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页岩革命》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页岩革命》读后感10篇

2018-06-25 21:3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页岩革命》读后感10篇

  《页岩革命》是一本由格雷戈里·祖克曼 (Gregory Zuckerman)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32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页岩革命》读后感(一):页岩革命将颠覆世界经济格局

  页岩革命将颠覆世界经济格局

  从坚硬的页岩中开采石油天然气,听起来像做梦。但是,页岩革命彻底改变了石油的供需动态。《华尔街日报》资深专栏作家格雷戈里·祖克曼在《页岩革命:新能源亿万富豪背后的惊人故事》一书中,给我们讲述了美国几个执拗的能源“个体户”通过水力压裂致密岩石方法,发动了一场新能源革命。短短几年时间,他们解决了美国依赖进口能源的问题。这场页岩革命不但改变了参与者命运,也改变了经济、环境以及地缘政治历史进程,甚至颠覆了世界的经济格局。

  页岩革命使OPEC成了“纸老虎”。国际能源机构(lEA)《世界能源展望》报告预测,到2017年,美国将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就能源产量的“净值”而言几乎“自给自足”。IEA报告的总体结论获得了能源巨头及能源专家认同。埃克森美孚公司在一份《能源展望》预测报告中认为,到2025年,页岩气革命将使美国成为净出口国。

  一如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李成才所言,“祖克曼是个讲故事的好手,把一场枯燥的、静悄悄的能源革命生动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页岩革命》一书中,祖克曼用最通俗语言复杂的问题讲得一清二楚,用最通俗的语言把能源企业家们的执著和他们之间的竞争跃然纸上。北达科他州贫瘠土地上、宾夕法尼亚州脸面群山里、德克萨斯州皮卡车穿梭的运输线上,以及华尔街紧张万分的董事局办公室里,无不是新能源革命竞争的战场。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奥巴马政府倡导的“能源独立战略,使得从“杯盘狼藉”的华尔街流出来的资金发现了页岩气这个“富矿”——各种投机资金都扮上新能源的“新娘妆”,成群结队地要下嫁给页岩气这个“穷小子”。

  页岩革命使美国能源结构发生了巨变。但是,美国的“革命”能否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复制,还存在很大疑问。首先是环境担忧,因为进行水压致裂在多个层面存在危害性。不但可能引发的地震和可能造成的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损耗还可能引发水资源危机。由于担心地质灾害,美国纽约州和特拉华盆地已叫停了该地区的页岩气项目;其次,虽然提取页岩气可能会增加能源来源,但提取、存储和转移页岩气所需的基础设施开发的短期成本巨大,如果投资不可持续,或人为地融入投机性因素,页岩革命非但不会刺激经济,反而会造成—种虚假繁荣,掩盖了更深层次的能源短缺问题。第三,地质条件极大差异很可能影响制约页岩气的开发。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的报告显示,不但天然气价格的持续低迷打击企业的投资热情,在美国、乃至北美之外,储存、液化和传输等基础设施的普遍缺乏也会限制页岩开发的进程。

  事实上,“《页岩革命》另类而又精彩描写出金融危机的另一个侧面。”从本质上看,美国的页岩“革命”,是应对金融危机后国家经济“脾虚伤肾”的一个应急手段。从表面上看,美国金融危机是华尔街心火旺盛导致的“脑中风”,但实质上是国家经济“产业空心化”、“消费金融化”所致的“肾阴虚亏”。尽管美联储不停地印钞暂时稳定了金融市场,但流动性增加之后的资金必须有出口,而页岩气的开采正好在投机资本流向和降低制造业成本两个战略方向上达成了一致,这才有了所谓的“页岩革命”。

  一种理性的国家能源长期战略不应被急功近利思维所左右。在全球化经济分工链条中,中国是实业国家,而不是资源国家。对于美国的“页岩革命”,我国既不能完全的忽视,也不必过度重视。因为真正的能源“革命”必须伴随着跨时代技术创新。从长远看,下一轮能源大变革应是从“采集能源”向“制造能源”过渡,以核聚变为基础的核能研发普及利用,这才是“能源革命”的大方向。

