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社会学同游》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与社会学同游》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15 02:10:3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社会学同游》经典读后感10篇

  《与社会学同游》是一本由[美] 彼得·L.伯格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软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3,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一):外界超越系列之社会超越

  一句话概括:人文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学。

  读后感:

  这本薄薄的小书,到处都是隽永的文字。这些美丽的思考与意象,让我对社会学充满了好感。因为,书中人文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学,可以让人对生活少一些偏见、在社会旅途中多一点怜悯之心。

  走在路上,看着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有时候我会产生一种温情与敬意。诚然,如书中所说,”环顾四周的一瞥就足以告诉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利用这个可能性“,大多数人认识到的仅仅是社会的借口和伪装,被无形的木偶线牵引而不知。不过他们和所谓”本真“的人一样,有着相似成长阶段和生活处境,都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下去。只不过,”本真“的人往往更加幸运,更早意识到社会表面之下的真实情况,能意识”社会界定我们,又反过来被我们界定“两面神悖论,并能借此逃脱一些根本困境。而非本真的人,往往要到最后一刻,才会意识到这一切(可见《伊万 伊里奇之死》),忽然才发现,人生真像是一场游戏。在此之前,他们努力扮演自己的角色,虽然这或许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但有着自己的情感与思考、痛苦与欢愉。成为”本真“的人,便是”非本真“,即便前者对自己追求的目标有更清晰的了解,但也无法诋毁过去努力的自己。

  本真的人,能从木偶戏中走出,让人抬头仰望并感知操纵我们的那一套”木偶线“。而这一过程,并不只有社会学这么一条路。社会学让我们意识到”社会界定我们,又反过来被我们界定“的道理,而这个道理可以扩展为”外界界定我们,又反过来被我们界定“的道理。人总是被外界决定的,但同时也决定着外界,社会只是外界的一个重要层次,其余还有许多层次。比如说,《进化心理学》就可以告诉我们的基本心理模式,是如何产生的——例如为什么我喜欢长的好看的人——外界决定了这种模式;而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些隐藏在神秘情感下面的真实。

  木偶线其实就是逻辑链。当我们感知操纵我们的那一套”木偶线“,我们就从中解脱出来。尽管我们是无法解脱所有的逻辑链,但我们能意识到,便是一种超脱。佛为什么总是会笑?所有的佛像,脸上总带着一抹微妙的笑容。或许,就是他们意识到这世间一切皆空,但又非空的悖论,正如意识到社会既可能是逃避自由的借口,也可能是获得自由的机缘一样的两面神悖论。

  我们总是会被逻辑链操控。我们自以为自由,终究是有限度的自由,远方总有地平线。但是让人欣慰的是,眼前的现实,是可以超越的,就像越过监狱一样,人生的地平线可以被一次次刷新。

  我对本书的一些摘抄和梳理: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37826032/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二):(大一习作很垃圾持续改进完善中)

  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读书笔记)

  Invitation to Sociology: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

  作者:彼德.伯格(Berger,P.L)

  译者:何道宽

  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9月

  发表时间:1963年

  作者前言:本书宗旨:让读者去阅览,而不是去研究,本书邀请读者神游一个精神世界。

  观点:社会学是一种王者游戏(royal game)。那些连多米诺骨牌都不会玩的人,不可能应邀参加国际象棋的争霸赛。

  偏好:宗教社会学

  立场:一切世界观都是许多人共谋的结果。

  第一章:作为个人消遣的社会学

  关键词:消遣、激情、形象、发现、智慧

  经典名句:1.社会学家以科学家的身份工作,他尽力做到客观,控制个人的喜好和偏见,尽量获得清楚的感知,而不是去做规定性的评判。(社会学的性质是科学的)

  2.他注意的焦点不是人们所作所为的终极意义,而是行为本身,他把某人的某一行为看作人类无比丰富的行为的又一例证。这就是应邀和我们一道游戏的社会学家的形象。(社会学家感兴趣的永远是人的世界——世人的历史、制度与热情)。Eg:P22.窥阴癖的例子

  3.社会学令人神往的一面是:其视角使我们用新的目光去审视我们生活与其中的非常熟悉的世界。

  4.社会学的首要智慧是: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Eg:P25.(在南方籍白人学生课堂上讲授“种姓”,举例传统印度社会)

  5.社会现实有许多层意义。每发现一层新意义都会改变人对整个社会现实的感觉。

  个人摘抄:1.当代美国社会工作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就包含了精神分析心理学经删改的版本,成了一种穷人的弗洛伊德主义,其功能是标榜社会工作者“科学”助人的合法地位。

