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2 04: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读后感精选10篇

  《人类破坏性剖析》是一本由[美] 埃里希·弗洛姆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5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读后感(一):评《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关于施|虐与受|虐——评《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曾经关于暴力,洛伦兹的新本能主义告诉人们,暴力是动物本性,守着不可控制的侵犯本能所驱使,这是生物演化的必然结果。然而关于人类的“破坏性”并没有这么简单答案,面对与日俱增的破坏性,只有深度剖析找出真正的答案,才能思考正确解决之道。

  本书作者弗洛姆是人本主义哲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本书中他分了三个部分论述关于“人类的破坏性”。

  早期的弗洛伊德认为控制人类的两种基本力量就是力比多(性|本|能)和自我生存本能,在他的精神分析之中,一般都会与力比多扯上联系,后期他又创立的二分法: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而死亡本能是一种自我毁灭驱力,当死亡本能与性|欲混合就成了施|虐症或受|虐症。正统的精神分析学家们认为——性|欲的、生理的、心理的施|虐症的共同点还是性|欲。然而弗洛姆却认为一切施|虐症的共同核心绝对的、无极限的控制另外一个生命的一种激情。就像现在的B|DS|M中D/S:Dominate/Submissive,意思统治(dominance)和顺从(submission)。文中提到了很多个案例来对这一观点进行作证,其中斯大林就是精神和生理双重虐|待的著名案例。在斯大林的种种行为来看——如将某人囚禁施予酷刑,然后将他放出置于高位,他希望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绝对权力和控制力,作者对其进行推断斯大林享受自己的念头情绪可以控制一切而不被任何原则束缚感觉

  受|虐与施|虐症在行为表面虽然相反但他们的根基共同的都是致命的、“极其严重”的无能感,他们都需要另一个生命来使自己“圆满”。

  在国内这样的话题似乎比较敏感,然而我在书中却看到了不一样的解析,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学术上的解释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读后感(二):2017 Jan. 23-29 读书笔记

  虽然不敢确定自己有没有完全理解作者的每一个论点,但是通读全文,我认为作者的核心观点是如下的。

  首先最重要的是,作者认为我们现代人关注的人类的破坏性行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将本能驱使的破坏性和后天习得的破坏性做了区分。为此,作者挑战了弗洛伊德的单纯“力比多”学说,提出人之所以为人的第二天性,并不能单单简单地归结为性欲。
作者运用神经心理学、动物行为学、古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对简单的本能主义和行为主义的质疑;区分了良性侵犯和恶性侵犯,而这一点是对之前的研究当中,对破坏性的定义模糊不清给出了一个解答;最后,作者列举了恶性侵犯的两个例子:施虐症和恋尸癖,还分别给出了希姆莱和希特勒作为案例。


  虽然说本书的名字是人类的破坏性分析,但是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对人类的本性进行了探究。我并不觉得这是一种冗长说明,所有的心理问题、哲学问题到最后都会归结到人是什么上。这也是为什么作为一个对破坏性为何没有任何特别兴趣的我,也能够把这本书看的津津有味原因

  对于一个接受中国正统高考体系教育的我,一直以为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工具使用。但是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一点,却对这个我之前深信不疑的“事实产生冲击。人们随着时代发展,对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的问题,也提出不同的解答。而工具说,正是在如今的工业化时代提出的。那么,到VR,大数据,云平台机器人泛滥的信息时代,人会不会以所谓的智能创造来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呢?到了哪个时候,人们会不会为离“万能造物主”更近了一步,而感到更加的狂妄自大呢?我愈发觉得,人是一个还没有完全发育好的生物。不管是与地球年龄相比的考古学上,还是从人和动物之间的种种区别的研究的人类学上来看,人都是一个还在不断演化的过程当中的新生物体。你会说,照你说的来看,所有的生物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当中,所有的生物都在一个发展过程中呀。可是,我们人类的身份终将局限我们的思维广度,我们只有必要、或者只能从我们自身的角度出发,和我们切实感受得到的、意识得到的事物进行比较。因为,我们的精神受到了我们肉体禁锢,相较于我们精神的坚韧,我们的肉体是多么地不堪一击。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时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发现的。被什么发现?一切都是物质的的话,规律也是被物质所发现的。那么,物质可以发现物质,自我也可以发现自我。我们可不可以认为,发现了自我的物质为人,没有发现自我的物质为动植物,没有发现任何物质的物质为东西呢?而这种发现了自我的物质,人,为了将自我和其他物质区别,将这种属性称之为“意识”。(好像有点跑题了,这段属于我自己的天马行空……)

  最后回到作者的这本书中的研究主题,人类的恶性破坏。其实施虐症和恋尸癖在他的力量来源上有着明显差异,前者是为寻得依赖,而后者是为了毁灭生的事物,但根源上都是人对其存在困惑导致其不断寻求刺激,甚至到了一种违反本能的程度,即第二天性(热情,由人类的社会结构而衍生出的本能)与本能产生了冲突。


