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全二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全二册)》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3-13 14:36: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全二册)》经典读后感10篇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全二册)》是一本由王道 著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元,页数:6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全二册)》读后感(一):追寻斯文的河流

  对历史的关注,除了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就是对个体人物命运的关注了。而对家族史的探寻则可看到一个社会转型或裂变的因由,正是基于这个理由,作家王道在《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里,对合肥张家的关注,不仅是对地方文化的再解读,而是让我们从历史着眼,能够看到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一个家族的悲欢离合。

  这几年,王道先生一直在做地方文化的弘扬。为写作这本书,他翻阅众多资料,奔访经年,辗转数地而写就。他以口述人为基点,以人物变迁为经纬,以坚持和冲突、秉性为戏剧点,配以三百余张图片,再现了合肥张家百年来的历史变迁,百年斯文存续脉络及世家之和韵流风,读之一一浮现:

  从晚清重臣张树声,到乐益女中校主张冀牖,再到创办了家庭杂志《水》的张家姐弟;从历史重地淝水,到江南九如巷中的那口老井……“张家的文化说到底就是‘水’的文化,那一脉流动百年的,不是别的,就是斯文。”

  倘若从张家的发家史来看,从晚清至今天,正是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变革的时代。张家的“和”字辈的经历尤为突出。不过,这一代“和”字辈中虽有六男四女,最为人知的是“张家四兰”,在中国近代史上知名度仅次于宋家三姐妹,被称为“最后的大家闺秀”:大姐张元和,精昆曲,嫁给名噪一时的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擅诗书格律,与语言学家周有光举案齐眉;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的一段情缘被传为佳话,后自己成为名编辑;四妹张充和工诗词、擅书法、会丹青、通音律,最终携手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对于她们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则超越了对张氏家族的整体的关注。

  在张家“和”字辈的六兄弟中,也是各有风采:老大张宗和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曾任教西南联大,是著名的昆曲曲友;老二张寅和是位低调的诗人,早期曾在《申报》工作;三弟张定和是中央歌剧舞剧院的作曲家;四弟张宇和是张家唯一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为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员;五弟张寰和继承父业担任乐益女中校长,始终从事教育工作;最小的张宁和26岁时便成为中国交响乐团第一任指挥,后为比利时皇家乐队成员。可以说,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出了自己的成绩。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在提倡“家风”、“家教”的今天,合肥张家所提供的思想或许更值得关注,倘若没有包容、开放的心态,这一个家族也就难以有如此让人瞩目的可能。王道不仅仅是在探讨一个家族史,而是在努力地探寻家族背后的故事,以及受时代思潮的影响,他所寻找到的是那一种让人心动的脉络。无疑,合肥张家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而其所影响的是着眼未来,是一个家族不断勃兴的可能。

  相对于时代的喧嚣和浮躁,合肥张家不管是身处乱世,还是在和平时期,都保留了斯文的秉性。当我们在追问社会转型将何其何从时,也许该注意到每一个家庭在当时的作用。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家族发展(如山东孔家、湖南曾家)的比较,或许不难发现,一个家族能够长期繁荣发展的基因就在于能不断地吸收营养,与时代共进退,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斯文,这个词在当下似乎是越来越少见,以至于我们走在城市里,看见的面孔都显得有几分势利,其目光也变得浑浊。读《流动的斯文》时,或许我们注意到的是一种“范儿”,是优雅,那是在文化基因的熏陶下,才具有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只要这条河流不间断,生活也就会有美好的可能。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全二册)》读后感(二):勘误表

  错误1版2次已更正

  ------------

  图书还未正式开卖,即发表勘误表,实在赧颜。本拟即刻在书中增印勘误表,但已来不及。图书内有差错,编辑有责,之所以抱惭为本书评价“力荐”,实在觉得编辑的小失误,不能掩盖本书内容的精彩。

  ------

  多谢醉里欢笑 段兄的勘误,一并记录于此。

  具体勘误如下:

  39 行2,“上疏湖褛”应为“上疏湖溇”。

  55 行5, “得罪了不少了人”,第二个“了”为多字。

  58 行倒6,58页倒6行,“称赞伯父文才未能尽情发挥”,“称赞”应改为“慨叹”。

  62 行倒7,“黔布”应为“黥布”

  71 段3行2,”命名绳“应为”命名绳进“(这个错真是好莫名)

  102 段3行5,”七七十九天“应为”七七四十九天“

  123 图注里,“蒋元培”应为“蔡元培”,此为最后修改校样时五笔打字法之误,而编辑又未细核故。

  185 行3,“多次给在”应为“多次在给”。

  253 图注里,“凌彩霞”应为“凌海霞”,细核,此错可能在校样中较早出现,估计是将同事的“彩霞”之名与之不小心混淆了。黑线。

  405 段2行倒2,”困为“应为”因为“,又是五笔打错。

  461行8 ”刷碗的也拿着锅把子”,应为“刷锅的……”

