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金融的逻辑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金融的逻辑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3:2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金融的逻辑经典读后感10篇

  《金融的逻辑》是一本由陈志武著作,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8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一):看看就好,别被洗脑 :)

  此书读完有种被洗脑的感觉。一方面它确实会刷新你的金融观,一不小心还可能被刷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让你时不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但是当我读到2的时候,感觉越来越不对味,陈教授对于金融的作用的挖掘有其合理之处,也能从中窥见其不凡的智慧,但是明明是一两章就能阐明的思想,陈却写了两本书,

  第二,其中关于金融解放个人的观点初读似乎论据充分,无可挑剔。但是后来想想,陈教授似乎言过其实了。货币化确实能让个人从家族关系,宗教关系,政府权利中获得很大程度的解放,现代社会个人相对于要依赖这些文化才能最大限度的存活下去的社会中要自由的多。但陈教授在此书中却避开货币化的缺陷不谈,这确是另一种程度上的不严谨。让原本见仁见智的观点变成了一种洗脑,一种吹嘘。

  货币化让人从家族关系宗教关系政府权利解放后陷入到另一种束缚——钱的束缚。只要有钱就有权,有地位,就能轻而易举的洗刷自己,包装自己,你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甚至你的外貌你的品格似乎都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货币化之后也能看见这个社会的功利化,同时也催生了拜金主义,“向钱看”,“金钱万能”的腐朽文化。货币化也并非让人与人的交往变得更为纯粹。反而是多多少少都参杂着功利。而最大限度的货币化除了催生出“人力资本”“劳动资本”“要素资本”也使得“人际资本”成为可能。总之,本书论证的漏洞让这本书大大贬值。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二):我再也不梦想中500万了

