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消费社会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消费社会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01 05: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消费社会经典读后感10篇

  《消费社会》是一本由[法] 让·鲍德里亚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消费社会》读后感(一):双十一之后的锥心之作

  让·鲍德里亚著,19.5万字,3章,203页

  每一章都分成若干节,建议适当按节阅读即可,这并不是一本很易懂作品,我也只能竭尽所能写出我所能理解的。

  当消费主义肆意流淌的时候生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们,“受到物的包围”,越来越成为官能性的。本来应该成为物的主人的人,反而被物所俘获,消费关系中暗含的“暗示意义链”成为一个链条,从广告靓丽橱窗,里面所展示的真的仅仅是商品么?

  怎么可能

  里面实际上是符号,是由商品的制造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所共同传递的符号。我们所购买的其实是这个符号,而非商品本身。

  为什么消费者会被这种符号所控制

  消费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控制了整个社会,消费的基本机制就是集团阶级、种姓(及个体)的形式自主化。在消费中,我们认同了某种符号,而正是这种符号代表了我们所身处的集团、阶级、种姓(及个体)(事实上符号并不仅仅限于这些,民族本质都只是想象共同体,《人类简史》中已经阐释得非常清楚,人类能赢,就是因为人类会想象)。

  这种意识形态的创造需要的则是广告、时尚、创新,当然还有消费主义所生产景观——我们的社会太丰盛了,以至于物的殿堂——购物中心,成为消费主义的先贤祠,而商品成为我们所崇拜的神祇。(这个在《赋魅于一个祛魅的世界》会说到)

  这种意识的塑造流淌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越来越频繁的所谓时尚,事实上就是一种计划性的销毁和演进。广告的本质则是让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至于身体那更是一件最美的消费品——你真的需要哪些护肤保健营养,健身,饮食么?你真的确定这些需求不是生产这些东西人生产的么?你确定你需要香水,需要包包,需要更多的STEAM,需要一把机械键盘,HIFI耳机

  确实,购买能获得解放——因为消费社会最大的解放就是对你买买买的行为的解放。

  怎么可能只有买买买?

  你确定你需要休闲?你真的需要在假期跑出去拥抱大好河山?难道这些真的是你自己所需要的?所谓的休闲就是非工作日的话,那么我们事实上在干什么呢?——通过工作赚取原本就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我们把自己变成了金钱粪土和时间的粪土。而更大程度上的所谓休闲,难道不就是换了一个领导打工么?——出去旅游你不花钱么?

  好了,这本书到这里就结束了。

  没错,坏坏的社会学家只说了问题所在,而解决问题的话——他一个字都没有写。

  我能理解的也就这么多,这本书是最能体现信息质量以及所谓“元知识”的重要性作为非常标准学术著作,这是一本艰深的作品,但是却也是“一手知识”,所谓的消费景观,消费符号等等等概念(这些可能也不是一手,但我的能力也就看到这了),在后边的几本书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展开,或者说在“二手知识”中的干货,往往在“一手知识”中仅仅是一章或者是一节,当然,“二手知识”可能还会衍生出“三手知识”甚至“四手知识”,越来越易读也越来越水,对于读者而言,其实应该有意识地从“四手知识”上升到“三手”/“二手”/“一手”知识,否则总是“咀嚼别人咀嚼过的口香糖”一定会营养不良,不论哪个角度,哪个方面,都应该有意识地在消费升级同时进行认知升级,“只读看得懂的书,等于没读过书”。

  :这本书封面二维码能扫哦!

  《消费社会》读后感(二):消费的总结

  看前半部分,我以为本书只是讲消费这种行为。后面看完,发现作者其实是在写一个大概念,即“消费社会”的概念。

  本书翻译实在是艰涩难懂感觉只看懂了40%。不过里面的很多点,对当今社会、人的某些现象和行为,做了比较好的总结,比如我们消费一辆奔驰,并不是在消费它的实用功能,而是消费它所代表的社会地位给我们的虚荣感;比如做广告,本质一定是要做出一种“氛围”为佳,以对我们表示关切为次。我们去买陆虎,就是买陆虎这个品牌所营造出来的男人刚毅潇洒的这种氛围;相反,我们受够了无数次去大型理发店服务员理发师百般讨好我们,但我们并不会开心,而是感觉到恐惧,因为我们知道,他们的目的是让我们充钱办卡。现在只要有这样的店,我决不想去第二次;城市工业界的影响使得新的稀有之物出现:空间和时间、纯净空气绿色、水、宁静……在生产资料服务大量提供的时候,一些过去无须花钱唾手可得的财富却变成了唯有特权才能享用的奢侈品

  《消费社会》读后感(三):一次无效的揭露

  消费品通过相互暗示和关联来构建起一个无法逃遁的大网,消费者在物品的朝生暮死中徒劳地寻觅某种位置,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妄念——在消费的世界里只有变动不居的相对位置。

