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岩》读后感10篇

2022-04-05 03:03: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岩》读后感10篇

  《红岩》是一本由罗广斌 / 杨益言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5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岩》读后感(一):《红岩书评》

  “一杆红旗,哗啦啦地飘,一心要把革命闹;盒子枪,土枪,卡啦啦地响,打倒那劣绅土豪”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

  “内心布满空虚、苍白、惶惑,即使外部的物质条件是充足的,可是远远不可能获得深挚的友谊、爱情、甚至亲情,还有真正的快乐”

  《红岩》读后感(二):信仰

  对《红岩》的兴趣,起源于第二次看《平凡的世界》,少平从润生家里阿道这本书后在草垛上忘我的通宵看了一夜,而我,看整整一个星期。但不得不说,在当下这个问题物欲横流的世界,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还是很大的。

  诧异于那个年代、那些党员的思想境界: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无论是谁,为了革命都可以做到视死如归....许云峰在渣滓洞被囚禁几个月后又被囚禁到白宫馆,独自一人,瘦成了干,但他的眼神是炯炯有神,有着革命者的坚毅,特别是他用双手刨出了一条逃生暗道,却将暗道留给战友,自己英勇就义;十指连心,钉进指缝的竹签没有让江姐屈服,面对丈夫的人头,她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刘思扬被捕,豪门之家的解救他不屑一顾,与同志们的朝夕相处使得他更加充满力量。。。

  书中众多英雄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如磐石的理想与信念,以及他们在最后的时刻表现出的舍己为人,哦不,舍己为革命的精神,都让人为之动容。

  新中国就是这样可爱的人建立的,倘若给他们一块净土,必能创造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只因他们有信仰。反观当下,我们欠缺的太多,尤其是信仰,崇高的信仰。有了希望,就不会有对苦难的抱怨,有了信仰,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就可以置之生死与度外。

  我们的信仰是什么?在哪里?

  《红岩》读后感(三):新中国第一部侠盗奇幻小说

  新中国的传奇故事,感觉还是双枪老太婆最神奇。她和后来的李云龙形象还不一样,没有主体性,总是在人民的描述中出现,最终才在结尾一举拯救世界。要我说,倒是和瓦尔特的塑造方式有些像。先是口口相传,再是遥远的音信,最后在最艰难的时刻出现。这个应该出自欧洲的侠盗小说传统,罗宾汉到后面的佐罗都是类似的形象。

  而且最牛逼的是,骑士和先知的典型搭配也在《红岩》里出现了,疯老头就是先知,说些寓言一般的话,而双枪老太婆则是预言中的救世主—当然,代表的是神(TG),是神的化身。

  最后才知道疯老头和双枪老太婆竟然是夫妇关系。

  甚至冰与火之歌都是这个典型的组合,谋反者们在私下用艾丽娅(正常人视角)看来神秘的方式商讨推翻一个几乎不可能被推翻的强大统治,一切关于统治体系的强大的描述最终都是为了反衬抵抗者的谋略和能力。

  《红岩》读后感(四):创作主体性的缺位:《红岩》群体性写作方式探幽

  内容摘要:《红岩》是一群为着同一意识形态目的而协作的书写者们“组织生产”的一部革命历史小说。这种群体性的写作方式,加之当时的“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权威指导,《红岩》的作者们不可避免地放弃了“个人”的“不合适宜”的创作体验,以对“革命”更具纯洁的追求来实现对这一历史时间的“本质”的讲述,因而造成了作品创作主体性的缺位。本文试图从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品的语言缺憾等方面来探索群体性写作所带来的创作主体性缺位的尴尬。

  一

  罗广斌、杨益言是悲哀的,因为他们恰与一个左倾的、亢进的、病态的历史阶段相叠合:“阶级斗争”绝对化,“革命”的崇高地位疯狂强化。社会政治以其“社会权势”的强势地位浸入文学的各个方面。作家的思想艺术,行为的选择和规范不期然遭遇空前的洗劫,同众多的专业作家一样——尽管他们并非专业作家,罗广斌、杨益言或迫于压力或出于自觉,总在力图放弃个体的情感、心态的自由;放弃“个体”写作者对于我的认识、体验以及选择认知、体验的表达方式的自由。

