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荒原同行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与荒原同行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3: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荒原同行读后感10篇

  《与荒原同行》是一本由约翰·麦克菲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2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荒原同行》读后感(一):荒原,如何与你同路前行?

  读完《与荒原同行》的最后一页,我竟然迫不及待翻回第一页,重新开始新一轮阅读。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应该是我阅读过的最优秀、最迷人的环保作品。本书作者约翰·麦克菲是美国新闻界知名学者,曾四次入围普利策,并于99年获此殊荣。他跟随美国“荒原保护代言人”戴维·布劳尔进行了三次荒原之旅,与他们同行的分别是查尔斯·弗雷泽(美国最顶级的两位地产开发商之一)、查尔斯·帕克(美国地质学家)、弗洛伊德·多米尼(美国垦务局局长)。在这三场分别名为“荒原”、“小岛”、“河流”的旅途中,作为环保积极分子的戴维·布劳尔,一直与三位倡导开发的同行者进行着激烈地辩论:环境保护的实质究竟是适度合理开发还是毫无变通的环境保存?在经济至上、人类至上的现世生存法则下,当危机与变革、环境与发展、争执与妥协交错缠绕,所有的思考与辩驳都将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我们,是否还能与荒原同行?我非常欣赏约翰·麦克菲的行文风格,作为知名记者,他完全有能力通过文字力量引导公众站在他的立场,或依照他的方式理解这场时代思辨,而他却选择用最理性、公正、客观的记录方式,如实呈现旅途过程中几位美国大佬的唇枪舌剑与荒原风情,给读者足够的空间进行思索与选择。在网络媒体轻易就能引发民意聚啸的今天,约翰·麦克菲理性、客观与留白的职业素养更值得媒体人反思与学习。本书翻译岳韦是难得一见的好译者,《荒原》具有一定专业性,绝不是通俗易懂的小说,但中文译本文字极其优美,如画风景跃然纸上,让这本半学术作品极具阅读美感。敲上我尤为中意的一段话肯定一下这位幕后英雄吧:“山谷对面的山峰之美,冷峻而至高无上;帕克掌心的石子之美,温暖又直指人心。它挑动着我们的每一根神经:我们的食欲,渴望,抱负,贪婪,从纯美的欣赏到掠夺的本能,全在石子和我们眼睛之间流淌。”超真诚全五星推荐。PS:推荐译文纪实系列作品,真的是本本精彩!

  《与荒原同行》读后感(二):环保的两种方式

  在旅途的火车上读完的这本书,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感觉受益良多,让我对环保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其实真的很认同戴维·布劳尔的大部分观点,世界上90%的自然已经被人类开发了,为何我们不能保留下那剩下10%的完全的纯净之地呢?人类不仅要与荒野同行还要与自然同行,人类是地球上的高等智慧生物,但是不代表我们可以把大自然改变得面目全非,所以我认为布劳尔的10%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就像文章的后半部分记录的那样,布劳尔开始变得偏执,开始钻牛角尖。其实我觉得垦牧局局长的部分观点是正确的,在没有找到替代水能并且能被大规模推广的干净能源之前,水能是必须的,因为布劳尔提到的电池其实对地球的伤害更大,但是我们谁也不能阻止社会前进的步伐,要使用能源,只能两害取其轻。面对这种困窘,人类只能研发出对环境影响最小并且能推广应用的能源方式,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另外,如果我们的国家也能真正重视环保,出台像《荒原法案》这样对环保有益的法律法规,那么对我国的自然环境而言,将是福音,只是不知道那天何日到来。

  看了这本书觉得纪实文学很有启发意义,决定去找更多相关的书籍看看。

  《与荒原同行》读后感(三):保持一颗环保之心

  环保是人类多年来的话题,只有当大自然开始一点点报复人类的时候,人们才会说要环保。而环保,不仅仅是表面,而是应该加入在人类的生活中,人类应该要保持一颗环保之心,这样大自然也许会“妥协”。

