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6 03:02: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读后感精选10篇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是一本由[美]凯特·阿歇尔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21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读后感(一):事关市民精神和社会责任

  1.腰封是不可能要腰封的,这辈子不可能要腰封的。且法漫一样的封皮降低了外观的品味,更别提牵强的译名了。

  2.有同事看到这本书后问我是不是要竞选市长……可见现实中城市运营、市政管理离我们很远。至少从小到大很少人向我们灌输这方面的知识。现在的基础教育应该有所改观吧?

  3.融入一座城市,并不能止步于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了解它怎么运营,会让我们对当下的生活更加珍惜。高兴的是国内这方面的书籍多了起来,以自己所在的广州为例,《广州城记》就是难得的城市演变纪录。而广州铁道总公司编写的《地铁是怎样建成的》及《地铁是怎样运营的》也被津津乐道。

  4.两点吐槽(不是对本书)。国外的著作特别是人文社科类著作,都是献给某人,主要是家人。而非献给某些单位、组织。另外书中提到车牌自动识别扣费系统E-ZPass,在美国1993年就投入使用了。这是我们近期很期待的功能。有对比还是有伤害的。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握紧笔杆,加快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脚步。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读后感(二):被折叠的纽约

  2016年8月,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获得了“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成为第二个获得雨果奖的华人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北京市因为社会阶层的不同被折叠成三层,在第三层折叠中,生活的是位于底层工人。第三层的工作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支撑另外两层生活的基础。

  这三本书都是从城市规划管理角度论证城市居民生活如何变得更便利,其中《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一书更为全面地剖析了城市背面的运行方式,为其他超级城市的管理者及规划者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研究样本。

  书中选择了维护城市基本运行的五个背面进行详细分析,即客运、货运、能源、通信和清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五个方面正是职能部门对公共资源、公共项目和社会问题进行管理,从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客运方面,阿歇尔从街道、地铁、桥梁与隧道三种方式的设计、历史发展、后续维护等诸多方面详细解读。城市居民肉眼可见的是路面是否平整,地铁早晚高峰是否拥堵,桥梁和隧道是否会因为某起事故变得瘫痪。在这背后,却是路面材料的选择,沥青下面是用混凝土还是粘土作为基底;地铁的信号如何调度,支援列车有何分工,废弃的车站及车厢如何处理;如何依照地理环境选择桥梁隧道的设计模式,工程维护如何进行才能够避免干扰交通运行。

  货运方面,阿歇尔从铁路货运、海运、空运和市场的基础运营、佐以历史案例进行分析。在司空见惯的货运物流工具之上,是纽约市繁华的商品贸易。小到一根胡萝卜、一杯牛奶,大到一个集装箱,都需要复杂的货运支持。规划好货物多式联运,处理好纽约港的沉积物,分配好肯尼迪机场的功能分区对于纽约市内生鲜的配送和国际大宗商品的贸易都很重要。

  能源方面,阿歇尔从电力、天然气和蒸汽的来源、消耗量、环保管理、网线铺设和事故救援等角度,呈现出纽约市现代化进程对能源的依赖。纽约市每年的耗能相当于整个希腊的耗能,这背后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能源供给。发电厂如何选址、配送及定价,天然气如何储存并保证安全,蒸汽如何在节水的同时保证大楼的采暖及小商户的工作需求,每一个细节都保证的城市的能源需求,为其他城市提供了设计和预警的参考。

  通信方面,阿歇尔从电话、邮件递送和无线电波的工程设计、民用需求、应急管理等方面,解释了人际交流的桥梁如何工作。复杂的地上网线在转入地下后都需要哪些保障,基站的设立怎样避免通信盲区,911系统如何改进才能保证快捷出警,无线电波如何与有线电视和卫星广播竞争。信息的快捷与安全是身为传媒、金融、广告中心的纽约维持正常运转的保证。

  清洁方面,阿歇尔从供水、污水、垃圾的流程管控、环保处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流动性以及对洁净环境的需求。避免上下水之间的污染能够避免大规模流行病的爆发,垃圾回收处理能够避免人类对外部环境的破坏。纽约市三百年历史的清洁系统,为其他城市设计,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未来规划提供了完备的图纸。

