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由在高处(增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03:4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经典读后感10篇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是一本由熊培云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4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读后感(一):关于《自由在高处》的回想

  至此也算看书的一个里程碑吧,学会了识别一些坏书。

  再辑

  关于取消死刑,我不敢苟同。杀人后应命偿,这是对杀人者的威慑,也是对生者生命的保护。杀人者固然除了死者外无人有权剥夺其生命,但正是需要有人来替天行道,坠入魔道以此完善人道。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读后感(二):更多的立场,让自己的立场更客观。

  大概一年之前,一位朋友说我没怎么有立场,很容易相信书中他人的观点,他人的片面的或者主观的立场。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想颇有几分味道,但是不够全面。

  1.没见过,没经历过。如盲人摸象,有人摸大腿,有人摸鼻子,有人摸后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见解,这个时候他人的看法对你来说是参考,是帮助,但不可全信,甚至有时候要一点不信。正如看很多不同的随笔杂文,有说自由在高处的,有说自由在心中的,见仁见智,这是丰富你的阅历,让你更全面了解的一种方式,正如刚才看到的一句话。只有立场,缺缺乏一致的逻辑。不认同这个立场的自然会喷你,认同你的自然会给五星。所以跟你的心境很重要。

  2.见过了,经历过了。这个时候你有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主观看法,可能也是片面的,这个时候你真正要做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立场的明了,还应该结合别人的立场来论证他人的正确与否,判断他人的立场是否全面,几成真几成假,最终通过一致,全面的分析和逻辑来概括所有的立场,一个较全面的属于你自己的见解。

  所以,别人做了一件不是很合适的事,你能从他的立场去想他为什么这么做,你就会理解他了,只是你知道你不会这么做,你会理解,不会赞成。理解你这么做并不代表我支持你这么做。

  o,多看看书了解尽可能多的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让自己看问题,做事情更理智和客观公正,让自己做事情做人更不失大雅。

  刀锋中的 人生的意义在于自我完善,我现阶段是很认同的,没有最,只有更。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读后感(三):人生高处乐“孤独”——《自由在高处》

  1.

  自由在高处

  请挪动其中一个数字,使“101-102=1”这个等式成立。

  (只能挪动其中一个数字,且不能对调。)

  题暂且放在这里,大家可以慢慢思考,不要着急。答案将在文末揭示。

  最近读了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这道题就出自于此书,只是,他讲的是更为普遍的人生哲理。

  《自由在高处》这本书,是智慧导师C推荐给我的,他是我今年遇到的最值得感谢的人。是他的到来,让我看到了另一种活法。我也渐渐在他的感染下,慢慢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熊培云是C的师兄,同毕业于南开,这让我真是羡慕不已。南开啊,我很难再有机会走进大学的校园系统地学习了,但是,我依然可以通过阅读向优秀的人靠拢。

  我们总说,高处不胜寒,可是,自由也在高处呀!这就是作者的乐观。

  本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

  辑一:面包与玫瑰

  辑二:自救与自由

  辑三:历史与心灵

  辑四:演讲与独白

  书中提及的电影繁多,我只看过一两个。其他的电影,最近的时间我打算集中补一补,也希望藉由此能更深刻地体会熊培云这本书的内涵。

  待看的电影,我列了一个清单,在此分享一下。

  《肖申克的救赎》

  《美丽人生》

  《放牛班的春天》

  《背马鞍的男孩》

  《樱桃的滋味》

  《第七封印》

  《七宗罪》

  《送信到哥本哈根》

  《13骇人游戏》

  《朗读者》

  《卢旺达饭店》

  《天堂五分钟》

  《窃听风暴》

  《浪潮》

  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激发了我的好奇心:《约翰·克里斯朵夫》、《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熊培云有着留学法国的海外经历,他对于自由的理解,不囿于国界,对于电影的思考,也体现了他是一个难能可贵、懂得独立思考的人。并且,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在把很多东西看得透彻之后,还能够拥有发自内心的乐观,真是不易。

  这是一种慈悲,正如罗曼·罗兰说的,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2.

  体制内的生活,如何看待?

  在看《自由在高处》这本书的时候,我格外关注这个问题,因为,这和我此刻的境遇密切相关。近来,让我苦苦挣扎、寝食难安的,正是体制内的束缚和想要挣脱而不得的无奈。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一语点醒梦中人:

  不要在意周遭对你做了什么,关键是你自己在做什么。你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做什么,而不是逆境对你做什么。换句话说,当我们操心积极生活多于操心那不如意的环境,也许才更有意义呢!

  什么又是体制化呢?