  说消费是被「制造」出来的,或许隐含着某种误会,因为这让人感觉有一个阴谋资本集团在操纵一切。然而关键之处在于,消费社会里没有任何组织能够切断这个无休止的循环,一个大公司的垮台除了给同类提供一个空缺和引发社会新闻的一时骚动之外,并不能引起任何真正有意义涟漪

  固然可以将资本视为织网的蜘蛛,但是难道蜘蛛可以脱离蛛网存在吗?追问谁应该为现状负起最初的责任,无异于鸡和蛋的循环。当系统开始运作之后,其组件相互推动——一个不受外力运动物体并不需要一个额外的动力源,甚至在它的内部也无法找到。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需要一个内部结构和各组件的相互作用力,以免自身解体

  一如既往地,大众传媒再次成为靶子。毫无疑问,如果让重复的部分相互抵消,那么生活的大多数时间等于空白发生屏幕上的「新闻」,成为世界「有事发生」的唯一证据。新闻事件成为类似古代帝王年号一般的东西——一种和人们毫无关系的纪年约定

  鲍德里亚不经意间提及可能有一部分人并不消费:一部分人能够获得环境要素理性的、独立必然结果。虽然他没有解释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

  既然消费对人的全部诱惑在于,它温情脉脉承诺一个永远无法抵达的天堂,并通过他者的影像来「示范」,那么打破这个无耻谎言的关键就在于,认清个体命运的不可化约。在原子化的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命运既高度相似又并不相通,并没有什么蓝图式的解决方案可以提供,甚至对这种方案的寻求本身就已经再度落入盲从的窠臼。

  鲍德里亚不提出解决办法恰恰证明了他的自洽——莫非读者仍然在期待什么定制的解决方案,而这不正是消费社会的特征?如果赞同消费不能带来通用的拯救,那么就没有理由幻想作者能提供替代品。大众传媒的全部无耻和愚蠢,就在于让人产生「理解」的错觉。人的相通之处寥寥无几,个体的解决办法只能在那些独特的不可言说之处。

  并没有一个推销拯救办法的上帝。如果这本书在记录和揭露之外,还让人从中直接挖出了任何矿产,那恐怕恰恰表明了某种误解。这本书的无效正是它最有效地方

  《消费社会》读后感(四):转自尹珊珊读书笔记:消费社会

  这本书谈到的是在现在的消费时代中,人是如何处于一种奴性境地的,因为收到了物品的包围,人越来越成为一种“官能性的人”、“不幸的消费人”,我们处于一个被“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人被“全套的物品”所强暴着,而且,我们不会再从特别用途上去看待某一个物品,而是进入了全部意义上去看待“全套的物”。

  炫耀式的景观对人的心理影响是深层的、结构式的,这种支配已经发展到一次性被整条欲望链所控制。我们真的是在进行“自愿的消费”吗?在中国今天的文化批判领域,唯独对于消费的批判是缺席的。

  在现代消费场景中,真实个人恰恰是被删除掉的,我们所消费的,是符号的秩序。消费逻辑通过意象性的符码关系,让人们进入一种他们欲望身处期盼的消费游戏,这种游戏要人们你追我赶竞争购买,自发形成一套“无意识的纪律”。消费,是一种基本机制。

  让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让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让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我们从大众交流中,获得的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所产生的眩晕。现在,我们身心的宁静,需要靠消费来维持,这是有史以来最强大暴力

  物的形式礼拜仪式

  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在以往的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人之后,留存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工具,而今天,人们看着物一代代消亡。

  现在,物品丰盛,而“丰盛”最基本和深刻的意义是在于:以全套或者整套的形式出现,几乎所有的物品,都提供一系列能够互相关联、相互否定的商品。很少有物品会在没有“成套”背景下被提供出来。所以,消费者不再是从单个物品的意义上去看待它,而是从全部意义上去看待全套的物品。

  商品被“文化化”,变成了游戏、故事。eg:你购买的东西,就是购买它的故事和“精神

  现在的杂货店,可以变成一座城市,巨大的shopping mall,里面甚至可以有教堂,迪拜的mall甚至还有足球场。我们在挑选mall的时候,一般会考虑两个条件:1.商业活力;2.美学感觉。

  在mall里面,一切的诱惑都是透明的,支付手段非常便捷,可以用信用卡,也可以用微信,不用掏出钱包,让你rarely感到自己真的是在花钱,你感觉前所未有惬意,仿佛春天永远在此。

  对于物品的期盼,使得平庸的日常生活得以延续,甚至说,购物是很多现代人的驱魔人,消费不只是满足生活需要,而是被当做一种奇迹体验的。我们从消费的交流中,获得的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所产生的眩晕。

  生活的封闭,如果没有日常生活的幻影,就会令人难以忍受,生活的宁静,需要永久性地被消费暴力来维持。

  这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极大的丰盛,是否在浪费中才具有意义呢?今天,生产物品的意义,并不是根据它的使用价值以及可以使用的时间而定的,正好相反,是根据其死亡而存在,也就是说,生产的时候,就规定了它什么时候该被下一代更新产品换掉。但是,消费者仍然如饥似渴。