  作者约翰•麦克菲,普林斯顿大学新闻学教授。本书属于纪实,笔者与被称为“本国环境保护前沿阵地作用最大的个人”戴维•布劳尔同行“荒原”,考察山脉、小岛、河流等地,布劳尔并与地质学家查尔斯•帕克、地产开发商查尔斯•弗雷泽、以及美国垦务局局长弗洛伊德•多米尼相博弈。整本书中很少看见作者的身影,他可能作为这次同行的旁观者,陈述着这三次的荒原之旅。

  荒原,书中的解释说,“让所有的自然因素在没有人来干预下发挥作用。”有点极端,但是是本质。个人认为的荒原,就是人类生存不了的地方,几乎没有人类的痕迹。在山脉的考察中,查尔斯•帕克不断地去勘探着矿产的存在,矿产资源也是人类生存的主要能源之一。山脉中的发开与人类生存相矛盾,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会选择保存山脉而让自己死吗?在布劳尔的观念中,他可能会选择保护山脉,这好像有点愚蠢,开发者只有拥有环保之心,就会在某种程度上保护山脉,而又不失资源。其实对于环保来说,应该是相对于人类之上的吧,尤其是看地产开发商查尔斯•弗雷泽的做法,个人比较赞同。

  弗雷泽拥有着一颗环保之心,他认为很多保护环境的人都是环境保存分子。个人比较赞同,因为保存对于局部环境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在全球变暖的时代下,不如做些自己比较能力所及地环保最好。开发的观潮林是他成功的一个案例,他把自然与住房融合在一起,不仅为人们提高了环境,而且也为大自然添上了绿色。坎伯兰岛是他下一个目标,岛上很荒凉,居民也很少,未来对岛上的开发值得期待,相信他在带来利益的同时,让坎伯兰岛充满大自然的气息。而这一次布劳尔很生气,在博弈中失败。

  相比之下,弗洛伊德•多米尼最终也没有建造成两百米高的大坝,也是布劳尔所致。在《河流》的篇章开头有这样的描述,三十五年了,怀俄明东北部牧区干旱大萧条,牧民生计无着,动物成批死去,因为缺水。多米尼为了人们的生活,才会想修水坝,他不能眼铮铮地看着人们的死亡。这样的问题与山脉相似,都是为了人类的生活而必须去做的,解决的方式也许只有环保之心的人才能设计开发更合理吧。

  无论是布劳尔,还是弗雷泽其实他们都是想保护环境的人,只是观念不同;而帕克、多米尼是为人类生存而付出,只要他们也有环保之心,相信未来大自然与人类可以“妥协”。

  《与荒原同行》读后感(四):环保主义者的呼声

  环保主义者的呼声

  ——《与荒原同行》书评

  文/青禾

  quot;你就那么喜欢眼前的世界,希望把它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这是布劳尔时常对别人说的话,但他就是那个想要把这个世界原封不动保存下来的人。

  《与荒原同行》不是一场环保行动,而是一次穿越荒原的谈话纪实。布劳尔,美国《荒原法案》的主要推手,与帕克、弗雷泽、和多米尼三人,发起了一场环保主义者的行为艺术。在这一场活动中,布劳尔分别与三人结伴而行,依次穿越山脉、岛屿和河流,呼吁人们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并将徒步过程中双方的对话记录下来,行文成书。

  有趣的是,同行的四位分别是环保主义者、地产开发商、矿业工程师和政府官员,这样的组合,刚好可以折射出美国社会各界对于环保问题的不同认识。布劳尔,是凭借一己之力,将大峡谷中两大水坝的建设至少推迟了两代人的时间,并有可能永远都造不起来的人。布劳尔,还是一个孜孜不倦布道的人。

