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家01·中日之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家01·中日之间》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23 03:04: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家01·中日之间》经典读后感10篇

  《大家01·中日之间》是一本由李长声 / 贾葭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家01·中日之间》读后感(一):他们眼中的日本

  他们眼中的日本

  《中日之间》/by烟波浩渺

  《中日之间:理解和错位》本书的书名非常明了点明整部书的主题,书中是众多名人对于日本的了解和认知的合集,有我喜欢的叶倾城、闾丘露薇,任饮冰知名作家。鸠山由纪夫为本合集做的序言,分析了中日各方面的差异,一个理智的文人,让读者展示他对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理解。

  合集中精彩的篇章很多,如靖国神社、日本艺伎、日本AV产业、“饮会”、猫文化、原子弹事件。都值得去学习和了解,不在是局限于从各抗日神剧看到的。

  简单说两个我喜欢的文章。

  席越的《如何嫁给人一个美国总统》写的格外风趣幽默,最后的结论是想嫁给总统,就要变得比总统更牛。十分有励志的味道。主要以写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为主,米歇尔不仅仅是一路通关做学霸,还是持家有道,教育两个可爱女儿好妈妈。这个文章让我了解到米歇尔的“营养餐”计划,确实是只有做了母亲的人才会做到关心孩子的饮食健康问题。把过去的油炸快餐改成有水果、有谷物营养餐。这点我也非常认同,如果一个国家的第一夫人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关爱孩子,我由衷的敬佩。

  看了叶倾城“我没有资格说原谅——评《放浪记》”书评,发现这才是融入到血肉的真情实感的书评,自己书评还差得远,需要学的太多了。作者从不喜欢林芙美子说起,第一句就表达出对她的不喜欢,接着引用她在侵华是发表的令人发指的言论,然后讲述林芙美子的生平,为自己的不喜欢摆事实。从文笔到构思一点点分析《放浪记》的优缺点,让人深入了解这本书。

  一本很好的解读近代中日关系的科普读物,读起来毫无压力,客观的见解,更多是从多方面了解了日本的文化,风俗和思想方面的内容。

  《大家01·中日之间》读后感(二):美国为什么对日本动用原子弹

  文/刘柠

  与美国相比,在核裂变现象的发现和实验阶段,德国虽一度领先,但在核弹研发过程中,却丧失了先机。主要原因是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种族歧视和排犹政策,“恨屋及乌”,觉得“原子物理学是犹太人的科学,而“美国作为犹太人统治的国家,没啥了不起”。大概是早年失意的小布尔乔亚艺青经历使然,希特勒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全无体察,认为两年后才有可能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无非是“明天的兵器”,远水不解近渴,而他迫切需要的是导弹等“今天的兵器”。尽管有施佩尔等人拼死谏言,却终未得到希特勒的理解和支持——德国事实上放弃了核弹的研发。

  而差不多就在同一个时期,日本统治集团却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陆军和海军方面均做了相应部署,设定了战略目标,铺设了研发体制,其主导者就是仁科芳雄。据美国历史学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道尔(John W. Dower)的研究,日本原子弹开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41年至1942年为第一阶段,是军部组织的预备调查期;1942年7月至1943年3月为第二阶段,由海军主导的专家委员会论证制造原子弹的现实可行性,即“B研究”[ B为“Bomb”(炸弹)的缩写。];1942年底至1945年4月为第三阶段,在陆军的主导下,在东京帝大实施“に号研究”[ 战时日本原子弹研发工作的暗号名。“に”为仁科芳雄姓氏开头的假名,一般写作片假名的“ニ”,为区别汉语起见,本文中特写作平假名的“に”。];第四阶段始于1943年中,至战败无果而终。在海军的主导下,于京都帝大实施了“F研究”[ 核裂变研究,F即“Fission”的缩写。]。

  与美国不惜以“举国体制”打造的“曼哈顿计划”相比,德国在原子弹研发上的投入少得可怜——全部加起来只有约100名科学家和1000万美元。以至于战后,美国调查团对战时德国的核武研发状况进行了一番深入调研后,团长Kramish说:“整体而言,德国铀制造设施的规模之小,到了滑稽的程度。”那么,与德国的“滑稽”相比,日本如何呢?约翰·道尔认为:“与美国所投入的研发经费进行准确比较,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日本与美国研发计划的规模之差到底有多大,是可以感觉到的。如果粗略地以战时1美元兑4日元的汇率来估算的话,曼哈顿计划所投入的20亿美元应该是日本的3000倍以上。”

