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青花里的乡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青花里的乡愁》读后感10篇

2018-07-06 05:0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青花里的乡愁》读后感10篇

  《青花里的乡愁》是一本由李冬君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19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青花里的乡愁》读后感(一):一盏清茗的解语花

  一盏清茗的解语花

  文/Sofia

  一日参加一个饭局,桌上有美食有佳酿,更有一位刚从安吉回京的朋友,捎来了家乡的白茶。

  最爱白茶。

  清清淡淡,遗世独立

  仿佛隐居南方小城的世外仙姝,淡雅却又让人回甘无穷。裙裾翩跹,落于杯中,荡漾起淡青色涟漪

  与茶汤相比,“温泉水滑洗凝脂”来得太过香艳而滑腻,像是冬日的一杯奶茶牛奶的甜香压抑部分茶香

  而清茗,尤其是绿茶和白茶,却是炎炎夏日的消暑圣品。单是欣赏那一盏或青色或淡青色的茶汤,已然心旷神怡

  这样的茶汤必得用精美的茶具盛了,才相得益彰。就如香槟得倒在镶银的水晶杯中,晶莹剔透美感才尽显出来。

  青色的茶汤可以在透明灵动的水晶玻璃杯中尽情释放自己高洁魅力。那一根根直立起来的茶叶,犹如水中的精灵,默默地诉说缱绻心事

  风雅一些、古典一些的可以选择瓷器

  最爱温润如玉般的瓷,不要那种明晃晃的白色,有些刺目,入侵了茶水清雅

  《青花里的乡愁》对我所爱的这种瓷色做了绝好的形容:雨过云破,天青如洗,其铭“雨霁”,温到天青。

  只是可惜,像我这样舌尖已然被破坏的人,再怎么品茶,都有一种暴殄天物浪费之感。

  那天,喝酒喝到口渴,只能将白茶一杯杯狂灌下去。心知是极好的茶,但是,你若问我白茶是何种滋味,我只能告诉你“解渴”二字。充盈在口齿间的,是红酒厚重滋味,早已淹没了白茶的清香

  喝茶的人,大概分为这么几种:风雅者或者附庸风雅者,以及将喝茶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前者,即风雅者和附庸风雅者,生生将饮茶化作一段诗事。茶叶、茶水、茶盏,每一样,都当作一件诗歌去谱写。

  《青花里的乡愁》一书的作者以及书的前半部所描绘的那种精美的瓷器的设计者云一画者都属此类。

  他们在瓷与茶里捡拾乡愁、解读乡愁,他们是瓷与茶的解语花。

  饮茶,于他们而言,更像一种美学仪式,是对传统、对灵魂赞美和传承。

  这样的人,风雅者有着清高的灵魂,不屑于红尘俗务;附庸风雅者,则是以出尘的外表来掩饰自己的俗气心灵

  茶叶,固然有极品上品、中品、下品之分。而茶叶价格的虚高却源于爱茶者尤其是附庸风雅者的哄抬。为了心头之物,不惜一掷千金。你说它值多少钱它便值多少钱,这是为自己的喜好买单。

  爱茶的风雅,发展不可思议程度,竟然宣扬茶中的女儿香。

  清明时分,你去江南走一走,漫山遍野的茶田,头上戴着遮阳帽顶着艳阳行走于田垄间的分明多是茶农阿婶阿婆。她们不但采茶还炒茶。她们是真正的茶者,你若让她们来一杯卡布奇诺,她们多是喝不惯的,她们早已习惯土地上长出来的这一颗颗青叶。而茶,在她们的杯中,也演绎千变万化风姿来,有加入哄豆的、有加入野芝麻的、有加入橙皮的、有加入嫩笋干的、有假如胡萝卜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所以她们称之为“吃茶”,最终将茶叶一同吃尽。

  与自家茶田里采摘而来的茶叶相比,我更爱山上的野茶。那茶树是依赖自然而生、凭借自然而长,天地灵气,皆汇于其中。用野茶冲泡的茶汤,多了几分天地的灵气、日月灵秀,清香至极。

