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纯粹经济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纯粹经济学读后感10篇

2022-04-06 03:30: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纯粹经济学读后感10篇

  《纯粹经济学》是一本由王福重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纯粹经济学》读后感(一):开脑洞的经济学

  之前推荐的《纯粹经济学》只给大家看了看目录,有点应付,今天弘毅士读完了这本书,实在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非常适合经济学入门,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的同时不失专业。

  在这里,我挑出几个让我感触最深的点,和大家共同探讨。

  1

  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进行有价值的生产,并把生产成果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经济学(宏观)是一门研究人类整体活动的学科,它让我们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行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很多人抱怨国家政策,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对,应该怎么怎么样,这样老百姓就富裕了,但仔细想想,他想要的不是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而是要自己的日子好过。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问题就能很容易地跳出这种思维。

  资本、生产资料、土地、企业家智慧,这几样一样都不占的人,怎么可能在分配的时候获得那么多呢?普通人一般都只拿到了劳动力参与生产那部分的价值,而拿到多少,取决于你的劳动在生产中能创造多大价值,并不是国家政策改了就能根本性改变的。

  2

  边际

  边际:某个变量的微小变动,引起的其他变量的改变量。

  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思想,是一种动态的想法。经济学把物品给人们带来的作用成为效用,比如你吃饺子的时候,饺子给你的满足感,让你有饱的感觉,这就是饺子的效用。

  为什么你当你吃饱了就不再像吃饺子了呢?

  这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当你吃第一口饺子的时候,新增加的这一个饺子对你的边际效用最大,随着吃的饺子数量增加,边际效用是逐渐递减的,也就是说,后面新增一个饺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在逐渐减小。当你吃饱了,每个饺子带来的边际效用甚至可能是负的,所以你自然也就不吃了。

  这个原理可以很好地解释水和钻石之谜。

  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物品对人类的价值越高,价格就应该更贵。但是水和钻石这个反例让人们无从解释。

  直到边际原理的出现。

  如果你得到了一份的水,自然是先要用来喝,维持生命这个效用是最重要的,这时候水的边际效用最高。如果你又得到一份水,你可能会用来浇灌庄稼,养活作物让自己得到能量这个效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第三份水你可能用来洗澡,让你自己变得干净一些。第四份用来洗衣服,第五份估计就会用来养狗了。

  看到了吗,边际效用下降的多么厉害。这和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物以稀为贵异曲同工,而且更伟大,能通过数学的严格证明推广到其他领域。

  3

  博弈论

  博弈论:研究当事人之间的决策相互影响的条件下,人们如何行动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这实在是一个开脑洞的理论,前方高能!从海盗分金这个故事开始吧!

  5个海盗抢得100枚金币,他们按抽签的顺序依次提方案:首先由1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5人表决,超过半数同意方案才被通过,否则他将被扔入大海喂鲨鱼,依此类推。问第一个人怎样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如果你之前没听说过这个问题,那你的答案难免落入俗套,比如平分,比如只给四个人分。

  正确答案让我大跌眼镜:第一个人说我要全部的100个金币。

  咱们从第五个人倒着推,如果只剩第四五两个人了,不论四提什么规矩,只要五不同意,100金币就全是自己的了。所以不论一提什么,五肯定不同意,以杀掉前三个。

  四号也明白,所以会同意第一个人的看法,省着轮到自己。

  三号也有这样的小算盘,如果到了自己,自己说拿100金币,三和四同意,这样方案就通过了,所以三一定不会同意一的任何方案。

  二号也知道,只要三五一反对,自己就死定了,所以也会同意,于是就出现了一二四同意,三五反对的情况。

  100金币就这样被一全部拿走了。这就是博弈论的奇妙之处。

  4

  飞机票为什么打折

  有的时候会遇到打很多折扣的机票,甚至比火车还便宜,很多人都认为这时候这趟航班应该停运啊,至少不应该发那么多趟,这样会给公司开来亏损啊。

  其实不然。这是一种剥削消费者剩余的做法。

  比如你觉得这个东西值900元,而它的价格是800元,这就产生了消费者剩余。

  现实生活中,如果飞机票不打折,那就只能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比如从北京到成都的飞机票是1500元,如果一点折都不打,那就不可能把价钱定在1500元,那样不会有很多人坐。(最多也就是航班开之前几天有人愿意花这么高的原价)所以只能以900元卖所有的机票。