  作者尤其让我钦佩的一点是,在看到这样的人性,还没有放弃对人的希望和期待。要改变,真的是太难了,改变的蓝图看起来是那么地脱离现实,可作者还是深信(但不敢说,不疑)。人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走向了歧途,又或者说也许我们本身就是个失败作品;不过终有一次,会有一种更加成熟的生物出现吧,即便那可能不再是我们。
只希望那时候,地球还在。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读后感(三):【百味书屋】简评《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我是刚踏进心理学著作的门外汉,第一次读心理学作品,就有幸读到了美国学者埃里希弗洛姆的《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虽然对心理学发展历程了解甚少,但在弗洛姆先生笔下,仍然可以轻松的读懂关于“人类的破坏性侵犯”的研究历程。

  弗洛姆先生的著书宗旨在于“分析破坏性侵犯,看看它的本性是什么,它发生条件又是什么。”不过,弗洛姆先生并非开篇讨论自己的观点,而是先讨论分析早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洛伦兹二人的研究结论,用比较通俗文笔讨论二人在此问题上的不同,以及这些结论对当前心理学派的影响,并找出一些线索质疑二人的某些结论,对现在的心理学分析有不恰当之处。

  语言通俗易懂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这极大的帮助了我这样的心理学门外汉对本就陌生的精神分析的探讨的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对同类和异类的杀戮或其它形式的侵犯,一方面是为了自身生存,另一方面是满足凶残欲望(除此之外毫无意义)。更深层次的思考,人类为什么要这样做?相比其它哺乳类动物是极少有此类行为的。

  求证严谨是本书的第二大特点。弗洛姆先生对比了早期心理学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出发点、研究根源、方法、结论。不断提出自己的质疑,同时与其它各方面的专家保持讨论,不会直接把其它学者的结论拿来就用,也不迷信主流心理学派的思想,而是拿出更清晰的角度讨论破坏性侵犯的本质。

  崇敬荣格理论是本书的第三大特点。全书前两部分都在时刻提醒人们“本能主义与行为主义这种二分天下局面,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有害无益。”第三部分中,弗洛姆先生提供了详实的论据------希特勒的恋尸症。证明了荣格心理学理论基础指引下的破坏性分析,还有另外一条路可走。

  如果没有看到弗洛姆先生对人类破坏性剖析的完整分析,我一定总会相信人类喜好残忍与杀戮是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但现在,我不会再傻乎乎的提出类似的问题了。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读后感(四):不仅仅是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先说下对作者的感受,弗洛姆,目前读了他多本书,爱的艺术,存在还是占有,破坏性剖析,还有基本待读中,包含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寻文明社会,有一个感受,作者对人类的爱真的是实际浓厚的,并且,他不盲目,因为有解析,也有方法论,更有信念,也有思想的深度,特别的角度!我刚开始由对他的崇拜变成认为他是一个父亲伟岸温暖的父亲!感情心底自然而然散发出来!

  再说下本书,我认为,在弗洛姆进行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这一点的整个解析和论述的过程中,他对人性,对社会现象是有充分的解析的,如果你认为只有破坏性的知识在其中那你就错了,他潜藏着很多其他为人的哲学,当然,很多角度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前面篇幅在于解析人性,后面篇幅在于举例说明,包含二战时期的斯大林,希莱姆,希特勒,从他的分析中,你会充分明白这些人的施虐症以及受虐症,让你真正从精神分析和人性的角度去明白什么叫做站在人类的对立面上!对希特勒的分析,从历史家庭环境生长环境,知识,技能性格特征等多个角度,应该说是全面的角度了,

  里面知识量巨大,包含,后面的对人的解释,对信念以及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解释!都充分和让人折服!人学,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生活人群之中的我们!快乐,也是永恒的话题!

  对这样一篇巨著,一篇哲人思想的结晶,一两句实在无法表达完全,忍不住向弗洛姆致敬!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读后感(五):读《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对人类未来的期待可能性

  弗洛姆的这本大部头的著作始终围绕着“侵犯”这个词展开论证,其论证思路如下:第一部分首先是对心理学里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介绍,涉及到以康拉德-洛伦兹为首的本能主义,环境主义,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以及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等诸多学派。第二部分是对本能主义对人类社会种种侵犯现象的合理辩护的有力回击。作者从神经心理学、动物行为、古生物学、人类学几个角度对原始人类就是残忍的野蛮人这种刻板印象进行了质疑与否定,得出反而是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的侵犯性越强这样大跌眼镜的结论。第三部分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作者首先区分了不同类型的侵犯,指出研究的重点:人类特有的恶性侵犯。(即破坏与残忍。无目的可言,除了满足凶残的欲望,别无意义。)并对这种恶性侵犯的原因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做了大量的分析,同时最重要的是对恶性侵犯的表现形式做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其中对希姆莱的施虐症和希特勒的恋尸症做了尤其细微的剖析。书的结尾是对未来的展望:人类历史所制造的环境之网,现在看起来虽然极为危险,但是人仍有能力从其中挣脱。作者还附上了弗洛伊德的侵犯性和破坏性学说。

