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孤独是种大自在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孤独是种大自在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6-20 20:0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孤独是种大自在读后感精选10篇

  《孤独是种大自在》是一本由中国致公出版社著作,42.00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是种大自在》读后感(一):《当古龙和林清玄在一起喝酒时,他们在谈论什么》

  “你会因为什么而喜欢上一个陌生根本没有看过他作品)的作家?”

  我曾在一本旅行书的封面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去陌生的地方,多带点衣服,不要带那么多的梦想,会重”,对远方怀有憧憬的我,当下便被这句话打动,不仅买了书还一直非常关注这个没有名气的作者。他每天都会在平台分享自己工作收获,看着他的成长,我在某个瞬间意识到,其实在这种陪伴下,我自己也每天都在改变

  那《孤独是种大自在》呢,林清玄对我也是陌生的,这本书哪里打动了我?

  曾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林清玄的照片,这副非常像我自家爷爷的有些老态的模样(我爷爷一根头发都没有),让我觉得非常亲切,可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想买一本他的书来看。

  真正让我不看价钱(并不贵)而买下这本书的,是因为林清玄是三毛的传奇好友是的,我是因三毛而来的。

  在我对“孤独”这个词刚刚有所认知体会时候,是三毛的书陪我度过了那段相当漫长时光。那时候在住宿学校,跟寝室的几个同学不怎么讲话,每天晚上,他们都疯狂地聊天和大笑,我不想加入进去,就看三毛,从网上找到她的语音来听,听到她讲百叶窗里照进来的光,她甜美声音和去荒漠流浪巨大反差,让我崩溃大哭,讲不好是因为孤独还是只因为三毛。

  一直记得三毛在《不飞的天使》里的那句话:“藏身在这飞驰的巨兽里使我觉得舒适安全,但愿我的旅程在这单调节奏永远晃过去直到老死。”因为这句话,我不仅对三毛有了更多的理解,而且,每当我坐在飞驰着的交通工具中,总觉得自己也藏身在巨兽的肚子里。

  所以在我还不理解孤独从而被它困扰不行青春期里,三毛给我的陪伴和影响是非常漫长的。

  如果好友也可以说成是一种“周边”的话,那林清玄对我来说,是三毛的“周边”,买来林清玄的这本《孤独是种大自在》,是想寻找关于三毛的“蛛丝马迹”。

  但是非常遗憾,这本书里没有关于三毛的任何。

  但同样是林清玄的传奇好友,创造了很多大侠英雄人物的古龙和禅意生活的林清玄,两个怎么想都不太搭的人却常常在一起喝酒。

  在书中《不放逸的生活》这篇文章里,林清玄回忆了他和古龙在一起喝酒的日子

  “我们坐在日影西斜的暮色里,一起回忆着我们年轻的时候,那时为所谓的豪情所驱,每次会面一定是大醉狂歌而归,有时候一夜就喝掉十几瓶上好的白兰地。”

  “有一回,光是我们两人对饮,一夜就喝掉六瓶XO,喝到眼睛不能对焦了,人在酒台一仰身就睡昏了过去。想起来,那已是八年前的旧事,那年我二十三岁,古大侠四十岁。”

  十几瓶上好的白兰地和六瓶XO,想必是遇到了知己和好酒,一定要喝个痛快。但这句“古大侠”叫的,真是万丈豪情了!

  后来,古龙生病后,不能再随心所欲的畅饮,对前来看望他的林清玄说:“你小的时候酒量酒胆都是一流的,可惜我病成这样,否则真能再畅饮一番!”林清玄不知该说什么,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后,古龙突然说:“其实,我很后悔以前过那么放纵的生活,尤其在酒色上面,荒唐得太久了。”

  林清玄的散文,看多了会被迁出一种情绪来,就像这句“你小的时候酒量酒胆都是一流的”,传达出的两人质朴情感,早已胜过了其他。

  林清玄不仅喜欢跟古龙喝酒,他还想跟金庸笔下的乔峰喝酒,“就像我读金庸小说,恨不得与那乔峰做朋友,痛饮一天一夜”,林清玄对大侠式人物的喜爱,一度使我怀疑,在大众都熟知的林清玄禅意、从容智慧外表下,他的内心住着一个英雄。

  而普天之下,又有哪个英雄不孤独。

  当然,英雄式的孤独只是林清玄的一个小小的侧影,甚至只是我自己个人的阅读感受。在这本书里还有更多的部分是林清玄对生活的感悟和体察,林清玄回忆自己的往事,禅意的文字背后是个非常有趣灵魂