  而如果预定的越早的打折越多,那临近起飞几天的飞机票就能卖到1500元,甚至更高。这就实现了对消费者剩余的剥削。

  而且,多年来的航班运营历史很好地提供了打折的依据。买的没有卖的精,航空公司自然会算好怎么制定打折规则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所以,垄断者的低价,并不是他们仁慈,要回报社会什么的,实际上是想剥夺消费者剩余,自己赚更多的钱。

  5

  抵制日货正确吗

  经常会看到什么中国人就是没骨气,有本事别买日本人的东西啊这样的言论。读了《纯粹经济学》才知道抵制日货是不是正确。

  先来看两个概念,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书中用生产葡萄酒和面包举例。比如,你一天可以生产5瓶葡萄酒,5个面包,我一天生产3瓶葡萄酒1个面包。这样不论是葡萄酒还是面包,你对我都有绝对优势,你生产的就是比我多。

  但是你会生产把生产葡萄酒和面包的任务全部交给自己吗?聪明的人看到了这一点:你生产一瓶葡萄酒,意味着放弃了一个面包,而我生产一瓶葡萄酒,只放弃了1/3个面包!即我生产葡萄酒的机会成本比你低,这样,我在生产葡萄酒这个方面就有比较优势。

  我们两个合作,我多生产一点葡萄酒,你多生产一些面包,我们互通有无,就能带来更多的生产总量。

  这也就能解释我们为什么不应该抵值日货了,因为日本在一些东西的生产上对我们有相对优势,让你生产这些,可能会为我们这个整体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时如果你说,谁和小日本是一个整体啊!我才不呢!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比较优势理论也能为能力不是非常拔尖的我们找找自信,即使有人能在各个领域碾压我们,但我们一定在一些领域具有比较优势,这样“大神”们就会把我们拥有比较优势的工作留给我们,这样也就饿不着了。(怎么这么可怜,但事实就是这样)

  怎么样?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你开了不少脑洞吧?

  《纯粹经济学》读后感(二):要点和定义

  常规工作自动化,受影响的最为严重的四个中档岗位:销售、办公/行政、生产/工艺/维修,运营商/加工商/劳务工

  跟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好像,我只看了曼昆的2章。准备晚上开始第三章。

  满足欲望的手段,叫资源。欲望无限,资源有限,所以具有稀缺性。

  资本主义产生后,解决这对矛盾的方法变成发展生产,缓解稀缺。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结合起来就是“资源配置”。

  经济学就是关于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

  边际的意思是最后的,或者新加的,边际考虑即只考虑最后一个或者新增加的一个单位因素所引起的变化。

  最后一个农民的产量决定所有农民的产量和报酬,不是第一个农民的产量,也不是平均产量

  做事情必须考虑机会成本,不但要看做这件事得到了什么,还要看做这件事失去了什么。如果失去的比得到的多,就不值得做。

  经济学里把商品对人的主观上的有用叫做效用。总效用是消费一种商品主观上所获得的总的满足感。而边际效用是新增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效用。

  一件商品的价值是由他的边际效用决定的,而不是总效用。

  消费某种商品的总效用,遵循先增后降的规律,这是有边际效用递减所造成的。

  超额利润:经济利润

  正常利润的定义是:企业总收益减去工资、地租和利息以后的余额。

  企业总收益减去工资、地租、利息和正常利润还有余额,就要经济利润,也叫超额利润,超额利润属于资本家或者股东。

  厂商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和产量无关的成本。

  可变成本是和产量相关的成本。新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叫做边际成本。

  如果发生亏损,只要产品的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就不应该停产。

  当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就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可以通过边际调整,即比较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使花在不同商品上的最后一个单位货币获得效用相等,消费者就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会计利润=厂商总收入-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历史成本=实际发生的成本=工资+原材料费用+利息+税金等