  3000倍,是什么概念?何况这还只是研发资金上的差距,如果再加上人力和物资要素的话,两国的差距真不可以道里计。战后,透过曾参与战时原子弹研发工作的科学家所写的一些回忆文字,我们得以一窥当时的窘况。如加热实验必须使用砂糖。因砂糖在当时是珍贵的战略物资,属于珍稀奢侈品,陆军方面迟迟不予配给。彼时在理研负责六氟化铀制造实验的一位名叫木越邦彦的年轻研究员实在等不及,不得不回家,从自家的厨房“监守自盗”,偷偷带回实验室,乃至遭到母亲的训斥。1944年5月,终于从陆军方面入手了20公斤砂糖,木越立马成了理研的大红人。拎着砂糖一路走过职场,无论到哪,都会被人围踪:让俺也尝一口!

  《大家01·中日之间》读后感(三):ioracode上线,请订阅关注!

  甲骨文工作室微信公众号ioracode(oracode为甲骨文品牌英文名称)现已上线!甲骨文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关于书、关于文化的传播、交流平台。欢迎各位书友订阅关注! ID ioracode

  Ioracode招募公告

  成为ioracode 书评家

  ioracode是一个以书为媒的平台,我们希望在这一平台上刊登各种“好书”的书评(不局限于甲骨文的图书),如果你自信自己可以写出关于好书的好书评,我们邀请你成为“ioracode 书评家”。

  成为ioracode 观察家

  甲骨文所出图书以翻译类图书为主,我们尤为关注国外思想文化界的动态。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关注此类动态,有阅读和翻译外文的能力,能够给读者提供新鲜、有料的信息。我们邀请你成为“ioracode 观察家”。

  成为ioracode 翻译家

  一个时常困扰甲骨文君的问题是,一部好的翻译作品出版后,往往难以约到与书匹配的书评。而这些作品在原出版地往往有不止一个“大家”写书评评价。如果你有阅读《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国外媒体书评版的习惯,并且有能力翻译这些书评,我们邀请你成为“ioracode 翻译家”。

  成为ioracode 鉴赏家

  好书值得看,但时时刻刻都思考这些博大精深的内容是不是太枯燥,太乏味?而且,生活中还有很多好玩的事情。如果你经常关注国内外那些好玩、有品的信息(比如设计、电影、戏剧、绘画、游戏……)并能对其加以评点,我们邀请你成为“ioracode 鉴赏家”。

  关于报酬

  作品一经在ioracode平台上发表,高大上的甲骨文新书送你,如果是有限量版的,非限量版不送。

  志同道合的你,准备好了吗?如有意,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作品(作品要与应聘职位相关,且保证原创)发送至oracode@163.com 。

  《大家01·中日之间》读后感(四):很好kanan

  你发国际分工过好几个号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V个更好发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好哥哥哥哥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发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该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功夫功夫cvnfggghehe你发国际分工过好几个号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V个更好发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好哥哥哥哥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发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该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功夫功夫cvnfggghehe你发国际分工过好几个号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V个更好发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好哥哥哥哥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发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广告该方法方法方法方法方法功夫功夫cvnfggghehe

  《大家01·中日之间》读后感(六):《中日之间:误解与错位》新书预订:签名书及精美礼品等你拿

  台湾作家陈念萱江南访古,在文章里写下一句话:“想像中,日本京都盗取的唐宋文明,该如何魂归故土?”

  尽管有着重重仇恨与层层隔阂,但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乡愁,才使得“日本”成为国人心目中永远的关键词。

  但,亦因为仇恨与隔阂,正如刘柠先生断言,到今天,我们仍然不懂日本。

  这一次,腾讯《大家》由“甲骨文”出版面世的首期MOOK,就是为此而来。

  我们邀请了长期生活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人、媒体人,以更宽的视野、更深的思考来看现在的中日。

  李长声、刘柠、茂吕美耶、汤祯兆、俞天任、姜建强、野岛刚、饮冰、王东、成庆、黄章晋、内藤康、张石、朱白、桥本隆则、叶倾城、维舟、马少华……

  除集结多位“知日派作家”外,本次MOOK书组稿时,《大家》还特别约了一位神秘嘉宾的稿件,在这篇稿子里,有着这样一段话:”……不能只通过媒体的报道去了解对方国家,文化的真髓深藏在普通的生活和普通的民众之中。”

  信然。

  放下《菊与刀》、对AV的执念与靖国神社的争端,抛开中国人想象中的刻板日本,让我们认识这位邻居真实的一面。

  ------------------------------一大波福利扑面而来-----------------------------------------

  在正式出版之前,我们已经开始做签名版图书的预订活动,在活动期间,大量和签名书和各种精美礼品,等你来拿。

  【游戏规则】

  活动一【豆瓣预订】

  在7月10日前,在《中日之间:误解与错位》豆瓣主页,点击“想读”。

  我们会在点击“想读”的读者中,随机抽取10位幸运读者。

  获奖读者福利:

  1、本期《大家》MOOK一册(随机附任一作者签名,亲们也可以在点击“想读”时指定自己想要哪一位作者的签名版本)

  2、《大家》限量版时光笔记本一册(下图)

  3、作者见面会特约资格和特别介绍

  活动二【微信“交友”】

  第一步:添加大家微信助手(ID:dajiazhushou),跟主页君做盆友。

  第二步:带评论转发本条微信,并截图给到大家微信助手。

  (评论可以是您对《大家》编辑部或对某位作者的提问,也可以是意见或建议)

  ==========================================

  1、前三位转发并通知主页君的朋友,将得到:

  ——随机作者签名图书一册

  2、我们将把所有提问或建议转发作者及编委会,并由作者或编委挑选十个问题作答。获得作答的朋友,将得到:

  ——随机作者签名图书一册

  ——《大家》限量版时光笔记本一册

  3、此次,我们不做朋友圈集赞活动,但如果您转发之后,发现朋友圈的点赞数目很多,也可以把截图发给主页君,主页君将随机抽取三位热心朋友,赠送:

  ——有三位以上作者的签名图书一册

  ——《大家》限量版时光笔记本一册

  ——腾讯蓝牙耳机礼品装一份

  ——作者见面会特约资格和特别介绍

  请注意,这仅仅是第一波活动,关于更多的信息,请关注我们的微博(腾讯微博 @大家;新浪微博 @腾讯大家频道),更多纪念品等你来拿。

  是的,我们是在刷数据和存在感,因为这些文章,值得。

  -------------------------------------------

  关注《大家》微信号:ipress,查看更多精彩!

  《大家01·中日之间》读后感(七):【腾讯·大家】日本华人中文笔会暨新书发布会

  活动详情

  【主题】

  通识——面向未来的中日之间

  【嘉宾】

  鸠山由纪夫:日本前首相、东亚共同体研究所理事长

  白西绅一郎:日中协会理事长

  杨瑞春:腾讯微博副总编辑

  杨文凯:《中文导报》社长、总编辑

  郭均成:《现代中国报》社长

  【作家】

  李长声、姜建强、张石、刘柠、野岛刚、唐辛子、蔡孟翰、王东等

  【时间】:7月16日(周三)14:00—17:00

  【地点】:日本东京外国人记者俱乐部(公益財団法人 フォーリン・プレスセンター)

  〒100-0011 東京都千代田区内幸町2-2-1 日本プレスセンタービル6階

  【主办方】:腾讯·大家、现代中国报社、中文导报社、中华新闻社、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S. 本次活动在东京举办,小伙伴们可通过关注腾讯微博@大家,新浪微博@腾讯大家频道,收看现场直播。参与话题#腾讯大家沙龙#,留下你想说的话和问题,有机会获得主页君转发和礼物哦。你还可以通过豆瓣“腾讯·大家”以及微信号:ipress随时接收活动讯息,腾讯大家后续还会有活动的实录精编呈现,赶紧关注吧:)

  【活动内容】:

  腾讯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之一。腾讯大家是中文互联网第一舆论场——汇聚中文圈最优秀的作者,关注全球热点话题,为读者提供最新最快最有价值的阅读文章,点击率屡有创新。

  《中日之间:误解与错位》是腾讯大家推出的又一力作,这是在腾讯“大家”专栏的基础上开拓的MOOK,并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在6月下旬正式出版。这期MOOK以日本为主题,邀请了众多知日派作家,探讨了日本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首次系统地向中国读者呈现最真实全面的日本作品代表。

  兹借本书出版之机,腾讯大家联合在东京的华文媒体及等举办以“通识——面向未来的中日之间”为主题的华文笔会及新书发布会,以探求中日两国更为深入了解的新路,发掘更多的华文写作者,提供更广阔的交流沟通平台。

  本次活动内容主要包括:

  1.《中日之间:误解与错位》新书推介会

  2. 日本华人写作与中日之间

  《大家01·中日之间》读后感(八):恩怨情仇

  用自己的文化价值尺度去衡量他国的文化,必然产生文化误解和文化错位。

  中日之间的恩恩怨怨用几天几夜都说不完,我们也曾说过日本是中国附属的弹丸,也畅想过远亲不如近邻,四十多年前的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他用如椽之笔写过一首词,为贺为祷,有云:“堪回首,两千年友谊,不同寻常。岂容战犯猖狂,八十载风雷激大洋。”

