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谋杀鉴赏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谋杀鉴赏的读后感10篇

2018-05-26 20: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谋杀鉴赏的读后感10篇

  《谋杀鉴赏》是一本由莉比·菲舍尔·赫尔曼(Libby Fischer Hellman著作,Fiberead·浙版数媒出版的Kindle图书,本书定价:15.99,页数:27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谋杀鉴赏》读后感(一):《谋杀鉴赏》鉴赏之五:“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国学大师王国维道: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过“。“可堪孤馆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人间词话·三》)。

  对于一般的文学青年写作爱好者,看看本文的解读,然后在阅读中经常体悟、写作中注意就够了;但对于有志于钻研者,最好应具备三个条件:熟读中国古典文学、文论及美学著作;人生经历极其丰富,能体察、感悟各种情景复杂微妙感觉并能用语言直接描述外语水平相当于朱光潜(精通英、法、德语),至少德文阅读无障碍——三条能得其一者已非寻常之辈!

  所谓“有我之境”,关键是“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七个字,即作者描写景物,染上了人物感情色彩、作者的主观感受。例如杜诗《春望》第二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鲜花带露,鸟儿鸣唱,多好的春天美景,多么地赏心悦目!只因为当时老杜身陷安史叛军占领下的长安,城里危机四伏,城外战火纷飞妻儿老小音信不通,杜甫既忧心社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是其立身之志)、又担忧妻儿安危,忧心如焚,于是鲜花带露,鸟儿鸣唱对他而言却是“溅泪”,“惊心”;后来安居成都时,见花则“千朵万朵压枝低”,闻鸟则是“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六》)!

  其实不少人讲话或作文中说的“高山起舞,江河歌唱”或“高山低头,江河呜咽”“凄风苦雨”“愁云惨雾”等等即“有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情感强烈时的产物,“无我之境”则是心理非常淡定、非常平静时的产物。“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之类,就是“无我之境”。好像是客观地写景,并未带着人物的情感,其实当然也折射出人物当时的心境。没那种心境,就看不到那种景致

  不过,从本质上说,“无我之境”也是“有我之境”,区别仅在于,“有我之境”直接表达人物情感,“无我之境”折射人物心境;心境也是一种情感或情绪。因此,王国维又总结道: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第十则)。

  既然“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哪里还会有实质上的“无我之境”呢?美国当代作家莉比·赫尔曼大概没读到过中国古代文学及其文论(不过也很难说),但观其《谋杀鉴赏》中的写景,好像是得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真传!于是国学家们又该欢欣雀跃:我中华文化真是无往而不胜,管你哪个民族,也无论你是否在万里之外,都能不战而胜、把你收为信徒—— 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闲话少说,还是来看书中写皂荚树的5个例子吧。

  先看看【第一章】的一例。

  工作间在离婚前是家里的客房。

  屋子不大,却是一个绝妙的观景点,可弥补其空间太小的遗憾。窗外有一株皂荚树;夏日里微风拂面,阳光透过树叶产生亮光闪烁,使得任何人造的焰火都自愧不如目光穿过树叶向下望去,整片街区尽收眼底。当然啦,我们街区一般都平安无事;若是真的有事发生,我就会在那儿拉响警报——我的书桌恰好就在窗前。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狭窄了,无法留客人过夜。

  对我却很重要

  主人公是影视制作人,工作间是她心灵驰骋之地,构思、写作、修改剧本拍摄计划,审看样片,通过网络调查研究,收发电子邮件、与客户和制作团队联系,及时沟通等等,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她对这个环境也颇为满意;所以,皂荚树叶子在微风中翻动,叶子的正面与背面轮流对着阳光,故此不断闪烁,产生了一种光影变幻的效果。“使得任何人造的焰火都自愧不如”,不是染上了作者的满足喜悦之情吗?

  再看第21章一段电话交谈中的三个句子

  主人公先是通过一位死者邮箱找到网名为DGL的人,然后给DGL发了一封邮件,询问死者想要了解一个女人情况,但她担心DGL不会理睬自己;不料DGL打来电话,下面三个例子分别表现了通话过程中“希望之光——失望在即——重获希望”的心理变化

  1、我一摔腿下了床,拿着电话到了工作间。皂荚树沐浴在淡淡的月色中,透过窗户投下枝叉交叠的阴影

  2、云遮住了月亮树影也随之变暗。

  3、 云散去了,月亮露出来,皂荚树的树干像白桦树一样泛着微光

  当然,你得读完整个通话过程才能真正领悟,但这段太长,而且还要读前面的章节才能明白这段话,恕不摘引。

  然后看看第28章的一句。

  主人公艾利的前夫巴里,背着艾利开通了离婚前的夫妻联合账户炒股巨亏,欠着证券公司50万美元,自己却一走了之,玩起了失踪,企图把债务扔给艾利。下面是艾利与律师的通话,注意那一句皂荚树的描写。

  “你知道巴里欠芝加哥证券公司50万美元,对吧?”

  “他的股票追加了保证金。”

  “没错。”

  “帕姆,我觉得保证金[1]只是为了保护大家,这样的话,若股票下跌,经纪人就把它卖掉,你只是损失投进去的那部分。”

  “理论上是这样。但如果股票跌得太快太狠,你的账户就会变负数,而且,他们公司也会亏钱。他们不想亏损,所以想要把钱收回来。”

  “这就是现在的情况吗?”

  “我正在设法了解所有的细节。目前的问题是,账户上写的是你们两人的名字——”

  “那就是芝加哥证券公司的错了。他们从未关闭那个账户。”

  “但是他们说,早已关闭,在处理离婚财产协议时就关闭了。他们说是巴里后来重新开通的。”

  “他怎么可能开通?他从没叫我签字——”我停下来。“帕姆,巴里这人可能不怎么样,但他也没卑鄙到那一步。我了解他,毕竟和他夫妻一场。”

  “我知道,”她干巴巴地说。“我也不太相信证券公司的说法。我想大概是他们没处理好这事,想掩盖自己的错误。当初的经纪人在你们离婚以后几个月就去了佛罗里达。谁知道他离开前有没有处理好这事?”

