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帝与黄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上帝与黄金》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1:02: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帝与黄金》读后感10篇

  《上帝与黄金》是一本由沃尔特•拉塞尔•米德 (Walter Russell Mead)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57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帝与黄金》读后感(一):ioracode上线,请订阅关注!

  甲骨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ioracode(oracode为甲骨文品牌英文名称)现已上线!甲骨文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关于书、关于文化的传播、交流平台。欢迎各位书友订阅关注! ID ioracode

  Ioracode招募公告

  ioracode 是甲骨文即将推出的甲骨文微信公众号。甲骨文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关于书、关于文化的传播、交流平台。ioracode正在寻找志同道合者,诚邀加盟。

  成为ioracode 书评家

  ioracode是一个以书为媒的平台,我们希望在这一平台上刊登各种“好书”的书评(不局限于甲骨文的图书),如果你自信自己可以写出关于好书的好书评,我们邀请你成为“ioracode 书评家”。

  成为ioracode 观察家

  甲骨文所出图书以翻译类图书为主,我们尤为关注国外思想文化界的动态。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关注此类动态,有阅读和翻译外文的能力,能够给读者提供新鲜、有料的信息。我们邀请你成为“ioracode 观察家”。

  成为ioracode 翻译家

  一个时常困扰甲骨文君的问题是,一部好的翻译作品出版后,往往难以约到与书匹配的书评。而这些作品在原出版地往往有不止一个“大家”写书评评价。如果你有阅读《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国外媒体书评版的习惯,并且有能力翻译这些书评,我们邀请你成为“ioracode 翻译家”。

  成为ioracode 鉴赏家

  好书值得看,但时时刻刻都思考这些博大精深的内容是不是太枯燥,太乏味?而且,生活中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如果你经常关注国内外那些好玩、有品的信息(比如设计、电影、戏剧、绘画、游戏……)并能对其加以评点,我们邀请你成为“ioracode 鉴赏家”。

  关于报酬

  作品一经在ioracode平台上发表,高大上的甲骨文新书送你,如果是有限量版的,非限量版不送。

  志同道合的你,准备好了吗?如有意,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作品(作品要与应聘职位相关,且保证原创)发送至oracode@163.com 。

  《上帝与黄金》读后感(二):上帝与黄金

  在殖民地时期的弗吉尼亚,一位富有且出身名门的种植园主之子曾咨询他的圣公会牧区主任牧师是否可能在英格兰国教会之外找到救恩。

  思忖片刻后,他有了答复这位青年的主意。“先生,”这位圣者道,“你询问之事有可能存在。但没有绅士会对此加以利用。”

  在面对关于美国实力的讨论时,众多美国人的感受与这位牧师有几分相似。这个主题让我们感觉不自在,尽管我们知道它的存在和重要性。无论是绅士或淑女都不愿意挑起这一话题。

  《上帝与黄金》读后感(三):集保守与进步于一身

  当弗朗西斯•福山说出“历史的终结”这个词时,在有些人看来,大概就像上帝吐出“要有光”,世界将随之一新——美中不足的是,最好再加上一个修饰语,即“英美模式下的历史的终结”。虽然这么说不免有些戏剧化,但大体而言,这便是《上帝与黄金》所抱有的基本观点。

  不过更确切地说,在这一历史系谱中,其开创者并不讲英语:“英美模式”其实是海权强国所建立的国内国际体系,在书中,作者将荷兰体系比作这一操作软件的1.0版本,而英国引入了2.0版本,二战后的美国则沿着这一路径更新升级到了3.0版本。他就此说,近四百年来海洋秩序的历史可以用十个字母简括: U.P. to U.K. to U.S.(从联合省到联合王国到合众国)。至于“历史终结论”,众所周知最初是讲德语的黑格尔在晚年设想出来的,那时他公开声明,“完美的国家”已经由当时威廉三世统治下的普鲁士达成,社会由此已停止发展,因为其模式已完美至牢不可破的程度。就此而言,解释这一历史现象的关键点并不在于人们说的是哪种语言,甚至“上帝与黄金”也未必最要紧(众所周知,西班牙人对这两者甚至更狂热),而在于那种海洋体系所带来的民主自由原则,以及自由贸易下的市场体系。