  479 引文第二行“雾清轩”应为“霁清轩”,应为五笔打字法之误。

  482 图注”朱允潜夫妇“应为”朱光潜夫妇“。

  498 作者原拟标题为“归去,归来”,被粗心编辑改成了书里的“归来,归来”。瀑布汗。

  564 段4行2,”外甥“应为”外孙“

  605 段2行倒4,”天律“应为”天津“

  612 行11,”文改工作学“应为”文改工作者“

  ---------

  如再发现有误,再行添加。

  OMG,最好不要再有添加了!

  ---------

  字形近似导致的别字太多,以后要多注意。:(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全二册)》读后感(三):穿过历史沧桑的斯文家风

  穿过历史沧桑的斯文家风

  ——读王道的《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纪事》

  ▓禾刀

  唐韩愈在《故江南西道观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王公神道碑铭》中写道:“生人之治,本乎斯文”。在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中,斯文常常只与文化人这一个体相关。本书则向我们打开一扇通向最基本的社群单元——家庭的斯文家风。本书中,王道以口述人为基点,以人物变迁为经纬,以坚持和冲突、秉性为戏剧点,配以三百多张图片,再现了合肥张家百年来的历史变迁,百年斯文存续脉络及世家之和韵流风。

  追寻合肥张家兴旺的源头,当在平定太平天国立下卓越功勋的淮军将领张树声。自晚清以降,从地理角度看,张家为应对时局异数,先后经历了新老圩子之变,从合肥龙门巷搬到苏州九如巷,再迫于侵华日军的战火而各奔东西。从家族传承上看,张树声是奠定家族兴旺的“奠基人”,但他靠的是兵戈戎马。随着数代人接力添薪助火,家族斯文家风才成形并得以传承,尤其是张树声的孙媳陆英——这位与洋务重臣李鸿章家族有着密切渊源的女性,其不仅尊老爱幼,持家有道,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位子女乃至佣人。

  及至张树声的曾孙即“张家四兰”一代,张家的斯文家风更是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这种淋漓尽致表现在“四兰”各有所成并各有不一般地归属。像大姐张元和,精昆曲,嫁给名噪一时的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擅诗书格律,与语言学家周有光举案齐眉;三姐张兆和与沈从文的一段情缘被传为佳话,后自己成为名编辑;四妹张充和工诗词、擅书法、会丹青、通音律,最终携手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六兄弟其实也颇有成就,在此就不必一一赘述。

  不过,与其浮于“张家四兰”与张家六兄弟人生成就的表象,不如透过他们的经历,去深探这个家族的斯文家风。

  重视传统教育,这是张家的重要传统。为了教育子女,陆英一开始便力举请师入门式的家庭教育,同时还在奶妈即“干干”和佣人中开展识字教育。张家的教育也不只是局限于死啃书本,还包括昆曲音乐等艺术,传统礼仪教育不可或缺。如“汪干干(奶妈)对宇和的日常习惯要求得特别严格,譬如吃饭不能砸嘴,不准把饭米粒弄到桌子上,吃西瓜不能挑大块的,不准吹口哨,说那些嘴撅得跟鸡屁股眼似的,还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汪干干不识字,但这并不妨碍她对付统礼仪的尊崇。

  包容是这个家族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因为崇尚水一样的包容家风,自1929年8月起张家便成立了水社,并编印家族刊物《水》。包容在家里是和和气气,一旦融入社会,包容往往会生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张冀牖毕生的最大贡献之一便是仿马相伯创办了乐益女中。虽然历经曲折,但在其短暂的存在历程中,张冀牖充分将其家族“水”的包容性格融入事业之中,匡亚明、张闻天、上官云珠、许宪民等一大批风云人物曾就职于乐益女中。而面对学生“大肆批判地主阶级的罪恶”时,身为校主也是“大地主”的张冀牖“表现出一种惯性的包容”,一篇讽刺地主的小说《贫与富》甚至还被“收录在张冀牖捐资的校刊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也足证张冀牖的包容性格。作为校主的张冀牖每每遇到教职员闹矛盾时,不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自掏腰包,请双方下馆子,一“饮”泯恩仇。

  斯文的另一个重要境界便是懂感恩。晚辈对长辈的感恩,这是一般传统家风,张家自然不会例外。这里最值一提的当是,张家子女们对诸位干干的感恩。张家除了在经济上照顾干干们,在感情上更是视如家人。张家的斯文家风传承一半得益于几代人的接力,另一半得益于融入这个家庭的干干还有佣人。干干们也视他们为已出。二姐张充和30年代为大大(母亲陆英)创作的诗《趁着这黄昏》,四十年后,躺在病床上的六弟张宇和将这首诗谱成了曲,并当着前来探望他的第二代、第三代张家人,演唱了这首歌,以了却他对高干干的怀念。