  创作主体性的缺位,是一代作家的悲哀,也是那一时期作家思想和个性的贫弱。对个体的遗弃只能导致创作思想上的平庸和艺术个性的丢失,罗广斌、杨益言如此,那一代作家亦如此。他们从一开始便将自己锁定在一个既成的、狭窄的、封闭的文学创作的格局中,从而完全断绝了自我超越的可能。

  罗广斌、杨益言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创作了“‘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一部震撼人心的共产主义教科书’,‘一本教育青年怎样生活斗争,怎样认识和对待敌人的教科书’。” ⑴但由此,他们也进入了一个极端:“高潮”便是“终结”。

  从最初的“革命传统”报告会,罗广斌、杨益言及刘德彬等就不自觉地陷入了一个“圈套”——文学被看作是服务于革命事业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作为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的集中营里的亲历者,作为斗争和屠杀事件的幸存者和见证人,他们搜集、寻访死难者的资料,作“革命”报告,只是为了配合当时开展的各项政治运动。这种“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社会背景,是作家创作的至殇。

  正如一个满是棱角的玻璃球,在一个闭合的容器里不断地运动、冲击、摩擦,最终只剩下一个滑溜溜的身子骨。这时,它安静地躺在瓶底,一动不动。

  这是一个时代的不幸,作家在对现实进行撕裂的同时反被现实打磨,最后变成了一个毫无锋芒、毫无理性的写手。当大量现成的、流行的、合乎规范的结论或材料套到文学中去的时候,文学也便失去了作为文学的崇高的品格。

  创作主体性缺位,作品所以平庸,所以贫乏。

  二

  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造就了一大批平庸的灰色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20世纪50年代前期,一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家,存在广泛的自我反省的行为,妄图超越自己,但是“超越之路,经常通向失望的泥沼。”(现代诗人作家奥登语)由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作家在政治面前“流失”了。总算是保持了作家的独立文学特质,对自己,对历史也算有了交代。

  50年代中后期,另一批关切中国文学前景的作家力图用真实主义的“真实性”来抵御政治观念和政策规定对文学的干扰。他们大胆提出“干预生活”的创作,希望能使作家拥有必须的自主性和艺术创作的自由环境。

  文学挑战“政治集权”,注定是要失败的。

  于是,他们全都换了一种姿势:背对文学。社会政治的虚无、盲目,蒙蔽了作家的眼。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以神奇的力量瓦解了公共食堂的粮食,“大跃进”的快马全由人民的锅盘碗盏支撑着。人们的想象泛滥,粮食动辄亩产上万斤,三年赶英超美。然而作家的文学创作却受到了严格的指摘。于是,五六十年代,作家与人们各走各的极端,谁也不顾及谁,事实上,谁也无暇顾及谁了。他们在历史面前,纷纷胆怯了。胆怯得只剩下革命,只剩下胜利,只剩下狂热、偏执、浮夸,只剩下明媚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

  《红岩》是“乐观”的。不沾带一点时代的阴影。

  “让我们迎接这个伟大的日子吧!”⑶革命时代,就只剩下这样的呐喊了。无数共产党员前赴后继,尸骨累累,天地昭昭,可歌可泣。

  “以对历史‘本质’的规范化叙述,为新的社会的真理性作出证明,以‘具象’的方式,推动对历史的既定叙述的合法化,也为处于社会转折期的民众,提出生活准则和思想依据。”⑷这就是革命历史小说的使命,使人们在历史地认识革命的过程中获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大信心和热情,可惜,人们往往乐于走极端,没有悲痛,只剩下力量。

  《红岩》无疑也加入了这一讲述既定历史的相当壮观的行列。

  恩格斯在评价欧洲百年的文学时说,他们只围绕一个轴心转动,那就是爱情。爱情是一部作品的精魂,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动力。但《红岩》里的爱情终究抵挡不住狂飙的革命。“才子佳人”和他们的爱情,表现在革命历史小说中,只有作为对“革命”的或正或反的证明才存在。

