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07 21: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经典读后感10篇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是一本由华杉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41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一):谋功

  谋功这一篇的核心就是“非攻”。这一篇是和作战一篇紧密相连,在作战一篇中我们看见战争经济的紧密关系,所以战争的目的不仅仅是取胜,而是壮大自己力量

  如何才能最大的壮大自己的力量?正是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所以谋功这一篇的“非攻”,不是世界和平意思,而是尽量不打仗、少打仗,就取得胜利占有敌人所有的物资人员。只有这样才能胜敌而益强!

  战争的手段有四类:伐谋、伐交、伐兵、攻城。这四类手段是相互联系,互为主次,不可分割的。

  伐谋是最有水平,也最难说清楚的。孙子说: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并不顿而利可全,此谋功之法也。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二):从兵法到心法

  一卷食完,齿颊留香。 中国古典兵书战策我也算是读过几本,较早些时候迷恋于阵法,《风后握奇经》中的风后阵法、《诸葛亮集》的八阵图都曾让我心慕不已,而后接触奇门遁甲,奇门与太乙、六壬并称“三式”,奇门创始之初便为军事而设,主要用来行军布阵、调兵遣将,然而撒豆成兵、五行遁术终究太过玄虚,我也未得入其门。 后来有幸得见《中国兵书集成》,洋洋50厚册影印本,汇集了历代最具代表性的兵学典籍,看得多了也就摸到了规律,大多数兵书都有个套路,前面讲兵学理论,后面附上几段或长或短的案例(最奇特的大概要数揭暄的《兵法百言》及魏叔子的《兵谋》《兵法》),案例多半出自于正史中的记述,前面的理论内容或是原文照搬,或是改头换面,而论其精髓,则无不与《孙子兵法》相契合。 前一段时间我读到了这本《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此书用的底本为《十一家注孙子》,是《孙子兵法》的经典注本,《十一家注》我也曾读过,但是印象深刻,现在看来,书中很多地方我当初读的不够细致也不够透彻。华杉在《讲透》中一句一句的阐述兵法的含义应用,梳理被那些大众误读已久的语句,俾善于读,其功甚伟。 书中精彩闪光点随处可见,在这里我就不赘述了。本书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作者对古籍的梳理和阐释,用白话解读成现代的意义,让古籍中深邃句子变得清晰可人;另一方面,作者从小至今来在经史古籍与西方哲学中的浸淫,形成了许多独特观点,其中既有长久以来对兵学理念深入思考心得体会,又包含了作者在商业实战刀光剑影宝贵经验总结。对于后者,我的兴趣更多一些,在本书中,作者对某些内容甚至一再重复,可以说是作者读书和做事的心法所在: 1.读书不可有胜心 作者是从《十一家注孙子》各家的注解讲到这个问题的,历史上这十一家在注解时都是在前人基础上做注,当他们觉得前人说的有问题的地方,有时就会夹带私货的加以攻击,比如大诗人杜牧的注中,“我想他不太关心《孙子兵法》对自己有什么用,而是关心自己文章,如果和前人注得一样,就没什么意思了”。作者说“为什么很多人读书白读了?因为不是学习型读书,是纠错型读书。读书之病,在于有胜心。读书要有收获关键在于有正确的读书观。” 这种心态生活中极为常见,在我们读书、讨论的时候都会有类似情况情况,可以称之为“胜心”,即不是专注于我学到了什么,而是想胜过别人。别人讲的已经很好了,但我偏不服气,要想方设法的另立一说以压倒他,或者吹毛求疵,在他的话中挑毛病漏洞,总之就是要让他站不住脚,显得我才是最有本事的。 曾国藩有一段话说的很好——“念天下之稍有才智者,必思有所表现以自旌异于人,好胜者此也,好名者此也。同当兵勇,则思于兵勇中翘然而出其类;同当将官,则思于将官中翘然而出其类;同为主帅,则思于众帅中翘然而出其类。虽才智有大小深浅不同,其不知足不安分,则一也。能打破此一副庸俗共有之识见,而后可与言道。” 这种心态从外表看是因为面子,所谓的好胜、好名,内在原因则是不知足,不安分,心中没有定力,没有根基,不够厚重心浮气躁,只要外面一起风,他就跟着风飘的漫天飞舞了。 要解决这种问题说来也很简单,无外乎反观自我,心向内求。不要关心谁对谁错,当然是非对错还是需要辨别的,文字训诂自有其价值,但是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应该关心的是自己学到了什么,将其放到自身上去体会,放到实际事上去琢磨,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在纠错上下工夫追求胜利别人的快乐,自认为是在做学问,对于自身的提高来说,终究不是一条正路。 推而广之,在很多发生争执、争吵以后无法获得实际利益,即使赢了也只是为了意气之争的时候,不如适当忍耐。这也符合《孙子兵法》的“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善战者先胜而后战”,胜算已经具备了才开始打,否则就不要打。 比如很多人开车时看到别的车超车、并线不规范,或者看到别人的车在前面红灯转绿后没有及时加速,就生气不行,乃至狂按喇叭恶语相向。又比如在“北京摔死女童案”中,抛开凶手野蛮残暴,站在女童母亲角度上,如果再遇到类似事件该如何处理,才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当发现对方并非讲理之人,再争下去没有胜算的情况下,是应该据理力争,还是及时回避,甚至适当服软让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我想女童母亲会选择后者。 2.将自己代入失败一方 作者还喜欢“把自己代入进去,假如我是他,我怎么做?而且我们读书,跟看电影一样,自然就把自己代入胜利的一方。要再反过来,把自己代入失败的―方,假如我是他,我怎么办?” 也就不要仅仅看到正面取得成功的人物英雄神武的事迹,还应该看到失败者是如何失败的,在整个过程中是否存在转机,哪里是决定失败的关键因素,如果你是失败一方该如何挽救败局等等。 而成功者也并不总像所表现出来的那么英雄神武,很多时候成功的取得存在着侥幸和运气成分,失败者身上也并非是一无是处、毫无可取的地方。兵法中举过很多类似的例子,经常是失败方在失败之前,其谋士已经想到了克敌的方案,但是主公或大将却不采纳这些方案,从而埋下了失败的诱因。如果这些关键条件改变,克敌方案被采纳,则两方的结局很有可能会发生反转。 作为学习者,我们要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获得经验和教训,如果只能从正面看到好处,而忽略了反面的意义,则相当于读书只获得了50%的收益,另一半被白白浪费掉了。 沃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喜欢提一个农夫的例子,农夫说:“告诉我死在哪儿,我就不去那里了”。 如果可以知道引起失败的原因,采取措施避开这些因素,就能有效的防止失败的发生,这种方法类似于数学上的反证法,是从逆向角度来思考问题。芒格本身非常喜欢从反面、止损的角度来考虑各种问题,他认为光有正面思考是不足的,必须找到那些反对证据来不断挑战已有的理念和观点,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 3.大道至简 以前读兵法的时候,我更喜欢那些偏于新奇诡异的内容,比如《孙子兵法》中的“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又或是某些讲望气的古书中所描述的内容——攻城时城池上方出现什么云气表示城不可以攻,出现什么气表示全城会投降等等,觉得这些内容有点像算命师的断语,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就可以一语中的,灵验的很。 后来慢慢的我感觉到,实战中遇到的情况千奇百怪千变万化事态复杂种类繁多也远非几十上百条断语可以涵盖的,真正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逻辑,运用数字,分析敌我的优劣,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而其中所用的往往是简单易行的几条原则而已,所谓“大道至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惟其至简,才能没有限制条件的适用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没有失效的危险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学拳的故事,作者年少时学习形意拳,师傅一开头就告诉他,不要硬用力,把手脚轻松松自然地放出去,按正确要领用心反复练习就行了。他看着外边生龙活虎、噼啪有声正在练长拳的同龄人,心中非常羡慕。他心里想,师傅肯定是在撒谎,不想交给他真东西。他觉得照这样练拳,一辈子也打不了人。而后三十年过去了,他回过头来想师傅当年的话,才明白,师傅当时说的句句是武术的真口诀,教的都是真东西。可惜的是,他没有完全按照师傅说的去练习。 读过华杉这本书以后,我更确信了“大道至简”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如果把《孙子兵法》浓缩成一句话,我想大概会是“赢了再打,不赢不打”, 如果能避开那些没有胜算的战斗总体成功率已经提高了很大一块了。至于怎么判断胜利与否,具体该怎么打,属于细节问题,可以慢慢讨论,但是并非首要的原则。 常看到有些人,今日探奇书秘笈,明日访名师高人,我觉得不如安下心来,老老实实去多翻几遍大家公认的经典著作,研究一下该领域宗师级人物的思想发展成长经历,就会发现他们所用的也不超过那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只是在运用方面更为出神入化,这其中关乎天赋,但是和一拳一拳的日积月累的练习是密不可分的。 最后想说一下读过此书后的进阶书目: 《孙子集成》&《中国兵书集成》:如果是想深入了解中国历代兵法兵书的发展过程和演变历史,可以参考这两套书,两套集成丛书均为影印本,好多没有标点符号,需要自己断句,对古文有一定要求,但是字大行疏看着不累眼,且在断句过程中乐趣无穷。 《中国军事通史》&《中国历代战争史》:近现代学者编辑而成,前者为大陆出版,后者则出自台湾学者之手。个人认为后者的逻辑更清晰,可读性更强一些,前者在资料上更为丰富。 《罗马人的故事》:洋洋15册的大书,其中军事方面最精彩的当属汉尼拔和凯撒带兵的几册。 《林副主席战术思想与战斗作风》:林彪深得《孙子兵法》精髓,并创造了一套独特的战术,本书为林帅几次讲话的合集,语言通俗易懂,非常接地气,甚至好多地方让人感到啰嗦。我觉得JT叔叔的两句话非常能说明这个问题——“如果你没有这类问题的话,真的算是我在啰嗦;可是如果你有这个问题的话,我讲一百遍都不算多。”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三):牛逼闪闪,充满智慧

