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桃花井》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桃花井》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7: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桃花井》读后感10篇

  《桃花井》是一本由蒋晓云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桃花井》读后感(一):秋心

  奶奶从没见过他的姥爷,这是自然的,因为奶奶的母亲都没有见过她爹。姥姥娘在奶奶的姥娘肚子里的时候,奶奶的姥爷就踏上了那条血泪铺就的革命之路,期间是有寄一些家用回来,再之后的消息是在同乡那里听来的:跟老蒋走了。

  这是个无始无终的故事,纵它真实存在,我们也只能无奈于毫不知情。至于以后,那条陌生的不归路,那座至今身份尴尬且模糊的岛屿,那些生命中的往事与后续对他意味着什么,从我们这里看去,都只是另一个看不见的李谨洲,和杨敬远。

  记得在一篇影评里看到过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我们穷尽一生,也读不懂自己这短短几十年。我想李谨洲做到了,他三十多岁离家而去的那一刻就已经做到了,那就是回到县上,葬在李村。你看,他的后半生就是这样简单的八个字,可他还是要用一辈子去实现。

  不用问为什么,一切都没有为什么。作者用最平静的笔生出了一江春水,那注定就是要向东流的啊。慎行那句都是命啊或许可以做出总结。他们的轨迹千差万别,可都逃不出一个愁字。我不敢妄自判断,作者是不是也将愁字挂心头,愁那外省人的身份,愁那无边的海峡,愁那叹不尽的时代?

  然而她无须把愁字拆开,哪怕是借李谨洲之手,因为她知道,那是一开始就老去的心,是离去就已经回来的心,是秋天的心。

  (去查了下岳阳地图,桃花井就在洞庭湖边上)

  《桃花井》读后感(二):今夕复何夕 共此灯烛光

  看完感觉好空虚,怎么说呢,一开始总觉得自己跟不上作者的思路,埋怨作者思维跳跃太快,常常上一句话是一个时期,下一句话就50年后了,本来以为杨敬远是主人公,篇幅一转没他什么事了,故事里将各种世态炎凉人心丑恶赤裸裸展现在我面前,虽说是故事,但也不能否认不是事实,看到兄弟篇章我都有种看不下去的感觉。坚持着又看了下去,故事逆转出现真善美,看热闹的心倍感欣慰,看到董金花上吊那一刻,禁不住潸然泪下,心里不知是什么情绪,感动欣慰抑或怜悯,总之眼泪止不住流,一口气看完,回头再看,心里对作者的埋怨一下子变成了感激,她是如此细腻并深刻地刻画了我们生命中的种种过客,人性多么丑恶,过程多么坎坷,感谢她在最后还了人本性美好的一面,给了我一个圆满的结局。

  《桃花井》读后感(三):董婆殉情真是神来之笔

  蒋晓云少年成名,正是因为擅写都会女性的爱情婚姻,是以夏志清朱西宁等大家当年都拿她和张爱玲相提并论,认为她文可继承张氏一脉。其后她结婚、生子、进入职场,再提笔已是30年后。读完《桃花井》,觉得她成功抛开了张爱玲的影子,文字更为冲淡、平和,鲜有少时的雕琢、陡峭。更觉得她早前短篇里所有的女性角色(包括她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追逐、考量、纠结)加起来都不会比一个配角董婆让人动容。

  董婆殉情更是神来之笔。

  寻常作者写殉情,主角必是年轻貌美的小姐,不仅有好容颜,还得拥有诸如至情至性或深明大义的好品质,才会懂得为爱而死。但《桃花井》里殉情的居然是董婆那样一个粗鄙庸俗的丑婆子,麻木苟且地活过一辈子,“没想到年过七十,她才晓得,原来人不是受侮辱不过才会想死。”举重若轻一句话多让人泪奔。

  作者寥寥几句对于董婆爱情的描述:缘起于善意、丰满于幻想、继而一发不可收拾,真是深得“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之真味。30年前的蒋晓云无论如何写不出这样的小说。

  初读时直觉《去乡》和后面的章节是两种不同质感的文字,后记里果然看到作者说整个故事是续写三十年前的短篇。一个作者不同时代的文字,居然泾渭分明,也是少见。

  不足之处:每一个小节单看能独立成篇,不知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但整合成长篇,就略显啰嗦,每翻开新的一篇都要重复之前的认知有什么意义呢。

  疑问:书里写的县城,一直没有明说是蒋晓云自己的老家襄阳,里面的方言在我一个四川人读来有点四川话的味道,也不知是不是作者有意为之,模糊地域,还是说湖南方言就是那般风味?