  生产者预先为自己生产的物品安排好自杀日期,在消费社会中,我们需要摧毁物品,破坏是巨大的生产力,这一切在广告的支撑下得以实现。时尚的逻辑,就是一场针对消费对象的“指导性废弃”的游戏

  消费理论

  盲目拜物的逻辑,就是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

  人们从不消费物品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品当做能够突出自己的符号,或用来让你加入自认为理想团体,或作为一个更高的团体的惨遭来摆脱本团体。

  人类经济学的解剖:

毫不犹豫追求自身幸福; 偏爱那些最使他感到满足的物品。

  物品和需求的世界可能是某种全面歇斯底里的世界,而医学上,我们仅能够确定歇斯底里,而无法确认歇斯底里的过程中出现了哪种病痛,所以如果在物品和需求的分析上,所谓的客观特点事实上并不存在,任何确定都变得不可能,人的自我指认指向的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

  清教徒吧自己看作是一种为了上帝最伟大光荣奋斗事业,他可以把整个人生都用于生产自己的“个人品质品格”,反之,以同样的方式,消费者把自己看作是处于娱乐之前的人,看做是一种享受和满足的事业,通过对一切潜在的享受进行系统开发,来实现自我存在感受的最大化。

  有一句美国常用语:try jesus!意思是,什么都尝试一下,消费者总是怕错过什么,这是一种被扩散了的、挑动起来的普遍好奇,这就是“娱乐道德”,而且,娱乐道德是一种自发的绝对命令,就是深入开发能使我们自我兴奋、享受、满意的任何可能性

  关于消费的一切意识形态都使我们相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纪元,这场决定性人文革命会把痛苦英雄主义的生产年代,与舒适的消费年代划分开了,这个年代终于让人们证实自己的欲望——而这不是真实,真相是,我们进入了一个诡秘的体系,这种体系渗入我们的思想,进入了伦理和日常意识形态之中,表现为对需求、个体、享乐、丰盛……等等进行解放,享乐的主题代替了清教徒的主题。节约变成了反动。

  成为还是不成为自己?举个例子:有一个广告说,没有一个女人,在坐进最新款的奔驰车之后,不感到满意的!新款的奔驰,为你提供定制,可以有76种不同的喷漆,697种不同的内部装饰款式任您挑选。你比任何时候都更像自己了!这类的文本还有很多,数不胜数。这种主题包含着矛盾观点。事实上,无论你怎么进行自我区分,实际上都是向某种范例进行趋同。

  差异和垄断,在逻辑上是无法相容的,它们之所以可以在消费时代或者经济学里共存,恰恰是因为,差异不是真正的差异,相反,它只是表明了,消费者对于某种编码的服从,因此,对差异的崇拜,正是建立在差别丧失的基础之上的。

  中产阶级在消费上是最为幼稚的。

  消费被规定为:不再是对物品功能的使用和拥有,不再是个体或团体名望声誉的简单功能,而是沟通和交换的系统,是被持续发送、接受并重新创造的符号编码,是一种语言,一种已经转换成无意识的语言。

  “真正成为你自己”,这是令人钦佩的反复叙事,只有在此时,你最服从集体的命令,这既是诡计,也是辩证诀窍。另一种真相是,消费社会中,个体的自恋并不是对独特性的享受,而是集体特征的折射。

  eg:有一段时间,中产阶级热衷于购买并不成熟的中国设计师品牌,热潮过去之后,设计师们水平增加,销售却减少了。

  这种自我满足的邀请,尤其是针对女人的。这种压力是通过女性神话来对女人们实施的,然后,不仅与他人的关系而且与自己的关系都变成了一种被消费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女人之所以进行自我消费,是因为她与自己的关系是由符号表达和维持的,如果没有消费,女人会对自己的眼光、对自己的身材、皮肤都没有自信,原本属于她自己的东西丝毫不能给她带来自信。

  今天,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越来越自发地用两种音调进行自我表达。目前有两种趋势:

  1.男性:对自己高要求、不允许自己有半点欠缺,社会对你的监控不会忽略任何细枝末节,模特儿必须懂得选择,防止失败,其实和原始社会中的竞赛、斗兽是一样的性质,就是对人们进行区别分类,优秀的或者普通的

  2.女性:消费者被鼓励进行自我取悦,这是严格的讨好以及自恋式的关切

  说到底,人们仍然要求男人们扮演士兵的角色,而让女人们和自己的玩具戏耍

  因此,用社会霸权的话语来重新诠释这种结构对立:1.男性选择的是角斗:相对于挑战来说,角斗更加高贵,因为牵涉到的是荣誉;2.相反,存在于女性范例中的,是一种派生的价值,间接的价值,也就是“代入感身份”和“代入感消费”。女性只是为了更好地座位争夺对象进入男性竞争才被卷入自我满足的,也就是说,自我取悦是为了更好地取悦男性

