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最后的熊猫》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最后的熊猫》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17 02:08: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最后的熊猫》读后感精选10篇

  《最后的熊猫》是一本由〔美〕乔治•夏勒 著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3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熊猫》读后感(一):被“边缘化”的国宝

  在读完《最后的熊猫》之后,刚巧看到中新网有关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的新闻动态,熊猫憨态可掬的形象宣传仍然吸引眼球。大熊猫贵为中国国宝,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理所当然是被保护地小心翼翼,唯恐稍有闪失。然而,在阅读了乔治•夏勒的这本记录80年代四川熊猫保护状况的纪实报告《最后的熊猫》,且不论其是否如作者自言如此公正,内心多少为他所叙述的熊猫现状真相感到震动。

  作者乔治•夏勒是WF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成员,他与其他顶尖专家一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共同前往四川卧龙,投身于熊猫项目研究之中。环保事业多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恶劣的环境,让十年的奋斗变得格外辛苦。熊猫天性并不喜人亲近,项目开始的几个月,神秘的熊猫甚至无踪可觅,而工作人员对其习性的不熟悉让他们常常人仰马翻,直到很久以后才稍入佳境。通过切身观察与摸索,乔治•夏勒的笔端流露出强烈的危机感,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言:“这个项目的快乐往往都很短暂,悲伤和失望却流逝不去。”

  乔治•夏勒的危机感并非空穴来风,在十年的熊猫项目中,他确实目睹与感受了很多挫败与失望。首先是死亡,熊猫面对着饥荒或非正常的生命威胁。研究队员苦苦追踪的熊猫,一只只过早地离去,几年后,“憨憨、宁宁、威威、貔貔都死了,现在又轮到珍珍;只有他们脚步声的记忆,悲哀地回荡在山坡上。”其中,憨憨的死最为触目惊心:它的身体被勒死在盗猎者的网子里,它的尸首,在法庭上只留下毛皮,而审判,最终却显得草率,一个农民被判了刑,然后不了了之。夏勒说,“我很少同情熊猫,同情没有用。”他的字里行间中,同样透露出深深的无力感。偷猎者的贪婪,箭竹的大面积消逝,熊猫的命运四面楚歌,改革却没有空间与抓手。

  乔治•夏勒在《最后的熊猫》里向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副图景:熊猫正在过着边缘化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生存。环保意识与思路的匮乏,让国宝无法得到合理的保护。他写的虽是往事,而放置于今天,仍然值得我们警醒,环保并不是想象中的看上去很美,而需要政府干预,民众参与,真正行动起来,理解以熊猫为代表的濒临灭绝动物的真正需求与习性,让他们得以正常生存。

  在这段纪实回忆的最后,夏勒并没有流于悲观的情绪,而是留下了开放式的结尾:“在一九九四年四月撰写本文时,娇娇仍带着她的宝宝在秦岭山区出没,这是她给大自然的礼物。熊猫宝宝的名字就叫希望。”这是熊猫的希望、环保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希望,而为了这希望,我们值得为之努力。

  《最后的熊猫》读后感(二):这不只是关乎熊猫的故事

  熊猫之于中国,就像鸭嘴兽之于澳大利亚,当你给外国人展示它们的照片,他们立刻会明白你来自哪个国家,这就是国家名片的力量。然而,在并不遥远的七八十年代,我们现在的“国宝”,当时的生活远非今天这般优渥。乔治•夏勒博士的《最后的熊猫》,用亲身经历向读者讲述那些难忘的瞬间,从中我们也可窥见当时中国动物保护的状况与社会变迁。

  这项目的核心是熊猫,而一切远非作为生物学家的作者所想象的那么简单。80年代初的中国,那场大浩劫虽已结束,但人们仍心有余悸,对外来事物仍心存戒备,何况是针对一群外国人要跑到中国的深山老林去研究熊猫这样敏感的事情。他们是何居心?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种种疑问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并非没有道理,但对于科学家来说,这种从项目一开始就存在的不信任,终究是令人心中很不舒服的。

  这一熊猫研究项目的进行,与中国政府和WWF之间的谈判与斡旋密不可分。今天提到大名鼎鼎的NGO组织WWF,相信很多关注环保的人对它都有所了解,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谁会清楚WWF是干什么的,是否会给中国带来不利的影响。在艰难的谈判中,我们看到双方的努力与坚持,他们最终都是以保护熊猫为共同目的,只是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与双方立场的不同,导致谈判屡屡受挫,在乔治•夏勒的回忆中,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丝不满与不解。而有些行政事务、人情世故方面的事情,随着在中国工作的深入,乔治也有所领会,有时为了科研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颇为无奈。

