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洛书河图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洛书河图的读后感10篇

2018-07-07 04: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洛书河图的读后感10篇

  《洛书河图》是一本由阿城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6,页数:19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洛书河图》读后感(一):考据很有趣猜测单薄

  这本书源自作者的几堂课,讲的是中国文明造型观的影响,这部分考据扎实,引述丰富,再加上作者时不时的插科打诨,颇为可读。作者说洛书河图的起源是天文学,在古代,天文学主要是为制作历法服务的,这些最初的天文学符号经过演化和装饰,最终成为了传统造型的基本图案,影响了其后一系列图案的产生和制作。比较典型的是洛书的八角图案,这部分的讲述最为吸引人。

  作者接下来讲中国的极星崇拜,讲这个主要跟先秦哲学联系了起来,讲了儒家的产生和变异,讲儒和道之间的关系,讲极星崇拜和政权变迁以及政权合法性,还推荐了一些书,看着非常过瘾

  由于本来就是讲课内容,再加上后来的编辑处理,所以这本书层次特别好。作者开篇列出来的八个纲对理解本书内容特别有用

  至于东亚文明起源和传播这一部分,作者自己也说了,是猜测,除了地貌和气候变化之外,都是猜测,一家之言而已,另外篇幅也较小,草草收场。还有那个啥各文明之间的比较,除了极星崇拜,太阳崇拜,天狼星崇拜偶有提到之外,我没见有什么地方专门讲述的。

  作者经常穿插的一些生活往事,特别是在云南插队生活的那些描述让人很感兴趣

  不太想说但是必须说,就内容篇幅而言,充其量就是个小册子,居然如此在用纸和装帧上大费周章,全书不到二百页,去掉图就能砍掉一百页,打个折也花了一百块,与其说是买本书倒不如说是买了本精装画册,图看过瘾了,字没看过瘾。权算作牢骚

  《洛书河图》读后感(二):喜欢的很,必须得夸一夸!

  不说内容,是要赞这书的外表

  首先是封面朴实,没有腰封唬人、没有画蛇添足的封面设计,既不扮酷也不迎合,平和明了,像作者本人。同样是名家,那些职业作家们的书在这方面常常失控,外表常对不起内容(这倒是跟他们的穿着一样,明明有一颗光怪陆离灵魂,确打扮的像个干部。),尤其那位得诺贝尔的,撒手不管,任凭设计师和书商胡来。

  再就是书的手感,这个很特别,没见过,不知什么材质,摸起来绒软亲切,又细致的在里面衬上硬皮,替你考虑好翻阅和保存的方便。之前买的书,要么一副财大气粗,拿着硌手端着赘手。要么易损不易翻,总担心它脏掉坏掉。这书既拿着没有距离感,方便放桌上看、捧手里看、前翻后翻有事没事长期翻,又没有多余的触觉和视觉干扰,让你踏实的看内容。

  以人为本,多好!可怎么就这么稀少

  《洛书河图》读后感(三):重論古文明造型

  阿城先生新著《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以“洛书河图”为切入点,贯穿图案造型的对比考证,尝试从造型史的角度重新讨论早期文明的形态及衍变。本书收大小图片近四百幅,文字只占极少部分。全书似可析为三类:首先以“二重证据法”考证“洛书河图”所指及古代天极崇拜;其次以天极崇拜观念重新解读先秦哲学;最后推测东亚文明之原貌。三个部分的特点可用三个词来概括:比证(“洛书”、“河图”、“天极”三章)、议论(“天极与先秦哲学”)、推测(“东亚文明的猜测”)。以文字内容多少来分,比证所占比重最大,议论次之,推测最少。

  “比证”部分至为精彩,作者受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启发,以出土文物、苗族衣饰与传世文献相证,认为洛书即表示方位的九宫图,河图为围绕北极旋转的星象,天极则是北极星。以此为基础,间又论及太极阴阳图的来历,重释《周易•乾卦》爻辞,讨论天极与龟、蝴蝶的关系,以“移形借位”观点分析青铜器之构形,对“虎食人卣”、屈原《东皇太一》重新进行解读。最后总其说,得出“中国文明造型之源在天象”的大结论。“议论”部分承续“比证”的结论,论述轴心时代(800-200B.C.)老子、孔子、庄子、荀子的觉醒。如作者由“克己复礼”看出孔子认为人性“恶”,又如以“坤上乾下”观念解释《老子》思想实在都是十分精彩的论说。“推测”部分则以《东亚文明的猜测》一篇短文收束全书。此文虽短,却是前两部分郁结沉潜之后的恢弘升腾。从大处着眼,把星象系统提出来,讨论了东亚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本质不同