  但是现在,性别范例有颠倒的倾向,或者说旧式的范例有被更新的倾向,以便获得更多的顾客。举例:性倒错范例的产生,和性别模糊化的青少年异军突起紧密联系,同时Prada的广告中,女性总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你甚至无法感受到摄影机背后的目光,Gucci则相反。

  大众传媒文化

  媚俗物:粉饰的,蹩脚的,伪造的物品,现在还有很多伪劣文化古迹和博物馆。媚俗四处可见,媚俗是一个文化范畴。媚俗的激增,是由工业备份、平民化导致的,在社会学中,它就是大众文化。所有“新来的人”,都希望赶紧拥有自己的全套武装。巴洛克就是媚俗的前身。

  站在“媚俗”正对面的,是“真实物品”,这两类一起构筑这消费世界。媚俗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贫乏,而且被大量占有。所以破事高等阶级做出相应的应对,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其他数量有限的符号,来和媚俗者保持一定距离,例如豪华版书籍,特制小汽车,引而不宣的品牌。

  媚俗永远不会改变,它的特性就在于其价值偏差和贫乏。而且,媚俗提出了一种反美学功能,就是模拟美学,而不是独创性美学,他们重现着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式样,然后进行一些滑稽的模仿,也就是持续模拟。这种模拟是与社会赋予媚俗的功能深刻相关的,这个功能就是,表达阶级的社会预期和愿望,以及对具有高等阶级形式、风尚和符号的某种文化的虚幻参与。我们也可以说是物品亚文化的文化适应美学。

  我们已经看到,消费逻辑被定义为符号操纵,而且全然是外在的。

  关于物品,其实还有另一种话语,就是艺术的话语。只是到了20世纪,物品停止了对道德和心理价值的参照,停止了在人的阴影下的间接生活,它发生了爆炸,这件事情上,达达主义和超现实运动帮了大忙。

  消费逻辑取消了艺术表现的传统崇高地位。流行之前的一切艺术,都是建立在某种“深刻”的世界观基础上的。而流行,则希望自己与自己的内在秩序相符,这就是工业性,以及系列性生产的秩序。一旦流行,从前的艺术品的“内在光辉”都不复存在了。它几乎可以说,就是一种去了魅当的艺术,是制造,而不是创造。

  有人会反驳,流行很简单,没那么复杂,实际上就是在自娱自乐,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流行意味着透视法的中介,再现的终结,见证的终结,人类的手的创造性的中介,这还是一种疯狂的野心,它要取消、超越整个文化的大事记录(及其基础)。

  唯一有意思的是,“流行”是第一个对自己“署了名的”和“消费的”物品地位进行研究的,虽然他违背了我们的传统美学道德。“流行”有一个slogan:旗帜就是旗帜,数字就是数字。简而言之,很多分析人士还是充满了疑惑。因为流行不是以周遭世界的本来面貌来对待它的,而是首先将它看做一个可操纵符号的人工场所、一个彻底的文化伪迹,其中起作用的,既不是情感,也不是视角,只是对其中含义的策略游戏。

  不可否认,流行“复辟”了整个艺术神圣化的过程,之所以说是复辟,是因为这个词的贬义,复辟的意义就在于本质上的失败。

  “流行”希望成为平庸的艺术,正是因此人们才会叫他“人民的艺术”。平庸,是当代版本的“崇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物品的真相,并不是在于它的用途,而在于它的指涉。

  安迪沃霍尔是最激进的,他的作品反映了一种对于艺术吸收和再吸收的愿望,从中我们可以同时发现一种美国性,或者说,美国式的实用主义。这是一个梦的两个方面。现在,没有什么会比“装出一副不由自主的模样”更让傲慢的了,没有什么比“致力于系列性的规律”更矫揉造作的了。他们的意识形态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种无力,不过,社会还将这种尝试神圣化。

  所以,决定这一切的是文化生产结构。

  流行文化的创作者和消费者,对于严肃文化的阅读也不会是逐字句地严密研究,而是一种泛泛的浏览,一种连续的记录。例如tee上的slogan,把笛卡尔画上去,我思故我在。懂其中意思的有几个呢?流行是一种关于“酷”的艺术,它并不苛刻追求美学陶醉和情感的深层牵连,而是只要求某种“抽象牵连”,也可以说是,某种有益的好奇心。

  总而言之,流行艺术不是平民艺术。因为平民文化的精神特质,恰恰就在于一种毫不暧昧的现实主义、在于一种线性叙述,而不是在于重复或层次的衍射、在于心理波折相关的情感参与。虽然流行文化声称,自己有无限的诚实,但我们更加应该看到它无限的暧昧,至于幽默嘛?见仁见智了。eg:MOSCHINO和麦当劳的联合。总之,流行文化和商业运作之间的关系,并非批判距离的微笑,而是勾结的微笑。

  随着大众媒体的变化和技术越发强力,真实世界的缺席就会越来越厉害,

  至于广告。真相是:广告并没有欺骗我们,它是超越真和伪的,正如时尚是超越真和伪的,物品的符号和功能也是超越真和伪的。广告艺术主要是要创作出非真非假的劝导性陈述。广告既不让人理解,也不是让人学习,所说的不代表物品的真相。

  最高级的广告,就是让你在不知不觉的环境中被说服,像水滴石穿一样,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广告已经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哪怕消费者已经看穿了它,也会相信它。

  靠讲故事、讲传统的广告,本质上就是“品牌主人公的传奇,正在让位给消费者”。

  最美的消费品,是身体。身体在各种区域完全出场,时尚、广告、大众文化、卫生保健、营养学、医疗学,让人时刻心头萦绕着对青春、美貌、阳刚或者阴柔之气的追求,附带着身体护理、饮食制度、健身实践,一切的快感神话,它取代了灵魂,看脸的时代啊!