  《深圳特区报》11月15日第C05版:读与思周刊/新知

  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4-11/15/content_3063192.htm

  《页岩革命》读后感(二):世界进步踏碎的石头

  页岩革命

  我想,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比石油开采更让人类觉得兴奋的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石油紧密相连,决定了人类发展的速度同时,世界上经济、政治、战争……等,都与石油密切相关,时刻影像着世界。但是,石油所决定的众生的命运到底是怎样运作的呢?人类的进步和开采石油技术的进步有什么样的深意呢?那些石油大亨又是如何操纵石油的呢?这本《页岩革命》可以带给大家一个清晰明白的美国“石油革命史”。

  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传记作品,但是又从侧面反应出很多的人和事。人是开采石油的人,事是开采石油的事,可有意无意之中,影响着世界的经济,甚至一直在推动人工业革命的进步。页岩,是一种岩石,之所以它是这场革命的基础,是因为征服它才能让人走向另一个更好的一面!可以这样说,谁征服了页岩,谁就可以更早的获得更多的金钱,在石油开采者眼中是这样;谁有了更先进的石油开采技术,这个国家才能走在世界的前面,国家决策者眼中是这样。在美国这样一个国家,石油开采“个体户”有效的推进了石油开采的进步,在那样一个社会制度下,国家政策和人类欲望有效的结合到了一起,所以最终的页岩革命是从个体企业中发出了第一声枪响。世界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石油,石油大亨们需要更多的石油赚取金钱,所以他们的座右铭是“早睡早起,开采石油”。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石油的竞争变成了新技术的竞争。压裂法、平向开采法,借助这些新技术在美国本土完成了对页岩的开发,坐拥这些新技术,石油大亨们可以高枕无忧的向世界攫取财富,美国这个国家,靠着这些新技术,稳稳的驾驶着国家机器

  看着书中的人,看着世界上发生的事,在书的最后,终于明白,“革命”二字的深厚,这不仅仅是时代的痕迹,还是世界石油史鲜明的一笔。

  《页岩革命》读后感(三):页岩与石油革命

  大量的石油使用,使得石油这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可能。如今高科技的发展,能不能也如添加剂一般,左一个,右一个添加在一起,就调和成如今人们已经无法离开的石油呢?事实证明应该是不可行的,于是美国石油大亨们在石油越来越贫乏的今天,想到了在岩石中开采出石油。真是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页岩革命》讲述了那些石油大亨们突破性的革命,他们敢于想,敢干,从岩石中开采出石油,真是不敢想象,不过,就是让人想不到的页岩革命,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如今的世界,能控制石油等燃料,必然会成为世界霸主,这也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原因。贫油的国家想发展,真是难上加难。在这些石油大亨们的开拓中,美国石油的占有成为可能。人的创造性,从小开始培养,在页岩革命没有公布于世之前,谁能想到呢?由此我想到我们的教育,中规中矩的教育,是否能想到去开采岩石来提取石油?

  每一位石油大亨,在享受成功的同时,他们付出多少努力啊!忍受多少人的非难啊!需要闯开多少道难关啊!本书作者真实地再现了这些开拓人物创业历程,让我们感受到成功的不易艰辛。他们面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带动了的美国经济、股市。有人说,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要知道,这百分之二十的人他们的确是人类中的精英。读了这本书,对这些人,更加佩服。

  中国,从李四光给摘掉“贫油的帽子”开始,丰富的石油储备让我们受益匪浅,可,大量的开采与运用,我们不能坐吃山空,我们也需要“石油革命”,我们能不能也来一场页岩革命,从而主宰我们自己的命运?不过我们的石油大亨们,要想在中国的土地上行使开采特权,需要办理多少手续呢?真希望我们国家多一些这样创新型的人才,多一些敢作敢为的人,因为他们才是我们综合发展的主流人才。也愿我们的教育多培养一些这样的人。

