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1:01: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经典读后感10篇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是一本由彭伦 主编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5-6-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读后感(一):无题

  无题

  ——阅读《格兰塔》

  第一种毒药:11岁的“我”经历了心爱的宠物被邻居的恶狗咬死的悲剧,却无能为力,最后我选择了用满是玻璃碴的肉进行报复。随之夹杂着 “我”对父亲的回忆,以及父亲对祖父的回忆,惊人的陌生感与僵局,却也出奇惊人的相似,也许,即便不想“我”会越来越像父亲,他的痕迹深深刻在我的生命里。我想这是每个少年必经的阶段吧,那段欲疯狂却疯狂不起来的时期,新的观念竖起,旧有的,随着曾经亲近的父亲形象一并崩塌。可是,最后的最后,还是流于平静。这篇文章牵扯到了战争和犹太的话题,我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别的更深的意思,再再审,被嚼的次数多了,都会成了廉价的寓意。

  第二次犹豫:没看懂啊没看懂啊,“我”霍尼萨科卖掉弥留的父亲的洗发水专利,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家,赴普提尼家购买藏品。最后写的更多是“我”的各种不适感。后来有交流听到这样的声音:更加感觉化的表达,很融于又乐于自我不是么

  第三轮陨落:絮絮叨叨又神神叨叨抱怨了半天的里约的贫富差距与恶循环,充斥着黑暗,歧视与不公平。虚假的腾飞人人可危。要在崩溃之前逃离与之交融的里约,到底是出于爱,还是厌恶?

  第四拨凶杀:(年轻的九零女作家的男性视角)“我”例行公事般过火的乏味人生,上次无休止的吩咐谩骂,世界各地的客户,奇怪僵硬的亲情,友情……这个故事读完之后不知怎的让我疯狂的联想,但是这些似乎都没有什么联系,先是盘踞在脑子里挥也挥不去的卡夫卡《变形记》,好像失业分手被抛弃的“我“马上就要爆发;然后是《东京飱尸》……更加的莫名其妙,即便欲被边缘和忽略,但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情境,何况双方的应对方式很不一样;然后便想到了菊次郎,看完一部如此知名的电影,只记住了那个无所事事,把正男找妈妈的钱挥霍一空的失败老男人了;然后便是一句歌词”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呐,淹没心底的景观“也许,我和”我“都在等待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五声叹息:高不成低不就的棋艺和写作,“我”想继续有成就,在他国,遇“内眼”走火入魔,这是赤裸裸的邪教啊……

  第六个谎言:“我”与多年未见的父亲,双方纠结于手枪和自杀的话题,又急忙回忆起强壮英勇忠贞的祖父,据说是被全镇人杀害,伤口成千上万的荒诞。这本书,越读越想曾经看过的一部南美电影《荒蛮故事》无下限有经得起推敲的荒诞,把人降格。

  七楼:好有意思的文章,读的十分畅快。相同条件的家庭们,其中两个异军突起,却唯独聚焦于小孩间的明争暗斗和争风吃醋。结尾同样意思和意义并存,去找装有玩具吉普车的盒子,却只找到了最初抢玩过的小人和画片。原来,炫耀品和心仪物真的是两码事啊。

  第八声尖叫:“她的双眼燃烧着怒火,瞳孔扩张到像是要让她失明。”这一篇有政治历史背景,不好说。塞巴斯蒂安对总是态度奇怪的姨妈十分殷切的关注,仿佛有着莫名的吸引力。而姨妈的长篇大论让双方意见相左,曾为军人的老人参与过残暴的镇压暴乱,暴行处置人民,姨妈作为亲临灾难,偏激的经历者,为了诋毁而诋毁;“我”作为受伤一代的下一代,难说好坏也难以理解。

  第九夜:比较少的很简单的故事,要是快快一读还有些电影《LOVE》的影子,这部简简单单描述老夫妻生活的电影感人至深,在当年斩获多项大奖。总是包办一切,了解一切的老妻阿达去世,老夫奥托瞬间失去了生活的惯性和依赖,自我封闭。其实,真实生活也是这样

  第十次噩梦:罗格里德想起妈妈的死,那个总是擅自摆布,分外反感的妈妈。可是,明明巴不得离她而去,真的离开了,却又有了强烈的不安和不适感。

  第十一阵风雨:这篇也有点模糊,他和男仆,法官和妻子,教练和朋友……莫名其妙的花大钱购买老房子和快要散架的甲壳虫……

  第十三次巡回: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值得反复阅读。开篇的车祸,燥热,缘由许久未见的母亲死亡,在葬礼上饱受谩骂和非议。“我”是小语种的译者,工作时吸毒以快活兴奋(而后产生的幻觉——30多厘米的大老鼠,尖叫,撕咬)=>原来是守灵礼的噩梦,离开,车祸……可怕的循环。以前就很喜欢那篇做梦得到天使/魔鬼眷顾,用生命中的任意一秒换取千万家财的文章,美梦变成噩梦,梦醒似曾相识的循环也没有阻止他对财富的疯狂,终于再决定生死的一秒钟,该来的真的来了……猴爪啊

  第十四次出走:(这本书里太多节选了,这会让阅读产生一丝丝不爽快~)“我想念必须离家出门的感觉”“我”“我”妈妈“我”朋友朱莉亚,我们必须,只能在旅行中亲近,和解。开篇很浓的“在路上”的感觉。

  第十五个午夜场:“流浪的以利亚一直很想知道,他应该为之服务的,究竟是奇迹,还是真理”其中掺杂的小故事实在照应吗,那个被狮子养大的野人王子,后来教会王子说话,知识和成为人的残暴食人巨人死在王子手里,被失去儿子的老妇人预言,那三场诡异的战役,最后被驱逐,王子帮助发疯的特拉洗劳,向上帝求情……都是一一向对的吗?那个忠贞等待丈夫三年的妻子,那个回来似变未变,隐藏着三年历史秘密的丈夫?