  年近60的布劳尔,一头白发,容光焕发,仍在美国全国各地不停地向各色人等宣传环保理念,他将这种行为称为布道。在这一次荒原之行中,布劳尔与帕克、弗雷泽、和多米尼辩论环保问题,比如是否应该将资源留给下一代人、是否应该对矿区进行开采、采矿法是否合理等等。

  帕克不赞成为了后人着想而委屈今天这一代人,布劳尔却认为——“荒原”是地球多样性的一个储存所,我们正把我们还剩的一点点家底以可怕的速度耗费掉。我们现在就要把它止住。只要还未开发,就不再开发。

  地产开发商弗雷泽建立了全美国最奢华的度假胜地,他感兴趣的是土地的使用。弗雷泽有宏大的计划,在大陆沿海规划社区。布劳尔则认为,这些项目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多米尼的职业生涯目标是有一天能建造两百米高的大坝。作为美国垦务局局长,多米尼指责布劳尔想要建截流把和分流坝来保护景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反而更大,并且引用地质学家的观点证明,静止水对桥基损害要远小于流水冲击的损害。布劳尔则不相信,认为蓄水建水库会导致泥沙淤塞水库。

  四个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发出了四种关于环保的不同声音。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每个人都是一个普通人,与其他人一样,命中注定要利用地球上的资源,要污染空气,要增加人口密度,但同时,也有责任保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与荒原同行》读后感(五):环境保护是环境保存,还是环境开发?

  文/宋薇棠

  而面对这样的风景,在与约翰•麦克菲同行的一群人中,却产生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声音:戴维•布劳尔认为“要保护这里的环境,最需要做的就是拒绝人类靠近,保留最完整的自然风貌”,弗洛伊德•多米尼等人则认为“这不是环境保护,而是一种变相的环境保存,只要人类有足够的金钱与环保意识,环境开发依然可以看作是一种环境保护”。

  这两个人,前者是美国《荒原法案》的主要推手,塞拉俱乐部的执行董事,荒原保护的代言人;后者则是美国垦务局的局长,职业生涯的目标就是有一天能建造两百米高的大坝,然而前者戴维•不劳尔凭借一己之力,就让两大水坝的建设至少推迟了两代人的时间,并且可能永远都造不起来。两个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死对头”的环保主义者,在茫茫的荒原之上开始了他们的雄辩。一句句地看过去,总有种心里两个小人在打架的感觉,只不过我们再难分清楚这两个小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不断地倡导“环保,环保,不能停”,但是到底应该怎样环保,我们真的清楚吗?我们所能感知到的环境保护,只是随手捡起一片垃圾放进垃圾桶里,但是当我们远离城市,到达难以企及的荒原,站在一个巨大的人类环境规划之下,环保又该以怎样的面目出现呢?甚至于我们都无法区分“环境保护”与“环境保存”的区别,因为如果说人类任何所谓的适度开发,对于自然而言都是一次痛苦的折磨,那么“环境保存”难道不是最好的“环境保护”吗?我记得中国三峡水坝建成时,所有的人都为之自豪,因为这是中国了不起的水利项目,更重要的是它对于环境而言没有污染,利大于弊。但是十几年过后,人们开始发现,没有水坝的曾经所能带来的新鲜而丰富的水产品与泥藻,都在水坝的严格控制下日趋零落。可现实又是那样的令人无可奈何:中国稠密的人口使之不可能像美国一样将环境完全地保存下来,我们能做的就是适度开发,将锋芒毕露的自然雕刻得圆润光滑。而从某种意义上来发问,这种取自人工的雕刻,会不会让大自然变得更加和谐美好?环境的适度开发是不是也是一种“环境保护”?

  艾伦•韦斯曼在《没有我们的世界》中提到:“即使到了那个时候,不管地球上还有什么生物存活,它们还是得面对四百四十一座核能发电厂所遗留下来的致命残渣。”也许时间与环保并不能完全消弭我们留给这个世界的伤害,但是艾伦•韦斯曼也说过:“就算我们没能找到实现生态平衡的方式,既然地球能从二叠纪的废墟中复活,那么它也必然能从人类的蹂躏中康复。”

  “没有我们的世界会想念我们,而不是如释重负地大出了一口气,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呢?”