  我再也不梦想中500万了 1 十几年前,我在一家报社的彩票专刊做记者,认识了一个奇怪的老头。 那时钱还是很值钱的,一海碗烩面几块钱,城市一线楼盘房价每平方才一两千元,穷人梦想过上有钱的生活,而彩票似乎是一条金光闪闪的捷径。“来吧,看看两元是怎么变成500万的”,我的工作就是,展示那些大奖得主投彩、中奖的过程,营造出一种你模仿了也可能成功的幻像。 虽然我们会在报纸上用各种概率、排列来推崇某些技术流彩民的投彩策略。然而,在我看来,他们无疑是走了狗屎运。 B就是这么一个走了狗屎运的郊区农民。 B中了500万。 做彩票记者真是场人生间的修行啊,面对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一夜暴富者,告诫自己要“淡定,淡定……”,然而还是忍不住想象,要是中500万的是自己该多好!直到B的出现,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 B其貌不扬,穿着寒微。大概平时很少有人听他说话,他接受起采访来滔滔不绝。最后还留下了我的电话。 时不时的,B会跑来报社找我。 一次送给我一本《庐山会议实录》,大概觉得我是文化人,会喜欢看这类书吧,同事调侃,“这人太不实在了,怎么不分点奖金给你?” 虽然他是个老头,而我只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然而他表现出对我很信任、佩服的样子,常常自顾自的倾诉自己那些家长里短的烦心事。 比如,老婆怎么啰嗦,比如,亲戚怎么欺负他。 最后一次的倾诉,让我大大的吃惊了。 他说,他的奖金已经给亲戚分出去一大半了,而他的侄子因为他给别人分的比给自己的多,还打了他一顿。 看着他脸上还没褪去的伤痕,我无语凌乱。 2 我曾以为,是B的家族过于奇葩。强势的亲戚和一向逆来顺受的他之间不对等的相处模式,让突如其来的财富演变成灾难。 十几年后读了陈志武教授《金融的逻辑》,想起当年的事才豁然开朗。 在传统社会里,向来是通过血缘网络来实现人际间的金融交易。这种交易,是以人格化的隐性方式进行。 所谓养子防老,子女就是人格化的保险品、信贷品和养老投资品。所以子女忤逆不孝,是为大罪,因为动摇破坏了家族金融交易的根基。 亲戚间 “礼尚往来”,就是跨时间价值交换的代名词,今天我结婚,你送礼,明天我儿子满月,你送礼。生老病死,每一次人生重大事件都有亲戚之间的经济互助参与。 也因为这种千百年来的思维惯性,让个人的边界在庞大的家族面前退缩到几不可见,更遑论个人的空间与自由。 悲催的B,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遭遇。在《金融的逻辑》里,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发生在2002年湖北一个小城,也是一场理直气壮的瓜分,和大打出手的结局。 陈志武如此论述,“一个混乱的产权体系造成了如此混乱的要求与反要求。当由传统大家族承担经济交易功能时,所有的投资和回报都是默认的、隐性的,不会用白纸黑字写在合同上,正是这种体系导致了大打出手的混乱局面。” 3 开卷有益。 尽管《金融的逻辑》一书由作者历年发表的文章整合而来,篇落内容多有重复,开篇《金融是什么》短短20余页已可统揽全貌。然而,对于想了解些基本金融常识的读者来说实有建构世界观之功。 一些过去只能归结为经历、性格等个体原因的身边故事找到了深层次的解释。 我的好友C自参加工作起就在攒钱为家里盖房子。当我为自己的小出租屋里买了一台音响的时候,她在攒钱;当我买了一台洗衣机的时候,她在攒钱;当我买了一台电视机的时候,她还在攒钱…… 家里姐弟四人,只有她一人读了大学,她为此深感愧疚。 这些年来,她为家里盖了房子,帮弟弟张罗成家立业。姐姐家里做生意遇到困难,她一手承担。妹妹婚姻中遇到困境,家庭主妇经济不自由,她直接转账“定心丸”。 她是个令人感动的好女儿、好姐姐、好妹妹……可她活得太累了。 我现在明白了,如果经济交易独立于家庭存在,个体不必背负更多的道德压力,完全可以更好的享受自己的人生。 一个优秀上进的年轻人,将今后的预期收入抵押贷款用来求学,自己为自己负责,更有尊严和自由。 同理,C的姐姐、妹妹乃至弟弟,他们的人生也该由他们自己负责。由家庭其他成员分担的压力真正落在自己身上时,才能更好的转化为动力吧。 3 我再也不梦想中500万了。 十几年弹指一挥,房价裹挟着时代一路狂奔。曾经觉得一辈子躺着花都花不完的500万现在是什么概念? 2012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750万元奖金准备买套大房子的莫言说,“别人提醒我也买不了多大,也就120平方吧”。希望他老人家那时买了,要不现在估计只能买80平方了。 现在盛行的词是“中产阶级焦虑”。年收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家里几套房,中产阶级究竟在为何焦虑? 因为曾经不花钱的都标上了价格,曾经唾手可得的越来越贵,清洁的空气、水、食物…… 都在离我们远去。 怕生病,重疾的发病率却越来越高。癌症一个疗程治下来几十万,想熬过五年生存率,你的身体扛得住,你的经济扛得住吗? 中国飞速发展的转型期,每个人都怕掉队,成为时代的弃儿。 毕竟,比“人死了钱没花完”更大的悲剧就是“人还在,钱没了”。 我已经过了爱做梦的年纪了。如果非让我说一个和钱有关的梦想的话,我希望是5000万。 按陈志武的教导,两千万买保险,两千万在北上广买房子。四千万买足安全感,剩下一千万携家云游四方去也!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三):Notes:金融的逻辑1

  我觉得陈老师这本更像是一个合集,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逻辑。

  跟金融有关的内容也就在前面的部分,题干就是下面的这一线索

  通过金融产品和市场把资产转变为财富

  未来的收入和现时的拥有都可以划归为资产

  历史上,尤其以欧美的历史它是以债券的形式,后来以股票的形式将未来的预期转变为现时的财富,或者说是创造的信用,或者说是增发的货币

  核心的思想是平摊某时的支付压力,比如债券就是把未来的收入集中到现在,把散落民间的支付力集中到一点上来应付支付压力,股票亦然

  这里涉及对未来的预期或者说信心,或者说是一些评估的技术,或者忽悠的艺术

  结合东西方历史,陈老师还探讨了存钱和发债国家发展的不同历史轨迹

  结合到债务的结构,且不管创造信用或者增发或者所谓极致的滥发,平摊现时支付压力,集中支付力的做法,只要促进了资产增值的幅度和速度大于融资的成本,皆是推动着发展着的,反而因为缺乏有效手段缓解支付压力,尤其是支持发展的支付压力,其结局大体也都呵呵