  第十六场人祸:以“我”不称职的老公向孩子诉说的角度, 回忆往事:虚假的婚姻,对女方家族的愤恨,对犹太的偏见,瞧不上“我”的父亲,瞧不上所有人,玩伴死亡,由组建家庭到婚姻末路,动辄世界,意义,开放……四处游荡和经历,可惜,他即抬头看不到月亮,也不愿低头拾起六便士。

  第十七枚照片:莱娜代替姐姐麦琪迎接远道而来的陌生的作家,不自在的寒暄,不可避免的吃饭,略有缓和,结束于莱娜去卫生间糟糕的补妆……所以,意思是……第三篇没看懂的文章

  第十八滴泪:题目维欧莱塔是我父亲表叔的母亲,在那段黑色岁月里,军事独裁,恐怖处决。维遭受了非人的虐待,却仍然不肯屈服,儿子最后阵亡,她始终未放弃寻找,直至阿兹海默……一部女性简化了的传奇史

  第十九段絮语:一段一个人称。满怀爱与希望的妻子维拉,出轨后羞愧又想逃避的丈夫保罗,爱上不被父母肯定的人的儿子佩德罗。潜在的危机放在光天化日底下,妻子的决裂,即使后来想方设法的缝补仍有裂痕,摇摇欲坠的家庭,白发人送黑发人。小人物的悲剧结束。

  最后一根稻草:这最后一篇不像是小说,更像是自顾自的游记感悟。回到想念已久的里约,爱她的破烂与燥热,爱她的拥挤与欢愉,喜欢这个城市让人们肆意流汗,也讨厌她整个不设防的滴水。一个潜在的对象:我离你越来越远,越来越深深扎根里约。

  全是鸡毛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读后感(二):桑巴国度的小说景观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第二十届世界杯的成功举办,近几年桑巴国度巴西逐渐进入全球视野。格兰塔顺势推出巴西20位年轻作家的力作。回顾过往,我们很遗憾地发现巴西的文学作品很少译成外国语刊布世界,而《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的出版成为一个罕见的契机——让全球的读者有机会洞察这个庞大且多样国家的青年文学现况。书中的20位年轻作家,在此之前我想绝大多数人都闻所未闻,多亏了译介之功,使世人能够一窥巴西青年文学的风貌。

  集子里的作品很少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多数都在回顾过去,而且侧重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我的预期中一个新型的发展中国家展望未来的文学母题有点不太一样。比如丹尼尔•加莱拉写的《窒息》,是一个关于父亲和儿子、生活和死亡的故事,而在《动物》里,米歇尔•劳布追忆了他的父亲、自己的成长过程、好友的早夭、宠物的意外死亡,作者想表达的内容相当驳杂,不易把握。

  其中有几个故事会让中国读者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共鸣,其中之一是瓦妮莎•芭芭拉的《生菜之夜》,讲述了一个男人在他妻子逝后努力生活的故事。膝下无孩的素来沉默寡言的奥托成了鳏夫,面对与他相濡以沫五十年的阿达的离去,黯然之余,开始独自生活,学习应付家务,如更换烧坏的灯泡、去除沙发上的污渍;也渐渐地与外界建立联系,请本地的杂货店送食品,请药店送药,了解四围邻居的家长里短,在平静的生活中等待死亡。老龄化社会的阵痛于此可见一斑,我们周遭也存在许多空巢老人,中国和巴西同为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面临着一样的大国空巢问题。

  对我来说最具文学性的是塔西亚娜•萨伦•莱维写的里约爱情故事,从中几乎可以感觉到里约暑天的沉闷窒息与爱情伤逝的哀愁纠葛在一起那种难受。这与J.P.昆卡的严肃主题小说《崩溃之前》形成鲜明对比,后者讲述了一个非常不同的里约生活以及这座城市面临的社会挑战。这两篇在全书中相对独特,因为它们专门描摹了巴西社会和巴西人的生活,读来也更具兴味。

  在一本短篇小说的集里通常总有一、两篇不对读者胃口,此书也不能免俗。比如里卡多•里西亚斯的《托利亚》,故事的主角少时有文学天分,可遇到瓶颈,创作不出惊为天人的作品,意识到自己仅是个平庸的小说家,于是弃文从弈。而下国际象棋到了世界级别比赛又身陷平台期,认识到自身的极限,便开始转变为神棍,有了“內眼”,还企图“负责引导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如此荒诞的故事,实在看不出作家想要表达什么,徒使读者感觉莫名其妙。

  此外,在作家的遴选方面也略显尴尬。巴西作为一个非洲裔居住的大国(想想黑人球员在巴西队中的比例也可知),竟然无一个黑人作家入围,让人诧异。《格兰塔》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文学的本意自然值得赞赏,但其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的编辑立场,使得选文很少能反映巴西的现实。

  2015/06/30

  Thanks.@柒书坊(http://site.douban.com/240998/)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读后感(三):异色中亦有明珠

  我对于读短篇小说一直兴趣不高,总觉得没有长篇小说来的连贯和感情充沛。而且有时候为人称道的“戛然而止余味无穷”有时也让我觉得结束的奇怪。而这本《格兰塔3》也是我作为一个读者的一个全新的挑战。

  而本书的编排也是也是有点有趣,让我不禁想是不是编辑也是想让大家读短篇有一个“起承转合”式的心态变化。开头几篇真是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通过翻译的文本很容易就产生过度陌生的感觉,而在短篇上就更明显了。《动物》这篇相较而言算是比较有趣的,短篇却牵涉主角的一生,时间线跳跃的很快,而主角的心中似乎总有一个结无法打开,这个秘密在故事结尾揭晓。行文氛围营造的很好,让人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焦虑,大胆的挑战在结构上给读者留下印象。而结尾欲言又止的把真相讲出来,对应到文中就会产生相印的化学效果。

  读着读着,我就渐渐明白了那种可谓陌生可谓距离感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民族性。本身历史就有点糟糕读者如我,对于短篇中或隐或现的民族性的东西是感觉突兀和消化不良的。我想就和让巴西人读关于文革的小说摸不着头脑一样,这也是让阅读中的兴奋感不足的原因之一。而这这之中,有一篇写民族性的作品却引人深思,《晚餐》用一个较短的篇幅却描绘了很大的感情和时间跨度,一个家庭是一个民族冲突矛盾的缩影,主人公在于姨妈感情“交战”的过程中自然引出历史和现实,借由这一顿饭从开始到终结达到高潮,就算是对于历史不清不楚的我,在作者的描述下也可以对主人公的感情感同身受。