  《桃花井》读后感(四):多少往事被掩埋?

  《桃花井》是蒋晓云在大陆出版的第二部作品,由六篇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短篇构成一部长篇,每篇交代上一篇的结局,同时展开新的人物。“桃花井”的名字看似清新,内里其实沉痛无比。

  小说由杨敬远的故事引出。杨敬远早年是富家少爷,解放时忍痛丢下妻子儿子,逃到台湾却被关押几十年,和养子度过余生,晚年终于能回到湖南老家,却病死在机场。难友李谨洲早年担任县长,生活阔绰,逃到台湾被罗织罪名坐了六个月监狱,晚年一心要落叶归根,狐死首丘,于是回到湖南老家,娶了老太董金花,结果被偷了养老钱,气急之下半身偏瘫,在病床上去世。

  《兄弟》一篇中,李谨洲在家乡的大儿子慎思和在台湾的小儿子慎行,喝酒时谈起几十年往事,慎思以为弟弟在台湾过得很舒服,但他其实不知道,慎行因为父亲的黑身份而受到影响,考上自费出国又没法筹到路费,几十年养着两个女儿,还背负着房贷。慎行劝哥哥“认命”,结果慎思大怒将慎行赶出去。几十年前的交换,谁有资格让他“认命”!命运的交换让两兄弟殊途,似乎弟弟必须为此负罪,但罪在何处?只有到了第三代,才终得脱逃历史怪圈,能够选择自己的路。小说结束在李谨洲的孙女带着她们的孩子来扫墓,历史仿若这墓,已经深深沉埋于土中。

  这是最让人扼腕的地方。历史的阻隔造成了双方的不解。上一代遭受政治迫害,下一代要承受分离之苦,他们都是被耽误的人啊。蒋晓云在跋中说,故事都是虚构,但事情多是真的。两岸的隔阂让双方产生嫌隙,《探亲》一篇中,两孙女家爱家宝返乡探亲,对农村习惯大惊小怪,两岸对话和习惯的不同,亲族之间沉默的互相争斗,都让孙女们不解。

  但血缘亲情总是抹不去的。李谨洲要卖掉台湾的房子,为老家亲戚准备红包,让对大陆亲戚根本没有感情基础的小儿子感到厌恶。但随着时日的延长,慎行对父亲的做法从抵触渐渐变为理解,对三岁以后就未谋面的哥哥也有了感触。

  归来的长辈怀着歉疚,带来金戒指与美金,面对这些祖辈,小市民的私心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董金花的儿媳王小红面对这位台籍“富翁”招亲的消息,赶不迭登门主动“引荐”,促成这桩姻缘(或“孽缘”),就因为李谨洲能给董金花三室一厅的房子,五万元养老金,还有每月八百块的生活费。小说融入了改革开放后的大陆对台湾返乡老兵的怀疑和欺骗,对金钱和利益的狂热,其恶行恶状,让人愤恨;但“生亦喜,死亦悲”,都是为了讨生活啊。

  自私里仍有人情,董金花稀里糊涂被王小红撺掇,偷了李谨洲的财产,但在李谨洲病倒后又任劳任怨地照顾他,并不单是欺骗李谨洲的负罪感所能支撑。无法葬入李氏祖坟的约束,让她心里始终有个结,她只是为了能获得承认,所以抱着“夫死随葬”的观念,在李谨洲死后上吊自尽。两兄弟被命运交换,但在照顾父亲的日子里,渐渐理解了对方的难,也学着理解自己的命。

  这是蒋晓云时隔几十年重拾的旧作,在青年时期文名如日中天之际,她选择远渡重洋,但听来的那些故事让她时而萦绕动笔之念,直到晚年退休,朝花夕拾,时间已让文字退去铅华,写来平淡如水。但细细读去,字里行间紧紧攫住读者,将读者卷入人物的情绪,身不由己跟随故事走下去。和近年来引进的台湾作家的作品不太一样的地方是,蒋晓云的文字极其朴素,近乎白描,没有绚丽的辞藻和繁复的修饰,就这么平实写来,却在细节上悚目惊心,字字泣血,句句含泪,一个个文字如铅块,浓稠的情绪压得读者喘不过气,让人感叹她怎么能剖析得这样锋利!