  《肖申克的救赎》老瑞根这样说,起初你讨厌它,然后你逐渐习惯它,足够的时间后你开始依赖它,这就是体制化。

  监狱如此,生活亦如此。

  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要抱怨了。最省力的,不是逆流而上,而是认清自己的内心,做当下、未来最看重的事。

  你即你选择,你的世界也在于你如何选择。

  有些事情,我们改变不了,就不要抱怨了。与其抱怨,不如把力气节省下来,去做自己真正应该去做的事情。选择了怎样面对挫折,就成就了怎样的人生。

  人生路漫漫,岔路口千万,我们最终通向哪里,都源于我们每天每时每刻不断的选择。重要的是,我们不要丢弃对于人生,那些宝贵的独立思考。

  体制内又怎样?很多束缚都源于想象。真正想要实现的梦想,从来都是难以抵挡。即使是监狱,高处也有天空。

  3.

  悲观是个圈套

  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悲观是个圈套。对于一个人,亦是如此。

  曾几何时,周围的世界开始充斥着各种悲观的论调,更要命的,还有对于“悲观”的赞美。仿佛,乐观的人都是傻子,而唯有悲观,才能代表一个人对于人生真切的思考。

  但是,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让我重新认识到乐观豁达的宝贵。

  如果自己未得解脱,就不要面对公众写字,不要去说悲观的话,因为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绝望,更不缺虚假的矫揉造作的绝望。

  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各种悲观的论调,什么“寒门难出贵子”,什么“爱情难抵金钱的诱惑”,这些都是扰乱视听无用的悲观。

  就算现状艰难,乐观的人也会说:“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绝望的人。”这种习得性无助,它只源于我们疲惫的内心,而非完全是因为环境。

  “悲观”会与这个不如意的世界,貌似强大的侵犯者构成合谋,里应外合掀翻我们的斗志。

  我们所谓的“积极生活”,不过是超越了被动与困境,在别无选择中选择积极罢了。

  尽管如此,这同样是可贵的。比“悲观”可贵得多。

  虽然,平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有人提到自己的“绝望”,但其实没有多少人是真绝望。

  很多时候,绝望只是一种修辞,甚至和幽默一样,只为给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

  《自由在高处》有这样一段话:

  越是逆境在给你做减法时,越要想着给自己做加法;越是在悲观的环境里,越要保持乐观;越是有消极行为影响你,越要积极生活。

  若要生活更顺遂,我们更应该努力成为自己的贵人,好好爱自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精神上的认可同样重要。

  4.

  生活万岁!

  没有写出来,没有唱出来的游行口号,不是“共产主义万岁!”而是“生活万岁!”——米兰·昆德拉

  仿佛在精进的圈子里待得愈久,就愈不幸福。在往常还没有这么努力的时刻,我也从未如此焦虑过。

  我在心里多次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不快乐呢?

  读过此书,我才知,一直以来,我忽略了什么。

  整日读书写作,仿佛很勤奋,这样的我却忽略了最重要的:生活。

  以往的我,所向往的生活,不过就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那时候的我,看一本书,得到一些欢喜,喝一杯好茶,不忘透着阳光看杯中的茶起茶落。这样,是生活。

  但是不知怎的,现代人,已经慢慢丢失了生活本该有的样子,而变成了这样:

  计划满满当当,一个月不仅要读上10本书,还要写出5万字,不仅如此,还要跑步20公里,并绘制思维导图,学习手绘PPT以及各种高大上新技能。

  这样努力了一阵子,尽管我在外人面前看起来好像厉害了一些,但我知道,自己不快乐。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觉得很疲惫。我觉得自己永远有做不完的计划,又觉得其他人都比自己强。

  但是,扪心自问,那些真的都是自己想要的吗?越是这样的时候,人越要学会在欲望上做减法,在生活上做加法。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这不仅仅指爱情,还指代着生命中所有的美好。

  5.

  自由是一种选择

  这许多的概念,唯有对于“自由”,我是没怎么思考过的。也许,是因为我并不缺乏自由,亦或许是,在某些方面我太过自由。

  “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罗兰夫人在临行前留下这样的名言。

  《自由在高处》,熊培云的整本书里所有的内容,围绕的一个核心就是:自由。

  这里所讲的自由,比我之前理解的所有“自由”都更广泛、更深刻。这里,不仅仅有肉体的自由、思想的自由,还包括公民权利的自由和所有的“假的自由”。

  战争,以“自由”的名义,让两岸的人民丢盔弃甲,换来的不是自由,而是不同的统治者。

  提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台湾的龙应台,她的《野火集》中有一篇文章,很是振聋发聩:《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还有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关于政治,里面也有很多新鲜的见解。

  按照熊培云的观点,我们是应该乐观的。现在的中国,处在转型期,各方面虽有不足,但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我想,这是对的。自由与否,都是一种精神状态。我们不应该悲观。

  end.