  .意料之外的是,我在豆瓣搜这本书,真的是第一次看到豆瓣上评分9.0的书,意料之中的是,我自己也是给这本书一万个赞。

  华杉绝对是个大牛。高手中的高手。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牛逼都难。

  书摘:

  1.孙子兵法的价值观

  孙子兵法的计,不是用计,是计算的计,是讲计算,不是讲计谋。

  真正的战略,真正的胜战,看上去往往平淡无奇,是没有故事的。

  所谓“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就是看似平淡无奇,无故事,这也是我们学习孙子兵法,重点学的,于外行看上去,一点热闹也没有的地方,看到内行的大门道,学到内行的真本事。

  2.孙子兵法从出发点上就轻视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而追求兵不血刃,未战先胜,不战而胜

  3.不能等待,是巨大性格缺陷

  要懂得等待是战斗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4.兵家的思想,讲究一战而定。战争不是打过来打过去,而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战而定。

  做任何事都是这个道理,不该动作时什么也不做,做一次就解决问题。多少事,都误在频频动作。为什么频频动作,无非是一种焦虑情绪

  小心你的焦虑性动作,那是最能毁你的。

  真正最重要的工作有两项:一是准备,二是等待。

  准备是自己的事,积蓄实力,操练兵马,鼓舞士气。等待,是等待敌人犯错,等待时机出现。敌人如果不犯错,我们就很难赢。兵法的诡道,多方以误,就是想方设法引诱对方失误。

  5,点球门前,前锋和守门员都可以做假动作。真真假假,到底谁能赢呢?

  那前锋和守门员平时都在训练什么?练假动作?当然不是,一练体能,二练技术,三练战术配合,这才是战斗的本质

  史册上记载韩信能打仗,都是奇谋,而本质上,大将就像总经理运营管理才是本质。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这才是韩信的真本事。

  计策就那两下子,双方都读过兵书,每次打桩都必须用那些计策。比如我要打哪儿,你晓得我可能会骗你,你也晓得我可能要让你误以为我要骗你,其实我没骗你。我真打那。

  那又如何?

  踢球每一步都有假动作,但那不是赢球的本质。

  6. 关羽是典型百战百胜,一败则亡。真正的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因为善战者不打那么多丈,只打容易的丈,不打跌宕起伏的丈,没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故事都是讲给老百姓听的。

  7.忘了本谋,这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毛病,不仅仅是因为愤怒,任何的干扰都会令我们越来越远离本质的目的。而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追求枝节,而忘了本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8.兵法都很简单,难的是判断。所以毛泽东说,一上战场,兵法全忘了。随时有紧急状况要你处理决策,哪顾得上兵法。

  怎么办,就要胸中有全局,是你调动敌人,不是别人调动你。

  对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保护好自己,不轻易出战。

  对敌人,就像李世民说得,观古今兵法,就一句话,多方以误之。想方设法引他失误。

  大家读的都是同一本兵书,都会背,为啥差距那么大?原因就在于判断。你判断不了现在发生的是什么情况,是判断不了敌情吗?表面上是敌情,本质上是对自己没判断。你只要对自己判断清楚了,任他什么敌情,你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9.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阴谋诡计要成功,最重要是不能让人知道。残酷的斗争,保密工作是第一位的。

  10.36计技术含量很低,但让人兴奋。五事七计技术含量很高,但一听就让人打瞌睡。

  我们经营也一样,你就踏踏实实把产品,把服务做好了,别想着有什么“招”。实际上,奇谋轨道很容易,就那么几招,其实技术含量很低,主要在于演戏要演得像而已。但是五事七计技术含量就太高了,全是真功夫,是人格,是智慧,是汗水,是时间,是积累。所以人们爱听三十六计,不爱听五事七计。

  11.古今名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舍得给大家分钱。最典型的就是抢得敌人或民间财物,全部分给兄弟们,自己分文不取。我只要皇上赏赐的,抢来的都归你们。因为它自己不参与分,觉得分得不公平的人也没话说,所以大家都愿意和他打仗,他的胜仗就多,升官就快了。

  12.以失败为假设为前提来思考,是兵法智慧的根本。

  孙子的思想,是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第三才是考虑利益。

  有两样东西最能驱使人犯错,利益诱惑和焦虑。

  人一焦虑就想有动作。

  我们一般是以成功为假设的,怎么把他干成。

  孙子是以失败,首先假定这事会失败,其思考,分析,谋划都是围绕如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处于不败之地。然后用计,等待,等待一战而定。