  《页岩革命》读后感(四):第三次工业革命

  11月15日,我国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自11月14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将再次下调,汽油下调幅度为每吨190元,柴油为每吨180元,折合93号汽油下调0.15元/升,0号柴油下调0.15元/升。这一纸通知让国内成品油调价史再创新纪录——“八连跌”,而今年国内油价的涨跌比也再次被刷新,4涨12跌。

  市场数据显示,15日美元兑卢布汇价比前日收盘时提高5.22卢布,达到1美元兑63.4卢布;欧元兑卢布汇价比前日收盘提高6.53卢布,达到1欧元兑78.81卢布。16日,俄罗斯央行宣布把基准利率上调650个基点至17%,但这依然未能止住卢布下跌趋势。卢布今年年初以来贬值超过50%。

  油价不断下跌这让中国的有车一族着实得了实惠,而代购趁卢布暴跌在俄疯狂扫货也让中国的消费者过了一把狂购奢侈品瘾。 那么问题来了,带来这一福音的是谁呢?你可以从《页岩革命》中找到答案。来自美国的一群石油个体户!

  1999年,曾经有一名叫普莱斯的地质学家在北达科他州调查那些百年老井。他估计在巴肯页岩的两个断裂带中蕴藏着4130亿桶的高质原油,这个消息让美国振奋不已。但是还没来得及验证他的研究之前,他变突发心脏病去世了。但是这让一群敢于冒险的人相信:资源是存在的。

  而在美国和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其公民而不是政府一旦拥有土地,也就同时拥有了土地下面的矿产开采权。如果有能源公司想开采石油或者天然气,那么在开采之前,他们通常跟土地所有者商议,要么买下土地,要么买下开采权。这是这些个体户可以大展身手前提

  接下来就是这些个体户登场了。这本书重现了当时的场景记录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欢笑泪水

  “继续钻探,肯定会有的。”石油个体户米切尔这样对他的工程师说。压裂技术,横向钻探技术,短半径测探技术,胶状物液体开采气井,他们用到了自己所能尝试的各种方法。“他们信心极强,即使遇到非常不明朗情况,也敢于孤注一掷,赌一把。美国不乏这样的乐观主义精神的人。”

  麦克伦登被记者誉为能源界的比尔盖茨,因为坚信自己的油井能开采出石油这样一个信念,即使日子十分艰难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面前,尽管所有人都不看好,他也坚持下来了。过上了一种看上哪座房子就能买,随手一掷便是千金生活

  切萨匹克公司的创始人沃德说:如果我不借债走出第一步,我现在可能还开着拖拉机呐。

  美国人总是这样敢于冒险。

  如果说切萨匹克能源公司像个青春活力校园,而EOG的高管办公室静的像个图书馆,创始人之一帕克选择秘密行动默不作声,或者选择大张旗鼓,尽管有不同表现,但是他们的坚持都取得了最后的成功。而推动成功的可能还有自强不息信念。当很多大的能源公司没有把时间浪费在美国本土寻找新的天然气时,他们选择在美国自己的土地上实现梦想

  行业里几乎每个人都知道,石油价格过低是因为全球石油供应太多,而当时的经济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不足,而哈姆认为这是让他们是在倾销意图使他的大陆能源公司和其他公司破产,而他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侮辱。尽管很多大的石油公司曾经嘲笑过从美国页岩里开采石油和天然气这一做法,但是他们坚信自己的判断,最后终于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从这场革命中获益的还不止他们。巴特勒这一地主也从这场革命中取得了意想不到收获。也许你已经拥有了一些财富,只是自己浑然不觉而已,但是有一天当机会来到,钻石就会发光。

  当然,也有逼近成功但却与成功擦肩而过的个体户,但还是离不开这个行业。

  苏基---谢尼埃能源公司的一名高管,要从全世界进口液化天然气,就必须扩大液化天然气的处理设施。而这一决定尽管当时是被格林斯潘所推崇,但是无可奈何地被这场革命给淹没了。

  1973年,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给美国敲响了警钟,而在今后的很多年里美国可以控制全球的油价。俄罗斯号称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出产国,普京总统声称,可以用俄罗斯的能源资源作为一种政治武器。而现在这把武器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也许就像书中所说的,这场革命将改变世界的格局。

