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6-09 21:3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经典读后感10篇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是一本由武志红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一):一本不错心理学入门书

  如果想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的话,并想立即达到可以学以致用效果,这本书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书中各种举例和反证,再加上作者亲身案例佐以说明潜意识意识运行机制基本上一目了然。还记得之前看心理学书籍,且不说其中引用的各种学术名词一时半会根本看不懂,当心静不下来的时候,是完全看不下去的。

  所以个人这本书唯一的不足,就是封面设计风格书名有点偏鸡汤了,如果不是朋友推荐,现在的我是不会翻阅貌似鸡汤的书的,也就看不到这本书了。或许是因为现在鸡汤书太多太杂了吧,基本上本本书都在分分钟教你怎么做人,但书中的方法拿到现实中通常会显得苍白无力。毕竟每个人面对的环境都不一样,是不可能有一个通用的方法。不过话说回来,鸡汤书本来就是激励信心用的,只是人们过于贪婪期待看几本书就立即改变现状解决问题,总是想着靠某种东西就能够一劳永逸,但世上又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因此我想:这本书要是可以换个偏学术的风格设计,取个类似《论潜意识》之类的书名,应该可以吸引不少想看心理学方面的读者。

  要说心理学最吸引人的地方,大概就是潜意识了。茶足饭饱后,大家慢慢的开始关心自己的潜意识,并希望通过各种方法去控制它。最普遍唤醒潜意识的办法一般是催眠,但现在我基本上不敢看这方面的东西了。去年看了一个日本的电影《催眠》,因为拍得太好,看完着实好长一段时间心有余悸。原来潜意识唤醒后会失控!而失控的东西是非危险的,潜意识又是时刻隐藏在脑海里的……想想感觉可怕样子

  所以说,看那么多心理学,其实是为了控制自己的生活。不论是想靠它来改善现在人际关系,还是靠它来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出于什么动机。更多的知识都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有时想想,生活精彩不恰恰在于其不可控性么?若是喜怒哀乐都在安排中,各种抉择都是非常理性分析结果,甚至利用一些心理反应手法去控制他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那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

  但现实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意义——每天说着自己都不觉得好笑笑话,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各种事务。以至于一段时间开始认为人生下来就是喜欢作死的,倘若没有什么可烦恼的,没有什么值得去努力的,也没有什么可以触动情绪的……不敢想象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二):改善家庭提高自身修为的心理自助书

  改善家庭、提高自身修为的心理自助书

  文/张宏涛

  关注武志红8年多了,最初从他在天涯帖子开始,接下来便是他一本接一本的心理类畅销书

  最初读武志红的书,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众多看起来很神奇很让人震惊的案例故事,后来,随着自己也考了心理咨询师,我开始更对理论部分感兴趣了,不再主要出于猎奇心理了。我发现武志红也是在不断成长,书中神奇的例子变少,更精彩的分析增多,引用其他书籍及其他人的理论也逐渐减少,开始有越来越多自己独到见解,乃至开始有自己独立提出的新颖理论了。

  这本书是过去出版过的书的修订版,删去了很多,新增了一半的内容全书分四章,我建议读者这样来阅读,如果你对爱情婚姻困惑的话,直接从第二章开始读起。如果你对子女教育有困惑和烦恼,请直接读第三章。如果你喜欢看电影和心理学类的书,就直接先读第四章,这一章会告诉你,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看。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修为,让自己在自知和知人上更进一步,尤其让自己变得更清醒,更懂自己,就从第一章开始阅读吧。

  阅读难度,第一章是相对最难的。第二章和第三章相对最易读易懂,因为有很多生活中,乃至我们身边常见的例子。我们在婚姻和子女教育中常遇到的问题,在这里都有让人醍醐灌顶的阐明。

  比如,我有个朋友很苦恼,她有个男友很优秀,各方面都挺好,几乎只有一个缺点,但这个缺点却让她很崩溃。那就是喜欢打击她,喜欢对她挑刺,觉得她这里不好,那里不行。她刚开始是反抗,但反抗会带来争吵,于是她忍,可自己越忍,对方越变本加厉,最后忍无可忍、大吵一家,闹到要分手,但最后又会和好,不过没几天,男友就又故伎重演。搞得她在他面前很自卑,乃至惴惴不安,不管做什么,都会被指责。她不知道该分手还是该继续,如果不分手,又如何来改变这种局面