  即使在今天,NGO在中国的发展也并不是很顺利,它们由一群热血理想主义者坚守着,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步履维艰。多数NGO以半官方半民间的身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被政府忽略的领域,起到辅助性作用。当年与乔治•夏勒一同工作的吕植,后来创立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让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在中国继续,令人敬佩。乔治在《最后的熊猫》这本书的尾声里,也表达了对吕植的赞美。正因为有这样的生物学家,中国的生态保护才有希望。

  而当时有些人在建成的研究中心大楼里安逸享乐,全然忘记研究的责任,与吕植等敬业的学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发生这种事情,在西方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的,在我们看来,只能无奈地说,这也是某种“中国特色”的一部分。当人类连动物的专项资金都要克扣并化为己有,到底谁更需要被“研究”呢?

  野外考察工作从来就不是浪漫的探险,如果让科学家的心中再蒙上一层迷雾,那就更不应该。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看到的是一部残酷的熊猫生存史:被国外探险家猎杀,被周边村民杀害并取毛皮,被政府用作工具租给他国,这就是“国宝”的心酸悲苦史。愿那每一个自由的生命,在森林中享受它本来的快乐。

  如今,熊猫贵为“国宝”,俨然成为大明星。社交网络上与熊猫有关的账号有着大量的粉丝,人们喜欢他们眼中可爱而又有些笨拙的熊猫,而他们却不曾为这个生命失去享受野外生活的乐趣而感到悲哀。有些更幸运的熊猫,被当作国礼送给别的国家作为友谊交流,而在古代时,人们是骑着熊猫进行战争的,看来从古至今熊猫与政治一直密不可分。虽然从这本书完成距现在已有多年,但这仍是中国生态保护现状的一个缩影。

  《最后的熊猫》读后感(三):本书信息梳理与现今的保护思考

  《最后的熊猫》是译文纪实系列其中之一,感谢重新校译出版。此书可以作为了解大熊猫保护的切入书。

  作者序节选:

  “为了忠实呈现整个研究经过,我谈论熊猫政治的篇幅势必跟谈论熊猫本身一样多。保护项目永远逃不掉政治与科学的分歧,所有谈这类项目的书都应该反映两者之间的互动。但是在为了抢救鲸鱼、犀牛及其他命运受公众关注的物种而奋斗的记录中,往往对保护的真正矛盾避而不谈,人类的贪婪与冷漠才是最根本的问题。熊猫已经成为一种高利润产品,本质上跟大象没什么区别,因此也暴露出某些个人与组织不可告人的本质。确实,无论是在科学研究或保护工作中,政治阴影都会对熊猫项目构成干扰,隐瞒这一点,对熊猫就极不公平。我知道任何记录都难免失真,这使我不愿下笔。批评难免惹来不愉快,不被人接受,甚或造成误会。只以观光客身份或短期出差到过中国的读者,对这个国家的印象,可能跟我大不相同。然而,那些从事教师、记者或其他职业的人,要是在中国居住或工作超过一年,或许能认同熊猫项目面临的困境。但不论读者的背景为何,我都希望能使大家更关心熊猫的命运。”

  一共十四章,如作者序,熊猫政治的内容占了很大比重。其中第八章和第九章集中写观察野外大熊猫。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作者罗列了众多他所考察区域的其他动植物,看这些段落时顺便搜图,有些鸟类可真漂亮。第五章,讲追踪的一头大熊猫珍珍,猜测书封的这头熊会不会就是珍珍呢?命运多舛的珍珍。

  与其说是书评,更算是读书笔记,为想了解及还不了解大熊猫保护情况的朋友们提供些粗浅概况。作为普通大熊猫爱好者,对大熊猫的各方面情况掌握还不全面,只针对本书提出些问题,有不足之处请包涵。

  捋一条本书的时间线,顺带加入些扩展

  1980年5月-1985年初,夏勒参与大熊猫保护研究

  1979年,WWF访问中国,来谈大熊猫保护项目合作。之后是双方冗长,各怀心思的谈判,1980年6月签订联合协定签署。

  1980年年底,成都动物园有9头熊猫

  1980年,23头熊猫幼崽在人工饲养环境下诞生,其中一仔"迎迎"在墨西哥。

  赠予墨西哥的大熊猫介绍:1975年赠送两头一雌一雄熊猫,迎迎和贝贝,生育5胎7仔,其中3仔夭折。女儿栓栓今年31岁,女儿朵蔚(12岁离世)育有一女欣欣,今年28岁(欣欣爸爸是被盗猎带出国)。欣欣是栓栓的外甥女,两只女熊在查普特佩克动物园,两头熊已老年,无后代。它们是目前唯一的两只外籍熊。