  厂商的机会成本=会计成本+自有资金的利息+企业所有者的自由时间的机会成本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段时间内(一年、一个季度或者一个月)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私人物品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物品,衣服、手机、房子和汽车等。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

  政府职能:1建立国防 2. 建立严正的司法机构 3.建立有限的公共设施或者公共工程

  购买支出是指政府花钱购买商品和劳务,它能直接影响总需求。

  总需求=家庭的购买(消费品)+企业的购买(投资品)+政府的购买+净出口

  挤出效应:当政府增发国债、增加支出是,经济中的储蓄就会被政府所吸收,私人部门或者企业所能分到的储蓄就会减少,引起企业对资金的争夺,导致利率上升,企业的投资反而下降。只要尚未达到充分就业,还有闲置资源,挤出效应就不会那么严重。只有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并且没有闲置资源时,才会产生100%的挤出效应。

  财政政策分两类:收入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政府开支政策

  货币的价格就是利率:利息/借出的本金,高低代表着借钱的难易程度。

  M0:纸币和硬币,没有在银行体系里的货币,也叫现金,又叫通货。

  M1:M0+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企事业单位的存款

  中央银行存在的主要目的是监管并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和稳定,租金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

  货币多少影响利率高低,利率高低影响投资多少,投资多少直接影响总需求。

  中央银行调节宏观经济有三板斧:1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就是商业银行按规定存在中压银行的钱。货币创造的倍数是存款准备金的倒数,经济中的货币是商业银行在存款活动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央行印出来的!

  2.再贴现: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就是再贴现。贴现率越高,则商业银行愿意向央行借的钱就越少,商业银行可以用于贷款的钱就越少,个人和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就越大,利率就越高,投资下降,总需求下降,过热的经济就会降温。

  3.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是指买卖政府有价债券的市场。这里的公开,是指市场对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都是开放的。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政府债券,就要“吐出”货币,这些货币进入商业银行系统,增加了贷款供应,使利率下降,总需求增加,经济更加繁荣。央行不能直接认购债券,却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

  经济学中的失业:1针对劳动力而言 2.接受现行工资,正在找工作,但是没有找到工作的劳动力。

  失业率: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人数的比率

  自然失业率=摩擦失业率+结构性失业率==社会所需劳动力同找工作的劳动力不匹配

  If 失业率=自然失业率,这个社会就充分就业。

  第三种失业:因为经济衰退或者经济周期造成的总需求不足。

  最低工资非但没有保护到工人的利益,反而增加了非自愿失业。

  解决失业的正确道路:

  1. 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

  2. 提供及时和丰富的就业信息给找工作的人

  3. 消除歧视

  最终是靠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一定是社会价格总水平的上升。=生产资料+销售品

  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将财富从债权人手里转移到了债务人手中。

  凯恩斯:借贷关系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

  直接生产,就是投入资金、劳动力等生产出想要的商品。直接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间接生产,就是要想商品a,却生产商品b,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商品a。间接生产自己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贸易保护最常见的手段是关税和配额。

  配额是一种“寻租”,没有从事生产的情况下,政府控制或者垄断社会资源,如果别人想要,就得付出代价。

  外汇的定义:1)是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者支付凭证 2)被许多国家接受(理想是全部国家)

  外汇的作用是清算国际债权和债务。

  本币升值是指一单位本币可以兑换比原来更多的某种外币。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汇率应该有两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即相对价格水平决定。

  国际收支说认为,本国货币对某种外国货币的汇率由该外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而一个国家对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来自于该国的国际收支。