  答案

  请挪动其中一个数字,使“101-102=1”这个等式成立。

  (只能挪动其中一个数字,且不能对调。)

  101-10²=1

  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

  自由在高处……

  文|升腾的信徒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读后感(四):当世界坍塌之时,个人如何守卫自己心中的世界?

  读《自由在高处》,当看到熊培云感叹:“每个人都在愤世嫉俗,每个人又都在同流合污”,我有种被打脸的感觉,火辣辣的,痛了许久。

  我读的是增订版,我不仅收获了这一巴掌,我看到作者从“恨铁不成钢”的激愤,到怀揣希望的宽容,每一句说进心里,有共鸣,有鼓舞,有启发。更多的是让我觉得我的知识太有限,太多想要讨论的东西,却说不清楚,想过等丰富了知识再来说,但是又不想错过每次的思想碰撞,暂且记下。

  书的内容比较丰富,不再根据作者的目录来写,从我有感触的几个个方面来说说。欢迎有见解的你们来评论。

  一、 国家与社会

  之前一直有疑问,我们每个人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爱国,但同是爱国,为什么许多知识分子被骂卖国?看了本书,我认为有些人是混淆了概念,因为我们现在是一党执政的国家,国家、社会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或者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想过他们有分别。引用作者的话:“社会比国家古老,也令人敬畏。国家破碎了,政府倒台了,但是社会还在。”我们通常说的“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文明是指社会文明,而不是国家,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制度、环境却是这个国家所统治的,什么样的国家统治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社会面貌。所以国家和社会是难以分割的,但是又不能混淆的概念。

  国家或许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但社会却是离我们生活更近的,国家是执政党统治的,但社会却是由你我十几亿组成的,社会的千姿百态、千仓百孔也许国家暂时管不过来,但我们“社会人”应该管,我们没有一个人不希望社会美好,生活幸福。

  而当下,担负起社会垃圾清扫工的人却只有少数不沉默的知识分子,(包括记者、作家、导演、演员等领域的人,如我关注的闾丘露薇、李佳佳、熊培云等)他们有独立思想,有中西结合的智慧,他们针砭时弊,指出社会不好的方方面面。可笑的是,一旦看到批评,“爱国人士”会勇敢地挺身而出,骂这些人卖国,可能怕垮了自己的精神支柱。作者把这种爱国,称为“寻找替罪羊”式的爱国,是个只赚不陪的买卖。理由如下:

  其一,在国家面临危机时,“爱国者”会竭尽全力从外部或内部寻找敌人,认定它们是所有罪恶的根源,将自己的责任一笔勾销,以此维护所谓的民族自尊与国家荣誉;

  其二,单方面地赋予某些人以“爱国”责任,然后监督他们是否爱国或叛国。在这种逻辑下,自己永远是爱国的,别人永远是被指责的对象。指责别人越多,自己就越爱国,越有成绩。指责或控诉别人因此成为一种既有利可图,又无风险的事情。正是因为上述第二种逻辑,使章子怡一夜之间成为“民族罪人”。事实上,“爱国者”们所谓“爱国”,并不是因为自己做了有益于国家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认定别人“有罪”。

  用作者的话奉劝那些执迷不悟的“爱国人士”:“ 国家与尊严,从来不是空洞之物,都不应该超越于个体之上。无论爱国,还是爱民族,归根到底是要爱国民,要在自由、进步、宽容等价值的指引之下,尊重个体的成长与选择。”

  “所谓爱一个国家,先要学会恨它。这里的恨,是恨铁不成钢,是理性之爱,是清除坏事物的斗志,更是痛定思痛后的透彻。”

  二、 主权与人权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人权高于主权是如何成为国际共识的?》,起源是1994年非洲卢旺达国内的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发生大规模冲突,最后演变为两个部族之间的野蛮的大屠杀,国际社会眼睁睁看着100余万人被杀害,正是因为这场惨烈的大屠杀,让联合国和很多国际社会意识到“人权高于主权”。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今天再读联合国宪章,我们比以前更加意识到,其目的是保护个体的人类,而不是保护践踏他们的主权的国家。从今以后,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无权躲在主权后面侵犯人权”。

  而今天,我们有多少人知道“人权大于主权”这个概念,或许我们根本没有想过,更何谈以此来保护人权。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在两千年以前,文化和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候,就有类似的认知,《吕氏春秋》里有一段:“置君非以阿君,置天子非以阿天子,置官长非以阿官长也”。再有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作者解释为“人权高于主权,主权高于君权”。

  如今,认同“主权大于人权”的也大有人在,作者分析的很精辟:“这些人里面,意见和出发点也并不相同。一种人把主权当实体来崇拜,更多是情感因素,作为一种单方面的意义赋予,这方面其实是无法讲道理的。另一种人把主权当工具,认为主权是保卫人权的工具。还有一部分人是将主权当作自己谋利的工具。”。

  我想问将主权当作自己谋利工具的人:“阿主权的你们,又将自己的人权置于何地呢?又践踏了多少人的人权呢?”