  武志红在第二章用多个例子和清晰简明的理论详细阐述了这类事情。男方内心属于“我行,你不行”的模式,他习惯于这样的模式,并且会对对方进行投射性认同。对方认同了他这个模式,两人就可以暂时和谐相处,但时间久了,男方可能还会抛弃女方,觉得女方太无能了,再重新找个女性重复这一过程,把一个能干的女性变成自认不行的女性。不过,一个年轻的有自尊心女孩,也不可能这样长久忍受这样的模式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在男方投射时,女方不能忍耐,不能给予这样的投射性认同。最后,要么男方改变,两人都更成熟,更甜蜜和谐。要么双方都忍受不了,分手了之。

  第三章里,武志红同样用例子和理论阐明了孩子的低挫折商以及缺乏兴趣爱好,都是母亲控制和要挟的结果。婴儿期母亲应该如何对待孩子,武志红也做了详细的阐述,值得重视

  第一章武志红用五大篇60页的内容,让我们重点理解了:小我、自恋、控制、孤独和聆听的概念以及深层含义。读通第一章,自身修为能提升很多。

  总之,这是一本少见的既有深度又好懂(国内大部分心理类的书缺乏深度,国外的不太好懂)的心理自助好书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三):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在火车的轰鸣中又踏上了这片土地,在嘈杂的人声中,望着忽明忽暗车厢,一个个快速向后移动房屋,我选择开始读这本武志红的《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称,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怎么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是,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流动,这时,我们会发现念头一个接一个,但当念头可以停歇时,真相自然映现。】

  回顾以前的很多时刻,我们大部分时头脑中充斥着太多的想法,时而高兴时而悲伤,而这个时候头脑往往一片混乱,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无法集中精神;但我们肯定也有过非常安静的时刻,是心的安静,这个时候安静的心就像是一面镜子,记得之前读曾国藩家书的时候,曾国藩在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时总会一个人呆在房间里,点上一炷香然后静坐,这个时候纷乱思绪开始一点点的被拨开,答案也最终浮现在眼前。

  【绝大多数人的生命是一个轮回,几乎没有谁不是不断地陷入同一种陷阱,然后以同样的姿势跌倒,最后发出同样的哀号,但在这种哀号声中,又总是可以听到浓厚自以为是味道。】

  性格决定命运,古往今来一些对人性通透的人总是能够根据一个人的人性了悟这个人一生将要经历的起伏,尤其是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不管是再厉害人物,总是会有性格上难以改变的东西,明明知道这样会造成败局但还是无力去改变。工作生活中更是如此,一份工作你遇到了瓶颈,如果这瓶颈你无法克服逾越,之后你不管是换多少工作都还是无法绕过这个瓶颈直到你突破它为止。佛经上说,生而为人我们都有自己要完成课题比如说你这一辈子无法了悟,那么下一辈子你仍要继续完成这个课题直到你能大彻大悟

  【喋喋不休的人只对自己感兴趣】

  这个特别有意思,越长大我们可以交心的朋友越少,朋友这个词也变得越来越功利,好不容易交到的朋友,在沟通中也总是出现每个人都想表达自己的观点,都不愿意做那个默默的聆听者,而聆听者则是你给别人的最好的礼物。一直以来都自以为是一个很不错的聆听者,但是看到这里不禁回想起之前跟朋友聊天的场景,可不就是一边听朋友说,一边在想自己遇到的人和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一点小小的变化对方都能感觉的到,所以在今后的聊天中就如武志红老师所说的那样:当你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要仅用你的大脑去聆听,还要用你的整个身体去聆听,在聆听的时候去感受你内在身体的能量场,这会将你的注意力从你的思维中带走,并创造一个真正的没有思维干扰的、便于真正倾听的宁静空间。这样,你就会给予其他人存在的空间,这是你可以给别人的最珍贵的礼物。

