渐渐被吞没的感觉

  不再是从前的字斟句酌 奉为圭臬

  不再是从前每次拜读都要感叹直击灵魂的表达

  《无梦之境》没有带来过去那种 被击中靶心的感觉

  反而会联想到很多现实中似曾掠过的模糊记忆:

  高中生物课上了解到的iPS干细胞、黑镜子第一季、攻壳机动队中的义体、This is us 、梵高与提奥

  不一而足

  小说的最后戛然而止 明显感觉到一丝仓促

  五年交出的一份仓促答卷 只能是一个刚刚及格的分数

  一个宏大的未来格局 收敛于亲情之间的疏离 这种疏离在来回的故事切换之间又稍显游离

  无法让读者对小说中描述的亲情的隔膜 感同身受

  甚至不及第一次读《远镇》

  稍感失望之余 又不由得自我劝导 仿佛又是一则光阴的教训

  变化的不止 人 事 甚至类似精神支柱的存在 也都是暂时的

  哪怕十年 二十年 大厦将倾都是时间问题

  但是总要试着接受 试着寻找下一处避难所

  这又是一条万水千山不归路

  或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尝试赋予脚下的每一步以探索未知的意义 或者保持对未来的好奇

  不再依赖主观认为已足够全面的信息影响对明天的认识 精神独立 决策积极

  但就像书里边说的

  【很多年后,他读了更多的数,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心理学家可以写了无数本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专注、自己却婚姻失败;一个语言学家通晓所有语言的奥秘,却依然孑然一身。

  人类的落后性在于,道理他们都懂,但都止步于懂。】

  这可能是我看这本书的唯一收获。

  《无梦之境》读后感(七):The Eye Phone Age——七让我们看到

  七是我还在坚持看的一个作家,出于情怀更多些。也正因如此,期许更深些。

  她自然与那些无脑恋爱和青春呻吟的作家不同,弥足可贵的是,她是个开拓者。关注她的公众号,会发现她的气质逐渐发生变化。

  我看《被我是青春的坟墓》,就恰是她写这本书的年纪。是心折的,比对于彼时的我,显然她更纵恣些,才华也足称惊艳。

  一个人逐渐走向厚重,便从自身的迷局里面挑出来,即使这过程痛如荆棘。七就是如此,她淡去了些文字的才华,却拥有一个更高的视界。

  近些年她走过多地,也读过许多书,妄自猜测她是个自我保护型的人多些,写出来的文字始终带着些游离空幻的色彩,孕育在胞胎里的无来由无奈何的苍凉之感。从这点看她十足是个浪漫的理想主义之人,适于文学,而非社会学。她其实是并不接近,或者说避开了这个世界的某些杂碎尘埃,像森莺立于山巅之上,啼泣着理想的无望。

  她的世界解构开来,仍是那个青春的世界:强势的甲亢母亲,叛逆的忧郁女儿。读了这本书的最大感想是:一个人永远在一个同心圆的附近徘徊。当然,她在试图走出去,比如涉及到对知识、权力、环境、AR、人心、教育等思考,似乎如雨落池塘,水纹错杂——想要表达很多,却好像触及到了什么又快速缩回来。

  坦白说,稍微有些失望。这个以知识和哲学作为底版,掺杂着一如既往的感伤怀旧,以及不变的释怀与和解作为最终结局的故事,还没有能够融为一个整体。但公允来说,看得到七的思考。The Eye Phone Age,和盲眼的俄狄浦斯相较,哪一个更为悲哀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