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佛陀传》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佛陀传》读后感10篇

2018-07-13 05: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佛陀传》读后感10篇

  《佛陀传》是一本由一行禅师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0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佛陀传》读后感(一):你真的在改变自己吗?——读《佛陀传》有感

  人被束缚在一地,而空闲时间又多,就不免有些烦躁需要一点鼓励。最近难得脱离工作在合肥学习了半月有余,正是烦躁的时候,遇到了一本书给我了一些鼓励,是我能稍稍安静,这就是一行禅师的《佛陀传》。看这本书的原意是想了解一下释迦牟尼的生平,看看他的求索之路能不能让我汲取一些前进的力量,然而所获得的超出了我的想象

  那么问题就来了?

  佛陀证得之道,所谓的醒觉之道究竟是什么?

  从一行禅师的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佛陀之道的证得大致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精进禅定直至念念专注。禅定是通过呼吸调节和禅坐观想,获得定力,精进禅定的目的是达到念念专注,用通俗的话说念念专注就是永远活在当下。当然佛陀说的当下和我们理解的当下有一点距离,念念专注的对象是真我,是专注于实相,从而获得解脱

  第二阶段,通过念念专注体征三大法门无常、无我、互因互缘。无常就是世上没有恒常之物,万事万物都处于演化、流转之中,从现代天体物理学等很多学科发展来看,都否定绝对静止存在肯定运动永恒性,这一观念在现代来理解很容易;无我就是无自性,万物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身处不可控的永恒的生灭的变化之中,每一个人就如同大海里的一个浪花,一起一伏就象征着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永恒的大海中一朵浪花不过是转瞬间消亡的事,这生灭不是自以为的自性可以控制的,人都身不由己的处于这一过程,无法改变;互因互缘是缘起之学,是强调助缘,每一个人以至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而生,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辅助而生灭的,就像一朵花,需要阳光雨水土壤蜜蜂等等助缘才能成长开花一样。现代系统论等很多科学都早已明了这些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原理,不得不佩服佛陀,在公元前就对这些有了正确认识,当然对佛陀来说不是认识到的,是自己体验到的。缘起之说总要的用处在于指明万法相关,一法通万法通,人不应该逃避一法去追求另一法,因为他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我们不能追逐生而逃避死,不能追求快乐而逃避苦痛……

  第三阶段,通过这三大法门获得解脱。佛陀的解脱是指体证到实相。注意是体证,不是体会思考,而是体验到。佛陀之道就是体证实相的方法,目的是让人自己体验到实相。

  体证解脱之道的人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在描述它时,我感到语言贫乏,也感觉自己理解的根本就不深,但仍试着概况一些特点,希望对自己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解脱后的状态应该是:平和喜悦,无惧生死,通过了解万事万物而生慈悲之心,自由的活在当下这一刻,做一事如庖丁解牛一般达于道,而又无任何骄傲自得之心,给人庄严和谐之感,于世毫无违和之感。

  这本书破解了一些我对佛教的误解

  1、每日的诵经、祈祷是无用的:佛陀曾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人要渡河到对岸,要怎么做?弟子回答:水浅就涉水过河,水深就持筏过去。佛陀于是说:如果一个人每天想着对岸能够自己过来能渡过这河流吗?弟子答:不能。佛陀说:天天祈祷、诵经就是在希望对岸自己过来,以使自己度过苦海,获得解脱,这是肯定不行的。我们要自己持筏而渡。所以会念经的不一定是好和尚喜欢捐钱念佛的不一定是好人。苦求佛祖保佑是无用的,人不要外求,人要靠自己去体证解脱之道。

  2、佛法是不提思辨,只问体证和体验的。有弟子和外人问及宇宙本源之类的哲学问题,佛陀一概不予回答,他只是让弟子去自己体证实相。所以把佛法按照哲学框架理顺,以方便现代人看,已经脱离了根本。