  供给和需求包括:产品、劳务和外资。

  布雷顿森林体系:1.美元与黄金挂钩 2.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牙买加协议:各国之前的债权债务不再使用黄金。各国央行之间的买卖黄金也不再按固定价格,而是随行就市。

  浮动汇率风险比较大,一般都会通过远期合约和外汇期货等手段进行对冲避险。

  同一种商品,虽然在不同国家用不同货币标价,但是换算成同一种货币,其价格应该相等。这个就是一价律。

  赋税司原则:公平、确定、便利和节省。

  科斯首次提出“交易费用”,如谈判、履行合约和搜集信息的费用,来解释企业存在的原因和企业扩展的边界问题。一旦交易费用为零,产权界定是清晰的,那么法律就不会影响合约的效果。

  经济学派系:剑桥学派: 马尔萨斯(经济学原理),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新古典经济学:

  奥地利学派: 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

  芝加哥经济学派:弗里德曼和科斯

  现代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国富论》

  《纯粹经济学》读后感(三):第一篇听书笔记

  参加陈虎师兄的读书会一年多了,听他讲了好多书,可是一本也没记下来。感觉就这样听效果不行,于是决定从这一本开始做听书笔记。最近,陈虎讲了不少经济学方面的书,感觉很深奥难懂的东西,经他讲解后变得挺有意思的。也算是发现了自己喜欢的新的课题——经济学。不过看的书越多,越发现心理学、经济学、哲学等等这些学科之间是存在共通之处的,学通学透了应该都好理解。

  到目前为止,看了三本经济学方面的书,一本《卧底经济学》,两本《魔鬼经济学》,只有一本写了读书笔记。我应该还停留在“看热闹”的初级阶段,不过从这种通俗易懂的大众经济学书籍入门,也没什么。我时常对自己太严苛了,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被人,什么都做得不够好,其实真应该对自己宽容些!

  陈虎兄分10个标题给我们讲这本书,其中标题9-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似乎漏掉了。我并没有看这本书,仅以听过的这9个标题记录这本书的内容。

  1.你的工资原来应该这样算

  这也是一些年轻律师的困惑,他们的师傅办理一个案件可能收费高达上百万,可不论师傅们收费多少,他们的工资是不变的,只有几千块,因此他们的心理也不平衡,觉得自己被剥削了。

  那么决定你工资水平的究竟是什么?答案是“边际产量”。以农民种粮食为例,以一亩地为基数,一个农民种植的产量是1000斤,两个农民种植不可能是2000斤,三个农民种植不可能是3000斤,……一万个人种植不可能有一万斤(他们会把土地踩平导致没有亩产!)。随着人数的增加,人均亩产会呈现递减的趋势,最后一个人的产量就叫做边际产量。假定有100个农民劳作,第一个人产量1000斤,依次递减,最后一个人产量10斤,应该如何给他们发工资呢?有三个选项:A)打多少粮食发多少工资;B)按所有人的平均产量发工资;C)按最后一个人的产量发工资。你会选哪一个?我觉得选B比较好,感觉这样比较公平,也利于团队协作。而经济学家的观点是C!呃……所以我不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家认为,第一个人之所以打了1000斤粮食是因为他是最先进行劳作的人,他的产量并不是由他的工作能力决定的,最后一个人只打了10斤粮食是因为他是最后一个来的,只能打10斤粮食了,他的产量也不是由他的工作能力决定的。第一个来的和最后一个来的,区别在于土壤肥力!他们的劳动贡献并没有差别,每个人的产量都是由“土地+劳力”构成。我们之所以认为应该选A或B,就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土地的价值!稻米生产出来不仅仅需要劳力,还需要地主提供的土地,所以并非地主在剥削农民!我的观点还是法学的公平原则,这一原则并不适用于经济学。可能你也会和我一样觉得这太不公平了,第一个农民不是白打了990斤粮食?可这就是经济学的残酷原理!