  蒋晓云在序言中说,大陆多从朱天文、朱天心的作品,侯孝贤的电影,赖声川的戏剧中知道眷村,很容易形成“外省人即眷村”的误会,但还有很多眷村之外的外省人,他们活得小心翼翼,又遭受政治迫害蹉跎几十年,实在应该写下他们的故事。

  我们需要这样的小说,也感谢蒋晓云写下了他们。

  《桃花井》读后感(五):一盏心灯照归程

  一盏心灯照归程

  林颐

  杨敬远离家时,一路漆黑,无灯。怕露了行藏,不要妻儿送,兄弟敬文送了一程。船不大,窗极小,只一本书那么大。窗外月光凄迷,故乡在泪眼中渐去渐远。

  四十年后,杨敬远终于获得机会由台湾返乡探亲。却终究缘悭一面,病死途中。弥留之际,杨敬远恍惚觉自己与娇妻爱儿正微笑拍全家福,灼然白光一闪,他回家了。

  蒋晓云说,这故事有原型,虽经了艺术处理,事有假情是真,当年父亲说给了她听,她便一直记挂心头。蒋晓云一家移居台湾之后,蒋家客厅聚拢不少大陆来台人士。不经意飘进耳朵里的一些人和事,在心里扎了根,后来便落进了她的书里。

  蒋晓云是70年代台湾当红女作家,曾被夏志清称誉为“小张爱玲”,后弃文从商,阔别文坛30载,这一次,蒋晓云携《桃花井》归来,令两岸瞩目。近几年台湾“眷村”文学经王伟忠、朱天心等人而爆红。蒋晓云却说,台湾的外省人并不都与眷村攀上关系,所以还得讲讲眷村之外的台湾外省人的故事。

  杨敬远是《桃花井》的引子,不过《桃花井》大量的笔墨并非落在杨敬远身上,而是写了李谨洲。杨敬远没有完成的事,李谨洲做到了。李谨洲回到了老家——桃花井。他在短短三年内,先后5次由台返乡,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后来更是选择定居桃花井,他与台湾的亲人、老家的亲友之间错综复杂的纠葛与情感冲突,构成了《桃花井》的主线故事。

  如果说杨敬远代表了纯粹的向往,那么,蒋晓云通过李谨洲则打破了这种纯粹,细细地磨碎了、摊开来,然后微翘着嘴角轻笑着说:“你看,你看,回家了也不过如此吧。”蒋晓云跟张爱玲相同之处,都沉入了生活的内部,看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心的叵测。但蒋晓云比张爱玲终究多了暖意,她笔下的人物世俗,不过世俗有世俗的好,小人物们有小心机、小奸猾,却不会做大恶,桃花井的街巷邻居都攀亲带故,熟人社会的道德伦理自发调节着人物之间的关系。

  李谨洲当年贵为一县之长、李家族长,1949年时不得不携妻和幼子奔赴台湾,把长子留给了大陆的老母亲。到了台湾后,他又因政审通不过而羁狱多年,半生飘零,一事无成,并累及儿子的前途屡屡不能升职。可是,这样的李谨洲回大陆时,即便卖房典物,也要大派红包,摆一摆从前的阔气。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老家的人都在算计着他那点钱?他不是看不透,只是看不破。看不破的不是那一点虚荣,而是经历凄凉、无望的人生之后,他所能得到那一点点微暖的光芒,所以他愿意用钱来装饰虚假的衣锦还乡,来换取他人的尊崇和仰望。

  80岁续弦,他讨了60岁的董婆。他要的是不靠儿孙,生病了有人照顾。因为两个儿子都不能认同他的散财举动,族人们又都是一副副谋财的嘴脸,他无处可去、彷徨无依,于是着急忙慌的一门不搭调的婚姻就勉强成了他栖息的寒枝。后来却被枕边人背叛,养老本都被偷了去,他气得中风瘫痪。毕竟是世家子弟,他的风度不至于落了下乘,没有联合儿子们追击痛打,反倒为董婆掩饰,谢她这几年生活上的服侍。