  最后,阿歇尔还和我们一起畅想了纽约市的未来,比如交通运输变得更快捷,交通拥堵得以缓解,货运模式本质上很难发生改变,能源领域渴求新型清洁能源,通信的快速发展可能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清洁领域需要持续的后期设备维护并保障环境好转等。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这本超大部头研究型著作,并未过多涉及制度建设、宏观把控、经济调节等管理方式,完全从技术层面对最基本的城市规划管理进行梳理,为读者展示出被折叠后的第三层纽约,如何以合理的规划、高效的工作为其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向前发展。

  居民面临的生活问题,企业面临的生产问题,政府面临的治理问题,都可能令一个城市病入膏肓,当前各个国家的大中型城市都面临着寻找医治城市病的良药。深入认识自身问题,多方借鉴治理模式,以前瞻性的视角规划未来的城市,避免大拆大建的后遗症,是当前城市规划的重点。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读后感(三):城市背后的机械,与机械背后的人

  说起纽约,人们总有两极分化的爱憎态度。有人向往它的纸醉金迷,有人厌恶他的混乱拥挤。库哈斯也曾经用“拥塞文化”(Culture of Congestion)为纽约撰写宣言。但是无论你喜爱与否都不可否认,每天都有巨大的思潮与资本在纽约聚集流动,其一颦一蹙都牵动着全世界的运转。

  如果现在让你成为纽约城市规划局局长或是纽约市长,这似乎听上去是一件风光的差事。可是想象一下,你要去负责一百一十万辆小汽车和卡车自如地出入纽约,负责二十五条地铁线上的六千二百两列车昼夜运转,负责与整个希腊相比肩的电力全力供应,负责每天 1.2 亿次电话顺利打通,甚至要负责每年一亿个香蕉从中美或南美的种植园新鲜运来。这是不是已经让你头昏脑涨了呢。更惊奇的是,如此巨大体量的基础市政服务供应竟然没有填满整个城市,反而在目光不可及的地方悄然运转,不得不感慨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大奇迹。

  如果你曾经好奇或猜想过类似问题的答案,这本《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将以 200% 的能力解答你的全部困惑。本书的作者凯特·阿歇尔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城市规划师,也是纽约市经济发展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她的身份使得其作品不仅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科普书,而是从“实际运转”的角度去揭示城市问题的生动性和复杂性。毕竟,她曾亲力亲为地负责过纽约大都市区总体规划,以及纽约和新泽西州的一系列重大滨水区重建项目等等。

联邦快递是如何实现洛杉矶到纽约的次日达投递的

  “实际运转”,这是我认为本书最有亮点的地方。正如书名所说,它在探讨纽约“如何运转”而不是“如何建造”,因为前者可能比后者还要复杂得多。如果说市政基础设施是这座城市背后看不见的一整套复杂机械,那么城市的运转还要靠这些机械背后更加为我们忽视的人。

  举例而言,连接曼哈顿与新泽西州的乔治华盛顿大桥已经成为了纽约的一处风景地标,这座雄伟的悬索桥上所使用的结构钢和绳索的总长度达到了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一半。但这就是这座桥的全部真相了吗,远远不是。为了维持日常运行,在这座大桥上还隐藏着 159 架雷达检测器,39 台照相机以及许多的路面传感器等设备,来检测路况、车流量以及温度和路面结冰状况等方方面面的信息,此外还有三百多名工作人员从远方的监控室内密切监控和处理各种状况,为每一辆通行车辆保驾护航。

本书中用一张横跨多页的长图来介绍了一辆开往纽约的货运列车上都运了些什么

  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追求的绝不是建成一时的光鲜亮丽(这一点就会令多少地方市政府汗颜),而是一场与垃圾和耗损进行的漫长斗争。书中的例子总能让人大开眼界,并对这座城市的管理者们重新肃然起敬。书中提到纽约荷兰隧道的天花板每两天就会被通行车辆排放的尾气熏黑,他们会开着一辆带有巨大手臂和旋转刷头的电刷车,每周进行三到四次清洁;在雨天,纽约地铁里会有三百零九套水泵装置持续不断抽走雨水,来保持铁轨干燥;纽约港的各个航道也要不断地疏浚和深挖来确保船只顺利通行。在除夕夜晚,时代广场庆祝活动落下帷幕后,百余名清洁人员取代兴奋的市民重新占领街头,用一夜又一天时间来清理数百万吨的垃圾。圣诞节过后,卫生局还会专门收集各家丢弃的无辜的圣诞树。