  当然这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乔希福克斯的导演拍摄了“气田”尽管过于夸大但还是给人们带来一定程度的担忧,对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使用的压裂技术、石油的泄露对于水质、环境甚至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呢?可再生能源还是最好的归宿。

  《页岩革命》读后感(五):纵然结局一样仍要不断向前

  本书是非虚构类、纪实写作,类似中国的报告文学。讲了有关页岩气(油)在美国开采的经历,以各种人物进行贯穿。如果您从事石油相关工作,那么好的这是一本讲述石油新纪元的书,如果您只是普通读者,那么好的本书可以当小说读——讲了美国梦实现的故事。估计没机会做石油开采相关的工作了,我明显是属于后者。

  简单讲下石油开发史,最早地面上自己往外冒。《梦溪笔谈》里也有类似记载。石油这东西被认为非常有用之后,就人开始挖井采,早的有几十尺,后来有上千尽深的,但是这么采还是赶不上用油的速度,尤其是美国是生活在轮子上的国家。好了!那时有两个选择,进行海外开发,到有石油的地方去;二是开展新技术,向已开挖过的地方要潜力——走哪条路都可以,但是您必须选一条。于是有了压裂法、平向开采法,借助这些技术美国在本土成功完成了对页岩的开发,可以从里面取得石油的天然气——以前因为页岩太硬了,没法开采。于是,美国部门缓解了能源危机,让自己的国际地位更稳当。

  相比技术和国际形式,书里各色人物的命运更加吸引我的注意力,也更有价值。

  之所以说是美团梦的另一种写法,源于书里某些人因页岩开采发了财(或者说更有钱了),也有了名气(业界皆知),前者如乔治米切尔——坚持17年从页岩里打出天然气,后者如哈罗德哈姆——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多年努力打出了有标杆意义的页岩井,为业人称道。

  别以为就这么完了,本书是纪实文学,不是小说,没有大团圆的结局,很多人即使付出了超越常人的努力,仍然没有取得任何值得高兴的回报和进展。

  书里讲到横向打井技术的开发者因为买错债券让公司和自己陷入困境,之后只能黯然离场 ;一个打进个体户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家在胜利前的一刻放弃了,最终没能缓过来;即使是哈罗德哈姆这哥们也是在打出井之前受内部排挤,打出井之后因为公司合并不得不离开——有收获,但没相向中大。

  那是不是说人事间的努力从此没有意义呢?当然不是。

  书给我的最大启发是:无论最后会怎样(其实所有人结局都是个死),努力的过程总是值得珍视和回味的。成功的人可以回首自己没落时的样子,没有成功的人也可以庆幸自己生奉其时,有过努力的机会。

  结局都一样,那么好的我要付出120%的努力!再次向前!

  《页岩革命》读后感(六):人类思维不断进取的革命

  没有什么如工业革命般对近代世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而工业革命又主要是由能源推动革命进步的。能源对于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作用也不言而喻。能源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国计民生甚至是外交关系,还可能直接引发战争,所以没有战争的现代世界,对于能源的争夺与攫取,就成了至关重要的话题。而本书则从美国开始从页岩中寻求能源开始,为我们讲述了一段真实的故事。

  几位“石油个体户”在美国激发想象力,运用各种办法,对于石油以及天然气的大面积开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攫取到了巨额的财富,本书名为页岩革命,页岩确实是让这场革命有的放矢的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但是在我看来本书想为我们讲述的还是奋斗在各个地方的从事能源开采的人们上下求索的故事,乔治米切尔对于页岩开发的执着,施泰因斯贝格尔对于页岩开采新方式的探究与改良,切萨匹克能源公司的发展与壮大,数千亿资产的流动,这些就像飓风,席卷过华尔街,也席卷了每个人的生活,有多少人因此获利,就有多少人因此落魄,这飓风让很多人身不由主,但飓风也掌握在那些弄潮儿手中。看完这些,不得不感叹,这本书从另一个层面诠释了“美国梦”的涵义,不论你是85岁高龄的老人,还是黎巴嫩的年轻人谢里夫苏基,不论你是出身中产家庭的高材生,还是贫困家庭中习惯举债度日的孩子,都有可能在这美国这块土地上寻找属于自己的金矿。