  董婆也是个可怜人,小时被卖入娼寮,从良后嫁了好几次,经历了残的、穷的、病的、老的丈夫,唯有李谨洲是真的待她好的。虽然从来说不上话,虽然冷漠,可是不打她,给她家用,给她面子,她到了60岁才看见生命的曙光。所以后来她不辞辛苦、悉心照顾瘫痪的李谨洲,在他死后她就上吊了,这不是殉情,她的人生没有浪漫,她只是觉得她的光灭了,于是就想追着他去。

  想起台湾的“中元祭”。有放水灯的习俗。幽暗苍茫的水波,漂浮着一盏盏微亮的水灯。灯是指引希望的,亡魂会在灯的指引下找到回家的路。

  《桃花井》读后感(六):不是桃花源

  桃花源。桃花井。

  一字之差,天上人间。

  这个故事只能在21世纪初来讲述。再早些,当年流落在台湾的国民党老兵尚无可能叶落归根;再晚些,这些凡人故事必将淹没在巨变中的泱泱大国,凡俗到无人问津也没人遗憾。

  由是,时间催化了这故事的发展,酝酿了人物和作者双重的感慨和慈悲。而且,这里的时间不是客观的三十年、五十年,我们需要最具中国特色的时间刻度来丰满这部小说的背景。

  开篇引子,文字最美丽,意蕴最哀愁,昔日大户人家的继承人杨敬远在秧歌声中躲入大宅,和爱妻讲述动员会上人人自危的场景,当夜悲戚离乡,在一片暗夜中,岳阳城越来越远……

  小说从三十年后展开,从杨敬远写到同乡的李谨洲,两人同是战败后流落台湾,同是在白色恐怖中流放绿岛为囚,同是在八十年代两岸通联后急迫寻根。一生二,二生三,我们便可大致了解那一批人的三十年,素人根基,叶落两岸,两头都有牵挂,两头都不顺遂。他们不是眷村里国民党人的家眷,他们的身份,从离乡的那一刻起就成了空白格。

  最先出场的杨敬远儒雅又孱弱,竟在回乡的途中去世,好比是铺上了灰色基调,总括了那一批人的哀恸,也反照出李谨洲老先生回乡寻根的坎坷与荒谬。故乡已退化成时空中的虚无根基,精神上的自欺自娱,然而,也因此珍贵。

  老人寻回了失散的长子,却因此和台湾的次子失和,原因是钱,不用多说。老人一气之下,决定八十高龄自立门户,当务之急就是找个媳妇。外人眼中的李老先生风流又阔绰,自家人眼中却是荒唐可笑。此时,精明的女工王小红毛遂自荐——荐的是守寡的婆婆,求的是房子和钱,给的是阖家欢乐的情景。八十岁老翁和六十岁老妇成家,故事被推进高潮……

  最让人心疼的人物应该是桃花井的董婆。少女时代被逼为娼,解放后随众从良,却从来没有被男人正确对待过,每一任丈夫都打她,所以,爱写毛笔字、爱聊天、说到做到的李老先生竟像个外国人一样,从一开始就赢得她的尊重。可怜的是,儿媳妇算尽心机,只求尽早夺走老先生的存款……

  城乡的差距、父子的代沟、个性的冲突、利益的冲撞……在这些矛盾中,叶落归根不再是浪漫的诗话。梦想中的桃花源,缩进现实,就成了桃花井。李老先生目睹了后辈如何荒唐祭祖,如何阳奉阴违,心下的苦楚也无人诉说。中风倒下之后,他还要机智布局,尽量不亏待每一个和自己有关的亲人。颠沛流离地过了大半生,他还要在桃花井给自己一个荣光的结局。

  但他没有预想到董婆的结局。那样令人唏嘘,颠沛流离半生的人也无法堪比一个苦命女人在故乡原地受尽的半世纪的苦。

  时代巨浪只是背景,他们此生走过,蒋晓云如说书人,活灵活现写一遍,我们局外人看一场,便成就了凡人大戏一出,足够你我去慈悲。

  《桃花井》读后感(七):桃花井里的人生百态

  算了算,今年已是两岸开放探亲的第27个年头,开通直航的第5年。几乎每一个迫不得已离开故土的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愿望,哪怕他们在台湾过上了更好的生活,有了新的家庭,乡愁却是抛不掉的。流离失所的生命,要魂归故里才是圆满的终结。