  13.真正认识“以防万一”

  绝大部分的准备,都是“白准备”,因为准备本来就是“不防一万,只防万一”的,所以每一次有效准备背后,都有9999“白准备”

  左史并非料事如神,它只是按操作规程,做好准备。吴军如果不来,士兵怨声载道,这事就过去了。不会写进史书里面,我们也不知道。吴军来了,他就名垂千史了,两千年后我们还能知道这事。可见这样的事实很少发生的。

  以虞待不虞者胜,就是,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人生就是不断地埋下伏笔,机会来的时候,你都准备好了。

  作战就那么一下子,我们99%的工作,都是准备工作。这个道理太深了,人们容易看到的是战利品的多少得失,时间,资源的分配,总是向收割倾斜,不是向准备倾斜。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我看到有的企业家,把收获的工作交给经理人。因为今天的收获都是他三年前耕耘下的,它把他的精力,关注点投入新的耕耘,为未来做准备。

  14.对于大将来说,战场瞬息万变,当然不能事事请示皇上,对于皇上来说,内政外交,敌国,叛军,他的压力比大将还大,而最大的筹码都交给你了,他能不派监军已经不错了,你要他不问不管,他一定得焦虑症。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国君处在生死存亡之中,你不能要求他不发表意见,不干涉行动,因为他时时刻刻在做判断。

  对于大将来说,不要把君王伸过来的手挡回去,让他随时可以插手,对他不设防,感觉你是透明的。这样关键时期,你非要自作主张坚持,你的坚持会更有说服力。

  15.真的智将,他的功劳,常常只有他自己知道。

  没发生的,没显现出来的,你能洞察到的,那才是本事。

  我们评论一件事,总是说,看结果。但今天的结果来自于昨天的决策,而且对结果的认识和解释,每个人还不一样。我们要讨论的,永远是对未来的判断,这一步下去,未来会怎样,那每个人看法差距就大了。

  我们特别要警惕那种,战胜而天下曰善的精彩案例,自以为可以复制,结果你一上手却复制不了。

  真正善于作战的人,都是战胜了容易战胜,甚至是已经失败了的敌人。看见敌人已经败了,他才开打!

  所以真正善战的都不是“名将”,名将是把不可能打赢的仗打赢了,所以一战成名。

  大智不彰,大功不扬,见微胜易,何勇何智。

  16.孙子兵法的核心:先胜后战。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弱者怎么能有压倒性优势,就是形成局部优势,所谓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创业者怎么能立于不败之地,手艺资源积累充足了再创业就立于不败之地,啥都没弄明白就冲上去创业,那就只有看能不能中彩成为“名将”了。

  比如你大学毕业,进入一个行业,扎扎实实努力学习努力干,十五年后,你就是大高手了。这时候你就立于传说中的不败之地,拥有高手的自由,想加薪找老板,想跳槽一大堆人等着,像创业你也有资源。这就是胜中求战。

  但谁愿意等这么久?创业吧!年轻人创业,哪行你也不懂也不熟,那就选一个看上去很美的项目开始吧。这就使战中求胜。

  他在一个行业扎根十几年,然后有所成。这没有故事性。北大学生卖猪肉,这才能上头条。

  别学新闻里的人,那都是小概率事件,要学你身边的人,那才是世界的真相。

  17.气势是什么?首先是你内心强大,然后别人也认为你强大。

  气势不是虚的,是实力积累出来的。每一个成功人士,都能体会自己气势的变化,越成功,社会越认可你,你气势越大,做事越顺。

  18, 要想办法让自己打主场,对方打客场。

  19.每个人读书,都是读到了自己,读到自己能对应上的。对不上的,你根本不知道,而且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读书是观照自己,我们对应自己的工作学习,放事上捉摸,自己提高。不要想当然地带入胜利一方的角色和情绪,要注意反过来,把自己假设成失败的一方,多想想如何避免失败,才更能学到东西。

  读书只问对自己有什么益,有什么用。

  最后讲一个故事(作者的故事,不是我的) ,

  我曾经介绍一个合作伙伴给我朋友,饭局完,他和我直接说,这家伙实力不行。我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他说,凡是比我钱少的,我已接触就知道他有多少钱。因为我知道人在哪个阶段是什么状态,比我钱多得我不知道,必我少的没有我不知道的。

  后面,我对照一下自己,发现有同样体会。钱比我少的,我谈生意一接触就知道他有多少钱,他哪句话真,哪句话假,我真的很清楚,因为他每说一件事,我都能对应上很多同样的事,知道是不是那么一回事。如果他经历比我多,境界比我高,那我就不知道了。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四):切合孙子兵法原意的解读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们主要靠意合法组合在一起表示千变万化的意义。当这些汉字以文言文尤其是先秦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很多时候就更难解读。就像《孙子兵法》仅有6000多个字,历尽千年,直到今天对它的解读仍然是各有不同,颇有“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之意。这里面固然有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知识水平等等的不同,但更多地是对孙子兵法文字的解读不到位。

  华衫的这本书可谓是《孙子兵法》研究方面的鼎力之作,他用了40万字解读了6000多字。其内容纵横开阖、广征博引,若说是一部兵法史,有人信;若说是一部职场奋斗史,也有人信;若说是个人感想,也有人信……《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之所以如此多变,关键就在于他以点带面,用广博的知识诠释《孙子兵法》。

  二十多年的浸润带来华衫笔下的精彩纷呈,若不读此书,至少我是不明白《孙子兵法》中计是何意?“以正合,以奇胜”中的“奇”是什么意思……

  现在不是冷兵器时代,但人生本身就是一场战斗,若能精准地理解《孙子兵法》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这或许是《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给我的最大启示!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五):孙子兵法 现实感悟

  1拒绝冲动 拒绝诱惑 排除干扰 坚持本谋 不忘初心

  2懂得示弱 不争一时之气 让敌人轻敌

  3先避害再趋利

  4拙速:实实积累 每天进步 功夫在平时

  5一次把事情做对不返工 才算高效率

  6不知柴米油盐贵者不可当家

  7不能因为你的队友是猪 你就跟着做猪

  8做事一考虑风险 二考虑代价 第三才考虑利益

  9两样东西最能驱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 二是焦虑

  10百分之九十九工作都是准备工作

  11知己比知彼更重要

  12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才算本事

  13把对的人放到对的地方才是领导力所在

  14不要贪 贪就容易上当 除了自己的性命 其他都可放弃

  15圣人因为不知 所以知之;小人因为知之 所以不知

  16走弯路是走路的一部分 花冤枉钱是花钱的一部分 都必不可少

  17相互驯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最深刻的本质 驯养即爱与责任

  18先恩后罚 恩威并用

  19谋定而后动 懂得等待善于忍耐

  20人们会相信一些事情 只不过因为他们希望那是真的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六):关于《孙子兵法》的三个错觉

  说起孙子兵法,很多人会想到三十六计,想到戏台上的神算谋士,小说里的长胜将军。“背水一战”“火烧赤壁”那些经典的战役至今流传,是人们茶余饭后彰显学识的一大谈资。似乎打仗就是一群智商、武力超高的大神碾压一群弱鸡。在看着本书之前,我偶尔也会中二的幻想自己成为赵云、李广这样的大猛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看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战争并非英雄之间的较量,不少错觉被打破。