  那么一个新的问题又来了,这些废物垃圾又去哪了呢?书中也会详细地解答每一块垃圾的来生宿命。你会看到废水处理后剩余的残渣污泥怎样用火车运送两千英里的西德克萨斯,也会看到弗莱士河畔这个世界最大的卫生填埋场如何最终改造成全市最大的生态公园,这本书还会偷偷告诉你一辆废弃的地铁车厢的全新旅程,它可能会丢弃到特拉华、弗吉尼亚海岸的人工鱼礁中,吸引小型海洋软底动物到此安家,进而吸引更多小鱼来此觅食,进而让沿岸的渔民有个不错的收成。

后面这辆就是清理荷兰隧道天花板的电刷车,比较好奇前面这辆是做什么的

  纽约的基础设施建设总是伴随着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这里的许多桥梁、隧道、地铁、管线都曾是当时的工程奇迹,其疯狂程度和当下马斯克的 Hyperloop 公司要通过修建地下超级管道解决城市间交通的豪言壮语如出一辙。在这些探索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民间资本在城市建设中的自发、无序、但是无比强大的能量。是这些勇敢的先驱们用胆识和毅力塑造了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城市形态,而且这些设施至今良好的运转也证明了他们当年眼光的远见卓识。

  最后,我建议这本书的读者在阅读之前,首先对纽约的基本地理情况进行一番了解。作为美国的第一大城市,纽约的范围不只限于大家梦寐的曼哈顿岛,其实还包括布鲁克林、皇后、布朗克斯和斯塔滕岛。除斯塔滕岛外的四个街区如果单独拆分成市,其居住人口都能位列于全美前十,不容小觑。本书在叙述时默认大家对于纽约地理有所了解,所以也需要大家提前熟悉准备。

  . 这本书的作者还写了一本《高度:一座摩天大楼是如何运转的》,出版社是不是考虑顺便也引进一下中文版呀,哈哈。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读后感(四):有趣!我们每天都乘坐的地铁原来藏着这么多冷门小知识

  纽约,这座世界最繁华都市之一,拥有着极为密集的基础设施群。这里的每一天,25条地铁线要运送乘客450万人次,供水系统要输送数百万吨净水,垃圾处理系统则要将2万5千吨垃圾运出城外。如此巨大的工程量能平稳高效地达成,都仰赖于其强大的基础设施。

  这是一本讲述城市是怎样运转的科普图书。简洁易读的文字搭配上精美的图解,摆脱了科普读物一贯的晦涩枯燥,反而十分生动有趣。

  纽约,这座世界最繁华都市之一,拥有着极为密集的基础设施群。这里的每一天,25条地铁线要运送乘客450万人次,供水系统要输送数百万吨净水,垃圾处理系统则要将2万5千吨垃圾运出城外。如此巨大的工程量能平稳高效地达成,都仰赖于其强大的基础设施。

  下方图文摘选自书中“地铁”一节的部分段落,从“地铁”来看这座超级城市每天是怎样有条不紊地运转。

一. 地铁网络

  纽约地铁系统覆盖面广、错综复杂。跨越四个区(斯塔滕岛有自己的地面铁路)的二十五条线路相互联系,最长的C线路里程超过三十二英里,途经六十八座大桥、十四条隧道,共有四百六十八个站台。另外有六十部电梯和一百六十一部自动扶梯为行人上下提供便利。

【纽约地铁的命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各条独立的地铁线路合并以后,纽约才开始采用字母体系给地铁命名;为了鲜明地标识同一路线的列车,纽约地铁于一九七九年启用了彩色码体系。

  地铁轨道全长八百四十二英里,超过纽约到芝加哥的距离。其中约百分之二十(一百八十英里)是不作客运用途的调车场、商店、仓库等辅助性设施。但最重要的是六百六十英里的客运轨道,其三分之二在地下,三分之一为地面或高架铁路。为了支持快慢车共存的系统,许多线路是平行的,所以“路线总长”只有二百三十英里。

莫斯科、东京、纽约、伦敦的地铁系统部分数据比照(ps.这么看来,纽约的地铁系统设置很是人性化啊。)