  【关于大熊猫人工受孕】

  书中第五章谈及拿山羊练习电击射精技巧,原本以为电击是圈养形成规模后出现的,未想八十年代早已开始。圈养种群的熊猫,在自然交配不成功、两只熊互相看不上、公熊不会本交的情况下,动物园会采取人工受孕。即便自然交配完成,也需要执行人工,以保证受孕。公熊麻醉后电击,再将母熊麻醉进行受孕。有时,公熊的精液会冷冻起来下一次备用。

  第五章《追踪大熊猫》节选:

  “还没走到工作站,就听见动物的惨叫声。有个人抓着一只被电击得全身僵硬的山羊,兽医“病鸡”把一根看起来好像通了电的玉米穗的东西,插进它的直肠。这是人工授精使用的直肠探测器,“病鸡”正在练习将来要用在熊猫身上的电击射精技巧。不久山羊就死了。”

  新闻扩展:

  关于对大熊猫电击取精方面希望有更详细的科普,为了繁育,每年被电一次对野生动物真的好么。野外大熊猫求偶是比武招亲。公熊之间先噼里啪啦干架,最强壮的优先交配。公熊和母熊之间不会强买强卖,看不对眼拉倒。

  1936年-1946年, 向国外动物园赠送14头大熊猫

  1957年-1983年,分送24头熊猫给九个国家

  1983年,在海外的熊猫数增加至24头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短期租借3个月之后付费续租3个月,商界租借开启

  1985年,停止赠送大熊猫1986年,美国动物园陆续开始租借(其中只有一个国家置身事外——瑞士,严禁一切租借行为。)

  1983-1985,数量大幅度减少的原因是盗猎

  1988年,熊猫分成二十四个各自孤立、互不联系的小群,有的只剩不到二十头熊猫,生活圈被农地和崎岖的山岭包围

  1989年,WWF拟定《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计划》修建走廊带

  【熊猫走廊】

  9条大熊猫走廊带,自北向南:黄土梁、小河、土地岭、二郎山、泥巴山、拖乌山、梅花、黄茅梗、山棱杠。雌性熊猫在2岁多后会离开出生地远走他乡,重要的原因是避免种群亲戚,由于各方面原因导致可供动物行走的道路断裂,栖息地碎片化,走廊带建立后,有利各类动物通行,去别地繁殖,有利基因优化。

  新闻扩展:

  “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3月6日,四川省正式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战略合作项目”,并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举行了签约仪式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涉及7个市州、19个县,总面积约200万公顷,人口17万多人。是四川省生物多样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重点区域,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林业厅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四川省林业厅与四川省红十字会、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与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的19个县(市、区)人民政府,本着“优势互补、扶贫为本,公益优先、保护为主,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和建设,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原住居民和困难群众为主体对象,就金融扶持、慈善救助、灾害援助、社区教育、旅游产业、生态文化建设方面的扶贫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 ”

  走廊带如何建设的信息还很少,对这一国家公园持观望。少垂涎野外的基因,别假装救助回,也就熊猫烧香了。

  1988年,开始制作圈养大熊猫谱系

  1988年,美国禁止输入熊猫

  1984年,开始圈养大熊猫,至今已34年

  1987年,圈养大熊猫90头

  1990年,"WWF、IUCN、美国动物园及水族馆协会以及国际动物园管理者联盟,终于对各动物园及其他机构漠视熊猫福利、贪婪无理的作风感到忍无可忍。他们投票支持全球一致暂停租借熊猫活动。"

  90年代初美国对租借熊猫有过一段争议,哪一年开放租借作者没写,写了一段动物园与各方机构一来一去的纠葛。

  【关于借展】

  国家林业局对借展的指导精神是, “大熊猫被视为世界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旗舰,开展大熊猫借展活动,对于提高公众对大熊猫等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意识、普及保护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借展活动应以文化交流、科普宣传和公众教育为目的,不能危及大熊猫圈养种群的发展,不能单纯以营利为目的。 ”

  新闻扩展;

  第十四章《租我一头熊猫》节选:

  “大部分出租熊猫的行为都充满政治权术与贪婪,以及漠视熊猫福利的可耻心态,这现象不可能消失,但我热切希望它会变得较有节制。要应付那些凑热闹的人,世上的熊猫不论是租、是送、是卖,数量都不够多,而且永远也不够。如果我们硬要为熊猫套上各种象征意义、敬重与喜爱,也没有关系。但我们必须维护它们在野生环境中的生存,善尽我们的道德义务。”

  对野生动物的了解可以通过纪录片,科学出版物等渠道,亲眼见了就会更了解它们?

