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停滞?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停滞?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05: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停滞?经典读后感10篇

  《大停滞?》是一本由[美]泰勒•考恩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停滞?》读后感(一):是什么让人类失掉了追求科技创新的动力?

  文/严杰夫

  从1880年到1940年,150年之间,科技革命让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天翻地覆:电话、电灯、火车、飞机、电视机、抗生素……人类为现代社会的“降生”而准备的发明清单根本无法悉数列举。然而,今天,我们或许偶尔还会为这些看似平凡却实则伟大的发明而暗自激动,却已无法真正道清它们的价值。

  曾几何时,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一点点改变都会令人心潮澎湃。正如,我仍然记得读书的时候,许多人还会对科幻小说中对未来世界的描写而憧憬不已。但今天已经不会有太多人去确信作家们那些富有想象力的描写,会真的有一天成为现实。

  这样的改变究竟是人类社会已经达到了可以满足的高度,亦或是人们丧失掉了追求创新的动力而陷入 “停滞”?答案显而易见:人类社会在科技发展等方面,或许已进入瓶颈期,用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经济学家泰勒•考恩的观点来说,就是我们迎来了“大停滞”。

  “大停滞”是考恩在他的作品《大停滞?——科技高原下的经济困境:美国的难题与中国的机遇》中提出的观点。这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明星”,曾经在《创造性破坏》和《创造你自己的经济》等作品中,就对现代社会的创新进行过详细讨论。而这一次,考恩的讨论则将视野聚焦在现代创新的经济贡献上,他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创新的真正价值提出了怀疑。

  事实上,考恩并不是唯一一位思考美国社会陷入“发展困境”的学者。提出过著名的“历史终结论”的政治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和硅谷的“创投教父”彼得•蒂尔也都曾就这一现象进行过思考。2012年,福山和蒂尔还就这一问题进行过一番长谈。更有趣的是,据透露,考恩就是在蒂尔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大停滞”理论。

  当然,和政治史学家的福山、企业家蒂尔相比较,考恩对于“大停滞”现象显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在《大停滞》这本书中,考恩提出,之所以美国社会出现“大停滞”,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曾经拥有的“低垂的果实”基本被采摘完结了。

  “低垂的果实”是考恩“大停滞”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的含义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中能获得的“唾手可得的物质财富”。考恩在考察了美国建国后的经济发展史后指出,从17世纪以来的300年中,美国人一直生活在这种“唾手可得”的状态中,美国的“大国崛起”之路也正是得益于这种大量的“低垂的果实”。具体而言,这种“低垂的果实”可以大致被分为三类——大片闲置的土地、大量的移民劳动者和强大的科技。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这些“低垂的果实”逐渐消失,经济增长率也随之出现了明显的放缓。于是,“科技处于一个高位停滞期,而我们恰恰坐在最顶端”。更为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国人快要将前辈祖先创下的老本吃尽,却仍没有栽种出新的“果实”。这种困境正是造成目前美国社会陷入“大停滞”的根本原因。

  或许,很多读者读到这里会提出这样的问题,21世纪以来的互联网革命不是可以算是人类社会的“新科技革命”吗?对此,考恩显然并没有忽视这一点。

  他承认,互联网“已经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且将会对下一代产生更为强大的影响力”。但关键在于,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新的“低垂的果实”更多是出现在人们的头脑和电脑中,而不是经济的创收部门。也由此,考恩借助他经济学家的专业视角,对现代兴起的“互联网革命”提出了反思。

  考恩提出,互联网是公共产品,但我们却不能因之而自动受益——就像我们从之前的电灯、电话等发明创造中获得的那些益处;另外,互联网的大部分价值只在个人层面上实现,而不会出现在生产力的统计数据上,使用互联网或许反而有可能会降低GDP的净值;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之前的科技革命和科技突破,网络活动创造的工作机会和社会收入要少得多,也由此至少是在经济学上,网络创新为人类社会贡献的福利可能并不如我们所预期的多。

  考恩的这种质疑,与彼得•蒂尔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蒂尔的《从0到1》那本书中,作者也曾批评人们将过多的精力放置在互联网创新中,以至于现代社会几乎所有重大创新均发生在互联网领域。而在同样重要的生物技术、太空探索、能源替代等科技领域,人们所花费的精力则要少得多,以至于过去几十年内都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对此,我们应当指出,无论是考恩还是蒂尔,他们对人类社会的革新过于倚重互联网的担忧或许自有道理,但他们将人们对于互联网经济过于偏爱,视作是科技乃至于经济发展陷入“大停滞”的原因,恐怕就有失偏颇了。

  例如,考恩认为互联网经济有可能造成经济统计数据下滑的现象,就值得我们思考。到底是由于互联网经济不适应我们已经习惯的统计方式,而使得新的经济模式有问题,还是传统的统计方式已经不适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模式的需求,而亟待做出改变,这才是我们应当反思的。很显然,互联网经济的生产模式和服务模式,已经改变了传统产业部门的结构和流程,它所带来的变革是革命性的,是整个经济结构的重塑。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统计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应新经济模式发展的需求,自然也就无法真实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正如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斯蒂格利茨会所提到的,“一方面,GDP事实上可能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早高标准;另一方面,经济和数字领域的进步也为提升这种糟糕的衡量标准创造了机会”。

  另外,考恩提到的,互联网经济无法给人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的观点,也值得商榷。我们应当看到,互联网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的供需模式不同,是一种共享模式。这样的模式使得传统供需两端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这样的模式中,人们遭遇的现实是,你每一次利用自身优势和长处向他人提供的“援助”,都可能产生经济回报,这种回报的价格或许低于传统产业部门提供的价格,但是你获得的机会(订单)却将远远多于传统产业部门。新近崛起的新兴企业Uber正是最好的例子,它通过自身的平台为人们提供拼车服务,让许多普通人有了开展“第二职业”的机会,你只要有一部车,不需要多豪华,就能加入到它的服务平台里,为他人提供服务,并帮助自己赢得第二份收入。据了解,目前Uber还将这种共享模式延伸到餐饮配送、礼物配送等领域。这就是互联网经济最大的魅力。

  更宏观的来看,互联网经济的产生也将塑造许多新的产业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生产流水线、以公路、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或许会有所衰退,但是以路由器、网络通信设施、传感器等为代表的新 “基础设施”将酝酿更大的机会。互联网经济的更迭速度更快,对设施布局的延展性要求更高,也就会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正如《大数据时代》的作者徐子沛所说,互联网在即将到来的“万物互联”的时代,一定会创造出更加巨大的经济价值。