  “巴里的新经纪人怎么说?”

  “呃,这又是一个问题。那家伙上周辞职了。他兜售股票,自己都亏得不行,更别说他那些愤怒的客户了。”

  “天哪,帕姆。简直是一团糟!”

  “的确是非棘手可怕的烂摊子不幸的是,这并没有阻止他们设法追回他们的钱。由于他们找不到巴里,他们就说要盯上池里子的另一条鱼——”

  “放他妈的屁!他们是要追着我要钱!”

  “冷静点儿,艾利。先稳定好情绪,好吗?我已经和他们的律师谈过了。他理解我们的处境。”

  我盯着窗户。皂荚树叶像锐利的刀片一样闪闪发光。

  “艾利,听我说。事情没那么糟,”帕姆说,“我已经给他们发了一份记录。但我希望你自己也列一份,从你离婚后我给你的那一份开始。你在听吗?”

  我呜咽起来。

  “你他妈的说话呀,艾利。”

  “我听着。”

  “皂荚树叶像锐利的刀片一样闪闪发光”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恐怕无需赘言。

  最后说说本书中的“无我之境”。

  1、几片碎棉絮般薄薄的云彩,随风缓缓移动。……草地里几只鹅在晃荡。其中一块草地旁有个人池塘,浮着几只小船。有几个人正在划船,懒洋洋地绕着圈子(第15章)。

  1、第二天一早,天空犹如滤过一般纯净,只有天边飘荡着一缕薄云(第42章)。

  当然,本书中“无我之境”是非常少的,因为主人公生活与工作的压力颇大,再加上不经意间遇上了这件惊天大案,自然要对那些可疑迹象进行推理、实地调查取证、求证心中的假设;她心中交织着各种忧虑沮丧郁闷紧张恐惧兴奋与喜悦——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什么“无我之境”!

  毫无疑义,你若读了《谋杀鉴赏》,当会有较为全面深刻的感受。

  再补充一例,是《谋杀鉴赏》第二部《谜案鉴赏》第三章:

  窗外是小小的房前庭院;我看着院中那颗皂荚树。微风阵阵,月华如水,树叶轻舞,银光闪烁。远处传来一只大雁的哀鸣,但又不知来自何处。

  最后一句“远处传来一只大雁的哀鸣,但又不知来自何处。”难道天空真的只有一只大雁?真的是“哀鸣”?来自哪个方向多听几次总该听出来吧?其实,是因为主人公心里的一种直觉和担忧(一个冤屈的灵魂),于是才觉得“孤雁哀鸣,不知来自何处”!

  郑重声明:本文观点,仅供参考欢迎质疑、批驳;言辞可辛辣,但请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以理服人

  [1]保证金:这里指保证金账户,又叫融资融券账户,即可以向证券公司借钱(融资)买股票,风险机遇都可加倍。追加保证金是为了融资额度相应加大,盈利与亏损的风险也就相应加大了。

  9 {��]��

  《谋杀鉴赏》读后感(二):《谋杀鉴赏》书名鉴赏

  本书原文名为An Eye for Murder,或许初中生都认识;但其准确含义,恐怕就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都很难说得清了。

  经与作者讨论后,试解释如下

  “眼”在此语带双关。英语中,人们常说影视制作人具有善于营造画面眼睛,能凸显事物细微末节,让人们能看清事物的真相;本书主人公艾利是影视制作人,她不仅在自己的工作中有那样的眼睛,而且作为业余侦探,也能把这桩错综复杂的谋杀案变成可以看清楚的一系列画面,揭示其政治的、历史的、社会现实根源,以及它赖以产生的土壤,直达问题的核心

  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您读了就知道。

  因此,本书展示广阔而具有纵深的社会生活画卷各色人等轮番登场,读者也可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社会心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社会心理,也就现出种种蛛丝马迹,一步步接近谜底

  于是,本书就与一般的破案小说、侦探小说、悬疑推理小说都大不相同,怪不得在亚马逊的英文网站上对该书的分类,分别是三个大类:政治、历史、惊险

  这也就决定了本书的一大艺术特色:极强的画面感,让您觉得您就在现场亲身经历一般!只要您一读本书,这感觉就很明显

  所以,《谋杀鉴赏》就是让您鉴赏一幅幅芝加哥的社会生活画卷,观赏世相百态,与主人公一道感知谋杀案的蛛丝马迹,分析、推测种种疑点,与她一起经历心跳加快的喜悦、瞬间停跳的震惊、惊心动魄的险境——这就是鉴赏的过程。

  《谋杀鉴赏》读后感(三):《谋杀鉴赏》鉴赏之三: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巧妙结合

  读完《谋杀鉴赏》,最大的感受是真实,不仅是艺术的真实,而且是生活的真实,生活细节的真实,让人觉得不像是读小说,而是听人讲述亲身经历,而且不知不觉中成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因为细节描写具体实在

  所谓艺术的真实,是指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与环境,但符合生活的逻辑,现实中的确有那种现象,我们觉得是真实的;生活的真实所描写叙述对象当然是指实际存在的。一般说来,小说这类虚构性文学作品要求艺术的真实,并不要求生活的真实,真正能做到艺术的真实就很不简单了!我们常说某个场景“好假哦”,或说某个演员在某部戏剧或影视中“太做作”,其实就是认为那是缺乏艺术的真实性的表现。本书则是这两种真实的完美结合。

  首先,书里的地名街道、高速路名字都是真实的。

  例1(第二章):

  露丝·弗莱希曼所在的罗杰斯公园片区,五十年来一直都没什么变化——低矮平房,狭窄的街道,两边挤满公寓楼,这一切纵横交错,织成了一张细密的网。滨湖一带,重新启动的区域绅士化[1]进展迅速,大量高档住宅不断涌现,而且湖景宜人绿叶如盖——尽管如此,依然掩饰不住那种无人问津荒凉气氛