  《青花里的乡愁》读后感(二):人生自由----徽韵青花瓷

  在没有拿到实体书之前,光是看宣传内页版式,就觉很美了。书终于到手,翻开来,果然好漂亮插图、排版、色调搭配,皆是处处用心,拿在手里就像一件艺术品。作者李冬君,人称文化江山一女史”,出国留学回来,文字清新优雅因缘际会,因对茶的喜爱,让她开始寻找盛茶的器物,她找到的是安徽黄山祈门工陶瓷艺术名家郑云一的瓷工艺品,从此,在茶与瓷的世界里灵魂安宁。这也是她的茶与瓷寻到了彼此。

  精细的装祯,精雕细琢的文字,以及字里行间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茶与瓷的玩味与品鉴,让这样书本尽透唯美气质。尽管关于瓷部分主题内容是对瓷艺术名家郑云一佛艺陶瓷馆作品诠释与解读,但这些既实用又精美的工艺品,即使不包装上这些美仑美焕的诗意文字,一样让人爱不释手。“青花里的乡愁”是李冬君找到的文字、器物与情境相宜之美,这般锦上添花,益加让人欢喜。能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瓷文化、了解现代瓷工艺、了解美好的工艺品世界,这些又有何妨?

  书中的插图皆来自郑云一作品。写意象征,笔黑简洁生动,寥寥数笔,神情毕具,有八大山人的气韵,只是少了八大山人画中鸟鱼“白眼向人”孤傲不群,而多了些圆润、出世的自在自陶然之意。比如,“淡泊明志清白为家”徽式的门檐对联,青花釉里点缀红瓷花朵,意悠悠。又如,“独自吃”里的老汉,一鱼一饭一壶茶,颇有箪食瓢饮,人在陋巷,亦无忧自乐。“没事偷着乐”里梳着桃心发卷的胖小子撑着下巴独自偷乐,看桌上散放着书墨笔砚,地上右一只右一只的鞋子,估计是师傅不在,心有闲事偷乐着呢。“先知”上一款胖鸭;“尘世莲花”中一枝莲蓬;“半日闲情”里消暑的老汉;“大自在”里的红锂钱;还有“落花一瞬”里一朵花和围观者;“观戏”中的瓷中戏剧。。。。。

  既画亦瓷,在瓷器上绘画,是水墨的创新,也是传承与变革。郑云一在瓷的世界里找到自己,在这些青花瓷的釉质里,述说他“生命里那悠然而沉郁的乡愁,携着水、火、土三元素,在窑里找到了归宿感”,于是,“在瓷釉上生成了自己的人生色调和自由的生活样式”,于是“人生而自由”。有人评价他的作品:“以不同维度丰富想象,在时间的拓展中给出了“背后”的趣味”,“青花里,他勾勒出墨韵的格调颜色釉中铺陈了戏曲题材油画印象”,“一个浑身徽韵的影子终於在青花里安顿了”。

  一般来说,读者会介意在书中做一些商业上的宣传,但如果是《青花里的乡愁--关于瓷与茶的美学日志》这般美而雅致的作品,相必也并不介意。中国的工艺美术若是以这样“艺术中生活,生活中艺术”的形式走入千家万户,也是为民造福,如此这般“美在生活之中”,于“生活中发现美”也不再是种奢求建议,在书未附一张插图所用作品清单相信会有更多人按图索骥喜欢收藏

  《青花里的乡愁》读后感(三):难为错过那么久

  有一段时间,当当的慢递优惠出了问题,本该隔三差五收到的书,一次全都收到了。这样类型的书一次收到了十几本,多到了都来不及看。勉强过完一遍就给看伤了。再收到了这本书,匆匆翻了两页,竟有种读不下去的感觉,只得闲置在了一旁。可久久不看,也就连这书家里有没有过这本书,我都记不得了实在是汗颜呐/(ㄒoㄒ)/~~但总归是自家的书,什么时候想看都行,想起来就看,想不起来就搁着。

  我得承认,我是一个三心二意的人。这点不好,很不好,但是性格已然定型了。不独对食物衣着方面,对书也是如此——我看书杂且乱,不拘何种类型,只要合了当时的口味就好,很是随性。只是,这样‘随性’的结果就是,家中堆积了大量没有来得及细看,时过境迁了却也不想再看的书。

  想起了另一位女作者的话,不禁哑然一笑,“到底是占有欲在作怪。怀抱着“生是我家的书,死是我家的废纸”的愚执。爱书人又通常不会家境富裕对待书籍来,却又很有地主老财的嘴脸。”但我是很感激这份‘愚执’的,否则像现在这样,不就错过了这本书吗O(∩_∩)O哈哈~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图片中那些熠熠生辉的瓷器,为了那些色彩斑斓的瓷画,掏钱来看一看这书也值啊。这书最赞的,就是书中那些印刷精美细腻的配图了。都是拍摄的很有意境的。当然,如果你感觉这书里的图片也就那样了,那么这书不看也罢。

