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单身社会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单身社会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6 03:31: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单身社会读后感精选10篇

  《单身社会》是一本由(美) 克里南伯格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身社会》读后感(一):大家没看出来翻译有误吗。。明明译为“独居社会”啊

  断断续续看了一段时间,通篇逻辑比较浅。先提出独居现象,后分析形成社会环境、群体心态等原因,再讲单身及独居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碰撞及冲击,个体在这种环境下出于各种原因而选择独居的行为分析……就这样看到了第五章,引出”单身社会“一词,猛然觉得文中的“单身"越发不对劲,翻到封面一看是going solo,living alone,结合文中的主题和案例,无一不在讲述独居文化,可见很有可能是这版译本的翻译有误。

  在国内,独居和单身实在算不上一个概念。适龄男女中,单身狗比比皆是,独居的却在少数——因为国内大多数城市的独居条件尚不成熟,即便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也会发生和颐酒店这种事。

  而真正的独居,常为两种,一为选择,二为无奈。这个大家都懂,不用解释。所以说单身是独居的客观条件之一,但这些既有的单身狗,逐渐选择和投入到独居的社会生活,其本身则有更深刻的原因。

  暂时先以上。

  《单身社会》读后感(二):翻译令人发指

  之所以不打一星,是因为没有中文版,我也不会去看英文版。姑且在这里list上一些翻译的问题,时常更新。最近忙碌,不太可能一下子看完。

  为什么说翻译令人发指呢,我看有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者是英文文法不通,逻辑关系没有搞清楚,随意捏造内容。"either a beast or god"和"与...无异“,完全不是意会的距离。

  二者是中文文法不通,第七页赫然出现这样的句子,”尽管独居生活正在盛行,它却是当代鲜少被谈及。“盛行,本身是一个进行含义的词,应该讲”现在盛行“,”正在盛行“非常诡异;至于后面那个分句明显语法不对。想来这个书没有经过什么校正,就惶惶然出版。

  另外一个严重的翻译问题,是中文版完全没有数据引用来源,大概是出版商出于出版考虑而做的“去学术化”努力。书的封底上是这么推销本书的:

  ”这才是人类的终极走向!....婚姻,家庭,年龄,这种古老的迷信!那个时代业已沉沦!“

  我看到都要吐了,估计Klinenburg教授简直要奇怪这本书怎么在中国人眼里这么low。

  我觉得等七八年后在国外浸淫久了,可以把一些有意思的书翻译成中文,如果有三五好友还可以交流心得,实在是人生乐事。

  第1页

  被孤立的人,无法从政治的联盟中分享获益,又或者已然自给自足而无需分享获益,这样的人已经不再是城邦中的一部分,也就与野兽和神无异。

  The man who is isolated, who is unable to share in the benefits of political association, or has no need to share because he is already self-sufficient, is no part of the polis, and must therefore be either a beast or a god.

  第6页

  统计数字说明了一切,而这一社会现象的数据则令人触目惊心。

  umbers never tell the whole story, but in this case the statistics are startling.

  第6页

  “相比其他生活方式的人群,独居五年以上的人们更可能维持同样的状态不变,而此项稳定性的数字,独居人群仅次于有孩子的核心家庭,位列第二。”

  Over a five-year period, people who live alone are more likely to stay that way than everyone except married couples with children.

  《单身社会》读后感(三):我为什么推荐《单身社会》这本书?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地加快,很多以前人们从未面对甚至从未想过的问题层出不穷地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里冒出来。它们很难被忽视,大多数也很难被解决,比如城市化带来的工作可能性增多和人们生活速度的加快,比如文化多元化和单一国家全球化地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个人主义逐渐从发达国家,诸如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向亚洲的一些经济发达或者发展迅速的国家,如日本,中国蔓延。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的亚洲文化里,一向都是崇尚集体主义精神的,他们认为团结就是力量,强调族群的发展和繁荣代替个人的优秀和脱颖而出。而随着亚洲社会,以中国为代表,在近10~20年里,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人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于飞速的GDP不可忽视的巨大贡献,产生了各种问题,诸如晚婚族群的产生,离婚率的上涨,工薪阶层生活压力的飙升以及老龄化的进一步恶化。但是,不得不承认,多种现象已经产生,但是人们的观念还在陈旧的社会里不可自拔。于是,怎么了解所谓的单身一族和独居生活对于重新使得人们对于这个社会的种种变化的而形成新的认识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Going Solo单身社会》就是这样一本书,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在于鼓励大家去独居,遗世而独立,也更不是鼓励人们去抛弃婚姻或者放弃子女,而是告诉大家在当下的社会中,保持独立个体的重要性。无论男女老幼,无论个人处于任何婚姻阶段或者供职于何种组织或者团体,人首先都应当保持独立的精神,这种独立的精神能够让人时刻保持清醒与自持,能够让人冷静处理突发事件和反省自己的遗漏和差错。很多人在进入一段感情关系之后,都习惯用”别人的大脑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事实上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在感情当中,同时能够保持“单身”头脑的人,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相当多的人惧怕孤独,也惧怕独处。然而,在合上这本书的时候,这种恐惧会被曝露在阳光下。事实上,于明亮之处重新审视恐惧,它便也不再如恶魔一样侵蚀着我们健康而独立的人格。当直面内心最恐惧的事物,再娇嫩的胆怯也会变得坚强!