  当然,在互联网经济上的误判,无碍我们对考恩的“大停滞”理念给予重视。特别是对于今天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如何避免“低垂的果实”过早被采摘殆尽,而导致社会经济发展陷入停滞,就是极为重要的课题。对此,考恩给美国社会提出的建议,或许也对我们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例如,改变和创新政府的监管水平,不要过于高估经济发展的前景,不惜投入为未来培育创新“果实”,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采纳的良策。

  在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科学家的作用。因为,无论是现在已经获得实质性突破的互联网经济,还是其他尖端科技领域,都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这种努力所获得的收益,或许无法简单地进行定量的统计,却是我们培育“低垂的果实”所必须实施的付出。所以,鼓励基础科学的研究,提高科学家在全社会的地位,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样来见,考恩的敦敦教诲,事实上就是要重新唤起人们对科学怀有美好的向往和憧憬。那样,“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才不会沦为纯粹的口号,而真的成为全社会共同持有的信念。

  《大停滞?》读后感(二):人口成为新的创新机遇

  【导读】涂子沛

  1、美国经济的停滞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人类的天性,喜欢采摘“低垂的果实”,而如今“低垂的果实”基本已经被采摘殆尽;

  二是美国进入了“科技高原”,即科技发展速度停滞。

  【第一章 美好时光不复返】

  2、美国历史上三种最为丰硕的低垂的果实:闲置的土地、科技成就、聪明单位受教育的孩子。

  3、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使得这场大停滞出现的内在机制,那么应该是:近年来的创新及其趋势,更多关注到的是少部分个人而非整个公众的需求。

  【第二章 半新不旧的经济体】

  4、那些我们当做创造价值的,到头来恰恰是毁灭价值的。没错,说的就是那些大量的房地产和多得要命的错误的金融创新。

  5、政府实现最基本的功能总要比去做那些额外的、附加的、可要可不要的事情有价值。

  6、为了更好地衡量我们国家投入资金在某些项目上的价值,要记住这条关于生产力方面的提醒:在经济体中,政府的角色愈重要,所公布的GDP增长数据同我们的实际生活水平脱节愈严重。

  7、进行对外贸易就是将你的经济价值放置到一个随时接受检测的境地。

  【第五章 为什么我们会有如此巨大的金融危机?】

  8、我们此前把自己想得过于富裕了。

  9、人们一遍遍告诉记者,他们首要考虑的是那些信任麦道夫的人的声誉,而不是仔细审查麦道夫商业冒险背后的资料来源。类似的,对他人的过度依赖,导致许多投资者在高杠杆的银行,以及其他过于雄心壮志的商业计划中投入了过度的信任,而这些计划遍布经济活动之中。

  【第六章 那时和现在的巨大差异】

  10、对一个更为富裕和人口稠密的国家而言,所有其他的事情也会与之规模相称,你可以通过用更好的发明帮助一大群人来提高创造的回报率。

  《大停滞?》读后感(三):大停滞

  Tyler Cowen的这本The Great Stagnation(中文译名为《大停滞》)非常通俗易懂,阐述的道理也十分深刻。对于即使没有任何相关经济学科背景的人,这也是一本非常容易理解并且值得阅读的读物。

  Cowen撰写这部著作的原因,是他认为美国经济自1960年之后便基本停滞了。在那之前,美国整体确实是繁荣蓬勃发展着的,原因在于当时的美国拥有大量“低垂的果实”——大片闲置的土地、大量的移民劳动者以及强大的新科技。

  作者特别提到,美国顶级富豪排行榜里,来自于金融业的人数每年都在攀升。以2004年为例,美国上市公司高管收入前0.01%排行榜中,只有6%的人不是金融业的高管。而当年收入最高的25位风险基金经历的收入之和,比全部标普指数500的CEO的总收入还要多。因此,Cowen认为,目前世界三大主要经济问题分别是:收入中位数的停滞、收入差距的增大,以及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

  当然,作者也承认,很多的进步和发展并不能够通过GDP体现出来。尤其是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人们享受了更多以前无法获得的信息和愉悦感,但是很多都并没有发生现金的流动。换而言之,GDP也可能低估了我们的经济发展。

  关于金融危机,Cowen的看法是,人们过分乐观、把自己看得过分富裕了。本质原因是因为,政治家的任期只有4-6年,因此他们更倾向于短期手段,比如不断进行财政刺激。而长期这种刺激所带来的隐患,却很多被他们所抛之脑后。

  另外,我们(我觉得这里是指美国人囧……)也可能正在远离物质主义。很多人开始真正关注内在,愿意从事收入较低但更为有趣的工作;很多有钱人的兴趣爱好在发生转变,比如更迷恋于社交网络,而不是购买钻石。但远离物质主义是否对经济发展有所好处,却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Cowen的建议是,提高科学家的社会地位,从而缓解“科技高原反应”的问题。

  《大停滞?》读后感(四):冰川时期的白日梦

  先说说书本身:

  提出了这么个大命题,全书却没什么系统性,逻辑也不清晰,结论和对策也不够有说服力。当然话说回来,能把发达国家物质生活陷于停滞的直观感受表达出来也是有意义的,只是封面上的宣传实在太过。

  还有一点,我看的这个版本太坑,真是不把纸张当资源!

  再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发达国家经济到底有没有停滞

  答案肯定是有停滞。过去200年是人类物质生活大爆炸的时代,相比之下,最近的物质生活发展确实有些陷入停滞的情况,简直可以说是“冰川时代”。

  据我看,停滞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一是数字上的经济增长停滞,二是物质享受的停滞比数字上的经济停滞更严重。

  目前的经济学无论是在解释还是预测经济的时候都显得老旧而且无能,但是在宏观经济增长这个问题上确实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说明。首先数字上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四个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可以简单理解为技术进步)。新的土地和劳动力被耗尽,资本的边际产出越来越低(在现有的生产关系下,过剩产能无处不在,贫富差距扩大,惊人的财富与普遍的失业并存,人类自己通过浪费投资和做无用功的方式消耗着大量资本),这就是作者所说的“低垂的果实被采尽”,经济的增长唯一可依靠的就是技术进步了,然而即使如此,发达国家如美国,实际上仍然长期保持了3-4%的增长率,当然这跟历史上的大发展或者是跟追赶中的落后国家相比,也算是一种停滞了;