  当然这其中也有不论怎么看都是很有趣的作品,《瓦尔迪尔•佩雷斯、华尼托和波洛斯凯》这个绕嘴的标题没有让这个作品失色。从一个社区的一群儿童的“战争”着笔,不断升级这比较和炫耀,儿童的世界简单在不加修饰,在“战争”愈演愈烈就快收不住的时候,一场失败的“突袭”像一盆冷水兜头浇下。而这个群体也在有钱的家庭搬离之后解散了,主角最后在那个家庭的地方找到了数张卡片,即标题这三种人物卡片,在文中,这是很容易重复的没有什么价值的卡片。然而,在这个时刻,被留下的显然是不会有什么稀罕物件,然而这种必然却带来一种失落。

  而挨着以上两篇的《窒息》也算是出色,父与子的对话牵涉出他们的人生的经历,用对话来塑造性格非常之难,儿子对于父亲生命一直是关切的,但是他仍然没有直面父亲要自杀的现实的勇气,直到最后才说出口劝阻,到这篇文章最后,儿子的形象已经异常的鲜明和突出。以上三篇在整本作品里算是一个高潮。

  这本小说集还有一个地方引人注意,数篇小说都是节选自长篇小说。这样的情况其实难免有时候会有点重点不明的情况,不论是结构还是叙事抒情,二者都有所区别。不过本书所选的节选自长篇的短篇与其他入选作品相比还是相对出色的,都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和可读性。比如《F代表威尔斯》就有点想读下去看看,而玩结构写《特雷莎》的克里斯蒂亚诺·阿吉亚尔他的短篇集我有点想看一看

  不过整体来看,这本小说集还是稍微有点让我失望,部分作品有点过于天马行空,但是这其中还我提到的这些作品还是值得一读的。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读后感(四):河的第三条岸

  文/橘川

  只要仔细回想,就不难发现,大部分人都多多少少接触过巴西文学。中学时试卷上的语文阅读文章,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讲述主人公的父亲抛弃家庭,打造了一条小船,独自一人在河流上飘荡;自1988年出版便风靡全球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历史上最畅销的葡萄牙语小说,大江健三郎有言:“保罗•科埃略真正掌握了文学炼金术的真髓。”时间倒退到1940年,茨威格偶然驻足巴西,就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并写下了《巴西:未来之国》。他相信,“这个能把那么多种族的人们融合成一个和谐的团体的国家,因其彻底的宽容和人道主义精神,一定会为全人类指明美好的明日图景”。

  读这期《格兰塔》的时候,能明显感受到的是,这是一股从大洋彼岸传递过来的与众不同的清新之风。它与我们日常熟悉的文学风格和手法相似,却在某一点上有了微妙的不同。巴西是一个丰盛的国度:足球,桑巴,狂欢节,美丽的热带风光,具有多民族特性的“人种大熔炉”。这些元素被添加到巴西的现当代文学中,使其独树一帜。显然,巴西文学不能被划分到拉美文学的框架之中,“葡语浸润的巴西文学,几乎没有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与拉美西语国家的作家多集中于对广阔的社会变迁的外在聚焦不同,巴西作家更具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倾向,他们普遍更喜欢探讨个人的身份问题,更善于聚焦于个人内心的复杂性”。

  个人比较喜欢安东尼奥•普拉塔的《瓦尔迪尔•佩雷斯、华尼托和波洛斯凯》这篇。在一定程度上,它讲了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即可读性比较强,有趣味。小说讲述的是住在一条街上的孩童们互相攀比各自的玩具,不断升级,渐渐转向一种成人的复杂,不久后,有一个孩子搬家了,“战争”也随之消散,“我”潜入那个迁居的儿童的家里,翻出了旧时的物件。前面的叙述不温不火,但到了结局,整个故事被一种忧伤的气氛笼罩了。

  好了,写到这里其实想转文风,前面基本持一种褒扬的态度,因为毕竟巴西文学正在成长阶段,有着“文学贫穷国度”的巴西毕竟不能和其他文学大国相比。看完书后翻到前言,有这么一句“最近二十年来,很少有作家在国外出版作品、获得承认。原因是多方面的:巴西文学被公认为一种难以突破语言壁垒的文学”。看到这里我终于释然,并且不再对自己的智商产生怀疑,因为我明白了,我看不懂其中的很多篇是有原因的。壁垒。是壁垒好吗。

  里面的很多篇看完之后都会有种“什么鬼”的感觉。随便拿一篇来说下。艾米里奥•弗拉亚的《时间》,前面其实还好,就讲一个开旅店接收了一个法官和法官的妻子,有一天法官不见了,然后旅店老板就和男仆将游泳池放水,企图找到法官的尸体,但未遂。黄昏时分法官开着一辆刚买的二手甲壳虫回来了,说是前几天进了城。这是小说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法官说在小路中间看到了一只粉红色的猪,非这只猪不吃。旅店老板说那头猪让他想起自己在伦敦住着的时候的一只狐狸。第三部分,大学时期旅店老板和朋友一起商量着怎么捉那只围着房子转的狐狸。然后画面一会儿跳转到了他和一个戴头巾的男子打网球,回来的路上遇到了那个捉狐狸的同伴,聊了几句。接下来的一周是去布莱顿参加比赛。第四部分,在酒吧遇见教练和妻子,开始谈论自己的过去。第二天早上和公寓的经纪人见面,然后看房,回到宿舍后他哭了起来,两周后他的女友就要回到城里。

  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这样的文章会被选入这本书里,这种流水账式的记录和杂乱无章的情节,我感觉不到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小说的过程给人感觉是非常诡异的,刚开始是法官,然后后来是粉红色的猪,狐狸,网球,教练,经纪人。一般我们读小说,是不会有这些怪异的组合的,即使有(比如说在村上春树的很多短篇里),作者也会精心调剂,把它们安放地十分妥帖,告诉读者前因后果,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感觉很舒服。而这篇里面,不加任何交待,莫名失踪又莫名突然出现的法官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为什么是让他看见一只粉色的猪?然后在后文,没有任何对法官的交待,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作者你要想清楚,你毕竟不是卡夫卡啊。

