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31: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10篇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是一本由[美]米切尔·斯蒂芬斯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一):新闻史中的变与不变

  “新闻史”是一个很难定义的领域。因为凡是涉及新闻的,必然有采集者、传播者、阅听者这样一个三角关系,因此可以依据不同侧重写出记者史、编辑史、报史、发行史、受众史等等。这个三角之间还须臾离不了媒介,所以也必然涉及左右着媒介的技术、制度与文化。如果略有雄心,深一些、细一些、广一些,写新闻思想史、新闻法制史、新闻政治经济史、新闻社会史、新闻文体发展史、新闻场域变迁史,也都可行。以一管之见,经验学派较重事业史社会史,批判学派崇尚政治史思想史,环境学派推崇技术史媒介史,差不多就是新闻传播学院内部三大学派的分野在新闻传播史领域的折射。

  史学通则,研究者有什么样的工具与视野,笔下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倘若架设着天文望远镜,写一部信息的宇宙史?没问题(为什么走神想起三体?)!若是有部望远镜,那就写世界史、全球史、总体史,这样的人才比较稀有,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的最后一部著作,倒是一部《人类传播史》。若是有近视镜——这个品种比较多,大家写写断代史、物质生活史、社会史、新文化史,也好,英尼斯媒介变迁史角度的《传播与帝国》算是一流杰作,舒德森的《发掘新闻》从社会史角度写,亦是典范。掌握了显微镜的,可以写时髦的微观史、好卖的人物传记,普利策和亨利·卢斯,各有很多传记作品了。自以为有高科技X 光镜的,可以写思想史、心态史、观念史,比如新闻自由思想的溯源、法国大革命时期报人的心态、“看门狗”观念的演变,都可以。海阔天空,各行其是吧。

  正因为新闻史铺展得如此繁复,写一部简明扼要的通史性著作,往往倒成了一种挑战。米切尔·斯蒂芬斯的这部《新闻的历史》初版于1988年,好评如潮,经过修订增补,出了第三版,也算是二十余年来经得起考验的本科教材。中国人民大学的陈力丹教授多次夸赞本书,刘海龙副教授向出版社推荐此书,最后由陈继静博士翻译完成,对于中国读者是桩幸事。

  斯蒂芬斯教授深明厉害,并没有写出一节“概论”向大家陈述他的“范畴”和“路径”,只是将“新闻”定义为“公众共同关心的新信息”、“社会关心的问题”。而在中译本的扉页部分,国外各大媒体的赞誉之词显然已经高亮了一些要点:“尤其讲述了采访报道的发展”、“讲述了独特的行业——新闻的收集与发布”。比较其它各种带有“传播”和“媒介”字样的通史性著作,《新闻的历史》算是返璞归真,回到我们一向称之为“新闻事业”的范畴上来,重新将人——采编新闻的人、观看新闻的人、咒骂新闻的人、沉溺于新闻的人——放置在重要位置。

  依据施拉姆以来的学界共识,将人类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活动——划分为四大媒介阶段,口头、手抄(写)、印刷、电子,媒介的演进不是一个取代一个的关系,而是日益丰富、不断叠加的关系。斯蒂芬斯教授在本书中也沿用这个框架,写了口头新闻、手抄新闻、印刷新闻和电子新闻四篇,只不过在印刷新闻与电子新闻之间,增加了两大篇:“报纸”和“采访报道”。从篇章设置的角度,并不能算是有新意。

  我想,本书的主要“创新”在于两点。一是译者陈继静所指出的“反历史”视角,也就是抓住新闻史中的变与不变,强调从“人类本性”和大众心理出发的、对于新闻的欲求、以及新闻诸价值要素的历史共通性。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相当于同时学了三门课程:新闻史、传播心理学、新闻概论,因此本书融汇贯通,颇具解释力。陈继静提及:“在斯蒂芬斯看来,罗马帝国的《纪闻》与今天的CNN一样,都向身处异乡的游子提供了家乡新闻;16世纪新闻书制造的煽情新闻,足以令今天任何一家超市小报或有线电视台自愧不如。相反,巴勒斯坦人交换消息时索要报酬,这与无良记者的‘红包新闻’一样,都是通行规则的例外。”虽然新闻是求“新”的,但从人类学的角度看,的确是“太阳之下,并无新事。”也因为站在“人类”的高度,作者才能勇敢地得出一些不流俗的结论,比如关于煽情新闻,他总结说:“我们的结论尽管不合时宜、令人不悦,却难以被否认:煽情新闻依然大行其道,最该怪罪的不是贪婪的媒体,而是人的天性。”