  《单身社会》读后感(四):独居群体

  本书是一本社会学著作,几乎没有相关专业术语,所以适宜于各方人士阅读,在此之前,我以为这本书所要探讨的东西与感情生活尤其是爱情有很大关系,阅读之后发现我错了,本书并未纠结于爱情,提及爱情也是落脚到婚姻这件事上,更有甚之,本书所聚焦的群体基本都在三十岁以上,尤其关注年龄大于五十岁的群体,所以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可作为探讨老龄化社会相关问题的读物。

  阅读过程中,有几次怀疑这本书是谷歌翻译的,至少有一定分量的文字有很强的机器感,有同一个人的名字两种翻译方法(143页及其后几页提到的艾米丽,出现了“艾米丽”和“艾米莉”两种译名)。

  社会学著作很大程度上会融入作者自己的观点,有一定主观性,就我的阅读感触而言,我觉得作者本人对于独居群体持鼓励态度,尽管他写到了很多独居的问题。作者认为当代社会的高度发展造成了现在的现象,人类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高度独居化,这是一种不必为之不安的现象,我们尤其是政府需要相应地做出一些改善措施以适应这种变化,社会舆论也应该对此抱有宽容态度。毫无疑问,相对来说北欧国家的福利政策比较好,人们的独居生活更有保障,本书尤以瑞典为例,描写了当代瑞典庞大独居群体的群像,但也不可否认,即便如此,瑞典的独居依然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贯穿整本书的思想我们不得不强调一下,基本上所有的独居者并不排斥与人相处,他们甚至是很需要与人接触,很渴望人际关系,并对爱情和家庭抱有幻想以及等待,他们之所以单身,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得不单身,因为家里没有其他成员,或者有犯罪吸毒记录等;另一类是他们对于独居生活的种种优势难以舍弃,但对亲友很在意,更重视私人空间。我的感觉是,这一群体或多或少会透露出一定的自私,尽管作者已经为其正名,但我还是怀疑该现象扩大后将产生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后起之秀,独居者的数量也是在迅速增加的,尤其是未婚的中产阶级,与此相对应的是中产阶级的父母,甚至一定程度上,中国比较严重的留守儿童现象与作者所探讨的东西有内在联系。我真的希望中国的社会学家能为中国的独居群体做一个比较翔实的记录。

  本书可以说是以案例介绍为主,没有枯燥的语言,尤其是展开叙述的七个章节,基本都是作者采访的独居者的个人生活,我们看到他们的共性,对人际关系的向往,对孤独的恐惧,尤其是老年群体的脆弱,我们也看到作者在最后提到了一些志愿者所作的努力,以期改善社会上独居者的生活,当然,也许瑞典在这个问题上做得很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作者在最后写到的一些结论有必要重温一下: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今时今日世界上独自生活的人数已经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越来越多的人,当他们足够富裕、经济有保障之后,也将加入独居人群······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并未将独居看作目标或是终点,而这恰恰是推动独居、单身人士利益的社会运动,往往难以有效组织的原因······那些总是反对人们投身独居生活的批评者,更需要正视那些推动了独居生活兴起的社会变化,其实是不可逆转的,如个人主义的兴起、女性的崛起、城市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达,以及人类寿命的延长。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独居现象将长时间地成为当代发达国家的特征。如果国家和社会能够承认这一点,并且以现在支持已婚人口的态度和方法,为单身独居者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那公民的需求势必将得到更好的满足······

  《单身社会》读后感(五):其实谁都不知道答案

  估计每一位看过此书的读者都会觉得,此书叫《独居社会》可能更切合题意一些。

  “独居”这个问题的范畴毋庸置疑比“单身”要宽大,而独居的相关问题也比单身多,我觉得这是肯定的。

  所以书名为《单身社会》其实是使得书籍的潜在受众范围变窄了。(虽然我个人是对讲“单身”问题比讲“独居”问题感兴趣。)

  书的内容其实以诸多案例呈现为主体,国家是美国。阐述现象远多于呈现理论成果。也就是说其实就独居现象的出现,其各方面系统的表现,其存在的问题和其最终可能的归宿,你说书里有谈吗?有的,但总感觉到是不多的,是不完善的。

  当然,独居文化的历史并不长,放在历史长河里,它也不过是一个新生现象,现在仍然是成长的幼苗时期,这恐怕是我们现在对它难成成熟思想和体制的重要原因。

  既然独居的范畴比单身宽的多,所以书上也涉及更广泛的视角,比如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点、政治宣传侧重点,比如重病养老送终问题——恐怕这是独居走到最后最棘手也是最心碎的问题吧。

  书里讲到的一个这方面问题的案例让人不禁想到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但书里全部的分析几乎都建立在美国的情况和案例。如果针对独居问题的话,纵观全球,恐怕美国不是最典型的国家。我们可以找到这个问题上走在更前面一点的国家或者地区。再或者,给中国做参考的话,今日的日本是否在这一问题上于我们更有前车之鉴?