  “洛书河图”,古今聚讼。从现存文献来看,涉此话题古书多是谶纬之作。据陈槃《古谶纬研讨及其书录解题》统计,以“河图”或“洛书”为题的谶纬之书十分丰富。从早期文献一直梳理下来,可知春秋战国时的人对“洛书河图”的认识模糊(《论语•子罕》“河不出图”)。秦初,已有附会河图之说(《吕氏春秋•观表》),继之而起的是方士们纷繁的谶纬杂言。自此而后,“洛书河图”渐褪去原有含义,历来解说纷至沓来。据《尚书•顾命》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皆宝器也”,“河图”与“大玉”等并举,可见都是“宝器”,《尚书》中的“河图”已是代称,正如清代赵翼《陔余丛考》中所说“非玉之生而有文,乃摹其文于玉也”,故称此物为“河图”。近代以来,以顾颉刚为代表一派学者,或以洛书河图为方志图谱(顾颉刚《三皇考》,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承顾说),或以为是有文理的宝石(陈槃《古谶纬研讨及其书录解题》本南宋俞琰说)。因年代久远,又缺乏田野调查,对这个问题仍无法统一意见。阿城以其传奇经历独特知识结构敏锐的洞察力切入研究,自“洛书河图”具体所指扩大至整个文明造型的研究。

  本该将此书置于学术史中估其价值,但以此书的独特性放在传统研究著作之列似乎又不太合适。该书并非严谨的学术著作,是整齐作者讲演而成,它没有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有的只是呈现、比对、考量,所以见不到传统研究中那种对文献的钩沉辑佚与严谨考证。行文中不时有图片出现,图、文相辅,作者尝试让图片自己说话,追求一种“通融”效果,如其所说:“本书中的内容由于是研究生班授课讲述实录,所以有通俗易懂的特点,结果达到专者得其专、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通融效果。”这种特殊新鲜文本构成,在传统研究中很是少见,因此这又会呈现给读者一种不一样的阅读模式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能结合图片进行互证,也需要不时翻来翻去地跳读,以呼应前后,才可能与作者会心。“洛书河图”由本义衍出其他义,因其跨度之遥,文献又不足徵,远非考据所及。细想来,这种比证之法反倒弥补了许多缺失,拓开了不少想象空间

  单就此书立意而言,固属难得。作者用了“大行不顾细谨”的法子风风火火把这段路给走完了,最后搭起来的只是一个探求文明造型的架子,中间可讨论的话题实在太多。这一点是作者自己承认的,承认这书的不考究随性而至,点到为止。这种文本的长处在能会心于图形造型之勾连对比,短处在缺乏谨严的实证,无法弥缝比对之罅隙。假设固然大胆,求证的小心程度却使人疑。如讨论传世文献对“洛书河图”的记载,对《尚书》、《论语》、《管子》、《礼记》仅是钩沉一下,排出而已,并无多少解释文字。却勇敢地截断众流,从宋代的《周易本义》、《困学纪闻》讲起,蔡季通那几张图的来源模糊不清,这些论说多多少少都缺乏小心地求证。又如“洛书”一章,谈及1987年安徽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出土的玉琮,它四周的小孔与《周易本义》列出的两张图是什么关系(实际上,两处小孔的个数并不相同),作者也未谈及,只说与术数有关。虽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终究是把这条文明造型探源的路给走完了,行走过程中虽仅择取沿途中几处较奇异风景,却着实能启发人,或由尽头折返,或自中途回溯,都大有启发。

  最后要谈的一点是本书从略却非常重要的话题。实际上,戴了巫文化眼镜看天象,才会产生这些诡谲奇异的青铜器和苗族衣饰图案。本书所谈重在证出土文物、苗族衣饰与传世文献的类同关系,进而回溯先民的观念与信仰,其后再执此观念与信仰重新解释传世的先秦文献。本书对巫文化论述较少,只是简单提到用大麻致幻,人在癫狂的状态下,旋转纹产生升、降幻视,振动纹产生节奏幻听,这一切论说都把巫术归于人的主动致幻。作者摆脱了阶级意识,想要从地上一跃而起,不过还没有飞腾起来。只停留在了人的主观致幻,对仪式的描摹,以及对文明造型承续的讲述。虽谈到许多神秘现象,也尝试将苗文化之孑遗、出土器物、传世文献拢到一块,摊给读者。