  此外,作者抛弃了通行的编年体式写法,将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史做成一个17页的“大事记”放在开篇,将一些概念、阐释做成“补丁”穿插于各处,然后就不再浪费笔墨于众多知识点,而是长驱直入,将精彩的故事、幽默的段子、有趣的名言、连同睿智的思辨混合在一起,和盘托出。“history”可以分解为“hi, story”,虽然历史绝不等同于故事,可是强调故事性的历史叙述一定更能得到读者厚爱,这也是“人类天性使然”。比如在“争夺新闻”一节,19世纪的美国编辑们为了尽快登上即将靠岸的远洋轮船采集新闻,“发明”了“新闻船”,远行到海路上去迎接轮船,这一条大概每个讲授新闻史的教师都会提到,可是斯蒂芬斯补充了具有故事性的细节:“《先驱报》某期得意地描述其新闻船‘掠过明亮的蓝色水面’,超过竞争对手的新闻船时,‘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船头的雕像似乎在微笑。’”讲了前一半是循规蹈矩的教科书,有了后面的细节补充,那才是好看的历史。

  若说不足,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提及的:“此书的第一版是从宏观的历史视角考察当代美国新闻业”,因此前一部分有“国际视角”,而到了后面还是比较“美国中心”。“电子新闻”一篇太过简略,有虎头蛇尾之嫌。想必作者还会再出第四版的吧?

  瑕不掩瑜,隆重推荐。

  顺便,我们一个新闻史会议的小片子在此,会早就开过了,片子倒可以每次开课放一放,一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A3NjkzNjQw.html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二):新闻的历史仿佛就是一部科技史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三):全新的新闻史(4个商榷)

  这本书很好。

  俺看到的一种全新的对“新闻”历史的分析。真正的新闻历史,常见到的新闻史更多是媒介、历史事件、媒介组织历史的杂糅。

  本书聚焦真正“新闻”这种信息传播形式的历史变迁,分析了新闻专业技术的形成过程历史。

  由于涉及众多的历史事件和案例,使得核心的内容有点被遮蔽。如剥去众多的具体史实和案例,有一篇核心的聚焦“新闻”形式形成历史的文章作为总论或者导读,对读者阅读著作和总体把握历史的脉络会有很好地效果。

  此外,作者花了很大的功夫在早期的历史,相比较而言,近现代的历史叙述较为简单。当然,近现代已经有不少著作。不过,还是希望看到对近现代新闻史的看法。有时,历史有趣在于,不同作者叙述的角度和文使用的文字。

  译者在后记中说,作者采用了一种“厚古薄今”的笔法。其实,在当下这个秒新时异的时代,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新事物,未尝不是一种好的态度。

  太阳底下无新事。

  有几个地方值得商榷:

  1.前几章的“初民社会”的说法有点不知所言,这种新的概念,最好附上原文,加上一定解释。

  2.第49页 将 Wall Steet Journal 译作“华尔街邮报”,不知是误印还是误译?应该是“华尔街日报”

  3.同样是49页,第二行“通信员”,是否应该是“通讯员”?

  4.186页,倒数第四行“战士”,应该是“战时”。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四):【笔记】我等凡夫俗子,只满足于道听途说,对往事一无所知

  7p 约瑟夫·爱迪生:人人渴望新闻;更奇怪的是,没了新闻便没了生气。

  7p 新闻主宰着对话,更说明其在思想中占据极大比重。新闻不只是某类信息、某种娱乐,更是一种意识,一种安全感。

  10p 推力-知觉的渴望:渴望事实、渴望真相、渴望知道发生了什么、渴望知道还会发生什么、渴望知道这些事为何会发生。

  12p 拉力-诉说的冲动:大部分新闻只有讲述才有价值,秘而不宣则荡然无存,而且极易变质,无法囤积以备不时之需。

  17p 谁控制了信使,谁就掌握了与社会成员沟通的渠道,能控制留言和消息的产生和加工。

  20p 新闻特征:冲击性、煽情性、冲突性、及时性、接近性、突出性和反常性(最核心)。

  33p 修昔底德:野蛮人很少花费精力调查真相,情愿听什么信什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懒的判断。