  没有我们生活的孤岛荒原会记住我们,而不是庆幸人们收回去的魔爪,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性呢?

  关于这些问题,约翰•麦克菲并直接给予我们答案,他只是忠实地记录下荒原之旅中每个人富有意义的一言一行。站在现今科学高度的我们,似乎依然看不清未来环境发展的方向,人类生存的航标,就像“环境开发”与“环境保存”,明明是两个对立的存在,却依然奇迹般在“环境保护”的大概念里并肩而行。

  《与荒原同行》读后感(六):环保之旅

  环保之旅  

  文/米雪

  《动物生活史 》、《大灭绝时代》、朱洗院士一系列的科普作品,使得博物学渐渐走回了人们的视野之中,也许是因为博物学中的一些观点,正与时下大热的环境保护相契合。在当下,环境保护已不再是世纪之初那样举步维艰,公益广告,环保宣传,动物保护大使在电视、电影甚至街头随处可见,这种潜意识里的宣传,连中国普通老百姓都能知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句公益广告词。

  环保,什么样的环保意识才是最有意义的环保?是将环境完整的保存下来,禁止人类行迹,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要生存,繁衍生息,自然要在自然界圈出适合人类生存的圈子。但是,茫茫宇宙目前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占有的面积越来越大,自然就只能被迫缩小。开发与保护,一直是人类无法绕过去的问题。

  自从《寂静的春天》为环保这一问题开了一个战场之后,环保队伍逐渐壮大起来。而西方国家,环保问题比我们行进的似乎是更早一些。美国著名的非虚构著名作家约翰-麦克菲的《与荒原同行》,是一本描写上个世纪60年代有关环境保护的纪实作品。

  约翰-麦克菲被公认为“创造性非虚构写作” 的开拓性人物,2008年,美国新闻界的重要奖项George Polk Awards给他颁发了职业成就奖,以表彰其“半个世纪以来对于美国新闻界难以磨灭的影响和印记”。他在其作品《与荒原同行》中,通过描写布莱尔的三次环保之行,客观地展现了美国在上个世纪的环保现状,和未来可能遭遇的问题。参与旅行的另外三个人,不是随处可见的平头百姓,也不是全力支持环保的环保人士,而是顶级地产开发商,矿业工程师,美国垦务局局长。

  作品开始于布莱尔的第一次旅行——考察荒原的铜矿,行文中较多的对话表明了布莱尔环保的立场,保存现有的生存环境,“而在目前,尽量少浪费一点。”人口压力过大,而人口的迁徙也逐渐扩大了范围,以前荒无人烟的地方也开始有人类的足迹,而这是无法遏制的。单纯性的保存环境,限制人口的流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布莱尔的出发点是美好的,随着人口的剧增,保存环境的与世隔绝,几乎是不可能的。和谐才是大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主题,在不破坏环境、不完全禁绝人类生活轨迹的前提下,有限地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还没有穷到非得把荒原给毁了,也还没有富到能把这荒原给供着。”这句话恰好总结了书中潜意识想要表达的主题。人们现在正致力于从环境保存转投环境保护的怀抱。

  社会在一直向前发展,人类也会随着继续沈存下去,尽管现在,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完美地解决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的矛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环保事业是保障人类长久基业的一块重要的基石,关乎人类长久生存的大问题。为了清晨鸟儿美妙的歌声,为了世界充满生机勃勃的绿色,为了将来更美好的生活,环保,有你,有我,有大家。

  越来越多的名人、学者、明星都已经加入了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成龙,刘翔,朗朗,王石,王珞丹……从杜绝吃鱼翅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到明星名人认养濒临灭绝的国宝级动物大熊猫,人们利用自身的光圈和影响力,正尽己所能去影响更多人参加到环保这件大事业中来。人类既然能征服珠穆朗玛峰,就能做到不污染世界高峰,保持自然的纯净,达到和谐共处。