  【关于圈养种群】

  第一章WWF提及圈养目的:

  彼得爵士最终答复说:“主要的长程目标是防范熊猫数量因栖息地遭到破坏而继续减少,并通过野外调查与圈养繁殖,增加它们的数量。人工圈养的目标是释放熊猫回到大自然,或送往动物园,使人不需要再捕捉野生熊猫。”

  对这一说法,手动???表情包。

  官方《2017年圈养大熊猫繁殖管理策略建议及种群概况》截选:

  圈养熊的繁殖数几乎每年在增长,为何要繁育出31头近亲熊?

  野培项目

  已野放:张想(首只人工繁育母兽带仔野化培训雌性大熊猫)、淘淘、张梦、华姣、华妍、八喜、映雪未成功的野放:倩倩、和盛、祥祥、新媛、雪雪。(祥祥被野外熊打死/新媛接受野培,还未野放呼吸衰竭死亡/雪雪野放了一个月后死亡/倩倩和和盛没有找到确切消息,情况不乐观)

  花巨大人力,财力,物力进行的野培成果。

  引种项目

  今年出去引种的熊猫:草草、怡畅、珍珍、乔乔草草老母亲去年也参加引种,孩子夭折

  规定不能抓捕野外之后,现在有引种项目,放一只带颈圈的雌熊去野外,试着与野外公熊交配。圈养种群要可持续发展,随着建群者渐渐老去,需要更多外来基因加以优化。

  志愿者项目

  与大熊猫合影明文禁止,不知为何一直在进行,微博有很多老外发育大熊猫合影的Ins照片截图。费用在一千到两千人民币不等。也许冠以“志愿者”后,熊猫接客又成合理了,为保护熊猫捐钱福利。

  全国借展

  目前共计26个省57个市的动物园借展熊猫。并且还在继续发展中。

  出国外交

  目前在世界各国打工的熊共计62头(含2头即将送丹麦的熊)。

  黑历史

  当年官方捞野外熊猫,那只幼崽被养死。珍珍呢,抓了放放了抓。这二位依然是卧龙大领导。

第十章《珍珍吃苦记》第十章《珍珍吃苦记》第十章《珍珍吃苦记》

  【野外大熊猫】

  截至2013年10月,全国野生大熊猫数量达到1864只。

  第四次熊猫大调查

  大熊猫作为旗舰种和物种"保护伞",尽快地修复走廊带,让被隔离的小种群自我壮大比人工壮大圈养种群更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相关推荐:

  《熊猫列传》,10集。野外大熊猫习性记录,潘文石教授谈竹子开花及大熊猫繁殖力

  文章《拒绝"降级"的大熊猫》, https://tieba.baidu.com/p/5014140568

  《潘文石.野性的呼唤》,2集

  就上述所列,对大熊猫的保护,留给大家自己思考。《熊猫列传》潘文石教授

  《最后的熊猫》读后感(四):你知道熊猫是“活化石”吗

  本来单看题目的话,我并不想读这本书。有个笑话不是这样说的吗?世界上最后一个灭绝的物种是什么?熊猫呀。前阵子网上亿万人民见证了他们交配呢,它们好像根本不会灭亡的样子。熊猫在我的印象中就只剩下国宝、国宝、国宝。无它。

  这似乎刚好应了作者的担心,“谈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物种的书这么多,似乎冲淡了灭绝观念在大众心目中的重要性:一再重复会使重大事件变得稀松平常。”又或者,其实是熊猫从事了过多商业和娱乐的行为,只剩下憨态可掬之类的形容词。

  但是从开篇的序中看,这个外国科学家是很严谨的人,对于中国八十年代初与中国人合作抱怨满满,但愣是在中国边远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捡熊猫粪捡了五年,言语之间表露出研究熊猫的重要性,研究熊猫对于了解进化的重要性。出于好奇我第一次认真地去网上查了一下“熊猫”。

  “大熊猫,哺乳动物.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 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着哺乳动物“活化石”之称。”

  “活化石”,原来如此。熊猫的可爱原来不止于它憨厚的样子。

  研究熊猫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因为熊猫总是安静地走路吃竹子再走路再吃竹子,最开始在卧龙臭水沟几个月都看不到熊猫的影子,只是天天背着包去捡熊猫粪,到五个月后开始捕获第一头并给它带上无线电项圈,好监控它们的活动。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才慢慢了解熊猫的习性,活动范围,每天吃多少竹子,每年两天的发情交配,生育及失去孩子。

  如果只是记录风光和熊猫的习性,也许这本书就没有这么好看。熊猫政治的谈论也同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保护项目永远逃不掉政治和科学的分歧及两者之间的互动。

  在政治与科学的分歧之前,首先是政治与政治的分歧,简单说就是作为一个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就来到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与中国同事之间的合作与冲突;外国动物保护机构WWF和中国政府合作项目的谈判与冲突。非常诚实的表述,从外人眼里看那几年的中国当然也能看到一贯的中国。