  既然是诸多案例,多是独居者,所以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都有类似之处。也许统计下来,全书出现的最多的就是“独居”“个人”“自由”“焦虑”“孤独”这些词吧。书读到中途就会感到内容有重复。

  于个人,于大环境来说,对于更尖锐的问题——养老送终问题,可能唯一幸运的是,尚有几十年时间来寻找良好的解决之道。

  《单身社会》读后感(六):摘要

  ## 背景

  接触这本书,最早源于一些对亚文化和现代人心理状态分析的碎片文,隔三差五会引用些该书内容。由于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独居背后的缘由难以从时间已久的经典读物里发掘(正如书中所述,如今大规模独居的变革不过五六十年),觉得有些写的挺在理,就拿来读一读,摘些东西作分享和记录,以后也可能用上,一些十二十年前存在于美国的现象,现如今也在我们身边浮现。

  原书名为 *Going Solo*, 作者为 Eric Klinenberg. 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中文译名作《单身社会》,但个人认为译作《独居社会》对于中文读者会更为贴切。单身在中文中多指情感状态,而书中讨论的并非这一种情况。从概率上说,独居人群中单身确实占据大多比例,但二者不能完全等价。

  和作者一致的是,讨论这些现象和原因,和本人生活状态和选择关联并不大,更多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待这些议题。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有必要看看独居生活的谜题,学会活得更好,无论现在的自己是独居或与他人生活。

  ## 前言

  ### 梭罗与瓦尔登湖

  艾默生和梭罗这样的超验论者(强调人的自然、真实、简单、可贵性、重要性、直觉性,认为人需要凭借灵性的直觉才能达到最佳生活状态)推崇隐居,但这些遁世者终究回归了人类社会,而促成隐居的核心观点,恰恰是为了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实际上,那场个人主义运动中的大多数领袖人物,都无一例外投身于政治和民间活动中。

  ### 四种社会变革

  十九世纪下半夜,个体推崇的盛行开始对西方社会和其他各地加深其影响。同一时期,四种社会变革悄然蔓延,进一步促成了大规模独居现象的扩张:

  #### 女性地位的提升

  不仅仅在教育和就业方面,更表现在她们有权决定自己的家庭生活、性权益和生育选择权。人们对家庭的依赖性正在减弱,许多过去需要依靠家庭来实现的功能,现在已交还了女性手中,而生活需求也可以由公共资源来满足。

  许多年轻人相较于结婚,更乐于享受远离家庭监管的生活和更便捷的避孕方法。20-30+的中产阶级正期待着暂新的“第二青春期”,寻觅新的体验,直到找到了“真正的浪漫真爱”。独居生活恰恰为人们提供了探寻与他人亲密共处的时间与空间便利。

  #### 通讯方式的变革

  人们可独自在家享受世界范围内的社交活动和娱乐生活。个人通讯设备和互联网的发展,确保了独居人群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可行性。

  #### 大规模城市化

  人们只需离开家,即可参加城市中活跃的社交生活。单身亚文化聚集了一群拥有共同价值观、自我认识以及生活方式与自己相像的人们。各种各样的场所和服务,都围绕着独居者发展起来,他们不再需要局限在特定的区域或建筑里了。

  #### 人类寿命的大幅延长

  对于现今女性而言,人生中 1/4-1/3 的时间独居生活,而对于男性,成家立业也意味着长时间独自生活。部分国家的调查显示,老年人也表现出了更强的独居生活的意愿。

  ### 自相矛盾

  独居虽然有助于人们追求现代价值——个人自由、权利掌控和自我实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独居仍是一种周期性的状态,而非长久之计。但人们也清楚知道,如今人们的生活安排并非一成不变,承诺也未见永久。改变传统的同时,我们依然不确定新生活何去何从。单身、单亲家庭、成婚、分局、稳定爱侣,最终又回归独自一人。

  ### 敲黑板

  独居与孤独绝非同一概念。大量公众调查表明,决定孤独感的并非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