  3、体验实相的方法——无常、无我、缘起,佛陀说:这些都是渡河之筏,虽然精妙,但渡河之后谁还会背着木筏四处走呢?这是佛陀害怕后人把他的道,固定化为教条,专门提醒了。现在佛家教条化已经遍布世界了,佛陀也无法改变。

  这里提一下我很感兴趣的一件事。佛陀在教化迦叶时,迦叶的两次发问:我们既无自我,为何还要修解脱之道,解脱的会是谁呢?其实这对我而言也是最难理解的地方。佛陀第一次是让迦叶到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答案。迦叶找不到于是第二次又发问,佛陀也无可奈何,于是予以解释

  “痛苦的主因是无明,又即对世间实相的错误见解。认为非恒常的是恒常就是无明。认为无自性的有其自性也是无明。贪欲、瞋罣、嫉妒以及无数的苦恼都是由无明生起。解脱之道就是去深入看清事物真相,体会万法的无常、无自性和互因互缘的关系。这才是消除无明之道。摆脱了无明,痛苦也就被超越。这才是真正的解脱。解脱本身根本就没有必要有自我的个体。”

  这里佛陀说:认为无自性的有其自性是无明。破“有我”的无明才能解脱。固可以知道,“有我”才会去求解脱,证道那一刻便“无我”,真正的解脱已经消除了“我”。迦叶只是理解到“无自性”而没有体证到“无自性”。

  最后,其实我对佛陀所说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虽然只是现象但也有它相对的价值。带着这一问题,我在合肥市图书馆阅读了王阳明的致良知,苏格拉底的求真理学说,看了何怀宏的《良心论》等。感到,虽然佛陀的体证很深,对人的要求很高,但身处多变的现实世界,在求科学,坚持良知等等方面依然可以为内心带来平静和喜悦,在划定基本道德底线方面给予人的基本的要求依然可以促进人与人和谐的相处……我又陷入思维循环中,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思考,但自身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也许这才是佛陀之道的真意——要向内求,从改变自己的呼吸开始,一步步改变自己,不去纠缠于那个“自性”(也叫“自我意识”,“独立意志”)提出的一个个思辨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时常会使人忘记原来的目的,沉醉在思辨的快感上,我们要直面内心、直面现实的苦难,并获得切切实实的改变,而不是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体会或自我感觉有深度的思考,就我自己的经验看,它们对我的改变微乎其微

  时刻扪心自问:今天真的已经开始改变了吗?