  而分析成功背后的原因,我想是因为美国的能源产业容许“个体户”的存在,同时成熟的市场与辽阔的土地都为他们敞开着,每个人都能在其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也许你是异想天开,也许你的想法天马行空,但是只要你能够说服别人,让别人相信,能筹措到资金,那么接下来就是可以任你表现的舞台了。而美国的土地制度也为石油天然气的大面积开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几位“个体户”在努力改善钻探方式,寻求新能源基地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财富积累,同时也改变了整个美国的能源现状以及美国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轨迹,还有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我想这些也是他们始料未及的吧,所以虽然这本书结束的时候,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作为页岩革命最初的倡导者乔治米切尔已经过世,但是他们对于美国甚至世界以及今后数十年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页岩革命》读后感(七):疯狂的石头

  最早听到页岩二字,还是自己在读官仙的时候。官仙里面的北崇区,就蕴含有大量的页岩。当然,那本书里说的是油页岩。我在百度上查过,油页岩又叫油母页岩,是页岩的一种。对于地质学的这些东西,我是外行,一点儿也不懂,不过照我估计,本书里所提到的那些能够产生石油和天然气的页岩应该就是油母页岩。我国的油页岩有很多,大约是全球第四位。也如这本《页岩革命》所说,油页岩的开采对环境的破坏还是比较严重的。

  能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现代的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电,煮饭离不开煤或者天然气,想要出行又离不开石油,可以说能源就在我们的身边,而能源危机势必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除了能源危机,我国尤其是我们华北,又面临着另外一个问题,环境。雾霾的影响十分地巨大,我们华北的城市并没有因为堵车而限行,反倒是因为雾霾而限号。按照本书的观点,中国的雾霾多是因为烧煤造成,如果换作烧天然气,雾霾将会少很多。对于作者的这个论调,我并不十分认可。雾霾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单纯地把责任归结于煤炭的使用上,而且燃烧天然气也会形成雾霾。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天然气应该比煤炭好一些,至少它在运输上会比较便利,而且比较干净。虽然我们这里是小城市,但是我们大多数的居民也都用上了天然气,并不像以前那样使用煤气。

  虽然对作者的很多言论都不以为然,但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页岩革命》真的写得很精彩。我们可以说这本书讲的是能源危机,讲的是新能源,讲的是环境保护,这些都对,但是如果用最精确的话来形容这本书的话,我们应该说,这是一本讲述那些新能源企业家们苦苦挣扎的发家史。

  美国的科技远远地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点是不能否认的,要不然我们也不会不管不顾地浪费自己的时光,整整一代人去学英语。按照本书所讲,美国人掌握了开采油页岩的技术,但是我们中国人并没有掌握这种技术。这种技术很先进,但我认为,它对改变当今世界的能源格局作用不大。因为油页岩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掌握了开采油页岩,也许我们能够多用几十年的石油和天然气,但是大趋势却是无法改变,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去提高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而油页岩的开发显然对这个大趋势没有帮助。另外,油页岩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尽管作者在本书的结尾处专门阐述了,油页岩的开采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大,但我相信,事实绝对不会如此,油页岩对水源、对耕地都会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开采油页岩,也许并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以上的话其实全是题外之意,大多是我读完本书之后的感触。没有办法,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就摆在面前,尽管自己人微言轻,但也是对这两个问题有着切肤之痛的,因为它们离我们的生活太近了。

  一本书能够引发读者如此之多的题外之话,已经足以证明此书的成功了。因为读这本书已经让我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产生了交流的欲望,还让我积极主动地去求证、寻找一些与书中内容相当的知识和数据。不得不说,这个应该是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吧。