  英美模式获胜的原因,在我看来倒不如说是其特殊的有利地理位置。在“上帝”(God)和“黄金”(Gold)之外,应当再加上一个G打头的单词:Geopolitics(地缘政治)。从世界地图上看,美国其实也是个巨大的岛国,它仅有的两条陆地边界靠警察就可维持安全;而美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和英国相同的岛国心态,即专注于自身,远离欧洲大陆的纷争,除非这种纷争将对自己造成极其不利的后果。英美两国在近三四百年来的各次与列强争霸中的确大多以获胜告终(因此越战才格外惹眼),但在此值得补充的是:在英国内战和美国南北战争之后,两国内部的战乱也已告终结。既然对内对外都无须增加大笔军费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对它们而言重要的便在于运用海权力量来保证自己在世界各地的商业利益,而当它们大量对外输出工业品时,这种商业利益便上升为国家利益。其本土几乎不可能受到入侵,这样,“胜利令英国的实力增长;失败也不能危害英国的实力”——这里的措词换成“美国”也一样。

  也正是这种地理上安全有利的地位(背靠大陆的荷兰显然就不如英美安全,后来屡次遭到法、德等国的陆路入侵),使英美社会得以保持某种稳定的连续性。概言之,作为一个外在于大陆的岛屿,很少有外力会骤然打破它的进程,同时它又能关注到大陆的变化,吸取对自己有利的技术或观念,在大陆纷争时则可自由选择介入的时机。于是,英美社会呈现出某种看似矛盾的集保守与进步于一身的特性。英国虽然是最早出现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但却是欧洲最推崇乡村文化和绅士风度这种“旧时代残余”的国度;至于美国,正如书中所说,“既是捍卫国际秩序现状、反对采取暴力手段加以改变的保守大国,又是寻求用市场经济和民主理念更替老旧权力结构的革命强国”。

  历史证明,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的常常正是这种“保守进步主义”,因为现代化一方面要求变革,但又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这就像核聚变固然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如果这能量无法控制则将是个灾难。英美的成功正是一系列条件的综合结果,它塑造了某种“长期社会”,并有完备而明确的法律体系来保持这种长期连续性,由于社会转型常常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完成,这就保证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积累与保存——无论是财富、权利、知识还是资本,都需要不间断的长期积累,才能最终引发变革。在这一点上,英美的习惯法体系所带来的“法治”的确保证了社会的变迁能在一个稳定的架构中进行。相比起来,欧洲大陆的国家或是常被国内国际战争所打乱,或是像俄国那样太过保守而缺乏进步创新的刺激,难以形成大量财富累积的过程,因为一次战乱或革命所带来的掠夺与没收,便可能终止这一进程。

  因此,仅仅谈论“小店主国家”对黄金的贪欲,或美国对石油的贪欲,是没有意义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地理大发现后从美洲掠夺了数量惊人的贵金属,但由于缺乏一个有效运作的经济体系,这些过量金银的流入却只带来了诅咒:一方面造成其本国的物价暴涨,另一方面强化了国王的专制权力,因为有了这些黄金,他们便不再需要征召议会来收税,如葡萄牙在1697-1820年间从未召开国会,造成五代人缺乏立法经验。其结果,只是造成了国家经济的停滞,金银从手指中流过后进入英国,反倒加深了对英国的经济依赖。

  兼有美欧教育背景的学者Effie Fokas在《宗教美国,世俗欧洲?》一书第三章中说:“许多美国人不但把宗教看成是解决他们自己事情的方案之一,而且把欧洲的衰落(包括它的人口危机)与宗教匮乏等同起来。但与此同时,同样也有许多欧洲民众认为美国被过度的宗教性所支配,并对他们自己的世俗性感到荣幸。”这段话的前半几乎就像是对本书某些章节的含蓄批评。在《上帝与黄金》中,作者赞同地引用Niall Ferguson的话:“对大国丧失信心往往和失去对上帝的信心紧密相连。”并加以评论:“无须去信仰上述二者之一的人们都能看到宗教信仰的缺失对英国全球角色的影响。”他显然赞同那种辉格叙事:随着不断的进步,英语世界作为一种好的力量占据了主导地位,他忍不住说:“人类无法去设计这个过程,是上帝的奇妙做工才使之成为现实。”——这样的判断,我相信在美国读者中引起的共鸣要比在欧洲强烈得多了。