  债务的规模大小并不重要,而是结构是否能支持一个完整的有增益的循环有效进行,这里面支付的投向也就是合适的增值的资产

  归集支付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分散未知风险的过程,没有谁知道未来或者可以通过已知去推断未知,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历史会部分重演,也会有黑天鹅,分散风险也是分散风险真实发生时候的破坏力,正如机械上的应力集中,把压力分散到更广阔的面上承担,能够避免一点不堪重负而整个结构失效的产生,这种事情存在典型的外部性,需要一些强制力来执行,尤其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但是得有度

  后边也谈到制度和文化,我觉得这里面还是有一些牵强,制度和文化并不是由金融或者金融市场或者产品所能影响和决定的,它应该是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北美的历程应该是一种支持承认债务的因素去支持了后来形成的制度,而不是债务本身,毕竟违约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后半部分所说的文化有时候更像是披着另一种面纱的金融,而且和前半部分所述的金融和金融体系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对同一外在事物的不同处理方式和随之形成的体系,或许没有孰优孰劣,更多是看是否适应历史的发展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四):金融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金融小白来说,本书在宏观的角度进行了很好的科普,站在中国的角度,以金融的发展史为为借鉴,以中外的异同为参考,很好的解答了中国现阶段发展的问题,并明确的指出了解决之道。

  此外还厘清了一些认识误区:西方的兴起是因为殖民时代掠夺的众多的银子?国家持久繁荣靠制度,不靠掠夺;高利贷是必须要消灭的魔鬼?如果不是被逼走投无路,谁又会去借高利贷呢,放开民间金融才可能使借贷利率降低;国富民穷好吗?民富国穷催生民主和法治,国富民穷必然威胁民间权利;虚拟经济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也是实体经济,应该以人的效用的增加来定义价值。

  作为2009年完成的金融著作,自然无法避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与大陆宣传所截然不同的是,作者认为美国没有进入“水深火热”中,金融危机是金融发展的消毒剂,不能因噎废食,而是要促使金融法律和体系的改良,让整体资本化和金融化能力更上一层楼。

  更为难得的是,作者从文化的角度对金融学进行了深入分析,随着中国走出了温饱,儒家文化所代表的经济功能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没有金融市场,中国人就无法从名分等级秩序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个人无法自由。

  时至今日,中国的发展成果可以说举世瞩目,但我们也知道,这发展是不平衡不充分的,是高浪费低效率的,能够继续保持增长?作者明确指出了唯一的一条出路——发展证券金融,对于个人,金融证券能帮我们摊平一辈子的消费水平,让我们不至于在最想花钱、最能花钱的时候最没钱,在花钱得到效用最小的时候又恰恰钱最多,从而提高我们人生的总体幸福水平,进而提高全社会的福利;对于国家,要为金融证券的发展铺平道路,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约束行政权利,建立独立的司法,放开媒体言论自由。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五):《金融的逻辑》读书笔记

  又是一本具有启蒙意义的金融学小书。在中国,金融这个概念离老百姓比较远,跟金融沾边的也就是股民了。股市是什么?金融是什么?

  我主要分享金融的逻辑、资本化的逻辑和文化的金融学三部分。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比如货币、借贷交易、股票。

  在金融经济学中,任何东西或证券部存在什么固有价值,只存在相对价值。也就是,只有相对于人的效用而言,才有价值这回事。效用决定价值,而不是劳动成本决定价值,这对于理解金融的逻辑极重要。

  何为资本化?钱、资本和财富。钱主要是货币,而财富往往是物是东西,货币是把东西卖掉之后的价值载体,而资本更多是东西的产权证,是与具体的东西相对应的产权。以未来收入为例,个人的未来收入是财富,但如果没有金融工具把未来收入证券化变现,那也顶多是可以感觉到但不能花的财富,也不是资本。通过将部分未来收入以产权证形式流动起来,未来收入流也能成为资本。财富不一定能一下子变成钱,财富的范围比资本大,资本比钱的范围大。问题是:什么决定财富、资本与钱之间的相互距离呢?一个国家对东西、对未来收入流进行资本化的能力,也就是市场、契约与产权制度,决定了这三者间的距离。(财富、钱、资本)

  美国为什么更有钱?一个社会可以有很多资源、资产和未来收入,但它可能没有金融资本,只能靠从资本化能力强的国家引进外资:只有在产权明晰、产权与契约权利保护可靠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认可金融票据、证券等权证的价值,未来收入与资产才可以被资本化。资本化的效果是加快资源的配置速度,降低配置成本,提升配置效率。