  35p 新闻关心的是现在,书写却很难追赶当下。能读石碑、木匾的永远只能是少数。短视、肤浅和疯狂永远存在。

  39p 社会结构越是复杂,越需要历史、艺术、宗教和新闻来维护社会的自我认同,以增强团结和参与感,将人们连在一起。

  43p 传播对于国家建构来说,不但能协调社会,还能促进成员社会化。

  69p 马歇尔·麦克卢汉:印刷品中细长、平直、排列整齐的字符能让人类保持清醒、冷静。

  82p 时间是真相之女,但却是新闻传播者不曾拥有的奢侈品。情急之下,真相沦为马虎、轻信、物质或贪图方便的牺牲品,被党派的偏见葬送,被谎言遮蔽。

  82p 当代每个追踪新闻的人,都能见到原话被剪辑、误用、捏造,事实被歪曲、臆造,意义变得越来越模糊。

  87p 缺少教育的人不容易获得更讲究的新闻,不是缺少准备,就是缺乏兴趣;但上层阶级与有教养的阶级也未能对社会杂文完全免疫。

  87p 新闻的内在特性终将混淆“大众”新闻与“严肃”新闻的清晰区别。新闻是未加工的粗糙事实,选择新闻要兼顾趣味性与显著性、接近性与重要性。

  89p 安·比蒂:如果省去大部分内容,任何人的一生都会显得戏剧化。新闻并非关于关乎生活,而是生活的特定部分。

  95p 突发新闻是离奇之事,到头来却被改编成惯常之事。

  125p 总体上看,新闻是维系社会的纽带,但在生存压力下,报纸也会变成温和,甚至保守的媒体。

  131p 评论提供合理的论证与共同的目标,新闻交换则加强了集体认同。报纸的成就不在于批判反抗,而在于点燃读者的“思想和心灵”。

  133p 记者成为社会的一员,在根本上有助于社会稳定。所以统治者应当从中任命自己信任的,给予其丰厚的投资与光鲜的地位,接着就放松管制,使他们能因偶尔揭露黑幕而沾沾自喜。

  133p 在充满自我批判与哲学思想的国家,出版业的严厉管制会导致大量水准不高的地下文学日益发展。

  148p 大规模发行扶植了规模更大、资本更多、更加自满的新闻媒体,限制言论被社会听到的范围。随着新闻机构的业务扩展,所有权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164p 采访就是到现场寻找新闻,这既是尊重事实,也是承认自身的推导与创造能力的有限。

  188p 经济压力与政治威胁要求记者与观点保持疏离,还要在报道时小心避免个人信仰与价值观。

  194p 后现代主义:事实无法与观点分开,诠释被视为故事的一部分。

  208p “小报”一词很能提醒批评者,煽情新闻并不新鲜。任何媒体记者都关心飞溅的水花和波浪,而不是水下的湍流。毕竟对于绝大多数编辑和读者来说,凡是印刷出来的东西都是权威的。

  212p 深刻、公正、严肃的新闻的时代从未成为历史,相反,记者简单粗暴地处理事实的倾向一点儿都不逊于他们报道的政客。

  213p 梭罗:对哲学家而言,所谓的新闻不过是瞎扯;编辑和读者不过是喝茶闲聊的长舌妇。

  218p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越积越多,原本为包容事实而设计的理论大都失效。用“普遍理论”解释一切问题的号召已显得越来越虚伪和狂妄。

  218p 当意识形态掌权时,令人为难的事实就被置之不理;当事实统治一切时,概念、信仰和观点(与谣言一样,都依赖于某种程度的思考)则面临被践踏的危险。

  219p 新闻一直有一种政治挫折感,就像对社会极为不满的配偶:总是抱怨,却从未离开。个人财富的积累有沦为唯一目标的危险,这正反映了新闻的实用本质。

  222p 不管媒体变得多么完善,除非人类完全洗心革面,否则还会像几千年来一样,渴望了解新鲜热辣、被仓促报道的意外反常之事。人性中有深刻、清醒的一面,但永远不可能把新闻变成某种理想的工具。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五):新闻史对当今新闻业的八点启示

  新兴媒体的加速冲击,让越来越多的传统传媒人陷入迷惘。如果对新闻的历史进行梳理,沿着口头新闻—手抄新闻—印刷新闻—广电新闻—网络新闻的进化之路走一遭,掌握新闻媒体演进的规律,传统媒体人也许能看清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进而理性抉择,踏上正确的方向。