  对书里大部分文章的总体印象是,语言太乱,但也可能是翻译的不好的缘故,也有可能是我不太适应该国的文学语言。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很少有能抓住读者的地方,思维过于发散,严重跑偏,想集中注意力都难。还有就是,我不太看好过于“丰盛”的短篇小说,一篇短短的文章里百花齐放莺歌燕舞,就相当于什么都没说,即一纸空文。还是《时间》这篇,旅店老板和仆人放游泳池水的时候,老板一直问,什么时候种南瓜,什么时候收获南瓜。真心想问,WTF。后文也没有对南瓜的交待。里面还穿插某天早上他去买了一张明信片,明信片背面怎么怎么样,犹豫该不该给女友寄出去,等等……或许这是新潮流的文学吧,或许是我图样,总之是搞不清作者想说什么。到最后貌似明白了一点点,题目既然取名叫“时间”,然后又回忆了这么多,那肯定就是表示对时间流逝的一种忧伤呗。但是不得不说,里面加入了太多的垃圾桥段,让一篇本来可以写的很精简很动人的故事像是掺了泥沙的水,什么都没看懂,什么都没说清楚,最后的感情激荡必然不会太深刻。

  这个作者是八零后,书里面有很多八零后,也有九零后,我们反思一下我国的青年作家,便自知似乎没有太多资格去教训别人。但,不管怎样,对巴西文学还是持一种祝福的态度,希望他们就是河的第三条岸,能走上一条与整个拉美文学不同的轨迹,焕发出自己独有的特色。虽然目前看来,他们的确是挺独有的。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读后感(五):《格兰塔•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文学事件与文学标准

  闵雪飞

  对于沉闷的巴西文坛而言,2012年是颇不平静的一年。在这一年,英国著名文学杂志《格兰塔》开启了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评选。此次评选吸引了巴西国内传媒与40岁以下青年作家群体的巨大关注,共收到247份文本,最终由七人组成的评委会从中选出了20份作品。这意味着共有227位作家落选。一时间,网络与平面媒体上硝烟四起,有的作家表示没有看到作品征集通知,有些作家表示根本不知道《格兰塔》杂志是什么东西,而落选作家与落选作家的粉丝则纷纷质疑一件难以确定的事:我如此受读者欢迎,为何却得不到评委青睐?文学上的“最佳”到底有没有标准?由谁说了算?如果有,那么标准又是什么?

  争论正酣之际,有评委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评委们并未看全所有的247份文本,在组委会已经提供的短名单中进行的遴选。短名单共有87人,全部是由出版社推荐的候选人,而以自己的名义递交作品的青年作家作品大概根本未能得见天颜。这番言语见报之后,“最佳”的争议性变得更大了。人们认为,虽然已获出版社青睐可以作为写作实力的证明,但在这场遴选中,文学还是涉嫌向商业与出版资本妥协了,一场意欲改写巴西文学版图的遴选无奈沦为了文学事件。

  为这场如火如荼的“文学标准大讨论”火上浇油的是另一部青年小说家选集的出版。从各种指标上看,作家、大学教师费利佩•佩纳(Felipe Pena)编选的《零下一代:20位被评论冷冻但为读者喜爱的作家》都是在与《格兰塔•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打对台戏。这部选集同样收入了20位年轻作家的作品。除了年龄之外,“零下一代”作家还共享着另一个特点:市场反映良好,却时常被评论界羞辱。他们是无可争议的“零下一代”,因为他们被评论给冻住了。编者费利佩•佩纳(Felipe Penha)并不掩饰自己与“格兰塔一代”作对的意图,他在序言中公开质疑了《格兰塔•巴西》的入选标准,继而清楚地告诉大家他的标准:好读。

  这并不是佩纳第一次为“零下一代”作家代言。早在两年前,他就牵头成立了一个名为“希尔维斯特勒集团(Silvestre Group)”的团体,并发表了公开宣言,向评论界所代表的“文学标准”发起了挑战。该宣言共有十条,内容极具针对性:

  1 在文学中,好读并非意味着打发时间,而是指词语富有诱惑力。

  2 一切都是语言,但是叙事是文学的基础。我们的目标是讲好一个故事。

  3. 巴西文学需要有更大的受众。受众多并不意味着叙事贫乏或叙事不好。我们拒绝打上肤浅的标签。写得简单这件事其实很难。

  4. 我们对学院派、词语游戏与空洞的体验派没有兴趣。我们尊重这样的出品,但我们就是要背道而驰。

  5. 我们关注的是为巴西文学培养黏性读者。

  6. 文学不能局限在一个精英圈子内,任凭精英们定规则,贴标签,或凭借互相写书评、参加活动、研讨会等进行自我封赏。

  7. 作家可以而且必须要努力传播其作品,包括推广、策划及其他生产过程。

  8. 我们喜欢娴熟奇妙的情节。我们看重题目,它要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有欲望去读。

  9. 期盼读者阅读不是我们创作的唯一目的,但我们会为有这种欲望的人留出空间。

  10. 尽管巴西文学的形态多样参差,但学院批评的某一股势力却总将它划分为对立的两派。倘若不是现代派,那就是一定肤浅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们拒绝这种二分主义,它只能歪曲事实、疏远读者、玷污文学界。

  “希尔维斯特勒宣言”可以用一句话来概况:“我们有故事性,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艺术性;我们卖得很好,但不能因此说我们“肤浅”;我们既要大众的喜爱,也要学院批评的公正对待。”“零下一代”希望填平市场反映与学院评价之间的巨大沟堑,然而,从后来的各种评论来看,“零下一代”的诉求归于失败,一向苛刻的评论界这一次还是冻伤了他们。“零下一代”只有两位作家获得了赞誉,其他作家又一次被评价成艺术性不高或者“肤浅”,而大部分“格兰塔一代”作家却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认同,在2013、2014年频繁斩获巴西以及国际很多重要的文学奖项。