  就笔者个人经历而言,可能还存在另一种非主动的状态。自古齐东多野语,至今“降神”之类的巫术仍留存在故乡,笔者不止一次亲历过这样的事,周围也不止一人能“降神”。这种现象在古书中并不鲜见,而且多记载如实,远非主动致幻所能解释。笔者隐约感觉到遥远艺术文明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正是本书从略的部分,也是让我们颇感兴趣的东西

  【20160715补】

  《易漢學·辨河圖洛書》:

  桓君山曰:“河圖、洛書俱有兆然而不可知。”緑圖曰:亡秦者胡也。其説始于秦漢時,洛河八十一篇皆託之孔子,故君山辨之。見桓子新論。乃知漢以來並未有圖書之象。夫子曰:“河不出圖。”餘姚黄宗羲以河圖爲九邱之類,圖出于河,爲聖人有天下之徵。“東序河圖”,後人安得見之?雖先儒皆信其説,吾不敢附和也。

  《洛书河图》读后感(四):《洛书河图》于我

  最近困扰生活,因为不远前我仅仅在生存,对于生存来说生活就难的多。为自己负责和为周边的人负责是两者的差别。现在我是父亲,一夜间我长成了“树王”,哦,枝叶不是很茂盛的那种。

  看书,看新闻,看评论是从之前中海选留下的低成本喜好,最近中不自觉对待喜好的态度有了变化。修养不够,还不自知的找了些原因:不富裕。不富裕真是个正能量,让我知道了网购淘书、最红星期五和关心身边的柴米油盐。当然负面的也有,比如人也越发斤斤计较起来,甚至对文字也如此了。阿城的书我一向热爱,这些天踟躇着不能碰书本,因为阿城的新书《洛书河图》。对艺术美学没得知道的自己有能力接下阿城用艺术家身份写的专著吗?说这话有点那个,哪个?你懂得。算是了解阿城了,怎么还这么计较,真的是讨厌的不行

  曾今听过一句话: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故事可以这样说。高人钱钟书高高在上,闲来摆弄下世俗中的人物,打个响指围城中的小人儿就可劲的演绎起来。我们拜了又拜。钟阿成的文字却常常带着我混进他的故事,穿着布服,围着看王一生下棋,偶尔还能向阿城讨根烟抽。阿城就总在身边要吃要穿要拉屎,说着我想过没想过没想到还说不来的话。对于他,我有信任有崇拜。对于自己爱的,我有责任认真。阿城的《洛书河图》一定要看,也许还要用牙。我想我要好好的补补钙补补课上上网找找资料,关于艺术的关于美学的关于态度的关于生活的,给自己添些应该的困扰。好让自己在专业著作中走动时样子也专业些,像个已经做父亲的样子。

  “嘿嘿,阿城,哦,钟老师我来了,有火吗?”

  2014.0813

  《洛书河图》读后感(五):女娲和伏羲为什么是人首蛇身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了“轴心时代”的概念。他认为在公元前800年~前200年之间,人类有一个共同的觉醒期。在中国首先第一批觉醒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夜”。这里的觉醒对于中华而言,实际上指的是个人意识的觉醒,而孔子之前的非觉醒期(夏商周)是集体意识,也就是巫意识。中学教科书说,孔子所在的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里的礼乐是由祭祀文化发展过来,本质是指巫礼与巫乐。用于承载巫意识的礼乐都崩坏了,所以才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个人意识觉醒,才有了百家争鸣

  那么孔子之前的时代,巫到底是什么,巫文化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新石器时代(大约一万年前开始),人类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从畜牧、农业中获取生存资料。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人类部落被长期固定在一个地区进行耕作,人的迁徙和适应能力降低。虽然生产资料的充实导致人口增多,但是有证据表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患疾病风险与死亡率却大幅上升,人类发展农业其实是掉入了一个无法爬出来的陷阱(参见《人类简史》)。

  与狩猎采集者强适应力所不同的是,农业作物需要人类长时间的小心培育,因此对天气自然环境依赖性极强。不可预测的上天,施降不可预测的风暴洪水地震火山,带来黑暗和死亡,将辛苦耕种的作物毁于一旦。在农业社会发展的初期,自然环境的变幻使新石器人类始终处于一种绝望恐惧中,人类迫切希望有一个人能与天神沟通,听懂天神的旨意,甚至能够安抚天神。这时,出现了一个人,此人善于观察天文,预测天气,人类把他看作神的代言人,先知,他掌握着一个部落的生存命脉,赢得了全族人的崇拜。这个人就是巫师(萨满)。