  2.在许多人的脑子里,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画上了等号,这是一种“文化滞后”的现象,这一现象可以追溯到(“专业化”之前的)社会工作者致力于与贫穷打交道,而不是对付里比多的时期。

  3.无论社会工作依据的理论是什么,它都是一种社会“实践”。相反,社会学不是实践,社会学尝试的是理解社会。

  4.实际上,凡是怀有操控人的目的的人,都可以应用社会学知识,无论其意图是什么,无论当事人想做什么样的道德上的自我辩护。

  5.韦伯经典言论:社会学是“价值无涉的”(value-free)。

  6.社会学家作为公民、个人、宗教团体成员或其他团体成员,都会具有许多价值观念。然而,在他以社会学家身份活动的范围内,他只有一个根本的价值观——做到科学意义上的诚实。

  7.19世纪初,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家)将这门新学科定名为社会学,他认为社会学是论述进步的学说,是神学的世俗继承者,是统驭各门学科的学问。(P9)eg:孔德弟子致函布朗大学校长

  8.社会学家的游戏要用上科学规则,他便必须关心方法论问题,但方法论不是他的目的,让我们重申,他的目的是理解社会,方法论仅仅是辅助他达到目的的手段。

  9.社会学家所采用的范畴仅仅是别人生活中所依傍的范畴中提炼而来的,比如权力、阶级、地位、种族和族群性等范畴。Eg:P25.在南方籍白人学生课堂上讲授“种姓(caste)”

  概念定义:1.劳资双方:

  2.公共关系领域:

  3.弗洛伊德主义:

  4.里比多(libido)

  5.文化滞后:

  6.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

  7.阿尔弗雷德.舒茨(知识社会学创始人之一)的“理所当然的世界”:

  第二章:作为意识形式的社会学

  关键词:揭露真相、不恭敬的态度、中性化趋势、世界眼光

  经典名句:1.社会学的根本问题不是犯罪而是法律,不是离婚而是婚姻,不是种族歧视而是以种族界定的社会分层,不是革命而是治理。

  2.社会学揭露真相的母题就是穿透言词的烟幕,深入到行为背后去发现人们不会承认的,而且常常使人不愉快的行为动机。(社会学揭露真相的母题并不是心理学的母题,而是方法论的母题。社会学的参考框架有一个内置的方法论,社会学研究的现实的层次并非官方所解释的层次,它带有揭露真相的逻辑必然性P43)*eg:韦伯社会学的主题之一是人类社会行为无意为之、未能预料的后果P44

  Eg:为什么法国是社会学的源头?P47

  Eg:美国社会的两面性P434445 —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索斯坦.凡勃伦

  20C20s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不恭敬的态度

  3.社会学的认识本身就敌视革命的意识形态,这并不是因为社会学有一种保守的偏向,而是因为它不仅看穿了对现状的幻灭感,而且看穿了对未来的虚幻的期待;须知,虚幻的期待就是革命者习惯性的精神营养。

  4.社会学的视野是放眼于人类生活的广博、开放的视野,是摆脱了束缚的视野。最优秀的社会学家能够欣赏奇乡异土,他的内心向无限丰富的人类潜力开放,他热情追求新的视野,追求人类意义的新世界。

  个人摘抄:1.总体上来说,社会学家认为,“society”指的是大量而复杂的人际关系,如果用专业性更强的语言,我们就可以说,“society”指的是一套互动的体系。“大量”一词在这里难以量化。P32

  2.社会学家提问时肯定有一个预设:提问者有兴趣透过平常被接受的或法定的人类行为的目标去察看更深层次的意义。Eg:阿尔伯特萨洛蒙:绝对权力国家的瓦解使“社会”底层框架进入人们的视野 P35

  3.若把社会学思想视为尼采所谓的“怀疑的艺术”,我们离社会学的实质就不远了。eg:美国人类学家保罗雷丁:怀疑主义是一种原始文化里的人类类型。

  4.社会学的视角有一个“看穿”社会结构外表的机制。(联想:法国电影《登堂入室》中中产阶级家庭的脆弱性)

  5.社会学家首先想要知道的是“非正式权力结构”的构成情况。......在被公众承认的地方去寻找真正的权力完全是骗局。(P38)

  Eg:工厂里的非正式组织、恋人背后的机制P40、41

  6.社会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截然不同(个人理解:社会学问题是中性词,社会问题是贬义词) eg:平民窟下层阶级的参考框架&社会工作者和警官的参考框架 P42、43

  7.法国社会学最重要学派鼻祖迪尔凯姆《自杀论》—功能主义方法论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P45

  8.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现代性”:传统社会赋予其成员明确而永恒的身份,现代社会里,身份本身是不确定的、流动的。