  应该说,书一翻开就把我给‘震’了!凑巧翻开在中页附近,——那张占据了整张单页的大图,明晃晃的的就那么一下子冲进了我的眼帘,撞进人的心里……实在是太美了~那色彩太美太夺目,那么耀眼、那么饱满的蓝,单调?不,白底蓝彩是多么的耀眼啊,就像是希腊的海,蓝汪汪的晃眼;也像是天青石的颜色,纯正的蓝却透着抹紫意。纯粹,但,是一种极富生机的美。

  在笔者思绪中,无尽的乡愁,是作者的乡愁,还是作者笔下画家的乡愁?我怎么只看到了被一带而过的‘乡愁’?说起来,真正被书写的是瓷与茶,是作者的茶,是画家的瓷。但总归是以瓷为主的。

  看图片中那形形色色的瓷器,让我不禁联想起了方文山写的那首《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月色被打捞起……的确,是如同“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的。青花的晕染,勾勒转承出一方小小天地,挺驻在釉色下的那份沉静的美,摄人心魄,有着难以用语言描摹的力量。是火与土的造化,是上古先民的遗惠。

  书拿在手上的感觉极好,是适宜捧卷阅读的。但书的可读性,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了。怎么说呢?这书的行文还是显得太单薄了,除了不多的瓷与茶的知识,和相关的经历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在抒发个人感情。其实,除了文风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华丽,也说不上还有其他的什么大毛病。但这也就是最大的问题了。

  毕竟,“至简为美,朴素为真”。像是瓷与茶,这样能够升华到艺术层面东西描写的很不必过于铺陈华丽。而作者之前还写的素瓷,纯色,有多美多美之类的,结果下笔的时候,却完全没有显示出那种“质美”来。

  京都月,奈良雨,都是是很美很美的。温婉而澹然的文字,带着种寂寥的美感,笼罩在了清冷氛围中。尤为令人不喜的是,影影绰绰总有种暮气的感觉。或许,这书就该改名叫——《呻吟语:精神上的孤独者》什么的,全书里这种所谓的就是论事的叙述,却充斥的满是一种没话找话的意味。完全是文艺性质的无病呻吟。

  修饰过多过滥,只会使文章读来晦涩。好的文章要虚实结合,华丽里透着朴实,朴实中含着华丽,这样的文章才是值得人回味的。而这书的行文,……华美辞藻的组合,却难掩内容的空虚;斧凿的痕迹太重,失之自然。

  况且,看着作者在书中自命小女子心性什么的,实在是一身瀑布汗。煽情太过看得人压力山大,和第一章最末的那篇言语平实言之有物的【人行草木中】,简直判若两人。话说,那篇文真是作者写的,不是给别人代笔什么的?

  恕我眼拙,单看这本书还真没办法看出来,作者之前还是写“讲古”的书的。一直以为写史讲古的人,文笔都是不会太华丽的,或许,只有这位是个例外?——依旧的明显是写诗词赏析的安意如她们“鸳鸯蝴蝶派”的风格,只是作者的风格,和那位一意追求“空灵”的白落梅更加相近

  从根本上,赏析瓷器画作与赏析诗词古文,并没有什么不同。虽然写的不是痴男怨女、风月情浓,但换成了红尘叵测、世道人心,依旧也还是以个人的感情抒发为卖点的。不过都是以一个载体倾诉作者自身的感情,这个载体是什么已经无关紧要了,无论是诗词还是旧时风物、传统文化,都是一样的。

  作者写得雅致,但失之刻意。没有散文大家那份不动声色,平实处见真章的老辣与信手拈来的圆熟笔意。文字功底扎实,可修饰过多,就显得行文冗长不够简练直白,无法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冲击力。辞藻的堆砌罗列,不知是为了炫技或为炫才。也或许我是过了喜欢安意如她们诗词赏析的“鸳鸯蝴蝶派”的那种文字风格的年纪了,感觉这本书的风格也不甚合口味。