  关于身体,有两个主导主题,一个是美丽,一个是色情。这两者是不能分割的,共同构成身体关系的新伦理。美丽对女性而言,变成了一种宗教的绝对命令。同时,在各处指导这身体的“重新发现”和消费的,还有性欲。色情全面渗入消费的整个领域,但是我们唯一被真正解放的,就是购物的冲动。

  苗条其实和美丽并没有天然联系。但是在消费社会中,很多商品都可以重复回潮、转变,只有苗条是永恒的要求,成了绝对的限制,身材苗条在消费社会中,成为了一种最重要的自身区别的符号。

  消费社会在提示人们:必须把你自己当做物品,当做最美的物品,当成最珍贵的交换材料。

  疲劳:疲劳也是“无理由”的,而且和身体不相关,指的是神经的消耗、抑郁,精神上越来越大的赤字,消费的主人公们疲劳了。疲劳可以理解为,当代人对这种生存环境消极拒绝的应答,实际上是一种潜在的暴力,甚至会变成公开的暴力。我们在我们的头疼里寻求避难。35岁就想退休。

  异化是无法超越的,异化就是“与魔鬼交易的”结构本身,也就是商品社会的本身;在消费的橱窗面前,人们是不会反省自我的,如果说消费社会再生产神话了,那是因为他便是他自己的神话。

  《消费社会》读后感(五):最近的读书心得,献给布希亚

  就是索绪尔开始把玩一个叫做“语言”的手电筒,不小心打开了手电,于是有了一个光柱。“哦,手电筒是一个‘能指’,发出的光就是‘所指’了!”。。。。。他被别的猴子们奉为手电筒之父!

  法国猴子看见,大惊,说这是个“结构”呀,咱们得顺着这根柱子爬上去看看。李维史陀就爬上去了(你管他怎么做到的呢?!),并且凭着博学和高端视角发展成了结构主义大师。“不同猴群的想法和行为都只具有手电筒和手电筒之间的区别,它们发出的光是一致的!”李维史陀如是说。于是乎在他的眼里世界变成了一系列的矩阵方程式,不同的文化只是输入了不同参数以后的一个确切地等式。所以文化矩阵足够多,我们也就可以解出所有的未知数。

  然后福柯出现了,拆开了手电筒,光自然是不见了。他进一步把电池和电线也剪开了。于是电池和电线也不见了。猴群发出惊叹的声音:“他是个解构主义大师!”

  最后出场的是布希亚,他拿起了手电筒(什么?手电没了?这对布希亚一点都不是问题,不信你自己去阅读一下布希亚就知道了),熟练的打开,却只照着自己的下巴。他微笑着却显示了他的狰狞!猴群们迷惑了,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他。

  《消费社会》读后感(六):魔鬼协议

  “当代公民之所以患上政治上的‘麻木’这种紧张症,是因为个体除了保有那微不足道的全民直选权之外,一切决定权都没有“(p184)消费社会的完美描绘。

  “文化再循环“,多么滑稽的场面,“再循环到它本来的存在状态中去。”

  原始丰裕社会存在真正的丰盛,因为原始人不需要有节制的消费。

  即使嬉皮士是在消费的体系里反消费,但他们至少可以做这种选择。哎,说我天真也好。80年代一去不返。

  读完真的太开心了,赶紧叫人来吃饭。翻译有点小毛病,但是相比同类作品,不令人失望。法国社会学真牛逼,接下来读la distinction。

  《消费社会》读后感(七):批判让人审慎

  有时当我读这些批判学者们的书、章节、观点,当他们对现实发出令人不悦的喃喃声,也许很多人对这些想法视而不见,但我觉得震撼、有共鸣;甚者,我更加悲观了,它们确信了我以前不可名状的悲观。

  《消费社会》同样是这样一本书:它让相信的人看到资本主义的消费披着自主的面纱高高操纵着个体;但它也是很左的,认为消费不是对物品使用价值的占有和耗费,而应理解为区别的符号,是我们沟通的语言,是阶级的编码,消费因此不是公平的,就像大学一样。消费看起来是自主自发的,但它从来都不是在单一的语境下完成的,我们会比较、参考,可以说这个看起来很私人的事情也成为了一种强制的集体价值;从政治经济学来看,消费不是需求而是生存,当广告不断贬低物品使用价值、社会不断推崇灯红酒绿的时候,我们都想摧毁已经拥有的物品,我们加速这个远远不能实现丰盛的社会,因为奢侈是被赞颂的。