  在这部书中,弗洛姆将自己归为修正的精神分析学派。在出版后记中,编者将其归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这样的一个头衔是十分合适的,通读全篇就能了解到作者的动机不仅仅是对侵犯性做出心理学层面的解析,更多的意义在于作者在其中提出了他关于未来的乌托邦构想以及大体的思路:彻底改变我们的社会与政治结构,把人重新放到崇高地位上去。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未完成的生物,我们务必创造适合人类生长的环境条件,并把这件事情看做一切社会努力的至高目标真正的自由,真正的独立,彻底结束一切剥削性的控制,便是促进人类生长的条件,这样的社会能够动员人类对生命的爱,而唯有对生命的爱才能打败对死亡的迷恋。

  从感性的层面来讲,读者看完这本书的时候首先是一种感动,因为看到最后的时候就好像是看到一部爱情喜剧的结尾,男女主角时隔几年后偶然在街头相遇给人以无限美好遐想。但是然后就是一种莫名的无力感,弗洛姆最后的结尾是论希望,他想说明自己对于未来世界的良好愿景是一种合理的乐观,他希图鼓励人们去不断去突破现有社会的边界实现零侵犯性,但是他越是他最后的理性论证却显得无比的无力,颇有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思在里面。有时候猛然发现,读了很多的心理学之后,不是对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美好的设想,而只是对这世界的恶的展开多了一份“我早知道你会这样”的态度。在刘瑜老师《送你一颗子弹》中有一篇《厨房政治》的随笔,里面写出了她作为一个居住顾问对于公用厨房环境问题的无奈,而此问题也是她从一个哈贝马斯信徒到到接近新保守主义信徒的原因。最终她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民主大概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公共厨房的清洁责任问题有时候都这样让人无奈。解决社会大问题的时候,我们常会不自觉地处于一种我们无所不能的幻想,我们信奉制度主义或者法律功能主义就能将那问题的阴云驱散,但是如果我们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毛孔中,个体的挣扎让人触目惊心。索尔仁尼琴曾谈到过关于个体拯救的问题,他嘲笑鱼,说鱼这种动物,当碰到人们捕捞网的时候,只会去思考怎么从渔网的缝隙里钻出去,但是从不会去思考怎么一起把渔网弄破。我想对索尔仁尼琴说:你只会说漂亮话,闭嘴,你先拯救自己再说。我们似乎无法做到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andy那样,自己花了几十年的时间靠小矬子将监狱打穿,同时让监狱里的人们在驻足聆听《晚风轻轻吹过树林》中重获自由。说道心灵意义上的拯救,那大概是人类最高层次的拯救,因为那事关灵魂。因为是最深意义上的拯救,因此最难。前一段看过一本法国人写的讲人格的书,书中列举了生活工作中常见的不良人格及他们的表现,但是说道最后也只不过是“远离”二字,这一点让我很失落。前一段的前一段,看过一本书《机器人的叛乱:在达尔文时代找到意义》,抱着寻求真理的态度去阅读,到最后大概是这样的一种体验:我好像真的找到了真理,但是找到了真理又怎么样呢?其实书中说来说去,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路,你要理性,你不要被你自己自发型的思考机制(系统1)所蒙蔽了,你要用理性(系统2)去覆盖你系统1的无知,好像并不存在没有什么的波澜壮阔的方法论去实现人类的终极美好。

  再从理性的层面出发,来看待弗洛姆的这部专著给我们的启示,首先作者教给我们要区分两个概念,也就是良性侵犯和恶性侵犯的不同。1 良心侵犯是指那种符合我们生物本能的防卫侵犯,人类被赋予和动物一样的潜在侵犯性,当生存利益受到威胁时,就会激发出来。良性侵犯固然是我们进化的结果,是我们基因密码中的设定。2 恶性侵犯是指人有一种毫无理由地想杀、想折磨其他生命的倾向。人之所以这样做,自己就是自己的理由,自己就是自己的目标,这样做并不是为了保卫,而只是满足人的嗜欲,这样做本身就是乐趣。康德说过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那么恶性侵犯就是杀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作者明确这样的区分就是让我们能够对“生存适应的侵犯是与生俱来的,破坏行为与残忍行为是侵犯,因此破坏行为与残忍行为是与生俱来的。”这样的论证嗤之以鼻,让我们不必躲在本能论的庇护下愈加堕落。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就是第十章到第十三章,作者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结合案例为我们呈现了个体潜意识下中其自身也无法探测到的恶意。原来读弗洛伊德有这样的感觉一个善良的人可能从本质来说是邪恶的,读完弗洛姆的这本书觉得一个人的邪恶可以这样的多元和结构化,弗洛姆无疑对精神分析和社会制度的交互关系理解的更为透彻,他不止着眼于原生家庭对个体人格、性格的影响,其更分析了具体的社会氛围为个体潜在的破坏性所起的诱发作用和增强作用。(这个视角无疑对精神分析理论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其中对于现代文明恋尸症性格做出了精彩的论述,现代工业人对人、对自然和有生命的东西的兴趣正在窒息,同时对机械性的、没有生命的人造物日益感到有吸引力。作者还特别的列举了一些现代文明的奇异景观:1 现在有一部分男人似乎对汽车比对妻子更有情感、更有兴趣。2 现代人似乎更着眼与照相这个行为,而忽视了以往观察的行为,将看的行为纯粹变成了一个物体对象—一张照片。3 出现了更多小机械来取代人类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行为。弗洛姆通过对于现代文明的分析,观察出了其中的破坏性和无生命性:生命的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非生命的世界,人变成了“非人”,这是一个死的世界。死亡已经不再由难闻的粪便与尸体来象征,而是由整洁发亮的机器来代表;人不再被发臭的厕所吸引,而是为铝与玻璃的建筑着迷。