  桃花井讲述了一个台胞返乡的故事,虽然有个温情的结局,过程却不甚美好。两岸的文化隔阂,贫富的差距是造成矛盾的主要原因。而父子间由于过去的阴差阳错引起的冲突,不同个性诱发的碰撞在这差异化的生活形态里,显得更为纠葛,更是看尽了人生百态。

  桃花井不是一口井,也没有桃花美景,空留一个绮丽的名字。故事里第一次描述桃花井这个地方,是这么说的:本地方言里没有贫民窟这个词,可是你跟街上老人说“桃花井”,那个意思也就很接近了。董婆住在这里,后来李谨洲娶了董婆也住在这里,市井的气息弥漫,李谨洲虽不算贫穷,但这落叶归根也是有些凄凉。好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也得到了很好的照应,死得其所。

  李谨洲本在台湾安了家,却忘不了留在故乡的大儿子以及李氏的族人,几经周折,几乎是一意孤行的返回家乡。他狡黠聪慧,却也固执冷硬。不曾想到家乡的现状,大儿子一家以为有了富贵的靠山,理所当然的接受了李谨洲的房子,还得寸进尺的想要更多。对他们来说,李谨洲并没有被放在亲人的位置,多年亲情的缺失,他已不是那个属于故乡的人。李谨洲是以一种强硬的姿态回归故里的,他施予财富,想把一切好的都带给乡人,在碰了石板之后,又张罗新娶,将家搬回故里,渴望生根。

  董婆是一个可怜的人,她的命运除了最后一刻的上吊自杀,似乎从来都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上。从小时候被卖到妓院,到后来“被”媳妇嫁给老头,她没有聪慧的头脑,不知道要如何改变生活。好在,这一生遇到李谨洲,她也觉得自己有了幸福的时刻。无疑,她是幸运的,又加上她本性的善良,即便最后自杀,她也是一种追随的心态,因为生时有所恋,所以死了也不遗憾。哪怕谨洲并没有将她真正当作亲人看待,但他的背景素质,于她是一座仰望的高山,何况在生活上对待她也是远甚于她过去的每一任。她的骨灰究竟有没有撒到李谨洲的墓旁呢?这其实已经不重要了,生时相守过,来生便是一份心愿。

  慎思和慎行的对比是非常明显的,这就是不同文化养育出的人。他们有同一个爹,性格却是迥异。台湾的生活相对富足,至少不为温饱着急,所以慎行性格温润、包容,对他来说自有比温饱需求更重要的东西要追寻,慎思就全然相反,所以他粗鄙、暴躁。家爱和家宝是第三代,可惜蒋晓云没有写两岸第三代的对比,但从大趋势看,只要生活水平上升,人的素质会不断提高,越往后发展,越是趋同,也未必有比较的必要了。

  凡人小事在蒋晓云笔下如行云流水,许多妙句信手拈来。不过杨敬远的故事无论是篇幅还是前后的相关程度,放在书里都有些不合适。何况,这样一个无声的精彩故事,独立成篇似乎更好,与李谨洲的故事放在一起有些可惜,似乎浪费了一个好素材。我寻思蒋晓云可能有比较的意味,杨敬远倒也是死得其所的人,他虽未再踏访亲手设计监造的杨家花园旧址,可发妻与亲生子“死而复生”已是最大的好消息,遑论死时有他们的陪伴,这才是真正的魂归。而李谨洲的归乡却是充满波折的,他用人生的最后十几年硬生生的重新在故乡扎根,才将自己的魂埋在这片思恋的土地。

  乡愁铺就的返乡之路,看尽人生百态,想要的寻找无非是一个圆满的归宿。我从哪里来,就想回到哪里去......

  《桃花井》读后感(八):“曾经”并非都美好(读《桃花井》)

  “曾经”并非都美好

  滁人也

  看到“桃花”二字,总让人想到艳丽的色彩,恍惚眼前都明亮起来。但是,在一个叫“桃花井”的地方,却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桃花井》是一部小说,反思历史的小说。作者蒋晓云,女,1954年生于台北,祖籍湖南岳阳。现旅居美国。1975年发表处女作《随缘》,在台湾频频获奖,作品后集结成《随缘》、《姻缘路》出版。1980年后赴美留学,成家立业,停笔30年。2011年春天以长篇小说《桃花井》复出,出版短篇小说集《掉伞天》,目前正在写作“民国素人志”系列。她当年以媲美张爱玲的惊人才华而饮誉文坛,可结婚后却沉寂30年,而复出时的此部《桃花井》,又以不同寻常的笔调带给读者一种非比寻常的震撼。