  林清玄在他的散文里,讲苦闷的生活、讲《往事只能回味》这首歌的年少记忆、讲百里馨岛屿、讲饮食吃茶……但无论他在跟读者分享什么,我始终觉得林清玄的散文是在有意思的生活趣事中寻找一种更能为己所用的生活态度,而这种寻找本身就是林清玄对待孤独最高级的方式了——玩味孤独。

  《孤独是种大自在》读后感(二):“独醒”与“独乐”

  一直到现在,我母亲还是这样,我一回家,她就把什么东西都塞进我的包包,就好像台北闹饥荒,什么都买不到一样

  看到这句话瞬间泪目,是真实的和贴切的,是生活中发生过的细节。之前不太喜欢这种书总不太敢面对一些细腻感情,林清玄算是矫情的让我觉得不讨厌的了,用俗话来讲就是太戳心窝了。我总认为孤独是矫情是深夜的胡思乱想是来自自己的主观认知,这本书让我有了另一种领悟。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是能够享受孤独的人,能够学习会享受孤独的人才是懂得快乐的人。

  林清玄老师诠释的孤独,让我有了另一种见解,能真正理解孤独的人,才是会生活的人 ,就我个人理解而言,这本书真的很棒了。

  《孤独是种大自在》读后感(三):你能踏踏实实睡个觉吗?

  这几天高考,忽然想起来我上高中那会儿,同学间流行看盗版书。

  也不是没有版权意识,主要是真的穷。我依稀记得那时候,韩寒《一座城池》原价20,校门正规书店8折卖16,而大家一周的生活费普遍不超过50,要吃饭要买零食要充水卡,算算就剩不下几个钱。

  相比之下,盗版书就很有优势了,一本《韩寒全集》,一千多页,厚得可以砸死人,才5块钱,跟白送的一样,就很受大家欢迎。当然里头错字连篇排版感人,但没钱的时候,根本没人计较这个。

  当时同学里有个小土豪,一口气花了50块,买了10大本这种“全集”,在教室里分发,谁想看就拿走,看完了传给下一个人。我在理科班,一群理科生天天跟数理化较劲,累了就靠这些书当精神鸦片,晚自习的时候借着作业当掩护,班主任来兜一圈,还以为大家都在认真学习,其实卷子底下别有洞天,全是闲书。

  我拿到的就是《韩寒全集》,我同桌是《张悦然全集》,我前排是《琼瑶全集》,我背后一个神叨叨的女生,选了《林清玄文集》。几个人组团不务正业

  结果有一天晚自习,教务主任突击检查,把我们一锅端了。

  韩寒被没收了,张悦然被没收了,琼瑶最惨,当场就被撕了。

  最后被抓的是林清玄,教务主任明显不知道这是谁,抖搂着书质问我后排的女生:“都高二了,还看武侠小说?”