  错觉一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人们最乐与称道的就是历史上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案例,从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知名度之大便可见一斑。因为这符合人们“花小钱办大事”的期许。想走捷径,想四两拨千斤。但是也许你只听到胜利者的颂歌,看不到失败者的碑文。韩信背水一战也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可是如果你学他就完了,因为韩信还有一只“奇兵” 以正合,以奇胜。那只预备队去端了敌人老巢,插满汉军军旗,造成赵军已败错觉,赵军才兵败如山倒。

  错觉二 三十六计是战争的决定性部分甚至全部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描绘的“近妖”,各种计策谋略,奇门遁甲,实力碾压对手。然而战争更重要的是战斗前的准备,要从“五事七计”(相当于现代管理学的swot分析)方面去综合评估敌我双方实力,觉得可以打,有胜算才去打。这就是“先胜而后战”,而不是战中求胜。“五事七计”远比三十六计重要。

  错觉三 百战百胜是真猛将

  百战只会让士兵疲惫,拖垮国家。汉武帝穷兵赎武,“烦我强悍虽远必诛”,结果国家被折腾的快要破产,最后出《轮台罪己诏》反省自身过错。李广不说百战百胜,偶尔失败便被俘虏。战争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战斗一百次还不能解决问题,就是将领无用。要一击必杀,一次解决问题。书中举得案例有王翦灭楚,李牧破匈奴,刘邦败项羽。

  书中还强调了等待的重要性。如果敌人有地利,或还没露出破绽,此时等待胜过出战。怕就怕自己耐不住,必须要有所作为,或者抱着侥幸心态,那就是自己作死。

  更厉害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保全敌人的国土人资为我所用。

  其他

  之前读过作者华杉的著作《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从符号这一角度、成本控制这一方向阐述传播方法,获益匪浅。此次作者引用历代大家对孙子兵法的注释,加之自己理解来阐述孙子兵法,值得一阅。除兵法外,书中还提了几条读书、做人的建议:

  不要用胜心读书

  我们看书、讨论时要杜绝好胜心,而要用谦虚学习之心,觉得哪些知识可以为我所用。而不是嘲讽作者、他人,认为别人都是傻逼。

  把自己代入失败的一方

  我们羡慕成功的人,总讲成功案例,手机看小米,避孕套看杜蕾斯,火锅看海底捞,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他们的成功方法复制不了,或复制了一个表面。重要的是把自己代入失败一方,做事前假定该事会失败,然后思考分析判断决策都是围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这点出发。在此基础上求胜。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七):孙子兵法

  所谓“五事”,是指五种直接影响到战争胜负的基本因素。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组织架构+指挥系统;人事制度,物资管理+财务制度)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兵众强需要在主有道、将有能、天地得、法令行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士卒练和赏罚明都需要在将有能和法令行的情况才能实现。

  ---------------------

  1.孙子兵法讲以强胜弱,而不是以弱胜强

  2.打得赢,也要算代价。

  3.先胜后战,赢了再打。敌人不失误,我们就没法赢。

  4.要能等待,能忍耐。

  5.一战而定,胜而不定的百战百胜,胜利没有意义。

  6.以正合,以奇胜,分战法是基本战术原则。 (围点打援+攻点阻援)

  7.诡道不重要

  8.知己知彼,关键是知己

  9.孙子兵法不是教你打赢,首先教你认输

  领导力,心里装着对方的利益,并且能让对方清楚这一点。

  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杀敌靠愤怒,夺敌靠奖赏。

  林彪“ 四快一慢”战术,向敌军前进要快,攻击准备要快,扩张战果要快,追击要快,发起总攻要慢,先查清敌情、地形、选好突破口,布好兵力,火力,做好准备后再发起进攻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八):通俗易懂的孙子兵法

  我生性不着调于那些古代文言文的一字多意和之乎者也的摇头陶醉,但是也不否认古代人的深奥一生执着研究的经典,想懂不能懂的纠结心态,徘徊书库里面无法畅游一番的遗憾。孙子兵法对我而言就是这样一部神作,而有幸的是,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这本书,通过作者的二十余年不懈专研,我们可以轻松的读明白孙子兵法,透过华杉先生的思想,我们知道了许多对于孙子兵法的误读之处,兵道,我们往往就想到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靠的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然后发现诸葛亮才是胜利的保证,因为他晓得天象知得地理,所以战争斗得妙。但是作者向我们传达的孙子兵法倒是一步一脚印的实际估量,很严谨的策略,并非神一样的巧计,攻打靠的是实力派,更推崇不战而胜之道,不战而胜讲究的也并非空穴来风的假面老虎的伎俩,靠的就是你真真的瞅见了我就是军队比你厉害,领导比你强,人民团结君主一致抗战的信念。所有这些,都是必然胜利的结果,打胜战是没有魔幻色彩的。

  打战也像是工作上SWOT的分析法,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这本书时不时透过很现代的观点结合兵法和工作,将本来很古老的思想穿越到了现如今,也说明了孙子兵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古今中外互相融合的,透过华杉作者了解孙子兵法,是极好的。书中有一篇说的是“进步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会”何其朴素的原理,很多道理我们都懂只是错失在实践上,我们大声嚷嚷一堆关于别人家的缺点和不足,用来安慰自己的高超,却没有来得及看明白自己的不足,让别人有了刺伤你的漏洞,自己的片体鳞伤就是自己大意,而大意就是用兵之大忌。

  书中的观点在华杉作者笔下都是那样深思熟虑,而你就翻阅一下书籍就可以知道精华所在,何乐而不为。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九):难得一个“透”字

  文/河北小珊 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不是第一次听说华杉,但确实是第一次读他的书,早就听说他有众多粉丝,然而却没有动心思去了解一下这个人,读了《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我有些后悔了!

  一个“透”字写着容易,真正做到难,很多书籍都打着“讲透”、“学会”、“秘籍”等字眼做招牌吸引读者眼球,内容确差强人意。但是华杉确实是研究“透”了孙子兵法,他研究孙子兵法长达二十余年,想来早已将其熟记于心、倒背如流,捉住了其中的精华。

  相信很多读者都和我一样被书封上面“先看封底”四个大字吸引,还没等翻开书先把书倒了过去。后面关于“以正和、以奇(jī)胜”等几天被误解的兵法的解析,更加印证了这个“透”字。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不得不承认作者的文字功底和他的史学水准一样高,一个个案例在他笔下跃然纸上,一个个历史人物、一幕幕场景都被他拉到了读者眼前。要是每个时期的历史、每本经典的著作都能被研究透彻,如此呈现给学生和大众,历史变得不再生涩难懂,该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十):全书摘抄笔记

  第一章 计篇第一

  21 所以一战而定是真名将。百战百胜,那是打了一百次胜仗了,还没解决问题,还要接着打!那要胜仗来干什么呢?所以百战百胜,是兵法没入门,不会打仗。再说世间哪有百战百胜这回事,那是把败仗藏起来不说。