  这里还有很多零碎的有趣“消费品”的分析,比如,对自己身体的自恋式投入;比如对暴力新闻的消费掩护了日常生活的平庸;比如广告中不断泛滥的色情符号不是欲望的表达,而是欲望的缺失(欲望是无法表达的);休闲是不可能的,因为时间的真谛是被耗费,而不是被计算等。我们看到,虽然他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矛盾、区分等思想让他对超越意识形态的个体关注不够(我的感觉),但是从他完成这本书的1970年到现在,里面几乎所有的情况今天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更加虚荣了;更加疯狂地扎进物质的世界寻求他人的认同了;我们越来越迷恋护理自己的身体以更有“交换价值”了;我们越来越把一切都变成衡量符号然后落脚到一个人的财富、背景了。

  所以你会觉得很压抑,因为你终于啃完了这样一本不轻松的书,你又用另外的眼光打量世界,但你走不出去,你很可能马上就要逛淘宝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但你只能说,一双批判的眼光不是让你更尖刻更厌世了,也是让你更审慎更明亮了。

  《消费社会》读后感(八):《消费社会》讲了什么?

  《消费社会》读书笔记

  鲍德里亚用符号学的方法对消费社会进行了新的解读和批判,着重强调了物的符号价值,内容包括了物的形式礼拜仪式、消费理论、大众传媒文化、性与休闲,主要揭示了消费社会的含义与特征,如何刺激并引起消费者无穷无尽的消费欲望。

  消费社会的特征

  (一)物的形式礼拜仪式

  1.关于丰盛的神话:

  “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 由人生产的物反过来包围人、定义人、塑造人,这是物对人的颠覆。

  丰盛往往以全套或整套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它诱导人们不断挖掘自己的需求,作者以杂货店和帕尔利二号为代表进行了阐释。

  在鲍德里亚看来,丰盛是有害的。它掩盖了社会的不平等,并通过消费构建新的不平等,“消费社会的主要代价,就是它所引起的普遍的不安全感”。极大的丰盛也意味着极大的浪费。“这种消费可以发展为消耗,是地地道道的破坏,而且具有特别的社会功能。”所谓的个性选择,只是趋同。消费者的自我选择,只是一个假象,所有的消费者都在生产者的掌控之中,消费者只是在不断趋同。

  丰盛的理论,意在提醒我们,人是主体,物是客体,如果人过度沉湎于物,会被物定义,甚至是颠覆,其实说到底,颠覆还是人对自己的颠覆。“人在穿衣服”与“人是一只填满了衣服的小动物”,意味明显不同,前者以人为主体,后者以物为主体,人是被定义在“物”上的。

  2.物的消费到符号的消费

  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消费的商品到底是什么?商品中包含了什么?它为什么让人着迷?

  鲍德里亚在马克思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维度,那就是物的符号价值。他认为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生产仍然占据支配地位,由于物的匮乏,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物的功能性价值。但现在,生产社会已经被消费社会取代。物的简单的功能价值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消费更多的是物所代表的意义,即符号价值。

  这里有个问题没讲明白,鲍德里亚认为人们是只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还是更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两种说法大有不同,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也可能是鲍德里亚自己没想明白。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完全不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只在乎商品的符号价值,这是不符合常理的,或者说,现阶段还达不到。如果只是更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那么只是个人消费选择问题,不必上升到整个社会的维度来警示。这里看来,鲍德里亚认为人们只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完全不顾商品的使用价值。

  鲍德里亚似乎把问题绝对化了,完全不顾商品使用价值的人真的存在吗?这种现象是普遍性的还是特殊性的?如果现阶段不存在的话,以后还会存在吗?

  (二)消费理论

  1.个性化逻辑:

  资本通过肯定人的自由来奴役人,张扬人的个性使人同质化。同样地,鲍德里亚也对消费社会中的“个性化”进行了批判。“个性化取消了人们之间的真实差异,使人们及产品都同质化,对差异的崇拜正是建立在差别丧失之基础上。”

  人们追求“个性”,其实只是消极接受一种符号,一旦自己进入或脱离某个集团。“物品”不再具有本来的意义,而只是一种可供消费的社会符号。

  表面上,人们在追求个性化,其实这些个性都是消费社会为了激起大众的购买欲望而设置的符号,人们得到的始终只能是个性化的符号,而丧失真实的个性。个性、自由、解放等词语能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降低对商品的抵抗能力。到最后发现,原来大家的个性是一样的,但这时,我们已然被消费社会俘虏。

  2.福利社会——关于平等的神话

  “福利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或简单地说是任何一场原则上主张人人平等,但未能从根本上加以实现的革命的遗嘱继承者和执行者。” 它营造了人人平等的假象,人人都有能力去消费的假象,无论国民财富如何增长,从未使我们远离丰盛,也没使我们接近它。“消费社会将民主的缺席以及平等的不可求的真相掩藏了起来”构建了平等的神话。