  现实中的罗杰斯公园这一带的确如此,有些房屋非常漂亮高档,有些房屋则破旧难看,甚至还有一百多年前的房屋。

  弦外之音是,自然环境虽好,社会环境却很糟,富人不敢来也不愿来买房入住,所以依旧荒凉,“区域绅士化”尚未成功

  在芝加哥学习生活了十多年的廖思丞博士说道:

  “区域绅士化”应该是房地产商的行为,不是芝加哥政府的。 罗杰斯公园那一带我曾经路过几次,给我的印象是大部分房屋很一般,但沿密歇根湖边建有一片高层豪华公寓,跟周围大部分2-3层楼的低矮房屋形成鲜明对比。这些高楼应该就是文中说的“区域绅士化 ”时建的。在美国,市政府一般管低保房的建设,给那些低收入的家庭提供,他们不会建造豪华公寓。

  例二(第十九章):

  河北区[2]位于卢普区[3]的西北边,该区既充满艺术气息又富于传统色彩,既是繁华的商业中心又不乏温情与高雅。

  例三(第二十七章):

  还没开出艾森豪威尔大道[4],爸爸和大卫就聊得像老朋友一样了。车头转向南边时,爸爸已经高兴得搓着双手——他很多年没有这样兴奋了。

  例四(第三十章):

  此时正值下午的交通高峰期,肯尼迪大道[5]上的车流缓缓而行。我夹在一辆家具搬运车和黄色的校车之间,轻轻地向前挪动着沃尔沃。

  例五(第四十八章):

  睁开眼睛时,已经到了密歇根大街[6]。白天,这条位于橡树街海滩和康拉德·希尔顿酒店间的大街繁华热闹、光鲜亮丽,令人充满信心。但夜幕降临后,就大不同了。人群在阴影中进进出出,车辆缓慢爬行,鬼鬼祟祟的身影游荡于背街小巷。阴影中潜伏着一种邪恶、野蛮的力量,这种力量以骇人的舞姿,把激情与危险混合起来。1968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抗议者在这一带与警方发生冲突;安德鲁·库纳南[7]也在附近追踪他的猎物。

  书中出现的卢普区、河北区,密歇根大街及其发生过的大事,还有艾森豪威尔大道和肯尼迪大道两条高速、戴利广场、森林湖、司考基,肖尼国家森林,巨人城市公园等等,都是真实的。只一个圣约堂是虚构的(幸好问了作者,书中也加了脚注)。

  其次,除了几个主要人物,书中出现的大量政治、影视戏剧音乐名人及作品及其主张、大的事件都是真实的。

  再次,服装、香水、香烟等品牌商标都实有其名。

  也不简单地说拿着一把手枪,而是说“柯尔特手枪”,“格洛克手枪”,甚至乘坐的小型飞机都要说明“这是一架10座的塞斯纳[8]飞机”。

  再举两个例子说明“而且不知不觉中成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因为细节描写具体实在”:

  1、又响起了高跟鞋敲击地板的声音。香奈儿5号[9]已经可以隐隐嗅到(38章)。

  “我”无意中事先进入一个隐秘之处,接着发现有两人(都认识,其中一人还是“我”的雇主),进来密谋,密谋中一人还提到要处理掉“我”!这一句如果只说“香水味儿已经可以隐隐嗅到”也可以表示密蒙者之一离“我”已经很近,但用“香奈儿5号”就具体实在,同时也表明了双方的身份,给读者的感觉也就大不相同。

  “香奈儿5号”实有其物,这是生活的真实。

  2、“家人至关重要。”她双眉之间那些垂直的皱纹加深了。“我从不知道父母的情况。他们二战时就亡故了(尾声)。”

  一般的写法是“眉头一皱”“双眉紧皱”“皱起眉头”“双眉紧锁”,但皱眉时究竟是什么样子,有几个写具体了、仿佛皱眉者就在读者面前呢?

  “她双眉之间那些垂直的皱纹加深了”,说话人不是如在眼前吗?

  眉头一皱,眉心的皱纹的确是垂直的;再加紧,这种皱纹当然就加深了。这是生活的真实,细节的真实;不信您对着镜子试试。

  这两个人物(“我”与“她”却是虚构的——当然不排除有原型),这两个场景是虚构的,这就是艺术的真实。

  至于全书的艺术真实性,请您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吧。

  如此,小说就具有了纪录片的风格(作者及本书主人公就是电视纪录片制片人),给人以完全真实的感觉,读者会觉得不是作者编出来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的事件,人们才会认真、严肃地对待书中所揭示的重大社会问题。

  [1]区域绅士化:又译作“区域贵族化”,指在破败地区修建高档住宅吸引富人迁入而改变环境的过程。

  [2]河北(River North)是芝加哥北部地区。它的边界为东到Rush街,北到芝加哥大街,南面和西面到芝加哥河。

  [3]卢普区(The Loop),芝加哥的传统中央商务区所在,现为美国第二大中央商务区。

  [4]艾森豪威尔(Eisenhower )是从芝加哥市中心出发向西的一条高速公路,也叫290号高速。

  [5]肯尼迪(Kennedy )是芝加哥南北向的一条高速路,从市区到机场,也叫90号高速

  [6] 密歇根大街:芝加哥最繁华热闹的商业地段,高端商场齐聚,世界品牌荟萃。

  [7]安德鲁·库纳南,美国连环杀手,1997年三个月时间内杀害5人(包括著名时装设计师范思哲),位列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犯名单。

  [8]赛斯纳飞机:塞斯纳该公司位于堪萨斯州,以制造小型飞机为主。

  [9]香奈儿5号:香奈儿5号是Coco Chanel(可可·香奈儿)在1921年为香奈儿品牌推出的第一款香水,这款香水后因传奇女星Marilyn Monroe(玛丽莲·梦露)的一句“5号香水是她唯一带上睡床的东西”而闻名世界。

  ������N

  《谋杀鉴赏》读后感(四):《谋杀鉴赏》鉴赏之二:书名鉴赏

《谋杀鉴赏》鉴赏之二:书名鉴赏

  本书原文名为An Eye for Murder,或许初中生都认识;但其准确含义,恐怕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都很难说得清了。

  经与作者讨论后,试解释如下:

  “眼”在此语带双关。英语中,人们常说影视制作人具有善于营造画面的眼睛,能凸显事物的细微末节,让人们能看清事物的真相;本书主人公艾利是影视制作人,她不仅在自己的工作中有那样的眼睛,而且作为业余侦探,也能把这桩错综复杂的谋杀案变成可以看清楚的一系列画面,揭示其政治的、历史的、社会现实的根源,以及它赖以产生的土壤,直达问题的核心。

  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您读了就知道。

  因此,本书展示出广阔而具有纵深的社会生活画卷,各色人等轮番登场,读者也可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社会心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社会心理,也就现出种种蛛丝马迹,一步步接近谜底。

  于是,本书就与一般的破案小说、侦探小说、悬疑推理小说都大不相同,怪不得在亚马逊的英文网站上对该书的分类,分别是三个大类:政治、历史、惊险。

  这也就决定了本书的一大艺术特色:极强的画面感,让您觉得您就在现场亲身经历一般!只要您一读本书,这感觉就很明显。

  所以,《谋杀鉴赏》就是让您鉴赏一幅幅芝加哥的社会生活画卷,观赏世相百态,与主人公一道感知谋杀案的蛛丝马迹,分析、推测种种疑点,与她一起经历心跳加快的喜悦、瞬间停跳的震惊、惊心动魄的险境——这就是鉴赏的过程。

  R��&,>

  《谋杀鉴赏》读后感(五):《谋杀鉴赏》鉴赏之七:意态由来画不成?

  老话说,画鬼容易画人难;又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这句话两层意思:一是画人要画得像,二是要画出人的“心”——心理活动、气质神态。相传,当初王昭君没有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毛就没有画出昭君的“意态”,汉元帝才把昭君和亲匈奴;待到昭君出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就是这样的“意态”“尚得君王不自持”,如此绝色佳人,本该留下自己享用,可是已经答应了匈奴,无法反悔,不禁恼羞成怒,当场就杀了毛延寿。历来认为毛延寿把昭君画的很丑,才导致了昭君出塞。王安石却为毛延寿叫屈。您想想,进宫的,其相貌、肤色与身材哪一个不是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的(根据当时的审美标准),毛延寿敢于冒欺君之罪,公然歪曲、丑化王昭君的外表?果真如此,恐怕连选秀的官员都要受牵连!外表上都如花似玉,但每个人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的“意态”却大不相同,昭君正是其出宫时的“意态”打动了汉元帝,当初毛延寿的昭君画像中没表现出这种“意态”而受诛杀;但是,“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王安石《明妃曲》)!”——自古以来,“意态”很难画出来,毛延寿真是冤死鬼!“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那“回眸一笑”不也正是“意态吗?设想一下,一位佳丽从您身后走到您前面,回眸一笑,两眼放光,您还不得浑身都酥了(假定您是正常的男人或拉拉)?

  文学作品用文字来画人,既要画出人物是什么样子,还要画出其“意态”才算成功。“画人”其实就是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服饰、语言情态、心理意识几个方面和谐统一,画出人物的“意态”,就是人物要具有立体感、鲜活感,如在眼前,可触可摸,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实也就是“形神兼备”。那么,本书如何画人?是否画成了“意态“?我们仅以描写共和党大员玛丽安·艾弗森的两个片段为例来看看。

  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异同,请诸君百度一下,恕不赘言。主人公艾利与其父亲都是民主党人,对共和党反感、甚至敌视;这次一是因为闺蜜苏珊的游说,二是因为玛丽安雇佣她拍竞选宣传片而且报酬“极有竞争力”才与玛丽安见面的(只因房贷如山,还要抚养女儿包括上钢琴课、足球训练而前夫巴里的抚养费常常靠不住,想要维持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与水准,可每月连几百美元可支配的现金都没有,有客户找上门来当然不会轻易拒绝)。

  玛丽安·艾弗森是伊利诺伊州共和党竞选联邦参议员的候选人,下面是主人公艾利初次见到她的情景:

  那女人保养得非常好,蜜色的头发,染得不见一丝灰白,一身整洁的阿玛尼[1]西装,戴着珍珠耳环和配套手镯,脸上的妆容也和发型一样无懈可击;年龄从五十到七十都有可能。

  ……

  我从侍者的托盘上端起一杯葡萄酒;理所当然的,罗杰就在这时候开始动作了(罗杰是玛丽安雇佣的竞选经理,相当于我国的办公室主任)。

  “玛丽安,我给你介绍一下。”

  突然,我眼前出现一张灿烂的笑脸,握手坚定有力,灰色的眼睛还带着试探神情。我拿着杯子的手晃了晃。

  罗杰在她耳边说了几句,她脸色马上变得柔和了。“你就是为市长做节目的那个人?节目很棒。”

  “谢谢。”

  “肯定花了很多心血吧。”

  “那是我喜欢做的工作。”

  “看出来了。”她热情地笑了笑。“我从你的作品里学到了很多。”

  作品,而非片子。我回过去一个笑脸。

  “罗杰告诉我,你也拍政治题材的?”

  “说实话,我不拍政治题材的,艾弗森女士。”

  “不拍?”她瞟向罗杰。“为什么?”

  因为我不想被迫找一个随时可以藏身的地方。“我不想知道得太多,免得惹上麻烦。”我把酒杯换到另一只手上。“而且,政治家们经常忘记付账。”

  她笑得更灿烂了。“一针见血!我也不想卷入政治。”

  “是吗?”我反驳到,“那么,恐怕你这话明显有问题。”我摆了摆手。

  “你是说我为什么离开这种优越的生活,挤进政治圈里?”她眨了眨眼。“首先,这房子是我母亲的,不是我的。是她坚持要我来这里办筹资活动。”

  “可你是在这里长大的,你的根在这儿。”

  “每个人都来自某处,对吗?至于我,来自何处至关重要。”

  罗杰急冲冲地说了些什么,然后又继续摩擦两个手指。

  “不好意思。”她笑了起来,“原谅我偏离了主题。你就是这么说的,对吧,罗杰?”她把一只手搭在罗杰的手臂上。“尽管如此,但认真说来,我确实意识到我有多么幸运,拥有的太多;我想,这就是我回报的方式。”

  我看向周围的富豪们:“回报谁?”

