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2 04: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读后感精选10篇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是一本由[美] 凯瑟琳·格雷厄姆著作,后浪丨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7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读后感(一):华盛顿邮报:美国家企业权力交接

凯瑟琳•格雷厄姆

  1973年春夏之交,沃伦·巴菲特陆续购买了超过23万股的华盛顿邮报B类股,并计划购入更多。这项交易使巴菲特成为了格雷厄姆家族之外,该公司的最大股东。巴菲特在致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的一封信中,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大量购买他们的股票

  当时美国股市正处于低迷期,巴菲特认为华盛顿邮报的股票被严重低估了,“便宜得有些荒谬”。巴菲特的买入价大约为1600万美元,随后几年这批股票一路下跌,缩水至大约800万美元,而如今它们的价值超过了8亿美元。这批股票的涨跌起落反映了巴菲特的投资策略、持股信心以及他对邮报前景的看好。

  这封信还缔结了沃伦·巴菲特与凯瑟琳·格雷厄姆长期的诚挚友谊,他们成为很好的合作伙伴,巴菲特在多个场合屡次赞美格雷厄姆夫人是他的良师益友。巴菲特称之为“偶像”的这位传奇女性,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呢?1997年,凯瑟琳·格雷厄姆写了一部自传,次年荣获普利策奖。中译本即《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这是一部诚恳朴质的传记。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水门事件”之后,凯瑟琳对《华盛顿邮报》连续追踪报道获得的赞誉答复。她说邮报的所作所为无关勇气,而是在别无选择之下的涉水过河。谦逊大度,保持清醒认知,这是凯瑟琳的性格特征,也是全书底色。这段话,还可以看作凯瑟琳对自己在《华盛顿邮报》工作妥帖比喻

  凯瑟琳·格雷厄姆是《华盛顿邮报》的第三位领导人。她的成就建立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和父亲(尤金·迈耶)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华盛顿邮报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家族企业,围绕它所发生的一切,也是典型的美国家族企业权力交接的故事

  尤金·迈耶的发迹,也是很典型的美国故事。这位犹太商人家庭出身年轻人,具有极其出色商业天赋犀利的投资理念。20世纪初,迈耶用5000美金投资铁路股票,这笔钱迅速增值到了5万美元,随后被投放到华尔街,滚雪球一般壮大。但是,迈耶在1933年购买风雨飘摇的《华盛顿邮报》之举,并不是出于风险投资的偏好,而是把它当作公共事业来经营的。他并不在乎这家报纸能不能挣钱,而是想让美国人民“知道事实真相”,“我将会给予他们无偏差的真相”。迈耶是坚定自由主义者,他告诫子女,“报纸拥有者受到的首要限制在于自我限制”。迈耶认为新闻报刊必须拥有言论自由,他最担心的是在自己之后,华盛顿邮报是否还能继续这个办报宗旨为此,他设立了一个信托基金,假如他的继承人想要卖掉报纸,这个信托基金将对买主拥有“绝对裁决权”。

  尤金·迈耶有五个子女,唯一的儿子只对医学兴趣女儿们则各有各的生活。迈耶思虑再三,决定把《华盛顿邮报》交给凯瑟琳的夫婿,菲尔·格雷厄姆,哈佛法学院培养出来的青年才俊,他对政治和公共信息有着敏锐思维。1948年,菲尔正式接手《华盛顿邮报》,时年33岁。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菲尔来自南部的农场主家庭,与妻子的望族出身有很大悬殊强烈自尊心从一开始就在他的婚姻里投下了暗影。当他接过迈耶给他的报纸时,邮报的发行量和口碑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唯独不好的,是迈耶留给他的巨大财务黑洞。菲尔日以继夜,像机器一样连轴运转,想以成绩来证实自己的才干。与拥有众多产业岳父不同,邮报是菲尔唯一的砝码,他退无可退,必须背水一战。这个过程里,菲尔逐渐改变了迈耶的办报宗旨,《华盛顿邮报》不再是迈耶时期谨慎中立,显示出了年轻领导人的激进色彩,尤其是对政治事件的主动参与舆论引导

  《华盛顿邮报》在诸如杜鲁门总统选举事务中的表态让人瞩目。菲尔违背了迈耶的意愿很难说他错了,20世纪中期风云变幻年代,这是一种与时俱进表现。菲尔进一步扩大了《华盛顿邮报》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他让这只大口吞金、多吃少拉的“怪兽”渐渐回报财富。1954年,《华盛顿邮报》买下了竞争对手——《时代先驱报》,统一了华盛顿的晨报市场,吸引了大批的广告商,这成为报纸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菲尔·格雷厄姆继续在《华盛顿邮报》的事业路途上前进。然而,他的精神分裂和自我怀疑加剧了,这一切,到底是因为他的努力,还是因为他有一个担任美联储主席世界银行行长的老丈人呢?