  这场新的革命寄希望于不断的增长,增加财富的总量,从量上消除不平等。由此可见,增长的神话或丰盛的神话所要建构的是一个更大神话——平等的神话。

  (三)大众传媒文化、性与休闲

  1.大众传媒文化:以广告为例

  “广告也许是我们时代最出色的大众媒介” 因为它抹去了物品的客观特性,将其建构成一个范例,让人去膜拜。广告不是为了让人去理解,去学习,而是让人去希望,去购买。

  广告的窍门和战略价值就在于此:通过“他者”激起每个人对物化社会的神话产生欲望。鲍德里亚认为,现代广告的本质就是“象征和幻象功能”进行无意识的规劝,无意识地去购买不需要的东西。在广告之中,物品先被设计为一种伪事件,然后再通过“消费者对其话语的认同变成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最终通过反复的叙事手法表现出来。广告越来越与某种生活方式,风格及特定团体和社会阶层的身份连在一起。表面上,广告只是在规劝我们买东西,其实它在塑造我们的意识和行为。

  “它使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说白了,广告在向我们传达出这样的理念:什么样的商品是好的?你(消费者)是好的,是值得这些商品的,拥有了这些商品,你会更好。为什么不购买?通过一系列观念的输出达到劝服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反观我们的生活,个人的消费行为确实越来越受到大众媒介的影响。以女性化妆品为例。网络上多位美妆达人向你推荐某款好用的BB霜,打开手机淘宝,界面被这款BB霜的广告占领,周围的朋友跟你安利这款BB,出门逛街,化妆品店的店员也向你推荐这款BB,难道这个时候你还好意思不买吗?消费社会正是通过这种无所不在的包围,来“强迫”我们购买根本不需要也不想要的东西。广告的运用无处不在,甚至每个人都成为了行走的广告牌。

  2.最美的消费品:身体

  “在消费的全套装备中,有一种比其他一切都更美丽、更珍贵、更光彩夺目的物品,这便是身体。” 对身体的极度赞扬也就意味着它在诱导你进行更多的投入。

  “这是一种自恋式的,然而是指导性自恋的关系,它把身体当做一座有待开发的矿藏一样进行‘温柔地’开发以使它在时尚市场上表现出幸福、健康、美丽、得意动物性的可见符号。”

  对于身体的审视,作者从美丽与性两个维度去解构。作者认为,对人类身体的追求是美丽,这种美丽是建立在性欲的基础上的。美丽的标准是人为设定的,只有符合这个标准的人才是美丽的,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人,就需要根据这个标准来进行自我改造。美丽之于女性,变成了宗教式的绝对命令。“自我改造”则表现为购买各种各样的商品来装扮自己,利用各种符号来表现自己的高贵美丽。但其实这种对美丽的追求,是人类对自身的强迫,尤其是对女性的强迫。

  “当前生产/消费结构在这一主题上促成了与自身身体不和谐复现表象相联系的一种双重实践:作为资本的身体的实践,作为偶像(或消费物)的身体的实践。”身体是被符号化的身体,不再是人的身体了。

  3.关于休闲

  休闲是非生产性时间消费,区别于劳动时间的束缚,自由只是休闲的一个标签。“没有人需要休闲,但是大家都被要求证明他们不受生产性劳动的约束,普通个体向假期和自由时间所要求的 ......是标榜自己时间的无用性,作为奢侈资本,作为财富和时间的富余。”

  休闲的时光是人类追求生活的自由、平等的一种需要,是对时间的一种占有。可是休闲在消费社会下,完全成为一种控制行为。人类的休闲其实只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假如把人类看做一个整体劳动力,我们在休闲时候消费的正是我们的劳动力,我们出钱购买时间,换来的却是自我生产的东西。在休闲中,最终就是将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消费掉,将自己争取来的所谓“自由时间”消耗掉,便完成了整个生产环节。

  结语

  整本书读下来,觉得略微艰难,翻译确实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但并不影响对作者思想的感知。

  不得不承认,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解构是开创性的,能给人启发,但他的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缺陷。

  首先,鲍德里亚忽略了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他们只能被诱导、被建构、被影响,是被动的客体。他认为消费者对物的消费完全出自于其符号价值考虑,而非使用价值,此观点虽然新颖,但缺少论证,难以让人信服。其次,过分强调消费对人异化,而忽略了消费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丰富与便利。再者,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造成物质的丰富和消费的发展,这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最后,鲍德里亚在结尾谈到“一切超越异化的理想解决方法都被无情击碎,异化是无法超越的;它就是与魔鬼交易的结构本身,它是商品社会的结构本身。”可以看出鲍德里亚对这种异化是持悲观态度的,人是无法摆脱被“异化”的命运的。他对消费社会的批判仅停留在单纯否定性的批判阶段,缺乏辩证的视角,过于片面、极端,无法找到真正的出路。只破不立,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进行了猛烈地批判,却未能提出解决方法。

  微博@怼怼同学Z

  《消费社会》读后感(九):翻译捉虫(不定期更新)

  8 第五行 (一位道德主义者很失望地说)

  原文....and then waits (waits desperately, a moralist would say) for happiness to alight.