  本书中最具可读性的部分大概就是对希姆莱和希特勒的精神分析。首先是希姆莱,作者将其作为一个囤积施虐症的实例。希姆莱的性格表现:循规蹈矩、机械式、一直说没意思的话、缺乏自信、勇气及意志、支配欲极强、狂热和仁慈对立以及服从性。希姆莱的性格成因,1 父亲影响:希姆莱的父亲是一个保守分子,根本上是一个脆弱的人,是一个老式的、权威型的父亲和老师。他的其父亲的忠诚意志延续到其转变为对其上司斯特拉瑟和希特勒的忠诚,他完全没有反叛的精神。希姆莱一直需要有一个强壮的、有力的父亲偶像来弥补自身的脆弱。但他的父亲却是一个弱者。(因为一战过后的德国其原有的帝国体制和它的价值体系正在土崩瓦解,其父亲所在的小资产阶级正在遭受强烈的攻击)。2 母亲的影响:希姆莱的母亲对其的爱一直是婴儿1的爱情,她的爱阻止了他的成长,他变成母亲的依赖者,一个典型的“妈妈的男孩”。从其写给母亲信件的次数和信件的内容来看,这一点显露无疑。母亲对其的溺爱使其形成了跟随他一生的习惯,将自己的欲望与恐惧投射到他人的身上。3 自身的缺陷:天生的柔弱体质,体态肥胖,胃病延续终身。读者观感:希姆莱作为希特勒的第一副手,希姆莱在人们眼中的第一印象应该是残忍无情的,这一点跟对希姆莱的精神分析相吻合,但是可能超出常人预料的是这位残忍的刽子手其实是一个性格无比懦弱的人。1919年在他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天主会让一切得到好的终结,但我不会臣服于命运,除非是我的意志愿意这样,我要尽可能的掌握命运之舵。”从这一段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希姆莱性格中的犹豫和对意志的缺乏。希姆莱的一生,在潜意识层面上一直进行着这样的挣扎。甚至在他加入极端右翼组织的时候也是仅为谨慎的。但是当时的环境恰恰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证明他是强者的机会。他展示不光是在他的职位上,在他的家庭中,他也尽力地使每个人都变得彻底的不幸。(他插手他哥哥的爱情,并将之破坏的粉碎。)希姆莱的地位给了他施展其邪恶控制的机会,而当这个地位被剥夺了以后,希姆莱又重新回到了那种软弱感和无能感之中,他无法忍受,最终选择了自杀,解决了这种无权的困境。

  下面是对希特勒的精神分析。希特勒作为久负盛名的战争狂人与纳粹头目,一直在历史上彰显着其独特的价值,时至今日,希特勒仍在很多男孩心中被当做偶像膜拜,希特勒几乎成为了强权与男子汉的象征,那么希特勒真的是我们所想的那般坚强的巨人吗?

  希特勒的母亲对其影响:关于希特勒的母亲并没有太详细的文献介绍,提出了两种猜想。但可以大概得出他母亲对其早期的影响,她过分放纵了希特勒,鼓励了他自恋的发展。读者通过希特勒表现出的性格结构结合读者本身的精神分析推断希特勒的母亲在其顺从的形象背后隐藏着极其强烈的分裂和孤僻感。(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看,女性的内在压抑在当时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20世纪初的欧洲女性的癔症也是弗洛伊德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比之下,对于希特勒的父亲,材料就丰富起来,他的父亲是关税局的高级收税员,能够为他的家庭创造比较富足的生活条件,他是一个喜欢同儿子讲道理的父亲,同时也是一个自由主义者。