  9.自己的文化,包括基本的价值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具有相对性。从一个社会阶层向另一个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的放大了这个中性化的效应。Eg:P56

  10.个人可能会在逻辑上矛盾的意义体系之间来回“选择” 。每一次选择的时候,他进入的意义体系会给他的生活经验和他所在的世界提供一种解释,包括对他放弃的意义体系的解释。

  第三章:“补记”:选择与生平叙事

  (亦名:如何获得预制的过去)

  总括:进入微观分析的层次,研究个人如何构建自我形象、重组人生阅历和世界观

  关键词:选择性感知(selective perception)、

  经典名句;1.过去是可变的、易变的、不断变化的,这是因为我们回忆过去的经历时往往反复进行新的解释。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有多少观点,他就有多少不同的人生经历。

  2.每个人都要适应他身处其中的特有的社会。每个人都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成长。只有在分享这个具体的社会里那些认知和规范的预设时,人才能够成为健全的人。

  3.人的生活阅历是在若干具体的社会环境里流动的,所有的社会环境都附带着具体的意义体系。

  个人摘抄:1.地理流动性和社会流动性的加强是重新构建世界的主要原因。Eg:堪萨斯城、格林威治村P67——暗喻象征文化的巨变

  3.心理分析为许多人提供了类似的方法,让他们去重构自己的人生阅历,并且用一个有意义的方案把破碎的片段组合起来。

  4.相互竞争的世界观全都根植于社会,每一种世界观都是一种密谋。身处其中的人越来越容易分享其中的基本预设。当我们从一种社会情景进去另一种社会情景时,我们的世界观会发生变化(这样我们会对人生阅历 进行新的解释)。只有精神失常的人或罕见的天才能够独自一人栖居在一个意义世界里。

  5.由于新的宗教或世界观是一个普遍的意义体系,人的生命历程可以安置在这样的意义体系里,因此人重新解释生命历程的举动就成为皈依的一个方面。换句话说,在改变信仰的过程中,过去经历了戏剧性的转换。Eg:和平主义者、素食主义者和基督教科学派都拥有自己的亚文化

  6.改变意义体系的人必然会改变社会关系。Eg:P74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三):06.30

  看序言和第一章后觉得有点无聊,当时想:或许对社会学理论完全熟悉后更适合阅读,还是偏教科书类型的吧。

  事实证明不能太快下判断!没想到竟然这么好看!不仅因为没有期待,内容泛而广,叙述清晰,有些理论不大清楚但也不影响阅读。举例比喻生动有趣,也有锋利的刀子在眼前闪过。还有很多细致的地方没明白或读的时候恍神了,在经历过多的事情后会读第二遍以告诫或许变化了的自己。

  准备把最后的文献述要做成书单w最前面的译者前言可供读完后回忆内容用,挺不错的。 整本书手感是让人拿起来很舒服的软质,如果多一个自带的(白色)绳签就更好了。

  读社会学和相关领域的书会令人豁然开朗,将生活中的问题和烦恼抽丝拨茧,也就被抛却,变得清醒了。轻飘飘羽化登仙,乐呵呵脚踏实地。

  人生如戏,还是全靠演技啊。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四):《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从本书中获取了社会学的人文主义视角,初步具备了社会学意识,知晓了作为一个社会学家意味着什么:洞悉这个世界,看穿这场游戏。”

  一、“see through”&“Tell the truth”

  社会学的视角使我们用新的目光去审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非常熟悉的世界,这是一种意识上的变化。(日常生活)

  看穿社会表象、揭示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社会现实背后的另一种可能性

  以怀疑和不敬的态度来审视社会——要与自身所处的现实保持一定距离

  保守的倾向:看穿了革命在现实和未来的虚幻性

  二、现代世界中意义体系的不断变化

  人对确定性和意义性的需要:选择生活在某一意义体系中能够提供对世界确定的解释和认知

  现代世界在不断地被重新构建,人的意义体系也会经历无数改变,对过去经历的解释和自我认知会随着具体社会情境的变化发生改变。(心理学不过只是建构了一种被很多人相信的意义体系)

  社会学本身也是一种意义体系,它的作用在于让你对身边种种意义体系保持警醒和怀疑。

  三、自由的实现——社会中本真的存在

  人(社会化使得人的意识结构本身就是社会的结构)与社会(内在与外在的社会控制)合谋打造了控制自我的牢笼。

  抵抗社会控制的三种策略:变革、超然和巧妙利用

  “游离”概念:走出“理所当然”的世界,与所扮演的角色保持意识上的距离,有意识地去扮演角色,而不是被角色所框定。

  本真的存在:人独一无二的个性

  非本真的存在:把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拱手让给社会构建的抽象概念。

  社会为我们建构的世界提供了一种保护,让我们在其中不会因失去意义,陷入虚无而感到恐惧。然而这种保护带有“自欺”的性质,人们以失去自由的代价换取了安慰和虚假的安全感,却没有看到社会建构的现实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人们终将会面临失去一切身份与角色和社会属性的那一刻。