  江姐的丈夫彭松涛被害后,悬首示众,江姐看到血淋淋的头时,“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⑸这才是人,才是痛失丈夫后的江姐,才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活生生的人。

  可惜,这种人性的反映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我在干什么?’一种自责的情绪,突然涌上悲痛的心头。这是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自己负担着党委托的任务!不!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江姐咬紧嘴唇,向旁边流动的人群扫了一眼,勉强整理了一下淋湿的头巾,低声地,但却非常有力地对华为说:‘走吧!不进城了。’”⑹

  革命压抑着人性,爱情!

  我读到这里,流泪了。不是为江姐的崇高革命行为流泪——这种高昂的、明朗的悲怆情调,是无法换取我的眼泪的。是她看到丈夫被害后那“原生”的不加任何掩饰的痛苦感动了我。多灾多难的爱情,在具体的写作中总是以强大的生命力衬托着革命的干枯和简陋。

  那是一个公开敌视思想、人性、,漠视公众命运,与艰难的时代变革相脱节的时代。文学由此也只好完结了事。

  三

  法兰克新学派马尔库塞认为:文艺的特殊性在于文艺超越了既定社会政治的各个方面,与既定社会政治方面保持了距离,并疏远社会政治诸方面,以显示出自己的独立性。他反复强调文艺有自己的规律,它既不同于一般的上层建筑,也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基础。尽管它具有这两种双重性,但是它仍然按自己的运动轴心运转。

  这种文艺与政治的关系,如果运用在《红岩》的创作里,只是个美妙的设想。群体性写作在“大一统”的社会政治中,只能导致作品的全面平庸,作家独立的创造力被群体性的强大的同化能力吞噬。这里面包含了一个“悖论”。

  “少数人或者个人,有时候更具有力量,因为少数人或个人是真正抱有某种观点的人,而多数人的力量倒往往是一种假象。他们是由一群乌合之众所组成。当少数人或个人产生过某种想法,并且比较有力量时,那观点便被多数人占为己有,于是那观点便成了多数人的观点。但是,由于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和众说纷纭的图解,这观点又成了胡说八道。既而最先持这观点的少数人或个人,又与之相脱离。”⑺这样的结果只可能导致作品的一片混沌。

  尽管有些偏激,《红岩》的群体性写作也大抵如此。

  其实,罗广斌、杨益言也知道我们的文学领域如何的“海阔天空”,应当拥有“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也知道文学是一个有自己规律的开放性体系,作家顺应社会政治必然失去创作主体的自由。尽管如此,《红岩》的文字还是相当公式化的;人物心理、性格、言行是彻底透明化的,人物个性是单一僵化的;审美形式是粗糙匮乏的。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当代文学在五六十年代基本没有什么流派而言。当我们谈论某一个作家的时候,都可以同时列举许多同一模型的作家,即阅读某一部作品的时候,往往似曾相识,因而想及另外许许多多同形同构的作品来。五六十年代的社会政治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各色各样的作家从一端进去,从另一端出来的时候,全都成了一个样。

  正如林贤治在《对个性的遗弃:秦牧的教师和保姆角色》一文中说:“一个统一有序的社会,必然要成批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作家,其实是平庸的作家;而且,必然要从中推举出某位代表人物,极力树作优秀的典型,以期群体效仿,免得标新立异。制造优秀,是政治手段在文学方面的运用,是政治入浸文学的众多现象之一。”⑻

  同时,他们还经常使用一些“社论语言”。如“在胜利的形势下,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广泛地联系群众,尽一切可能扩大革命力量,才是我们迎接革命胜利唯一正确的路线。”⑽这种生硬、别扭、冗赘的语言由此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僵化单一,共产党员(许云峰、江姐、成岗、华子良、齐晓轩等)个个是钢铁战士,人人沉着勇猛;而国民党反动派(如徐鹏飞)个个凶猛恶毒,人物性格少有变化。而那种表决心式的彻底透明的描写,使作品显得苍白无力。与此同时,我们可以从革命的拒绝物质主义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规范中,在自觉地忍受施加的折磨,在自虐的自我完善中,看到“革命历史小说”的创作本来就要彻底否定的观念和情感模式。