  在政治与科学的分歧之前,还有科学与科学的分歧,也许我们当时的科学并不配称为科学,准确说就是关于保护的理念上的巨大分歧。最严重的冲突爆发是熊猫“珍珍”在他们的工作地五一棚逗留搞破坏找吃的,以及后来被抓去人工饲养,最后又放归山林。作者感慨熊猫被圈养时说到“脱离固有的文化——他们的社会与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虽然平静,却是一场空洞的悲剧。”除了严禁砍伐树林及狩猎等,他还主张让在那里居住的人迁离,建立野生保护基地。“保护野生动物”如何保护的理念上的差距,也是当地资源匮乏的自然条件与当时国情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之间不可衡量的鸿沟。随着对熊猫研究的深入,冲突升级也逐渐清晰。直到1985年作者离开熊猫研究最后几个月,在人事关系上简直是开始走向光明。可是那时也正是竹子周期性大量死亡的时刻,严重的危机当然带来更高层决断方面以及更深层次理念的严重的冲突。

  好像真的要到政治与科学的分歧与互动。然而,什么都挡不住消费主义的潮流呢。

  最后一章节“租我一头熊猫中”则重点揭示了中国在那个急需开放的年代做出了赠送和租借熊猫的举动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外交和利益方面的双丰收使得这一行为加剧了野生熊猫的捕捉和猎杀。熊猫变成娱乐英雄的后果正如开头我所说的,熊猫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国宝的标签。而那个笑话,其实是不成立的,野生大熊猫在遭遇栖息地被开发,越保护猎杀越严重的情况下,事实上命运岌岌可危,而早在八十年代,人工哺育的熊猫中已经出现颜色变异。正如作者所担心的“任何保留面子的幻想都掩盖不了这些事实。”最后能够存活的熊猫还能叫做熊猫吗?

  还是看看作者如何形容熊猫的吧。

  “中国人和熊猫都体现了兼具斯多葛注意与温暖热情这一令人迷惑的混合特质。”

  “熊是机会主义者,适应性强,能随着经济条件的大起大落,在不同环境中求生和发展。熊猫则是专业主义者,选择安全,扬弃未知的可能。但这么做的同时,也放弃了探索、观察、尝试新事物的需求;把生命局限于没有前瞻的命运。熊和熊猫都是演化的赢家,但在这个环境遭受剧烈破坏的时代,适应能力强的物种生存的机会比较大。”

  《最后的熊猫》读后感(五):从熊猫身上看人性与自然

  乔治•夏勒在《最后的熊猫》中提到了他在中国对熊猫进行研究时发现竹子开花的现象,竹子会在相对固定的周期内开花、结子、死亡,而且这种情况是成区域性的发生。即使从中国移植一丛竹子到英国,再远的距离它依然会和远在中国的亲戚同时开花。

  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现,不禁会让人联想到,大自然中还有多少我们人类还没有觉察到的现象在悄然发生,人类虽然在地球上自称为最具智慧的物种,同时又拥有着数量上的优势,我们可以无度的采伐,无情的破坏植物,但在泥石流面前,人却显得无能为力,在大自然的面前人依然显得微不足道。

  夏勒博士一生都致力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从《最后的熊猫》之中可以看到他对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对生物的热爱,自然流露而出的悲天悯人情怀,但这些无法阻止大熊猫濒临灭绝的困境,对熊猫而言,夏勒在恰当的时机里出现,而在致力改善熊猫生存环境的努力上,夏勒又遇到了一个不恰当的时机――刚刚从混乱的政治环境中恢复过来的中国。

  人类对大熊猫进行保护,但保护的真正矛盾恰恰又是来自于人类――对自然资源无度的采伐。书中所记载的是夏勒博士上世纪七十年代未来到中国时所看见的境况,但数十年过去之后,对大熊猫的保护到了落实;但也正是这几十年的时间,中国人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却不留余力的进行了破坏。

  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平等的基础》中这样说:“平等的含义是由要求人人都能得到平等的基本权利的正义原则明确规定的。大概这里不包括动物;动物当然也得到某种保护,但它们的情况和人的情况不同。”

  即使在以哲学为文化核心,逻辑清晰、思维理智的西方文明,人们依然是将自身的利益排在了首位,自私、贪婪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虽然罗尔斯的理论所讨论的对象是人类,但也涉及了人类从道德层面对于其它动物所产生的关爱,夏勒博士便用他自身优良的道德品质为我们展现了人类与其它物种的不同之处――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懂得控制自身的欲望。