  三、 自由与自救

  其实整本书都关乎自由,呼唤自由,分辨自由,憧憬自由,熊老师最想说的其实是“你即你自由”,“自由在高处”可以理解为别人都趴着,你站起来,你就是高人,而站不站起来是你的自由,也决定了你是不是自救。书中多次提到《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安迪越狱的例子。

  “大环境可以决定你的自由度,但你内心还有一个小环境,那里有你对美好生活的自由裁量权。”这句话里面,有大环境下的“liberty”,有心态上的“freedom”,只有个人拥有了freedom,才可能更大化的推动liberty的产生,能掌握freedom的人越多,liberity就更容易出现。这不难理解。

  熊老师多次引用罗兰夫人的话“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这关乎自由与责任,“所谓美好社会的密码,无外乎人人能为自由担起责任。”。

  四、 让心中那个美好世界站起来

  “当世界坍塌时,个人如何守卫自己心中的世界”这是熊老师在书中的设问,我也时常以类似的问题问自己,当这个社会面临变革,我会担当怎样的角色?

  在读过《追风筝的人》之后,我写过这样一段话:“这让我想到平等,我想一切的罪恶和对同类造成的伤害皆是因人的等级观念引起,以高低贵贱区分人,这本身就是罪。毫不客气的说,我也犯着这种罪,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此我要把“世人平等”这样的观念放入最重要和最值得坚持的价值观里。”

  有一天闺蜜突然对我说:“你有没有想过去做记者?”,我真没想过,因为社会新闻记者在我心里是很神圣的职业,我说我没那么大魄力,当时担心的是自己脆弱的心理素质不足以对抗冷冰冰的现实,或者说对冷眼和误解有一种本能躲避和抗拒,说难听一点就是“怂”。

  记得柴静在《看见》里面有一段话:“我知道自己身上已经开始散发失败者的味儿,再这样下去谁都会闻出来了——在动物界,你知道,只要你散发出那样的气味,几乎就意味着没有指望了,很快,很快,就会被盯上,毫不留情地被扑倒在地,同伴会四奔逃散,甚至顾不上看你一眼。”我时常担心自己身上散发失败者的味儿。

  读《自由在高处》,我发现如此恐惧,是源于自己肤浅的学识、思想、见解,重建自我及回馈社会的信念还不坚定。善良、诚实、正义一直都在,只是在与社会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妥协,忽隐忽现。直到最近读到的几本书,比我上了十几年的学收获的都多,《文学回忆录》,《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时代,这些人》,《被淹没和被拯救的》,还有这本《自由在高处》。可能是以前读的书太少,也太杂,这几本都是关乎社会和人性的。也可能是到了会思考的年龄,能够真正领会书里的一些精髓。总之,还需要积累和历练,期待着自我实现的时刻。

  茨威格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途中,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没错,我的使命感是让自己心中的美好世界站立起来,无论是此时还是世界坍塌时,想到世界坍塌,便想到“巴黎的玫瑰”洛西亚,在希特勒进城的前夜给巴黎城的女人每人一束玫瑰花。

  后记:总觉这篇读后感写的不好,不够充分,不够分量。有人说我总是想的太多,思考之后,发现不是想的多,是个人得失想的太多。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读后感(五):追求自由的乌托邦

我愿此生辽阔高远

  第一次思考“自由”这个词语时,是高中的时候和父母吵架,自己一个人在洗澡的时候生闷气,大概那时候父母管的太严,觉得他们限制了我的自由。房间在六楼的顶层,卫生间窗户露出小小的缝隙,我隔着它看到仿佛可以触手可及的云朵和天空,看着它们,我一下子愣住了神。

  从那一刻,我似乎迫切的渴望起自由来,那时候,不知道从那听来兰坡的一句话:生活在别处。哦,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听到这一句话,都会莫名颤栗,仿佛在别处就会有我们被各种束缚而无法得到的。

  那时候,我就想:总有一天我要走出去,其实也没什么,云和天空的尽头,我目光所不能及的都是我要去的地方,就像一个幼稚的孩子不停的发问:妈妈,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我们努力去奔向那个被人叫做为远方的家伙,摆脱枷锁,有追求心中渴望的权力。而《自由在高处》这本书某种程度上讲述了这些。

你须寻得所爱

  自由在名词释义上说有多种含义:

1.意指由宪法或根本法所保障的一种权利或自由权,能够确保人民免于遭受某一专制政权的奴役、监禁或控制,或是确保人民能获得解放。 2.任性意义的自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放任。 3.按规律办事意义下的自由,所谓对必然的认识和改造。 4.自律意义下的自由。康德在此意义上使用自由一词。 5.是人在自己所拥有的领域自主追求自己设定目标的权利。

  我在百度百科去搜自由这个关键词,出现的相关结果约为一亿个,可我觉得还是少了,每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个体都是自带着追寻自由的标签,这是个体追寻的自由。

  加粗的那段话,我每一次读到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从血液中流露出来,多么赤诚的话语,可是谁又能想象这段话是一个由于出生时遭到严重窒息,语言和行动机能严重受损,既不能说话,双手也只有两个指头能活动的女生说出来的呢!