  天之贵女、顺风顺水的凯瑟琳·格雷厄姆,忽然在中年时期坐上了“过山车”。险遭遗弃,婚姻危机,一团乱的公司,“嘣”的一声枪响,菲尔以戏剧化的方式结束生命,把凯瑟琳推到了公众面前。。

  如果尤金·迈耶当初直接把《华盛顿邮报》交给凯瑟琳,是不是更好呢?答案:并不。

  凯瑟琳从小接受精英教育母亲是一个开放的、有政治抱负的前卫女性,从小对子女的教导就是“你们都是干大事的人”,凯瑟琳在婚前从事过一段时间记者工作,她具有作为管理者潜能。这种能力后来在她不得不负责邮报之后果发挥得很不错。但是,凯瑟琳性格稳重内向比不上菲尔的热情。对于20世纪40年代的邮报来说,它需要的是一个敢想敢干、拼搏冲闯,打出一番新天地的领导人。菲尔·格雷厄姆正是最好的人选经过菲尔统管的邮报,给凯瑟琳留下了很好的班底,也留下了盈利的空间。因此,凯瑟琳上任之后,起初几年并没有大的人事变动,着力于平稳过渡,后来才悄悄在几个关键岗位上更换了人马。比如,启用本杰明·布莱德利担任总编辑,正是他后来与两位年轻记者全力促进了对尼克松的调查,成就了邮报历史上最大的丰功伟业。没有菲尔,就不会有媒体领袖凯瑟琳·格雷厄姆。

  中国人经常说:富不过三代。这个魔咒在美国却很难成立根据《福布斯》杂志每年出炉的“美国富豪家族排行榜”,现在1/3的家族企业都已经超过了百年。美国家族企业何以传承?从权力交接的角度,可以发现一些秘诀。以同为媒体巨头的《纽约时报》为例。这家创刊于19世纪中叶的报纸于1896年更换了业主犹太人阿道夫·奥克斯成为了新主人。在历史作家盖伊·特立斯记叙的《纽约时报》传记里,他描写道,奥克斯希望《纽约时报》一直办下去,他的家族要和报社一起工作,为了更大的利益压抑住任何个人情感,而且如果可能的话,他的家庭成员在婚姻中要选择那些愿意“嫁”给时报的人为伴侣。很显然,奥克斯的想法和尤金·迈耶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很早就在为他们的事业铺垫后路,在所有的考虑要素里,“热爱”是首要的原则

  无独有偶,阿道夫·奥克斯媒体王国的继承人,是他的女儿伊菲吉妮和女婿苏兹贝格。那么,为什么他们都没有放手让女儿去做,偏偏要让女婿担纲呢?

  凯瑟琳的传记原名叫Personal History,中译本的命名多了一些内涵。这部传记除了是个人历史,的确还是一部20世纪的美国现代史,除了穿插在凯瑟琳个人生活,邮报发展和各种新闻大事件的内容之外,它事实上还显示了20世纪女性地位的变动。对于尤金·迈耶、阿道夫·奥克斯这样的家族领导人来说,他们很难想象把事业交托给女儿,哪怕这个女儿怎么聪慧,怎么有能力。女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无法成为领导人。

  凯瑟琳·格雷厄姆在她的前半生里,一直扮演着乖巧的女儿和贤妻良母的角色完全忽略了她被悄然贬低的地位,作为从属隐遁在厨房客厅。1963年8月3日,菲尔·格雷厄姆死亡,凯瑟琳时年46岁。这是一个很恰当时机。在这个年龄段,凯瑟琳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阅历广阔人脉,避免了她在险恶情境下的崩溃,得以在友人的帮助下度过难关。最重要的是,六、七十年代正在兴起的女性解放思潮,让公司管理层接纳了凯瑟琳成为领导人的事实,并且在社会公众的视线里,在一次次看似艰难的事项里,凯瑟琳克服了自己的腼腆与无措,从自己的生命故事里汲取了经验,获得了自己身为女性拥有事业,站在世界巅峰的信心与尊严

  在20世纪下半叶,在新的世纪,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了家族企业的领导人。在“福布斯2017中国上市家族企业100强排行榜”里,可以看到,四强之一,排名第三的碧桂园,领导人杨惠妍就是一位女性。无论美国,还是中国,或者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女性正在家族企业的权力交接中得到更多的投票。

  :最后一段对杨惠妍和碧桂园不作评议,仅仅陈述女性接手家族企业的事实。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读后感(二):不管发生什么,都要有战斗的能力

  电影《华盛顿邮报》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2分。影片主要讲述了美国在1971年发生的五角大楼泄密事件。《华盛顿邮报》为了挖掘出美国政府在对越战争中的一些丑闻,不惜与尼克松政府对簿公堂。 “捍卫出版权的唯一的方式就是出版”。这是所有媒体人的呐喊。

  主人翁凯瑟琳·格雷厄姆是《华盛顿邮报》的前发行人,她身处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传统媒体的颠峰时代,发生了很多影响历史走向的事件。凯瑟琳·格雷厄姆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掌舵者,游走于各种顶级精英沙龙,与多位美国总统私交甚笃。她于1997年,将一手打造的媒体帝国交给接班人后,开始写自传体小说《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奖。本书作为传记写作标杆得到巴菲特、李普曼的一致推荐,也荣登《财富》杂志推荐的必读书之一。

  一本700多页的传记文学能够吸引我读下去的,正是作者质朴真诚又不乏味语言,和她那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作为女儿、妻子、邮报发行人,凯瑟琳的每一个角色转换水到渠成。以她自己的话说,她的人生无处不充满了幸运的眷顾。而她一生最大的成就却是来自她“身处悬崖边的闭眼一跳”,正是这被迫无奈的纵身一跃,完美展现了她的柔软身姿,让她成为男权云集的新闻领域里“最有权势女人”。是的,这一跳的结果令人惊讶,“我稳稳地落在了地上。”而且光芒四射

  纵观凯瑟琳的一生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作为美联储创建主席的女儿,从小生活在条件优渥的家庭环境中,享受着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社会资源,并逐渐成长为报界的职场女性。

  第二个阶段是嫁给菲尔·格雷厄姆,成为一名以丈夫为中心家庭妇女,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为菲尔生下四个孩子,几乎没有做过正规工作,是个典型的跟随在丈夫身边的小女人