  本书另外一处吸引人的地方自然是书中的故事了。我觉得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故事集,书中收集了美国走在别人前面的能源大亨的发家史。这些大亨们的经历都很忐忑,很曲折,这恰恰印证了我最喜欢的一名网络写手的话,成功没有幸至。这些大亨们如果不努力,不坚持,不挣扎,不痛苦,他们是不会有今天的财富和地位的。一个人要想成功,那就必须付出别人无法付出的东西。这东西可以是钱,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一种非人的努力。你只有做到别人不能做到的,才能成就别人不能成就的。

  书很好看,也很厚实,足够读者们欣赏的。虽然厚度无法让我们一口气读完,但绝对吊着我们的心,让我们一有时间就想翻看几页。

  还是那句话,人大出品,必属精品。也许这些精品你看不懂,看不透,但这并不足以影响它们不成为精品。我很庆幸,这本精品我看明白了,也喜欢看。

  《页岩革命》读后感(八):看看故事也不错

  我不是一个喜欢经济的人,大概是因为我口袋经常很扁。但我却是一个喜欢故事的人,大约是因为自己的人生平淡。

  之所以接触这本书,是因为朋友的力荐。那就读读看看吧。抛开这场能源革命背后的页岩气不说,我还是被这些“富豪”的故事吸引。

  他们真实的生活,他们遇到的挫折,他们的家庭和孩子,他们的事业,他们永不放弃,他们一意孤行。他们贪婪、自负,他们真的很像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但是,就是这些其貌不扬的人,改变了整个美国的能源格局,你能相信吗?他们有什么本事?有的甚至没什么文化?到底靠了什么呢?

  书的开头有一个人物介绍表,复杂的关系一度让我退缩。可慢慢看下去你就会佩服作者的讲故事能力,他让每一个人都变得很像自己,个性鲜明,有棱有角,慢慢读下去,你就进入到了故事中,仿佛自己也参与其中。

  说了这么多,还是继续去看书吧。

  《页岩革命》读后感(九):病猫有时强如虎

  话说咱们民间有句俗语,“老虎不发威,以为是只病猫”。这话搁在《页岩革命》这本书头上,恰如一顶量身定做的帽子,正合尺寸。

  从格雷戈里.祖克曼书中可知,美国人给搞石油的个体户起了个绰号“野猫”,大意是,净干些不靠谱的事。

  读后掩卷回味,且不说书中这些野猫失意时倾家荡产跳楼的心都有,“落草的凤凰不如鸡”。也不说,他们得意时玩上亿美元资金似乎眼都不用眨,“得势的猫儿欢似虎”。

  笔者仅做为石油天然气行业从业者,感觉仔细读完本书,起码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思考分析很多问题。

  譬如说:

  咱们中国的页岩气为啥没这么大动静?

  中国的页岩气开采可以依靠哪些人?

  页岩气何日才能在中国的能源大戏中唱主角?

  仗着读本书的底气,笔者愿试着联想回答一下。

  首先当然是国情不同了。我们是土地开采权政府占主导地位,土地,国有的。三桶油特大国企担重任,至于个体户,顶多跑跑龙套而已。而美国法律,赋予土地业主有土地开采权。我们是三桶油特大国企在国内不用转圈找投资者。而在美国你想找气找油,先弄钱,求投资者。

  其次是干事的人不同。细读书中可知,美国那些“野猫”,英雄不论出身,只要你有钱买地,有钱找气找油,直奔名利双收目标,超自信要改变世界,就拉公司开张。赚了就红火,赔了就认栽,这些人的背景、出身、经历、风险承受力,那叫惊心动魄。而在我们国家,类似这样的能源“疯子”,目前还不见踪影。

  有个叫马云的很象这类人,但他好像目前还不搞石油天然气。

  哪个恒大老板也象这类人,他目前好像也不搞页岩气。

  再次是开采环境不同。中国目前陆上开采页岩气的管道、技术、配套服务公司、生产商还不完善。而美国则已有广泛的能源基础设施。“野猫”们明争暗斗拼技术革新。另外美国的页岩气比较集中于人口密度低地方,中国的则分布于地震多发区。