  由于身体痉挛,即使有人搀扶,她每走一步都是艰难。书中这样说:她相信自由在高处,相信“虽然身陷囹圄,但囹圄之上有蓝天”作者认为,此一蓝天,我想即是天命吧。

  什么是天命呢?他用了我非常喜欢的另一本书《人类群星闪耀时》里的一句话:“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他对他的学生说:大学的意义不只在于锻炼人格,培养思维能力,还在于找到或者确定益终生的兴趣。如果你找到了真正属于你的兴趣,愿意终生为此努力,即使没有读完大学,你的人生一定是丰满而有希望的。

  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停下来去问自己说:所以你找到自己的”天命“了吗?结果是没有答案,但所幸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想要追求个人真正的自由,你须寻得所爱,并为之守望。

因为无力所以执着

  作者熊培云在书中问了一个问题: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

  我开始去回答这个问题,闭上眼想象这集中营这个意象,我脑海里第一个蹦出的词语是奥斯维辛,呵,还有在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怒放地雏菊花。集中营是用来屠杀的,我想。

  和我同样思维的人有很多,比如说集中营是用来关押革命党人的;集中营押人的思想,扼杀每个人的幻想等等,作者认为我们不约而同地”站到了施虐者的一边“而没有考虑到的从被囚者的角度来思考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

从自由或人生的角度来说,无论生活在怎样一个国家或时代,人的一生都像是在“集中营”里度过,集中营是人的境遇或条件。

  豆瓣上有篇书评是这样说的: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这句话好像似有贬义,但我有时却又觉得用来形容熊培云先生真的是恰当不过了。

我想对那些正在努力或试图改变自己或时代命运的人说:不要在意周遭对你做了什么?关键是你做了什么。你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做什么,而不是逆境对你做什么。换句话说,当我们操心积极生活多于操心不如意的环境,也许才更有意义呢!

  因为无力才执着,熊培云先生这样解释自己而写作,我钦佩这一点,因为在我认为无力而执着的乐观比无力而放弃的犬儒主义者要好的多。

这个时代如何到来?

  我相信时代一直在发展,它不会像莫比乌斯环一样无论前行多久在原地打转。但同样的是,不自由也同样长久存在。

  第一点是公共意义上的不自由,在社会生活中并不能让公民完全免于恐惧、免于奴役、免于伤害和满足自身欲望、实现自我价值。第一点个人意义上的不自由:对自由权利的滥用,让我们不禁惊呼:自由啊,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而《自由在高处》做了一些方法论的努力。

在一个开放社会,政府的真正职责是获取选民的信任,保障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而不是代替社会进行文化生产,或者为了推销自己的文化而对其他文化进行管制。必要时它可以与社会一起对文化进行分类,但不会将它们从架子上撤下来。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每个人保有私民的基本权利,并做为自由担起责任的公民。一百年前中国还有凌迟,五十年前中国还在喊万岁,四十年前中国还在破“四旧”,三十年前中国还不许跳舞,二十年前中国还在争论姓社姓资,十五年前中国还没有普及互联网,十年前中国还有收容遣送条例,五年前中国还没有物权法,两年前中国还没有微博,一年前中国还没有通过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社会终究是在进步。

  综上,我自由了。

  You the Freedom

  ○

  文:zzy

  图片来源于500PX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读后感(六):民族,民主,自由

  我觉得记者的文字似乎天生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力量,让你思考这个社会种种以前忽略的问题。柴静的《看见》,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甚至是芮成钢的书(虽然他的书里有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看问题的方式角度都与常人不大一样,这让我很感兴趣。