  希特勒的成长经历:作者将其早期的经历进行了细致的分段,从婴儿期到其6岁,6岁到11岁,11岁到17岁,维也纳时期,慕尼黑时期,不同时期的体验似乎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希特勒紧紧地套在恋尸症的性格体系里,而其他任何的一种可能性都不复存在了。生命的初期对母亲形成了强烈的依赖,而这种依赖并没有使其通过认同父亲来实现突破,作者也尝试通过恶性乱论假说来解释希特勒与母亲的关系,希特勒对母亲的依恋并不是爱恋,他对母亲的情感一直都是冷漠的,从未突破自恋性的躯壳。母亲是死亡的一种象征,是他虐待性的控制对象。6-11岁的阶段,得益于其父亲所表现出的权威性,希特勒的屈服性开始萌芽。11-17岁,这段时期对希特勒有着关键性影响,这一段时期的材料充分展示了幼年的经历导致希特勒呈现的缺乏毅力的缺陷。中学功课很糟糕,中学的课业繁重打击了希特勒的自恋,碰触到了他“不需努力就可成功”的自恋,他开始“逃离”。他逃离功课,“编造”理想,沉迷于可以发号施令的游戏,强烈热爱卡尔梅的小说。希特勒在这个阶段表现出完全的退缩,生活在自己的幻想里。一个自恋型的人格是不会正确地将事件归因的,希特勒将所有的失败都投射到了他人的身上。他用一种扭曲现实的方式来迎合自己的自恋,母亲和妹妹只是他自恋的牺牲品,她们在他面前只是一种物品而不是人。没错,希特勒后来成为了国家元首,但是国家元首最应具备的责任感是希特勒这辈子从来都不具备的东西。维也纳时期可以说是希特勒的艺术时期,这个时期希特勒同样遭受了巨大的失败,他连艺术领域的大门都没有走进去,甚至还沦落到乞丐的地步。希特勒彻底的失败了,他要复仇,他用证明他的自我幻想是真实的。通过卖绘画明信片,希特勒平复了一点点的愤怒。但是也仅仅是一点点。慕尼黑时代成为了希特勒的转折点,希特勒从街头的商业画家变成了一个军人,军人这个角色似乎迎合了希特勒的破坏性,成为了他内心宣泄的出口。通过对革命分子的愤恨,希特勒将自己同国家进行了心理上的替换,他认为他即德国,拯救德国就是拯救自己,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希特勒的内心只是想要毁灭这个国家的一切。希特勒的自恋促使他完成了这场偷换概念的游戏。从此希特勒慢慢就变成了我们眼中的那个纳粹恶魔。

  希特勒的恋尸症表现,1对死亡的变态热爱:集中营里的恶性全世界都知道,这是不必言说的纯粹罪恶。他还提倡焦土政策,妄图毁灭巴黎,毁灭柏林。他的仇视并不是单单针对犹太人,那是一种完完全全的仇视:仇视人类,仇视生命。他喜欢看电影中关于死亡的部分,经常用死亡来讲笑话。

  2 彻底的无趣:希特勒跟希姆莱一样,喜欢自己不停地说一长段没有人听的废话。(生活中这样的人其实也很多见,只顾自己的表达欲望而全然不理会听众的态度。这些其实都是轻微自恋的表现)

  3 抑制行为:希特勒为自己所有的破坏性命令都会找到充足的理由。同时他坚持吃素,不打猎,不去前线视察,同时希特勒还有强迫性的清洗冲动。但在战争的最后,这种压抑彻底消失了,他显示出最为强烈的破坏性—破坏一切。

  在此只对希特勒的恋尸癖部分予以说明,关于希特勒性格中其他方面,读者不再一一介绍,有兴趣者请深度阅读《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读完《人类的破坏性剖析》 ,眼前的联想可能更多的和尸体与死亡有关,这并不是多么愉快的一种体验,但是作者所呈现的对于侵犯的理性剖析却让人有所欣慰。第一,从宽容的维度上讲,我们似乎找到了更多的理由去相信人本身的限定性及环境的框架的强烈限制确实可以为人的行为提供强有力的辩护。自由意志是一个自身含义多么稀薄的词汇。第二,对于现代工业文明,我们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想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当传统的宗教形态渐行渐远,科技至上成为新的全能教义,我们应该警惕什么,现在的很多话题大多着眼于人工智能的潜在危险,以及人工智能引发的伦理学难题,但是我们从来都不曾思考当文明的内核已经变成一堆腐肉时,那文明还应不应该被称作文明。第三,我们对人性的讨论长久以来其实是如此的固化,我们对人性恶的假设是如此的信仰,以至于其经常作为一个不需要论证的大前提。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其实就是人性恶的翻版,不过幸好后来被以为诺奖经济学得主推翻了,但是长期以来对人性的刻板印象还是影响着我们思考与生活,弗洛姆的这部作品,虽说不像休谟的《人性论》那般通篇来论述人性的本质,但是他让人性恶这个观点变得如此的脆弱。他让我们对人这个类别又增添了细小的认识,罗振宇曾说他这辈子的愿望就是搞懂自己(从各个角度分析)到底是怎么来的,不知他看过这本书没有,没有就看看吧。