  后来也感叹道中国和日本在海上国境相接,但我们一千五百多年来和中国的关系没有过非常融洽的历史。

  以史为鉴,首先那历史必须是真实的。凭借着意淫凭借着怨妇情绪,我们没有办法做出真正的评判,这本书用走进日本的方式去交流,想想他们的轻松,想想他们的紧张,想想他们的生活,我们根本不一样,但是我们又那么的神似。

  我相信文化的向心力,凌驾一切,总有些超种族的东西能够感动我们,希望以后的媒体以后的权势远离人与人真正的感情。

  《大家01·中日之间》读后感(九):如何嫁给一个美国总统

  文/席越

  ……简单概括一下年轻的米歇尔姑娘吧,她就是我们从小听说的,那种县级、市级高考状元,女学霸。学霸最后一直通关成为女博士。

  从哈佛法学院毕业之后,米歇尔事业发展顺利。她先在一家全美排名第6的大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几年后成为芝加哥市长助手,负责城市规划和发展,之后她成为一家非盈利机构的执行董事……

  她和奥巴马的相遇是在律师事务所时——学霸米歇尔当初只是选择了一个跟着她实习的实习生约会而已。有过北美实习经历的人都知道,在一个有正式职务的公司员工眼里,实习生不过是一个学生,一个小屁孩儿。更何况米歇尔是一个年轻气盛的女律师……但是,当年学弟奥巴马追求的很真诚。

  在米歇尔所有的才能中,我最崇拜的是她做妈妈的本领。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她说两个相差2岁的女儿都由自己一手带大,从来没有请过保姆。她的两个女儿每次出现,都是一副阳光明媚、家教很好的模样。

  除此之外,我无法想象一个“和所有的母亲一样,在事业和家庭的双重角色之间挣扎、疲于奔命”的米歇尔如何坚持每天健身45分钟,并保持着“结实饱满的手臂”。为了展示这两条令人骄傲的手臂,她最喜欢穿无袖的背心裙出现在公共场合。《纽约时报》以语言犀利著称的专栏女作家MaureenDowd称赞米歇尔的“雕塑般的肱二头肌”:是“现在唯一一个能令人振奋的‘美国力量’的象征符号。”

  洪晃在南都的专栏曾提及,有75%的中国女人认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而米歇尔,无疑是美国独立知识女性的代表,她的例子是“干得好才能嫁得好”。

  最新数据表明,有高达64%的美国民众对米歇尔抱有好感,比总统奥巴马高出11%。她的人气一直高于奥巴马,我甚至以为如果米歇尔和希拉里一同参加下一届总统大选,那么将是一场势均力敌的竞选。别忘了,希拉里也是一名出色的第一夫人。

  如何嫁给一个美国总统?答案是:比总统更牛。

  《大家01·中日之间》读后感(十):春画是改变日本社会的利器

  文/桥本隆则

  在日本近代木版印刷技术发展下,春画的发展势头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顶峰,如在画中很多男女双方都是穿着衣服进行性行为的很多,这样就需要对和服的色彩、花纹以及式样等进行详细地描绘,所以在女性读者中,春画就是一张现代的时装画报。

  春画的绘画技巧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对春画描绘的金银摺、空摺、艳摺等手法充分地运用,使得画面的层次更清晰,人物的细部描写(表情等)都是栩栩如生,有透空感、真实模糊感,凹凸感觉都会在木版印刷中体现,当浮世绘的逼真程度提高后,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江户庶民的很大欢迎,当然江户的出版业也随着浮世绘的繁荣而繁荣起来,随之更是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大发展。

  与中国明代、清代的遭遇有相似之处,日本江户时代中,将军(实际最高统治者)的更替,有时春画或者色情小说会遭到严厉管制,但是它以顽强的生命力保存下来,而且还有发展。因为当时买春画的不仅有平民,还有很多诸侯或者武将也在购买收藏江户的各种各样的春画,有些大名(诸侯)会请来当时一流的画师,或者色情作家,为自己专门绘制,制作特有的春画年历,在每年的正月以后大家就拿着这些年历来到议事殿中,新年第一项工作就是交换春画年历,然后相互品评,最后选出当年的最佳春画。

  根据多项研究知道,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不仅仅有艺术价值,还是当时人们普通生活、风俗、生活习惯,以及对事物的看法的表现。而春画是以性为主题的最大一个组成部分。根据这些绘画,有的专家甚至提出,江户时期性生活的自由度,远远超过今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