  第三个阶段是丈夫菲尔自杀身亡后,面对庞大的家族企业,内忧外患,凯瑟琳最终决定亲自出任《华盛顿邮报》的老板,并带领邮报走出了更加辉煌的历史时期,达到了她事业的巅峰。

  我们跟随着凯瑟琳的叙述,走近了去看一看她生命中浓墨重彩

  1、三代人培养出的一个贵族

  凯瑟琳·格雷厄姆出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父亲尤金•迈耶是美国胡佛总统时期的美联储主席,世界银行行长,《华盛顿邮报》发行人。他具有超乎寻常的商业天赋和投资理念,但又绝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40岁以后,他主要将钱用于公众服务,于1933年收购了破产的《华盛顿邮报》。十几年间一直负债经营,也绝不肯放弃,并声称“我将给予美国人民无偏差的事实真相”。凯瑟琳的母亲在文学和艺术方面狂热追求和热爱,对公众事务也是极度热衷。身处在这种家庭氛围之中,耳濡目染,凯瑟琳从小就对报业和公益事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高中时候已经开始发表评论文章大学期间就利用假期进入报社,以实习记者的身份进入工人罢工的现场调查原因,也经常与父亲争论政治问题

  这些所谓的富二代,并不都是我们想象中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们不但比我们拥有更好的社会资源,有时候甚至比我们更用功,更好学。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能受到很多人的诟病,可是当他的5个儿女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时,却为他赢得了无数的选票。他们个个都是优秀的精英,不仅相貌堂堂,家教得体,而且全都事业有成自食其力特别是他的大女儿伊万卡,她为父亲竞选的助威演讲,让全世界网友唏嘘不已。

  有一句话说“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贵族和绅士绝不仅仅是指经济地位,更是一种风度修养体现。凯瑟琳和伊万卡都是他们家族三代人用金钱守护出的贵族。

  2、夫唱妇随的贵妇人

  23岁的时候,凯瑟琳在出租屋里遇到了来自美国北部小镇的菲尔·格雷厄姆。在菲尔的追求下,很快步入婚姻的殿堂一个女人的婚姻就是她的第二次投胎,甚至比第一次的出生更加重要。

  凯瑟琳的母亲在与父亲结婚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极其困窘。和父亲结婚以后,她不但在经济上得到了保障,可以随心所欲的购买自己钟情的各国艺术品,还可以参加各种顶级的社会团体活动,为自己找到了充分展现才华的空间。父亲帮外祖父还清了所有的债务,并慷慨的赡养他直至去世。这种经济差异使得母亲一直都对父亲充满崇拜和钦佩,并以自己的方式终生爱着父亲。

  而凯瑟琳和菲尔的的婚姻也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阶级差距,一个小农场主的儿子即使再才华横溢,也终是会在华盛顿金融大亨的巨额财富面前自惭形秽,“那种巨大的金碧辉煌的房子,众多的佣人以及奢侈的生活方式”,都会让他感到震惊。这也为日后他的出轨埋下了伏笔。

  凯瑟琳的父母亲一直对他高眼相看,凯瑟琳更是对他一往情深,言听计从,或许这些都无法摆脱他骨子里那种下意识的自卑感。即使他精力充沛,工作卓越,而且为人风趣幽默,交际广泛,这些所有的成功和辉煌都无法掩盖他潜在的压力,也许他的内心一直是孤独的,自卑的。

  40多岁的菲尔已经患上严重的抑郁症。他在婚姻的后期一直在公众场合有意无意的“贬低凯瑟琳,总是把她当成家庭玩笑的靶子”。在与女记者打得火热的时候,他高调离婚,不惜用凯瑟琳父亲赠与他的绝对多数的股份来争夺邮报的所有权。

  这让人想起中国人特别讲究的“门当户对”的婚姻观。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不可能是一撮而就的,从小生活的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根深蒂固。凯瑟琳是个直到高中都不知道衣服脏了要自己及时脱下来换洗,更不会熨衣服的富家小姐,她完全想象不出贫穷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即使婚后她想学着自己应付拮据的生活,甚至为了节省10美分自己跑去干洗店里送衣服,可是毕竟从小就留下的空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填补的。但是菲尔在工作中展示的才华也让凯瑟琳受益颇深,他们夫妇一度活跃在多届美国总统竞选的社会活动中。二十几年,凯瑟琳都生活在自我感觉幸福的婚姻中。

  3、意志坚强的女强人

  菲尔的严重抑郁症,最终导致他饮弹自杀。凯瑟琳陷入备受煎熬的打击之中。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已经老迈,孩子们还小,对职场极度陌生的凯瑟琳面临着邮报能否继续经营的问题。“做决定很难,但是有时候根本不是你在做决定,你只是在向前走。”凯瑟琳被挚爱好友和现实推着向前走,郑重考虑之后,接手了邮报董事长一职。

  完全是懵懂的状态进入了董事局,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凯瑟琳开始从头学习经营管理。随后在处理“五角大楼泄密事件”和“水门事件”中,凯瑟琳与邮报的高管们一度坚持住了自己作为媒体人的原则,锲而不舍的挖掘出尼克松政府试图掩藏的丑闻,将事实真相公诸于众。这两件事情的严重影响让《邮报》一跃成为让世界瞩目的焦点。