  做任何事都是这个道理,不该动作时什么也不做,做一次就解决问题。多少事,都误在频频动作。为什么频频动作,无非是一种焦虑情绪。李牧不出战,损失了什么呢?什么损失也没有,但兵士们焦虑了,匈奴焦虑了,赵王焦虑了,他动作了,把李牧撤换了。

  小心你的“焦虑性动作”,那是最能毁你的。

  真正最重要的工作有两项:一是准备,二是等待。

  准备是自己的事,积蓄实力,操练兵马,鼓舞士气。等待,是等待敌人犯错,等待时机出现。敌人如果不犯错,我们就很难赢。兵法的诡道,如李世民言,多方以误,就是想方设法引诱对方失误。“能而示之不能”,是其中一个方法,也是最主要的,使用最频繁,而且屡试不爽的方法。

  李牧的案例比较极端,熬了十年。不过他不是最极端的。勾践卧薪尝胆灭夫差,前后共用十八年。

  24 处大事,决大疑,要熟思是非,不要拘于往事成败,不可迁就一时之厉害,更不可归罪于谋臣。

  还有两个案例:

  唐朝末年,唐昭宗愤于皇室不尊,发愤讨伐军阀李茂贞,要宰相杜能主兵。杜能苦谏坚拒,说:“他日我受晁错之诛,也不能弥六国之祸!”

  结果战事一开,朝廷打不过李茂贞,李茂贞上表请诛杜能,杜能跟昭宗说:“我可是有言在先啊!”昭宗这时候没了英雄气概,只能哭鼻子,说:“与卿决矣!”先下诏贬杜能为梧州刺史,接着就赐他自尽了。

  所以这杜能,比晁错,齐泰,黄子澄都冤!

  曾国藩骂唐昭宗强迫杜能在前,又翻脸诛之于后,其作为正是一个亡国之君。他也检讨自己。他说:我在军打仗的时候,有时听了幕僚一个定计,之后败挫。我或许并没有归咎于他。但是见面的时候,却难免露出脸色来,还是我自己不懂道理,修为不够。

  这“露出脸色”来的,他又讲了一个案例:

  后唐末帝李从珂担心石敬瑭谋反。李崧,吕琦进言说,石敬瑭若反,必须契丹之援,帝若与契丹和亲,石敬瑭就没机会了。本来计议已定,薛文遇却说天子之尊,岂能侍奉夷狄。还引用了昭君诗“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来讽刺,李从珂改了主意,把李崧,吕琦骂了一顿,说你们要把我女儿往火坑里送!二人跪地谢罪。吕琦腿脚不好,跪拜得慢些,李从珂还骂:你给我摆架子么?吕琦说,您晓得我腿不好撒。李从珂才罢休,还是把他降职。

  后来石敬瑭果然引契丹打破唐兵。这回李从珂晓得是不该听唐文遇的,又恨唐文遇,一见到唐文遇就骂:“我见此物肉颤!”几欲抽刀刺之。李从珂后来为石敬塘所灭。

  曾国藩总结说:“大抵失败而归咎于谋主者,庸人之恒情也。”

  成败不一定,过去的案例不等于可以照做,也不等于不可以照做。

  领导者要自己负决策责任。事情搞糟了,怪谁出的主意,那是“庸人之恒情也”,庸人都这样。

  28 霸天下的人有三戒:戒贪,戒忿,戒急。贪心,就会失去越多;忿怒,就容易有难;急躁,就会摔跟头。审查利害大小而图之,哪需要贪呢?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衡量彼己,哪需要生对方的气呢?斟酌事情的缓急,从容计划安排,哪需要急躁呢?您能持这三条戒,霸业就近了。

  下判断,做事业,要把握两条:趋利、避害。趋利和避害的权重,应该至少是相当的,五十对五十。但是,往往都成了七比三,甚至九比一。为什么,因为利往往在明处,在眼前,让人激动。而害在暗处,在远处,让人心生侥幸。我们经常看到人,去做一些利益极小,而隐患极大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那利马上可以得到。而那害,那明明白白的害,他却不可救药地认为“不一定”。

  不贪心,就不会上当。所有的骗局,都是从贪字入手。这骗局,可不是别人来骗你说工地上挖到宝,是你自己会骗自己。

  31 真正的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因为善战者不打那么多仗,只打容易的仗,不打跌宕起伏的仗,没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32 忘了本谋,这是我们每个人常犯的毛病,不仅仅是因为愤怒,任何的干扰都会令我们越来越远离本质的目的,而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追求枝节,而忘了本质。

  ——————————————————————————————

  第二章 作战第二

  50 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巧的东西长久不了,就那一下。就像时尚服装就能穿一季,最时尚的只能穿一次。标准衬衣能穿10年。拙速,曾国藩把它体会为不疾而速。从战略来说,从人生道路来说,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年你就超过所有人。功夫都在平时,都在基本面。 从打仗来说,拙速,就是准备要慢,动手要快。这就是林彪著名的“四快一慢”战术。

  “四快”是指:

  1、向敌军前进要快。进攻时要善于出其不意,长途奔袭,以抓住敌军。

  2、攻击准备要快。抓住敌军后,看地形、选突破口、调动兵力、布置火力、构筑工事、战斗动员等各项准备都要快。

  3、扩张战果要快。突破“一点”后,坚决扩张战果,使敌军无法恢复防御。

  4、追击要快。敌军溃退后,要猛追到底,使敌军无法逃跑和重新组织抵抗。

  “一慢”是指发起总攻击要慢。要在查清敌情、地形、选好突破口、布置好兵力、火力,作好准备后再发起进攻。

  ——————————————————————————————

  第三章 谋攻第三

  72 孙子这里总结“谋攻”,谋攻就是谋全,全利原则,自己不损失,敌方资产也不破坏,全取其利。要全取其利,就要“三非”:非战,非攻,非久。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攻而拔人之城,不久战而毁人之国。

  孙子的思想,做任何事之前,一是先考虑风险,二是考虑代价,第三才考虑利益。

  有两样东西最能驱使人犯错,一是利益诱惑,二是焦虑。

  人们常说见利忘义,其实更普遍的情况是“见利忘害”,见到利益,就难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见小利而亡命。

  焦虑也害人出错,为什么呢,人一焦虑,就想有所动作。你要他非战、非攻,要他等待,要他忍耐,他怎么能等,怎么能忍呢?战场上的统帅,生死存亡之间,没有一刻不焦虑,这就特别容易出错。

  如何避免呢?就是以失败为假设前提来考虑问题。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是以成功为假设前提,因为我做一件事,是为了把它干成。那我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如何能成功,这不很自然吗?不教我们这个,那还叫兵法吗?