  ## 一. 独自生活

  gt; 个人自由,并不能消极地理解为单纯的个体行动自由,或是仅仅被庸俗化的偏见归纳为思想解放运动,自由的本质特征是每个人生而俱来的特殊性与不可复制性,这恰恰是生命赋予我们的既有特征,遵循着内心与自然的规律,我们就能找到自由。

  gt;

  gt; ——齐美尔,德国社会学家

  ## 二. 独自生活的能力

  如果你无法寻找到独自生活的意义,那么外出寻找新鲜感本身,也会渐渐丧失新鲜感和吸引力。

  ## 三. 分离

  许多人放弃了婚姻种种所谓的益处,而选择了烦恼纷纷的单身生活,并选择余生独自生活的原因:

  - 现代女性已经从传统的经济剥削和性约束中被解放了出来,他们可以摆脱那些不被感激、不被重视、无报酬的家庭责任。

  - 男性逐渐幻想着一种更具冒险精神的性生活。

  分居中的女性往往强调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小但亲密的关系的价值。

  婚姻带来经济上的好处,而离婚男性倾向于将婚姻带来的好处归纳为一些其他“奢侈品”。“承担责任是件好事,这让你看起来更好。但当你独自生活时,有时你不免有些懈怠,懒得打理和照顾自己。”

  ## 四. 自我保护

  对于那些经济上有保障、日程繁忙、拥有丰富社交生活的人而言,独居可能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方式,因为独居既保证了隐私,也提供了自我复原以及个人发展的机会。但对于那些弱势社群而言,独居往往会导致一种危险的状态,伯克利大学的社会学家桑德拉·斯密称之为“防御性的个人主义“:对其他人和机构组织的不信任,终将导致对自身的不确信。”

  gt; 取决于做法,孤独可以带来建设性或破坏性的结果。

  gt;

  gt; ——斯托尔,心理学家

  ## 五. 共同的孤单

  gt; 对我而言,乐单身者越来越多意味着彼此的联系,我们认识到,如果你单独待着的时候不能自得其乐的话,那你也无法与他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乐单身令你可以在他人面前更好地展现自己、欣赏别人,而不是陷入桎梏的条条框框中去评价他人。无论是独自一人还是与他人在一起,我们都可能会感到孤独,而当你与其他人在一起时,让我们把注意力的中心放到我们共同生活的世界上去吧。

  gt;

  gt; ——卡根,其姑妈是一位星探,事业有成,个人生活丰富到难以置信,但被确诊为脑癌后,忽然变得无法自理,最后回到家族聚集地,得到家人照顾。

  gt;

  gt; 她明白,这是一个罕见的个例,大多数独居者并不会面对这样的局面,她也不想将这不幸故事看做独居的结果。为了重新定义“乐单身”,强调寻找伴侣关系的可能性,他决定离开美国前往巴西,开始不为人知、充满冒险的生活。

  ## 六. 独自老去

  独居老人数量激增的背后,是人类寿命的延长。但很可惜,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往往也带来最艰巨的挑战:

  - 一对配偶或伴侣中,常有一方比对方长寿几年甚至几十年,通常是女性一方,再最需要陪伴支持的时候,孤身一人。

  - 需要学习不同的生活方式,尤其在年老虚弱时,这将变得尤为难以应付。

  独自一人面对老年和孤独不仅在生病或危机时使我们脆弱,也同样显著降低我们每天的生活质量。

  大多数欧美人(以及越来越多的其他地区的人们)非常重视个体独立价值,甚至认为对生活的自主权决定了个体的完整性和自尊。相比与家人同住或住进专业看护机构来减少寂寞和健康风险,他们更在意自尊。

  独居老人即便重新找到爱侣,也越来越倾向“分开居住但在一起”的方式,即保留自己的住处,以避免伴侣去世时带来的痛苦,以及经济和健康问题。

  相对而言,女性更善于维系人际关系,加之独自老去的可能性更大,她们通常不会与周围的人太过疏远甚至与世隔绝。而拥有完善友好的人际网络的男性,也表现出了较低的再婚渴望。社会学家卡尔表示:“友谊至少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作为老年人类似再婚的效用。”

  独居老人常说,更喜欢独居而非与家人同住,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子女会要他们干活。而同住还可能会令老人身陷戏剧化的家庭时间,让他们觉得更融合或更疏远。

  我们都不是真正独立的个体,个人自主权的集体信仰掩盖了事实——各种社会机构为我们的个人主义提供了支持和保障。那些与个人主义有关的传奇,更令人们忽视了由独立个体组成的社交网络,为我们每个人,甚至是我们中间最为反社会型的个体,提供了独立的力量。

  ## 七. 重塑独居生活

  独居人口急剧增加本身并非社会问题,但这一社会变革加剧了原本无法简单解决的社会问题:体弱年迈的老人的社会隔离问题,贫穷人群和弱势群体深居简出的问题,稀缺资源的过渡消耗问题。迄今为止,人类有二十万年的集体生活经验,但大规模独居的变革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我们还未发展出任何公众行为,以应对独居生活带来的各种挑战。解决这些挑战,包含一些方法:

  - 重新设计独居生活的居所,如养老院和单间出租的SRO (Single Resident/Room Occupancy)

  - 改进或重新设计周围的物品,如通信网络、家用机器人。

  特别举例的是,家用机器人将面临许多道德伦理的问题,如“任何有意的关系都是建立在独立存在的基础上的。”对于许多脆弱的老年人,那些付费的照顾人员是他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社会接触。他们不仅看中其劳动服务,也珍视交往的机会。而试图以机器人模拟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交行为,不仅仅是误导,更甚至是不道德的。

  ## 结论

  -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未将独居看作是目标或者终点,这恰恰是推动独居、单身人士利益的社会运动,往往难以有效组织的原因。

  - 以历史眼光来看,独居现象将长时间成为当代发达国家的特征。(四种社会变革)

  gt;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原理核心家庭形式”上,瑞典已领先世界。结婚率下降,但非婚同居率上涨。家庭形式正在解体,离婚和非婚同居的分局情况比以往更为常见。

  gt;

  gt; 独居的崛起可能会改变社会关系的质量和特性。进而导致更多的孤独和社会异常。当然,这也并不代表瑞典人成年生活中没有亲密关系,或者说他们是厌世的。

  gt;

  gt; ——美国社会学家大卫·波普诺

  - 年轻人认为,搬进独立居所是成人不可少的步骤,独居经验令他们更为成熟自主。中年人认为,离婚或分居后的独居将帮助他们重获自主权。老年人认为,独居让他们维持尊严,个体的完整性和自住性,并定义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例子:瑞典等其他具备良好福利体系的国家,可保障公民独居生活中最困难的部分,比如女性的生育)

  - 更好迎合单身人士需求的社会居住环境,将大幅降低独居带来的各种风险。

  - 市场不能为独居老人提供优良的保健服务和住房选择,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独自生活绝非通往重塑自我与个体的唯一途径。但在如今这个高度互联、超级活跃、24小时年中无休的社会文化中,越来越多人发现,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并不会将我们带往寂寞或者与世隔绝。相反,独居给了我们时间和空间,来实现有效率的自我隐居。孤独,一旦我们学会与之相处,不仅能帮助我们恢复自己的精力,也能激发我们产生更好的、共同生活的新想法——无论我们是什么身份,或者此刻我们正以什么方式生活,这都是我们最迫切需要的。

  《单身社会》读后感(七):概念与数据的堆砌

  读这类社会学书籍,其实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讲述调查的具体个人的故事。个人的故事更能吸引人把书读下去,而不是很多抽象性的概念。这种说法的对比就体现在我前些日子读的《无缘社会》和现在这本《单身社会》中,前者讲述了很多个体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而这本书中有很多概念的堆砌,让人觉得有些距离感。

  还好本书还是讲了不少作者采访的例子,这些例子更多地是美国本土的单身人士的例子,从中可以感受到单身社会在美国正在兴起的势头。在书中的最后,作者谈到了瑞典作为独居人数比例很高国家的情况,其中有一种说法是“独居,是因为我们有能力独居”,这种看法似乎表明了社会福利好到一定程度后,人们更加倾向于单身和独居,而不是组建家庭。我想美国出现单身潮的原因也无外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吧,同理可以推测,随着世界整体经济水平的上升,单身社会会越来越普遍。

  我想,在未来,随着设施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单身生活的成本应该会不断降低,便利地单身生活的可能性也会不断地提高,介时,单身人数的比例会提高,或者至少,人们都倾向于晚婚晚育了。这其中不排除中国的后来居上。

  记录书中的文字:

  1,大量的公众调查表明,决定孤独感的并非人际交往的数量,而是质量。

  2,在德国进行的一项超过20年的长期研究,要求3万名参与者每年对于自己的幸福程度做出评价。平均而言,在调查期中那些一直维持单身的人的幸福指数比那些已婚人士略低,但总体而言,单身人士的幸福程度要高于那些结婚却离婚或者伴侣过世而寡居的人。在荷兰进行的一项针对18岁以上人士的调研也有相似的结果,保持已婚或单身的人的幸福程度相对更高,但那些曾经有伴侣却最终分手的人会经历一个幸福感的骤跌,但慢慢又会回升。

  《单身社会》读后感(八):我们则更多是在自由的独居生活和带来保障的家庭生活间犹豫不决的人

  恋爱总比婚姻更令人愉快,恰似小说总比历史更令人愉快。

  很多人认为“若婚姻质量下降,就没必要结婚”,这个观点看似挺合理,但仔细想想,其实是一个无解的题。持有这个观点的女性居多,因为中国社会普遍共识是男性负责家庭开支大头,结婚后势必要更多倾斜于家庭,“生活质量降低”是必然的。单身时,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个人所得可以灵活支配,因此不存在很多限制。如果和父母同住,便不用支付物业水电燃气费,挣的工资只用自己花便可,这种自由感将会加倍。

  但结了婚之后呢,面临着必然要到来的义务,做的事情要依托两个人的共识,有些东西不能由着性子来,难免会限制部分自由。单身时每周可以和朋友聚会,结婚时每周要去看双方父母,这其中的矛盾怎么协调?单身时工资可以买几千块钱,结婚后难免就要紧缩成几百块,这其中的落差如何弥补?