  与《格兰塔•巴西》的出版有些连带关系的另一个文学事件就是巴西著名作家保罗•柯艾略朝着乔伊斯猛烈地开炮了。保罗•柯艾略在接受巴西《圣保罗页报》采访时,说“乔伊斯对文学有害,《尤利西斯》是一堆杂碎。”这番言语激怒了全世界的乔伊斯门下走狗。英国《卫报》回以直接的辱骂:“科埃略(柯艾略)的作品是一盆令人作呕的自大狂杂碎汤,一坨神秘主义的大力丸,其智识、共鸣和语言的机巧,甚至还不如我昨天扔掉的那块放了一个礼拜的卡蒙伯尔奶酪。”《经济学人》则引用了两段高贵冷艳的文字,揶揄了柯艾略, 第一段出自科埃略的《炼金术士》:“你无需理解沙漠:你只要凝视一粒沙,便可从中看到宇宙的全部奇观。” 第二段引自萨尔曼•拉什迪:“乔伊斯用一粒沙,构建出了整个宇宙。”。而在中国,连乔伊斯专家戴从容老师也忍不住了,号召大家“反对柯艾略,捍卫乔伊斯”(此三段见《中国乔学家戴从容:反对科埃略,保卫乔伊斯》,《中华读书报》2012年8月22日)。看到全球评论界对柯艾略的种种虐待,我这位曾经的译者心中也百感交集,不禁想追问到底什么原因让这位巴西老人不计后果地说出了那番肯定会引起学院派精英攻击的话语。我想,这应该是《零度一代》出版的后果,时间上正好吻合,柯艾略为这场“文学标准大讨论”开辟了一个血腥的国际战场。《零度一代》的出版或许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冻伤史”。保罗•柯艾略在国内国外均拥有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作品号称“比圣经卖得还好”,但长期以来备受评论冷落、虐待。尽管他已跻身巴西文学院院士,但对于他的作品,巴西的学术精英们保持了惊人的默契,学者们仿佛早已厌倦了批评,厌倦了与普通读者较劲,干脆选择缄口不言。在佩纳重申了“希尔维斯特勒宣言”之后,保罗•柯艾略找到了为自己辩护的理论依据,选择挑战现代派的头牌乔伊斯,以证明自己并不肤浅。关于保罗•柯艾略,我高度认同巴西著名作家克里斯托旺•泰扎(他也是《格兰塔•巴西》评委之一)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的评价:“保罗•柯艾略世界上最出色的‘现象级’作家之一,在全球化文学与带有宗教背景的大众文学领域,他都堪称典范。然而,我不将其视为植根于巴西文学传统的作家——他是一个独立于巴西文学传统的‘现象’”。因此,对于这个超越了我的葡语文学知识谱系的神奇现象,我觉得它确实值得尊重,最好像巴西同行那样,少说乃至干脆不说。

  无论是《格兰塔•巴西》与《零度一代》之间的对抗,还是保罗•柯艾略向乔伊斯发动的攻击,都将大众阅读与学院批评之间的矛盾再一次折射出来,同时,也充分说明了评价当代作家始终是一件艰难的事。当一个作家的写作还处于激烈的变化之中,当他还没有出产足够的文本供人做完整的考察,给他下判断确实是一种冒险。多少伟大的评论家折在了更伟大更超前的作家手中!这正是《格兰塔•巴西》的阅读难度所在,也是它的新奇所在。这对读者,是一种刺激,必须在动态的视野中追索文本的价值。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格兰塔•巴西》中业已呈现的创作,而且还有他们即将展开的未来。

  安伯托•艾柯曾经为所有正在写作博士论文的人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建议:“永远不要去研究还活着的作家,因为这意味着研究资料的匮乏与不靠谱”。对于将“发表”视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学院体制内研究者,这一条建议也永远适用,而且还应该再加上一条:永远不要去翻译还活着的作家。尽管因为种种原因,小语种文学研究者必须“兼职”文学译者,但实际上,翻译只能作为研究的一个环节来处理,最好的结果是在翻译的基础上形成论文发表,否则,在目前的考核机制下,根本无法幸存。这也造成了我们所能去翻译的作家往往是经典化已经完成的“死人”,研究资料的相对丰富会保证论文的质量与发表。因此,翻译《格兰塔》是一个艰难的决定,翻译如此年轻还未“入典”的作家意味着翻译将只能停留在翻译阶段,没有可能向前推进形成论文发表,但是,我们认为这件事还是值得去做,因为下面两个原因:

  第一:这是一次近距离地观察经典化这一动态过程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一如多年前的麦克尤恩、拉什迪、保罗•奥斯特,“格兰塔一代”中的某些作家,将会在未来进入相对稳定的巴西文学史中,而《格兰塔》杂志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已经帮助他们成为当代文坛的中流砥柱。《格兰塔》出版之后的三年中,有一些作家已经获得了巴西文学界的充分承认,比如,丹尼尔•加莱来(Daniel Galera)便以《血染须髯》获得了巴西最高文学奖Jabuti大奖长篇小说三等奖的荣誉,对于一位35岁的文学新人,这是一个堪称完美的开端。此书已由九久读书人引进,翻译业已完成,将于明年出版。《格兰塔•巴西》中收录了这篇小说的片段,名为《窒息》,读者可以先睹为快。《格兰塔•巴西》最年长作家米歇尔•劳布(Michel Laub)也以《毒苹果》获得了2014年Jabuti大奖长篇小说二等奖。其他作家也因入选“格兰塔一代”频繁出没于各种国际文学节,与国外的同行及出版社展开了充分的交流,作品已经或即将被翻译成其他语言。

  第二:这是一次有益的文学交换。中国也好,巴西也好,当莫言的获奖使中国人民的诺奖情结得已释放的同时,巴西还在苦苦等待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没有出过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并不必然意味着该国文学的弱势,只能证明其语言的边缘地位。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中,中国和巴西在文学译介方面倒是可以彼此“共情”。因此,即便翻译不能向前推进为发表,这也是中国的葡语学者必须去承担的事。以此,激励巴西从事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同行,希望他们能够将中国当代的优秀作品译成葡萄牙语。

  在翻译《格兰塔•巴西》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一种认识:中国的优秀青年作家,在创作能力上,并不比同龄的巴西作家弱。我想,中国的青年作家最好都读读这期《格兰塔•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之后,他们可以对自己的创作保持更大的信心,并且能够在一个国际性的参照坐标中为自己找到位置。走向国际舞台,他们缺乏的可能只是一个类似的机会,即便文学的标准不够清晰,即便是一场终归寥落的文学事件。

  (原载“澎湃新闻•文化课”,发表时题目有变化)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读后感(六):疯魔冷艳,杀人不眨眼的 不二臣

