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改变一切》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改变一切》的读后感10篇

2018-07-10 04:1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改变一切》的读后感10篇

  《改变一切》是一本由【美】科里•帕特森(Kerry Patterson) / 约瑟夫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0,页数:24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改变一切》读后感(一):关于改变的6大影响架构体系详尽说明手册

  在我们每个人工作生活中,每到新年伊始,有抱负上进人们就又开始惋惜去年定下的目标由于自己意志力坚定没能坚持下来而导致行动失败,并定下新年的新的目标,开始对新年中要完成的目标开始新的一轮展望,匆匆一年又过去了,回头一看,要不就是还没出发,要不就是出发了不久又意志薄弱回到了原点,一年一循环长久活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中。

  《改变一切》是一本关于改变行为达成目标的励志类图书,是一本实打实、有干货实用操作指南。虽然这本书并不能让你肯定完成你年初制定的目标,但是起码让你对改变这个年年最热门的行为有一个清晰认识,并进一步在自己的目标道路上走的更远一些。

  书中内容逻辑结构异常清晰,因此拿到手里粗略一看还以为是拿到一本手册,当然像手册必然阅读的连续性方面会略差,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

  分析问题现象并给出解决问题对策(第一部分)

  解决问题对策的6大影响源的逐一辨析说明(第二部分)

  最后是案例事件说明,分别列举职业发展、减肥、财务健康、成瘾类行为和人际关系五个具体事例章节来演示说明问题对策在具体改变行动中的应用(第三部分)

  书中每章后面通过名为“改变工具箱”的回顾页面总结本章节的主要核心内容,并且书中重点语句均用黑色粗体标准予以提示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群(五个白胡子老头)提出:人们日常认识的观点“我之所以改变失败因该怪罪于我那脆弱的意志力”是一个彻底的“意志力陷阱”,即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并不是缺乏勇气胆识或意志力,而是我们都错误的以为意志力才是改变的关键。作者群在实验中萃取并验证后,提出来了6大影响源这一静态改变行为框架机构体系,以便于人们在改变行动中便于记忆和操作使用。改变行动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需要执行过程中建立计划、执行计划并评估调整计划这一循环,在循环中注意应用四个策略,分别是关键时刻、关键行动、影响源一起行动及把坏事变成好事的动态调整。

  在第二部分中,分别针对影响源按照个人、社会系统三个角度,两个切面动机能力划分为6大影响源。以下为书摘

  个人—动机:1.探访未来的自己。2.将整个故事讲得栩栩如生。3.使用价值说法。4.把改变当做游戏。5.写一份个人动机宣言。(Page64)

  个人—能力:1.审视自己的技能。2.进行针对性练习。3.学会意志力技巧。(Page81)

  社会—动机(社会—能力):1.分清谁是朋友,谁是同谋。2.重新定义正常”。3.进行一次转变谈话。4.增加新朋友。5.远离那些不愿意改变的人。(Page102)

  系统—动机:1.给自己一点“甜头”。2.适度激励联合激励。3.奖励每一次小小的成功。(Page116)

  系统—能力:1.筑起防线。2.保持距离。3.改变暗示4.使用你的自动导航仪。5.使用工具。(Page102)

  只读一本书就想改变自己多年的陋习或者完成不可想象难度任务是不可能的,但是本书可以提供一种较为全面、系统的视角,让你了解情况更多一些,使得改变之路持续的更长一些。另外改变是一个宏大主题,光看这一本书是不够,例如本书中缺少对目标的制定政策和分解过程,因此你还需要进行更为广泛的主题阅读,并且最为核心的是行动和调整的动态循环过程。

  《改变一切》读后感(二):不用思维导图,用这个简单逻辑梳理读懂《改变一切》

  说实话,在我还没读这本书的时候,认为作者可能会把“改变”这件事讲得很复杂。但等我看过之后,发现这本书是一部逻辑非常清晰的改变技术手册,书里的策略和方法干货满满,案例也很多,但是经过梳理,去掉冗余的案例信息,留下这本书的框架,完全可以按照这个逻辑指导自己的改变计划:

  首先,《改变一切》这本手册(我更倾向于称它为手册)整体逻辑的大前提

  意志力陷阱

  也就是你原来的经历中,改变成功或者改变失败,你都认为只有意志力起了关键切唯一的作用。意志力强,你就成功改变了,如戒烟、减肥、改变工作习惯等;意志力弱,你就失败了,如戒烟失败、减肥失败(我也曾有一次减肥成功和多次减肥失败)等;而失败之后你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己意志力差。

  而本书的作者告诉你,真正的改变并不是只靠意志力强或弱来实现的,那么是什么呢?

  这也就引出了这本书的核心:

  6大影响源和1大关键时刻

  先说6大影响源,因为是翻译的原因,所以中文版把这6大影响源翻译的让人一开始有些不太明白,那我就用白话把这6大影响源再“翻译”一次:

  1. 个人动机,可简称为【动机】,即你喜欢干什么?或者是你为什么喜欢干这个?