  要保留婚前基本的经济水平,只有三个条件可以满足:要么自己挣得足够,要么父母继续补贴,要么老公出钱养着。总之,要么努力,要么继续要钱。否则,就要在自己所挣范围之内,花费自己所能承担的钱,如果所挣之钱达不到婚前的预期标准,肯定是要下降的。

  再说,“下降”的具体含义为何?我想,可以先区分出“物质上”和“心理上”两个标准。物质方面,下降指的是消费水平的下滑,心理上,指的是私生活的受限。比如和朋友聚会,就同时满足这两条。单身时每周聚会一次,每次花费几百元,结婚后每周得看望对方父母,朋友只能每个月聚会一次,每次花费几百元,和朋友的联络减少了,每次花费也要受限制了,这就属于“下降”。这只是夫妻之间,更不用说对双方父母,以后的孩子,两个人都要承担起养育责任,还要筹划合理理财、大额消费、刚需消费、享受消费、流动资金等等钱财的规划,就更是需要系统规划了,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难免受到限制。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在婚姻中,每个人都要付出代价,同时也要收回点什么,这是供求规律。从这个角度,结婚的质量是必然下降的。说得极端点,哪怕物质上能够保证婚前的水平,但对方突然多了不止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要面对,有些人情往来要沟通,除了伴侣,整个家庭都是陌生的,要如何适应并融入,都是需要时间来调适的,因此势必要将自己的时间腾出来一部分,和自己熟悉的小圈子暂时离开一会儿,去适应一个新家庭的生活方式。

  因此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中说,越发达地区单身率越高。

  克里南伯格讲到:“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独居现象将长时间地成为当代发达国家的特征”,而他也在追问:“在如今人人都发现传统家庭常常分崩离析的情况下,独居生活的兴起是否将形成全新的‘城市部落’以取代传统的家庭形式?”

  据克里南伯格和他的团队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在美国,成年人口中有七分之一选择独居生活,独居成为美国最普遍的家庭形式,甚至超过核心家庭所占比重。而独居人口排在前四位的国家分别是瑞典、挪威、芬兰和丹麦,在这些国家中,几乎40%到45%的住户是独居者。

  当然这也和这些社会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以及文化传统有关。北欧人性格普遍独立内敛,对于人情之间的接触比较淡漠,最近网上流行的“如何与芬兰人相处”就是例子。短时期内,中国紧密的人情社会肯定不可能过渡到这个程度。更多的人会在自由而又艰辛的独居生活和可能会带来保障并驱走孤独的家庭生活间犹豫不决。

  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婚姻肯定会导致“下降”,这是必然的,关键是你怎么看待“下降”的含义。

  如果你将下降定义为“自己某些必然该有东西的缺失”就会觉得婚姻是单身自由的损失。

  但换个角度,如果将下降定义为“对自身责任感的训练”,那么婚姻也是很不错,甚至是最好的机会。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自由状态下,大家都享有更多权利,拥有选择的权利大于必须要行使的义务,因为有人已经替你完成了它们。单身时候,如果和父母同住,生活开支不必自己操心。家庭的熟悉和安逸,也是处于婚姻中的父母建设的,他们也要花费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从陌生走入对彼此家庭的熟悉。父亲和母亲双方的亲戚,且不说极品不极品,至少对单身的自己都是天然熟悉的,都是熟悉了二十多年的。也就是说,父母在自己出生时就已经完成了这样的搭建。

  进入婚姻后,要完成搭建的成为了自己,要负担家庭开支的变成了自己,自己要独立面对一个新的家庭和全新的生活方式,要适应两个人的磨合与习惯差异,要学会沟通和共融,这可比工作难度大,但如果经营得好,也绝对比工作更锻炼人。

  工作关系是一种相对单纯的关系,只需要了解一个方面就可以,而在婚姻中,面对的是伴侣的各方各面,包括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到最高级的思想状态,都需要理解和适应。再加上平衡工作和家庭,夫妻、父母、公婆、亲子等诸方面关系,宛如抛小球,每一个都需要动态平衡。

  所以,如果抱着“不降低质量”的想法就拒绝走入婚姻,本质上终究还是无解的。但是女性是感性动物啊,如果真的三观契合,情感充实,那么合理规划婚后开支,融入对方家庭,就不是被迫,而是出于责任感的自觉行为了。关键就是,能否找到这么一个人。