  具体讲讲这本书的内容,就单与《看见》相比。《看见》分主题来讲,每个主题都是一段长长的征程,叙事的方式较之来说比较吸引像我这样不是经常读书的人,而且难得的是,也许当时才高三,并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观,没看一篇文章都感觉是对自己思想的鞭挞,记得那时候因为《看见》这本书,自己高三作文的写作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那时候像一头刚刚对世界反抗意志的弱鸡幼兽,但对反抗的方式方向一无所知,只知道自己应该有反抗这件事。而《自由在高处》给我的感觉则更淡一点,像一个成熟的智者,安坐在茶桌的另一头摊开社会的版图,一一指给我看,你看社会这边这边这边都出了点问题,但是不要着急,我们来慢慢分析这些问题背后是什么样的原因,分四个主题来讲,“面包与玫瑰”“自救与自由”“历史与心灵”“演讲与独白”里面确实有很多内容是我这个思想深度远远不能理解的内容,比如说本书最后与书名同名的那篇文章,里面的“消极自由”“积极自由”我的确没有搞明白其中含义,更不能理解背后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情怀。但是这书也有很多能启迪我的地方,至少关于自由和民主这两个词我是能够理解更深了。书中有一篇讲到欧美超前的民主管理思想,说在实现民主后,后续的民主应该往哪里去?需不需要一定程度的管制以防现在的民主成为下一个专治?但作者与其友人很惋惜,这个问题并不能拿到当今中国来讨论,不是因为什么政治正确或是敏感原因,而是当今社会我们连真正的民主都没有做到,贸然讨论民主的后续发展反而有可能会让现有的民主进程倒退。

  以上是“民主”这个词本书最让我感受深的一点。接下来谈谈两个主义。第一个是“自由主义”“不自由,毋宁死”是我们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很容易被的一句名人名言。而就熊培云先生自己说,则是“不自由,仍可活”因为,人生高于自由,没有完整的人生,即使千辛万苦夺来的自由又何处依托?这也是作者拒绝主义的原因:若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再多的主义也不过是绑在你身上的一块重石,拖累你的前行。

  再讲民族主义,前段时间看《晓松奇谈》矮大紧总结历史观,说最低级的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历史观,但凡是自己民族的都是好的;再往上一层,是人民社会历史观,只要对人好就好;再往上一层则是循环论,意思是如果不做根本上的改变的话,社会总是循环往复的,有某一个人与没有这个人历史不会发生大变化。所以人类社会要想跳出这个历史怪圈的话,就得在技术层面做些改变(比如工业革命)。我们暂且不去谈这三种历史观的是与非,来看看熊培云是如何谈论“民族主义者”的,他说没有必要强调某个文明是最好的毫无缺陷的(要是真有的话,早就统治地球了),世界上多种多样的文明归类来说都是人类文明,所以也没有必要特意将者一整块人类文明切开,说文明之间是有冲突的(本就是同根同源,哪有什么冲突)。

  以上,因为此书是短篇集,讲的东西大多也很碎,遂不再多说,只挑民主、自由、民族三词来分享。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读后感(七):阴霾下捧玫瑰

  自由在高处

  书的封面是我喜欢的风格,简洁、朴实。然而背面打鸡血一般的宣传语真是一大败笔:一部让年轻人成为自己的启蒙书/一份风靡大学校园的时代备忘录……颇有一番市面畅销鸡汤书的风味。而事实上,这本书一点都不鸡汤,个中观点值得把玩。

  全书以自由为主题,从生活中的小事切入,探讨了自由的价值、自由的形式以及人们对自由的意识,延伸至对政治、对社会的思考。共分了四个专辑,一是“面包与玫瑰”,而是“自救与自由”,三是“历史与心灵”,四是“演讲与独白”。

  第一辑最贴近生活。有一颗自由、热诚的心,即使在纳粹统治的阴霾下,二战期间的人们依然手捧玫瑰,不肯低头。校园里禁止恋爱,这样的规定侵犯自由。萨科齐竞选总统时,人们更关注他的私生活……作者对政治的理解是:服务于国民生活、服务于社会的工具,并非天然面目可憎。

  关于政治,原始社会的宗族制大概是政治的雏形,只是那是最简朴的、不成文的“规矩”和当代条条框框下的政治很不同。最开始人类不需要政治,后来发现,不行,发生纠纷都是双方各执一词,没办法解决问题;出了大事,比如去隔壁村的路给淹了,但是没有人主动去管,三个和尚没水吃嘛。得有个第三方出来统筹。于是有了族长,有了皇帝,有了公权机关。这个第三方要统筹,必须要有权力,所以人们得赋权,得相信,使得这个第三方有能力有所作为。当然皇帝是世袭的,不需要人们授权,这里说的是最根本的政治权力来源。发展到后来,是出现过第三方权力膨胀人们根本制衡不了的情况。再到现代,都追求民主政治,实质就是在庞大的集权机构与民众的话语权之间实行互相制衡。既要机构有足够的能力办大事,修桥补路啊补贴教育啊惩治犯罪啊等等,又要制约机构无限膨胀,所谓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说到现代的民主政治,不得不提美国。1776年,一群先贤在费城的小房子里争论许久,终于合议出第一部成文宪法,从此确立美利坚合众国民主政治的根基。三权分立,总统、国会、最高法院,在各自领域享有最高权力,但又互相制约。其民主政治的发展对现代政治影响颇为深远,在享受众多赞誉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诟病,如低效率。一堆人各说各话讨论应该怎么做肯定比一个人拍脑袋决定怎么做效率低,一个州要修一条公路,得经过提案,表决,众议员们叽叽呱呱辩论几轮,路好几年都修不出来。相比之下,秉持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信念,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便神速地办了一系列“大事”。