  《孙子兵法》的出发点则不是这样,他是处处以失败为假设前提,首先假定这事会失败,其思考、分析、判断、谋划、决策,都是围绕避免失败,减少代价,立于不败之地,然后用计、等待,等待一战而定。

  经营也是一样,为什么有的人能专注,坚持,默默无闻,二十年磨一剑,最终成为行业领袖。而另一些人东一头,西一头,今天干这,明天干那,始终过着波澜壮阔的创业人生。其根本都是“思维性格”的差异,前者不一定是特别大智慧,而是一个“失败前提思考者”。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觉得是风险,他首先假设干不成,只有他已经干成的那件事,他才认为能继续干成,最后他就成了集大成。后一种人呢,他是“成功前提思考者”,听到什么都觉得是机会,是大机会,是不能错过的机会,最后他就成了终身创业者。

  李嘉诚说:“做任何事情先考虑失败。”这就是兵法智慧的根本。什么叫大师,大师就是知道自己跟别人一样,上手去干,多半是大败亏输,所以特别谨慎。吹嘘自己战无不胜,那不是大师,是大“失”,大失所望。

  “非战”“非攻”最后还强调一个“非久”。什么意思?是动作要少,关键时候,就来那么一下,最忌讳天天研究,频频动作,反复折腾,做多错多。

  ——————————————————————————————

  第四章 军形第四

  97 古代真正善于作战的人,先规划自己,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然后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时机。不可战胜,在于你自个儿,能否战胜敌人,在于对方有没有给你可胜之机。所以说善战者,能够做到自己不被敌人战胜,却做不到敌人一定会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但如果条件不具备,是不可以强为。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正可以和上一章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对应。先规划自己,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就是知己;然后等待敌人什么时候可以被战胜的时机,就是知彼。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

  一句话,人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别人。先管好自己,再观察别人。敌人如果无懈可击,我们是没办法取胜的。

  胜可知,而不可为。可以判断我们能胜。但如果没有胜的形势,不可强求。

  不可胜,不可强求,怎么办呢?

  首先是不办,不出战。抓紧练自己。孙子的思想是先胜后战,后面还会讲。我称之为赢了再打。没有赢,就不要打。

  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一点,认为这是不作为,必须要有所作为,自己才心安。这是一种“战略焦虑症”,忘了“作为”的代价、损失和风险。事实上不出手并非不作为,而是积累自己,等待时机。三国争霸,诸葛亮就是不停的作为,可以说没有任何胜算的作为,最后把自己累死了。他应该等,等待时机,锻炼身体。一是争取自己活得长,二是把国内治理富足强大,把儿子教育好传承下去。但他象很多人一样,认为不能等。不能等的结果是什么呢?司马懿活得最长,活过了诸葛亮,活过了曹操,甚至活过了曹丕,就没有人能阻挡他了,结果是三国归晋。

  所以第二个策略,就是等待。

  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选择。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太少了。等待什么?一是形胜,在等待中积累,让自己不可胜,不可胜,不可胜,越来越强。二是等待形势变化,势胜的时机一现,一举而定。

  最能等的人,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德川家康。有一个笑话,讲日本战国三大英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说三个人一起遛鸟,那鸟就是不叫。怎么办呢?织田信长说:“再不叫,再不叫就把它杀了,换一只鸟。”

  丰臣秀吉说:“不用杀,叫就奖,不叫就罚,总有办法让他叫。”

  问德川家康,家康说:“什么也不用做。等!是鸟嘛,他总要叫的。”

  三人中,就德川家康能等,而且他活得最长,结果就是他成了天下人,德川家族统治了日本三百年。

  等什么呢?一是积累自己,二是等形势变化,三是等对方失误。对方不失误,我们就没法赢。

  所以又有了第三个策略:能不能引诱对方失误?

  这就是《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里说的:“观古今兵法,一言以蔽之:多方以误。”想方设法引他失误。前几章讲了王翦灭楚国的故事,他找秦王要了六十万大军,开到楚境,却不发动攻势,安营扎寨,每天开运动会练兵,等楚国的动作。这一等,就等了一年。楚国人憋不住了,开始频频调动。楚军一动,他看到机会,一举出动,就灭了楚国。

  ——————————————————————————————

  第五章 兵势第五

  117

  “以正合,以奇胜”,是孙子兵法里被误读最多的一句话。最大的误读,就是以奇胜的奇,不念qi,念ji,是个数学词汇,奇数、偶数的奇,古人又称为“余奇”,多余的部分,正兵安排好了,余下来的就是奇兵,关键的时候用。简单的说,就是预备队。曹操注解说:“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正奇,就是一个先后概念。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牌都打完了,留一张在手上,关键时候打出去。

  两军对阵,先以正合,正兵合战,双方主帅在后面看着,看到关键的时候,投入预备队——奇兵——决胜,这就叫出奇(ji)制胜。大家都念出奇(qi)制胜念了两千年,ji就成了qi,将错就错了,那ji兵突然窜出来,也挺qi的。

  以正合,以奇胜,并不是孙子的发明,从孙子往前一千年,仗就一直这么打。最早有一部黄帝兵法,叫《握奇文》,又称为《握机文》,《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里,君臣二人讨论到这本书,李靖认为本是《握奇文》,因为念ji,传来传去,传成《握机文》了,用“机”字也对,预备队,也是机动部队。

  正合奇胜,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千变万化,但是——终而复始,象日月一样,死而复生,象四季一样,是循环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招!奇招并不多,是固定的元素,固定的套路,但用起来,就千变万化了!

  就像声不过宫、商、角、徵、羽,而五声的变化却听之不尽。用我们现在的简谱来说,多来米法索拉西,七个音,就能唱出所有的歌曲。

  色不过青、黄、红、白、黑,而五色的变化却观之不尽。现在知道就红黄蓝三原色,就能调制出所有的色彩。

  味不过酸、甜、苦、辣、咸,而五味的变化却尝之不尽,全世界有那么多菜式!

  所以战势不过奇正,而奇正的变化却无穷无尽。奇正互相转化,就像圆环一样无始无终,无穷无尽。

  李筌注解说:“当敌为正,傍出为奇。”正面作战的是正兵,斜刺里杀出来打侧翼的是奇兵。正兵奇兵往往是这么安排,但这是结果,不是原因。如果两军对垒,正面战场的没动,侧翼先冲击敌人,等敌人乱了阵脚,正面大部队再压上去。这种情况,侧翼的小部队是正兵,正面的大部队是奇兵。还是曹操注解的概念准确。简单的说,正兵奇兵就是一个先出后出的概念。如果“当敌为正,傍出为奇。”那就锁死了,没法相互转化了。

  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

  奇正之间怎么相互转化呢?其实很简单,已经投入战斗的,是正兵;预备队,是奇兵。预备队投上去,就变为正兵了。正在打的部队撤下来,又变成奇兵。

  所以奇兵,就是还没上战场的预备队。

  有的书讲“以正合,以奇胜”的战例,喜欢讲李愬雪夜袭蔡州,率一支“奇兵”,大雪天直捣敌人老巢,活捉了吴元济。人们都期待这样的奇袭得胜,那多爽啊!但这样的得胜,得手的三千年就那几回,不是孙子兵法的价值观。以奇胜,被人们误读为奇袭得胜,还是贪巧求速的心理作怪。如果要给李愬雪夜袭蔡州套一个军事理论,不如套二战的战略纵深,战略瘫痪理论,一个大纵深,绕过敌方防线,直接把敌人的中枢打瘫痪了。

  孙子兵法有三个地方被人误读最多的,一是计篇,前面说了,计是计算衡量,不是奇谋巧计,不是诡道。二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人都想去知彼,不知道主要问题是不知己。三就是以正合,以奇胜,都想贪巧求速,奇袭得胜,实际上孙子的以奇胜,出奇制胜,虽然也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但是是分战法的排兵布阵,不是讲奇袭。