  话说回来,我也很理解女性们“不将就”的选择,因为当我看到那些相亲男的照片时,就会在心里默默想:与其这样,还是继续单身吧!因此关键不是“婚姻让生活质量降低”,而在于“是否有一个人,能够真的达到这样的要求”。

  因此本质上,不是谁挑谁,或者谁眼光高的问题,而是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做到最好,然后在冥冥之中寻找彼此的缘分。

  《单身社会》读后感(九):这是一个加长版短评,并没有一以贯之的主题

  写短评越写越长,所以干脆转移了阵地。写的目的是总结书中观点和自己关于研究话题的一些延伸想法,想不出合适的标题提纲挈领,也便不再拘泥于形式。

  首先要强调,这本书跟晚婚/恨嫁没什么关系,事实上作者一直避免将独居和单身混在一起。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书名起的差强人意。“独自居住/生活”都比“单身社会”要来的恰当。可能是为了诉诸国内对恨嫁话题的大众趣味吧,选择这样一个在书中被明确边缘化的概念做书名。

  总的来看,书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是质性研究(某人非说定性研究听起来外行),在论述的过程中有间或辅之以社会调查数据。针对的观众,应该不限于学术研究者,因为作者在不同的地方尝试诉之以情,不过还是遵循基本的学术写作规范,旁征博引,并不是一本典型的科普类/畅销书籍。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觉是书的结构有点散乱。为了突出独居问题的重要性,也是为了烘托这本书的重要性,作者有很努力的尝试从独居现象延伸出去,提出更宏大的问题,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但是在我看来,他提的问题有些过于漫无边际,或者说过于ambitious,反而没有引起我的共鸣。没有由此出发提出特别好的问题,换句话说,没有尝试围绕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构思全书,在我看来是最大的缺陷。优点是,涉及的相关话题很多,视野比较开阔。

  我觉得他新颖的地方:1. 讨论了独居与与世隔绝的区别,认为也许独自居住并不代表着社区的崩坏。但是也受他之前关于热浪的研究影响,分析了一些确实几乎与世隔绝的案例。2. 关注到独居生活与收入的关系,凸显出中下层民众的无奈。目前来看,这确实是个富人的游戏,不论是独居还是单身。3. 最艰难的挑战显然落在独居老人的身上,作者也有提到一些好的不好的案例。

  其实在书里已经涉及到了几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话题。譬如,作者对几个针对独居群体的社会组织进行了采访,其中甚至还包括一个直接围绕独居人群进行政治游说的团体,都反映独居状态目前来看还未发展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个性标签。虽然独居群体的规模日益扩大,但是人们并未形成成熟的社群意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方面我们注意到独居群体更常的表露出个人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它常常受到消费主义的侵蚀。人们更常围绕着商品发展虚拟社区,或者像书中金·卡尔弗特一样,在意的只是和自己身份相当的“年收入高于15万美元的洛杉矶居民”,筹办《一个人》杂志的目的也仅仅是“与庞大的产业链对抗”。这进一步引出了“在什么层面独自居住足以发展成某种群体身份”的问题,它与地理分布、消费模式、社会阶级、职业等等的关系如何?在哪些层面超越了这些概念,在哪些层面与之融合。

  其次,讨论独居现象免不了分析其带来的挑战。独居,或者简单的说,单身,对人们生活带来的挑战到底有哪些?如果说全书讨论了什么一以贯之的话题的话,也许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但是在我看来,作者给出的答案也许太简单了一点。案例材料堆砌出来的,其实只不过是我们直觉便可以想出的那些显而易见的难题,譬如疾病、譬如孤独(对女性来说,是没有孩子的遗憾;对男性来说,是没有稳定性生活和家庭温暖的不安全感)、譬如经济负担。作者用生动的材料娓娓道来,但是难道这就是这个话题的全部了吗?

  书中似乎理所当然的接受了核心家庭作为基本社会细胞的假设,但是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最值得深入思考的点。个人为什么在当前社会越来越难以独自生活?显然,这并不是什么“人就是社会动物”这么简单,因为作者在其中浓墨重彩地提出的恰恰是“人们并没有因为独居而开始bowling alone”。我们在作者的种种论述中看到的反而更多是经济力量。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独居人口说明人作为个体的独立性正通过商品关系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某种程度上,我们仍是社会动物,但我们已经可以越来越自由的享受非社会化的个人生活。而且,我们也确实开始重视这样一种需求。我们渴望借由居住状态来宣誓人格独立,甚至将其看成某种成人礼,侧面反映出来的是我们正不计一切代价的要逃离彼此,要保持距离。我们在社交层面愈加靠近的同时却在私人层面愈加疏离,形成了两个日益分割的个人/公共空间。另一方面,越来越显著的独居难题却又说明,我们的个体独立性已然岌岌可危。个人与公共空间的隔离固然给社群带来了挑战,但最大的难题无疑还是落在了个人的头上,尤其是没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头上。这进一步分化了独居群体,让富裕的金·卡尔弗特们自成一派,发展出另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它反过来愈加折磨、甚至是激怒了另一类人,这类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得不独自居住。他们在忍受生活的同时,还要被反复提醒这都是你自己的错。你本可以过得更好,你本可以是金·卡尔弗特,但可惜你不是。对这些人来说,独居变成一种身份是更难以启齿的事情,因为他们本意并不想“一个人”。

  《单身社会》读后感(十):问题来了,单身和独居哪个更惨?