  与自然同行,人类才会站得更高,看的更远,活的更久。

  《与荒原同行》读后感(七):遭遇大德鲁伊

  《与荒原同行》书评

  《与荒原同行》是作家麦克菲的一本纪实之作,关于美国环境保护行动的一本书。首先我要吐槽书名。书的原名是“Encounter with Archdruid”,“遭遇大德鲁伊”的意思。德鲁伊是英国爱尔兰一带的古代祭司,相信自然中天地和水、风的力量,属于一种比较古老的自然信仰。在基督教进入这个地带之前,德鲁伊的信仰统治着这一地区。大德鲁伊,顾名思义就是这些祭司的首领了。本文用来指布劳尔,这个环境保护运动的大头领。

  所以中文书名《与荒原同行》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姿态,但是却不是本书所讲事情的主要内容,而“遭遇大德鲁伊”其实是一个更恰当的题目。中文书名带着一种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傲慢,而本书的作者所持是中立的立场,所描述的事情是人们对这种道德制高点的抵制和反对。

  环境保护到如今这个时代已经近乎老生常谈,所以现在的情形与蕾切尔卡森时代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那个时代,工业企业不顾环境,环保人士无人理解,不得不声嘶力竭地奋力疾呼;但是现在环保概念已经普及大众,所以企业和民众现在不再是对环保懵懂无知的状态了。本书记述了美国影响最大的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头领布劳尔的三段旅程,这三段旅程分别与采矿工程师、最成功的房地产商和美国垦务局局长同行。在途中他们一起感受自然、讨论环境保护的前途。

  人分三种,要保护的环境也分为三类,作者通过三段旅程,在文字上很经济节省地探讨了这些问题。第一段是山地,这里大德鲁伊布劳尔要针对的是采矿公司的工程师。反复争论的是采矿是否会破坏环境,布劳尔的意见是绝对会破坏,绝对不去动环境。但是采矿工程师的意见是,采矿是必须的事业,金属铜在现今的社会不可或缺;另外那种破坏性的采矿不可行,但是负责任的采矿方式对于环境的破坏极其有限,应该开采。这一段旅程以大家都得到蓝绿色的矿石精品为结束—布劳尔自己也喜欢矿石标本是一条暗示的线索,似乎他自己对采矿的态度也有着余地。

  第二段是布劳尔去新开发的海滩房地产参观,与地产大亨探讨。这一段展示和海滩开发的新思路—住房风格设计和功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段地产商显然在奉承布劳尔,有请布劳尔网开一面的意思,商人的油滑和柔软使他们并不想正面冲突而成事。这一段对美国大家族的族谱介绍很多,是很有意思的往事和传承。

  第三段是关于大坝的建造。这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事件,布劳尔的反对最坚决,但是这一段他的口气也是最软弱的。因为他面对的是美国垦务局局长尼米兹。一者是官衔和权位摆在那里,二者这哥们儿主动出击—布劳尔的弱点在这一段暴露得最多,那就是将环保做成了宗教性的运动。而尼米兹正是针对这一点,频出重拳。布劳尔在说服别人时往往只求效果,并不注重是否实事求是,所以很多数据偏差很大甚或空穴来风。尼米兹便抓住这一点大肆打击,而布劳尔往往哑口无言,他确实无可辩驳。布劳尔这一点让人想起宋朝的苏东坡,苏东坡在考试的时候杜撰了一段圣人的话为自己的论点注解,欧阳修读了觉得很有说服力,但是记不起圣人是否真说过这话。然后他找到苏东坡,请教在那本书上见过那句话,苏东坡倒轻松地说,圣人没说过,但我觉得他应该说过!大坝的建设是一个极复杂、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工程,这一段的记述对我国很多大坝建设的思考也多有借鉴。