  罗杰脸色突变。

  玛丽安似乎并不在意。“别那么天真。你知道的,金钱吸引金钱。”

  “我不是天真,也不是不尊重你们,但一个茶会共和党人[2]能为南边的人们[3]带来什么呢?又能为南边那些仍然居住在锡棚屋的人做什么?”

  她没有一刻犹豫。“又是一个好观点,”她平静地说。“对我而言,这确实具有挑战性,对吗?我确实想代表所有的人,不仅仅是——你怎么叫我们的——茶会共和党人?顺便一提,我喜欢这种说法,可能会盗用哦。”罗杰一只手搭在她的手臂上。“希望我们可以再见,艾利。”

  罗杰成功把她拉走了,但只能是因为她的默许。“我也希望你给我们这些茶会党人一个机会。”她拨弄着脖子上的珍珠项链,转身走开,投入下一场征战。

  我目送着她离开,惊奇地发现自己很喜欢她。我穿过人群,向苏姗和道格那边走去。这时两扇法式门打开了,推出来一个坐轮椅的女人。她面容暗淡,皮肤枯萎苍白,头发稀疏而纤细,颜色像暴风云那种灰白。一名护士推着她往前,露台上的人群立马分开站在两旁让出一条道,有如查尔顿·赫斯顿[4]劈开红海一般。这个女人深谙出场之道。

  “这谁呀?”我前面有人问。

  “弗朗西丝·艾弗森,玛丽安的母亲,”另一个人回答。

  我从旁边靠近一些。她的眼睛也是铁灰色的,像她女儿一样,却没有那样的温暖。我感到一丝寒意。

  第二十三章写道(在酒店房间里与玛丽安交谈的情景):

  “我们不愿宣扬我父亲”她笑着说。“因为这太不像共和党人了。”她甩掉鞋子,往后靠在沙发上,“我的天,真舒服!”她来回转动着脚踝。“高跟鞋真算得上刑具了。”

  她伸展双脚时,我仔细看了看她。她肯定有60多岁了,依然身材苗条,双脚和踝关节还很柔软。蜜色头发经过精心打理,贵族式的鼻子让我想起她父亲——我在照片上看过。她不算美丽惊艳,却充分展现了自己最好的一面,属于我称之为端庄优雅的类型;最吸引人的是那双灰色的眼睛:清澈纯正,时而闪现温暖,时而透出冷静。

  我停下手里的笔。她挺直腰,目光锐利而清澈,盯着我看。我在她眼里看到了一种魅力——抱负和果断,还有别的东西;过了一会儿我终于明白了——是信念,而且很坚定。玛丽安·艾弗森不可能是错的。

  15章写玛丽安的外表与言谈举止,表明她生活优裕,受过良好教育,颇有亲和力;尽管“我”对她的态度敌意很浓,言辞充满了火药味,她却雍容大度,回答幽默自信,毫不避讳“茶会共和党人”这个带有敌视意味的称呼,反而笑纳;这时艾利还不知道玛丽安的政治主张,却“惊奇地发现自己很喜欢她”,已经被玛丽安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第十五章末尾还把她母亲和她的眼神对比:“她的眼睛也是铁灰色的,像她女儿一样,却没有那样的温暖”,表明玛丽安的眼神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结果她“给我留下的是“智慧、坦率、自信、坚定”的印象(19章);23章先是写出了玛丽安作为女性的魅力:端庄优雅、灰色的眼睛清澈纯正,时而闪现温暖,时而透出冷静;她的目光锐利而清澈,有着一种政治家的魅力——抱负、果断、坚定的信念,让人觉得跟着她不会错!

  怎么样,玛丽安的“意态”画成了吗?

  [1]阿玛尼:意大利的世界时装品牌,美国销量最大。也是奢侈品品牌。

  [2]茶会共和党人:共和党中的右翼、极端保守主义者。

  [3]南边的人们:指穷人、普通蓝领阶层。这个群体通常支持民主党。芝加哥南部是穷人聚集区。

  [4]查尔顿•赫斯顿,美国演员,在电影《十戒》中扮演摩西,劈开红海,领导以色列人出走埃及。

  《谋杀鉴赏》读后感(六):《谋杀鉴赏》(纸质版)后记

  亲爱的读者,恭喜你读完本书。

  真与新,是本书最显著的两大特点。

  《谋杀鉴赏》初版于2002年,是莉比•赫尔曼五十多岁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问世就在美国作家圈好评如潮,翌年即获得《读者的选择》最佳小说奖、国际推理小说大奖安东尼最佳小说提名奖。

  莉比•菲舍尔•赫尔曼,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与文学学士,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硕士,电视纪录片制片人,1973年曾在华盛顿播报过水门事件。曾与人合编《悬疑推理小说写作指南》。

  先说真。一般的作品能做到艺术的真实就不错了,本书则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巧妙统一。读者从注释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地名、商品品牌、人名、影视及文学作品都是实有其人、实有其物的;至于艺术的真实,指的是人物、故事皆为虚构,但那类似的人物与情形您在现实生活中常能遇见。例如《西游记》是神话、猪八戒当然也是虚构的,但这个人物却最真实,人物形象最丰满。您读了本书会感叹大量的作品假得很,有比较自然就有鉴别。

  再说新。好的作品首先是思想内容上创新,带给读者深深的思考。

  主题新。反恐,但并未提到IS或塔利班、基地组织,而是把60多年前的纳粹暴行与当今的恐怖活动联系起来,书中出现的唯一一个穆斯林是友好善良热心的守法公民,更是女主角的朋友;书中涉及到划分恐怖主义的标准: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杀戮驱赶,是出于恩怨情仇还是出于某种思想观念?人们应该平等和睦相处或至少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地并存,还是只有自己这个群体才最优秀、才有资格生存,要建立自己这个群体的理想国度,别的群体只有死路一条?历史与现实就是这么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遗憾的是,纳粹思想还大有市场——难道现实总是历史的重演?