  我们读书会读了很多书,胸怀世界、心忧天下,但并不能解决日常的问题,自己的问题。当我看到克里南·伯格的《单身社会》时,就想,这才是把握自己以及所处社会的金光灿灿的钥匙啊。

  不过,虽然题目叫“单身”,但作者的研究对象是“独居人群”。研究缘起是一场大火,发现很多独居者悄无声息的葬于火海。作者发愿,用研究引起社会对独居者的关注,提供更多社会福利。项目又得到了相关公益基金的支持,于是得以成文。

  独居可以作为一种户籍形式,在作者的统计样本中,占到28%;而在成年人中,1/2单身,仅有1/7独居。

  ——缘起——

  作者回顾,在古代,流放是最严厉的惩罚之一。亚里士多德还说,人天生是政治动物。离群索居的人,要么是兽、要么是神。

  后来,涂尔干发现,人们对个体产生了类似宗教般的崇拜。

  随之思想解放、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都导致社会再生产的基础单位不再是家庭,而成为个人。我们总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现在,则不一定了。

  熊皮特说,人们开始将一切理性化。包括对家庭的认知。理性化,既有创造性,也有破坏性。由于效率等原因,家庭由此解体,你不再对其负有无限责任,你从小长大的地方,变成“责任有限的社区”。

  此外,还有个现象:第二青春期,相比较十多岁的teenager, 它介入20+—30+;(人家还是“宝宝”,竟是被合理化了),它推迟了成年的责任、义务。(它一方面推迟了离家独立的成年人成家的年限,一方面制造了“回旋镖族群”——啃老。)

  促成独居社会的还有女性崛起、通讯发展、城市化、寿命延长等。

  ——好或坏——

  作者还指出,有新旧两种个人主义。旧的个人主义,被认为是缺乏责任感、道德感、公德心,自私自利,等等。

  新的个人主义,齐美尔认为是,强调思想解放,个人自由和行动自由。它的表现诸如,无过失离婚,好聚好散不伤和气;开放性的时间表,别跟我说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情,我的人生我做主。

  这些富含积极因素的新个人主义,需要被认可。

  作者提到,很多人对单身社会忧心忡忡,《孤独的美国人》就是典型,认为宅啊、不合群啊、家庭观念丧失啊,等等都让社会走下坡路。

  但是作者发现,并、不、是。

  独居人反而“活跃社会,蓬勃公共文化”。(我就是个正面例子,哇哈哈。)

  确实将有很多颠覆和重新适应。

  比如,城市部落,将是重新定义友谊、家庭与承诺的一代。对于养老,既不依靠家庭,又不去养老院,而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老去呢?

  再比如,作者发现,这些人并不寻找爱。这一点我有点震惊,虽然我早已有点认同。自己心里隐隐这么觉得还好,被公开说出来,心酸、欣慰、五味杂陈。那么大家因什么而走到一起呢?(推荐阅读理解万岁 爱或无能)

  独居人群并不是孤独的生活、无言的死去的神秘社会。需要看到里面酝酿的革新性的积极力量。

  但,作者也提到,缺乏社会资源和上升渠道的人,独居久了,其不信任和防御性会增加。调查发现,这些人极少主动寻求帮助,甚至对上门来的社工也不愿合作。

  类似的形象,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阿尔卑斯山的少女》里面,海蒂那个被人称为魔鬼的爷爷。在孙女到来之前,除了一条狗,他不亲近任何人。但后来证明,他也是很暖的。希望每个独居的灵魂,都为自己保留一扇窗,让光能照进来。

  独居不是没有问题,但,它的问题不是否定它的原因,而是需要辩证、客观、全面的看待。

  为了证明不是标题党,我还是回应一下题目:单身独居的理想型,电影《小森林》描述的境况不错;单身不独居,当然是《老友记》那种;独居却不单身,那就是有了小包总的安迪?大脑短路,想不出来了,欢迎留言里补充。

  所以,单身或独居,各有各的好,不要比哪个更惨,更不用自惭形秽,正如豆友说的,可以一身轻松、理直气壮的单下去,从此,单、独们手拉手肩并肩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问题来了,单身和独居哪个更惨?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MzM1MzgzMQ==&mid=2247484211&idx=1&sn=570a11c19e4a2156661af5d628faf0fb&chksm=eabc67bbddcbeead51b2c93a3ac411191b3a60c947154cc6bc4b75424da29422c8436079326d#rd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