  黑格尔在美学上提出了美是“观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真正的美是艺术美。在艺术美中所谓“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指作品的“意蕴”的显现。正如歌德在论述古代艺术时的一句话:“古人的最高原则是意蕴,而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或则说得更清楚一点,就象寓言那样,其中所含的教训就是意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⑾显然,《红岩》人物描写的浅层化、表面化、直接化使作品艺术创造力及审美价值大大衰减。

  更有甚者,如“‘而且’,甫志高接着说,‘我们的读者,大半是求知欲最强的青年学生。他们渴求真理,追求战斗的人生。因此他们渴望找到走向光明的指路人。我们的光荣任务就在这里。’”⑿这里以“教化”为使命的文学创作只能给文学太多的重负。

  文学由来以对人的终极关怀作为自身存在在前提。他不应该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太多的羁绊只会使文学畸形发展。在五六十年代,个人的生活道路由表及里受到“历史”“革命”的制约和规范。这样的说教,刻薄一点,是在存心蒙骗读者,这其实是不负责的创作。一个不懂得创造的作家,同样不懂得负责和忏悔。所以,我们呼唤文学,也呼唤作家的良知;只有具有了作家的良知,才可能产生艺术的闯将,产生脱离了各种形式主义泥沼而卓然独立的、坚实的、博大的文学来。

  当人们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阅读《红岩》时,我却写下了“红色经典”的平庸,以此纪念思想贫弱的一代。

  《红岩》读后感(五):《红岩》读后感 — —青春伤痛论

  这本书是我在看《平凡的世界》发现的,读了之后才知道原来之前耳熟能详的江姐就是书中的主要人物。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读关于抗日,民国,革命,改革之类的故事。说来可笑,起初我只是觉得那些动乱年代的爱情多么令人着迷,多么令人向往。我认为,能在那样恶劣的社会环境下滋生的爱情,一定是不平凡的。现在想来,当初的想法是多么的稚嫩可笑。我想,现在的喜欢,可能是因为那些年轻人的爱国热血感染了我。也可能是因为,生在太平盛世的我渴望知道历史是怎么为现在做铺垫的。我常自嘲,如果我生在那些个年代,我一定是一个很好的革命者。可是,读了《红岩》之后,我才了解战争,革命,并不只是我所认为的将一腔热血投入到战场去那么简单。挣扎,反抗,斗争都是伴随着无穷的黑暗,鲜血,精神与身体压力的,为国斗争不是我们用思想就能去衡量的重量和责任。这本书是由两位革命者撰写的真实故事,一个发生在解放前夕,在重庆,国共两党进行的一切白热化的革命斗争,是中共地下工作者与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的故事。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迎来了我们期待已久的黎明。

  一点小的差错,一个不忠于党的人,一点不坚定的意志,一个时间点的差别,都可能导致地下党组织全体覆灭。在这种高度紧张,高度警觉,高强度的工作下,这些伟大的人仍能一丝不苟的完成好自己份能的工作,这是让我为之非常敬佩的。之前,看过一些地下工作者的谍战片,觉得他们的料事如神,机警过于夸张,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那些故事并非我想的那么夸张。一个人能变成那个样子,那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无法衡量的力量的支持。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为自己一点点的不幸而自怨自艾,看一些青春伤痛故事聊以慰藉,想同故事产生一点共鸣。其实,有些人太过于沉迷这一切,是完全不必要的。我在微博里看到这样一段话,“青春不等于早恋,未成年间的唾液交换疯狂交配堕胎以及歇斯底里的谩骂争吵我不懂,别说缅怀青春这种话,我们任活在青春里,他们所缅怀的青春是我们现在根本就没有的。我们没有那么疯狂,只有满满的课和作业”。可能,这话言辞过于激烈,但是,我是非常赞同其含义的。回想自己走过的路,虽然高中有的不仅是满满的课和作业,也有早恋,打架,留级等劣迹,但确实没有什么自杀堕胎吸毒等乱七八糟的东西。当代的青年大都是有教养,有是非辨别能力的。不至于那些青春伤痛型小说和电影里的情结那么疯狂。这也是我对那些伤痛型小说无感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所经历的连事故都不算,又怎谈得上故事呢。不应该再为自己的小伤小痛过于“劳累”了。所以,年轻人应当有自己的朝气和抱负,将自己的力量用在正途上,踏实去做好自份内的事,为自己在未来的路途积蓄力量,这才是处于青春里的我们应该做的事。我常说,人只有当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才是最充实,最快乐的。我想,对于青春的定义,应该是正因为我们青春,所以才有那么多做错了又重来的机会,只要自己一点一点的在进步。而并不是以伤痛为标准的才叫青春。(