  纽约的地铁系统虽然大部分在地下,技术层面上却和美国铁路有诸多相似。它的轨距和美国主要铁路一样宽(四英尺八英寸),信号系统也并不特别。但如今的纽约地铁与早年区别最大的一点,在于它将快慢车道整合在了一个网络当中,纽约是第一个建立并运营这种双层系统的国际大都市。

  今天,它的主要特色则在于通宵运营,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纽约是为数不多的开了通宵地铁服务的大城市。

二.地铁站

  纽约地铁的站台数超过了任何其他城市,多达四百六十八站,多半在地下,另有高架车站(一百五十三座),还有依路堤和“明挖路槽”而建的车站(三十九座)。最高的站台是布鲁克林的史密斯/第九大街站(F 线、G 线);最低的站台是曼哈顿的 191 街站(1线和 9 线),在街道下方一百八十英尺处。

三.地铁广播

  虽然并非总是听得清,但坐地铁难免会听到地铁广播。一般来说,地铁系统的广播是统一的,如“不要手扶车门”、 “由于时间调整,本次列车暂时不发车”或者“南行列车即将进入 96 街站台”等。统一的理由也很充分,运输部门的政策就是发布便于乘客合理使用地铁系统的信息,并且“尽量避免打扰乘客”。

  据地铁广播“蓝皮书”,即兴发布广播是不受欢迎的。但是,为了提升乘客体验,广播员可以酌情添加以下通知,“以增加些新鲜感”。

  报时:“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是三点钟。”

  感谢乘坐:“感谢您乘坐纽约运输局地铁。”

  或两者兼有:“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是三点钟。感谢您乘坐纽约运输局地铁。”

四.列车

  九十年代末,纽约大都会运输署以一系列新列车取代了地铁爱好者熟知的“红雀”车队——后者的某些车厢已经用了五十年。新列车分别由川崎和庞巴迪在扬克斯和纽约州北部建造,于二○○○年开始投入使用。至今为止,投入使用的新列车已超过一千五百辆,订单到二○○六年交割完成。

  购买新列车并不像听上去那么简单。为了适应新的维修流程,曼哈顿东180 街的维修商店一度停业整顿。列车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还要在布朗克斯的戴尔大道线进行全面测试。列车的运送也相当复杂:扬克斯的列车需由平板卡车运送到曼哈顿 207 街调车场,再装上轨道;庞巴迪的列车则需用火车从纽约州北部经由地狱门大桥,送往纽约和大西洋铁路在皇后区的淡水湖调车场。

  列车驾驶室全由电脑控制。一个控制杆负责牵引和刹车;此外控制台上还有换向键、键盘和 LED 平板显示屏,这些装置被用来控制车门以及显示列车数据。

  新车厢的两端门较之前更方正,安有透明窗户,以便乘客看到下一节车厢中的情况。

  为了方便清扫和维护,座椅下面设计成了空的。为了耐脏,列车选用了带暗点的黑色地板。

  新列车车壁比旧列车厚,因此容积稍小,但添加了新照明、移除了灯箱广告,看起来更宽敞。光洁的地板和新配色也让空间看似开阔了许多。

  为方便轮椅走动,新列车移除了车座间的竖杆,并安装了可让轮椅停靠的折叠座椅。个子高的乘客可手扶车厢顶的扶杆,儿童和较矮的乘客可以扶竖杆。

  车厢内外均配置了新的 LED 显示器,外部的显示线路和目的地,内部的显示各种消息和下一站站名。

  八十年代起,地铁为防止涂画采用了不锈钢车厢,但很容易被刮花。后来,为隐藏刮痕,又引入了类似贴面塑料的黑素。另外窗玻璃也贴上了可换保护膜,以防止永久性刮擦。

  亮色长椅取代了传统的“勺形”座椅。前后相对的座位改为了左右相对的靠墙长椅。

  地铁车厢废弃后,其中所有的石棉和小金属物体会被拆去,扶手会被拆下作为纪念品出售。空荡荡的列车会迎来它非凡的结局:由驳船沿大西洋海岸向南运输,最终被丢弃在特拉华、南卡罗来纳、弗吉尼亚或佐治亚海岸的人工鱼礁上。渔民非常喜欢这些废弃车厢,因为人工鱼礁——由装甲运兵车、坦克、爆破残骸等构成——可以吸引小型海洋软体动物,引来更多的鱼儿。