  为什么中国钱多了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原来由亲情、友情实现的互助互惠式隐性金融交易被钱化之后,如果替代性的显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投资产品又无法跟上,中国人在钱多的同时,可能反而对未来更感到不安。

  金融的治国之道?决定经济国策的两个关键要素是国债利率和国家投资回报率,前者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后者取决于国家制度是否有利于市场交易。

  说到底,是应该往国库多存钱,还是不仅把收入都花掉而且要借国债发展,答案取决于长期限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也取决于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前者决定公债利息成本的高低,后者决定政府投资的效率及回报的高低。由于金融发展也取决于国家制度资本,所以,最终是制度决定了国策模式。

  外国人喜欢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用低息借到这些钱后,通过减税把钱转给美国老百姓去做股票等生产性资产的投资,这种策略的效果是让美国财富超速增长。这即是自己有鸡再借鸡生蛋的效果。

  文化的金融学部分。儒家文化的今与昔。过去家庭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个是经济互助,一个是精神互助。其经济功能包括两方面:第一,父母与孩子、兄弟之间胡亮负有隐性回报责任;第二,因血缘关系,内部交易能节省双方交易成本。为了支持家的这种功能,社会就必须有相配的文化,帮助实现这些隐性金融契约。这就是儒家文化产生的背景。

  但是现代的发达城市,有了收入又有了未来的经济风险的保障,他们更多把家看做是感情交流的单元,原来由家胜任的经济功能逐渐被金融市场承担,孝道责任逐渐由爱取代,经济和金融发展正在改变这些文化。在这种经济功能主要由市场承担的情况下,那么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必须有相应的内容,在此背景下西方发展处自由、民主与法治。

  最后说一说对年轻人贷款的认识。

  如果年轻人自己通过按揭贷款买房、结婚,自己以后赚了钱还银行,自己花自己的钱,而父母用积蓄买养老保险、养老基金,等退休后花自己的投资回报钱,那不是让大家都更有自尊、自由吗?

  想象一种场景:儿子要结婚了,父母通常会把所有积蓄送给他,让他办酒宴、买房子。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这几乎是父母的大部分财产。但问题是,一旦父母把养老钱给了孩子,他们靠什么养老呢?

  想象一种情景:年老退休的父母只能被动地等待,等着他们的孩子给钱,以养活自己。老年人就处在一个被动的、权力不平等的状态下,尤其是已经失去了赚钱的能力,这对老年人的消费行为多么有影响啊!同时,儿子这时候也处在中年危机的状态。上有老要供养,下有子女要抚养,还要考虑妻子的感受。在这种情景下,个人生活扯不清的负担背后的原因就是——花父母的钱!

  另外,对于年轻人,贷款也恰好符合了他们的需求。随着时间的累积,多数人的收入不断增加。其收入取现呈上升趋势。但这里有个尴尬,在于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对于金钱的需求往往不那么大了。也就是,年轻时是最需要花钱的年纪,但赚的最少;成年后是不太需要花钱的年纪,但赚的最多。基于此,贷款就弥补这种尴尬。它将未来的收入提前支出,用在最需要的时间。像这种能提高个人幸福指数的事,我觉得挺好。

  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投资性买房趋势逐渐走低,以及金融监管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金融领域在近两年可谓呈井喷趋势。比如互联网金融、新三板和私募等业务。我说不准这是否是一个大风口,但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国家会渐渐颁布支持金融投资的政策,国民的趋利性会将市场行情拉高。

  说起来,不管是对金融工具的理解层面,还是对法律金融的认识,都是崭新的有益的一页。抛去先机会带来的优势外,从法律角度考量,金融领域会带来下一个诉讼引爆点。1.金融政策的出台,就会带来法律制度规定的滞后,会出现金融领域的灰色地带,进而容易引发诉讼。但凡一个领域的兴起就会带来的诉讼,这是市场规律。但金融行业的不同,要关注到“引爆点”。像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公司、保险公司等体量小但数量多的公司最容易带来大量诉讼业务。2.由于金融产品标的大、利润高的特点,因此金融行业会更重视法律风险防控,便会有非诉业务的需求。

  毫无疑问,“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一定会造就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洞察力的优秀青年律师。