  但是直观地看,停滞的情况似乎要更比数字上显示的严重地多,这仅仅是因为经济学用数字来计量经济增长的手段虽然高明,却并不准确。网购比自己出门购物多产出了1元钱快递费,这是1元钱,乘飞机去美国比划船去美国多产出的1元钱也是1元钱,但是第二个1元显然带来了更大的物质改善。效用是效用,产值是产值,效用是主观的感受,产值是客观的数字,两者并不能简单等同。如今的经济增长为人类生活带来的物质进步已经远远不如从前了,其根本原因在于如今的增长对于本质上改造物质生活的能力在下降(比如发明新发型与发现青霉素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

  因此,在刚刚经历了大爆炸式发展之后,人类正在步入新的“冰川时代”(其实冰川时代是常态),原因一是新的物质资源耗尽,只能依赖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在放慢;原因二是现有生产关系下资本积累已逐渐接近极限;原因三是目前的技术进步少有革命性的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

  二、展望可能

  展望一下遥远的未来,人类社会不是灭亡而是又一次大爆炸式发展,可能有以下契机:

  1、人类终于开窍,搞出了颠覆性的制度创新,资本积累的上限被打开,生产力得到极大释放,资源利用最有效,资源分配最有效;

  2、基础科学重大突破带来应用科技的飞越,人类终于突破地球引力的束缚,开发殖民的步伐迈向宇宙;

  3、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人类开始理解并有能力干预衰老过程,长生不老不再是梦;或者是人类解开大脑之谜,直接通往极乐世界……

  第1条路子已经有好几个国家试过了,带来的灾难就不说了,总的来说,还是冲出地球比较靠谱。好了,现在是凌晨1点多,不适合做白日梦,上床睡觉去。

  对了,在打破停滞这一点上,作者不看好互联网,虽然他喜欢互联网,我也是。

  《大停滞?》读后感(五):他的观点,会改变你三十年来的思考方式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所在的国家经济停滞了,你的收入这么多年都没有增长,生活水平都没提高,甚至你所在的这个地球都进入了停滞。你会怎么想?

  “Oh,他一定是疯了吧!”

  “唯恐天下不乱。”

  “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真的吗?可是,这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在全世界最发达的美帝国,他大声告诉每位美国公民,你以为自己工资很高,但仔细算算根本没涨好吗!别以为自己积累了多少财富,那都是梦幻!他写书、写专栏、写博客、上电台,笔耕不辍,嘴皮子不闲。

  他是泰勒•考恩。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目前任教于乔治梅森大学,并主持该校知名智库Mercatus Center。

  作为著名经济学博客“边际革命”主笔,他的博客在全美经济类点阅率的排行榜上高居第二位,超过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的博客。在主流网络阅读器Google Reader上,他博客的订阅人数为176,550,分别是曼昆的18,500以及克鲁格曼的19,399的近十倍。

  2011年《大停滞》出版后,考恩被媒体认为是“下一个托马斯·弗里德曼”(美国公认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工作者)。此书两度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彭博商业周刊》将其评选为“美国最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2015年5月,这本书的中文版面世,全文仅五万字,书名译为《大停滞?科技高原下的经济困境:美国的难题与中国的机遇》。

  -----

  经济大停滞,根源是科技创新停滞!

  到底是什么使得一部仅仅五万字的小书如此引人注目?

  缘由在于,考恩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个令读者——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对经济状况略知一二的读者——大为咋舌的观点:美国的经济已经陷入停滞,这不是源于众所周知的金融危机,而是自1973年以来,经济就已进入了增长乏力的阶段。过去的高速发展已经耗尽了已有的生产力,1970年代以来的科技创新停滞是导致今天经济大停滞的最根本原因。所以,要想摆脱经济停滞的泥沼,最重要是加快科技创新的速度!

  考恩指出,美国的高速发展,源于过去300年来一直处在物质财富唾手可得的状态中。至少从17世纪以来,美国的经济就享用了无数“低垂的果实”,考恩将其总结为三种:土地——大片闲置的土地、人口——大量的移民劳动者和聪明但未受教育的孩子、科技——强大的新科技。然而过去的40年间,这些低垂的果实已经开始消失。考恩对于技术衰退的判断始于五角大楼物理学家乔纳森·希布纳(Jonathan Huebner)。希布纳的研究表明,创新的步伐已经放缓至17世纪的水平。如果是真的,那确实可怕。

  布希纳的研究表明,1955年之后,创新率几乎是骤然下降,这就是技术创新速度开始放缓的征兆。相对于国民收入水平或者教育支出,我们所进行的创新比19世纪要少,有意义的变革越来越难出现,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钱去实现那些真正的创新,这就意味着科技回报率走上下坡路。

  他所说的“科技回报”,正是考恩此书的另一个关键。

  -----

  互联网繁荣,只是乐趣收益

  所有人都表示,考恩对于我们时代科技创新停滞的判断,似乎忽视了197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的一项重要科技创新——计算机与互联网,但其实这并不是他的缺漏,而是他的另一个重要观点: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出现意义重大且影响日渐深远,但它所带来的进步还无法与20世纪初的技术进步相比。正如戴维·布鲁克斯(《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为考恩总结的那样:“这个时代的技术突破产生了大量的乐趣收益,可是经济收益却惊人的少。”

  考恩在书中引用了彼得·蒂尔(《从0到1 : 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作者之一)的话说:“人们不愿意相信科技已然幻灭……药品、机器人、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等所有这一切领域的进步比人们认为的有限得多。而问题是:为什么?”

  不可否认,互联网确实产生过收入,网站的广告销售、购物网站的交易等等,可是即便如此,互联网的大部分价值也依然只停留在个人层面,没有出现在生产力的数据上,这个我们时代技术进步最为巨大的领域,还没有创造出多少利润。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帮助——就业。大多数的互联网企业,都没有创造出多少就业机会。20世纪早期,福特和通用汽车创造了数百万的工作机会;今天Facebook却并未雇佣大量员工,对公司所在城市的发展也帮助甚少。

  这就是互联网产业今天的整体图景,考恩认为,它没有搭救经济。

  -----

  谈论“停滞”对中国太远?