  显然,作者对“海洋秩序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甚至干脆判定“地球上其他文化别无选择”。虽然英美一体,但在这件事上,现在美国人往往比英国人表达得更为直率。杰里米•帕克斯顿在其《英国人》一书中说,在英国人看来,“以任何形式公开表示民族自尊,不仅是头脑简单的,而且无论如何是应该在道义上受到谴责的”。公开谈论本国的优越性有时的确令人难堪。鉴于作者本人就是美国人,这样说不免有几分自吹自擂之嫌(他带着歉意说:“这样说粗俗得不可原谅,但在三百多年的战争中,英语国家确实常胜不败”)。实际上,当你是世界头号帝国时,你无须经常去证明这一点,而且历史反复证明,为成功者回头去寻找他之所以成功的理由,有时候跟预测未来一样困难。

  已刊《三联生活周刊》 第843期,2015年7月06日出版。相较刊出版本略有改动

  勘误:

  .202:尽管英国只有法国的1/4那么大:这里的“英国”应特指英格兰,这样在面积的比例上才能匹配

  .463:1700年的英国大约有600万人口,法国则有大约2100万人。当时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换算成2006年的价值大约是1060万美元,法国则是1950万美元:按,如此换算成现值,法国当时人均GDP才1美元?疑有误

  《上帝与黄金》读后感(四):评论上帝与黄金

  本书以英国与美国为研究对象,虽然其声称自己并未对二者进行正式的比较研究,但其所探讨的两种不同背景理论的实际含义与现代世界的改革难题,对英美两国的研究者都颇有教益。

  思考起来,美国国家以及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他们认为他们可以改变世界,并将世界变的更好,他们有责任维护世界的和平,与之相比,我们却没有这种概念,我们不在乎“我”能做什么?更不会想我能改变什么?!也不会觉得远在天边的苏丹内战、利比亚战乱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为什么美国人可以任意出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是因为他们能,他们愿意!反观我们,我们既不愿意,也不想说能,我们畏惧改变,也恐怕算是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残害下的恶果吧。

  国家是应该有理想,但国民更应该有理想。中国可以改变世界。

  《上帝与黄金》读后感(五):我们可能得这样超过美国

  盎格鲁系统恰好能主宰三四个世纪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恰好都和正义比较接近吧。英法两国有机会在希特勒起势之前斩断法西斯的根基,于是他们将这种猜测用在了海湾战争。

  《上帝与黄金》读后感(六):为什么挣钱会得到祝福

  这并不是一本历史之书,而是一本价值观之书。

  上帝与黄金的关系,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因为捍卫自由追逐金钱的权利,连上帝都会站在你那一边。

  这本书的作者沃尔特·拉塞尔·米德,是美国最杰出的外交政策专家之一。

  英国和它的继承者美国,在过去的三百年间建立了一个政治、权力、投资和贸易全球体系。

  这个体系,不仅主导了今天全世界的科技、文化和娱乐语言,而且跟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紧密相关。

  这本书讨论了与我们所身处的世界体系有关的六个关键问题。

  跟以往那些曾经统治过地球的庞大帝国相比,什么是英美人带给世界政治的与众不同的政治和文化议程?

  英美人是怎么把经济和政治资源整合在一起,获得了建立世界秩序权力?

  为什么三百年来,英美人在跟全球秩序有关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对抗中一直获胜?

  为什么那些与英美对抗的力量都错了?

  为什么英美内部总有人抛出“历史终结论”,但仍然不能改变英美仍然掌控世界的事实?

  英美实力对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它能持续多长时间?

  合上此书,我不得不承认,那些被认为冷酷、贪婪、粗鲁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就是赢了。

  上帝站在自由一边

  人类历史说到底,任何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只有这两种:

  是所有人为了一个什么理由活着,

  还是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理由。

  在现实中,我们总喜欢强调理想,贬损金钱,仿佛金钱天生就流着不道德的血液。

  但是放到历史里来看,想用一个自以为正确的思想覆盖所有脑袋的理想主义,反而造成了无数人间地狱。

  倒是各有各的理由,光明正大地追求财富,并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法律和国家策略,造就了持续300年的世界霸权。

  英语民族的精英们大多持有一种独特而强烈的精神信念:

  世界是通过未加限制的自由运动,生成一种有序、而且更高级形式的方式构建出来的。

  有了这种观念护身,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所向披靡。

  上帝那只看不见的手,一次又一次地帮了他们。

  黄金是一种商业习惯

  英美最大的财富不是矿藏,不是工业,也不是金融,而是整个民族的心态和习惯。

  因为贪婪地追逐金钱,追求方便和愉悦,人们习惯于自我管理,能够自发推动商业发展。

  不用等待国家或者强大的组织,而是通过自发的、私人的活动推动社会进步。

  公众对于参与创建勇敢新世界和冒着风险利用新的可能性,有着极大的自发热情,于是新科技的潜力得以最完全、自由和快速的发展。

  挣钱不是眼前的苟且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些人会思考些大问题:比如金钱和信仰怎么平衡,现实和理想如何取舍等等。

  事实上,这既不需要平衡,也无需取舍。金钱归根结底是实现理想和自由的最佳工具。

  挣钱不是眼前的苟且,而是通往诗意和远方的道路。

  因为对信仰和黄金的看法与众不同,才造就了英美人雄霸世界的巨大成功。《上帝与黄金》给了我们三点启发:

  一心想挣钱的,不妨理直气壮,获取所有可以获取的权利,上帝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欣然接纳变化,学习所有能学到的知识,一个符合人性的社会,不是宁静的乐土,而是动荡不休的战场。

  保持开放活力,把能量放在建立和改变,而不是怀疑和议论上。

  《上帝与黄金》读后感(七):上帝在我们这边

  “你们是为上帝的无数子民而行动”,克伦威尔用近乎激越的语气想让英国议会明白:上帝站在我们这边。彼时,尚未经历光荣革命的英国与无敌舰队已经溃败近百年的西班牙之间的冲突在迁延不决中断断续续。

  是的,上帝站在他们——英语世界的那边。

  孤悬海外的英国有着地理上的优势,与欧洲大陆列强相比,英国只需强大的海军即可,无需在陆军与海军之间内耗,无需担心背后的算计。

  以信用为核心的金融体系是英国人的黄金。政府债券为英国的对外战争募集了大量的资金,使财富能迅速、有效地集中在战争中。而这些政府债券既是银行的资产,又是私人投资者的资产,这进一步促进了私人信贷的流动和经济活动的扩大。路易十八曾派著名经济学家萨伊去英国考察,以探寻英国优势的根本,萨伊在报告的开头直言不讳:英国的优势主要不是军事力量,而是其财富和信用。

  黄金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黄金只会眷顾相信上帝并找到上帝的人。正是因为英国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上帝,他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黄金。

  动态的宗教体系、相信传统与理性、这些因素之间保持陀螺般的平衡,是英国人的上帝。

  面对问题,人们总会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有人诉诸传统,有人虚拟“永恒的精神”,有人试图用哲学替代宗教,有人则发明出美好的未来……在这个制造偶像来膜拜的过程中,不同路径间的冲突渐趋白热化……。

  英国能接纳荷兰的现代金融体系、能以不流血的方式实现革命的目的,它的背后是包容与妥协,是在经文、传统、理性之间的恰当平衡。正因如此,英国才能在列强争霸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日不落帝国。

  若干年后,继承了盎格鲁-撒克逊政治态度的美国,支持基于自由选择与私有财产理念的政治社会哲学,成为一个新式的日不落帝国……。

  本文写作中借鉴了张捷先生《定价权》与《信用战》中的相关观点。

  《上帝与黄金》读后感(八):祖宗崇拜和家长制与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碰撞

  此书立论简而言之就是有人所说的“天不生大英,万古如长夜”,至于后面的分析、举例、讨论、反驳、支持都是为此而来。我最早有海洋--大陆这个概念的时候是了解到法律大致分为海洋法系和大陆法系以英美海洋文明,当时就有粗粗的感觉,海洋法系试用的国家大都是英语国家,也就是书中所言海洋文明所包含的国家。作者清晰的指出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斗争和英美国家与非英美国家的战争大都以前者的成功作为结果,对我来说还是很受震撼。反观你来我往的叙利亚局势,俄罗斯和伊朗固然占据优势,但是如果英美真的真心开打,获取胜利可能也是相当容易。