  都说造化弄人,李谨洲怎么也想不到,他这个对国民党忠心耿耿的县长竟然被“莫须有”的罪名被关押了好几年;他怎么也想不到,几十年后回到大陆回到故乡,竟然还有被国家欢迎却被亲人朋友挤兑得难以立足的一天;他怎么也想不到,儿子竟然还活着,但却活得如此艰辛而陌生……

  一个叫“桃花井”的地方,过去,是“红灯区”,几十年后,是落后的“贫民窟”,那里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缓慢发展的苦难史。可是,尽管这个地方贫穷、落后,但客居他乡的游子,却割舍不了那段怀恋。哪怕这个地方有太多不堪的记忆,有无法坦然接受的故交,有千丝万缕捋不清的各种情,流浪的孩子,终归要“回家”。真实的历史里,不够浪漫,却足够真实、动人。

  普希金说,那些过去了的,就会成为美好的回忆。此种乐观,是正能量,激励了无数人,还将继续激励后人。但是,“曾经”并非都美好,这也是事实。很多的“曾经”即使今天回忆起来,也不一定会感觉“美好”,因为那些曾经的酸、苦、痛,今天可能还会撕咬着经历者的心,吞噬着他们的幸福和快乐。惟有正视过去,才能好好珍惜当下,并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未来,不是么?

  《桃花井》读后感(九):落叶归根的执念

  断断续续读完蒋晓云的《桃花井》,看到最后竟然十分动容。这是一本关于“回家”的作品,主要讲了杨敬远跟李谨洲两个因国乱战事迫离大陆归于台湾的人,受尽凄苦晚年执意回归故里的故事,其中也夹杂了两岸儿女、亲朋、续弦家庭的一系列交涉与矛盾。文笔很细腻,背景铺垫很舒服,仿佛作者亲自经历过故事里的悲欢离合般。蒋晓云无愧于拥有着媲美张爱玲的文笔。

  老人对“落叶归根”有着超乎我这个晚辈所能理解的执念,我理解为这是一种非常单纯的对故乡的热爱与归属感。生于此,葬于此,落叶归根,魂归故里。文中所有的人物性格刻画都十分饱满,作者把小城镇吃过苦头的小市侩的脚酸,刻薄,自卑描写的出神入化,让人又恨又能十分理解这种个性养成的必然性。

  最深刻的角色自然是“董婆”,一个“身世浮沉雨打萍”,受尽人间贫苦的可怜人,一生嫁了五个丈夫,贫,暴,残,病皆有,六十岁又被儿子儿媳挑唆给台湾归故的老头做续弦,可苦了一辈子,终于在晚年遇到了让自己付出所有恩情的李谨洲,虽因儿媳挑拨昧生嫌隙,但一生挚爱全付于这个台湾异客,哪怕身世卑微未曾有过正式身份自然选择在老头死后殉情,并毅然让儿子将骨灰撒在老头坟周。读到这里突然就泪目了,董婆是个十分可怜的女人,一生遭人唾弃,被儿女利用,受尽人世间的苦恼,不曾被人爱戴。可八十岁的李谨洲尊重她,理解她,让这个自卑低下了一辈子的女人第一次有了一种叫做温暖的感觉。为了这短暂的温暖,她用尽所有力气去照顾偏瘫的老头直到他命归西天,并义无反顾的随他而去。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想,要努力感受身边所有的爱,因为真的很美好!

  言拙,表达混乱。总之,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以后要尊重并理解长辈的故里情节,要及时行善,要懂得报恩,要学会爱人!

  《桃花井》读后感(十):心安是归处

  扭曲的时代导致了他们坎坷漂泊荒谬的一生,心酸又无奈。

  出狱之后的他们再不复当年的意气勃发,战战兢兢度日,小心翼翼过活。

  半生颠沛流离,最终的念想不过是落叶归根,葬于故土。然而故乡也变了,各种家长里短,老一辈们所看重的家族情谊早已淡化,小辈们更加看重的是金钱与利益。

  此生他们走过,又有多少这样的可怜人默默无名走过他们的一生。历史不会记得他们,连那些有记忆的人也渐渐逝去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