  对于连年高速增长的中国而言,谈“停滞”一词,是否太过遥远,根本毫不相干?考恩在本书的中文版序言里,有这样一段论述,足以让中国读者认真揣摩:

  那时(20世纪初叶)的美国和如今的中国非常相像。当时的美国有着快速的经济增长、乐观进取的态度、敢于为前进承担风险的意愿、更活跃的向上阶层流动性、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对基建的推崇和对未来前景的无限信念。考恩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用美国的事实警醒着中国,并对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模式做出了小小的预测——中国会有一天要面临和美国一样的停滞吗?很有可能!

  正是这样亮眼的分析和论断,让中国著名科技作者、现任阿里巴巴副总裁的涂子沛先生也忍不住执笔,撰写长达近万字导读。从科技到经济,从美国到中国,停滞困境到底是否存在,又如何应对?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A5ODg1Mg==&mid=205241969&idx=1&sn=536a8ea78665e4041ae24e488c8d8aa0&scene=5#rd

  《大停滞?》读后感(六):经济学家的“技术恐惧”

  Cowen焦虑地认为,站在人类最前沿的经济体——每个正在经历“大停滞”。作者极其关注科技在经济中的作用,闲置的土地、产业型科技进步、待提升的人力资本这三个“低垂的果实”已经被消耗殆尽,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科技高原,产业开长性的技术成就几乎没有。

  作为一个写博客专栏文章的经济学家,Cowen的论述还算有点启发性,但实际上作者的忧虑都是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常识,发达国家的边际生产力递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人力资本提升,进步变慢都是正常现象。Cowen在书中体现出的对技术替代劳动的“李嘉图效应”的恐惧实在是有失一个harvard econ phd的水准。

  另外忍不住吐槽一下出版:世纪文景也开始走中信路线,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本连十万字都不到的小册子,强行搞了50页涂子沛的导读,正文只有120页,行间距、段间距比长安街还宽,居然还硬壳精装版也是醉了。还炒作得声势浩荡,把Cowen请来中国四处走穴。出版界的浮夸风。。。唉

  《大停滞?》读后感(七):该如何看待科技的进步?

  博文集而成的书,是讨好粉丝的一种方式。但泰勒·考恩想来没什么中国粉丝,只能靠鼓吹中国牛逼来吸粉了。不过我只能说,考恩老师,你这可真是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啊!

  假设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100分为满分,试问,拿一个从30分变成60分的选手,和一个85分变90分的选手相比,看看谁进步快,有意思么?行吧,就算种种数据证明美国学霸真的遇到了科技高原的困境,和你中国草(diao)根(si)有半毛钱关系?我怎么就没发现人家遇到的困境成咱的机遇了呢?

  这么吐槽有点儿冤枉考恩老师,人家其实压根没有考虑你30分怎么变到60分的,就是美国人客套的说一下,你真棒!人家实际只是担心自己,怎么才涨了5个点,怎么能突破100,引领下一场科技潮流?虽然考恩老师提出的解决方式实在是不太靠谱,但人家就写写博文嘛,要求那么高干什么。

  科技的发展本就是一种非线性非连续的轨迹,这也就意味着不能用线性的方法论来分析它。就像用尺子去测量速度,是没有办法得到结论的。所以,这才是考恩老师最大的问题。因为研究问题的方法错了,所以结论可操作性非常之差:善待科学家!所以请原谅我的以己度人:要么就是考恩老师是堂吉诃德一样的人物,要么就是考恩老师想涨工资了。

  科技井喷不是组队颠覆,而是各自为政的连锁反应,就像比如把电的发现当成是科学的基进步,那么冰箱,洗衣机,电视,热水器等等才真正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状态。我觉得这才是互联网的正确使用方式,即以互联网为基点的新时代演变,才刚刚开始,如火如荼,怎么就成了考恩老师说的停滞?

  我不否认有一天说不定什么脑电波之类的把互联网也颠覆了,但我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什么都不做,一心只想着颠覆,就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愚蠢。

  话说俄罗斯最近成功向空间站成功发送了枚运载火箭,不知道考恩老师会不会热泪盈眶,哀怨地说声,“看,我就说嘛!”我只想说,考恩老师,你想多了!

  《大停滞?》读后感(八):《南方周末》专访泰勒·考恩:寻找中国“低垂的果实”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张玥

  发自:上海、北京

  我来中国,一提到“硬着陆”,很多人的反应都像是面临地球毁灭一样,但我不认为会是那幅场景,更大的可能性是在那之后,属于中国的真正的伟大时代才会到来。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过去“低垂的果实”,未来的果实则是社会制度的提升、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对环境污染的控制等。

  在中国,走到哪儿你都能听到人们在谈论股票,看到人们始终盯着屏幕上的K线图,它具有一场泡沫的所有典型标志,美国1920年左右的社会氛围就是这个样子。

  2015年5月23日下午一点,离讲座开始还有一个小时,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报告厅里几乎没人,一位美国人坐在第一排的角落噼里啪啦地在他的小电脑上敲字,他就是这次的演讲人泰勒·考恩。

  泰勒今年53岁,不高,偏胖,眼镜,西装,长相远不如他的博客让人印象深刻。

  他的博客“边际革命”在全美经济类博客点阅率排行榜上高居第二。让人惊奇的是更新频率:每天5篇左右,保持了十二年。他的博客不是长篇大论、晦涩复杂的经济学论文,而是随手记下的思考片段、定期书单和每天更新一组的推荐文章链接。

  在北大演讲前,早到会场的他正是在更新博客。这天,他写了四篇文章,分别是巴基斯坦的经济分析、意大利的音乐娱乐产业以及例行的文章推荐和网友评论回复。

  这趟来中国,泰勒早十天就自己来了,先去了西安、南京,然后坐火车到上海、北京做演讲。

  在中国的半个月,他不仅写了多篇关于中国经济的评论,对北京美食品头论足,还推荐了中国网络红人凤姐(罗玉凤)在美国从事美甲业的新闻,这篇文章引发了近期最多的讨论,一百多条评论里,美国读者对凤姐言论的争论激烈程度跟国内不相上下。

  京沪两地的演讲间歇,他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

  美国停滞在科技的高原上

  泰勒对美国经济的反思起于与祖母生活的对比:她出生于20世纪初的农场,没上过高中,没见过汽车飞机,甚至也很少见到电和马桶。但是在她50岁的时候,一切都变了,大多数人过上了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但让泰勒质疑的是,在自己的50年中,生活几乎没有发生过太多变化,好像社会的发展停滞了。

  从1880年到1940年,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应接不暇地改变着生活:电、灯、汽车、飞机、家电、电话、自来水、药品、打字机、录音机、照相机……随着电视机的出现,这个时期接近尾声。但是195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除了互联网以外,物质层面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从收入来看也是如此。1973年与1947年相比,美国的中等家庭收入翻了一番,达到4.4万美元。但是31年后的2004年,只有5.4万美元,增长不足22%。这一代美国人跟上代人收入差不多,生活质量也差不多,泰勒把这种现象称为“大停滞”。

  他认为停滞的原因是“低垂的果实”没有了,这是他的比喻:最容易获得的财富,就像挂在低垂的树枝上、一伸手就能够到的果实。

  17世纪以来,属于美国的“低垂的果实”是闲置的土地资源,巨大的科技进步,和高速发展的教育体系。但在过去的40年,低垂的果实开始消失,他认为国人普遍没有意识到,美国停滞在了科技的高原上,而树枝几乎已然光秃。

  南方周末:你第一次意识到大停滞是什么时候?来源于数据还是生活?