  疯魔冷艳,杀人不眨眼的 不二臣

  ——读《格兰塔 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

  先说说格兰塔,始于维多利亚时期的百年历史文学杂志,久负盛名。其“最佳青年作家”系列已经成为《格兰塔》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而现在市场上可以看到的有1,2,3部,前两部均为英伦风。办刊宗旨是“让读者免于沉闷;成为英国文化的先锋;用有力、独特、原创的故事来展现”。首先,能坚持做到这点的首先要赞一下。

  再说说封面,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么喜欢这个封面,黑黄绿形成的波浪一样的人脸。极度扭曲,毫无生气,无限循环。只能说,太南美了,太符合我对他们的想象了。我深爱着这片土地积聚力量迸发出的电影艺术,喝多了上头,可是更上瘾。明明不是却给人很强烈的“野路子”风格。而文学以编者的话就是“多元与独特”“特令人喟叹的细节”“错综的笔法”“记忆、情爱和感受方式,甚至他们对民族政治创伤的承受和反思能力”。他们太有自己的风格了,那样的独一无二,对于外人是极端的吸引力或者排斥力,黑暗中狂风中跳舞的美人,奇异诡谲,跳到出血不肯停,冷艳疯魔,要么璀璨要么陨落,别无选择,毫不犹豫。

  只有在巴西,你能看到如此茂密的热带雨林,被摧毁殆尽;只有在巴西,有随处可见的平民球星,与人人追捧的五星;只有在巴西,你能感受到最奔放的狂欢节,最疮痍的上帝之城。巴西文学深深植根于这片南美大地上,那种独有的狂野和灼热感,被西葡两国最早也是影响最深的土地,真真切切的受过伤,同样也真真切切的离不开,年轻一辈总担任着更重的担子,他们承担着扭转格局的重任,但是不是一定就要打破传统,非要开什么先河。提起南美不仅仅只有略萨,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切格瓦拉,聂鲁达……这一批均未超过的40岁的年轻分子中,每一个不安分的心怦怦直跳,每一双敏锐的眼睛闪烁透亮,藏不住的生命力,决心一醉不醒,决心长眠于此。决心向世界呈现了今日巴西的孤独与创伤,顽强,矛盾,暧昧,骚乱,反抗,辉煌。讲述独有的不可复制的心碎,抛弃,落魄,爱与交欢,忍让枯萎,开篇的第一个文章很杂乱平常的叙事,看似不断地跑题,绕了个大圈回到原点,结束故事。狗咬狗,蛮横的邻居,伤心的小孩,无奈的父亲,冤冤相报的复仇;第二个故事(唯一开头有点絮叨的故事)围绕寻找,丢失,沉寂展开铺平……他们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十分直截了当,从不拐弯抹角。兵临城下就是兵临城下,也不会做太多的铺垫和假设,悬念,留白。20个短篇,不同的译者进行了再创作。6位女性作家,当然没有绝对优势,但是对比以往,在我看来这真的不算少并且有进步。

  圣者克利斯朵夫过了河。…左肩上扛着一个娇弱的而沉重的孩子。…快要倒下来的克利斯朵夫终于到了彼岸。于是他对孩子说:”咱们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谁呢?“孩子回答说:”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 ——《约翰。克利斯朵夫》

  你,可爱的艺术,在多少暗淡的光阴里......

  (写在后面:书友好,我可能没有向其他人那样读过那么多书,知道那么多手法风格什么的,而且读完我可能也不会发现出什么来,甚至有时不知就是是什么意思。每次看你们的评价总能看到我与你们的差距。但我会很努力的拓宽自己,如果写的不好,还请见谅。)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读后感(七):无题

  无题

  ——阅读《格兰塔》

  第一种毒药:11岁的“我”经历了心爱的宠物被邻居的恶狗咬死的悲剧,却无能为力,最后我选择了用满是玻璃碴的肉进行报复。随之夹杂着 “我”对父亲的回忆,以及父亲对祖父的回忆,惊人的陌生感与僵局,却也出奇惊人的相似,也许,即便不想“我”会越来越像父亲,他的痕迹深深刻在我的生命里。我想这是每个少年必经的阶段吧,那段欲疯狂却疯狂不起来的时期,新的观念竖起,旧有的,随着曾经亲近的父亲形象一并崩塌。可是,最后的最后,还是流于平静。这篇文章牵扯到了战争和犹太的话题,我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别的更深的意思,再再审,被嚼的次数多了,都会成了廉价的寓意。

  第二次犹豫:没看懂啊没看懂啊,“我”霍尼萨科卖掉弥留的父亲的洗发水专利,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家,赴普提尼家购买藏品。最后写的更多是“我”的各种不适感。后来有交流听到这样的声音:更加感觉化的表达,很融于又乐于自我不是么

  第三轮陨落:絮絮叨叨又神神叨叨抱怨了半天的里约的贫富差距与恶循环,充斥着黑暗,歧视与不公平。虚假的腾飞人人可危。要在崩溃之前逃离与之交融的里约,到底是出于爱,还是厌恶?

  第四拨凶杀:(年轻的九零女作家的男性视角)“我”例行公事般过火的乏味人生,上次无休止的吩咐谩骂,世界各地的客户,奇怪僵硬的亲情,友情……这个故事读完之后不知怎的让我疯狂的联想,但是这些似乎都没有什么联系,先是盘踞在脑子里挥也挥不去的卡夫卡《变形记》,好像失业分手被抛弃的“我“马上就要爆发;然后是《东京飱尸》……更加的莫名其妙,即便欲被边缘和忽略,但二者是截然不同的情境,何况双方的应对方式很不一样;然后便想到了菊次郎,看完一部如此知名的电影,只记住了那个无所事事,把正男找妈妈的钱挥霍一空的失败老男人了;然后便是一句歌词”如此生活三十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呐,淹没心底的景观“也许,我和”我“都在等待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五声叹息:高不成低不就的棋艺和写作,“我”想继续有成就,在他国,遇“内眼”走火入魔,这是赤裸裸的邪教啊……