  【检验我们是否为自己生命负责的一个简单标准是:我们是否抱怨

  这个检验标准太厉害了,对于我来说非常的实用,有时候自以为不是一个爱抱怨的人,但是当遇到一些让你不开心的人或者事的时候,需要找一个人来倾诉,倾诉没有问题,但是倾诉的多了,很多事情就变质了,而你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个喜欢抱怨的人,抱怨一点好处都没有,刚开始跟别人倾诉的时候,别人可能还会安慰你,但你同一件事情反复的去说的时候,不仅让你处于抱怨的漩涡,也让倾听的那个人变得对你失去了耐心,毕竟谁都不喜欢一个爱抱怨的人。首先要弄清楚让自己不爽的人和事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一方面要自己去承担,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去寻找解决的办法。比如很多人都会抱怨自己的工作,首先这份工作是你自己选择的,不管是是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匆忙的决定,都没有人拿着刀逼着你非要选择这份工作,所以要么你继续承受这份工作带给你的折磨,要么爽快的另找下家离开这份让你厌烦透顶的工作,毕竟做这份工作的人是你,你的感受跟别人说的再多,别人也不可能体会一二,抱怨并不能带给你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当你开始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时,抱怨也就离你远去了。

  【为何我们越爱越孤单

  当两个人的渴望相契合时,所谓完美的爱情出现了,然而,即便如此,这也不是相爱,而只是一种命运的一种偶遇而已,我们看见的只是自己的世界,我们并没有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更多情况下,契合是不可能的,不管一个人多么爱你,他仍然不能如你所愿,自动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报你的好,甚至,即便知道了你的渴望,他仍然不能甚至不愿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报你。因为一旦这么做,他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存在就不存在了,他就沦为一个工具,一个满足你的梦想对象。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

  这一段还是非常让我震撼的,如今我们都在说女性独立,经济独立,其实最重要的是人格的独立,怎样才是人格的独立那就是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遵循自己的想法。在这里武志红老师列举了比较多的例子,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旦在爱情中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那么最终的结局就是被抛弃。

  【教孩子知识,不如教孩子爱】

  这一点我非常赞同,虽然我还没有结婚生子,但是我一直都觉得爱太重要了,作为一个成年人不管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爱再多都不会过分,对孩子的爱很重要,对老人的爱更是重要。很多心理学书上的咨询案例都会追溯到一个人的原生家庭,虽然不能任何事情都要说到原生家庭,但是一个成年人的很多行为习惯更深层次的原因真的跟小时候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潜意识中的不被自己所察觉的一些东西。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好呵护孩子幼小心灵,给予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童年。另外就是我们慢慢老去的父母,他们更像是越来越小的孩子,他们经历了一生中的各种苦难,带着一颗沧桑的心走向暮年,他们的心越来越柔软,像孩子一样需要呵护。

  在火车的轰鸣声中,这本书也看到了最后一页,望一望停靠的站台,心中多了很多的温暖春夏秋冬又一春,季节替换,岁岁如此,生而为人虽然艰难却也是难得,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去爱,不枉此生。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四):典型de国产思维...

  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一般吧

  优点

  作者对心理挖掘还是贴合实际,不少观点也让我“恍然大悟”,如:

  经常失眠的人,总会对一点风吹草动焦虑不安,作者把这种人称为自恋/控制狂,他内心只关注自己的感受,对其它只有控制的欲望,让环境听从自己的。 而雷雨来时他却能睡得很好,因为他知道雷雨不能控制。

  很多夫妻都把自己想象中的人强加到自己妻子/丈夫身上,而没从实际上去认识,导致滋生很多矛盾

  等等···

  缺点:

  书名和内容不搭,整本书的结构也不清晰,看目录就知道,看内容就更醉了。

  内容上:很大篇幅都停留在讲大道理,以及自己切身的一些小例子,实用性不高,说服度也不高。

  拿《少有人走的路》比较一下,甩了几条街...

  总的来说,作者的不少观点还是很棒的,但写作水平一般,有点老套不够新颖。

  第一章很多观点我还是很喜欢,第二章还行,第三章第四章就不行了,比如说第三章谈论孩子教育的,完全没吸引力,拿《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比较一下,同样被甩了几条街...