  题材新。一般认为,推理分析是男人的强项,女人是感性动物,理性是其弱项,就连阿加莎•克里斯蒂,本人是女性作家,但其侦探系列小说的主角却是名叫波洛的男性大侦探。本书主角却是女性,不仅如此,而且既不是警察也不是私家侦探,破案也不是她的爱好,却偏偏破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惊天大案。

  写法新。就我所知,这类小说的写法目前有三种模式:

  福尔摩斯模式。这是传统写法,也是最自然的,大概任何人想写这类题材(无论小说影视戏剧),很自然就会想到这种模式:要么是有人来报案,要么是发生案子,出动侦查,寻找线索。

  波洛模式。这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新。案件发生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这个空间里几乎人人都有作案嫌疑,经过推理联系其他线索,一一排除,最后真相大白。想想《阳光下的罪恶》(海滨度假屋)、《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游轮上);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商店里)《空中杀人现场》(飞机上),看书名就猜到是这种套路。

  第三种就是福尔曼模式,即本书这种,随着事件的发展,蛛丝马迹越来越多,那些有点儿反常之处才逐渐引起怀疑和重视。这是不是莉比•赫尔曼的首创,留给研究侦探小说史的专家去考证。这种写法,其实才更真实,有几个案子在最初就可以把范围缩得很小的?所以阿加莎•克里斯蒂要把它设置在旅游途中。

  下面打算回答从好几个网站的读者评论中提到的三个问题。

  第一:故事推进很慢。

  首先祝贺您被故事吸引了,急着想知道下一步怎么发展,但下一章却宕开一笔,并没按你的思路推进。其实这是本书剧情所决定的,否则就太假了。因为主人公最初也不知道斯库尼克与弗莱希曼是被人害死的,警察到了现场也不立案,虽然狗儿不在了是个疑点,但警察都不重视,一个普通的40岁单身母亲,突然撞见了死人,她会那么镇静地怀疑那是被人谋杀而去追寻线索吗?更重要的是,水不紧鱼不跳,对于尚未掌握政权的犯罪集团来说,若不是感到有暴露的危险,他们会主动跳出来杀人灭口吗?主人公要挣钱还房贷、要照顾自己的女儿、牵挂八旬老父,正处于生活与情感困境之中,操心的事情很多,对于连警察都不重视的细节,怎么能一下子就引起警惕呢?她只是对斯库尼克的身世感兴趣,查找过程中遇到的一连串反常现象才逐渐引起了她的警觉,她对此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故事没有按照我们熟知的套路进行,正是本书在该题材写作艺术上的创新,给了我们全新的感受,也让我们思考种种社会问题,尤其是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

  第二:故事堪称一流,推理比较平淡。

  其实,本书的推理与福尔摩斯、波洛完全一样,否则怎么能够破获如此惊天大案?推理无非就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推出一定的结果,条件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具体到破案,条件就是线索、证据;在福尔摩斯、波洛那里,前面都不出现条件或只出现一两样条件甚至假条件,他们掌握的线索并不写出来(福尔摩斯揭开真相前往往要消失几天,大家都着急得不得了才突然出现,他这时已经找齐了条件),最后才集中揭开谜底。所以我们觉得他们很神奇,很了不起。而本书以第一人称叙述,发现一个反常之处心里就要想一下,后来把所有的疑点集中起来,每一步我们都和主人公一道在思考,其结果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很自然地得出了结果。正因为如此,也才锻炼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如果某个案子警方每找到一条线索(真的线索)都通知你,最终把所有的线索都汇集到一起时,你还会觉得突然、神秘吗?再打个比方,福尔摩斯、波洛都是先说出答案(大家当然觉得突然、神奇),然后说计算步骤;本书是你和主人公一步一步地计算,最后得到答案。读者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思维能力。这正是本书的特点之一。

  其三、有一位评论者说:

  因为是在路途上看的,阅读的过程并不是十分连贯,但是整体的故事还是很好读,比较喜欢故事中关于 歧视 的问题 但作为侦探小说 还是有些庞杂了。

  首先应该称赞您,您看到了内容的丰富性。或许我们青少年时期读惯了福尔摩斯、波洛系列,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侦探小说写作套路"的思维定势,受其牵制,纵使我们看到内容的丰富性,也对挣脱套路的新颖感到不适。其实古人就曾说过:”文有法而无定法”,“随物赋形”(苏东坡),即根据具体的写作内容确定不同的表现形式。况且,推陈出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

  因为本书的案件是根源于重大而广泛的社会问题,种族、劳工、政治三大问题盘根错节,贫富悬殊、社会不公,这些都是产生恐怖主义的土壤;所以这才是本书内容上的一大特点: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当代美国社会的显微镜与解剖刀。这就在深度与广度上超过了一般的侦探小说。侦探小说属于通俗文学,原本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

  这种内容的丰富性却构成了本书的又一大特点:既具有通俗文学的娱乐性,又具有严肃文学的重大主题、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我们常说,长篇小说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具有帮助我们全面具体入微地了解生活的功能,因此,本书也能帮助我们了解美国当代社会生活。

  其实,本书涉及的问题相当多,全都发人深思。

  简而言之,本书是一部鲜活的时代画卷,比较全面而具体地反映了当代美国的社会现实、社会心理与人性变异,是一部探究恐怖主义根源的佳作,思想内涵极其丰富,细读慎思,或有裨益。

  最后说说本书的翻译。我本人生于1952年,80年代中期开始学习翻译,学过多位大师,主要取法于傅雷、李文俊、庄绎传,坚持“学我者生、仿我者死”“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之原则,只唯实、不盲从。讲究“得气”,即找到感觉,探究作者匠心,以求在译文中再现:叙景状物,身临其境,言语情态,跃然纸上;行文讲究声音节奏之美,让译文读者的感受不下于原文读者的感受,不仅读了故事,而且还要享受语言的美感,既不能让作者蒙羞,更不能糟蹋了咱们优美的汉语。另外两位译者,一位是职业译者,翻译经验丰富,涉及许多领域;另一位毕业于外经贸大学英语翻译专业,此前曾在另一出版机构担任过翻译项目负责人,作者曾称赞她的英语“perfect”,现在芝加哥大学深造。因为作者为女性、主人公也是女性,女性译者有利于把握主人公在某些特定场合里复杂微妙的心理状态及感觉,即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处;其他情况,见《译者的话》。总之,三人优势互补,由我统稿定稿,恭请读者、方家指正。