  第六个谎言:“我”与多年未见的父亲,双方纠结于手枪和自杀的话题,又急忙回忆起强壮英勇忠贞的祖父,据说是被全镇人杀害,伤口成千上万的荒诞。这本书,越读越想曾经看过的一部南美电影《荒蛮故事》无下限有经得起推敲的荒诞,把人降格。

  七楼:好有意思的文章,读的十分畅快。相同条件的家庭们,其中两个异军突起,却唯独聚焦于小孩间的明争暗斗和争风吃醋。结尾同样意思和意义并存,去找装有玩具吉普车的盒子,却只找到了最初抢玩过的小人和画片。原来,炫耀品和心仪物真的是两码事啊。

  第八声尖叫:“她的双眼燃烧着怒火,瞳孔扩张到像是要让她失明。”这一篇有政治历史背景,不好说。塞巴斯蒂安对总是态度奇怪的姨妈十分殷切的关注,仿佛有着莫名的吸引力。而姨妈的长篇大论让双方意见相左,曾为军人的老人参与过残暴的镇压暴乱,暴行处置人民,姨妈作为亲临灾难,偏激的经历者,为了诋毁而诋毁;“我”作为受伤一代的下一代,难说好坏也难以理解。

  第九夜:比较少的很简单的故事,要是快快一读还有些电影《LOVE》的影子,这部简简单单描述老夫妻生活的电影感人至深,在当年斩获多项大奖。总是包办一切,了解一切的老妻阿达去世,老夫奥托瞬间失去了生活的惯性和依赖,自我封闭。其实,真实生活也是这样

  第十次噩梦:罗格里德想起妈妈的死,那个总是擅自摆布,分外反感的妈妈。可是,明明巴不得离她而去,真的离开了,却又有了强烈的不安和不适感。

  第十一阵风雨:这篇也有点模糊,他和男仆,法官和妻子,教练和朋友……莫名其妙的花大钱购买老房子和快要散架的甲壳虫……

  第十三次巡回: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值得反复阅读。开篇的车祸,燥热,缘由许久未见的母亲死亡,在葬礼上饱受谩骂和非议。“我”是小语种的译者,工作时吸毒以快活兴奋(而后产生的幻觉——30多厘米的大老鼠,尖叫,撕咬)=>原来是守灵礼的噩梦,离开,车祸……可怕的循环。以前就很喜欢那篇做梦得到天使/魔鬼眷顾,用生命中的任意一秒换取千万家财的文章,美梦变成噩梦,梦醒似曾相识的循环也没有阻止他对财富的疯狂,终于再决定生死的一秒钟,该来的真的来了……猴爪啊

  第十四次出走:(这本书里太多节选了,这会让阅读产生一丝丝不爽快~)“我想念必须离家出门的感觉”“我”“我”妈妈“我”朋友朱莉亚,我们必须,只能在旅行中亲近,和解。开篇很浓的“在路上”的感觉。

  第十五个午夜场:“流浪的以利亚一直很想知道,他应该为之服务的,究竟是奇迹,还是真理”其中掺杂的小故事实在照应吗,那个被狮子养大的野人王子,后来教会王子说话,知识和成为人的残暴食人巨人死在王子手里,被失去儿子的老妇人预言,那三场诡异的战役,最后被驱逐,王子帮助发疯的特拉洗劳,向上帝求情……都是一一向对的吗?那个忠贞等待丈夫三年的妻子,那个回来似变未变,隐藏着三年历史秘密的丈夫?

  第十六场人祸:以“我”不称职的老公向孩子诉说的角度, 回忆往事:虚假的婚姻,对女方家族的愤恨,对犹太的偏见,瞧不上“我”的父亲,瞧不上所有人,玩伴死亡,由组建家庭到婚姻末路,动辄世界,意义,开放……四处游荡和经历,可惜,他即抬头看不到月亮,也不愿低头拾起六便士。

  第十七枚照片:莱娜代替姐姐麦琪迎接远道而来的陌生的作家,不自在的寒暄,不可避免的吃饭,略有缓和,结束于莱娜去卫生间糟糕的补妆……所以,意思是……第三篇没看懂的文章

  第十八滴泪:题目维欧莱塔是我父亲表叔的母亲,在那段黑色岁月里,军事独裁,恐怖处决。维遭受了非人的虐待,却仍然不肯屈服,儿子最后阵亡,她始终未放弃寻找,直至阿兹海默……一部女性简化了的传奇史

  第十九段絮语:一段一个人称。满怀爱与希望的妻子维拉,出轨后羞愧又想逃避的丈夫保罗,爱上不被父母肯定的人的儿子佩德罗。潜在的危机放在光天化日底下,妻子的决裂,即使后来想方设法的缝补仍有裂痕,摇摇欲坠的家庭,白发人送黑发人。小人物的悲剧结束。

  最后一根稻草:这最后一篇不像是小说,更像是自顾自的游记感悟。回到想念已久的里约,爱她的破烂与燥热,爱她的拥挤与欢愉,喜欢这个城市让人们肆意流汗,也讨厌她整个不设防的滴水。一个潜在的对象:我离你越来越远,越来越深深扎根里约。

  全是鸡毛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读后感(八):色彩缤纷的文学热带雨林

  《格兰塔》是一个推荐有潜力作家的刊物,自从1983年推出“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以来,“最佳青年作家”已经成为一个品牌系列。萨尔曼•拉什迪、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马丁•艾米斯和朱利安• 巴恩斯都是格兰塔曾经推荐过的作家。我手上这本中文版格兰塔3,是巴西最佳青年作家专辑。

  这个推举青年作家的方式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东汉末年许劭与其从兄许靖喜欢品评当代人物,常在每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故称“月旦评”。据说曹操当时因为祖父是太监,名声不好,便想让许家哥俩给个评语,因为经过品评的人物或者字画往往声价百倍。但是许家哥儿俩也讨厌曹操的出身,不理睬他。曹操火了,不知是撂下狠话还是拿出刀子搁在许劭的脖子上,非要他说个子丑寅卯。这许劭到底惜命,于是说了那句后来有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曹操哈哈大笑。

  当然格兰塔不会这么草率,毕竟时间过去了两千多年了。格兰塔的评委都是专业作家,对入选作家的年龄要求很严格,都得在四十岁一下,资格要求必须发表过作品。评选时评委们在宾馆一起阅读入选作品,经过公共评选后得出结果。由于是专业作家评选出来的作品,所以这些作品技巧性极强,非常有意思。