  《佛陀传》读后感(二):悉达多的证悟之道

  《佛陀传》这本书又名《故道白云》,豆瓣评分9.0。我在樊登读书会听的是《故道白云》这个名字,然后一直找不到,后来才发现名字改成了《佛陀传》。本书的封面说是佛学爱好者的入门书,而翻了下来其中内容都是佛陀一生故事。我要强调的是并不是佛教寓言。本书一共三部分,分为上篇、中篇和下篇。目前我只看完上篇,也就是悉达多潜心修炼成佛证道的过程。而我想写的,并不是记录这些故事。作为读书笔记,我一直想写一些自己的意见。 首先是家庭环境 我之前看《断舍离》这本书有一句话非常喜欢。就如同四个人的房子要你一个人收拾(断舍离),很难收拾的好。而生活在世上,起码有社会、家庭、自我三个因素在影响着你的人生。所以不用太沮丧,你只有三分之一责任而已。 一个人成功原因,其实既不能脱离时代,也不能脱离家庭。而悉达多的成功之路上,先天条件其实影响了很多。 了解佛陀故事的人因该知道,悉达多出生时就被当做一个不平凡的人。出生之前就有先知寓言:“这个孩子下生下来,不是最伟大君主就是最伟大的导师。”出生之后又有当时婆罗门的僧侣断言:“他将成为最伟大的导师。” 当然故事可能虚构的,但是如果是真的呢?美国的学者做过一个实验,去一个学校随机宣布某几个孩子智商超高的天才。几年后再去追踪这几个孩子,结果这几个孩子的成绩竟然远远超越了其他孩子。原因是当初毫无根据的断言让孩子们变得自信,而教师们也真的觉得他们智商高,不知不觉的在教学精力上优待了这些孩子。 悉达多出生时的寓言,我想当时可能整个国家都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期望他是证悟的导师,会有一些自己未觉察的语言和行为影响着悉达多。结果悉达多真的开始关心生命的意义,思考哲学问题。然后真的成了证悟的人。 这里面体现的是心理暗示作用。一行禅师中的另一本书《和繁重的生活一起修行》中的修行方法,一样牵扯到无时无刻的心理暗示。比如早上漱口时默念:我将我的嘴巴洗净,愿我今日不会口吐恶言,多说爱语。 而悉达多是净饭王之子,是个王子,享尽荣华富贵。当时的印度社会生产水平低下,上层人士享受无非是色声香味触。并不如现代富豪到处游艇滑雪等等各种极限运动的刺激,可以说现代社会的刺激是追求不完的。就当时印度社会的色声香味触来说,是很容易厌倦的。你想吃可以吃到啥好东西,能吃哈根达斯之类的甜食吗?能听到莫扎特的曲子吗?当时人员流动少,也看不到超模美女。所以一个王室成员能享受到的感官体验也是有限的。一旦厌倦了之后,就走向了心理升华之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悉达多的妻子耶输陀罗。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耶输陀罗极为体谅悉达多。在悉达多准备放弃王子身份出走修行的那个晚上。耶输陀罗在痛苦的心情中在暗中为悉达多备好了马匹干粮等等。然后躺在床上假装睡着,任由悉达多离去。因为她觉得悉达多将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导师(可以看出预言对悉达多周围人的影响)。要是和有的女士一样要死要活,我想悉达多是迈不出这一步的。 其次是王室的威仪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这个世界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在悉达多证悟的过程中,一行禅师有意无意的提悉达多的帅。没错,悉达多是一个大帅比。是一个,不戴宝石首饰比戴了宝石首饰还帅的大帅比。而且王室的生活给了他举手投足一股贵族风范。这种贵族风范是很难得的,需要几十年的潜移默化。在欧洲一个贵族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形态礼仪。这种贵族风范把他和一般苦行僧区别了开来。 如果说在王子时期所有人对他另眼相看是因为预言。而苦行路上大家对他另眼相看,我就只能理解为帅和贵族气质了。甚至有一个国王提出要和他平分江山。他可以和婆罗门谈笑风生,要知道婆罗门可是最上层的种姓,一般人是看不上的。