  随后在印刷工人大罢工中,凯瑟琳又展现了自己杀伐果断的一面,以超强的决策力表演了“高难度的平衡术,在钢丝绳上抵达了终点”。随后《邮报》开始走出低迷,迎来利润,同时凯瑟琳的个人声誉开始显赫起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危机,凯瑟琳变得坚强、独立,拥有了超强的个人魅力,并得到基辛格和巴菲特的钦佩和赞赏,成为了终生的朋友。

  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潜伏在身体内,伺机而动。我们通常仅仅使用了身体潜能的20%不到。在事情没开始之前,所有人都会对自己缺乏最起码的信心。我们经常觉得做某件事情需要特殊的天赋,而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天赋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它,说不定你在这个领域就会成绩斐然。

  纵观凯瑟琳的一生,我们能够明白,虽然我们的出身不可改变,但是我们不管生活在哪个阶层,只要拥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还有在困难面前不可或缺的勇气,我们都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甚至做得更好。不管是事业还是婚姻,有时候面对机会和选择,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说不定就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正如凯瑟琳在书中说到的一句话“我不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斗士,我讨厌争斗,但在别无选择的时候,我也有能力去战斗。”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读后感(三):这么霸气的书名不想了解一下吗

  作者凯瑟琳•格雷厄姆曾带领《华盛顿邮报》走过很长一段时间,期间邮报报道过“五角大楼泄密案”、“水门事件”等重要政治新闻。不过原本书名是《personal history》,中文书名也无可厚非,因为期间很多政治事件是邮报主导报道的;而且期间作者本人也亲身经历了女权运动及工人运动等重要的事件;她私底下与历届美国总统都有交情,亲密好友包括巴菲特、基辛格等影响时代的人(当然她自己也属于此列)。书中可以看到人是如何被成长方式所塑造,又如何被生活方式所进一步影响。

  凯瑟琳写作自然毫不做作,又观察细微,敏感的同时善于自省,用尽可能客观及理性的视角看待问题。也许做为这么成功的一个大企业重要领导人及决策者,大家会觉得他/她必须是个强势甚至强硬的人。事实正好相反,她为人谨慎,也不会夸大其词,有时还需要身边的朋友给予肯定而获得自信;她也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相处中总是尽量避免矛盾与冲突,会为同事的指责伤心落泪。这些也做为她的特质,让她带领邮报走过种种考验,获得成功与肯定。

  书中作者详尽的交代了家族史及其与邮报的发端。其中凯瑟琳的母亲另我印象尤为深刻,她一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早在1913年她就有过这样的思考:“对于婚姻突然强加的责任,我从内到外的抵触抗拒。最初的那些年里,我觉得似乎整个世界都在密谋抹去我的个性,将我投入名叫‘女人’的通用模具中铸造。许多已婚的大学同学都放弃了智识上的兴趣,转而在洗尿布、下厨房的日常琐碎和对生活自鸣得意的满足中迷失自我。我下定决心,绝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想要有个大家庭,但我同样也想要继续作为个体来生活。”晚年时她也关注社会和福利问题,曾指责广播和电影行业利用手中资源“逐步庸俗化大众思想,贬低公众道德”。这些问题到现在至少在中国,也许身在电影、广告行业或者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不曾深入的思考过。可见其思想的前瞻性。

  不仅仅是其母亲,整个格雷厄姆家族的人都善于思考、自省,不断重新定义新闻行业。其丈夫本在作为邮报发行人期间就提出过:“新闻是历史的草稿”这样的见解,凯瑟琳本人也认为:“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媒体人都是监察专员,都在努力减轻某些人声音得不到倾听的无助与无望感受”。

  这样一部个人历史,让我们不仅像看邻家女孩的成长日记一样,了解其成长的欢乐与悲伤,遇到浪漫爱情的欣喜,在家庭生活中的满足与困惑,被出轨后的崩溃与绝望,重新步入职场时的胆怯与不自信,工作中得到肯定时的欢欣鼓舞。也可以一窥这个成功女企业家的所思所想,她看待事物的方式,她与身边这些成功人士的相处模式。。。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读后感(四):将美国总统拉下台的女人

  1972年6月17日,位于华盛顿的美国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闯入了几名可疑人员,并被保安人员抓获。这件事情在大多数媒体看来,只不过是一起普通的行窃案。但是《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却发现里面有蹊跷,这五人在警察局登记的名字都是化名。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真相令人震惊。第二天,《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刊登了一则新闻,新闻的题目是《五人因密谋在本市民主党办公室安装窃听器被捕》。这则独家报道揭开了一场政治阴谋的冰山一角,矛头直指当时的总统尼克松,引发了长达两年的舆论斗争。这就是震惊全世界的水门事件,最终以尼克松辞职告终,尼克松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任内辞职的总统。

  在长达两年的斗争中,《华盛顿邮报》面临着来自国家权力的打压,掌门人凯瑟琳·格雷厄姆成为众矢之的,面临着强大的压力,《华盛顿邮报》的生死悬于一线。她是怎么挺过来的呢?《华盛顿邮报》又是一家怎么样的报纸?凯瑟琳格雷厄姆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在凯瑟琳·格雷厄姆的自传《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中,她从自己的视角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凯瑟琳·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公司前发行人、董事会主席,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美国报业第一夫人”。她曾与十二任美国总统谈笑风生,与各界精英私交甚笃,小布什曾说:“总统们来来去去,而她知道他们所有的一切”。1997年,她将一手打造的媒体帝国交给接班人,动手写就这部经典之作,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奖。

  在《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凯瑟琳·格雷厄姆一直坚持一个信念,即“为公众利益服务”,而报纸是最好的载体,这也是《华盛顿邮报》一直坚持的立场。这个信念源自她的父亲尤金迈耶,由她丈夫菲尔·格雷厄姆传承发展,并最终由凯瑟琳·格雷厄姆得到发扬光大。