  毫无疑问,合肥张家的历史足迹,浸满了历史的沧桑,但斯文家风历经沧桑不褪色。一旦有条件,斯文就会在每一个角落顽强生长。本书虽然写的是张家几代人的历史沉钩,但张家佣人显然深受影响,不仅知礼教,同样受到这个家庭的熏陶,大都喜欢昆曲。在晚清和民国等时代剧变的历史节点时期,张家子女打小从骨子里养成的斯文性格丝毫未减,他们热爱昆曲,擅长文学,执着艺术,对其它知识充满追求……他们不一定最出彩,但斯文家风在他们身上的深深烙印,足以驱使他们展示出最为精彩的人生。

  良好的家风,不仅仅有助于家族血脉的传承,还是这个家族精神的延续。家族精神的价值不一定在于让每一个人将来都能“伟大光正”,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其最大意义莫过于,尽可能让每一个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并在社会中寻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简而言之,良好的家风是家族成员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平台。从这层意义上看,“斯文”二字堪称激励张家人不断进取的家族精神力量。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全二册)》读后感(四):闺秀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叶圣陶口中的张家四才女就是元和、允和、兆和、充和。民国是才女辈出的时代,但像张家这样,女儿个个才情动人的,却是十分稀罕。

  张家妈妈是扬州陆家最受宠的嫡亲女陆英,陆英是宝钗式的大家闺秀。在嫁入张家的十年里,她一手操持这个庞大的家族,生活的琐碎被她处理得安稳妥当。在陆英怀着第九个孩子的时候,张家举家迁至苏州寿宁弄,这里一派传统苏式园林景象,诗情画意中,又给了每个孩子独立的学习空间。在这里,高雅的种子生根发芽。

  四女充和所受的教育,代表了最典型的江南大户人家教养女儿的方式。充和一出生就被叔祖母收养,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也是名门闺秀。叔祖母为充和延师,都是不惜重金请的当时名士,所以无论书法还是经史,充和身上都是一派古韵。姐妹们之间的游戏,多半是吟诗作对、同台唱曲,四姐妹个个都是昆曲的高手。直到晚年相见,姐妹们对宫商角徵仍是信手拈来。1986年,78岁的元和与71岁的充和在北京同台献唱《牡丹亭》,以纪念汤显祖诞辰。元和演柳梦梅,充和扮杜丽娘。戏装上身,淡妆描摹,水袖轻舞,余音袅袅。台下一位日本观众泪眼氤氲——这是大家闺秀演绎大家闺秀。

  张家门风,最不重金钱名利。纵然嫁女,也只问女儿的意愿,不论门第贵贱。次女允和第一个出嫁。张家与周家都是书香门第,张家家底雄厚,但周有光家却已呈衰落之势。1923年,周有光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比中状元还难”的圣约翰大学,但迫于家境,一直犹豫要不要读。允和对周有光说:“我们虽然不是‘私定终身后花园’但我总浪漫地畅想‘落难公子中状元’”这是未婚妻允和给周有光的鼓励。大姐元和嫁给一代名伶顾传玠,但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戏子是社会末流,与她疏不般配。“元和下嫁”还曾引起报章议论,闹出许多风波。但元和心里只有对艺术的热爱,她爱戏剧,就把自己一辈子都投进去了。顾传玠去世后,元和竟然说“愧、愧、愧、愧对志成。”(顾传玠后更名顾志成)。元和曾想把顾传玠的身段录成影像,流传下来,但顾传玠始终觉得不够完美而作罢。这给元和留下了毕生的遗憾。我很惊讶,物质上,丈夫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改善,元和却从不抱怨生活,她的眼睛只能看见生命、看见自然、看见艺术、看见爱。

  更让我惊奇的是,和大姐元和一样,三妹兆和在丈夫去世之后所写的文章里竟也充满愧悔,“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读到这段文字时,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叶圣陶会说那样的话。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书里说的“明花照水”也好,“弱柳扶风”也罢,原来都是皮囊。闺秀之为闺秀,是因为她们生命透出来的切切实实的温度。她们对生活温存的接纳、对生命贴心的体谅,给了这个世界最温柔的慰藉。