  比如,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普天下常识,但你还是控制不住每天抽1包,除了尼古丁的化学作用之外,一定是因为抽烟满足了你某些心理需要,让你爱上了这项嗜好

  2. 个人能力,可简称为【能力】,即你知道什么?或者你会干什么?

  比如,笔者和很多人一样都有晚上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的习惯,其实这个习惯并不能以好坏判断,如果你知道有什么低卡零食可以代替薯片等高热量零食,而且又不影响口感,那么你完全可以不用改变这个习惯,只是换一种食品,而你一直为这件事苦恼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你不知道有什么替代物。

  3. 社会动机和社会能力,可以直接翻译成【同谋或朋友】,即你身边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比如,拿吃晚饭举例,你知道想减肥晚上不能多吃,但你的朋友圈里总有那么几个人经常组织聚餐,晚上叫你去撸串、吃火锅、喝啤酒……那么这些人就是【同谋】,也就是破坏你改变(减肥)计划的人;而相信你的朋友圈里也会有那么几个人经常晒自己的夜跑路线,那么这些人就是你改变(减肥)计划的【朋友】。

  4. 系统动机,可直接翻译为【奖励或激励机制】,即你做了哪些改变行为可以被奖励?可以进行庆祝?

  比如,因为严重肥胖,你的女友或者老婆根本不想和你过*生活,她说:“如果你一周能减掉2KG,我们就嘿嘿嘿一次……”你觉得这样的奖励如何?

  5. 系统能力,可直接翻译为【环境】,即你周围的环境是不是特别方便/难于做某些不好的事或好的事?

  比如,为了戒烟,虽然你在公司不能推脱同事的抽烟邀请,但你在家里可以把烟灰缸都扔掉以增加你吸烟的难度,以减少你抽烟的量;你可以把之前不爱吃的水果放在茶几上,而把高热量的零食都放到不方便拿的地方;亦或是你为了减肥,在家里挂上你喜欢的明星肌肉海报身材海报……

  在明白了以上6大影响源之后,你还需要明白1个基础

  【关键时刻】

  还拿上文提到的你被几个爱组局吃饭的朋友拉到酒桌例子,其实你平时很注意饮食,如果没有这些人邀请你,你其实已经很自律了,早餐营养丰富午饭丰盛少油、晚餐几乎不吃,看起来你的节食计划很有可能成功。但一旦这些人叫你,你就马上被诱惑而且服从,吃完喝完之后又无比后悔,觉得自己的节食计划一次次的泡汤。而被他们诱惑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这些人是你的领导或者重要客户(你不得不去),这些人是你最好的哥们姐们(你不忍心不去),亦或是你本来就很爱烤串和火锅……那么请注意了,这种情况就是你的【关键时刻】!也就是你的改变计划频频失败,每一次遇到这个时刻就打回原形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比比皆是,比如笔者一写东西就抽烟,那么写作就是我的【关键时刻】;比如你下班已经精疲力尽了,根本不想去健身房跑步,而你办的健身房年卡快半年了,但只去过2次,那么下班就是你的【关键时刻】。

  好了,在完全了解了这本书指导你改变一切的前提之后,这本书提出了具体应对策略

  四大策略:

  1. 明辨关键时刻!

  2. 采取关键行动!

  3. 让6大影响源一起发挥作用;

  4. 把坏事变好事;

  前3个策略经过上文的解释比较容易理解,这里我具体解释一下最后一个策略:作者提到这个策略的意思就是即便你按照本书的方法进行改变计划,你也有中途某一次失败的经历,比如你抵抗住了5次饭局邀请,但有一次却没有成功,结果依旧大吃大喝影响了你这一周的减重计划。这种情况难免发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作者的意思是不要因为局部的失利而影响到整体的计划,你应该带着【好奇】的眼光看待这次失败,发现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这次失败?为什么我前5次都抵抗住了而这次没有?这次有什么特殊?针对这种情况,我以后应该如何调整我的计划?这样就能把坏事变为好事,而不是因为一次失败就陷入【自责】的情绪

  在了解了4大基础策略之后,针对6大影响源如何发挥作用,我简要总结一下:

  1. 个人动机,即【动机】

  在这个部分,作者给出的具体方法是,你知道一件事不好,所以你要改变它,那么方法非常像我们经常看到的职业规划或者理财规划给我们讲得设置目标的方法,也就是:

  探访未来5年的自己→将故事讲得栩栩如生→使用“价值说法”→把改变当作一场游戏→写一份个人动机宣言

  以存钱为例,举个简单的栗子

  如果我现在不学会理财还是乱花钱,我就会成为我最近访问过的几个家庭一样:他们都已经35岁了,上有老下有小,但看上去像是45岁的人,就是因为之前他们一直是月光族,还有车贷房贷,手里一直没有存款,还在拼命靠工资挣钱养家,生怕那天丢了工作,还不上贷款孩子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与此相反,我要……

  2. 个人能力,即【能力】

  审视自己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练习→学会意志力技巧

  还拿理财举栗:

  如果我想理财,那么我要先问自己

  我目前掌握理财的知识和方法吗?我做过什么关于理财的投资吗?