  为公众服务而办报

  凯瑟琳的父亲尤金·迈耶是个犹太人,极具商业天赋,赚了很多钱。但他的信念并非赚钱本身,而是将钱用于公众服务。因此他在40岁以后一直寻求为公众服务的机会,很长时间担任总统的经济顾问以及美联储主席职务。凯瑟琳的母亲钟情于文学和艺术,在结婚前从事着新闻撰稿工作,婚后对公众事务极为热衷。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凯瑟琳从小就被灌输了为公共服务的信念。

  1933年6月,尤金·迈耶收购了当时已经破产的《华盛顿邮报》,走上了媒体之路。他的政治身份,引发了众人的疑虑,美国的新闻媒体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马克·吐温在《在密西西比河上》中揭露过政党和新闻媒体的沆瀣一气,他说:“报纸的编辑总和某一个政党联系在一起;如果不照顾自己的信徒的意见,就没有一个传道者能够自由发言和全说真话;作家只不过是读者的奴仆,作者写作的时候坦率而无畏,但后来,到排印之前又要或多或少地减掉自己作品的锐气”。

  为了打消公众的疑虑,尤金·迈耶声明:“我相信美国人民,如果他们知道事实真相,我们就能够依靠他们去做正确的事情,我将会给予他们无偏差的真相。思想如果是正确的,那么任何东西都无法阻止它。”

  尤金·迈耶虽然精通经济,但在办报方面是个彻底的外行,并不知道怎么做才能让报纸获得商业成功。《华盛顿邮报》一直在亏损,每年都亏损数十万美元,亏损了二十多年。但是他总结了一套办报的理念,他认为报纸是“公共信托,意在服务于民主国家的大众”。

  尤金·迈耶归纳了几条原则:

1.报纸的第一使命,是报道最大程度被探明为事实的真相。2.关于美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要事务,报纸要倾其所能报道出全部真相。3.作为新闻媒介,报纸应该恪守低调绅士义不容辞的行为准则。4.报纸刊登的内容应该老少咸宜。5.报纸要为读者和公众负责,而非报社拥有者的私利。6.在追求真相过程中,报纸要做好为公众利益牺牲自身利益的准备。7.报纸不应该与任何特殊利益结盟,并在报道公众事务和公众人物时要公平、自由、谨慎。

  他一直强调,“要避免情绪化,报复性和党派性的言论,不能因为是政府政策就盲目支持,也不会屈服于政府官员的控制”。为此,尤金·迈耶寻找那些有才华的人负责社论版块,并且约定不会要求他们写他们自己不认同的东西。邮报的独立声音开始建立,并且在1936年获得了普利策写作奖。

  在家庭的影响下,凯瑟琳从一开始就对报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高中还没毕业,她就天天读邮报,并且会对报纸的内容发表评论,跟父母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至于很多年以后心理医生都认为她“过度关心报纸”。刚开始读大一时,她就利用暑期在当地的一家报社当记者。大三的时候,芝加哥钢铁工人大罢工,她以《芝加哥日报》记者的身份,深入工厂,调查罢工的原因。她和父亲会为很多政治问题争论,比如对罗斯福的态度。大学毕业后,她去了《旧金山新闻》当记者。《旧金山新闻》后来遭遇危机,被迫裁员,凯瑟琳主动离开,回到了华盛顿,加入了《华盛顿邮报》。她在华盛顿的出租房中认识了一起合租的菲尔格雷厄姆,后来两人结婚了。

  通过影响公众人物去为公共服务

  菲尔·格雷厄姆将服务公众的理念提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非常热衷政治,对公众问题非常感兴趣。他非常善辩,而且总是显得精力无限。二战结束后,菲尔告别了军队生涯,正式加入邮报,五个月之后,就接替了尤金·迈耶,成为邮报的发行人,扛起了重任。此时邮报虽然发行量比刚开始增加了一倍多,但是依然处于亏损之中,而且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菲尔对邮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社论报道方面,抨击全国的犯罪,将矛头指向警察系统,成功的将华盛顿警察局长拉下台。开始报道国际新闻,将视野放到了全球。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的时代,马歇尔将军都无法幸免,但邮报一直坚持抵抗,对麦卡锡进行猛烈抨击。华盛顿邮报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从一家地方性报纸成长为全国性报纸,并收购了竞争对手《时代先驱报》。经过数年努力,菲尔终于使邮报走出了亏损,实现盈利,1957年时,盈利已经超过200万美元。

  菲尔积极投身政治,利用他自己以及邮报去影响公众人物,尤其是那些在美国政界有着强大影响力的人物,比如总统,议会的议员。他跟肯尼迪成为好友,并帮助他竞选总统,希望废除总统竞选过程中的政治献金制度。后来肯尼迪当选总统后,菲尔施加影响,推行民权法案,并最终使黑人的选举权法案得到突破。

  此时的凯瑟琳一边照顾孩子,一边也开始投身各种公众事务,比如参加各种福利机构,一些慈善基金会。由于菲尔投身政界,凯瑟琳也跟政界人物有了交集。

  守得云开见月明

  就在《华盛顿邮报》蒸蒸日上的时候,菲尔出事了。1963年,菲尔因重度躁郁症自杀。《华盛顿邮报》一下子变得前途未卜。凯瑟琳在之前的几年专注于照顾孩子,跟一个家庭主妇没什么区别,几乎所有人都劝她把报纸卖掉。但她毅然决定接管邮报,邮报在磕磕绊绊中继续前行。