  诚如作者在序中所言:“这本书对中国人和熊猫的了解都是基于相互的体谅”,这并非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为书中所说那些人物和态度进行辩解,虽然《最后的熊猫》是一部对熊猫进行观察研究的纪实作品,但通过夏勒博士的观察和叙述,这本书中所阐述出的问题,书中人、事的表现值得人去思考,但这背后还有另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同样需要人们去思考――人与自然。

  中国人对自然的理解是深刻的,老子提出的“道”所阐述的便是人与自然的一个客观解释,这不同于人类对于自然的观察,而是找回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认知。

  从书中对大熊猫进食的研究便可以发现,大熊猫以竹子为自己的食物,这是一种生物进化演变过程所产生的选择,但竹子本身所含的能量少,迫使熊猫不停的进食才能确保有足够的能量来消耗,面对饥饿与进食,这是一种不需要思考的行为,熊猫表现出了一副完全遵循自然的态度,但它的智慧仅能达到当食物短缺之时,为了生存而改变自己对食材的要求。

  《易经》云:变通者,趣时者也。在自然条件改变的时候,它们并没有聚集起来商讨如何应对,而是选择默认和适应。就是竹子开花一样,将自身的生命力凝结成种子,等待生命再次的觉醒,植物比动物更懂得如何顺应自然,所以春种秋收、夏长冬藏,植物无时无刻不在顺应着自然的改变,或者说在实践着老庄所说的道,也正如此,它们的生命才得到了更长的延续。

  反观人类,夏勒博士的作为所体现的正是人类对于自然尊重的缓慢觉醒;站在自然的角度去观察所有的生物,此生彼灭、此消彼长,日月穿梭,自然的规律在生物身上悄然进行,生命的希望也在静静的孕育着。

  《最后的熊猫》读后感(六):政治与熊猫

  文/宋薇棠

  关于熊猫,我知道得实在不多,没有去过卧龙,也没有读过关于熊猫的生物知识,我对它的真实认知,仅仅只是南京红山动物园里一个吃着竹叶、不甘不愿地坐在游客眼前的背影而已。它被保护得那么好,好到让幼时的我羡慕嫉妒恨,只愿来生也能做一只熊猫。

  所以读《最后的熊猫》时,我是带着羡慕嫉妒恨开始的。不过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就感觉到也许它不仅仅只是在讲熊猫。熊猫作为中国国宝,却由美国的生物学家及环保人士乔治•夏勒为之研究,更何况那时中国还没有现在这么开放,封闭的气息不知道有没有让这个热爱自然的动物研究者感觉到深深的压力,但显然,中外文化差异逃不了。

  但最让我意外感觉深刻的,不是这些所谓中外文化差,也不是那些我来不及普及的熊猫生物知识与野外生存趣闻,而是乔治•夏勒以外邦人的视角,敏锐地观察到的熊猫这个物种,背后所存在的政治问题与因由。

  我想,在中国大陆真的没有什么动物能比熊猫的福利还要好了,但是有回报必定有付出。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跳出了野生动物保护的范畴,而是成为了政治家们手里谈判的砝码。它所代表的,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濒危灭绝动物,而是关乎到整个中国的复杂问题。我记得早些年,中国频频送熊猫出境,或是送到较近的台湾,或是送到更远的英国,每每都是大手笔,专机接送,列队欢迎,新闻头条……俨然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试问,在这种以政治为最终目的的情况下,人们真的认真对待熊猫了吗?

  为了研究熊猫,乔治•夏勒看到的是80年代中国熊猫研究员将熊猫抓起来,放在研究室干净的屋子里任其大闹,而本应该厚厚的熊猫周期观察记录,却只有薄薄的几张纸。面对“竹子开花”这类可能会引起熊猫饥饿的生物现象,中国研究员只是费劲脑汁地想要把熊猫全部捕回看护所,给予充足的食物与营养,就像中国传统式的老母亲,一味地保护,却忘了去面对与研究这些问题背后的结论。而事实证明,乔治的想法是正确的,熊猫的大量死亡并不是因为“竹子开花”这个具有时效性、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导致的,而是更大规模上的伐木、毁坏森林以及隐蔽的猎杀等多重原因造成。这些缘由放在今天,连小学生都知道,但是放在当时,可以说是有代表性意义的。我们不能说老外比我们厉害,只是他们作为一个从不同国度来的人,能够比我们看得更多面更深远。

  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真的很难判定,熊猫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到底幸不幸福?就像庄子说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既然无法避免熊猫成为政治的牺牲品,那么至少我们要保护它不那么畏手畏脚,它需要的领地从来不是看护所,也不是研究所,而是景色秀丽的野外。也许有危险,也许有痛苦,但那是它们应该待的地方。政治与熊猫,从来不应该化等号,但也不应该彻底地失去联系,因为至少还有关注,还有未来。