  本书的观点我基本还是认同的,因为逻辑上和史实上来说无法驳倒,除非认定自己一角落的文化的“特色”就是最好。那么我们要往哪走,怎么走。

  虽然中国古代统治者搞的是外儒内法,但是整个文明都是推崇祖宗崇拜和家长制,至今体制内依然鼓励恭顺驯服任劳任怨的文化,不能不说这是金字塔式权力结构在任何时代任何组织任何技术条件下都会有的必然选择。那么这套文化运行体制是必定要和市场化资本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不相容的,要么前者自说自话,要么……

  复习一下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论述,不经危机和冲突,没有内外压力,或者长着旧脑子的那一代人不离开,就有的文化和理念是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的。

  《上帝与黄金》读后感(九):英美文明的范式及其可行性、可持续性论证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一本其中有那么多观点让我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书了。以前只是隐隐觉得英美文化里有一些特异性的东西,帮助他们发展成了当代的伟大文明,这本书就是来解释到底是些什么特异性的东西的。前段时间英国公投脱欧,着实让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大众会选择这么一条完全不理智的道路,即使这条道路是为了通向“自救”。看完这本书后,虽然还是不理解(可能需要到英国生活一段时间才能有所体会),但至少有了一种解释,即英国人对于“极端理性主义”是有戒心的,而现在的欧盟,就被“理性主义”所笼罩,尽管还不好说是不是“极端”。

  看书过程中有几章内容总是让我忍不住拍照发朋友圈,希望告知朋友们,“原来如此”。

  成功必有其原因,虽然这个原因不见得多么光彩、多么有指导意义。作者所希望讲述的是,1. 英美文明的成功虽不说有其必然,但也并非偶然,2. 英美文明的成功虽难说永恒,但也不可否认其可持续性,3. 英美文明的成功对其本身而言,虽不能说是最美好的,但绝对可以说是相对宜居的,4. 英美文明的成功对其邻居而言,虽不能说是最友善的,但绝对不是最残忍的,或者还可以说是有利的。

  正如本书第三部分所描述的,也在本书最后一章所重复的,理性主义、传统主义和经文主义(可能因为翻译的原因,有时用“启示”,但我觉得“原教旨”和“教条”似乎更准确一些),组成了英美文明的三个平衡的端点,偏向任何一个极端都是危险的,而英美文明有一种能力总是能恢复平衡而不至于倾覆,而这一能力则来源于对“看不见的手”的尊重和相信,这一“看不见的手”既让市场运转,也让民主生效,还让科学发展。之所以英美文明能够相信“看不见的手”,很可能根源于其对于新教理论的信仰,尤其是“命定论”的影响,对上帝能力的相信,对上帝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人间的相信,对上帝的意志体现于自然规律的相信。当然,最早的文化源头是书中称为“亚伯拉罕的呼召”的传统,人们相信在未知的远方有上帝为其准备好的满是牛奶和蜜的土地,而你的一切为了成功的努力都是在证明上帝挑选了你。三点平衡并不必然导致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社会,而这种抛弃过去、迎接挑战、接受巨变的勇气,才是让英美文明三百年来(如果从荷兰开始算,是四百或者五百年)“永远向上”。亚伯拉罕叙事相信“道德”的存在,并且尊重它的地位;亚伯拉罕叙事还把“历史有目标”这一观念传递下来。即使你从未读过《圣经》,也不知道亚伯拉罕是谁,也很可能认可这两点,说明要么它们存在于我们的本能,要么你已经受到了它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无法证明这一叙事是否是“正确的”,但它已经和正在塑造了人类的历史。

  希望和容忍改变,不偏激,这些都是英美文明蓬勃发展的基础条件,但它们只是提供了一种超越其他文明的可能性。本书的第二部分前几章描述的是那些具体的“武器”,经由它们,英美文明才得以称霸。第4章说的是英国为了保护荷兰共和国(以免再次陷入“血腥玛丽”式的新教徒悲剧),不惜与当时最强大的西班牙作战,并且奇迹般地战胜了,确立了海权军事战略的立国之本,这一战略不仅仅是重视海军以控制贸易线,而是“运用海洋的流动性建立一个全球体系”。在此章,作者第一次引入了全书重心——“海事系统”,Maritime System,有荷兰共和国建立1.0版,由英帝国建立2.0版,由美利坚合众国更新为3.0版。