  不能比较哪种形式的政治体制更好,各国有各国不同的国情,各有利有弊。所以在集权与制衡这条路上,人们一直在探索。

  此外,本书还讲到很多有趣的事,如观影《唐山大地震》。每个进影院的人都哭得淅沥哇啦,而作者说他没哭,因为能分清戏与人生。然后就有人戴起圣母光环:这么惨你居然不哭,你冷酷你无情!我想起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发言,他说在他上小学时,学校组织学生去烈士纪念碑悼念先烈,一行人站在纪念碑下悲悲戚戚湿了脸,只有一个人除外。结果他被举报,老师因为他没有哭要他写检讨。末了,莫言说,在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人不哭。哭,本就是个人的主观情绪,如果连主观情绪都要接受管制,这个社会还有什么自由可言呢?

  还有一篇很有意思的,《杀鸡儆猴,猴为什么鼓掌?》。在中国,有一种特色惩罚方式,那就是示众。做了坏事,要上街游一圈。这样的方式在倡导法治的今天已经很难见到,但以前确实出现过。对于执法者来说,游街一方面是惩戒违法者,你不听话就让众人都唾弃你,还要不要脸?击溃其心理防线;另一方面则是警戒群众,你看不听话就是这下场,你也想变成这样吗?实质是对公众进行了“有罪推定”——既非同类,若有违犯,同此下场。“猴”为什么鼓掌?因为他们觉得被儆的不是自己。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马克吐温曾经在报上公开称,美国政客有一半是婊子养的。政客们不高兴了,纷纷指责他要求他撤回言论。马克吐温说,那好吧。于是他改成,美国政客有一半不是婊子养的。这下政客们都满意了。当说一个群体部分不好时,其实整个群体都会不乐意,感觉自己被冒犯。当对部分评价为积极时,大家都会很乐意,虽然没有指明这些积极评价是对自己,但个体会不自觉代号入座。趋利避害,人类自然的心理反应。所以游街示众时,人们的反应是,被示众的人肯定不会是我啊。看别人出丑多开心,所以他们鼓掌。

  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细品的地方,很精致,推荐。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读后感(八):人生如夜航之船

  好久之前就看完了,但没时间即时就写下感想,好在看的途中还是随手写了一些。书里三个部分我最喜欢第一个部分:面包与玫瑰。 因为没有及时写读后感所以很多忘记了,先写一些吧。 也不记得顺序了。 认识的人越多,我就越喜欢狗,这句话很有意思,我想说的就是这句话表达的。 人的感情建立在驯服之上:想到我之前看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人是因为他人的记忆情感而存在的,我觉得很符合我的想法,人是群居动物,因为与他人的联系我们才存在,也是因为这些联系,我们才成为彼此眼中独一无二的人。 道德束缚感越重,内心越污浊: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到一个词,道德绑架,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如果说在网络还不盛行的年代或许还少见,但当前,人通过互联网而相互交流的同时这样的事情就很多了,多到我们觉得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比如说捐款,很多人特别有意思,总是跑到一些知名人士微博下强迫对方捐款,但他们自己却一毛不拔。 不因别人卑劣而不自省:其实这一点我特别有感触,当我们做了不好的事情,第一件事不该是去指责同样做了不好事情的人,不能说别人同样做不好,所以自己的错好像就没有了,事实上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自己,要严于律己而不是总为自己找借口,才可以进步。 文中提到国人总是过洋节有一个我很赞成的观点,我们不该批判外来文化的入侵,而是更加发扬自己的文化,事实上中华文化一直是在融合而发展的,如果一味看到外国节日的发展不看我们对其的吸纳是不好的,但我更希望我们能大力发扬好的传统文化,看的时候我其实还想到大圣归来,去年暑假里的一批黑马,无意与其他的动画比较,我自己的观点就是如果我们国家的创作者愿意认真去做一个作品,那么我一定愿意花钱支持,等也不要紧,我们在意的是创作者对作品的态度。更何况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我自然希望它越来越发展。 青山无柴烧自己:关于身体维权的一段,和我曾看过的一部电影大卫戈尔的一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大卫用自己的死亡来拒绝死刑,而书中的维权者用死亡来拒绝拆迁,虽然拒绝的东西不同但在我看来两件事很像,但其实,个体是很难撼动有些东西的,死亡可能除了让一条生命消失,其他什么也办不到。 奖励比惩罚可能更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共患难而不能同享福,怎么说呢,当然不排除可以同享福的情况,但大部分人都是贪心的,总会觉得别人得到更多而自己得到的少,所以开始争执,开始有了隔阂。 只有个体强大,国家才强大。“少年强则国强”同理,国家是不会凭空强大起来,是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所以要努力让自己变的强大。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读后感(九):自由源自内心的欲望