  自由就是在社会中的本真的存在,能够保留自己社会属性之外独一无二的个性,不被限制在社会建构的身份和角色框架中。它的实现可以是一种“游离”的状态,意识要走出理所当然的社会建构的世界,有意识地认知和扮演自己的角色,以个人的名义而非其角色的名义行事。然而实现自由意味着和社会乃至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过程必然是痛苦而又孤独的。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五):学会游泳才不会淹死

  长久以来(其实没有很久,社会学重建才几年),中国的社会学本科生在刚刚承受了被迫调剂高考专业志愿的巨大痛苦后,就立刻迎来“什么是社会学”、“什么是社会科学”等等鬼话连篇的专业导论。大一学生们的目光大都是崇敬的,可在他们崇敬的目光中,那些讲述专业导论的社会学教师中的不少人却偷偷或不自知的扮演着江湖骗子、无知少女、阳痿丈夫、永动机非民间科学家等等角色。

  四年很快过去了,一些学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前往社会学的起源国家和二半吊子国家继续专业学习,以海天盛筵外围女式的气魄和毅力来配合死老白男对于东方女人的古怪性癖。一些学生经过充分准备走上保研考研战场,背完科层制的定义,算完了回归分析,第一次惊讶的发现,大一时那个精神分裂的老师谈起的要把二者整合到一起的理想竟然在考研试卷中实现了。到了复试时,很多学生都暴露了自己的籍贯,大家都是新乡人——读过《新教伦理》和《乡土中国》,后者未必认真读,前者肯定读不懂。没有继续读书走上社会的学生,或是觉得自己熬了四年,总算与渣男离婚;或是带着朴素的情感来继续无脑的歌颂、宣传自己的专业,朋友圈里总是转载着“学社会学可以让你胸变大”之类的金坷垃,再附上自己的专业自豪,将当年被同班学霸暴虐的凄惨画面忘得精光。

  社会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每一个刚进入这个专业的学生都会问,他们的家长朋友也都会问。教师们有人欲说还休,有人则确实一脑浆糊。伟光正的没怎么认真读过涂尔干的早期涂尔干主义者和大美国基督教民主人口统计学家发出了这个时代最强有力的声音,嗡嗡嗡啊啊啊,从实证到实惠,从假设到假装,从变量到变态,从算数到算命。另一种声音,也就是伯格在这本书中讲的”人文主义社会学“,大都在窃窃私语。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局面?人文主义社会学本身就能给出答案。“大多数人都没有做好准备使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世界观中性化,他们不容许自己去直面其中的含义”(p204),人们在拼命的用脑袋来完成屁股赋予自己的使命,或是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屁股坐在别人的脑袋上,或是用自己的屁股与别人的屁股一撞高低,而人文主义社会学能做的事情很简单,狠狠踢你屁股一脚,让你的脑袋得到一点点解放。

  一个学科的意义就像一条河流,要把握住学科意义,需要学的是游泳,而不是在自己的脚上绑上一些概念定义或研究方法的铅块,这种做法虽然使你很“稳定”,却会让你迅速淹死。读一读伯格的这本书,开始学游泳吧。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六):完美的帮我开启了社会学这扇门

  因为马上要上城市社会学这门课,提前要扫盲所以选了这本。过年坐月子的这几天把它读完了,用“酣畅淋漓”这个词描绘我的读书观感很贴切。作为帮我开启社会学这扇门的入门书籍,它真的够可以了。

  我做了很多的读书笔记。其中很多是生活中早已总结过的观点和逻辑,在书中读到时像遇到了久违的老友。另外很重要的一些笔记是社会学的概念和方法,我学以致用的将它们运用到和老公的吵架当中的推理,那可是相当有威力。

  接着这本书我还念了《城市社会学》(顾朝林),发现了一个极大的差异。在介绍“社会如戏”这个概念的时候,我觉得这本书是深入简出,说的清楚又有趣。然而国内这本书却又把我给绕晕了……这国内外的差异我倒觉得是差在这种微妙处。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七):李毅选集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李毅选集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elected Works of Li Yi, Volumes I and II

  李毅选集第一卷《中国复兴大战略》出版发行

  elected Works of Li Yi, Volume I:

  李毅选集第二卷《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出版发行

  elected Works of Li Yi, Volume II: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