  文字的华丽是没什么不好的。但是华丽的不该只是形式。雕琢文字是为了让文字简练,充盈的应该是感情,哪怕让人说是煽情也好,而不该是其它。文字创作又不是盖房子,就算是盖房子,也绝非是将那些美好的东西通通堆砌在了一起,就是一定能是美的好的了,终归还是要看那些好的、美的是否能够适合整体布局

  像那些精心雕琢的长句子,只适合偶一为之。一篇里掺个几句这种句式,还算令人惊艳,能让人眼前一亮,但通篇下来,只会让人审美疲劳,感觉雕琢过甚。不管是写的什么,最重要的是“言之有物”,一味追求外在形式上的华丽,只会让人感觉这文章的实质华而不实空洞,这样的文章只能是越走越狭窄。都是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寥寥几句就能说明白的东西,你非得东拉西扯出老大一篇的什捞子的“意义”来(>﹏<。)~

  就跟那些专业的艺术评论家似的,自己滔滔不绝的花上几个小时讨论画上的苹果缺了一块是什么意思——只不好,底下的那个画家都听得憋出了猪肝色了(#‵′)凸!尼玛,毛的“意义”,老子当年手边就这一个苹果,肚子饿了啃上一口又怎么你们啦?!!!

  说起来,可能都是同类型的流行书作者的关系吧。都是写诗词解析起家的,白落梅相较安意如,文笔已然是清爽许多,可是相形之下,作者的文字还要更素净一些。直接把安意如的妩媚缠绵,给对比成了浓艳了。但是,如果拿作者写的东西和吴淡如的去比,就根本没可比性了。

  是,在一众“鸳鸯蝴蝶派”中,感觉作者写的不是那么腻的。但奶茶就是奶茶,浓缩奶茶和淡奶茶是有差,也不可能有和清茶的差别那么大。或许,那些渴望着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文艺女性,是会喜欢这种风格的文字的;但是,如我这般没心没肺,整日里熏陶在柴米油烟中的凡俗女子,还是敬谢不敏了。

  .【】内或摘自原书,或来自网上,非原创。

  《青花里的乡愁》读后感(四):几根傲骨一抹风流

  《青花里的乡愁》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有图,有文,丹青隽永冲淡,文字萧索浅淡,宛若宣纸上的一抹烟雨,拿在手里真像一件艺术品。这是一本谈瓷、谈画、谈茶、谈哲学,最终落到艺术身上的书。作者说,艺术哲学给了艺术一个样式,有了这种样式的结构,我们便可以欣赏并进入艺术本身,用思想触摸点、线与色块组合的审美世界。艺术自身需要一个承载,即形式。形式是艺术家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灵感瞬间的定格。中国艺术的形式是中国哲学,文化心理,内在精神的具体体现,它们拥有独特的色彩,材质,造型,青花——无疑是中国艺术中最有魅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瓷是中国为世界贡献的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是艺术与实用性的结合。作者在谈及云一制瓷时说,他生命里那悠然而沉郁的乡愁,携带着水、火、土三元素,在窑里找到了归宿感。客观的说,制瓷是工序复杂,有严格规程的,是非常物化的工作,在工业时代,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流水化生产。但是,有些人不同,他们不愿意丧失自我,而寻求一种将生命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这样艺术家就诞生了,充满个性魅力的,具有独创性的瓷器就诞生了。“窑里的归宿感”一说直接将制瓷者提到了生命的哲学高度。

  中国瓷色泽绚烂,蓝色如月侧之云,红色似红梅带雪,绿色如晨华之萼,黄色如轻芽之嫩……体现在瓷器上,无不令人心醉。书中图片所选的壶、瓶、尊、权、盒、杯、盏皆美轮美奂,将中国之色显露无疑。更兼大量山水、人物、江南风物皆为青花特有的蓝,好纯正。

  所有的艺术都带有一种渐行渐远的意味,中国艺术尤其如此,有着岁月扫荡后的痕迹,是深深的怀旧感。作者说,美丽过后,带来了生与死的消息。人生与四季一样,花季短暂却美丽至极。花开满枝闹,花落万枝空,唯留香一朵,明日恐随风。生命有其当下性,人不能等风景,风景也不会等人的,所以要留取香一枝。多年以后,这一脉馨香是我们永久的怀念和温暖。