  ……行吧,你赢了。

  其实那时候我也不太清楚林清玄都写了些什么,就知道他写东西挺“素”的,不像我们语文老师鼓励的,“多用成语和排比句可以加分”,语气也都很平淡

  那本盗版的“文集”没被没收之前,我也大概翻了翻,提不起兴趣,还看到很多禅啊佛啊之类,实在看不明白,就放弃了。

  这本《孤独是种大自在》,是我第一次正经看他的书。

  看完我就意识到,其实我高中时候没看明白,是正常的,我要真看懂了反而麻烦了。

  林清玄的文字和理念讲究的就是一个洗尽铅华返璞归真,闹市里取静,大隐隐于生活,见过浮华,所以不攀附浮华,见过艳丽,所以不盲从艳丽。

  他主张简单的生活,主张还原事物本来的样貌,不做太多改变和修饰。

  他主张平和心境,主张活得坦然真诚,对世界怀着细微喜悦乐观随和

  他得意地说,他这个人有“神通”,每顿饭都吃得下,每一晚都睡得着,每一次想写文章,都能写得出来。

  乍一听好像稀松平常没什么特殊的,再一想,这事儿还真的挺难。

  谁没失眠过?往床上一躺,脑子里一万件事,这个琢磨一下那个琢磨一下,稀里糊涂两个小时过去了,要不然就刷着手机,看看微博看看朋友圈,一不小心就凌晨了。

  没胃口的时候也有,心浮气躁的时候也有,像我这种拖延症加注意力不集中患者,每次说着要写东西,东摸摸西摸摸,再看一眼时间,算了算了明天再说吧……

  他说,“无所挂碍,即是神通。”确实是,多数人都很难无所挂碍,所以这的确就像特异功能一样,难得。

  你说这些东西,我要是高中就明白了,估计能成个祸害吧。

  毕竟,人得真真切切地见过了绝妙,才能坦然说平淡也是一种生活,得确确实实地体验过站在高处的感觉,才能不害臊地说顺其自然也挺好。

  最后就学会了面对孤独,学会了独处,学会了观自在心,有了那种任人评说、我自岿然不动勇气,有了那种可以世俗但不能媚俗、可以裹挟人间洪荒但不同流合污决心

  说白了,人得有自己认定的生活方式,简单也好、复杂也好、安居乐业也好、满怀野心也好,别轻易动摇,别老跟着别人走。

  我挺怕那些自己一个人待不住的人,有一朋友以前就这样,不能一个人待着,爱好加班,不给加班费也加,也不是多爱工作,就是不想一个人坐在家里。在公司这就是正面典型,天天拿出来表扬,周围同事恨他恨得咬牙切齿。

  有一次他公司领导看他特别辛苦,特批了他两天假让他休息,这厮在家待了一天,心神不宁,一着急,又回去上班了。

  睡不着觉说得就是这种人,凌晨两点半给我打电话,问我吃不吃宵夜。我刚睡着,气得不行:“你能踏踏实实睡个觉吗?”

  慢慢地他自己也觉得这样不行,报了个木匠班,自己学做筷子去了。这门手艺就急不得,磨练了他三个月,发现安静好处,这才告别了失眠。

  还天天劝我,你得静心啊,得和自己对话啊,不然太累了。

  我现在就明显达不到这个境界,忙着赚钱,忙着试探自己能力天花板。但我有时候也想,钱赚多少算多?生活多美好才算美好?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要是能心无旁骛好好睡一觉,那还真是挺幸福的。

  《孤独是种大自在》读后感(四):你觉得孤独是个难以愈合的伤口,他却说孤独是种相见恨晚缘分

  有句话记不太分明,大约是说:“孤独”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山林走兽、有林间飞虫、有孩童嬉戏打闹、有炎炎夏日路边卖瓜农户的吆喝,人声虫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但这一切与你这个看客毫无关系,便叫做孤独。

  孤独何解,印象最深的例子是香港回归前,一个流浪老头,自称“九龙皇帝”,瘸了腿,扮相邋遢,没有章法没有标点的古文行列,用毛笔字把对英女皇的控诉写满整个九龙城。没有人把这个并不合乎常理的人准确分类,并真正探析其内心世界的辗转。

  第一次听说是在13年的新闻距离他弃世已经六年。他孤独吗?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样的特立独行又无挚友同行,满足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所有特征,确是可以在客观上归为孤独一类,但从其主观世界来看,又与寂寞空虚完全不同,这种趋向于自我精神状态圆融表现,大可用林清玄的书名来形容——大自在。

  林清玄其人很有意思,友邻有个朋友前阵子改名为“清欢”,对照的便是林之前的书名《人间最美是清欢》。同为台湾十大才子,即便在同时代诸如琼瑶阿姨、刘墉等人的文艺风格夹缝中,林的起名技巧依旧能让人觉得时髦,不过相比较早期《可以预约的雪》、《温一壶月光下酒》、《不知多少秋声》等,这些年与禅宗联系更加紧密的林在风格上已经趋于平和,《孤独是种大自在》初看起来也让人生大道应在平常心的观感。

  有人说当你第一眼看到林清玄相貌的时候你就败了,常说以貌取人是大忌,可当你见到那个瘦瘦小小的老头,还有那个华丽丽的发型,和我小时候看过的绝情谷裘千尺没什么两样,真的无法和“当代散文八作家”之一这个称号匹配到一起。难怪林老总爱说禅,背后的意思大概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吧。

  林清玄酷爱苏轼,之前提到过的《人间最美是清欢》里的序言里便是介绍他与苏轼的缘分,本书的第一篇《孤独的艺术》同样是从苏东坡那一句“寂寞沙洲冷”入题,对品味孤独者的当下心境来说,林似乎已经达到某种感同身受玄妙层次,他可以把这一篇《卜算子》和柳宗元的《江雪》,以及李白的《月下独酌》,甚至于王维的《竹里馆》《终南别业》,以艺术审美高度解读了真正“孤独”之美的享受,与旁人点评时爱提到这些句子时的寒意和忧心不同,林的无畏在另一面冲淡了这些诗句本身的愁绪,而将美的质感拔高,果然是心境不同,阅读的感受便会大相径庭,见山不是山,就是此理。