  沈从文当年追求兆和是费了些周章的。但婚后的生活却不是“王子与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沈从文是个生活上的呆子,家境窘困的时候也不知俭省。兆和写信给丈夫,抱怨他大手大脚的习惯,“你是到赤手空拳的时候还是十分爱好要面子,不到最后一个铜子花掉后不肯安心做事。希望你现在生活能从简,一切无谓虚靡应酬更可省略,你无妨告诉人家,你现在不名一文,为什么还要打肿脸充胖子?我这三四年来就为你装胖子装得够苦了。”抗战期间,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张兆和去教书、译稿补贴家用,用罐头壳蒸鸡蛋羹,自己养鸡、酿米酒。长子龙朱说:“现在人们都说妈妈是名门闺秀,可是我似乎从来没见过她‘纤纤素手’,我记忆中印象最多的却是冬天贴满橡皮膏药的手指,比手指粗大得多的指关节。”允和的孙女周和庆谈整理元和遗物的情景时说“大姨奶奶把自己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其中许多衣服已经穿得像蝉翼一样薄。节俭大概是这些‘大家闺秀’的基因之一吧。”这样的情景完全不似我们想象中的锦衣玉食,真正的精致,绝非纵容欲望喷薄,而是好好珍爱所有, “把自己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便是一种安静的自在,整洁的精致。

  我们受了太多物质的熏染,总以为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就能成就女孩子的美好。在张家四姐妹身上,我们看到成就闺秀的是良好的教育——教育可谓良好,是因为教育成就了她们完善的人格。所谓“名门”留在她们身上的印记,是对艺术的热爱、对真理的求索。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全二册)》读后感(五):几处笔误

  为感谢王道兄及杨、施二编辑赠阅毛边本之谊,特将个人阅读中发现的笔误罗列如下(包括编辑已发的勘误部分),供再版时参考。

  另,王道兄此书下力颇多,很值推荐。稍后拟写一篇书评。

  39页2行,“上疏湖褛”应为“上疏湖溇”。

  55页5行,“得罪了不少了人”,第二个“了”为多字。

  58页倒6行,“称赞伯父文才未能尽情发挥”,“称赞”一词不妥,因后面不属于可赞之事,可改用“概叹”等。

  62页倒7行,“黔布”应为“黥布”,英布受黥而得名。

  71页第3段2行,“命名绳”,后掉了一“进”字。

  102页第3段5行,“七七十九天”,掉了一个“四”字。

  123页图注,“蒋元培”应为“蔡元培”。

  185页3行,“多次给在”应为“多次在给”。

  253 图注,“凌彩霞”应为“凌海霞”。

  405页,第2段,倒2,“困为”应为“因为”。

  461页,8行,“刷碗的也拿着锅把子”,应为“刷锅的……”。

  479页,2行,“雾清轩”应为“霁清轩”。

  482页图注,“朱允潜夫妇”应为“朱光潜夫妇”。

  564页,第4段2行,“外甥”应为“外孙”。

  605页,第2段,倒4行,“天律”应为“天津”。

  612页,11行,“文改工作学”似应为“文改工作者”。

  《流动的斯文──合肥张家记事(全二册)》读后感(六):[作者手记]寻找一个家族的斯文

  苏州沧浪亭有一副对联,非常有名:“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于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选自苏舜饮的《过苏州》。联中点到了沧浪亭的核心:水。

  在沧浪亭明道堂还有一副对联:“泉石憩名贤,伴具区(指太湖)烟水,林屋云峦,独向尘寰留胜迹;簿书逢假日,更解带乱耘,停车问俗,岂徒觞咏事清游。”这是同治十二年(1873),清朝巡抚张树声重修沧浪亭时所题,其中也提到一个“水”字。

  一百多年后,大洋彼岸的耶鲁学者张充和回到苏州的家,游览沧浪亭,对视文徵明像,临走时脚步不禁停在了门口的水轩上,那里有一块石碑《重建沧浪亭记》,撰碑人张树声正是张充和的曾祖。

  不远处的苏州九如巷三号有一口古井,古井的院后就是张充和父亲创办的乐益女中旧址,这古井之水滋润着一大家子,还孕育出一本世界最小最美的家庭杂志《水》。编辑人员正是张家四姐妹和六兄弟。他们全部来自合肥,他们家乡的圩堡也都是临水而建,这既是为了防御外界,也是出于生活需要。

  来来往往,百年时光,张家人穿过宅院的护城河,穿过历史重地淝水,顺水而下,顶盔掼甲,战马嘶吼,杀到江南;再到居功从仕,施政一地,造福一方;到张家后人承接殷实家产,再次顺水而下,落户江南,卖田办学,育人荫后,贯穿其中的,始终是一条涓涓水流。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张家的文化说到底就是“水”的文化,那一脉流动百年的,不是别的,就是斯文。

  我的寻找,就是从这个不声不响的词语开始的。

  【作者手记全文可见试读相关章节】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