说明婆罗门一看他的举止就把他当做自己人。 而就算佛祖证悟之后,书中提到所有人一看到他,就可以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仁慈安宁。我不知道怎么和你们说这种感觉。我去庙里烧香时,曾经看到过一个和尚是这样的。不过也就看到过一次。 佛陀的训练不仅仅心的训练,其实还是身体的训练,当然两者可能是一体的。这本书和我之前看得佛教书籍不一样,大乘佛教常常说身体和粪土差不多的。不过这本书的佛陀却强调身体是渡苦海的舟子。而最初佛教的传播,也是人们看到僧侣身上散发出的祥和庄严。据说王阳明成圣后也是气度不凡,可见这是偶像的必要因素。 不过并不是所有僧侣都能做到佛陀的境界,贵族仪态哪有这么好学的。佛陀最初让自己的弟子给其他人剃度。弟子说这不行,我不知道怎么做啊。佛陀说你就照我平时做的做就好了。弟子说这不行,你威仪具足,所以可以让人心诚。于是就弄出了条条框框的剃度仪式出来,后来仪式越来越多,也就成了现在的大乘佛教。 一开始佛陀教人的仪态,也不过是如何穿袍,持钵而已。做一个看上去体面的人。 最后我想谈谈原始佛教 一行禅师是个越南人,所以应该修的是小乘佛教。不讲大乘佛教那些条条框框的,只求渡己。不过却符合我心中的逻辑。大乘佛教三千经藏,大多后人附会。就书中的故事,资质高的人,根据佛陀的方法三个月就可以证道。要是大乘佛教三千经藏,全部看完就三十年过去了。当初佛教这么多菩萨、五百个罗汉,还不是一大片一大片的修得。之后的和尚一辈子都没有修成菩萨的,可见大乘佛教不对。修佛没有这么难,成佛的标准也没有这么紧。正如禅宗所言,你钻到文字里去,反而无法理解佛学本意。 我认为佛的创见,是把冥想的法门带入生活,讲究的是平常心。其实说起来简单的很,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不过又是极难的,“一般人吃饭时百般挑剔、嫌肥拣瘦。看见有好吃的就忍不住贪吃;看见不好吃的就起嗔心不吃。该睡觉时不睡,却胡思乱想,千般计较、千般思量。”虽然是吃饭、睡觉这么简单的事,可是究竟有多少人可以舒舒服服地吃饭、安安逸逸地睡觉?有的人食不知味,有的人睡不安心,如此一来,人生其他事又怎么能做得好呢? 无论是四圣谛、八正道,都是让人感知平常生活的滋味。虽然很简洁的生活,只要赋予意义感和专注(正念),那就会过的不一样。不仅吃饭是修行,睡觉是修行,呼吸(冥想)、走路(行禅),都是修行。佛陀的饭是讨来的,佛陀的衣服死人身上扒下来的。但这无碍于饭的滋味,衣服的保暖。这本书中的佛陀并不像大乘佛教一样的摒弃欲望。而是不被欲望所奴役,感受生活的美好。其实我们时常处于麻木状态中,我以前心灰意冷时连旅游都无法好好的欣赏风景。正所谓禅师所说的“有目而不能视,有耳却不能听”。 我举个吃东西的例子,就拿蓝莓来做比方,如果我自己的吃饭,直接就塞嘴里了。其实吃东西之前可以做一个功课。你可以举着这枚蓝莓想象一下,这颗蓝莓是生长的场景,绛紫色的果实白天在阳光下沐浴着,晚上吸收着露水。根和枝叶不断输送着养分,农民的辛勤照顾,这颗果实到你这里经过了多少人的付出。再想象一下这颗果实放入你嘴里那一刻的口感,咬下果实时汁浆在你口中迸发,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咀嚼后划过喉咙的满足感。然后,你就可以真的吃了这颗蓝莓,感受它的滋味了。虽然听上去有点矫情,不过可以理解为一颗感恩的心吧。基督徒饭前要祷告,把食物作为上帝的恩赐,日本人开饭前会说一句“yidadakimasi我开动了”,一样是对食物的尊重。虽然英国人和日本人的日常食物非常难吃,但是心情可以是最好的调味料。而我国道教养生一口饭要嚼三十六下,也是为了专注于吃饭。宗教在这点上是相通的。 平常心,就是活在当下的功夫。当然也要加上自己的不断思索感悟。这也是一种正念。用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就是理解。理解就是爱和自由。现在西方倒是有很多做法和当初的佛陀差不多。就如上一段吃蓝莓的文字,就是我凭借记忆从《终极健康》这本书里叙述出来的。 好了,这本书就写到这里。我觉得这本书相当有意思,给我的思索带来了很多启发。而之前那本《吴克利讲讯问》就没啥好多写的。