  你的收入不是与你的劳动成正比,而是与你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2.劳动决定价值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分工,我们发现可以不用每件事都自己做,只需要做自己最擅长的,然后将产出与别人交换就可以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交换的依据或标准是什么?因此出现了价格的概念,接下来又一个问题是价格如何确定?因此出现了价值的概念,最终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仅仅依靠劳动获取商品,因此用这一理论解释商品价值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出现,这一理论遇到了挑战。如同样是打篮球,为何姚明的出场费和普通人的出场费差距及其巨大呢?如同样是工人生产的一瓶红酒,82年卖和现在卖的价格可是有天壤之别的!因此劳动并非决定价值的唯一因素,还需要考虑资本、知识等客观因素和个人对商品的感情等主观因素。

  可是还是有一个理论难题——水和钻石的价值之谜。为何水的价值极高,价格却极低;钻石的价值极低,价格却极高?

  3.水和钻石为何价格悬殊?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新的理论“边际效用”——一件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它的总效用决定,而是由它的边际效用决定。总效用是消费商品时主观上获得的所有满足感,边际效用是每增加一个新单位所增加的效用,如多买一个LV的包所增加的满足感。

  总效用有一个规律,就是先增加后下降,如你吃第一个冰激凌时感觉超幸福,吃第二个决定也挺好,当持续吃到第20个时,可能想死的心都有了。而边际效用的规律是递减的,如吃冰激凌的第一口永远比第二口、第三口好吃。

  我们再来比较水和钻石的边际效用,随着水的增加,从最开始的喝水,到做饭,到冲厕所……直到最后你不知道拿水做什么,水的边际效用就趋近于零了。而钻石只能满足人类的一个欲望,即佩戴以显摆,所以它的边际效用极高。这就是二者价格差异的原因,“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正在于“稀”的物品边际效用高。这样一来,价值就由土地劳动资本等客观价值论转向了主观价值论。

  4.节俭是个好东西吗?

  这一问题要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解答,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1929年-1933年第一次遇到了经济危机,生产力极大化后产量急剧增加导致物质过剩,企业不敢再扩大生产,由此削减人工,而工人失业后会更缺乏购买力,由此恶性循环导致经济大萧条。

  这时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分析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即人们不愿意买东西,对于人们为何不愿意买东西,他指出三个原因:一是物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二是资本的边际效率也是递减的,即资本回报率是递减的,如资本家投资第一家餐馆时是盈利的,但在同一地区投资餐馆并非越多越盈利;三是流动性偏好,现金的流动性最大,因此人们不太愿意把现金都花出去,手上肯定会留一点钱。基于这三个原因,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理论以驳斥萨伊定律(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即生产的东西一定能卖出去),单单依靠家庭和个人,总需求一定是不足的。

  大萧条结束后人们得到一个启发——总需求比总供给重要,因为生产已经不成问题,而如何提高需求才是避免经济萧条的方法。

  由此回到我们的问题,节俭是否是一种美德?节俭是农业社会时的美德,到了工业社会,节俭就不是一种美德了。凯恩斯说的“浪费有理、节俭有过”是站在宏观经济的角度提出的,所以我们可以重新思考我们的传统美德,哪些是基于农业社会的约束条件而产生的。(可以扩展阅读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

  5.啥叫GDP?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没有价格的东西不能算入GDP,如做家务,自己做家务虽然可以获得整洁舒适的福利,但没有价格,不能计入GDP。因此GDP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因为有些福利没有价格无法计算。

  最终产品:只有直接卖给消费者使用的产品才是最终产品,如卖给消费者的面包是最终产品,生产小麦、面粉则是中间产品。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附加值,即每个生产环节增加的价值。把这些加起来就是该产品的市场价格。

  生产:只有新生产的最终产品才计算。如今年生产了100元,卖出了80元,那么统计GDP时应计算100;又如今年生产了100元,卖出了120元,那么还是统计100,因为多出的20是去年生产的,已经统计过了。