  整体环保运动的风头是一种逆转的风气,也就是那种宗教性的运动正在消退,人们在考虑一种将人类活动与大自然和谐起来的方式,而不是完全禁绝人类活动的环保方式。这也是英文书名提到“大德鲁伊”的原因。文章的最后,塞拉俱乐部的董事会赶走了布劳尔,虽然对他以前的功绩颂扬备至。

  这本书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环保运动的风向从“环境保存”转为“环境保护”;二。这种文章对于公共事务决策的透明化很有好处,文章写的很漂亮,但是其更重要的作用是给大众展示,对于国家最重要的环境政策是如何兴起并最终决策,从“风起于青萍之末“到最终付出行动的各个阶段是怎样的。这样百姓才不会堆积不满,百姓最不满的其实是受愚弄。而我们的一些领导为了权威,在无谓的事情上也要不透明化处理,真是愚蠢至极。

  《与荒原同行》读后感(八):现代环保运动的现实困局——人还是自己的主人吗?

  珍稀动物数量锐减、农药泛滥、全球变暖等现象都呼唤人类社会产生一种“德鲁伊式”的环保运动。历史上的德鲁伊教徒是自然的忠实拥护者,是将整个荒原都当作是自己家园的隐士。通过阅读这本书,麦克菲不是在老调重弹——人与自然是否能和谐共生——而是更深地思考:人在轰轰烈烈的环保运动面前,人还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么?

  总觉得本书的中译名——“与荒原同行”没有英文直译名“遭遇大德鲁伊”好。虽然有人说“遭遇大德鲁伊”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与荒原同行”更加中立一点,但是与麦克菲试图在本书中探讨的问题的距离就远了。 本书第二部的主人公弗雷泽说:“在古代,德鲁伊祭司会在高大的橡树下将活人作为牺牲来作法;现代的德鲁伊祭司们对各类树木也是礼拜有加,为了他们,可以牺牲人类的福祉。他们是想把自己喜爱的一切都保存下来。这实质上还是为了他们自己的一己私利。”在书中,麦克菲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环境保存人士做法的“通病”:极端个人主义、极端化。如布劳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作风、“对环保运动而言,夸大其词是在战斗中刻意使用的典型策略”。

  环境保存人士是将现代社会的物质崇拜替换为他们的自然崇拜罢了。他们望见自己周围的环境日益恶化,认为人类创造的物质污染了他们敬畏的大自然,理所当然地,他们用自然作为理由批判人类社会的弊病。第三部的一开头,麦克菲就介绍了多米尼局长家乡环境的恶劣状况,为读者理解他成为联邦官员后的所作所为提供了可能。在多米尼局长的故乡,人类不是自己的主人——贯穿人类从原始的渔猎采集时代到农耕农业时代再到工业农业时代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努力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局,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如果多米尼局长不带领村民去储水,那些牛如何生存呢?村民的生计又怎么办呢?

  借用政治学中的术语来说,环境保存人士的做法是一种“懒政”:为了环境不被破坏,让它原封不动,禁止人类去触碰自然;至于在开发中保护,他们则认为过程过于繁琐。在他们热心公益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的是他们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本质:他们能够花钱去买成套的登山装备去攀登荒原,而贫寒的人们则在用铜线安装着自家的电线,而他们根本不懂这些铜是哪里开采的;他们批评房地产商在荒岛建筑别墅破坏了环境,却不知“路有冻死骨”。为了他们眼中的大自然,这些大德鲁伊们,真的进入了“忘我状态”了吗?他们还是自己的主人吗?