  2017.4.19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六):金融的逻辑--价值的时空上的交换/儒家文化过渡到显性的非人格化金融市场/钱化阶段、资本化阶段/核心精神:投机/国债赤字促进国力上升/危机中改良升级/消费驱动

  1、金融的本质是价值的时空上的交换。金融市场的作用是对未来定价,对交易风险定价。

  效用决定价值

  2、儒家文化没有契约基因导致中国金融被家庭所绊。金融市场把中国家庭从利益交换中解放出来,家庭的功能重点是情感精神交流。

  (中)金融产品跨期支付--需要:人格化(熟人)互信,保证(隐形)

  (美)现代法治制度--决定:非人格化(陌生人)金融市场(显性)

  3、国家调整财政收入的两种方式:税收VS借债,eg美国、英国的发展历程。税收对应专制,举债催生民主。

  财富(东西)>资本(产权)>货币(载体)

  第一阶段:钱化市场化阶段,增加交易流通;第二阶段:资本化阶段,增加资本供给

  资本化阶段,四类财富转换为资本:

  企业财产和未来收入流,土地自然资源,家庭未来劳动收入,政府未来财政收入

  (美)金融资本是市场行为,受市场制约--货币滥发空间小

  (中)传统信用货币由政府垄断--容易滥发

  资本化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投机)

  高风险的事就要以后投机精神

  蒸汽轮船、火车、电话电灯发动机、石油钢铁、jp摩根、汽车、电脑

  英国:航海、债务、银行、保险

  美国:科技创新、风险投资、股票、股权

  国债利率(降) < 国家投资回报率(升) => 赤字国债促进国力上升

  (美)开源,借鸡生蛋

  (中)节流,杀鸡取卵

  金融制度:权力制约,政府透明

  (危机中改良升级)(先发展、再规范、再发展)

  危机无法补救-〉政府出手,但并不长期经营与民争利

  危机过后-〉政府退出,私有化

  驱动模式

  (美)借贷-〉消费-〉经济

  (中)投资、出口

  金融市场取代‘家’的保险互助功能-〉商机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七):什么是金融

  每天都在接触金融,从新闻报道的投资到自己购买证券以及房贷等行为,无不是金融。但是什么是真正的金融,确实没有很好的理解其中的真谛。当然通过本书就能理解了?也非必然。但确实对金融的理解更深入了。

  本书实际上讲述了:国家的发展必须靠金融,个人以及家庭的发展也必须靠金融;金融是依托信贷、融资,而良好的金融环境必须依托于行政、司法与法治三方面相互制约。中国在此方面还在发展中。

  不过对个人而言,要及早体会金融尤其是信贷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合理利用信贷来规划自己的生活。如通过借贷,预支未来的收入,让自己提前提升生活质量。当然要量力而行。

  书中的文章基本上是独立发表的文章似的,重复性很高。所以理解了理念就好。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八):从中国的历史来看金融

  起初买这本书好象是因为在其他人的书里面提到了,就买了,但一直没有空看。最近有空了,才拿出来看看,的确有很多的不同,获取了新的知识,也解开了心中的一些疑问。授业、传道、解惑,优秀的老师可以做到,优秀的书籍也可以做到。

  另外,这本书的很多文章是在报纸上刊登过的,为了照顾大众,文字就非常地通俗易懂了,读起来没那么辛苦。当然,有个缺点是很多观点会有些重复,如果你看过陈志武教授的其他书的话,都是从社会的、历史的角度来看问题,都是同一个人的观点,在不同的书中雷同的观点的确存在,作者也未过区分。但里面包含一篇翻译的论文,可以满足学术阅读的需要,用词及逻辑都非常准确、严密。总之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首先,作者对金融的定义就很简洁。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么发展,等等。

  而且在产权方面,作者引用了一个西方的观点,我也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这篇文章,可以很好地学习一下,看看“第三只眼”的观点。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一个基本前提,即存在一个保护产权关系的法律体系。因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可靠的法律体系,人们无法预期从事交易的结果,无法知道从交易中获得的利益能否属于自己。经营、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将导致人们停止交易、不愿投资;如果他们还要做这些交易或投资行为,交易成本将高得令人难以接受。因此,法律秩序的缺失,必将导致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停滞。

  对一些东西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很新颖的。作者从小生活在湖南的农村,一路求学至耶鲁大学,而后又回国任教,一直没脱离祖国的土地。一个敢于正视自身不足的人值得尊敬,一个有胸怀能接受不同观点的人更值得赞赏。

  国粹派喜欢说西方文明是物质文明,而中华文明是更高境界的精神文明。西方物制裁生产对东方发达并不必然意味他们的精神文明就落后,而东方的物质生产落后也并不必须意味交们的精神文明就先进。 会不会是东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落后呢?