  1.传播载体多变,新闻内容不变。每种新的媒体出现时,其传送速度都让亲历其诞生的人惊讶不已,但传送的内容连公元前的狄克皮亚岛人也不会感到惊奇。公众依然收听着战争、事故、犯罪和王妃的生活。在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中,人类传播者同样的新闻。信使等口头新闻从业者热衷的新闻题材、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和今天大同小异。我们和他们都报道交通事故、地震、军事行动、体育赛事、天气、死亡和违法犯罪,都强调题材的冲突性,强调人咬狗才是新闻。

  2.媒体人职业技能不断升级。为了提升信息的传播效果,口头新闻从业者运用了很多技巧,比如节奏、韵律和音乐性。但相比后来的新闻技巧只能算是小儿科。每当新的媒体出现,记者都必须发展出一套适合新媒体的应用和技术。

  3.媒体人社会地位不断下降。早期新闻从业者的地位要高过他们的晚辈。新闻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一直是在下降的。信使这个职位带有强烈的宗教意味,从事着不仅要健步如飞,还要保持独身。社会很看重他们,赋予他们习俗和仪式上的稳定地位。很多社会的宗教传统都重视信使的地位。19世纪中期,美国中西部的狐狸族失去了最后一位庆典长跑者,当时,狐狸族生活的地区已充斥着报纸,尽管如此,狐狸族后人依旧缅怀信使。在手抄新闻时代,手抄新闻价格昂贵,识文断字的人都是精英阶层。凯利乌斯开玩笑说,这些消息让他“钱包都瘪了”。贵族常常要雇马车、请旅行的朋友或仆人传递手抄新闻。纵贯整个16世纪,手抄新闻依然向有权有势的读者提供新闻,其中不仅有亲王、政客、贵族,还有越来越多渴求新闻的商人和金融家。晚至19世纪80年代,传记作家还指出,编辑室是一个烟雾缭绕、充斥着白人男子的残酷所在。如今的新闻,虽然更可信,得到的回报却更少,发布新闻不再被看得那么神圣。

  4.传统媒体人被新兴媒体吸收。任何新媒体的出现,都不可能立刻形成独立自足的新闻体系,新闻书也必须依附于现存新闻体系而存在。正如早期电视新闻需要依赖电影新闻片、报纸报道和广播通讯记者,早期印刷新闻书常被大声读给不识字的民众听,其内容也常含有手抄书信(这符合麦克卢汉的理论,即先行媒体会成为新媒体的内容。)广播记者经常从报社调来人手。威廉佩利创办CBS以后发现,新闻是他们可能超越NBC的少数领域之一,于是,他组建了一个主要由报纸记者构成的团队,由曾担任《纽约时报》夜间城市编辑的爱德克劳伯和曾任合众社编辑的保罗怀特共同领导。早期电视新闻制作人大都在电台工作过。

  5.新旧媒体在一段时期内共生共荣。新闻史差不多就是手抄新闻、印刷新闻与最早的口头新闻长期竞争的历史。手抄书信一度胜出,但几乎完全局限于富有阶级与远方新闻。报纸出现前,还没有一种新闻媒体能使人类完全摆脱好事之徒。但报纸也花了好几百年才完成这一过程。1708年,一位荷兰出版商称“本世纪是报纸的世纪”,但他同样也可以称这一世纪是咖啡馆的世纪、说书人的世纪、沙龙的世纪。口头新闻传播机制继续与报纸一起繁荣发展。影响巨大的日报虽未立即消灭口头新闻,却开始否定口头新闻的重要性。早在出版商为报纸命名时,尚且承认口头新闻是报纸的祖先——如“先驱”“使者”“信使”“邮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出现,报纸有了较乐观的未来。尽管网络带来了新的竞争对手,新闻网站,但也为每天收集海量时事信息的报纸记者提供了更快速、价格更低廉的发布方式。