  现代环保运动不应该成为极端个人主义者珍藏自己心爱玩物(荒原)的游戏,而应该是一场真正的公益行动——人类在这场运动中,人作为自己真正的主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同时,也要意识到,环境保存人士是我们时代的“牛虻”,没有他们,我们会无所顾忌地进入《寂静的春天》里所描绘的世界。

  《与荒原同行》读后感(九):与自然和谐相处

  《与荒原同行》一书,不是旅行指南,也不是心灵鸡汤。它是一场人类与自然、环境、生存的争执和探索,是对什么是环境保护的深层拷问。

  慢是这个世界的奢侈品。我们被裹挟在这个快速行进的世界中身不由己,慢不下来。人类从蛮荒时代开始如一匹脱缰的野马狂飙突进,在短短几千年间成为这个星球的主宰,自以为有一个超凡的头脑和一双无所不能的手改变着世界。

  这本书的主角是戴维·布劳尔。他是美国荒原法案的主要推手,环保组织地球之友的领导人,是一个为保护环境宁愿牺牲一切的狂人。为了理想和信念,他不停地同伐木公司、矿产公司、狩猎集团斗争,并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他说“我只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想留下一些森林、一些荒原,人和自然才能重新回到平衡。如果失衡,环境不能持续,我们也不会长久。”十九岁他大学辍学,一头扎进内华达山区,一生都在捍卫这些山脉以及它们所象征的意义。此书记录了他的三次荒原之行。他的同伴分别是地质学家查尔斯·帕克、顶级房产开发商查尔斯·弗雷泽、美国垦务局局长弗洛伊德·多米尼。

  这三位布劳尔的同行者都是各自行业里的佼佼者。他们对布劳尔这样的环境保护者的看法是不同的,认为他不是真正的环境保护,而是环境保存者。

  帕克对环保的理解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因为人类的社会运行方式离不开矿物。他认为只要有效监管,矿井、木材厂和原始荒原能够同时存在。为了大众利益,彻底利用每一种自然资源并尽可能减少浪费,这才是环境保护。

  弗雷泽二十一岁时立志成为一个美的发现者。他认为房产开发并不一定与自然格格不入,环保和赚钱可以做到鱼与熊掌兼得。通过对希尔顿滩头岛的开发实践,四十一岁的他已是一位千万富翁,且被总统任命为“户外休闲及自然景色公民咨询委员会成员”。他和布劳尔在坎伯兰岛一起探寻,感受无人荒岛上的自然风光,为实现人与自然完美的融合而交流。布劳尔没有和弗雷泽唇枪舌剑,他们似乎成了忘年交。也许布劳尔不想和年轻人争执而有失体面,也许弗雷泽做到足够好令他折服。

  但多米尼却是犟脾气,他是一个从农民起步,为了解决农场缺水问题开发水利而上位的务实派。他把垦务局打造成全方面让水为人服务的机构,灌溉、水利、防洪、游乐无所不包。他认为应该利用环境,因为人活着的每一天都在改变环境。“我们要做正确的事留下好的东西,同时允许人们继续创造前进”。在和布劳尔一起乘橡皮艇畅游科罗拉多河时,和探险一样一波三折的是他和布劳尔的针尖对麦芒。布劳尔认为河流是存在的终极象征,而水坝破坏了河流,是“对自然的侮辱,是恶魔的实物化身”。一开始他们你来我往争论不休,稍有些缓和又因淤积问题争议起来。淤积是全世界水坝的难题,还有鱼类的繁衍问题。面对川流不息的大河,人们犹豫不决、难以取舍。既被此时此地的美景吸引,又不想失去河上的电力资源。最后他们谁也没有说服谁。

  三位各自领域的高手一一与布劳尔“过招”,就像《射雕英雄传》中“华山论剑”一样,但在布劳尔身上却透着一股凛然的悲壮。他到世界各地讲演,宣传他的理念,对保护最后的荒原矢志不移。其他三位对布劳尔敬佩有加,他们既是对手又是朋友。

  布劳尔对环境保护的执着让人醒悟,对于自然,无论是有效利用还是回归,人类只有与之和谐共处,自身方能长久。世间万物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就像在悬崖峭壁上走钢丝,只有把握住平衡才不会坠下万丈深渊。