  所以最早的巫师很可能是一个天文学家。而巫文化的本质,是人类向农业社会过渡时,人对自然的无限恐惧下的微小希望。

  《洛书河图》读后感(六):神猜想,靠谱的解释

  以前从未见过对“潜龙勿用”这些说法的靠谱解释。

  按照阿城的说法,中华、乃至东亚的2500年到10000年多年以前的文明,主要自新石器时代起,是崇拜北极星的文明,就像古埃及文明崇拜天狼星一样。美丽的星空中,七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构成的苍龙跃出银河,和太阳、月亮一起围绕天极(北极星)旋转,苍龙的位置四时节气各有不同,因此有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太极图、八卦图皆出于此。

  苗族作为蚩尤后裔,服装刺绣和传统仪式保留了上至新石器时代的文明遗迹,加之多地出土的商、周或更早的文物,玉、青铜器(主要是鼎),其造型的核心可看出苍龙和天极神的形象。直到春秋末期,孔子所谓礼崩乐坏的时代,古老的崇拜遗失了,进入战国,秦灭六国,行帝王之术,自称天极神。从此,造型上不再需要有天极,洛出书河出图从此绝迹。

  说起蚩尤,本人插播一下:山西运城盐湖的东南方向有一个村子,名字就叫“蚩尤”。这个名字出现在这个地方绝非偶然,尧、舜、禹、夏代的各种遗迹或传说都在附近100公里范围之内。

  后附《天极与先秦哲学》颇可看。2500年前人类从集体意识到个人意识的大觉醒,中国的孔子、印度的佛陀、希腊的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孔子对“仁”的阐述的千变万化,对殷礼的看法,对内心自由的追求;人性之初的善恶;《老子》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中卦的符号、顺序的变化及其意义。从末次冰期论起的东亚文明的各种猜测,稻作文明和粟作文明之分。

  纵观欧亚大陆东端的,来自非洲的这一群人类从到达这里到现在的数万年的历史,再把自己带入,我是谁?

  想想颇为心惊。

  《洛书河图》读后感(七):终于到手了

  此书从去年阿城上海8月份的讲演盼起,至今日收到,将近一年,果然还是比《聂隐娘》早了一些。尚未细看,拿到书的感受如下:

  1、好重;

  2、开本好大,是一般杂志用的16开,大概是为了足够精细地展现那些高清图片吧;

  3、装帧奢华,胶皮封面,铜版纸,总之不惜工本,一部讲义即可如此讲究的,一看就是阿迷所为;

  4、打开一看,图片占三分之二,文字占三分之一,且文字页左右两边留白极大,有点类似蝴蝶装,莫非留给读者旁批;

  5、粗翻了一下,虽为学术书,阿城文字依旧清通,新颖观点俯拾皆是,但量太少,很快读完,不过瘾,而且其中很多观点对于熟悉阿城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他已在很多访谈、对谈以及之前的书中提到过。

  6、阿城的书,怎么都得买,且扉页天头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阿城客座系列之一”,难道还有之二、之三。。。。。。

  待细看再说。

  《洛书河图》读后感(八):河出图,洛出书

  在学校图书馆偶然发现的一本书,只能感慨封面的质感太好了,内页全部铜版纸,摸起来手感真好....不到200页的一本书,定价136,估计这纸质占了不少分量。整本书的图片很多,这也是这本书定价这么贵的原因吧。如不细细详究每一幅图,这本书还是很快看完的,文字部分简单明了,也不算多。从洛书河图为出发点讨论文明,大量玉器、陶器、民族服饰(主要是苗族瑶族)、和青铜器,去论证古人对天的崇拜。

  商中期开始出现蝉的形象,以红山文化中的蝉为例子。蝉的嘴部都刻有九宫格,因此蝉有表示东南西北中的意义,把他放在表示天象的青铜器上是有意义的。

  典型的秦鼎没有天象符形的纹饰,从东周青铜器上开始消失的天极神符形到这里彻底消失。《中国青铜器全集》中的青铜器,无一不体现天极神符形的全盛和逐渐消亡的过程,特别是与周朝王室地位的衰落直接对应。青铜器的全盛期在商晚期和西周早期。

  上面两段算是看了整本书之后觉得最有用的两段。一开始以为这本书会详细介绍洛书河图,然而作者并没有说得很仔细,只是将洛书河图作为这本书的切入点罢了。但也因为这本书接触到了“天文考古学”和“图像学”这两个名词。平时对民族服饰了解甚少,对于器物中出现的纹饰也处于一脸懵逼的状态,可以说是通过这本书第一次接触这些,作者文字讲解不算很多,明白了个大概。第一次接触这个类型也不知道怎么评价这本书的好与坏,就这样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