  1)精神生活丰富的前提是精神食粮供给丰富,学术和文学艺术是其主要源泉。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学术一直围绕着儒、法、墨、道家打圈,...而且总体上没离开对早前经典的解读和再解读,并且这些哲学与文学发展基本限于士大夫的小社会内,对绝大多数人为文盲的社会的精神生活影响有限。

  2) 或许有没有以宗教或者理性学术支撑的精神文明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把生活重点放在精神追求上,而不是过分追求物质生活。

  3)中国文化的核心重点在于维护“家”的经济功能,轻视其社交与情感功能,这必然抑制中国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

  对于儒家文化的害处,作者从经济和金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看到了其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纠缠于那么多的“国学大师”,那么多的狗屁经典,其实真正要学习的先秦文学,他们的简洁的文字及思辨能力,而非后来几个神经病“大师”发扬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人性的解放才是最主要的。是有点激动,因为看这本书的同时,我还在看《巨婴国》,正常书店里买不到的书。

  儒家文化长期主导中国社会必然会产生两种后果。第一,相对于家族而言的外部市场难以有发展的机会。市场的特点之一是交易的非人格化,是跟陌生人的交易,是只讲价格、质量的好坏,而不必认亲情。因此,“家”之内的经济交易功能太强,外部市场就会失去发展的机会,此消彼长。第二,由于陌生人之间的市场交易、利益交易机会有限,在这样的社会,就没有机会摸索发展出一套解决商业纠纷、执行并保护契约权益的外部制度架构,合同法、商法及相关司法架构就没有生长的土壤,血缘关系之外做交易的交易成本就无法降低。

  对于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到资本主义道路,作者也分析了其历史原因。

  但是,一方面由于宋朝的市场发展的确触动了儒家的家庭功能和结构,导致一场文化讨论,就像时下正在发生的儒家文化大讨论一样,宋朝新儒到最后把中国人重新带回家庭,排斥商业,减弱市场的空间;另一方面,蒙古人入主中原也中断了中国市场化的进程。明朝初期继续了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发展国内外市场,给中国人又一次推动陌生人之间交易的机会,当然也能同时促进有关制度架构的发展, 但随着永乐之后的海禁,中国再次失去现代金融所需要的法治架构的发展机会,中国人再次回到“家”的怀抱,靠家庭家族而不是靠市场交易达到经济安全、利益交换和精神安逸。血缘、人情重新胜利。

  解决中国社会道德规范的根本出路,不是回归儒家传统,而是从根本上重新定位中国的家庭、家族,不再强调刚性的、阉割个性的“三纲五常” 与名分等级秩序,而是强调平等、自由和人权,强调自由选择和自愿结盟,把家的核心定位在感情交流和爱上面。

  洋务运动后向西方学习的风气直至今天,也只是学了工业制造,而且真正的法律体系,社会运作体系,与古老的中央帝国仍相差无几。

  同是洋务运动时期引进的西方技术,工业制造技术到今天基本在中国水土相服了,而金融技术却还在艰难地融入中国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同的经历?技术上的原因在于,“硬”技术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们的引进不涉及制度,对制度要求不高;相比之下,推出股票、债券、期货、基金等金融品种容易,但要人们“信得过”金融契约的交易,放心自己不会被别人骗,放心属于自己的权益总能拿得回来,这就要求有相配套的契约制度。工业技术和金融技术在中国的这种经历差距,也是以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方针的必须结果。

  对于五四后的启蒙运动,虽然在文化上、制度上引进了一些,打开了厚重大门的一条缝,但真正的经济方面是欠缺,社会是个整体。正如购买一辆车的价格不仅是裸车的价格,还有一系列规费,以及贴膜、装饰等费用,以及停车、保养、加油等使用时的费用。就像古代人学写字一样,前三天学了一二三,好象就结束了,不学了,第四天,老爸让他写个请柬,请个姓万的,就划了一半午才写到三千。