  泰勒·考恩:生活中的发现。大概是2009、2010年,有一天我打开电视浏览频道,看到了一个四五十年前的娱乐节目,发现那里面的人们的想法、身边车和房子,看上去跟今天都是一样的。我想那个时代的任何人穿越来现在的世界,可以轻易操作除了电脑以外的所有东西。意识到这点让我很惊奇,就开始考虑怎样用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

  南方周末:收入和生产力没有提高,能说明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和幸福感没有提高吗?

  泰勒·考恩:人们比从前快乐是肯定的。有了更好的福利,有了互联网带来的免费产品,比如脸书,这都使人愉悦。但我同时看到了一些精神层面的问题,比如人们的野心不再了,风险承受能力减弱,我们活得很舒服,但并没有给下一代留下更好的东西。

  对单独的每一代人而言,也许快乐就够了。但是从更长远看,社会需要进步,如果我们原地不动,那就是巨大的损失。我们应该更努力地拼搏,创作出更多机会,甚至损失一些快乐,但是给下一代人一个更好的世界。

  中国人的过去其实就是这样努力的,但是今天的中国年轻人,也已经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努力了。

  南方周末:如今有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去美国读书,一张最近流行的图片,是在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系的2015年硕士毕业名单,其中竟有80%是中国人。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泰勒:设想一下,假如你出生在美国一个白人家庭,父母很有钱,你也聪明,你可以通过比学统计学更简单的方法赚到钱,比如做经理、顾问,甚至金融行业,这些已经很难了,但仍旧比学数学、统计、工程学简单。

  又假如你来自中国,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没钱,没关系,如果来美国学习,就要通过一些完全客观的领域比如数学。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顶尖的人才,不需要任何外力帮助。另外,这些学科不会特别多地应用英语,所以你的英语不必是完美的。

  所以,美国人做经理、顾问,中国人做统计、数据、工程师,分工就这样产生。

  这对于中美双方都好。美国可以吸引中国人才,说实在的,很多美国人是太懒了,他们愿意做更简单的东西。对中国来说也是好事,这些人才通过这个渠道取得进步、获得成功,回国以后也有助于发展。

  中国的“果实”在哪里

  在博客中,泰勒写道:从同样的不发达水平到如今的社会水平,美国用了35年,而中国只用了7年。

  南方周末: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的“低垂的果实”是什么?

  泰勒·考恩: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建楼房、修公路、铺铁路,这些决定都比较容易做,对国家来说也是大工程。去中国任何地方你都可以看到它的成果。很多中国的基建比美国的还要好,比如机场。这是最简单的低垂的果实。

  但是现在你们的基建也基本上都完成了,需要做一些其他的事儿,比之前要难很多,这也是当下中国要面临的最基本的经济问题。

  南方周末:对于未来的中国,尚未被重视的“低垂的果实”,你认为会是什么?

  泰勒·考恩:社会制度的提升。比如就医疗而言,还有贪污腐败,有很多经营不善的医院,向患者谋取贿赂的医生,买到合适的药也不容易……很多这样的小问题,它跟科技无关,而是关系到人们如何对待彼此,是否信任和合作。

  法律体系也必须要变得更稳定、可靠、可预知,让人们清楚地知道,如果违反了法律,会受到怎样的惩罚。

  还需要更多对环境污染的控制。这些事我觉得都是接下来要去做的,不一定很快,慢一点不要紧。

  南方周末:这对中国有什么要求?

  泰勒·考恩:最重要是法律体系,法律是政府的立足之本,所以政府要立法、传播法,也要持续地坚持它们。即使是一些人想要特殊待遇,政府也得坚持在法律框架内行事。这正是艰难之处:让法律服从自己,对执政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每个国家都在朝这个方向做,但不得不说大多数国家很难做到。其实除了政府以外,更多的改变是要公民去做的,比如学会尊重这个社会中的其他人。

  南方周末:你写书的2011年,中国还在GDP快速增长期,而2013年起,开始增速放缓,这是中国开始走入停滞的预兆吗?你怎么预测中国接下的增长?

  泰勒·考恩:不,这不一样。中国西部可能会陷入停滞,我去过那里,有太多的空置建筑、鬼城,而且大量的人才涌向沿海。但作为整体,中国是绝对不会停止经济增长的。

  我不认为你们面临停滞,但我想也许短期内中国经济将面临一次“硬着陆”,但你们可以恢复过来,重新提升增速,所以你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短期调整的问题。这是每一个经济体都会经历的周期性规律,现在轮到中国了,这将会很痛,但并不是世界末日。

  我来中国,一提到“硬着陆”,很多人的反应都像是面临地球毁灭一样,但我不认为会是那幅场景,更大的可能性是在那之后,属于中国的真正的伟大时代才会到来。你们的人才资源会准备好,重新整合,经济会重新增长起来。

  南方周末:你对中国发展还是很乐观的?

  泰勒·考恩:乐观比悲观要多。关于中国,一个最保险的猜测就是“我们会给世界以惊喜”。

  被夸大的互联网力量

  当下,互联网是“乐观”的代名词,但是泰勒浇上来一盆冷水:他认为在短期内,互联网并不能对增长缓慢的经济有所帮助。它的“果实”出现在人们的电脑和头脑中,但不是经济的创收部门。

  互联网的生产力很难衡量,这是一种免费的愉悦,它使得幸福感与经济增长两条曲线的偏离程度比以往更高了。另一方面互联网崛起与传统产业不同的是对就业的帮助更小。

  他在书中列举:20世纪早期,福特和通用汽车崛起时,创造了数百万的工作机会,并把底特律打造成了美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而今天,脸书(FaceBook)创造了许多偷窥的快感,但公司本身并未雇用大量员工,对帕罗奥图市的发展也帮助甚少。鼎鼎有名的推特(Twitter)直到2010年也只有大约300名员工。

  不过,他的这一观点引发许多争议。

  比如,泰勒·考恩的对谈嘉宾之一、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就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互联网对GDP的影响:“成长不仅仅意味着长个子,我们都知道人到三十岁就不长个子,但是我们长智慧。”在他看来,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很多东西是传统经济学无法衡量的。

  南方周末:互联网是这个时代乐观的代名词,但你并不认为它会是救世主?