  针对弗洛姆结尾论希望的回应,美好新世界我是不信的,我是一个新保守主义青年,关于未来会不会好这个话题未免太过沉重,但是我知道一样,我身体里爱生性的那部分告诉我,明天我还想吃一口涮羊肉,还想多看一眼夏天美好的姑娘。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读后感(六):侵犯性与人类的未来【世图书评】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书评

  现今社会和平而富足。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个电话在许多家庭看来还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现在智能电话已经是个人必备的物件。可是这种和平富足却是一种高压下的和平。许多国家不进行战争是因为核战争实在太可怕了!一旦开战双方都会毁灭。我们的富足生活时刻处在达摩克里斯之剑的阴影之下。

  战争来源于人类的侵犯性,而人性中的破坏性或者侵犯性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能否进行控制?心理学大师弗洛姆的著作《人类的侵犯性分析》系统分析了几种论点,丝丝入扣地说明了人类的侵犯性,特别是残忍残酷等恶性的侵犯性,源自人类特有的性格,而非本性或者是完全由环境激发而来。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有性格,而动物是没有性格的,没有人类那么丰富的心理活动,由于人类的恶性侵犯性是源自性格,所以解决人类冲突或者战争的钥匙存在于人的性格中,或者是社会的“社会性格”中。

  书的第一部分弗洛姆大师手持一柄宝剑,所使的剑法是独孤九剑。据《笑傲江湖》所载,独孤九剑专找天下武功的弱点,任何武功面对独孤九剑都被拆解的七零八落。在这一部分,被大师拆解得七零八落的是本能主义和环境主义的观点。大师出手,不斩无名之辈,用任我行的话来说,境界不够的人“再练个三十年,或许可以让我不佩服一下”。本能主义的大师是康拉德洛伦兹,环境主义大师是斯金纳等人。这一部分看得人是血脉喷张,想当年我是多喜欢洛伦兹的书啊!他的《攻击与人性》《狗的家世》还有《所罗门王的指环》我是喜欢到五体投地的程度的。而弗洛姆大师也是我喜欢的大师,他的《说爱》《爱的艺术》简直就是经典中的经典。怎么也想不到弗洛姆挑出洛伦兹来单挑,太刺激了!

  在弗洛姆大师的独孤九剑之下,洛伦兹大师的观点被打得没有招架之力。其实倒不是洛伦兹大师的研究是错误的,而是洛伦兹研究的主要是动物行为,所以得到的知识主要是关于动物本能的知识,贸然直接套在人类社会,虽然初看有意思,但是毕竟有偏差。因为人有动物性的一面,所以洛伦兹的观点有其正确的方面,但是人更是社会性的动物,有性格,如果认为洛伦兹的理论可以支配人类社会的行为,那就错了。弗洛姆大师虽然从各种角度分析了本能主义的错误,但归根结底我觉得本能主义和弗洛姆的分歧在于:把人看做动物还是人?德斯蒙德有一个著名观点:人进化为人前作为动物生存了几百万年之久,本能根深蒂固,不可去除。而弗洛姆认为在人类社会,人后天发展起来的智慧、性格等等占了构成人类社会因素的80%以上的比重,而这些东西是人所独有而动物不具有的,所以本能主义是错误的。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关键是要处理好这些人所特有的问题,比如侵犯性,尤其是恶性侵犯。

  第二部分,弗洛姆从神经学、动物行为学、古生物学和人类学驳斥了本能主义的错误。说是驳斥,毋宁说是将侵犯性条分缕析,分为良性侵犯和恶性侵犯两大类。很不幸,恶性侵犯是人类所特有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也很庆幸,若残忍、残暴等恶性侵犯是所有动物的本性,那么有着原子弹的现今社会真是前途堪忧了。这一部分最精彩的内容是对三十个原始部落的分析。这三十个部落有的是幸福和平的部落,头领之所以成为头领,是由于慷慨的性格和出色的个人能力,这种部落就像《镜花缘》中的“君子国”一样以能助人为荣,甚至更好,因为这些人连争执都很少,君子国还有争执。而有的原始部落就以欺骗残忍为荣,每个人都以邻为壑,甚至父子兄弟夫妻都互不信任,没人知道另一个人的财产有多少。这让人对人类有了一些信心,原来我们的社会并非生来就充满了侵犯性,而是多种多样的。人类原始社会既然有这么多不同的形态,那么它们都生存在同一个世界,哪一种存活的概率更高呢?我想起美国曾经举行过计算机程序生存大赛,各种不同生存策略的程序在同一个平台上各展其能。有的程序极端自私,根本不与任何“人”合作;而有的程序就全是善意,对“人”全无提防。极端自私的程序和全无提防的程序生存率都很低,生存率最高的是一种“一报还一报”策略的程序:起始有合作意愿,如果对方合作,则下一回合继续合作;如果对方不合作,则下一步对对方施以惩罚。假如第一次对方不合作,而第二次合作,那也有在第二次惩罚后,再合作。弗洛姆没有设想这些文明碰撞后的结果,只是认为人类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是大师之作激发人的思维,使我想到了这件事。我觉得这条线对于我们文明的来源和未来有借鉴意义。