  举个例子来说,第一篇米歇尔劳布的《动物》,故事并不复杂,主人公家里的温顺小狗被隔壁韩国人家的看家狗给咬死了。最后主人公愤怒地做了一个特殊的牛排:将一个玻璃瓶子打碎,在牛排里细细密密藏满了玻璃碴,然后去悄悄地喂那条残害自己家小狗的看家狗。一开始作者的文字特别零碎,一段一段根本没有联系。虽然都跟自己家小狗被咬死的事情有关,但是那种隔离的感觉特别强烈,就好像卡夫卡在《变形记》中砸中格里高利的苹果,青脆的苹果让格里高利变成的甲虫外甲破裂凹陷。劳布的这些一段段的叙述充满了刺痛和隔离,就像格里高利那些断裂的硬甲碎片。一开始,我真的觉得特不适应这种文风,但是在读完最后一段文字之后,一切豁然而解:作者有意将那些文字写成那种破碎疏离的样子,这种结构的具象就是小说结尾那条充满了玻璃碎片的鲜牛排,美味却刺痛!这真是构思精巧余味无穷的短篇!令人佩服至极!

  劳拉《广场的风》是写一个艺术品鉴赏家去罗马尼亚收集雕塑的故事。故事类似潘家园里那些收藏家捡漏的故事。主人公受命去罗马尼亚收集一位已故雕塑家的作品,她要去见的是雕塑家的朋友,但是这个雕塑家的朋友已经半疯,整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抄写作家的作品。最后她从老人的女儿手上收走了所有的作品,多付了一百美元,并给了那个女儿一本小说。这篇小说我说不上什么中心思想,但是总是无形中想到风中飘荡的蛛丝—雕塑家的朋友、合作者尚且如此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近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境界,如果雕塑家尚且在世,当是何种的仙风道骨?作者并没有明言这一切,只是淡淡地用那种游丝般的语气说着女孩秀丽的红头发,想象着它是如何经历齐奥塞斯库时代的劫难的?看似简单的语言诉说着现实对艺术和美的无情压制。雕塑家朋友的描写特别打动人,让我想起茨威格在《三大师》中描写的荷尔德林,老年的荷尔德林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嘴里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诗歌。。。。。。

  里卡多的《托利亚》是写一个寻求心灵归宿的故事,主人公是个能人,干什么都能很快上手并干出名堂,可是总是在小有名气之后心浮气躁。于是他隔一阵换一个行当,就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最后他在俄罗斯学习国际象棋的过程中碰到一个灵修的团体,并加入了进去。这个小说有一种同心圆的结构,先写儿时下棋,后来机缘巧合,开始写文为生并获得名气,但是后来心浮气躁,扔下文章千古事,捡起了下棋。最后的灵修与开始时的灵修过程描写前后呼应,对应这种同心结构。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结尾是开放式的,并没有说死,主人公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即将有所成就,但是文章却戛然而止,所以最后会是他碰到一个神棍团体,还是他一事无成,还是真的向他的想象一样功成名就,无人得知。

  巴西有着最典型的南美洲热带雨林,本书也像热带雨林一样色彩斑斓、风格多样。因为再多说就剧透过多,不厚道了,所以我就此打住,不赘。喜欢的读者去读书本身吧,远比我的介绍有意思!

  《格兰塔3·巴西最佳青年小说家》读后感(九):随便写几句~

  年轻一代作家肯定不能跟老一辈比啦,简单地挨个儿评论一下吧~

  1、动物/米歇尔·劳布 3

  中规中矩吧,写得不算好,但也不坏。

  2、广场的风/劳拉·埃尔贝 4

  有些意思,叙事与语言很容易令人联系想到某些别具一格的作家,故事本身有点《阿斯彭文稿》的味道,比较期待这位作家的长篇。

  3、崩溃之前/J.P.昆卡 4

  论辩与叙事结合得很融洽,物非人异的那种无可奈何的感伤也表达得恰到好处,“托马斯隐隐看到一个水族箱,桌与椅的空荡回忆盛放其中,朝向一种让他自己害怕的遗忘,直至每一个阳台的最后一张照片终于在最后一个抽屉里焚毁。”发展成长篇的话,应该可以和茨威格的《未来之国》形成一种奇妙的对照关系。

  4、你在这里做什么?/路易莎·杰斯勒 2

  典型的青春小说,可与落落老师一战~

  5、托利亚/里卡多·里西亚斯 3

  为什么不从头到尾装神弄鬼?怕被人黑成兔纸第二吗?

  6、窒息/丹尼尔·加莱拉 2.5

  我觉得你爸爸快要窒息了【请配上咆哮帝的经典表情~

  7、瓦尔迪尔·佩雷斯、华尼托和波洛斯凯/安东尼奥·普拉塔 3

  芒果街式的故事,但是没有芒果街萌

  8、晚餐/朱利安·法克斯 2

  泥毕竟既不是红色诗人,也不是略萨啊~

  9、生菜之夜/瓦妮莎·芭芭拉 3

  再绝对一点就是一篇丰塞卡了~

  10、妈妈/希科·马托佐 2

  不知道泥究竟是要干嘛╮(╯_╰)╭

  11、时间/埃米利奥·弗拉亚 2

  WTF

  12、F代表威尔斯/安东尼奥·舍尔申内斯基 2

  FAKER

  13、鼠热/哈维尔·阿兰希比亚·康德莱拉斯 3

  还行,有点意思

  14、火花/卡罗尔·本西蒙 3

  可是泥毕竟不是村上龙啊~

  15、特雷莎/克里斯蒂亚诺·阿吉亚尔 4

  如洋葱般层层剥离,这位也比较期待~

  16、你有消息吗?/莱安德罗·萨玛茨 2.5

  也不算太差,就是太叨逼了~

  17、小说残章/卡罗拉·萨维德拉 2

  残障才对吧~

  18、维欧莱塔/米盖尔·德尔·卡斯蒂洛 2

  平淡无味

  19、静物/维尼修斯·贾托巴 3.5

  众口同调+静物描写,有意思~

  20、里约出汗了/塔西亚娜·萨伦·莱维 2

  您应该去西藏净化一下才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