  泰勒·考恩:从未来的角度讲,我对互联网非常乐观,但是就目前而言,我觉得人们夸大了它的力量。他们只看到了某些产品,比如Uber、阿里巴巴,有很大的科技力量,但是涉及经济体的大部分领域,医疗、教育、政府、零售业……互联网对它们的改变还只是刚刚起步。所以我想关于互联网的非常乐观的图景将出现在15到20年以后,但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远远不是完成的效果。

  所以我想目前人们对互联网力量判断有点太过热情和乐观了。我想即便是美国人,也犯了这样一个错误,他们认为变化都会很快地产生,但这不可能。

  南方周末:在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下,中央正在进行“互联网+”的转型,你怎么看?

  泰勒·考恩:虽然我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但它的回馈周期会很长。

  互联网并没有解决中国当下的主要问题:产能过剩、地方债、资本外逃、市场失序……它没有解决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问题。

  总之我觉得“互联网+”是一个好主意,但是它无法立刻使中国摆脱短期的问题。

  南方周末:从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而来,你怎么看待现下非常火热的中国股市?

  泰勒:这是泡沫。现在有太多的新股民涌入中国股市了,走到哪儿你都能听到人们在谈论股票,看到人们始终盯着屏幕上的K线图,这看上去就像是一场赌博,每个人都很乐观地认为自己不可能输。

  它具有一场泡沫的所有典型标志,历史上发生过的股市泡沫都像极了如今中国的场景。美国1920年代左右的社会氛围就是这个样子。

  “互联网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

  作者:涂子沛(阿里巴巴副总裁)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有后发展的优势,可以弯道超车。

  比如固定电话,美国是哪一年发明的?1880年,固定电话的全面普及,美国差不多用了50到100年的时间,但是今天中国的固定电话普及了吗?没有。还需不需要普及?答案是不需要。因为我们都有了手机。这就好像我们在比赛,原来跟美国跑一千米,你落后别人500米,突然说不跑了,你们换一个轨道重新跑。比赛重新开始,在这个轨道上,你落后可能只有5米,这个就是信息技术的轨道。也就是说,这个时代,我们有新的方法、新的手段解决老的问题。

  回头看历史,历史的进步永远是一种替代。机器替代人的时候,我们整个人类社会有没有忧虑?机器增长了,工作机会是不是减少?当时是有很多忧虑。这种忧虑事实上是从来都存在的,每一个科技大进步都存在替代。

  回到今天来看,今天的企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冲击,我们进入一个知识时代,不是一个工业时代,以前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今天是知识的生产率。

  关于互联网对GDP的影响大不大,做一个比喻:成长不仅仅意味着长个子,我们都知道人到二十岁就不长个子了,但是我们长智慧。

  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问题,我们都说数据是资产,但是数据资产怎么定义,到底值多少钱,传统的经济学是没有办法定义的。因为它跟以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跟水泥不一样,水泥用完了就没了,数据不会没,这个数据跟那个数据在一起,会产生一个聚合的效应,这是没有办法衡量的。

  所以我们真的进入一个新的经济的时代,GDP有可能衡量不了。经济增长怎么衡量,社会进步怎么衡量,幸福感怎么衡量?我们传统的经济学没有办法,这提出更多的挑战。

  原文地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109779

  《大停滞?》读后感(九):中国的机遇-----“互联网+”?

  -----读《大停滞?》 文/纪汐

  如果有人跟你,其实我们的生活出现了大停滞,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繁荣景象只是政府维持的一种表象。。。。你是否会觉得,天啊,这人是想搞反动吗?唯恐天下不乱吗?再说现在的我们确实明显感觉到,我们是真的有进步。是的今天的中国百姓丝毫感觉不到停滞。但是美国却不同。

  大停滞,后面还加了“?”。书背面提到,经济大停滞?科技大停滞!这是一本对时下主流的经济理论和科技发展结论持相反态度的作品。一如《从0到1》彼得蒂尔提到的,对大家觉得正确的观点,提出你不同的意见。泰勒考恩做到了,并且成功的抓住了大家的关注,引起了大家的争议。这个被誉为“下一个弗里德曼”当下西方最炙手可热的经济学家---泰勒•考恩,就让区区5万字的《大停滞》在2011年出版后,就一再荣登亚马逊畅销榜。他提出了美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大停滞时代,科技进步与经济进步失去了同步性。

  今年4月份世纪出版集团再次引进该书,该书一出版,就获得了不小反响,作者本人也于6月份受到邀请,来到中国与《中国新闻周刊》进行对话访谈。并多次提到美国的大停滞,是中国赶超的机会。

  本书共6章,从“美好时光不复返”提出与经济学家主流,完全不同的观点,美国经济1970年就已经陷入停滞,这些年的繁荣只是一个表象,是建立在债务、膨胀的放假和经济幻觉等没有根基的基础之上的。事实上1970年后,科技创新技术发展速度被大大延缓。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霸国,仅仅只是因为享受了“低垂的果实”,大量闲置的土地和聪明但未受教育的年轻一代,以及之前一些创新新的科技进步成果。接着进一步通过解读现阶段美国的医疗和教育体制,以及政府在这两个体制中所充当的角色(通过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甚至占到GDP的25%),旨在说明现实现象下的所带来的巨大问题,无法忽视。同时在第三章也提出了互联网虽然看似让我们的生活提高了精神上的乐趣,却并没有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无法增加GDP的净值。甚至他觉得互联网很好,但它仍然无法搭救经济中的创收产业。

  在第四第五章,他进一步解说“低垂果实”其实和政府息息相关。政府其实就是通过大量的“低垂果实”来促使他们实现经济增长表象的重要手段,但实际的现状是,美国政府已经达到负荷,甚至有可能超过,而为了维持表象,政府只能通过“减税”与“重新分配”等手段。至于第五章,“金融危机”的产生,次贷危机和住房贷款只是导火线,真正的问题是全体投资者承担了过高的风险,我们也把自己想得过于富裕,自信过头了。看似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才是最致命的。