  应译作:等待(绝望的等待,道德主义者会如此描述)幸福的降临

  此处的副词是修饰等待过程而非道德主义者

  8 第十行 人们可以在这个相当大的层面大胆地进行这样的比较:这是一种决定消费的神奇的思想,是一种决定日程生活的奇迹心态,是一种原始人的心态,

  原文 What we have here is simply the private and and collective consumer mentality. But at this rather superficial level, we may venture this comparison: consumption is governed by a form of magical thinking; daily life is governed by a mentality based on miraculous thinking, a primitive mentality, in so far as that has been defined as being based on a belief in the omnipotence of thoughts. (though what we have in this case is a belief in the omnipotence of signs).

  comparison意义实际是comparing one thing or people similar to other,联系上文原住民的事例,实际上此处是类比。

  magical thinking并不是神奇思想,经查维基:

  Magical thinking is a term used in anthropology and psychology, denoting the fallacious attribution of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ctions and events, with subtle differences in meaning between the two fields. In anthropology, it denotes the attribution of causality between entities grouped with one another (coincidence) or similar to one another. In psychology, the entities between which a causal relation has to be posited are more strictly delineated; here it denotes the belief that one's thoughts by themselves can bring about effects in the world or that thinking something corresponds with doing it.[1] In both cases, the belief can cause a person to experience fear, seemingly not rationally justifiable to an observer outside the belief system, of performing certain acts or having certain thoughts because of an assumed correlation between doing so and threatening calamities.

  应作错误的将行为与结果相关联的一种思考方式

  rather此处应作‘to some degree’理解

  uperfical 意义是'concerned only with what is obvius or apparent',非程度大的

  rimitive表“原始的”的理解更佳

  in so far as:to some degree 未翻出

  应作:从表面上来看,我们可以类推出,消费行为实际由某种将结果与原因错误关联的思考方式引导,而控制日常生活的与生俱来的思考方式建立在祈求奇迹发生的思想上,某种程度上可定义为相信思想具有无穷能动性。

  第十四行:psychical economy被翻成了心理布局,此处经查,实际是指:

  “精神经济体(psychical economy) 的原理:“精神结构(mental apparatus) 致力于将它内部的刺激量维持在最低水平或至少将它维持在不变的水平。”( 《弗洛伊德全集标准版》 第 18 卷,9 页) ”

  来源:http://cul.qq.com/a/20170612/003071.htm

  第十五行:如果不是那样,漏掉了原文:

  (if the process fails to work, it is because they have not performed the necessary acts

  应作:如果(美拉尼西亚土著人祈求飞机降落的仪式)失败了,那是因为仪式过程中忽略了必要的部分。

  《消费社会》读后感(十):一颗需要解药的解药

  关于作者的主要观点,我认为真实性和严肃性是它们最重要的价值。作者忠于逻辑思维和理性辩证,所以他的书也扮演了揭露者的角色,揭露了在经济规则下企业和广告商很多看似真诚美好实则冷酷机械的行为。例如赠品、微笑、善意关切的广告词等。他为人们眼前世界的真实性和真挚的人类关系的消逝而担忧。他解析了社会结构,认为经济规则秩序下的社会也是由阶级组成,并且会不断差异化,这种阶级对比和限制更加刺激了人们消费、模仿和跟随潮流的欲望。作者也认为现在的消费实际是对符号的消费,而不再是物品本身,而消费中的符号仅仅具有文化含义。大众传媒和广告则是一套加强符号意味的体系,对人们进行训练,让人们接受融入这个体系,并为获得相应的符号而努力。书中很多现象和潮流,有的是近几年在中国还能看到的。例如面对奢侈品,或者是广告的表现手法。经济发展的巨轮已经将中国升到一个高度,而中国消费者正在经历西方社会的人们曾经经历过的心理波动,面对同样的人性考验,而书中的理论和分析,仍然适用于今天的人们,这种超越文化和时代的真理性批判,可贵而惊醒世人。

  然而,读此书的过程并不轻松,因为对身边普遍现象和人民普遍追求的消费进行严肃批判,好似剥去了药丸的糖壳,但是消费这颗阵痛药剂我们始终还要吞下,因为我们仍然处于一个时刻都离不开消费的社会,戳破这层消费社会的华丽幻影,我们只是更难心安理得地享受消费,更无法从追逐潮流中获得快感了。那么生活的演出如何继续?难道我们还能回到原始人的生活状态吗?

  世界的荒诞恰恰在于,能够读完这部艰深的作品,并从中获益良多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会延续并实践这种批判,更难以引领某种改革或斗争,因为现在读这本书的大多是学习广告和市场专业的学生,他们最终将以此为业:了解游戏规则的反面,不过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游戏规则,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赢得游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