  至于中国的页岩气开采能源依靠哪些人?在下分析走向,将会是群雄争鹿格局。三桶油是中坚自不必说,然而也并非高枕无忧, 近日,,国土资源部刚出手,对中石化未完成页岩气承诺勘探投入,开出首张罚单,即为一例。

  另外,早在2012年,国家已宣布有限对外资开放页岩气开采权,那么象书中的美国这样一些“野猫”,有利可图,肯定会找上门来。还有咱们在陕西也有多种经济体搞石油模式,页岩气开采说不准哪天也会发民营经济的准入证。氛围到了,中国“野猫”也未必差美国那些“野猫”。

  显然,改革、引进、开放、搞活、互利共赢,将会是中国页岩气开采新格局。

  最后探讨关于中国页岩气代替石油的可能性。目前而言,肯定不会取而代之,但若人们留心中美关于气候变化声明,双方要加强清洁能源合作的承诺,不难看出,中国不会坐视地下可观的页岩气睡大觉。中国加快页岩气开采步伐,亦是顺应天时地利之举。

  细读这本书引出对以上三个大问题的胡乱猜测,俺无意为这本书做广告,但常言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你懂得。也许,翻译这本书的远见和效应,多年后才能显露吧。

  今天俺只是感慨,只是自信,谁敢说,若干年后,中国不会冒出几个可敬的“病猫”鼓捣页岩气?

  中国“野猫”啊,亲,你在哪里?

  《页岩革命》读后感(十):穿透页岩的,是一种美国精神

  如果你问我感觉美帝国主义都有哪些致命弱点?我第一反应估计就是石油不足,如果再说其他的,似乎就要费脑筋了。因为所接触的美国信息,除了德先生与李小姐,除了好莱坞电影,就是不停的在中东挑起事端,传说这一切都是为了石油。国内某些战略家(大多口头的战略家),一谈对抗老美,首先想到的也是人家石油消耗大却自我供给少,事实上,几年前,美国确实还在担心石油依赖,几十年前,美国甚至因为石油还爆发过经济危机;几年前,俄罗斯还因为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在国际上牛逼哄哄,可是现在普京大帝提起石油却是气急败坏。这一切,都是因为,老美开发出了页岩气。甚至一下子使老美有了成为“下一个中东”美丽前景。所以,这就不得不使我关注页岩气,而目前唯一一本比较权威的有关页岩气的著作,就是人大出版社这本《页岩革命》,人大社最近发展势头不错,表扬一下。

  其实,也不能怪这方面的书少,据我猜测,对于这一高难度潮流,美国貌似也是刚刚关注,而且这方面的题材,不是一般人能驾驭的,必须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与广阔的视野才行,本书的作者格雷戈里•祖克曼恰恰是合适的人选,这位《华尔街日报》资深专栏作家,是华尔街的老混混记者,为著名的财经专栏写作对冲基金、投资等方面的文章,有着这样的平台和背景,才有机会接触那些疯狂的企业家。而本书讲述,就是几个被认为极度投机和疯狂的企业家,如何靠着近乎偏执的创业精神和技术创新——但我认为,正是这种对创新的偏执,而且偏执起来有可能成功,正是一种美国精神——为美国带来页岩油气开采的革命性变化。

  同样具有页岩气,为什么页岩气开采技术在美国能够率先商业化?而不是俄罗斯或者中国?尤为惊奇的是,这次岩页革命依靠的还不是大牌的能源公司,而是几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主,堪称企业家中的屌丝,但正是他们,却用坚韧的想象力和狂热,抵抗住了各种压力,几乎把整个公司的利润都压上来做一件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但他们却成功了。这就是一种美国精神,只要肯冒险、只要肯创新,敢想敢干,出身并不是问题,哪怕是在这种能源行业。这一点,俄罗斯没有这样的环境,中国也没有,是美国独有的,所以页岩首先在美国被穿透,是偶然中的必然。

  当然了,页岩革命不是没有负面影响,而是很大,但是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如何规避负面影响,估计单靠美国精神就不行了,需要世界的共同努力。而这本书,对于我们了解页岩革命、享受革命成果、规避风险,都有一定启发,值得阅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