五.车组人员

  一般情况下,每辆地铁上配备两名车组人员:驾驶员和列车员。驾驶员坐在列车最前端的驾驶室,操作列车行驶和进出站,为列车的安全行驶负全部责任。

  列车员则在列车中央,负责列车靠站时的开门关门和广播提示。列车员还要提示驾驶员列车是否正确靠站,并负责与乘客上下车相关的广播提示。

  最近,非地铁员工也可以申请驾驶纽约地铁了。二○○三年十一月的考试中,全市十四个考点共有一万四千人竞争三百个地铁驾驶员岗位。考试包含七十个问题,答题时长约三个半小时。

  样题包括:

  1. 安全规则最为实用,因为它可以:

  a. 让人无须思考

  . 防止粗心大意

  c. 为预防一般危险提供指导

  d. 让工作人员为任何意外负责

  2. 列车过站而不停车时,允许的最大时速为 :

  a. 5 英里

  . 10 英里

  c. 15 英里

  d.系列时速

  3.第三轨为____供电。

  a. 压气机

  . 紧急车灯

  c. 驾驶员的指示器

  d.列车员的信号灯

  答案:1.c,2.c,3.a.

  图文来自《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 版权归新经典所有 。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读后感(五):纽约:一本超级图书是如何制成的

  大家好,作为这本书的中文版编辑之一,我来分享一下这本书的制作过程。

  简而言之,这本书虽然阅读起来还算轻松,但内容层次繁复,编辑起来耗时之长、难度之大,回想起来恍如隔世,令人掉发。

  这听起来像抱怨,其实真的不是。

  做这本书的过程,和做任何一部信息密集但内容有趣的书一样(痛与快乐并存划掉)无比快乐。

  《纽约》一书的原名叫“The Works: Anatomy of a City”,充满高精尖的工业感。这个一看就很高级的选题,是空降来的。

  当初主编把这个选题交给我的时候,露出了神秘而兴奋的微笑。

  “恭喜你,这是我们组本年度的超级重点书。”

  “为什么?这书那么冷门。”

  “呃。虽然市面上比较少见这一类的畅销书,但现代都市人多多少少有点城市病,比如上班堵车易患路怒症什么的,看了这本书,就可以了解一下发达国家治理拥堵的方法嘛。你看,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点也不冷门。”

  大家翻开这本书,就会明白这话不假。我们并不一定是要去竞选市长,才会想要去了解一座城市这样的大型系统是如何运转的。我们平时上街踏过一块路面,洗一次手,寄一次快递,搭一次地铁,吃一次肉,其实都要用上这个系统的一部分,而这些部分又是暗中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作为都市人,我们对这个系统有天然的好奇心。作者像全科医生一样(引用了@鹤运 的话),将一座地球上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解剖给我们看,正好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

  看了简介的朋友都知道,《纽约》算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城市小百科了。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作者凯特·阿歇尔及其团队有惊人的调研与组织能力。阿歇尔在书末的“致谢”里也有提到,为了写这本书,他们需要从各种机构和个人手中获取第一手资料,从环保局、城市规划局,到海岸警卫队、陆军工兵团,都留下了他们奔走的足迹,而且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机构和个人乐意提供信息,甚至带他们去实地考察,但还有一些并不愿意配合,或者干脆拒接电话。身体力行地去搜集这样庞杂的资料,再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与普通读者分享,这些行为本身就是壮举了。

  除了文字,大量精美繁复的插图与图表也是这本书的特色,一看就知道凝聚了作者和设计师的心血。这些图的产生过程其实是波折的。阿歇尔女士和最先合作的设计方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尝试和磨合,仍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于是她毅然更换团队,好在最终在多名设计师的协作下,完成了这个浩大的工程,成果也是亮眼的。

《纽约》的内页

  我们在制作中文版的过程中,因为要全面复刻书中形形色色的图,也历经了波折,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外方提供的原版文件是用一种特别冷门的软件制作,这难倒了我司强大的制作部:没有哪台电脑能打开这份神秘文件!不是因为我们的装备太落后,可能是因为……太先进。(查询一番得出的结论是,那家软件公司在兼容性方面比较不思进取,甚至连自家的新版软件都打不开旧版本制作的文件!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它在大浪淘沙的行业中渐渐被取代……划掉)年纪小的同事表示对这种软件闻所未闻,印刷行业论坛上的专业人士也表示这算是上古遗迹,国内很少使用了。最后,在Indesign和AI统治的江山里,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家能够帮我们“破解”文件的合作方,否则,这本书恐怕要再等几年才能跟大家见面了。