  紧接着两章继续讲述英帝国成功史:第5章挑战法国并获胜,第6章成为日不落帝国,拥有全球视野的英国终于拥有了全球。接下来的两章描述了具体的几个“武器”:第7章描述了金融、信用的重要性,第8章则分别描述了英美文明对消费、交通、通信的重视,以及因对“简洁”的偏好而不断让英语更加简单易用,不断削减商业成本。现代体育是作为一个例证来说明,没有以上这些前提,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英美文明成为现代各项体育运动的规则制定者和最早的实践者,是可以理解的。第9章是一个回顾和总结。

  第二三部分是本书的精华,按照前言中的提纲,它分别回答了英美文明的特征和成功的原因。这个前言恐怕是全书写得或者翻译得最差的部分,差点让我放弃继续读下去。本书第一部分其实写的是英美人和非英美人分别如何看待英美文明,作者认为英美人低估了两者的相似性,反而是非英美人将它们高度合一。这一部分确实写得拗口且累赘,堆砌了太多的例子。但也可能是翻译得差,因为后文实际上也堆砌事例,读起来并不觉得有多拗口。第四部分实际上是想表明(而非证明),英美文明的经验并非特例,并非仅对英美人有效。第五部分则是想证明(而非表明),英美文明的成功秘诀对可预知的未来仍然有效。

  那么,在我看来,整本书的行文逻辑就是:这是一个无争议的、成体系的、成功的文明;它经历了荷兰、英国、美国三个不间断的阶段发展至今,战胜了周边所有从物理数据上看都比它强大得多的国家或文明,而它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的秘诀,首先在于建立了高效的基于私营经济的信用和金融体系,其次是它对于商业、交通、通信以及“简洁”的重视;而之所以它能拥有这些于成功举足轻重的能力,在于它能保持理性主义、传统主义、教条主义(或原教旨主义)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状态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其实是所有人类都可以达到的,因为来自亚伯拉罕叙事的对未来的期待和对道德的尊重,是几乎所有文明都具有的特征;要对这一体系的未来有信心,因为这一体系还远没有走向失败或崩溃。

  书中“堆砌”了大量的例证,也引用了非常多的现当代政治经济学论者和著作,其中有几个我读后很有收获:

  1. 政府信用不仅仅让英国有足够的钱与全世界作战,还反过来成为银行系统的资产,用于借贷和投资的抵押,促进国内经济。

  也就是说,能借到国债,并能将其控制在合理的水平,是政府治理能力的体现。“合理”并不是某个固定的数值,而是债权人所能接受的某个数值,相当于人民对政府的信心。另一方面,借贷给政府的人民,就和政府成了利益共同体,从另一个角度稳定了政权。

  2. 二十世纪初的卡车对于美国人的意义就像当前的网约车。

  点对点的递送,给运输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和更低成本的可能性(如果调度合理的话);同时,更多的普通人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贷款买车)直接参与商业,只要个人信用尚可,以及一本驾照。

  3. 女性作为大众文化超过半数的消费者,推动了文学中女性的地位增长。

  从此伯爵会爱上出身贫寒、其貌不扬的家庭女教师。这就像AV中常见黑男人主导着白女人,虽然是一种现实中的罕见,但却无形中推动了种族平等。普通消费者作为个体虽然仍然毫无地位,但作为整体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尊重。

  4. 光荣革命就是典型的理性主义、传统主义和教条主义折衷结果。

  经过40年的斗争和战争,圣公会、清教徒接受了这个逻辑不通的结果:由詹姆斯二世前妻(新教徒)的大女儿玛丽的丈夫,与法国长期对抗的荷兰世袭领袖,奥兰治亲王威廉继承王位,与玛丽共治。詹姆斯二世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是天主教徒,双方都无法接受,但却是最合法的;这个结果,圣公会认为至少延续了王室血统,清教徒认为至少是一位新教徒。英国人并没有因为它显然不符合逻辑而烦恼,进而质疑其合法性。还有补充规定:如果威廉没有继承人,则由玛丽的妹妹(詹姆斯二世前妻的二女儿)继承王位,之后要保证王位继承给最近的信仰新教的亲属,且如果要与天主教徒联姻,则必须放弃王位。