  而第四章,是为了凑字数吧?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五):太在乎的东西,往往是不切实际的。

  太在乎的东西,往往是不切实际的。

  偷爱警/文

  看这样的书,会进入到回忆当中。在回忆的底片里,看到了自己为什么如此的懦弱、胆怯、经不起风雨的洗礼,看不透人生的波谲云诡,看不到自己的固执,自我否定,自我戕害,该醒醒了,孤独的人,从来不为孤独,身边是有伴儿的,那就是心底的喜悦和快乐。

  心理投射是一面镜子,在镜子的另一端是虚拟的,看不见的自己。不爱照镜子的人,总觉得虚拟的世界,充满了欺骗和狡诈的游戏,但看看镜子才发现,那个狡诈和欺骗的主角,居然是自己。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另一个“我”,那个“我”藏在很黑暗的地方,等着你的出现,等你一步步的陷入到“我”的世界。孤独会悄悄地靠近,很多人觉得,一项文文弱弱,乖巧听话的人,怎么就会存在一个极端叛逆的自我。这就是投射,在投射当中,有人走出不来,会发生性格上的扭曲变形,会发现,原来自己如此丑陋不堪,如此卑微拙劣。走出来的人,并不会畏惧心里“我”的存在,会用正能量,果敢坚定、信心来打破“我”的攻击。

  作者在这部书当中,分四章描写了各种孤独的存在。孤独感如果得不到释放和减压,势必会给一个人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有人走不出来,那是因为幼年、童年的家庭故事,在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成年之后,藏匿多年的伤害,会在孤独爬升的瞬间爆发。走出孤独的良方,是学会接纳,用开阔的心胸,来接纳孤独的存在。没有人是常胜将军,更没有人能笑到最后。虽然人类的存在,足以改变地球,但人类的渺小,还是无法征服宇宙。

  在父母前面,孩子永远是孩子,无论到什么年龄,孩子都要听从父母的。在传统中国礼教里面,孩子需要懂得长幼尊卑,需要在驯化和规劝当中学习做事做人,往往这样的驯化教导,给孩子带来的是强制打压。孩子只能在框架内行事,跳出框架就意味着孩子的背叛远离,甚至是抛弃。这部书给这样的行为,圈定在自恋当中。父母的自恋是为了传递更好的付出来补给孩子,而孩子能不能吸收,认不认同父母的传递,能否帮助父母完成自恋的目标,都是未知数。实际自恋的同时,带有浓重的自负情结,自我高估,自我提升,无形中强加给孩子来完成,父母可能不认同这样的心理学说,但实际仔细想想,不难发现,父母对孩子的好,对孩子的帮助,都是在完成自己的目标。中国有句话古话,儿孙自有儿孙福,作为中国家长,并不想看到孩子的落魄与凋零,甚至沦落为家族的劣根。不断强调主观意见,强调对孩子的好,自私的人,总会找理由来达成所愿。贪婪的自恋,成为横亘在两代人之间的激流,不断冲刷人生的泥土。

  在这部书当中,我看到为什么许多人树立完自信,又被自信所打倒,为什么那么多人总是抱怨社会的不公与诡诈,实际这都是在自欺欺人,心里容不下一星半点的污浊与不完美。即使再有自信的人,也会在失败中觉得挫败,即使再完美的人,也有不足的存在,那为什么不能接受缺点和不足,为什么要如此的迷恋完美的存在,到头来不是别人伤害自己,也不是强横的压迫感挤压自己,而是自己玩死了自己。自己设立的孤独围墙,或许根本就是一道不起眼的屏障,太在乎的东西,往往是不切实际的。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六):读点心理学,练个铁布衫

  本来在心理区看到这么一本,从包装看妥妥的心灵鸡汤的书,我是拒绝的,但是瞄到作者是武志红就毫不犹豫拿走了,毕竟是现在最火的心理学专家嘛。

  不过心理学这么小清新的派别一定要混成心灵鸡汤才能火吗?鸡汤派太可怕了!以至于我这段时间看到这本书出现在家里都略觉尴尬。

  第一次听说武志红是有个报道说他的巨婴国被下架了,好像是触犯到什么禁区了。巨婴真是个出镜率很高的词呀,提起来能连带波及到一大票人。好刺激,哪天一定要找来看看。

  第二次是看完心灵捕手翻豆瓣影评,排第一的就是武老师的一篇,他讲了人的一个自我逻辑加强的机制,比如夫妻双方,如果妻子认为表现出对丈夫依赖性的自己是好我,那么无论出现什么样的事情影响到二人关系,妻子都会倾向于更加依赖丈夫,而更多地隐藏自己的独立性,她认为丈夫喜欢自己的依赖,而独立会让丈夫远离她。如果妻子非常依赖这个逻辑,那么即使丈夫明确表示受到困扰,妻子也会选择忽略,并且表现得更为依赖。