  饱暖思淫欲,淫满思自由。当人们生存温饱解决之后,作为一种内心欲望的必然,自由成为每个人强烈争取和诉求的对象。我们建国之后的大发展加上近二十年来改革开放的突飞猛进缩短了国民实现温饱和生存的周期,近年来自由呼声的不断升温也与当前社会发展现实相契合。

  倘若把自由看做是有条件的内部欲望,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前会出现呼唤自由的诉求,且这种诉求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会愈发强烈。自由作为有条件的欲望这里的条件并不是物欲的极大富足,而仅指物欲的基本满足,当前社会中呼唤自由的大多都不是富豪或者二代,因为物质在保障我们生存的同时过分的追求和崇尚也会让我们迷失而抑制了自由欲望的产生。

  当前中国社会地大物博,人口繁多,有些地区的人们还没有实现生存自由,有些富足的人们却在当前崇尚物质的主流价值导向中迷失,这注定了呼唤自由的个体实在是少之又少,但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这一内部欲望只会不断深刻的凸显和发掘出来。熊培云先生撰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为了唤醒更多的人们,有自由这种欲望埋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当我们实现温饱和基本小康之后,它就会不断在心里萌芽成长,自由作为个体一生的追求,伴随着个人精神的丰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一个个公共事件,熊培云先生向我们展示了自由的高贵,警醒我们每个人万不可跌入物欲的深渊,自由的追求是一个漫长的道路,我们在世俗中的迷失只是一种对自我生命的浪费。

  其实没有绝对的自由,作为一种内部欲望,一种可能唯一的高尚无副作用的欲望,对自由欲望的追求与阶段满足,然后再进一步不断的升华,其实这也许就是一条追求个体精神丰富和价值实现的人生旅程,因为自由是欲望所以我们无法回避,因为自由我们尚未完全实现所以我们孜孜追求。

  《自由在高处(增订版)》读后感(十):能够让人心情愉悦的书就很OK啦~~

  之前参加论坛的时候,参会老师推荐的书籍,近些日子不想写论文,就找出这本闲书阅读一二。正如熊培云老师说言:“要想不虚度光阴,要么出去赚钱,要么精心读书。”读书有各种目的,我看此书的想法就很简单,转移写论文的烦恼,又不致于白白抛洒了时光,要是能够有精神上的升华,那是再好不过了。很高兴,从熊老师的字里行间中确实能够带来精神的抚慰与心灵之激励。正好朋友失恋,我还拍了《自由在高处》中关于“积极、乐观”的词句给她,帮助她振作起来,面对生活。

  “我的做事逻辑是,越是逆境给你在做减法时,越要想着给自己做加法;越是在悲观的环境里,越要保持乐观;越是有消极行为影响你,越要积极生活。”“我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每天都在积极做事,实在没有时间忧虑。”我笑着对他说:“你这是把绝望当休息。” 诸如此类的话对我自己也特别受用,和网络上的心灵鸡汤不同,不是为递送鸡汤而撰写,而是书写他物之时自然而然地衔接到这些词句上,情到深处自然浓,是恰到好处的抒情表达。临近毕业,一方面是论文的重担,一方面是工作的压力,双重负重压得难以喘息。尤其是找工作,基本停留在笔试,也是很迷醉。确实自己没有花费过多的心思去练习,但是连一点运气分都没有,也正是很公平对我了。有的时候也会想着一次次地受挫能够支撑到什么时候呢。我原本是个乐观心性的人,容易善用自我调节机制化解不愉快之事与失败经历,只是有的时候也会觉得那只是因为没有达到“质变”让你爆发罢了。所以,看这些让人心情愉悦的书,对于处在低谷中的我而言还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所谓“心灵鸡汤”,此书也是偏向实际,针砭时弊的,很多问题熊老师居然敢如此直白地写在书中,也是蛮佩服的,当然能够过审发表出,还是要赞扬下我党。在阅读此书之前未曾了解过熊老师,阅读行云流水的文字,感觉很有民国大师风范,加上“熊培云”这三字,总有种已逝先风之感,上网一查,原来才40多岁,正当壮年,哈哈哈。难怪熊老师自己也在书中说道:“看我文字的人都觉得我是上了年纪的。”还有其他许多妙趣横生的比喻和可爱小故事,读来颇为有趣和有味,很推荐给年轻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