  文字绵远薄淡,极尽风流,这风流之中是有几根傲骨的。面对当下大量粗制滥造的所谓艺术品,大量急功近利的“混搭”,作者有自己的想法。她说,明式家具靠在水泥墙的棱角边,旗袍领口上一张烟熏妆,拆毁的遗址上设计假古董……一个混搭语境下絮叨出来的支离破碎的道具式乡愁,引导出一种怀旧式的乡消费,造出一个浮夸的繁华乡愁,让时髦买单。可以说,在消费大潮的冲决之下,人们满足于物质,早已丧失了来自心灵的快乐,何况真实的情感。大多数人陷在傲娇,炫耀,摆弄,侨情,做戏的泥潭里,自欺欺人,那里还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乡愁呢?作者一针将浮华世界的表象扎了个窟窿,让它漏了气,瘪成一个虚伪的皮囊。

  越是商业发达的时代,越是碎片化的时代,艺术在这种情况下要么被一部分人收进钱袋里,要么成为商业的附庸。君不见开发商开楼盘时绘画大师的挥毫泼墨,弹筝女子的卖弄风情,茶艺显摆的一气呵成,只换来一阵热烈的喝彩与掌声。此幸耶,不幸耶!没有幸与不幸,不过是尘俗气罢了,你情我愿。然而,总有一部分人,需要他们自己的世界,因为光尘俗是不够的,他们需要真正的安慰——有生命质感的艺术。

  《青花里的乡愁》读后感(五):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乡

  抽出少许知识点后,

  剩下个人感性审美文字较多,

  三观及阅历相当的人会有共鸣。

  可知李君对茶及瓷皆有涉猎,

  程度不浅,

  但在本书中体现得宽泛不精细,

  过于侧重个人感性的流露,

  画论多瓷论少茶论更少,

  插图尔尔,

  但画工显卓。

  有点点词句,

  如夏日饮冰,

  令人一振。

  这是李君写给自己心中故乡的一本书,

  他人可以在字里行间游弋参观,

  但终会离去,

  而作者永在,

  因情血生根。

  总之,

  本书因作者个性经历而营造出作者自己的乡愁氛围,

  无需深入,

  但可择采

  《青花里的乡愁》读后感(六):剪不断的乡愁 ——读《青花里的乡愁》

  乡愁是一条剪不断的线,对于乡愁,诗人用诗来解读,画家用画笔来解读,而陶艺师们则用一只更神奇的画笔,再加上高温火窑的煅烧,还有窑火给画家额外恩赐的“窑变”,描绘出别有韵味的风情。

  当文字的足尖,点击着伟大绚烂的画面,如大珠小珠,落入青花晕染的艺术江山时,一个有关人类乡愁的对话,便在一位赏者、一个思想者与一个艺术家的精神碰撞中拉开了序幕,一个有关艺术的生活态度,便来到人生的窗前。

  于是,我们有缘邂逅了《青花里的乡愁》,在优美的文字中品读一个书者,一位画者关于乡愁的解读。我们每日里匆匆而过的脚步书写着生活,可否有一日,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坐下来歇歇脚,喝口茶,苦涩的余香之后,一股淡淡的乡愁,由你的唇齿间细细地漾开来,慢慢流入心底,久久无法挥散……

  (全文稍后上传)

  《青花里的乡愁》读后感(七):《青花里的乡愁》评论-11分

  关于瓷与茶的故事,这怎么能不读呢,都是我近期需要恶补的知识。作者是学历史的,文字的架势非常美,围着乡愁娓娓道来,美倒是挺美,但是美的很缥缈,能飘的很高很高,高到空气稀薄了,就容易犯困。

  书里只写了云窑工作室的郑云一,看来他和作者挺熟悉。我只在电影和电视剧里,看见过植入式广告,没想到啊没想到,原来书籍里也可以做到。现今的植入式广告大多数做的还是不错的,只有极少数的剧集会让人反感,比如《乡村爱情》之类的。既然植入了广告,我就真的去百度一下,一探究竟,相关链接不多,却一步步的走到了雅昌网,这里的货色充足,下载了大量的资料,收益不错。

  郑云一的作品还是很棒的,青花的形式,活泼写意的题材,清淡透气,下载备用。这类图文并蓄的书籍,图片质量很重要,应该更加整体,这本里的图片拍摄水准高低不平,风格不稳,相比而言,日本的那些图文类小书,就做的很好。

  艺术家和文笔强悍的作者配合,这个模式值得学习,最好再加上个摄影家,那就更完美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