  欢迎读者与译者、作者交流讨论(作者也能读中文)。

  本书第二、三、四部即将陆续上市,精彩依旧,敬请关注。

  再次谢谢诸位读者。

  汪德均

  2015/12/29

  《谋杀鉴赏》读后感(七):论郑智正确

  这本书是美国人写的,写的还是当代美国社会发生的故事,剧情非常“好莱坞”,非常“美利坚”,甚至我认为直接可以拿来做美国大片的剧本。从这个背景来看,其实摸清了故事中主要出现的人物身份,就基本知道故事的结局和悬疑答案了。

  首先,园丁是好人。因为园丁是叙利亚难民,逃难至美国,虔诚的伊斯兰教徒,性格平和温顺,努力工作养家。这样的角色如果是坏人,容易激发起对绿教的厌恶情绪,和美国文化价值观不符。

  其次,竞选团队中的女子及她的同伙是好人。因为他们来自拉美,少数族裔,为自己的权利斗争,这样的少数派也不可能是坏人。

  再次,“哺哺”也不是坏人。很简单,他是黑人,是个流浪汉,但是他却喜欢去图书馆,帮老人上网。如果把黑人塑造成反面角色,是很容易惹上麻烦的,也与美国的价值观不符。

  所以,很简单,在这部好莱坞大片中,罪犯必须是白人,只能是白人。而罪恶的根源,追溯到二战时期的纳粹,而不是来源于美国本土,又巧妙地规避了很多风险和争议。想想现在天朝黄金档的电视剧题材,除了婆媳矛盾和古装武侠,就是抗日谍战。情况是类似的,刑侦题材不能放,国共内战不能放,建国后不能成精。为了郑智正确,剧情就必须这么设计,仅此而已。

  《谋杀鉴赏》读后感(八):《谋杀鉴赏》鉴赏之六:四重创新

  

《谋杀鉴赏》详情

侦探推理惊险悬疑类作品之情节设置此前一般是两大模式:

  1、福尔摩斯模式:案发现场或有人来报案,要么就是凶手准备作案,破案一方也在部署捉凶(这时就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或上级传来任务,这也是传统模式。

  案发现场,或是正在作案,或是死尸一具,随后是破案者勘察现场;展开调查。

  警方接到报案或上级通知、福尔摩斯接到客户来访求解疑难案件;展开调查。我国古代的公案小说一般也如此。

  2、波洛模式:旅游途中遇到,环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参见《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东方快车谋杀案》;这可能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新。诸如旅店内、荒岛上、飞机上之类的地方发案,都属于此类。

  《谋杀鉴赏》却突破了上述模式,创造了“福尔曼模式”:

  福尔曼模式之特点:开放式环境,生活中的小事——警方都不怀疑——却引起一个引起普通人的怀疑,顺藤摸瓜,最终牵出惊天大案。

  这就是《谋杀鉴赏》的锐意创新,独辟蹊径!生活中自然引入,开放式空间,开始无法限定侦查范围。

  前两位侦探都是男性,而且是专业人士;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女作家,但其书中的大侦探依然是男性;本书主人公艾利·福尔曼则是单身母亲(破案以后才被人称为“业余女侦探”,其时已在本书《尾声》以后,而且刑事侦查也并非她的业余爱好;只是与案中关键人物有了间接联系,而该人几周之前已经去世,两人从未有过交集,还是死者的房东写信给主人公才算是与死者有了联系。不过此后发生了的情况,警方判断那女房东只是心脏病发作而亡,艾利家失窃只是吸毒人员偶尔的行为;然而此后怪事连连,主人公就这样一步步地被拖进了案子,被迫自己寻找证据,结果危险越来越多,到了生死关头才大致搞清案情,当然最后还得走司法程序。

  主角是挣扎于“中年困境”中的单身母亲,此为第一重创新;业余的(其查看现场、假设推理,犹如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二重创新;日常琐事中展开情节,三重创新;发现疑凶,却是自己的死期来临——凶犯一直在暗中跟踪监视自己,电话、电邮都被监听,凶犯因而要杀人灭口,制造车祸、注射药物导致暴病身亡——警方此前一直都是遵循着凶犯的思路,因而如此死人不算谋杀。接近真相自己却要遭遇警方不会立案的“事故性”死亡——这是第四重创新。

  同类题材的影视与小说作品中,您发现有哪些创新呢?

  《谋杀鉴赏》读后感(九):《谋杀鉴赏》鉴赏之八:此时无声胜有声

  《谋杀鉴赏》居然善于用“无声”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琵琶女弹奏了一会儿以后,音乐逐渐减弱而停止,此时已寂静无声;但那些乐音在听众心里引起的感触非但没停,而且比刚才更加强烈,此时“无声”的“音乐”居然还胜过了刚才的“有声”!当然,这个“无声”产生的效果,是建立在前面“有声”的基础上的;“有声”部分精彩,戛然而止以后,它才有惯性在“无声”阶段萦绕于心,让听者欲罢不能。

  文学创作中,也有一种手法用“无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并没有说出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读者却能非常鲜明地感受到,甚至会震撼;效果往往比直接说出来还好。

  请看下面两例。

  例一,第21章:

  “你父亲是谁?”

  “杰克。杰克·福尔曼。”

  “你爸爸是杰克·福尔曼?”

  “你……你听过他的名字?”

  云散去了,月亮露出来,皂荚树的树干像白桦树一样泛着微光。

  “我母亲说……说他是她在芝加哥时唯一的朋友。”

  “你母亲就是莱尔·戈特利布!”