  她自知缺乏像丈夫菲尔那样的才华和精力,便放权给手下的人,她做的更多的只是坚守那个办报的原则。

我给了公司一种精神力量——对新闻和新闻认知工作的认知和欣赏。

  20世纪70年代是混乱和变革的时代,美国国内先后涌现出反对越战、女权运动、大罢工等等。在时代的大浪潮中,凯瑟琳始终坚守父亲立下的原则,“一切为了公众利益”。《华盛顿邮报》也因此遭遇了几次存亡危机。

  来自外部的最严重危机就是报道水门事件,凯瑟琳面临着来自政治强权的打击报复。事情后来的发展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料,期间所遇到的压力之大,以致于水门事件完全结束后,她说“这一切都只是运气”。

  邮报工人大罢工则是《华盛顿邮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这次是来自内部。在印刷厂被烧毁,印刷机器被破坏的状态下,凯瑟琳保持镇定,带领没有参与罢工的员工继续工作。经过五个月的艰苦谈判之后,《华盛顿邮报》终于度过了危机。

  经历了一系列危机之后,凯瑟琳变得更加坚强,独立,而富有魅力。她带着《华盛顿邮报》走向了全世界。她不仅成为美国历任总统的朋友,还跟世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交道。《华盛顿邮报》迅速成为世界性的报纸,位列世界五百强企业。

  有趣的是,尼克松下台后,他任命的国务卿基辛格却成了凯瑟琳的好友。基辛格钦佩地评价说:“她的传奇是一种智慧、勇气和高质量生活的象征,她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读后感(五):凯瑟琳·格雷厄姆:从追随者到引领者

  凯瑟琳·格雷厄姆,她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华盛顿邮报公司前发行人、董事会主席,她被称为“美国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头顶这样的光环,她却不是想当然的那种“铁腕女强人”的形象。恰恰相反,从她的自传《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中,我所感受到的是一位平和、低调、内敛、顺遂甚至有点自信心不足的女性。

  出身名门的她,性格与强势绝缘,行事也毫不张扬。她更习惯于隐身在家族之中,做个乖巧懂事的女儿,顺遂父母的安排;婚后则是以家庭为中心,踏实地做个贤妻良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安心追随着家族中的男性,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形象。

  这种性格终其一生未曾改变。谦逊的凯瑟琳在《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中,把自己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不醉心于琐碎的日常和过多个人化的描述,她所关注的核心是整个家庭尤其是华盛顿邮报的事业。

  如果不是丈夫菲尔的意外离世,凯瑟琳·格雷厄姆也许永远不会走到台前来,也就更不会在“水门事件”报道以及华盛顿邮报工人大罢工事件中,被推上风口浪尖而名躁一时。从追随者到引领者,她其实是被命运狠狠推了一把。这样的角色转换实属不易,其中有难以言说的痛苦、无法躲避的责任,也有临危受命的勇气和报业使命的担当。这一切磨炼了她,也成就了她。

  凯瑟琳温顺性格的养成,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事业成功却不会表达亲密的父亲,强势、情绪化又对孩子缺乏关注的母亲,成长时期父母陪伴时间的缺失,同时影响着她和兄弟姐妹。哥哥姐姐们反抗、叛逆,她却只是温顺的接受。凯瑟琳的母亲习惯性对孩子提出超高的甚至是不可企及的标准,给所有孩子都带来巨大压力,母亲的过高要求很可能是凯瑟琳缺乏自信心的缘由之一。

  凯瑟琳对新闻有着天生的兴趣,这一点在上学期间就表露无遗,以至于同学预言到“凯将会是新闻界的大人物”。她也经常在书信中与父亲交流对新闻、报纸的看法,并得到父亲的鼓励和认可。

  也许是看出了她身上从事新闻业的潜质,再加上她温顺的性格,父亲尤金·迈耶对她寄予厚望,很早就希望她在未来能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而凯瑟琳则打趣自己道,8岁时“我为了5美分而出卖了自己”,同意做父亲的未来秘书。买下《华盛顿邮报》后,父亲也曾在信中对凯瑟琳说道,“你应该来做那些将它推向顶峰的工作。努力拼搏去达至顶峰,比达到顶峰并留在那里更加有趣味。”

  尽管父亲毫不掩饰对凯瑟琳的期望,但在决定接班人时,父亲选择了凯瑟琳的丈夫菲尔·格雷厄姆。这个决定可以说很符合当时的家族需要和社会环境。菲尔的才干毋庸置疑,而当时社会上女性作为企业领袖的情况还不为大多数行业和公众所接受。凯瑟琳对此毫无疑义,正好做个幸福的贤内助。

  《华盛顿邮报》对迈耶家族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产业,而是一份耗尽心血、孜孜追求的家族事业。在父亲和菲尔的手中,《华盛顿邮报》始终坚持“追求真相”、“服务公众”的原则,品质不断提升,从一个濒临破产、发行量5万份的小报,逐渐成长为发行量几十万份、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可以说,父亲和菲尔投入几十年的精力,把《华盛顿邮报》从泥潭中慢慢拔出来,步入正轨并不断壮大。

  福兮祸所依。正在家族事业前景一片大好的时候,长期操劳的菲尔被后来才确诊的狂躁抑郁症打倒,病情不断加重,情绪越来越不稳定,行为越来越失控。朋友都曾从旁提醒,菲尔对凯瑟琳曾多次言语贬低,凯瑟琳全然不觉,来自丈夫的否定也许是凯瑟琳自信心不足的另一层缘由。凯瑟琳一心照顾菲尔时,改变她一生的一系列不幸事件发生了。