  在悲观的阐述了一系列现象及问题后,作者在最后的一章,一反前面的悲观态度,乐观的提出“以中印人口为消费者角色,通过提高科学家的相关,譬如社会地位,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科学家的创新技术,从而实现新科技的诞生,结束科技高原,让大停滞画上句号,进而让经济得以增长。”当然我觉得这章的内容有点仓促,并且按照现在的美国职业分布来讲,说是全民金融也是不为过,确实很多人都会选择走上金融道路,而不愿意当科学家。从毕业生的专业选择里,可以窥见一斑。所以这章的解决方法更多的是基于美国社会全民金融提出的解决方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与美国相反的,中国在复制西方经济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确实少走了很多弯路。直接在经济增长的过程当中,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去年全民对BAT的利用率,更是凸显了互联网在中国的大好作为,而去年年底开始政府多次提到的“互联网+”概念,这个或许可以称之为大规模的,革命性的进步。诚如涂子沛在导读里提到的,其实突破大停滞的拐点已经来临,无论是工业互联,农业互联,家居互联,甚至是人体互联,“云数据”皆能够实现。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中国机遇”吧。

  而对于这些,也只能是基于历史和我们的经验,所做的推测。

  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2015/6/26星期五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273104504@qq.com。

  《大停滞?》读后感(十):美国大停滞了吗?拔掉电脑和网络,我们的经济还剩下什么

  文/[美]泰勒·考恩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全球收入增长停滞、生活水平停滞、经济发展停滞 ,这一切的源头为何?面对这种局面,文章作者指出,这场危机的根源,不是周期性的经济动荡,而是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科技创新的停滞。

  20世纪70年代起,那些富裕了很长时间的国家,发展都已开始放缓,这其实就是科技脚步放缓的迹象。我们坐享一个世纪前的科技硕果,并自以为变得越来越富裕且富有创新的活力,其实并不是。

  我们自认为创新能力很强,各类技术产品层出不穷,我们时代备受瞩目引以为傲的巨大的进步——计算机及互联网,的确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但比照20世纪初期高速发展所依靠的电、马达、汽车、火车等等极大推动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大变革性科技创新,计算机和互联网至今没有让所有人受益,更没有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作者:泰勒·考恩

  在当下这个时代,写一本关于国家兴衰的书而不考虑中国,是很难的。

  1979年以来,中国经历了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最为戏剧性和最为快速的经济变革。对于十多亿人口的大国而言,这样的经济增长是举世无双的奇迹。

  不 幸的是,美国的发展却停滞不前了。一定程度上讲,正是美国与中国在发展速度上的这种反差,引起了我对美国发展滞缓的注意。正因为中国和其他正在蓬勃发展的 经济体的存在,让人们不可能忘掉快速发展是什么样子。正是因为这鲜明的对比,美国错失了类似的发展机遇这一事实,变得更加明显。

  美国人现在处于一种漠不关心的精神状态

  但是从历史书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个美国,20世纪初叶的美国。在很多方面,那时的美国和如今的中国非常相像。当时的美国有着快速的经济增长(当然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更严重)、乐观进取的态度、敢于为前进承担风险的意愿、更活跃的向上阶层流动性、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对基建的推崇和对未来前景的无限信念。当时的美国发明了电力系统,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帮助同盟国打赢了“二战”,还实现了载人登月。同样是这个美国,还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级。

  如果将当时的美国和今日的美国作个对比,你就可以看到我们错失了多少发展。让我们来看看我祖母当时的生活。她出生于20世纪初,当她是个孩子的时候大多数美国人生活在农场里,没上过高中,没有抗生素或疫苗可用,没有汽车、广播,也没有机会坐飞机。不少人或许享受着电力和抽水马桶带来的便利,但这些远没有普及到让人司空见惯的地步。坦率地讲,大多数人还是穷人。

  但是,到我祖母50岁的时候,美国的一切都改变了。在1950年代,大多数人都享受着风格不同、但都相当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

  为作对比,再来看看我自己的生活。我出生于1962年,现在53岁。在我人生的前50年,没有太多的东西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以前人们开汽车,现在人们依然开 汽车,当然车本身更加安全和舒适;以前人们有干净的饮水和电力,现在仍是这样;以前人们有唱片播放机,现在人们有MP3和CD。生活的许多方面确实有所提 高,但都不是本质性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打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对我而言,场景里面所呈现的美国看起来和今天的美国十分相似,里面 出现的许多玩意儿我都知道如何使用。在美国,食品变得更好了,也更多样,除了牛排和番茄,现在我们也有川菜馆。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进步,但它们都不是变革 性的。

  同时,在某些方面,我们反而倒退了。我们不再登月,我们放弃了商用级的超音速客机;由于交通堵塞,城市里的通行时间比以前更长;以前我们发明新的抗生素,今天我们却在担忧如何应对不断恶化的耐药性问题。

  最要命的是,美国人现在处于一种漠不关心的精神状态。我们相当自满,倾向于安于现状,并自以为自己创新性很强。我是当下各类技术产品的粉丝,但我们不应该把这些和生活水准的本质性改变混为一谈。

  计算机与互联网意义重大,但并未颠覆大多数人的生活

  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出现,是我们经历过的名副其实的巨大进步。它意义重大,且影响日渐深远。但是这样的进步仍不能与20世纪初期的技术进步相比。计算机提升了大多数人的生活,使我们更快地获取信息,但这并没有使大多数人的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个论断可能与你有时候听到的相反,但我认为至少从生活水准的角度看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可以对此加以说明:一位典型的美国男性职员,在1969年赚得 要比今天赚得多。沿着这个思路,会发现,我们国民收入增加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在劳动力构成中越来越多的女性。这是一种积极的发展,但有关薪水和生活水准 的数据表明,从生活水准的角度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此贡献有限,至少对美国确是如此。过去,生活水准大概每代人翻一倍;如今,我们却步履缓慢,我们将越 来越多的信息组织起来,却并无有用的目的。

  有一类人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中获益颇多,在我的另一本书中,我称他们为“信息 狂”。这是一群热爱信息的人,包括新闻爱好者、博主、沉迷于Twitter(中国版本是微博)的人、记者中的很大一部分,还有当下潮流的痴迷粉丝、搜集者和追随者。对他们面言,互联网就是天堂。他们可以没日没夜地阅读或写作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不论是体育、时尚还是时事政治。他们永不满足,而且总有更多的东西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

  对于这类人而言,因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而带来的生活水准提升是显著的,即使他们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他们热爱这个动动手指就可以遨游其中的信息世界。这就是为什么我写到,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狂时代”。

  但我问我自己:有多大比例的人可以算做“信息狂”?宽泛地讲,我认为大约有10%。除了这部分人,还有大概1%的最高收入群体,这些人无疑变得更加富有了。 这些综合在一起,可以说美国有10%—20%的人过得相当好,但其他人的生活就没有这么多的提升了。虽然我个人有幸是一个“信息狂”,但我认为这种现状是相当有问题的。

  美国很难再有提升?