  此书的作者约翰·麦克菲是美国非虚构作家,得过普利策奖,也是一位大学新闻学教授。他是三次荒原之行的同行者,也是旁观者。如何对待荒原,他没有给出答案。人类该何去何从,让读者自己做一个评判吧。

  《与荒原同行》读后感(十):《与荒原同行》:环保的另一种声音

  很显然,伴随着公共话语对相关问题的不断细化和深化的关注讨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严峻性已经显而易见。于是对于“环保主义者”,我们的观点通常是:“他们很伟大,是的,他们正在一意孤行地作者了不起的事情。”

  《与荒原同行》是一本关于环保主义者和他们所做的事的纪实作品。作者约翰•麦克菲是我很欣赏的一位非虚构文学领域的大师,他的作品往往素材详实新鲜,在尽可能全面地展现所书写主题“来龙去脉”的同时,努力保证观点上的中立——他的中立,并非不做判断,而是给读者留足空间,来做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判断。

  《与荒原同行》记录的是作者与戴维•布劳尔的三次“荒原之旅”。关于这位戴维•布劳尔,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他曾被以行事果决的美国垦务局视作是“恶魔”—— 他以一己之力推动的“环保运动”,将大峡谷中两大水坝的建设至少推迟了两代人的时间,并有可能永远都造不起来。

  其实关于环境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始终都是人们无法绕开的难题。客观上说,人们对自然的肆意利用,已经使得环境的损坏濒临于某个临界——但就人类自身的生活来说,我们是不是已经到了悬崖的边缘,因为再走一步便会坠落,所以我们只能停止一切开发,留在原地,以换得一线生机呢?

  本书主角戴维•布莱尔最为人们熟知的身份,是著名的《荒原法案》施行的推动者。这是一份连结了古朴与现代的法案——其中有美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属于古老智者的“荒原意识”:“荒原:一个地方——那片大地及其生物生命群,自在于人类之外,人对于那里只是一个过客,而不能逗留居住”,指向的却是现代人最后的自救之路:唯有荒原留存,地球上的生命才有进一步繁荣的希望。他的名言“死亡的星球上没有生意可做”,直白地讽刺了人们对开发与利用的真实动机和愚蠢,也隐含着深深地悲悯。

  但是许多人对此仍旧是投以怀疑的目光的。本书记述的戴维•布劳尔的三次“荒原之行”,实际上是布劳尔的三场“环保战役”。他的对手分别是查尔斯•弗雷泽,“美国最顶级的两位地产开发商之一”;查尔斯•帕克,美国地质学家,矿业工程师。他认为,“如果在白宫底下发现铜矿,那么白宫就该移走”和弗洛伊德•多米尼,美国垦务局局长,职业生涯的目标是有一天能建造两百米高的大坝。他觉得“大自然毫无恻隐之心”,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改造自然。

  对话,或者说是辩论构成了本书的主体。事实上,这样一场关于“进与退”的辩论,或许永远都是没有答案的。我们是应当为自己、为这颗星球留存一片“未垦之地”,但究竟应该怎样保存,保存是否意味着“不可触及”,都是人们无从推演的未知。

  事实上,人类要怎样与自己眼前的环境共处,即使是在纯粹“无菌”——没有利益掺杂的条件下进行讨论,都是一个不容易被回答的问题。更何况,在这样的荒原之旅中,当事人代表的除了自己的内心,还包括自己所处的立场。甚至是在布劳尔所处的“塞拉俱乐部”内部,分歧导致的“政治斗争”,也在暗中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也许当问题无法解决时,记下事情的真相,留待后日再做处理或许是人们能做的最必要的事。所以约翰•麦克菲的这本《与荒原同行》,其意义便在于展现了“环保”的另一种声音——它急切而短促,听上去不容怀疑,却并不总是理智到无从置喙。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