  ——————————————————————————————

  第六章 虚实第六

  136

  先讲什么是虚实,杜牧注解说:“夫兵者,避实击虚,先需识破彼我之虚实也。” 无论怎样防备,都有弱点暴露,而且我也能设法让敌人的弱点暴露出来,甚至设防造成敌人的弱点,然后避实击虚。

  虚实篇、势篇和形篇,是讲作战的三篇。先是形篇讲先胜后战,然后势篇讲以正合,以奇胜,讲排兵布阵,再之后虚实篇讲避实击虚,这是逻辑顺序。

  虚实,需要注意的是敌人有虚实,我也有虚实。敌人有弱点,我也有弱点。能不能把我全都做实了,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好,一点都不虚呢?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地方都防备好,就必然所有的地方都防备不好,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人的关注点,精力,也是有限的。

  虚实篇后面有句话,叫“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所有的好事都落在咱家是不可能的,但人们就愿意相信所有的好事都会落在咱家,因为人们喜欢这个假设。

  所以我们时常有些一厢情愿的痴心妄想,比如木桶理论,木桶能装的水,是由最短的那根木块决定的,所以要想木桶装水多,我们就要把自己的最短木块补长,否则加长最长木块是没有用的。这里的最长木块,我的强项,就是我的实;最短木块,我的弱项,就是我的虚。成功靠加长最短木块吗?非也,靠把最长木块做得更长。弱项就是弱项,要承认自己有弱项,因为要承认自己不是神,我也是人,也有人类的特点。

  还有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变。”这也是不承认自己是人类的狂妄之言。别人没有的我有,别人有的我比他优,别人优的我比他快,他快了我还能变。这怎么可能呢?这样的前提就是对方是人,我不是人,我是神。而且如果能做到这样,兵法也没有用了,不需要学什么避实击虚,我用我的任意部位,去攻击他的任意部位,都是以石击卵,他都不堪一击。

  所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人快我变。”是一句疯话。正常的战略是什么,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无。”这才是真实世界。

  在学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时候,我们说,主要问题是不知己,而不是不知彼。但我们很容易去关注别人,却不注意关注自己,以为自己当然知道自己,其实最不知道的就是自己。同样,学习虚实,我们也不能只关注别人的虚实,而以为自己都做实了。非也,做不实,无论怎样做都有虚有实,也不可能把虚都补上,都补上,就都虚了。

  不要试图去“解决”自己所有的虚,要学会在有虚有实中战斗,学会不是试图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永远在问题中前进,这就掌握了虚实的精髓。

  160

  我怎么用兵,怎样的军形取胜的,大家都看到了。但是我是如何根据对方的兵形来因形制胜的,大家就不知道。下一次敌形不是这样了,我因形制胜的方法又不是这回这个了。所以我使用的方法是不会重复的,而且因形而变化无穷。

  所谓“学我者生,象我者死。”你看见人家是怎么取胜的,学得一模一样照做,最后却落得惨败。为什么,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是根据当时的条件情况,才那样做的。等你做的时候,所有条件情况都变了。而且你所看到的他的举措,不是孤立的,还有其他前提条件配合,你都没有,就照猫画虎,以为别人行,我也行,那就要吃亏了。

  比如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把一万人布阵在水边,他们没有退路,他们就会殊死作战,就能战胜二十万人。

  真是这样吗?

  再多打一会儿,一万人就被人消灭了。或者对方高喊缴枪不杀,就有人要投降了。韩信还有两千奇兵,突入赵军营寨,拔了他旗帜,插上汉军旗帜。赵军看老窝没了,惊乱奔逃,他才能乘势掩杀。

  所以这两千奇兵,才是关键。都学会了背水一战这个成语,下回布阵,你敢背水布阵吗?韩信也只布了这一回,下次他又变了。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大家表面看见的,讨论的,都不是关键的。关键的两条,一是当时的前提、条件、情况,二是人家过去十几年几十年的功力积累。跟人学的人,往往第二条不具备,第一条不知道,光学个热闹,当然是白搭。

  还有一点是兵法要反着学。要多往坏处想,别想得太美。首先不是学怎么玩弄别人,而是要学会不被别人玩弄。不要老想着我无形,我形之,误之,然后因他的形而胜之。这样越学越美滋滋,上了战场就玩完。要反过来,每读一句,都把自己设想成那“被形之”的人,不要被误导,不要轻举妄动,先保得住自己,再去捉摸别人,那才是兵法之道。

  ——————————————————————————————

  第七章 军争第七

  178

  兵以诈立,这句话有点误导。有人把这当成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以诈立嘛,立论就是诈。但是,从整个孙子兵法来看,五事七计,先胜后战,那都不是诈得来的。

  所以读书要联系上下文,听人说话要看他说话的语境。语言学家研究说,文本本身只能传达言语者意思的一小部分,结合说话时的语境才是完整意思。所以我们不能把别人的一句话,从那语境中抽离出来,孤立的解释,甚至放到别的语境中去放大,那就大大偏离了作者本意。

  孙子讲兵以诈立,是在军争篇里讲的。前面计于庙堂,作战谋攻,形势虚实,都讲完了,开始两军争胜了,再开始讲诈。

  诈是什么?还是用足球赛来解释最简单,就是假动作。可以说每一脚前面都是假动作。诈,就是隐藏自己的意图,欺骗敌人,调动敌人,“多方以误之”,想方设法引他失误。

  以足球为例,诈是假动作,但你不能专练假动作。兵以诈立,但你若把这当成了价值观,认为诡诈之人才能成事,那就自欺欺人,把自己诈进去了。孙子讲诡诈,但他可可不是诡诈之人。

  以利动。

  这句话又有歧义。利怎么解?是利益?见利而动,人家诱你,就是以利诱之,去不就中计了吗。所以利是有利,根据胜利的原则,有利才行动。

  这句话好像没什么呀!有利才行动,当然呐!这还用说吗?

  当然要说,因为不能做到有利才行动,是我们最大的弱点。行动的原因,往往是情绪或压力,而不是有利。

  比如因为焦虑而行动。因为焦虑,就总想搞点动作,沉不住气,没有认真评估这动作是否有利,结果造成损失。

  比如因为压力而行动,上级催你出战,做不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比如因为愤怒而行动,被人一激,忘了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是我们行事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不要管之前怎么样,唯一需要把握的就是下一步怎么做对我有利。

  比如我们说一个人能忍辱负重,其实就是人家按“有利原则”行事,我们却按“有理原则”思考。我们说他忍辱,是因为觉得他有理,却受了委屈。而他为什么要忍辱负重呢,因为负重是利,利国利民利己。

  我们自己呢,处事常常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自以为有理。殊不知别人也认为他有理,相互义愤填膺,结果两败俱伤。我们经常听人怒吼“你这个人怎么不讲理呢!”从来没听过人检讨:“对不起,这事儿是我不太讲理。”

  所以讲理,其实不如讲利。因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有理,越是讲理,越是自私,越是容不得别人。讲利呢,你要想获利,就得跟别人博弈,就得考虑利益相关方,反而大家能公平交易。

  以利动,不是见利而动,是有利才动。

  就这一句话,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做不到,要不怎么叫孙子兵法呢!