  在译文方面,这本书的翻译难度必然比较大,译者潘老师使用过的原版图书上布满了密集的注释和笔记。听说潘老师打算专门写一篇译者手记,所以我在此就不多谈了,表示期待。

译者的样书

  编校过程中,专业性较强的地方需要大量的查询,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那段时间,我也补了不少相关知识,并且发现我国互联网上有那么多乐于分享的铁道爱好者、在我国垃圾处理现状上同时看到危机与商机的远见家等等,算是额外的收获,也令我们坚定了信心,相信有很多人对城市的运转其实是充满兴趣的。

  就个人而言,书里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城市的地铁系统、货运系统和电力系统的部分。看过《纽约》之后,再在通勤途中遇上地铁临时刹车,我会想这可能是自动信号机在发挥作用,没什么好紧张的;在家附近的小店买香蕉,我会想它有没有坐过集装箱、进没进过催熟房;遇上停电的时候,会想一想当初美国东北大停电是如何酝酿几小时、爆发几分钟、影响一大片的,然后劝自己冷静。城市生活种种表象的背后存在哪些原理,看过这本书后,对你而言或许不再是秘密;或许仍然是秘密,但你至少知道要从哪个方向去深入发现了。总之,这本书,你值得拥有!

  最后,非常感谢周昶帆老师、宋壮壮老师的热心推荐,感谢鹤运老师细心地指出了原稿中的问题。希望能和更多的朋友分享这本书,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同时为大家带来见解与乐趣。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读后感(六):城市的骨骼和血管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书中围绕着世界上最繁华、也是最繁忙的都市如何运转展开,共分成六个章节,即客运、货运、能源、通信、清洁和未来。每个章节都以清新的颜色标注,让读者赏心悦目。 作者写道,这本书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而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家从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为此书注入了无比的热情,特别是负责制图的团队很认真、很敬业,虽然都是示意图,但每一个标识都一目了然,对于文字的作用不仅仅是辅助,甚至是点睛。 作者写出了一个我们司空见惯的问题,虽然我们生活在都市,但是对于都市的运转却很少去深入思考,以为一切都是天作之合,其实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城市承载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使市民安居乐业,是一位城管者费尽脑汁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太不以为意了,比如扔垃圾、过街、坐公交等,固然是源于我们只关心自己眼前的事情,忽略其它人的缘故,同时也代表着专业的事还是由专业的人去做的潜认知,毕竟我们作为围观群众,如果对城建规划指手画脚,是否有些哗众取宠。 城市生活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无奈,对于纽约而言,电力是极为重要的,没有电,就意味着能源的消解,我们的地铁和电梯离不开电,甚至交通工具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都离不开电的存在,了解了电力系统的部署,就等于揭开了纽约这座富华城市的面纱。 关于纽约可以说可以写的事情真的很多,且不说作者身后有许多专家团队,就是一个平凡人,也可以从花花草草、风风雨雨入手,写出不一样的感觉。作者从众鑫题材中提炼出的六个主题,乍看没有奇异之处,但深味其会让读者感受其别有用心,别具一格,从个体上看,每一章节都是完整的故事,但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确实这些选题是关于城市的骨骼和血管。 以书中第五章清洁而论,共分三个子论题,供水、污水、垃圾,但每一子论题孤立起来都是一个很深的研究“切口”。在供水这个章节中,作者开宗明义地说道任何城市包括纽约在内的水都不是清洁的,这无关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区分,同时配图中是默里山配水站的老照片,看到的是灰暗的天空的突兀的烟管,此外在同一页中出现了彩色图片,在黑白的对比中让我们对纽约的供水系统有了深层次的体会;随即在污水处理章节中,作者说明白了污水来源的广泛性和污水处理的复杂性,有地图的宏观视角,也有一个污水管道的放大,有力地将“以小见大”和“以大见小”两种写作方法结合起来,让我们备感作者的用心良苦。类似的细节,书中还有很多,只是我们读者作为非专业人士,也能通过书中娓娓动听的叙说,渐渐地对工业化城市的运作有了全面客观的认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