  疾病中的菲尔公然离家,带着第三者出席各种活动,还同他们共同的朋友大肆宣扬离婚的意图。这完全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她更未曾料想,自己眼中可敬的丈夫,曾不止一次出轨过。守候多年的幸福家庭的危机,对以家庭为重的凯瑟琳来说,其痛苦不言而喻,外人难以感同身受。

  隐忍的凯瑟琳从未公开谴责或抱怨过丈夫,甚至在丈夫意图回归时,敞开怀抱大方接纳了他。谁料,不堪疾病折磨的菲尔选择饮弹自尽,再次打碎凯瑟琳重建家庭的希望。于凯瑟琳个人而言,这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劫难。

  也许正是突然降临的不幸,截断了凯瑟琳一贯作为追随者的后路。她眼前再无强人领路,她身后是尚未成年、无法独立接掌事业的接班人。家族的责任和母亲的责任告诉她,不能退缩。从此以后,她只能靠自己,掌舵前行,成为领导者。

  凯瑟琳被命运强行推了一把。她身份的转变是被迫的,也是突然的。幸运的是,她努力接纳并逐渐适应了这次转变。她温顺性格的背后,是女性特有的坚韧。她以一份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收藏起对菲尔的思念和痛惜,坦然接受了考验。

  当公众都不看好她、认为邮报必定会被出售时,她坚定地执掌了邮报的事业;对报纸发行的工作不熟悉,她不辞劳苦、从方方面面虚心学起;以女性企业领袖的身份出席各种几乎只有男性成员的活动,她努力克服恐惧、逐渐适应;原本最惧怕公开演讲,现在她自己撰写演讲稿,参加各类演讲;她选择和提拔优秀人才,知人善任。

  最重要的是,凯瑟琳继承了父亲和菲尔一贯的办报原则,“追求真相”、“服务公众”,坚持报业的使命,甚至在邮报生死存亡关头,都毫不动摇。“五角大楼文件”报道中,凯瑟琳已经展现了对报业原则的执着,“水门事件”报道几乎令邮报陷入绝境,而凯瑟琳选择坚持到底,更是令全世界景仰。

  如果说父亲和菲尔带领邮报扭亏为盈是一场考验耐力的长跑,那么凯瑟琳所经历的“五角大楼文件”、“水门事件”、邮报工人大罢工等事件,完全算的上是惊心动魄、生死存亡的巨震。凯瑟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界,她的勇气和决心不输于人,她可以带领《华盛顿邮报》经历最严峻的考验,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引领者。

  经历了人生和事业的种种磨练,经历了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角色转变,封面上的凯瑟琳愈发沉稳、内敛、云淡风轻。在《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的末尾,凯瑟琳提到,书写自传时唯恐自我美化,失于偏颇。在我看来,整本自传都很谦逊克制,发自肺腑,凯瑟琳很少责怪抱怨,却时时感恩友人。无论命运给她好的坏的,她都坦然接纳。这份胸襟,坦坦荡荡,日月可鉴。

  2018.05.29雾凇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读后感(六):电影《华盛顿邮报》的原型人物自传

  年初,看了斯皮尔伯格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与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华盛顿邮报》,对这里面的故事产生了极大兴趣,搜查资料了解到了《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凯瑟琳·格雷厄姆自传》这本书。

  正如书名所说的一样,凯瑟琳·格雷厄姆(1917-2001)的一生,不仅是一个传奇女人的历史,一个豪门家族的历史,更是衔接着整个美国的现代史。看完这本书你就会觉得,这样说真的一点都没有夸张。

  在这本书里,你会真正感受到媒体的魅力与力量,跟随凯瑟琳的回忆,获得深度了解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历史的上层视角,看到许多在历史类著作里也无法知道的背后故事。

  例如美国几届政府权力斗争的内幕,“五角大楼文件”“水门事件”等政坛隐秘的细节。总统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里根到老布什等人都是凯瑟琳·格雷厄姆家族的座上宾,其中像肯尼迪、约翰逊等人还是其非常亲密的至交好友,比如书中提到的这样的细节:总统约翰逊当着凯瑟琳和另外一个人的面,一边脱衣服,一边咒骂一些人。还有约翰逊谈到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几个人当中就有她的丈夫菲尔等等。

  你还会看到一个如今被世人认为是非常伟大的女性,原来是如何从一个害羞、腼腆、不自信的家庭主妇变成一个领导《邮报》顶住来自政府的恐吓威胁,最终影响了越战结局和促使尼克松总统下台的报纸发行人及董事会主席。

  除却这些让人忍不住好奇的大事件以外,她所出生的家庭——迈耶家族,也有着一系列豪门专属的传奇故事,而她与菲尔的爱情婚姻,也像一部电影般浪漫而又曲折。

  凯瑟琳·格雷厄姆是美联储创建主席、世界银行第一任行长尤金·迈耶的女儿,被誉为““美国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尽管她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称呼。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这本书在1997年一出版就成为畅销书,并于次年获得普利策奖,成为《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必读书之一。整本书的文笔流畅优美,翻译的质量也是上乘,读这一本书,就像看了很多部电影一样,不可思议,让人不禁感慨艺术的确是源于生活。

关键事件的私人记忆

  “五角大楼文件”曝光一事。正如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情节一样,1971年6月,她正忙着《邮报》上市的事情,然后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了,如她所说“6月成为了我生命中最具戏剧性的一段时期”。与电影的视听呈现不同,文字表达赋予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关于这一事件的描述是在书本的第二十二章节,看完这一章就是基本看完了电影《华盛顿邮报》了。额外增加的情节就是尼克松政府与《邮报》的日益矛盾尖锐的记录,以及比电影更为丰富的心理描写。还有那句我超级喜欢的名言“维护出版权利的唯一方式就是出版”也在书中出现。