  6.从政治家办报到资本家办报。自从信使出现以来,统治者变想尽办法控制新闻,将新闻变成了自己的统治工具。理查三世认为,口头消息威力无比,贻害无穷,必须严厉禁止各市镇“散播扰乱民心的新闻”。政府观点都贯彻在早期新闻书中,它们或是官方出版物,或领取津贴,或由王室或讨好王室的出版商发行。不仅如此,政府观点往往还是惟一能出版的观点。印刷机使新闻成为大批量产品,新闻传播不仅专业化,而且成为产业。随着新闻产业日益扩张,内部竞争日益激烈。信息不再稀缺,个别新闻不一定有销路。为了获利,每份报纸都力争大胆、大胆、更大胆。巨大的发行量日益赋予报纸自力更生的经济实力,编辑室也日益充满将新闻视为职业、将政治视为副业的人。大众发行将报纸变成大规模产业,读者的巨大规模必然导致报纸所有权落入上层阶级手中。新闻机构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所有权开始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用李普曼的话来说,对知识的古老垄断被打破了。随着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制于资本家,报纸开开始促使新的知识垄断(或信息垄断)的形成。

  7.城市影响力决定媒体影响力。市场孕育了一种重要的关系:新闻与贸易的共生,新闻(如狩猎大获全胜)有助于市场中的商人制定商业策略,在市场中交易的商品则吸引了人,也吸引了新闻。罗马的新闻中心是广场,每天上午政治家或商人在那里打听来自行省的最新消息。美国新闻史上多数重大新闻都在大城市制作。

  8.“没新闻”比“坏新闻”更可能造成社会动荡。记者成为社会的一员,在根本上有利于社会稳定。好的新闻体系未必能驱使社会成员“起步前进”,但至少能推动社会“面对同一个方向”——比如巴黎。然而,法国国王的警察总长抱怨说:“巴黎人宁愿相信邪恶的流言与秘密发行的‘诽谤书’,也不相信政府命令或允许印刷和出版的事实。”巴黎人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合法报纸忽视了太多信息,非法出版物不断侵蚀旧制度的公信力,反而显得更加可信。1789年,法国乡村的民众没有可靠的新闻来源,只能从怀疑、希望、惊慌走向革命。而在巴黎,每当准确信息缺乏,谣言四起,民众也越来越失控。结果,法国大革命不仅证明新闻在无权无势的记者手中有颠覆权威的能力,而且证明缺乏新闻传播的可靠渠道也能颠覆权威。未来的统治者可以从中吸取关于如何处理与媒体关系的教训:任命自己信任的记者为邮政局局长或专职记者,给予他们丰富的投资与光鲜的社会地位,接着放松控制,使他们能因偶尔揭露黑幕而沾沾自喜。

  《新闻的历史(第三版)》读后感(六):《新闻的历史》中的法律与新闻

  翻看了一下,有这么几个点值得关注。

  第一,新闻大事记。书的开篇是长达几页的新闻历史大事的梳理。其中非常让我在意的是法律案件与新闻热点的结合:1964年沙利文诉《纽约时报》;1971年《纽约时报》与越战秘密;1973年《华盛顿邮报》报道水门事件。1994年辛普森案件;1998年克林顿与莱温斯基性丑闻。

  第二,犯罪新闻的报道。犯罪新闻播报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它是否可以起到降低犯罪,提高人们责任意识的目的?这其实是一个经验研究的题材。犯罪新闻屡屡受到人们的欢迎,原因其实在于犯罪新闻特备符合新闻的典型特征:“人咬狗”。它具备“因果的反常性”。(见第七章)再有一个点值得挖掘在于,其实犯罪新闻中不同的案件受到报道的比例也不同。特大杀人案件等严重、离奇的暴力犯罪其实发生率并不高,但是在犯罪新闻中它占有的比例比较大。而常见的一些犯罪问题可能并没有被报道。这个现象与当今“扎窝”报道现象可以参照:只要有性侵幼童案,就会有一连串的教师性侵案出现;只要有校车事故案,就会有接连几起报道;只要有女大学生失踪案,就会又有几个相类似案件的报道。犯罪新闻其实在不自觉的背离着播报的目的?这种集中的播报到底有什么作用呢?是否需要苛责媒体?

  第三,官方新闻与民间传闻。这本书好在从人类学经验资料出发,从口头新闻历史慢慢考察当今报纸媒体的兴起。在第五章,可以看到新闻与国家的大一统是有密切联系的,新闻起到了连结人们的作用(因为谈论辛普森案件,一个外乡人竟然和当地人打成一片,虽然这个外乡人在本应盛装出席的餐厅中没穿外套)在官方政权开始控制新闻的时候,民间传闻作为新闻的一种形式就开始兴盛,本来已经衰落的口头新闻又出现了活力。在第六章,许多诗人就创作民谣歌谣般的新闻。当然这些新闻的真实性也大打折扣了。而且不乏偏见歧视。这是一种对于正统的异端和反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