  第三部分是弗洛姆大师详论侵犯性,尤其是恶性侵犯,并且把希特勒当做一个例子详细进行了分析。我感觉对于希特勒的分析篇幅过长了,当然也留下一些印象:此人酷爱死亡,宁可拖着德国和他一起灭亡,真是个恶魔!相比之下希姆莱的例子要简洁生动一些。

  全书精彩之处很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弗洛姆对荣格利用对神话的分析来分析人类潜意识很是欣赏,在本书大量应用,非常的精彩。

  弗洛姆大师立论严谨,将本能主义和环境主义批驳得体无完肤,固然是痛快。但是弗洛姆忽略了本能主义和环境主义的实用性。比如,洛伦茨提出增大生活空间以降低侵犯性;侵犯性既然是一种不时需要发泄的本性,那就通过体育比赛疏导人的侵犯性。在《简化》一书中,作者利用嫌麻烦,在填表时选择“缺省”的本能,将“捐献遗体”设为缺省项,解决了器官移植的燃眉之急。弗洛姆在尽情分析了侵犯性之后,并没有对人类如何走向美好未来给出直接有效如以上本能主义措施的建议。

  当然不能苛责大师,大师写本书时已经步入老年。正如莎翁年轻时写了四大喜剧,而晚期写了四大悲剧,弗洛姆先写的都是心理和性格的光明一面:《说爱》《爱的艺术》,而后期《人心善恶》《人类破坏性剖析》则专论人性之恶。一方面大师也是人,在老年显出悲观也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要相信大师的论断,从精神分析推导出有效的手段来引导人类走向光辉未来是我们的必经之路,但是这个工作姑且留待将来的大师吧。(是否就是阿西莫夫小说《基地》三部曲中的谢尔顿教授的心理史学?)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读后感(七):阿道夫希特勒的破坏性心理侧写

  阿道夫希特勒的破坏性心理侧写

  性善与性恶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提出,不过两千多年来,这两套应该是对立的理论,以及彼此间的辩论,也没有什么实质的进展,反倒只是衍生非善即恶的道德判断,以及扁平的艺术角色性格。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一书,作者是美国的埃里希·弗洛姆,他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人本主义哲学家,作家,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本书中希望在本能主义和行为主义之外,找到另一条路,因为在弗洛姆看来,那两条都是单线解释法。人的侵犯性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跟动物共有的侵犯性,当生存利益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攻击(或逃跑)冲动,这是一种防卫性“良性”侵犯,另一种是“恶性”的,即破坏与残忍,是人类所特有的。

  我想这可能类似于,前者是正当防卫,后者是变态连环杀人,因为一般只有固定的模式,而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为了区分这两者,作者又进行更深一层的分辨,即本能和性格的不同,作者也把性格称为人的第二本能。此书是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不过这精神分析一词的意义是经过若干修正的,而不是古典理论中的意思。

  老外有一种较真的习惯,没准也能称为是第二本能,总是希望能争出一条结果来,而且当发现一条道路不通时,就会绞尽脑汁另辟蹊径,或是想办法把之前争执的两种观点,融合到一套理论中去。这种死较真的态度,会让一些微少却敏感的地方,成为争论的焦点,同时也可能让整个学科发生惊人又长足的进步。这种思维方式,跟中国人通常的思考模式,有着不少的差别,〈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一书共48万字,分为三大部分,前面两个部分各分四章,第一部分是对本能主义,环境主义,行为主义进行了介绍,并分析各自的区别,第二部分则是从神经心理学,动物行为,古生物学,还有人类学等方面,对捕食与侵犯行为进行详细的分析。

  在人类学一章里,有提到祖尼印第安人,信在美国西南部,以农业与牧羊为生,在经济上,虽然对物质的估价并不很高,却可以说生活在一种富裕状态。尽管可灌溉的田地有限,他们的社会态度却很少有竞争的成分,尽管祭司与官员是男性,社会却是依照以母性为中心进行组织的,侵犯性,竞争性和不合作的人,被视为异常。很有点世外桃源,或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感觉。文中还引用了,弗洛伊德给爱因斯坦的一封有名的信:有人说,这个地球上有某些幸福的地方,大自然富足地供应人类所需要的一切,那里的人民过着平和安静的生活,既不知道什么叫压迫,也不知道什么叫侵犯。我几乎不能相信这样的事,对于这些幸运儿,我很愿意知道得更多一些。