  同样不容质疑的是这部作品的文学水准。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小说,能够兼具历史厚重感、文学艺术性和精彩可读性。很难找到这样一部小说,让人一看到便爱不释手,一路读下去又能无时不刻倍感收获。书中的人物看似稍显脸谱化,但实则完全不僵化生硬,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格,让人过目不忘。书中的情节看似夸张不羁,但实则理通据顺环环相扣,步步引人入胜。书中的对白看似因时代因素显得有些教条傻气,但孰不知正是因为时代的因素才让每一句台词都是那样的精雕细琢、经典永存。这是部让多少人痛哭过的作品,这是部让多少人愤慨过的作品,这是部让多少人震撼过的作品。后来涌现的那大量的刻板化作品只有对《红岩》表达敬仰的份儿,而根本没资格把《红岩》铺衬到和它们同样无价值的地步。

  当然再经典的作品也有逐渐失去人们注意力的那一天。《红岩》虽然有无可置辩的优点,但却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彰显一些硬伤。实际上也算是老生常谈,那便是关于政治特指性太浓和人物情节过于死板的问题。毕竟受限于创作年代与创作背景,这部脱胎自真实史实的小说还是愿意显得爱憎分明,还是愿意把人物的庄重性做到极致。这就难免在部分情节下显得假、作、扯,让人读到时不觉喟叹出声。当英雄的伟大被真真正正地雕刻在了历史的荣辱榜上,那么英雄本身的魅力也便会消减几分。

  《红岩》读后感(七):不是书评

  我打算从这一本开始写随笔了,不是书评,就是看过的留下点什么,没有文笔,就是写写自己的想法,也许写几句,也不写不完,就是自己个念想。

  红岩这本书我有两本,第一本是在小学的时候妈妈买给我的,看过不知道多少遍了,第二本是在中学自己买给自己的。那是读了很多的外国文学,但是都没有红岩给我震撼,自己融入在其中不能自拔。看着他么被捕就会流泪,看见叛徒就咬牙切齿,那个时候对来之不易的新中国内心是很激动的。

  书中最喜欢刘思扬,我记得特务对他说‘资产阶级的三少爷也革命?’(原文已记不清),他是冷冷的回了个眼神,从那时起,我就觉得信仰一定要是高尚的,不是因为物质而会发生变化的,对这样的人很崇拜。后来学习生活中却发现这样的人不存在,他便像一个梦,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其实现在的小孩子家长都该买一本送给他,也许他们就会为书中的一个人物树立自己的榜样,自己的人生观。