  五四运动启蒙时期,自由、民主和科学等观念和理论引入中国。此后,更多知识分子对传播这些现代理念做出了杰出贡献。

  但,回过头来看,我认为,那些年代的知识界实际上漏掉了一个关键点,甚至被误导了。第一,他们没有认识到产权制度对民主、自由、人权和法治的基础作用,甚至认为公有制反贼而是通向民主、自由之路。试想,在没有私有产权的情况下,我们靠什么去伸张、保护个人自由、民主及其他权利?没有自己的财产,就没有基础去主张自己的权利、去维护法治,就只能听任别人安排。

  第二,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个外在的发达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没有外部金融市场,中国人就无法摒弃“孔家店”。如果真的把“孔家店”打倒,最后你会发现,你一个人孤零零的,既没有市场给你提供生活保障、帮你规避风险,又没有“孔家店”给你提供经济安全,最后你还是要回到“孔家店”,你会发现家庭还是你唯一能够依靠的。印度的种姓制度也是为了类似的经济交易功能,使农业社会内人际交易成本尽可能小。我不是反对家庭,家庭极其重要。只不过,我认为家庭应该被定义在情感交流上,其目的是给我们提供感情和精神归属上的安全。

  总之,这是本好书,可以让你的思想自由,对很多社会现象释怀,值得一读。但与作者其它的书有点重复。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九):不错的入门金融常识书

  除非自然科学出版物,否则社会科学类型的书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对这本书的定位是入门金融常识读物,阅读的结果也让我受益颇多,有意思的是,阅读的过程中伴随着多次“三观”被刷新,视野变开阔。

  它帮助我梳理和温习了一些大学所学的基本金融学概念,特别是对资本化这个概念的再次理解(加之这三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对一些涉及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和会计科目有了深刻的再认识。

  很多人也有同感的是,陈老师提出的金融对推动历史的贡献这一概念刷新了我的观念,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历史也可以是这么来理解!

  最后,陈老师提到的儒家思想的金融新解,我个人是赞同比较多的。正是马克思爷爷说的政治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思想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不同的土壤催生不同的文化。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本身就对“养儿防老”这个概念颇多抵触,也暗自下决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过好老年生活,而不需要儿女的负担。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在推卸责任,因为在父辈的思想中,他们还是难以接受这个概念,因此我也会尽好自己为人子女的责任。

  说了这么多收获,为什么还是没有给五星,原因是有一些我个人观念中的遗憾。

  一是陈老师在摆出一些新颖有趣的论点时,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逻辑论证。更像是一篇带观点的议论文,而不是严格的论文。当然,作为一本金融常识读本,用论文的标准来衡量太严苛,但也算是种遗憾。没有拜读过陈老师其他著作,不知道是否在学术领域证明过这些观念。

  二是陈老师的一些建议虽然处于好心提醒,但是否能落地?比如建议把国企私有化。深化金融改革是非常好的建议,但国有资产全盘私有估计大大们不会答应。另外,“养儿防老”虽然在投资回报观上比较自私,但是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还是非常大的,老年时还应该多陪伴才是。也可能是我太封建保守了吧。

  总之,这本书是不错的入门读物,对许多金融现象都有通俗易懂的解释,也有作者独到的见解。当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边学边思考,保留自己的意见,才能够最大化读书的效果吧:)

  《金融的逻辑》读后感(十):雄起吧 天朝

  以经济的角度讲儒学批判到极致:中国人的传统孝道根本是子承父业,因而中国人家里都想要男孩子,家庭里掺杂极多利益成分缺乏互相关爱。且中国人以借钱为羞耻,以存钱为光荣,家里如果负债累累会被人看不起,家财万贯才是王道。然而清朝年间大天朝存了大量银子,西欧大堆国家负债累累,实际上中国最终惨败。而且直到现在还有人想不通西欧是抢钱抢赢的,这点十分搞笑,银子都堆在国内不是坐等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吗?中国金融业因而严重发展受限,知道今日一提金融大家首先想到还是银行,证券在中国等同赌博,衍生品几乎无人问津。中国人过多的相信道义,认为价格低就是道德,卖贵了就是不道德。当年因为价格放开造成通货膨胀,直接引起一场内乱,让世界以“人权”作为笑柄讥讽中国,实质上不是政府压制而是有些刁民人权还是太大了。当然,事情是在慢慢改观的,中国这些年发展有目共睹,即使说不美好的现象还存在,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经济在腾飞。我们应该共同希望自己的国家发展更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