  “对。”

  心脏瞬间停跳,万物寂静无声。“她还跟你提过我爸爸!”。

  “心脏瞬间停跳,万物寂静无声”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心理反应?为什么?想要明白,请读本书第16章,说出来就等于嚼饭喂人,易消化却没味了。

  例二,33章:

  我们正给那几颗紫杉喷洒农药,突然从拐角处绕过来一辆红色的本田,停在了路边;驾驶座那边的门开了,大卫伸腿下来。他今天穿着浅色卡其布裤子,上身是蓝绿色的衬衣,脚蹬休闲鞋,没穿袜子。他把太阳镜推到脑门上,开步跨过草坪向我走来,头发在阳光下闪烁。

  心里顿时“叮”的一声贯穿全身,我下意识地朝他走了几步。相隔几英尺时我俩都停下了,双方脸上都是条件反射般的笑容——时光静止了。

  福阿德清了清嗓子,同时蕾切尔从屋里一跃而出。“妈,你看见我的——”她突然停下,因为看见了大卫。

  我看着这一幕——蕾切尔缓慢地打量着他,眼睛里映出他的衣服,他的白发,他的笑容。

  “蕾切尔,”我说道,“这是大卫·林登。大卫,这是蕾切尔。还有福阿德·阿尔·哈姆拉,我的朋友。”蕾切尔缓缓走近,伸出手去,同时偷偷地看了我一眼。“你好!”

  “你好,蕾切尔。”他握住蕾切尔的手,时间长达心跳一拍;然后转身与福阿德握手。

  这一段是否写出女主人公怎么想的、想的什么吗?作者没有写她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写了“双方脸上都是条件反射般的笑容”,其他什么都没写,但我们却能感受到,非常真切,与主人公感同身受。写了女儿蕾切尔的眼睛,表达的却是自己的心理状态。这种写法,应该是莉比·赫尔曼的创造。当然,以静境来烘托人物心理,是早已有之的写作技法。

  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写法,本书中还很多,请读者诸君细细品味。

  ӸI[�`

  《谋杀鉴赏》读后感(十):《谋杀鉴赏》鉴赏之四:您会看到什么?

  读完《谋杀鉴赏》,脑海里首先跳出的竟然是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 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绛洞花主>小引》)。

  读了本书,不同的读者,因其关注点不同,所看到的也就五花八门。

  您若是股民,定会注意到巴里(女主人公的前夫)炒股先是亏损10万美元,说是连12岁女儿的抚养费也拿不出来;结果继续亏损,欠了证券公司50万美元;您一定会知道拿不出抚养费是假话,他肯定是融资50万,而融资50万先得交同等数额的保证金;结果他玩失踪,想把自己的债务扔到主人公身上!连股票经纪人自己都亏得一塌糊涂!

  “经学家”看见的当然不是我国的《易》,而是“犹太人万有引力地理学”,有关犹太教经典的习俗,芝加哥犹太人生活史,以及意地绪语、希伯来语等等有关的内容;也可能有另类经学家会说,“这些东西,《易经》里面早就算好了的,没什么可以例外。”

  道学家看见的当然不会有什么变化,但其中的新意(莱尔与三个男人的恋情及其社会意义)呢?道学家们大概也会与时俱进吧。

  年近七旬的牙医菲尔德、医术精妙而充满朝气,但爱好浏览色情网站、被人撞见却害羞,马上关闭还说是在阅读科幻小说;对此,道学家们怎样看呢?

  才子除了看见缠绵之外,当然还会看见本书的描写功力,其人物描写、心理描写与西方古典小说、中国当代小说有何异同,看见“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隔与不隔”“物随心转,境与情谐”是怎么体现的。

  革命家会看见几十年前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演化成骚乱,在“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芝加哥钢铁企业大批倒闭,而中国当时(70年代,文革结束以前)就“结束了钢铁生产的十年徘徊时期,年产量达到2000万吨”(当时我国的报刊用语);不过,书中也写到工厂倒闭时(70年代后期),一家三代都在厂里的工人家庭联合亲友买下了一部分厂子,自己经营电线电缆,经过裁员,改装车间,重新改造生产线,后来慢慢开始盈利。这时作者议论道:

  马克思主义者请注意:生产资料已经从资产阶级转移到工人阶级,资本主义常常以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方式运行。

  这话有没有道理,革命家更是不会不注意到。

  政治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会看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青年学习马克思、毛泽东著作,参加革命活动,“坚信我们会推翻法西斯猪猡的腐败制度”;看到民主、共和两党的异同,政党政治如何运作,各族裔帮派横行,富人操纵司法;新纳粹组织如何戴着卍字形标志在犹太人社区年年气焰嚣张地大游行;芝加哥的贫富差距及其地理分布,种族、劳工、政治三大问题如何盘根错节,怎样建设和谐社会,创建安全小区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当代恐怖主义的思想根源及其与二战前希特勒纳粹思想之渊源——这正是本书之主题!

  成功学家则会看到平民小子如何白手起家、成为富人乘龙快婿,而迅速成为钢铁大王;即便死后,钢厂倒闭而转卖出去,依然有一个庄园,富甲一方——于是又可以拿这个例子来忽悠渴望成功的青年。

  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的收获肯定更多;马克思曾经说狄更斯等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所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本书也是一样,这方面的读者一读便知。

  至于普通百姓,则可看到就业养老、种族平等、养育叛逆期的子女、学校教育及课后的活动(上钢琴课、踢足球、野营等等)等诸多民生问题;中产阶级生活也拮据,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电视节目要买一个频道才能看一个频道,想看哪几个频道才买哪几个频道;若临时想看其他内容,那可没门儿。不禁会感叹还是咱们中国好呀,一买就是几十个或上百个频道,想看哪个,随心所欲。

  职场白领以及青少年可以看到大量歌星、影星及其音乐、影视作品,还有大量的服装用品、商场、化妆品及奢侈品品牌,除了斯皮尔伯格、小甜甜布兰妮这类估计大家都知道的以外,译者都加了注释。

  对于中年女人,本书则是一部现代童话;个中滋味,你懂的。

  总之,本书视野广阔,内容丰富,实在是不胜枚举,而且几乎任何人都会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投影。

  那么,您会看到什么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