  答案可能是有一些,但是还有很多不知道和不会的,那么我就要针对性的去学习或者练习。

  意志力技巧:延迟满足和转移注意力,比如你特别爱花钱,那能不能为了理财延迟你花钱的速度?或者在你想花钱的时候干一件其他事情转移注意力?这种技巧最好能找一个人帮你,比如你的家人

  还记得我上面举的饭局的例子吗?如果你实在推脱不掉,那么你可以问问自己,我虽然去了饭局,但是能不能在饭局上有所改变,比如不喝容易发胖的啤酒改喝白酒红酒,比如去之前先用一些健康食品填饱肚子,到了饭局就少吃一些多聊一些,比如火锅能不能只吃蔬菜,等等。

  3. 社会动机和社会能力,即【同谋】和【朋友】

  分清谁是同谋,谁是朋友→重新定义“正常”→进行一次转变谈话→增加新朋友→远离那些不愿改变的人

  再拿饭局举栗,你首先要知道在你的朋友圈里谁是经常破坏你改变计划的人而谁能和你一起改变?也许在你的公司经常下班聚餐被公认为“正常”,但相信这个标准也只有在你的公司才成立。能不能直接找到经常组这个饭局的人聊聊,直接告诉TA我在减肥,但我并不是不想参加公司集体活动,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比如大家一起下了班去打球?如果你可以摆脱这些饭局而不影响你在公司地位,那么你就赶紧跟你朋友圈里那几位爱跑步的朋友联系一下吧。如果那些经常破坏你改变计划的人本来就不是什么重要的人,那就坚决离开他们。

  4. 系统动机,即【奖励激励机制】

  给自己一点“甜头”→适度激励,联合激励→奖励行动而不是奖励结果

  在这我想着重说一下第三个方法,这个方法在【奖励激励机制】中非常重要。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不要以“我今年年底升职了就买一辆新车”来作为奖励机制,因为这种奖励结果的周期非常长,你根本坚持不下来。而要以“如果我今天去健身房练了2个小时我就奖励自己……”这其实才是你在奖励你的改变。

  5. 系统能力,即【环境】

  筑起防线→保持距离→改变暗示→使用你的自动导航仪→使用工具

  相信这个方法大家都能明白,就是把你原来容易干某件坏事的环境彻底换掉。在这里我着重说一下“使用你的自动导航仪”,就像前文所说的,我晚上有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的习惯,如果每天不这样做我就得不到放松,但这样做又会发胖。那么如何使用你的自动导航仪呢?根据我自己的习惯,我一般下班比较晚,没有时间做晚饭甚至吃晚饭。到家已经9点多了,所以看电视+吃东西是我每天必备的放松方式,根本无法改变。那么其实你大可不用改变这个习惯,你只要把薯片换成西红柿就行了,如果一个不够那就两个,如果西红柿不行,那就西红柿+香蕉……这样既能抵消掉没吃晚饭的饥饿感,又没有改变你舒服的方式,还吃到了健康食品。不是吗?

  以上文章有点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改变一切》读后感(三):终于出中文版了,向关注个人成长的人推荐,强烈推荐

  这本书的宝贵在于,这是一个实验室在他们大量实践结果之上得到的结论。很有说服力。我已经开始按照书上的方法开始养成自己的一些习惯。

  本书偏向改掉陋习(酗酒、吸毒、购物狂、肥胖等等),但个人认为大部分方法也是形成好的习惯。

  没读过中文版,但比较相信湛庐文化的编辑能力。(同时给湛庐文化赞一个~)

  非常期待同样在参考本书方法在改善自己的读者能够在豆瓣交流经验。

  立字在此,看看一年后自己能达到什么程度。

  《改变一切》读后感(四):change anything

  先把全书梳理下:

  个人成功的最大障碍并不是缺乏勇气、胆识和意志力,而是我们都错误的认为意志力才是改变的最大障碍。

  影响我们的6大影响源

  个人动机:在关键时刻联想自己的目标来打断自己的冲动

  个人能力:改变长期存在的老习惯,通常需要学习新的技巧

  社会动机:坏习惯大多情况下都是社会疾病

  社会能力:改变根深蒂固的坏习惯,我们需要来自他人的帮助、提醒,以及切实的支持

  系统动机:把短期内的回报和惩罚直接与你想要养成的新习惯联系起来

  系统能力:环境的小小变化也可能对你的选择带来惊人的影响。

  明白自身的影响源,有意识的设计针对自身有效的改变计划,我们的努力不应该总是如此随意和偶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