  问题不仅在于我们缺乏根本性的创新,更在于这样一 个业已被证明的事实:在一些领域,美国很难再有提升。我们的教育系统停滞不前。从1960年代末期到2010年,美国的高中毕业率实际上是在下降而不是上 升,同时这种状况发生的背景是很多高中的毕业标准并不是很高,而是很低。只是在最近几年,高中毕业率才有缓缓的回升。我们本应当致力于并达到超过90%的 毕业率,但现在超过70%的毕业率对我们而言已经是一个胜利了。

  美国的医保系统是世界上最为昂贵的医保系统之一。它有许多好的方面,至少对那些有不错的保险并可以进入好医院的人而言。但是从整体上讲,它却是高度失衡的。这可能是最大最普遍的问题。通常,在所有影响我们的最终健康的决定因素里,饮食、锻炼、社会地位还有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我们的健康本应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但在许多与此相关的领域里,美国表现平平,显见的例子,如美国人的肥胖率很高,同时大量的时间却花在车上和办公桌旁(不肯运动)。卫生保健只是健康的一个影响因素,并且还算不上是最重要的因素;从长远来看,它对健康的影响可能多不过10%—15%这个范围。但是我所看到的却是美国在卫生保健上花费越来越多,与此相关的医保系统有时不错,有时则不过了了, 而得到的回报却很少。技术和药物为我们带来的好处总是被我们自己愚蠢的生活方式、行为和习惯给抵消。

  上面说的和停滞并不是一回事,但它也绝算不上一条令人印象深刻的前进之路,然而,今日之美国却正走在这条路上。

  中国的创新在哪里?

  有时人们会说,中国通过抄袭西方而发展迅速,自己却不够有创新性。我个人不同意这种说法。首先,中国的增长模型本身就是一项创新,因为目前只有极少数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有所推崇。除了一些中国人,没有人相信这样迅速的城市化进程是可能的,没有人相信中国的汇率政策会奏效,没有人相信中国将积累下如此规模的外汇储备,也没有人相信中国的私有化会被延后如此之久,而这些全都是创新。对基建的巨大热情和快速的实施是另一项创新。许多其他的国家也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从没将基建推到如此极致的地步。美国在工业化期间达成同等体量的基建投资花费了长得多的时间。中国的这种态度——大部分投资将产生回报,所以一定要全力以赴——已经发挥了大约35年的作用,虽然目前有放缓的迹象。

  抛开政策不论,中国经济似乎也在一些显著的方面展示出创新性,虽然这仍远不能体现出其创新潜力。

  为什么如此众多的外国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积极的前景和相对便宜的劳动力(如今也不那么便宜了),更是因为在中国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招募到一支由富有才华的工程师、IT人士、经理人和其他各种技能纯熟的从业者组成的数千人的工作队伍。从劳动力这个要素的另一面讲,这意味着,企业在这里能够获得可伸缩性,而这一点世界其他地方远不能及。如果一家公司要招募员工并愿意提供合理的薪水,各类人才就会纷至沓来。在我看来,这样一个劳动力网络,是中国相当重要的一个创新。人们通常认识不到这一点,但这创新的重要程度跟当年的流水线或有序化的工厂车间是一样的。而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个重要的创新,可能恰恰证明了其新颖。认识到广阔易得的劳动力网络有潜力促进爆炸式发展,是过去几十年最为重要的创新,而这几乎要全归功于中国,当然一定程度上也有赖于意识到这点的跨国公司。

  中国的另一项重要创新,是在197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的困难时期,保持了较多的人口和相对有效的教育系统。当中国的机会来临时,人口资源是现成的,即使这资源不能立即释放。我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这种创新的本质,但它可能是中国增长如此之快的一个核心原因;当时,起支撑性作用的教育系统是成形的,即使这个系统需要进一步的投入来提高,但中国决不至于在这一方面从头来过。

  我经常被到美国来学习经济的中国学生震撼到。他们的家庭非官非富,他们通过优良的学业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这正明显地反映了中国教育唯才是举的特质,而这种特质在发展中国家是很难找到的。中国在开始发展的阶段即拥有了这样优良的教育系统。

  中国会有一天要面临和美国一样的技术停滞吗?

  中国会有一天要面临和美国一样的技术停滞吗?很有可能!中国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制造业、劳动力转移、通过便宜的煤炭快速攫取能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未来的增长必须依赖于别的因素。中国制造业的就业已经在萎缩,世界其他国家可以吸收的产能也有限;劳动力转移将达到终点;便宜的煤炭将被绿色能源取代;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建成或在建。换句话说,中国下一个阶段的增长模式需要面对完全不同的挑战。我不会因此感到悲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具有不确定性。放眼未来,中国模式面对不断变化环境的适用能力将经受检验。

  向中国提出建议有“指手画脚”之嫌,但我可以摆出一些令人警醒的事实。美国面临的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一些重大的问题我们事前并没有很好地预料到。我将美国的经济停滞追溯到大约1973年,尽管从那时起,状况起起伏伏。在1973年之前,美国经济看起来顺风顺水。经济快速增长,失业率和通胀处于低位,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大多数人相信未来很美好。但反面在于,大多数人生活水准的提高速度变得缓慢。再往后,美国的预言家们还漏掉了一些很重大的事件,比如前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开放的 奇迹和不断深入的全球化。很少有评论家意识到,摩尔定律竟在技术世界屹立如此之久,一个小小的iPhone的计算能力会超过1980年代的超级计算机。

  (原文为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2015年4月出版的《大停滞?——科技高原下的经济困境:美国的难题与中国的机遇》中文版序言,澎湃新闻获授权摘编发表。)

  原文地址: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24403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