  对孤独的分解,就像是禅心中所说的“堪破”,其最特殊的一点在于不回避人性中的不堪一面,讲究“正视”与“洞明”。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正见》一文阐述佛性,提到过佛陀修行的故事大意就是先使其见证世间大欲大恶,方能明白虚妄与大善。正视孤独同样如此:

既不否定卑劣人格,也不排斥狂乱的身心,而是教导卑劣者擦拭自我的尘埃,转成清明,以及指引狂乱者回归自我,有完整的观照。

  就像他时常在文章中自嘲自己的长相,皮囊外相能够坦然处之的大多不凡,这与内心的统一相似,是在寻求解脱后的平常心。

我们面对孤独时,会有三种层次,而这三种层次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喜欢独处的人,孤独时,会感到痛苦;习惯了孤独的人,能够跟孤独和平共处;而真正懂得孤独的人,能够玩味孤独,欣赏孤独,并在孤独中获得更自在的人生,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精神世界。

  生命的意义在他的眼里就像是淡淡清风,涓涓流水,从不以恶意度人,也不以焦躁度日,平和处总有温情脉脉,细节里也少不了点点真心。

  还记得老师上课教散文,只有那四个字,“形散意聚”,放在林老的文字身上真的是恰当至极,拈花摘叶处皆可动情,更难得不矫作不夸张,也许散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缺乏代入感的文字体系,故而常常会因为作者想法跳跃无形而让人生出故作姿态的想法,所以一篇好的文字常需要节奏感和共鸣,前者代表着文字的灵气,后者讲究作者的超脱又总言之有物。

  例如《伤心渡口》一篇中的喝茶,没有引出禅思,也没有刻意教化,只说得一句“喝到苦处,才逐渐清凉”,与饮茶之本味契合,再及大道至简说喝茶到了最后抛开表面形式不过烧水、冲开、喝掉,三个步骤,至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则都是需要自己品味的智慧;又如老文《温一壶月光下酒》中更显得酒到正酣处的真意和狂意:

喝淡酒的时候,宜读李清照;喝甜酒时,宜读柳永;喝烈酒则大歌东坡词。其他如辛弃疾,应饮高梁小口;读放翁,应大口喝大曲;读李后主,要用马祖老酒煮姜汁到出怨苦味时最好;至于陶渊明、李太白则浓淡皆宜,狂饮细品皆可。

  他曾提及与好友古龙品酒,古龙嗜酒如命,后来也因酒早早离世,那种早年间的一壶浊酒喜相逢的豪气随着年岁增长和旧友离去渐渐平淡下来,但喝酒的意味仍未改变,哪怕只是小酌,独饮,借着两三句诗或是一时醉话下酒依旧让人觉得气势不减。这些外人看来的孤独和萧索,林清玄并未察觉,他并未成为一个离群索居的怪人,然而如蒋勋点破的——真正的孤独是饱满的。

  他喜欢禅,32岁遇见佛法,便入山修行,深入经藏,他也爱说禅,一饮一啄是禅,一静一动是禅,一灯火一晴窗皆可是禅。如果生活像是一道美餐,那他笔下的禅就像是盐,无处不在,却又咸淡适宜,这种如人饮水的自在,若不得几十年的苦心和智慧,恐怕许多人都望尘莫及。

  《孤独是种大自在》读后感(五):什么是孤独

  现在的人都在害怕孤独

  不是真正的怕 而是 害怕别人觉得自己孤独

  看了林老师的书

  才明白 孤独是可以很美好的

  所以我们要理解孤独不要逃避孤独

  学会看到自己的内心

  和孤独相处 也是和自己相处

  真正读林老师是在12年的夏天

  情绪低落,随意在书店看到了他的书,就读了读 真的是很喜欢了

  很喜欢老师说的一些话:

  一个人的心如果澄净了,就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

  世人在提到“孤独”一词时,往往含带同情和怜惜,如同雾里看花,根本谬解了当事人的心境。

  “孤独是种大自在”——你若读懂了这句话,就懂了孤独,也懂了自在。

  人生之味有点像砂锅之味,放了太多的东西,在同一个锅子里煮,最后就百味杂陈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