  毕竟环保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最后的熊猫》读后感(七):熊猫的存在并不是为了取悦人类

  “她活得很悠闲。独居在这么高的海拔,熊猫给予人一种绝对的孤独感,遗世而独立,几乎是神话”。这是美国生物学家乔治•夏勒在《最后的熊猫》描述熊猫的一段话。1980年,夏勒以特聘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中国政府合作的“熊猫项目”,在四川山区开始了长达五年的熊猫研究。他是第一个在中国进行熊猫研究的西方科学家,也是第一个经中国政府批准进入羌塘无人区开展藏羚羊研究的外国人,曾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金质奖章、《美国国家地理》终身成就奖、美国泰勒环境成就奖等重要奖项。《最后的熊猫》就是他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回忆和思考。

  不过,夏勒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并不像他描述的熊猫那样诗意和美妙。他是上世纪80年代初来到中国的,彼时的中国刚打开国门不久,对外来的世界既充满新鲜和好奇,又因袭了左的年代的思维堕性,对人处处防范和戒备,官僚主义、大锅饭的陋习大行其道。比如,当时规定,外国人不能随便外出,外出时至少要有一个中国人陪伴;除了跟熊猫有关的物品,不允许外国科学家搜集任何东西;没完没了地开会,却作不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定;领导拍脑袋,让专门看病鸡的兽医来研究熊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WWF“化缘”来的精密仪器长期闲置,无人管理和使用,而工作人员上班时看报喝茶打牌,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等。

  当然,有些误解是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的。作者早晨见人问好,晚上道“晚安”,中国同事却不习惯,嘲笑其莫名其妙;吃饭时,中国同事热情地给他加饭,作者拒绝了两次,还是硬被加了一勺饭到碗里,弄得十分尴尬;西方文化不以表现无知为耻,作者不停地向中国同事胡教授请教博物学方面的问题,胡教授毫无保留地把多年在四川山区搜集的这方面知识与他分享,胡教授自己却不好意思向夏勒了解相关的信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讲究师道尊严,使他羞于开口。

  更严重的是,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缺乏交流,导致了双方观念上的巨大差距,以及科研方法上的随意与落后。作者第一次拜访卧龙的五一棚时,要求阅读一个月的全套熊猫研究记录,他想知道工作小组记录了什么样的资料。但工作人员翻了半天,最后拿出一张薄得像卫生纸的文件,令他大失所望。作者参与捕获了雌性熊猫珍珍,并给她戴上了颈圈,然后将其放归自然,通过吸收颈圈上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可以及时掌握她的生活信息,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救助措施。但中国同事却把珍珍抓了回来,任其在研究中心“大闹天宫”,让作者非常生气。因为他始终强调的理念是,确保熊猫在野外自由生存,这才是保护大熊猫的正确方法。当熊猫保护区出现竹子开花现象,中国同事出于保护熊猫免遭饥饿因而千方百计将它们捕回研究中心加以看护时,作者却通过野外调查和认真的分析,提出了竹子开花死亡后,有恢复能力,它并不是导致熊猫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盗猎以及伐木导致大片森林的消失,限制和威胁到熊猫的活动及生存区域,才是其大量消失的关键因素。

  作者以科学家的理性与严谨,用翔实的笔触,记录了他在四川研究大熊猫期间所经历的困惑、喜悦、忧伤乃至愤懑,其实这也是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新与旧、进步与落后、文明与愚昧交锋的一个缩影。在这冲突与磨合的进程中,作者也感受到了中国的逐渐进步,从研究中心的中国同事学英语,到熊猫憨憨被杀震惊全国,国家领导人下令彻查,凶手受到法律制裁;从唐家河保护区采取严密措施巡山监护野生动物、防范盗猎,到具有先进科学理念的中国新一代熊猫保护专家的成长;乃至全国14个熊猫保护区的设立,95%的熊猫被纳入保护区范围,作者都作了客观的记述。

  熊猫憨态可掬,人见人爱。作者对它们有不少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有许多细腻生动的描写。但他提醒我们:“熊猫历经演化而生存在今天的世界,并不是为了取悦人类。”在他看来,熊猫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能打动和改变所有看见它的的人。只要有它在场,气氛就焕然一新。阴与阳是中国哲学论分合的两大力量:黑白、明暗、日月、寒暑和生死。彼此都含有相对极端的种子,为保持平衡完整而互相需要,并强调顺应与持久。熊猫就是这种阴阳观的具体呈现。作者从中国传统哲学观的角度对熊猫存在价值进行的思考,表明人类不能破坏这种平衡,保护熊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维护这种平衡是多么地重要。

  《最后的熊猫》读后感(八):《最后的熊猫》:投机客,还是受害者?