  一年内:是不是一年中生产的产品都可以计算入GDP呢?如一套房子是今年1月建成,5月花100万买了,10月以120万卖了,那就不能计算2次;如日本生产的汽车在中国的产值,产值应该计入哪国的GDP?GDP是属地概念,只要是在我国内地生产的,都属于我国GDP。

  但GDP有两个缺陷,一是对于不能以价格计算的福利不能在GDP中体现,二是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如环境污染等,不能在GDP中减去。

  6.产量最大化背后的经济学道理

  (1)边际产量:保持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单独增加一个要素单位所能增加的总产量。

  如烤鸭,需要炉子和工人,炉子和工人都是要素,烤鸭就是产量。

  (2)边际产量会递增,但最终会递减[第一讲曾经讲过]

  如炉子不变,工人的增加最初会使边际产量递增,但工人增加到一定数量时,继续增加工人,边际产量就递减了。

  (3)如何实现产量最大化?

  购买每种要素的最后一元钱所产生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不过这个问题我们普通人计算起来估计有点困难,应该还是需要有专业人士计算吧。]

  7.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农村改革初期的一句顺口溜:“三三见九,不如二五得十”。意思是指一年种三季,每季产300斤,不如一年种两季,每季产500斤。

  机关里人浮于事、减人增效,也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体现,

  企业利润最大化:当企业把工人数量从1个增加到2个时,生产苹果从100箱到180箱,第二个人的边际产量是80箱,如果其工资是50箱(苹果价格)的利润,那么企业还有利润,可以请人。直到工人的边际产量到最大化且等于工人工资时,企业就不能再请人了。所以,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企业雇佣的工人数要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人工资这一点上。

  8.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囚徒困境就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双方对信息都知晓,但对对方如何选择都不清楚。

  9.囚徒困境的运用

  (1)两党制中,如何让一个法案肯定获得通过?

  巴菲特讲过一个例子,在某个两党制国家,某富翁希望自己的提案获得通过,于是找到公证处进行公正,如果法案未通过,将捐给支持者10亿。于是该国的两个政党为了不希望对方获得10亿,都会支持议案。

  (2)政府禁烟,烟草公司利润反而高了?——节省了广告费用

  10.挤出效应

  政府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来为其支出筹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货币供给不变,政府出售债券相当于收回流通中的部分资金,则市场上资金减少,从而贷款利率升高,进而导致私人投资减少,引起了挤出效应。[政府挤出私人投资]而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投资的利率弹性大则挤出效应大。

  (1)亚当斯密的国债有害论

  国家借钱是为了非生产性的消耗,如战争等,而私人是为了生产投入。如果国家把私人用于生产投入的资金都借走了,就会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当然是有害的。

  (2)凯恩斯的国债有益论

  凯恩斯是站在经济危机的角度分析的,[详见前文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投资也是一样,因此会出现经济危机。

  所以经济学家都是站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分析的,挤出效应是好是坏,也要区分不同的时代背景。经济萧条时不会出现挤出效应;经济充分就业,没有闲置资源时挤出效应是百分之百;经济充分发展,有闲置资金用于投资时的挤出效应并不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纯粹经济学》读后感(四):一本不错的入门级趣味经济学书

  基本就是《人人都爱经济学》的重制版,如果没看过前者,还是推荐吧,一本不错的入门级趣味经济学。通过这本书,我发现一个道理。敢于花钱的人,其人生态度是乐观的,因为他发现他所购买任何商品的价值都大于他手中的钱。反之,不怎么花钱的人会认为大部分的商品都不会给他带来额外的快乐,而有没有这份额外的人生快乐,则体现了不同人的价值观。

  知识点:

  做事情的真正成本,不是为做一件事已经付出的东西,而是为做它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

  劳动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

  边际效用决定价值!

  垄断并非万恶,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没有力量,也没有动力进行研发和创新的。

  增加总需求经济就会繁荣,而过份节俭却可能另经济萎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