  好久没写过东西的,全部跑题了。总之我想说一句话,每天让我看这本书,我都愿意。

  《红岩》读后感(八):这个时代《红岩》的意义

  其实,这一代的我们,从小熏陶在所谓的爱国教育之下。入学伊始,就有老师的耳提面命,“红旗是由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坦白说,那时候幼小的心灵里听到这句话,反而有一种恐怖之感,对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没有深刻的认识。慢慢的又是各种抗日、革命斗争剧充斥于电视荧幕之中。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一个文学性的革命思考。直到看了《红岩》。说起来还是有点汗颜,虽然早就知道这部红色经典,却没有很早的完整阅读。 不知为什么,这本书读完之后竟然产生一种总结不出来主要内容的感觉,可能是一部革命者的奋斗史、牺牲史、辛酸史、却又是光荣史吧。为了祖国的统一,为了更多人的美好生活,那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一心奉献的精神实在是过于伟大,反而觉得描述不来。 所以只是简单谈谈感受。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情喷薄而出,说不清是激动、愤慨、还是震惊、感叹,可以用杂糅来形容。书中人物的命运紧紧地牵动我的心弦,总是想要一口气看完,紧张处屏住呼吸、成功处拍案叫好、危难处感叹不已。一个优秀的作者总是能极大程度的调动读者的情绪,我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红岩》读后感(九):我有一个幼稚的想法,作者在本书中,的确尝试描摹一种更为伟大的感情

  我是在昨天晚上才把这本书看完的。想要说这本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最近在看,感觉印象会更加深一点。

  但是也有一些人,总体来说是对红岩这本书持肯定态度的。我认为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D同学 我一直都非常想问D同学这个问题,就是你觉得红岩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种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有些偏激的写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呢?

  那么你认为,作者在写下这些话的时候,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吗?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这两个问题,我有一个比较幼稚的想法,就是作者在本书中,的确是尝试想要描摹一种更为伟大的感情的。我不知道这样的感情是否存在,我想大概是存在的。但是我认为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这样的一种感情。这样的感情让人视死如归,让人在受到残酷的虐待的时候也不愿招供,让人团结友爱宁愿牺牲自己,让人有了信念——深知自己是一种更加伟大的东西的一部分的信念。而我从未体会过这样的一种感情。有了这种感情,刚刚提到的陈岗和许云峰在监狱中大声朗诵,人们在渣滓洞吃馊掉的黑米饭熬过了无数个春秋信仰却毫不动摇。

  我最有感触的一点,是渣滓洞的看守,叫猩猩,说,改善伙食,可以吃水煮肉。书中描写说,那水煮肉,泛着油光,白花花的米饭。把我看得饿得不行,但是渣滓洞中的人们没有吃。江姐十指都被插进了竹签,书中写她“一声不响,不愿发出惨叫”。我想我还没有见过拥有这样强大意志的人,而这样的意志或许在这样和平的年代中已经不再那么被需要,已经退到幕后,悄悄地等待下一次爆发。我想在这背后,必定是有一种崇高的信念支撑着他们的。不带任何偏见的,我想说我由衷的尊敬这样的信念,这样的信念不应该被亵渎。尽管在作者的笔下有一些夸张,尽管我看完本书还是不知道中共地下党为什么不能被称作是特务,但我想选择相信,相信有这样一批人,在动乱的年代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希望尽自己微薄的力量,让世界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

  这样的信仰不是十分值得敬佩的么?

  我说不上是喜欢红岩这本书,但是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抱着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它,带着包容的眼光俯视它。最后我想读一下这本书的一部分,无论出于应试也好消遣也好的什么目的,我认为大家可以耐心的把它读完,平静的把它读完,尝试在其中寻找哪怕是那么一点点的可取之处,也算是有所得了。

  2016.11.12

  一本高考必读,当时在班里分享了这本书,如今又翻出来

  《红岩》读后感(十):缅怀先烈

  从小到大,有两本书影响着中国的几代人。一本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另一本是《红岩》。初中时,看过前者,但不超过20页,在后来的学习中,才认识那本书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以及那句几乎读书人都听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说说后者,都不陌生,现在六年级语文课本中,就有“狱中大联欢”的选段。而其中的人物,都是早期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即使出现在文学作品里,我也相信他们是刚毅不屈的,而不存在任何的虚构。即使如此高压黑暗的时期,我也想感叹那是多么纯粹的时代,那是一群多么纯粹的人呐!我还想说很多很多,但是我怕我毫无营养的文字玷污了那些为光明付出的人们。缅怀先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红岩》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