  紧接着在第二十三章和二十四章当中,详实地回忆了“水门事件”的来龙去脉。看完这两章,也就是基本看完了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电影《总统班底》,而且我觉着书里所写,比电影还要精彩得多。你会看到尼克松政府以一种极为荒唐、卑劣和不可思议的方式来报复《邮报》。

  更有趣的是,“水门事件”本身跨越的时间是1972年6月至1974年8月尼克松下台,12月福特上台,而在1974年初春,把这一事件拍成电影的想法就已经被提上了议程,然后在1976年电影《总统班底》全球首映时,福特总统还专门寄给她几张总统包厢的票,以及一些香槟礼物作为他的一点心意。这样的故事,估计也没谁经历过了。

  整个“水门事件”拿她的话来讲就是,这件事从起初到散去,看起来只是有些荒诞不经和充满了超现实感。他们之所以能够逃脱灭顶之灾,仅仅是因为某人不但疯狂到给自己录了音,还录下了如何掩饰罪行的对话。这样的现实,太精彩了,远非书籍和电影所能想象到的。

  一路读下来,你能感受到凯瑟琳对于自身、对于报社及媒体的清醒认识与坚守,而这些都是上位者难能可贵的,也更是当下新闻从业者所应追求的职业精神。

  其他诸如拜访爱因斯坦家;罗斯福在选举中获胜凯旋回到华盛顿时,曾用特殊手势,向站在宾夕法尼亚大道二楼的凯瑟琳父亲致意;她第一次宴请客人的经历让她铭记了半个世纪,而被邀请的朋友当中,有一对后来成为苏联间谍;1968年,4月,马丁·路德·金遭暗杀,6月,鲍比·肯尼迪被枪杀等等这些事在书里都有所描述。戏剧化的事情真是一个又一个,看这个传记就像看了好几部传奇剧一样精彩,而且还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存在过的。

《华盛顿邮报》与凯瑟琳

  《邮报》最初并不是迈耶家族的,而她父亲收购《邮报》的时候,她并不知情,那时她正在读高中,并且还在跟同学猜测,这幕后买家到底是谁。这样的情节原本以为也就是影视剧里边出现了,没想到“艺术源于生活”。

  通过她的话语,可以充分感受到她是多么热爱《邮报》,“我们家拥有它,关切它,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它日常运作的琐事中。”父亲、母亲、她自己,还有丈夫菲尔。

  在大体上可以将《华盛顿邮报》与她的关系分为三种时期:

  一是自1933年首次参观报社起,《邮报》就成了她生命中恒久不变的一部分,并从1934年夏天高中毕业开始为《邮报》做些兼职工作,直到与菲尔结婚,父亲将《邮报》给予菲尔管理。而她对此没有怨言,也觉得菲尔比她要更适合做《邮报》的管理者,并觉得这很正常,因为那个年代的继承人只可能是男性,而女性更多的是附庸者的角色。

  二是菲尔自1946年进入《邮报》管理它至1963年8月自杀去世期间,凯瑟琳主要是在生孩子和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偶有去工作。虽然如此,但她也一直对《邮报》有所关注,这个关注主要来自于其父亲和丈夫的乐于分享,因为那个年代女性在职场并不是活跃存在的。

  三是菲尔去世,孩子尚未成年,凯瑟琳自己开始掌管《华盛顿邮报》,直到1991年让出职务,由儿子唐·格雷厄姆胜任。

  这一时期,从最初的懵懂到后来的“美国最有权势的女人”,用她在书中写到的话来形容就是,“有时候根本不是你在做决定,你只是在向前走,我当时就是如此——盲目、不费思量地向前走,步入崭新的未知生活。”“本质上,我所做的就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紧闭双眼,然后跳落悬崖。令我诧异的是,我的双脚接触到了地面。”以及“我很清楚,我嫁给了工作,且深爱着它”。

  对于我而言,这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不是各种事件的深度细节以及华丽不可复制的传奇故事,而是凯瑟琳·格雷厄姆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所透露出来的,对待亲情、爱情、友情,还有热爱的事业的理性态度与深刻的自我剖析。事情不会重现,但理念与精神可以学习和借鉴。

  喜欢看伟人自传的, 想要了解美国镀金年代、大萧条、“五角大楼文件”曝光、“水门事件”、女权运动等一系列事件的更多故事的, 或者从事媒体行业的, 或者是商业管理者, 那么这本书——《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凯瑟琳·格雷厄姆自传》,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好书,不唬人。

  另外补上一个小故事,凯瑟琳·格雷厄姆是巴菲特的偶像,他们俩之间的友谊也是一个佳话,最初巴菲特买下《邮报》许多股权时,还只是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小投资者而已,而投资华盛顿邮报公司是巴菲特进入神坛的关键一步。书里面也有巴菲特写给凯瑟琳·格雷厄姆的一封信,看信的内容,用今天的话来讲,巴菲特就是凯瑟琳的一个小迷弟。

  最后,把书的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段话,摘出来分享给大家:

我心怀感激,因为我仍旧能继续工作,享受新生活;我丝毫不怀念逝去的往昔。倘若你已经日渐衰老,却对过去的生活念念不忘,这是非常危险的。既然过去的事情已经脱离了我的掌控,那么,我愿意活在当下,展望未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