  以分合为变。

  曹操注:“一分一合,以敌为变也。”

  分合为变,就是奇正为变。兵法又叫分战法,大战术就是分合奇正。李靖说:“兵散则以合为奇,兵合则以散为奇。三令五申,三散三合,复归于正焉。”这部分在讲奇正时已说了不少,今天就不说了。打球去:)

  兵以诈立,是踢足球的假动作,不是兵法根本,更不是价值观。兵以利动,不是见利而动,是有利才动。

  205

  我们读书,或者跟人讨论问题,有一个非常非常普遍的毛病,就是有胜心。不是专注于我有什么体会,学到了啥。而是想胜过他。他说得很好了,但我想方设法,非要另立一说以胜之。或者换个角度,跟他讨论讨论,总之要让他站不住脚,显我的本事,至少显示我知道得多!

  上课向老师提问题,不是真有问题,就是展示一下自己的“智慧”。听完老师的课,或读完某著名的书,跟人交流,不是交流学到了啥。而是一开口就是:“我觉得他那个地方说得也不对嘛!”

  胜心是读书学习的大病,跟同学讨论,要压倒同学;上老师的课,想挑战老师;读古人的书,还想胜过古人。一有胜心,读书就不是怀着学习的虔诚,而是抱着纠错的快感,不是“学习型读书”,是“纠错型读书”。

  我读《十一家注孙子兵法》,因为是历代十一人所注留下来,每个人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注,这种感受就特别明显。第一个注的是曹操,他就是靶子了。谁的靶子呢?主要攻击他的是杜牧,几乎把曹操射成个刺猬。杜牧的注,常常第一句就是“曹说非也”——曹操说得不对!曹操死了,没法从坟墓里起来跟他辩论,所以每次论战当然都是杜牧获胜。杜牧为什么老说曹操说得不对呢?因为胜过曹操比较有快感。

  那杜牧是个诗人,是个文人。他就特别喜欢标新立异。我想他在注孙子兵法的时候,他不太关心孙子兵法对自己有什么用,而是关心自己的文章,如果和前人注得一样,就没什么意思了。

  孔子说:“恭则不辱。”那不恭,就要受辱了。杜牧老说前人不对。后面自然就有人说他不对。所以《十一家注孙子兵法》里,每一句“曹说非也”后面,都有一句“杜说非也。”“拨乱反正”比较多的,是梅尧臣。他是宋朝人,也是诗人,杜牧死了两百年了,他也没法起来论辩。

  那么我们认为谁对呢?

  首先我们关心不是谁对。我们关心的是自己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用。读书是观照自己,放自己身上体会,放实际事上琢磨,这才是真读书。搞些标新立异,徒事讲说,是读书的大病!

  其次,错的也有价值。杜牧的注,也让我们知道不少新鲜事,不也挺好吗?再说他下的功夫很大,是十一家里成就最大,影响最大的,我们也不必去揪他的错,得我所取就行了。

  克劳塞维茨说:“错误的意见不管多么荒谬,至少让我们知道了别人看问题的角度”,这也是价值。有时候别人跟你说个道理,你觉得他太荒谬了,简直不可忍受。这时候你要往好处想,他让你知道了,还有人是这么看问题的!

  第三,到底谁对?这个问题我们当然是关心的,不是没对错,是有对错的。谁对呢?我基本一律是以曹操的意见为准。因为曹操才是吃过猪肉的嘛!其他人猪跑都没见过。

  除了曹操,我还有一本注本做标准,就是郭化若译注的孙子兵法。郭化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黄埔军校毕业,又多年在抗日军政大学教书。他的注本,可以作为标准答案。

  关于孙子兵法,我也经常碰到人跟我讨论。比如两个问题,一是说孙子与孙膑是同一个人。这个讨论纯属无聊。孙子是春秋时期跟吴王一起的,孙子兵法里有的内容就是具体针对越国的。而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人,那时候吴国已经亡了。两人差了一百多年,怎么可能是同一个人。无非是有人提出一些说法,显示自己学问。但是这些提法根本不值得采信,这就叫徒事讲说,不是真读书。

  第二个经常被讨论的问题,是“小敌之坚,大敌之擒。”那上下文意思本来清楚明白到不能再明白。“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你是“小敌”,打不赢别人,还非“坚”,坚持不跑,就要被人擒了。但国内某研究孙子兵法的大家,他说,大家都认为是这意思,但我认为不是,真正的意思是“如果弱小的一方能坚,那就一定能把大敌活捉。”如果孙子是这意思,那他前面的话都白说了。

  对小敌之坚的解释,还有更过分的,谁呢?南怀瑾。

  他学问大呀!如果解得跟别人一样,就显不出学问了。他说这个“坚”,是财宝,是装备,敌人的财宝、装备,锁得再紧密,只要我们打败他,就可以归我们了!为了论证这个解释,他还以《庄子》为证:“庄子曰:“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为之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人们把财宝锁起来有什么用呢?还不是引盗贼来罢了。

  同学们一听,都震了!哇!还是南老师学问大!

  对于这些读书之病,王阳明说了很多:“其说本已完备,非要另立一说以胜之。”不是真读书,而是有胜心,徒事讲说,求些虚荣。

  读书只问对自己有什么益,有什么用,不要去文字上训诂纠结,自以为在做学问。

  所以我读兵法还有一个体会,就是把自己带入进去,假如我是他,我怎么做?而且我们读书,跟看电影一样,自然就把自己带入胜利的一方。要再反过来,把自己带入失败的一方,假如我是他,我怎么办?

  把自己带入书中,再把书带入自己工作生活中。这书上的道理,案例,在我的实际工作中有什么相应的情况,有什么启示。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才算书没白读。,此用兵之法也。

  ——————————————————————————————

  第八章 九变第八

  227

  智者能兼顾利、害两方面的考虑,既看到有利条件,也看到不利条件。

  这有点像我们现在常用的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利就是机会,害就是威胁,你两方面都得分析到,不能只顾一头。

  曹操注解说:“在利思害,在害思利,当难行权也。”

  看到利,就多想想它有什么隐患,藏着什么危险。看到害,就多想想它有什么积极的一面,能转害为利。遇到困难或突发事变,要懂得变通。

  曹操注得深刻。我们自己呢?在害思利易,在利思害难!

  因为人们的心理,总是一厢情愿,总是贪利而避害,总是侥幸心理。

  贪利是真贪,避害却不是真避,而是在心理上逃避,侥幸而疏于防范。见到利的时候,心里知道背后有害,但却认为那不会发生。见到害的时候,坚决相信背后有利,并且一定会发生!

  看看人们对“危机”的解释就知道了。人人都同意,危机=危险+机会,我们要化危险为机会,危机的机,就是机会的机。

  实际上危机的机,是扳机的机,你不要去抠那个扳机,该买单的时候买单,低调买单认赔,就是最积极的处理。不要试图在这事上还能另外捞一笔。

  认输才会赢。不认输,不买单,就继续投入进去,害没能转化为利,反而越来越大,那就不是孙子兵法教给我们的本意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