  威尔的好我是鬼混,坏我是他的天才。因为童年屡屡被养父母虐待,威尔的自我逻辑根深蒂固。尚恩的厉害之处就是把他从这个逻辑里解救了出来,走向当上CEO,赢取白富美的人生巅峰之路。

  这本书收录了这篇影评,还介绍了别的一些心理机制,都很有意思,比如一个人的人际关系通常是自己在原生家庭的关系的投射,还有人为什么会怕黑、白雪公主的后妈其实是我们婴儿时期无法接受妈妈身上有缺点,而分裂出一个坏妈妈。看的时候总喜欢把熟悉的人带入,最后总会引到自己身上,然后戳到自己,也是很刺激。

以后要是哪个人有什么心理机制被我发现了,我肯定戳戳他,看他是会做改变还是做自己,想想还是很有意思的,当然前提是他不要打我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七):接受自己,抛下那些不快乐

  看这本书对我来说是很痛快的一件事,就好像等不得伤口愈合就把结痂撕掉那般的痛快。在武老师讲述的这些故事中,我不断看见了自己。有那个被痛苦折磨,又享受着痛苦的自己。有那个渴望被爱,又不愿敞开心门自己。我用一个又一个谎言为自己搭起了一个乌托邦,现在谎言被拆穿,乌托邦成废墟,我站在一片瓦砾上,却感到一身轻松了。

  每一天,大量的消极情绪都可能似一颗颗炮弹向我们袭来,有的来自他人有的来自自己。我们若来不及躲避擦伤了皮肤,那我们至少丢了一天的好心情;若不幸,我们被击中心脏,那我们只好闭了眼,堕入无边的痛苦。用书中的解释来说这炮弹是对方(或自己)把他“内心的小孩”或“内心的大人”投射到了我们身上。我们若能看透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接受“好”与“坏”并存的事实,则能为自己穿上防弹衣,刀枪不入了。

  “啊,原来潜意识里,我内心是这样想的啊。”“啊,原来对方怎样对待我不只是对方的原因,也有我的原因啊。”看过这本书之后,也许你会想要原谅你恨的牙痒痒的人,也许你会想要反省自认为“完全正确”的自己,这些都是好的开始,这些都是你关注真我的开始。

  关注真我,接受自己,是一切改变的第一步。抛下那些不快乐,就从当下出发吧。

  ————————————我是分割线———————————————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想解决低挫折商,就要学会就事论事,遇到了什么问题,就要把这个问题当成一个单独的问题来处理,而不要把其他的问题搅进来。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八):自恋是孤独的根源

  人生而孤独。的确,要让另一人理解我神经细胞的所有刺激与激素的分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连我自己都不能完全理解呢。这里的不可能是因为细胞反应数量庞大,但是为什么有时候想要去了解对方,还是越走越远呢?为什么现实中的人类不能像阿西莫夫笔下的盖娅星球或者是《超感猎杀》中的超感族群那样,大家共享全部的知识和情感,成为一个整体呢?

  武老师说,因为自恋。

  我们的头脑中不断地出现各种念头,我们不自觉地想去实现它们,于是就被思维控制住了,这些念头组成了“小我”。而我们带着这些念头去看待别人、看待世界,一切都带着自己的偏见,又怎能看清真相呢?而我们的真实想法隐藏在其中,为了自我保护,大脑时常误导我们,“想看清事物的真实存在,至少在某个时刻,放下你的‘小我’。”

  “最核心的自恋是控制感。”

  虽然某神棍老师曾说O型血的人具有较强的控制欲,但我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控制欲望,也许是喜欢任人摆布的玩具,也许是控制朋友、家人、同事,甚至是控制社会、世界。改变他人,诱导他人做出自己想要的反馈,从而得到安全感、自我满足、甚至是爱。这一点在父母与孩子、恋人之间的关系中特别明显。我们都渴望爱,渴望亲密的关系,但自恋是横亘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的高墙。试着走出自恋的幻觉,武老师建议:

  “1.去认识自己围绕着自恋所建立起来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2.去认识自己的幻觉被打破时的恐慌和愤怒;

  3.最关键的,去认识我们为什么会执着于那些想法,为什么它们会成为我们自恋的幻觉的养料。”

  “我们的自恋需要痛苦为养料。”

  生活很辛苦,大家都喜欢比惨,回到家又以别人比自己更惨而沾沾自喜。“我们自以为是,掉入同样的陷阱,发出同样的哀号”,正所谓日光底下无新事。我们不断地抱怨,而怨气正是衡量自恋幻觉的标准。“无论是在社会领域,还是在私人领域,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并彻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样,可以放下对别人的控制,也可以摆脱别人对自己的控制。

  要给与或者获得真正的爱,请试着走出自恋,看清他人和世界的真实。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九):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

  你们用心理学看世界,我用心理学看自己。

  我们心中都有一度超级自恋的墙,这堵墙不可能坚硬到“足以抵抗一切打击”,但却具备另一个功能:将我们圈在这堵墙内,令我们看不见别人的真实存在,也令我们看不到更大的力量。这堵墙不一定是建造城堡让我们在城堡里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免受外界的打扰,这同时我们疗伤的城堡,抵御外界负面能量的城堡。当我们贪恋这座小城堡,觉得这里就是全世界,看不到外界的存在时,就是自恋。

  人们贪恋苦难,人们为了苦难而形成了对抗苦难的武器,但是如果苦难不存在了,武器还有存在的意义吗?武器本来是用来消灭痛苦的,但最后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武器的存在需要以痛苦为食,因为我们会容易爱上自己发明的武器,我们渴望他一直发挥着作用,不愿意他被销毁。人们不愿意改变,因为改变往往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你好不容易打造的赖以生存的环境会消失,这种不确定会你会变得很没有安全感,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知道,安全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

  我们很爱评价别人吗?

  从表面上看,我们爱评价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对别人太感兴趣了。

  因为,当使用评价时,我们的焦点几乎总是对准别人,而不是自己,并且势必会有褒贬。所以我们在跟别人谈话的时候,要以“我”开头,而不是“你”开头。

  大部分人不知道如何去倾听别人说话,因为他们大部分注意力都被思维所占据。他们赋予自己思维的注意力比赋予别人说话内容的注意力要多得多,而对于真正重要的东西—别人的话语和思维之下的存在却丝毫未留意。当然,你只有通过自己的存在才能感受到别人的存在。这体现的就是合一,就是爱的开始。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喜欢使用评价的人喜欢确定感,说起话来斩钉截铁,而富有创造力的人却势必能容忍甚至喜欢模糊状态。

  评价源自“小我”,而“小我”无比自恋,真以为自己知道一切、能左右一切,所以喜欢评价的人就喜欢表现“小我”的自恋。相反,富有创造力的人不会急着去解释。他们知道,所谓的模糊状态,也即自己的“真我”还没有和事物的本真相遇。这时,假若急着去解释,就是强行将“小我”强加给事物,于是就远离了事物的本质了。所以,容纳模糊状态也就是他们的“真我”和事物本真慢慢相遇的过程。

  投射性认同,即我将我的东西投射给你,你认同了我的投射,并表现出我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所渴望的行为。如果精确地表达其逻辑,可以概括为一个简单的公式:我做了A,你要做B,否则,你就会得到C。

  而自恋的核心就是—我渴望将我想象中的世界投射到现实世界。具体而言,就是我希望周围人能够按照我的想象来行动。不过,我们通常不会也不能单纯地命令别人做什么,因为我们都知道,别人并不情愿按照我们希望的来做事。于是,我们就开始玩投射性认同的游戏,我先付出A—这是我认为很好的东西,而你就得表现出B—这是自恋的我们所渴望的核心。这还不够,如果你没有表现出B,我就会向你发出威胁,迫使你表现出B来。但没有谁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付出者势必会失望,随即会发出信息C。他会用种种巧妙的、自知或不自知的方式让对方感觉到,你做错了,你对不起他。太失望的情形下,付出者就会脱离一个关系,而在脱离时,他会感到绝望:我付出了这么多,你怎么能这样对我呢?自恋幻觉的投射无处不在,最集中的表现领域并不是政治或社会领域,而是亲子关系和情侣关系这两种亲密关系中。