  竹子开花罗喂,

  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

  星星呀星星多美丽,

  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熊猫咪咪》

  1983年到1985年,九寨沟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大熊猫面临粮食危机,随后难觅踪影。当时,不仅国内,甚至国际上,都曾掀起“拯救大熊猫”的热潮。而这首《熊猫咪咪》作为一首公益歌曲,在当时可谓家喻户晓。

  这段“拯救大熊猫”的历史,在美国动物学家、科普作家乔治•夏勒的这本《最后的熊猫》里也有一定篇幅的提及。作为亲历了八十年代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的一系列“熊猫项目”的外方专家,夏勒通过这本纪实作品《最后的熊猫》呈现的,既有关于熊猫——它的灵性与真实的生活状态,但更多的是关于人——人对熊猫的看法、具体的保护行动——或者称之为是“拯救”的记录与反思。

  不知从何时起,熊猫开始和“自然保护”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好像它们从一开始,便是一种在人类的保护下才得以存活的动物。我们也渐渐熟悉了那个在电视荧幕上憨态可掬、慵懒的身影。这也就难怪在今天,对于熊猫,人们有一个有趣的描述,说它们明明是“实力派”——它们的“战斗力”在野生动物中名列前茅,却要靠着卖萌吃饭的家伙。但事实上,任何看上去既定的事实,都存在着可变的前因后果。熊猫也有过“不被保护”的岁月——从无忧无虑到遭遇“滥杀”,再到被封为“国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熊猫的故事,说起来也是一波三折。

  但被保护了,就意味着它们迎来了自己“最好的时光”吗?在作者乔治•夏勒看来,自己作为外方专家在中国进行的“熊猫项目”,既是科研的,又是政治的。关于熊猫的保护,所谓的“规范”与实际操作之间总是有着令人既尴尬又遗憾的距离。这是很多现实问题的共性,但具体到有关熊猫——这充满灵性和自由气息的生灵时,总还是格外令人唏嘘。而当这种尴尬关系到一个个生命、一个个物种的存亡,问题就变得很严峻了。

  作为一本纪实作品,乔治•夏勒的笔触是格外冷静的。他并不掩饰自己对熊猫的喜爱,因为在他看来,即便是最冷静的生物学家,倘若无法与自己所研究的物种建立起主观上的联系,那么他的研究也是毫无意义的。而具体到动物保护上,这种偏爱才是起点——只有从喜爱出发,人才可以真正为自己在地球上的伙伴,提供所谓更好的生存可能。

  “一切富足都将作用于精神的丰饶”,同样地,倘若事情不尽如人意,也往往是由于情感的缺失造成。人出于怎样的目的保护大熊猫,将决定熊猫的命运。可那个老问题又一次出现了——人类真的有资格决定地球上其他生灵的命运吗?

  生活在“保护区”的大熊猫,看上去像是一个个聪明的投机客,它们不用费力,便可以得到足够的事物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但任何“投机”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它们无法再活跃于真正的自然之中,甚至“被迫”享受着人们的厚爱。得不偿失的投机,恐怕也是一种受害吧。

  那么人自己呢?

  《最后的熊猫》读后感(九):最初的梦想 最后的熊猫

  作者带着最原始的想法,就是探寻熊猫的生物秘密,包括粪便,活动范围,如何带幼崽,伪拇指的作用,睡多少个小时,人类接近的时候是什么反应等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和中国政府合作,保护熊猫。然而合作并不顺利,许多事情只是说说而已,并不去做。从作者角度讲,中国让作者的组织提供很多资金和设备,在作者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作者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就是让人类远离这片大熊猫生活的环境。但是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作者在精神上受到折磨,在肉体上受到四川高原下雪和大雾的双面夹击。

  作者谈到了和他合作的中国人,是那种小心翼翼的求生存的卑微者。他理解他的同事,同时为他们感到无能为力。他最心爱的珍珍十年的命运,让他觉得非常的无助。作者结尾的时候是在思考到底保护熊猫这么做有没有意义。读者也在思考到底怎样才能保护熊猫?如果我们连熊猫都保护不了,还能保护什么?

  读了书才知道,原来就是在那个时候,wwf拿到了熊猫作为他们的标志logo,因此获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并募集了资金。本身就是一场利益的交换。人所做的一切,最终还是为了人类本身的利益。我们明明是很好的初衷,最后却得不到好的结果。作者的困惑也是我们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都能遇到的困惑。合上这本书,环保这个事情始终在我的脑海里环绕。我也和别人交流过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慢慢的也就打开了心结。我觉得还是要从我做起。每个人都做一点,世界就会好一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