  弗洛姆对一代宗师弗洛伊德在尊敬之余,也不无调侃,说道:如果弗洛伊德对这些幸运儿知道得更多一些,我不知道他的态度会怎样。不过,他似乎从来没有很认真的想去知道得更多一些。

  书的封面上写着“阿道夫希特勒是个疯子吗?”好多人一听说某人是位心理学家时,就会提出这种傻乎乎的问题。这段描述不是简单的一句宣传语,因为如果说前两个部分会认人觉得有点烧脑的话,那第三部分的内容则是极为引人入胜的,因为除了讲述良性与恶性侵犯,还有重口味的恋尸症之外,还得到了一些历史名人,既有正方的丘吉尔,也有大魔头希姆莱和希特勒。

  丘吉尔是一个极复杂的人,二战时,皇家参谋长艾伦布鲁克和他在北非吃午餐,这天天热,苍蝇横飞,丘吉尔打苍蝇后,把打死的苍蝇收集起来,在桌布上排成一排,这不免让敏锐的心理学家怀疑他有恋尸症的倾向。

  而对希姆莱,特别是希特勒,则更像是一次完美的罪犯心理侧写,感觉是在看美剧〈犯罪心理〉一样,从希特勒的父母,早年生活谈起,讲他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罗莎卢森堡的不同,他在奥地利那段放荡和落魄的生活对他性格的影响,他身边极少数能称得上是朋友的几个人,以及他的性生活分析……

  对希特勒的性格刻画,即使是在影视剧中,也是一块有待开发的禁区,此书中对他性格和破坏性的剖析,当然不是为了挖掘他的“人性”,而是要用临床实例来理清虐待症和恋尸症的概念,还有打破一般人谬误的扑救,帮助人们在潜在的“希特勒”还没有露出真面目之前,就将他认出来。

  单从可读性来讲,如果在前两个部分,也多举一些读者熟悉的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实例,配合多种心理学主义,学说的介绍,会让人更能领会书中内容的含义,以及微妙的差别。当然总体而言,〈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一书能让生活在如今这个和平与动荡共存年代的人们,深刻的了解到侵犯性是人类遗传因子中的生物学配置,就此而言,它并不是自发的,而是在人的生存利益,人的生长,人自身和他的种族生存受到威胁时所激起的防卫反应。在某种原始处境中,这种防卫相当少,之后,人类经历了极大的改变,但我们有理由推测,人类终将走完整个循环,重建一个无人再被威胁的社会。困难当然是很大,盲目乐观也是不明智的,但只要厘清人类的本性,希望还是明朗的。

  《人类的破坏性剖析》读后感(八):唯有生命与爱才能打败对死亡的迷恋

  本书涉及了众多不同领域的心理学知识,文字严谨,引经据典,从多个方面论证人类的破坏性。洋洋洒洒,剖析深入,是一部西方较为成熟的心理学研究的文献。

  作者埃里希 弗洛姆是继弗洛伊德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形象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人本主义哲学家,作家,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书中的文字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弗洛姆是善良的,敬业的,更是慈悲为怀的一个人。

  本书结构清楚明了,弥补了由于不熟悉西方心理学而较难读懂本书的不足。因此,从结构入手来剖析此书是绝妙的方法。

  书中专用名词较多,但编者在书序中有专门的对术语的说明。

  在作者序中,作者埃里希·弗洛姆表明了他准备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一次广泛的探讨,从侵犯行为和破坏行为进行研究。人类的破坏心理与行为在全球盛行,使之在实际生活中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者写本书也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但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书确实作者通过与多个其他心理学领域查阅资料,求教专家而写出的,我们应该对作者这种求学与敬业的精神感到敬佩。然后是导论,分析了本能与人性热情的基本概念,希望在理论上探寻侵犯行为的本性和原因。

  进入正题,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这种人类的破坏性侵犯行为,了解它的本性与发生条件。接下来围绕这个主题,从多个方面论述了这个话题。

  正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本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 。第二部分对本能主义的反证目的是说明神经心理学、动物心理学、人类学的相关资料并不支持“人类生而具有侵犯驱力的假说”。第三部分为各种侵犯性与破坏性及其条件。讨论了良性侵犯,恶性侵犯的发生条件与不同。并列举出恶性侵犯的经典案例,譬如阿道夫·希特勒恋尸症的实例,从具体案例分析了人类的破坏性的根源与程度。

  本书虽然极具学术性,但满满地透露着人性的关怀,作者也是一个博学而智慧的人。多接受这些名人的思想,让自己更多的被这种爱的精神和力量所感染,怀着慈悲之心,用希望产生新的前行力量。那么本书产生的价值便不可估量的,仅仅从我视角和解析远不能叙述出更多的内容。对于这本心理学著作,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花很长时间去读,去研究,来了解书中的精髓。

  深入地剖析过人类的破坏性,才会明白唯有生命和爱才能战胜对死亡的迷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