  怎样才能打破自恋幻觉呢?一个关键是,彻底明白自己做某事的初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是自己的选择,所以是自己为这一选择负责,而不是别人为自己负责。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浸在这种游戏中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是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的,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并不罕见,它有四种常见的类型:

  1.权力的投射性认同。玩这个游戏的人,其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2.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其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3.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4.情欲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性感(这么有性能力),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性无能(性冷淡)。

  我以我的好的方式对你,你也必须以一种特定的好的方式对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再细分的话,这样的人有以下四种类型:

  1.依赖者

  他们的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就是坏蛋。

  2.支配者

  其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3.迎合者

  为了你,我做什么都可以,但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4.性感者

  我这么性感(这么有性能力),你必须满足我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性无能(性冷淡)。

  支配者还可大致分为两个类型:赤裸裸的支配者,他们甚至不愿借用“我对你好”这个借口,而是直接表达这一信息,“你必须听我的,否则我会让你付出代价”;温情的支配者,在表达支配欲望的时候,他们会使用“我是为了你好”这一借口。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逻辑是正确的,这个世界在按照他相信的那一套逻辑运转。如果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我们就会以为,这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真正的深层逻辑一定是自己掌握的那一套逻辑。要证明这一点,只需要将别人“轻轻推一下”,这些人就会陷入自己的逻辑中。

  例如,假若一个美女相信,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男人只是对她的身体感兴趣而根本不会爱她,那么,她会使用她的身体去勾引男人。她会发现,她只需要这样将男人们“轻轻推一下”,这些男人就会变成贪婪的色鬼。

  只有少数人会在遭受打击后,反省自己持有的那一套逻辑,调整它甚至放弃它,而去形成一套更新的、更灵活的、更适合现实状况的生存逻辑。

  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其实这也是源自深层的自我怀疑或低价值感—某种“自恨”的形式。因此,细微地去体认什么是“自爱”,便成了转化怨怼的关键点。

  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其实这也是源自深层的自我怀疑或低价值感—某种“自恨”的形式。因此,细微地去体认什么是“自爱”,便成了转化怨怼的关键点。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大致有四种:

  1.“我行,你也行”

  也即“‘内在的小孩’行,‘内在的父母’也行”。假若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同时又给予孩子自由,认可孩子的独立空间和能力,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发展出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

  2.“我行,你不行”

  也即“‘内在的父母’行,‘内在的小孩’不行”。假若父母至少有一人爱孩子,但同时又对孩子极其严厉,甚至常用暴力方式对待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内在关系模式。

  3.“我不行,你行”

  仍是“‘内在的小孩’不行,‘内在的父母’行”。假若父母至少有一人爱孩子,但同时又喜欢孩子温顺而听话,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内在关系模式。

  “我行,你不行”与“我不行,你行”的差别是:前者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在建立外部人际关系时将“内在的小孩”投射给对方;后者则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而在建立外部人际关系时将“内在的父母”投射给对方。

  4.“我不行,你也不行”

  即“‘内在的小孩’不行,‘内在的父母’也不行”。如果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又经常折磨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内在关系模式。

  具备第四种内在关系模式的人,最容易制造凶杀案件,譬如连环杀手和偏执狂。看新浪网的新闻,每天都可以看到情杀案件,即男人杀死了要和自己分手的女友或太太。这类案件的制造者多是偏执狂,爱人离开他们,是对他们最大的否定,令他们感到“我不行”。他们受不了这种打击,于是将爱人杀死,隐含的意思是“我夺了你的性命,你更不行”。

  微博:Freya筱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十):你有多完整,就有多孤独

  第一次尝试用“微信读书”,在火车上读完了武志红的《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选这本书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刚好行李不允许带太多因此没有背其他书;这本书刚好作为首页专题推荐,而且按照我的经验,读这类心理学的文字头脑会处在被“按摩”的状态,不需要非常集中注意力或者让大脑精密思考,所以即使旅途中也不容易疲劳。

  回到住处画了思维导图,需要高清版请关注微信号kamiyass,后台回复“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获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