  5. 尊重王室的传统主义被尊重民族独特性和国家地位的平民民族主义所代替。

  如果国际主义和全球化是经济理性主义的结论,本土主义、英国脱欧以及一系列民族分离运动则是新的传统主义的结论。当中东难民登录欧盟边界时,理性主义和教条主义都会号召敞开国门接纳移民,但传统主义则会对此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真理也许并不在任何一方,而像以往一样在三方之间,尤其是这一真理并不是“正确”意义上的真理,而是“适合”意义上的真理。让没有准备好接受难民的人基于理性和法律强行接受,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6. 理性主义的张扬可能正是各种反潮流文化发展的原因。

  理性主义随着社会专业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长期以来占据着越来越主流的地位,先不说纳粹的政策正是基于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也直接导致了精英和民众的脱节。美国最高法院是理性的大本营,它的很多判例推动了美国的民主化,但也推动了很多反科学、反民主和民粹主义的非理性的民间思想泛滥。极端的理性主义会催生极端的传统主义和极端的原教旨主义,这虽然无法被证明,但却暗含因果。

  7. 美国的当代传统主义发生了政治观点和经济观点的错位。

  早年的民主党是捍卫传统的坚强阵营,尤其在美国南方。但现在是共和党在捍卫传统,传统的南方也成了共和党的大本营,民主党成了激进的左派。南方白人在捍卫那些当年他们的先辈曾不惜用暴力抵抗的东西,比如自由市场经济,这切合了共和党的思路。但是,在政治领域,坚持平民主义传统的民主党人,同时却在批驳坚持个人主义传统的共和党人的贸易保护主义。

  8. 对“隐形秩序”的信心深入英美文明的各个细节。

  “看不见的手”不仅仅是对市场经济可行性的一种描述,同时它还可以用来解释英美法系、达尔文进化论、培根科学研究法、三权分立制度、新教教义、牛顿宇宙观等所有体系的可行性。在没有严格的理论推演论证之前,英美文明对“看不见的手”有些偏执的信任,容忍了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混乱。

  9. 相对于英美人而言,其他文明接受英美文明范式的过程必定是漫长而痛苦的。

  英美文明是随着这一范式的形成过程而发展起来的,这一范式已经内化于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结构。但对于最近几十年才开始逐渐接受这一范式的文明,当产生不良反应时,通常都会迁怒于并怀疑这一范式本身的正确性。实际上对于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在英美文明发展史上也几乎都曾经遇到过,只是没人觉得这是文明本身固有的问题而考虑换一种文明来应对。

  10. 个体获得认同感的关键除了个人的平等以外,还在于所属集体的认同感。

  这是赫尔德的经典理论,他处在康德、黑格尔这些纯粹理性派的对立面,亨廷顿延续了他的思路。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全球化为什么会受到很多国家/文明的反对和反抗。

  11. 英美文明的“霸权”并不维系于绝对实力,而在于维持均衡的能力。

  海事系统的关键不是针对某一国或某一集团的军事优势,而是利用海洋的流动性,从全球视角上考虑政治平衡。从这一点出发可以很好地理解英美历史上的政治结盟和军事行动,也能很好地理解当代亚洲的美国态度。

  12. 伊斯兰教的极端组织活动预示着伊斯兰教的世俗化改革已经拉开序幕。

  瓦哈比运动代表着“回到《古兰经》”的一种趋势,这和当年清教徒唯一尊奉《圣经》很相似。这些极端原教旨主义的活动,和当年极端清教徒的活动也很类似。这些活动说明伊斯兰社会内部的教义冲突正在激化,新的信仰体系在追求打破传统,长期来看,伊斯兰教正在转变为动态宗教。

  13. 个人夸大自己的重要性是本能属性,但个人同时有努力克服它的本能;然而,来自集体的诉求却不受到任何本能的抵御。

  14. 对原罪的认识及其反省,有助于行使正义。

  尼布尔是少数坚定支持使用核武器维护正义的神学家。他认为美国应该首先相信自己所行之事的正义性,同时也时刻对自己所行保持批判,“在一个不完美的世界中和一个邪恶(尽管不是绝对邪恶的)的敌人开战”。

  《上帝与黄金》读后感(十):“盎格鲁——美国人”的实力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