  《佛陀传》读后感(三):觀自在

  自悉達多•喬達摩在菩提下覺悟成佛,自法輪在人世間轉動,自第一句偈語點悟出生命的真相…… 古往今來,多少有情眾生棄離紅塵,與古寺青燈為伴,抑或供佛於室,朝誦暮念,只為在佛法中尋求生命的安寧。佛教在歷史的長河裡沉澱、演變和發展著,無論是否為其信徒 ,世界都不乏都對這一精妙深廣的宗教悉心研究,欲窮理盡性的學者們。他們或許不為永恆的解脫,不為成為超凡脫俗的覺者,而是為了還原宗教本身的意義,為了追求真相與真理而探溯佛教。研究佛教的學問也因此而日漸系統和廣博。

  學習佛學,無疑要從佛教創始開始,而瞭解其創始人佛陀,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現今,有關佛陀的傳記隨處可見,但其考證來源和敘述功底良莠不齊。又礙於印度歷史神話般的敘事風格,確切的佛陀生平已難定論,所以我初步選擇了四本作者身份較為不同的佛陀傳記閱讀。第一本是日本學者副島正光所著《釋迦其人與其思想》,本書對佛陀生平介紹較為簡略,基本是按照傳統文獻拼譯來。第二本是梁實秋主編的《釋迦牟尼》一書,這本傳記將佛陀一生極其神化,語言過分美化,非常不切實際,但在敘說佛陀傳教的言語奧義上,也不乏可取之處。第三本是麥克爾•凱裡澤(Michael Carrithers)教授所寫的《佛陀—至善的覺悟者》,此書不同於他的《佛陀小傳》,重點擺在講述佛教義理上,對佛陀生平事蹟較為淡化。最後一本是駱繼光教授所著的《佛陀的智慧人生》,從全書整體的敘述來看,作者沒有陷入過分褒貶的窠臼,考證明晰,所以最終我選擇以這本傳記為書寫報告的主要參考。

  二、 概述

  釋迦牟尼佛大概降生於西元前六世紀。父親淨飯王是迦毗羅衛國的國王,母親摩耶夫人,是拘利國的公主。摩耶夫人四十五歲誕生太子。悉達多太子誕生七天,母親去世。姨母為淨飯王繼後,撫養太子。釋迦牟尼七歲學習學問技藝,兵法和強身健體的武術等。十六歲時,與鄰國公主耶輸陀羅結婚並生下一子名為羅睺羅。

  宮殿中生活優裕,但悉達多始終不能感到身心的快樂。二十九歲那年的一個夜裡,悉達多拋棄一切,帶著侍從車匿,騎著犍陟白馬,偷偷離開了王宮,到深山曠野去追求痛苦的解脫與人生的真理。悉達多最先在禪定修行者阿羅洛迦羅摩和優陀伽羅摩子處學習數論和無色界的禪定。由於不滿足於所學即離去。後來,悉達多和追隨的五比丘在河邊、森林、荒野中作極端的苦行。然而,最後悉達多領悟到苦行只會折磨自己,和解脫沒有關係,於是放棄苦行另尋解脫之道。同時尋找飲食以恢復身體健康。 追隨的五比丘錯以為他放棄了修道追尋而離去。

  35歲的悉達多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悟得正道。隨後,他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繼而餘生多徒步遍遊於東北印度諸國,宣講佛法,廣泛接納信眾。主要在竹林精舍和祗園精舍兩處地點固定授法講說。八十歲時,佛陀行至離拘屍那迦城附近的希拉尼耶伐底河邊的娑羅林,在兩棵沙羅樹之間,右脅而臥,半夜入滅。

  三、收穫

  (一)胸懷、堅持、智慧——聖人之所以為聖

  讀完佛陀傳記,縱觀其一生,且不提被世人刻意神化的種種帶有神力和虛構的傳說故事。單從佛陀一生的選擇和追求來看,他無愧於聖人之名。聖人之所以為人所敬仰、為後世所追念,其具備的首要品格,即是心懷天下蒼生。人生而為個體,以自身的需求為第一,生而有慾。在社會性的結構下,結合人類的自身成長,慾望往往愈來愈盛。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滿足個人身心的私慾,從未念及對整個世界和他人的付出貢獻。佛陀生於優裕的環境,卻能不凝滯於錢財、權勢等身外物。反而積極求索內心的真理,以自度度人為目標,用自己修行的種種苦楚換得生命的真相,讓世人在求索的路上少了茫然無措、少了疑惑徘徊。實在做到了張載所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大境界。

  其二,自而立年出家,誠心求教,又肯耐受苦行之法,這對於青壯年男子來說,需要多麼強大的執念戰勝去身心之慾!證悟之後,周行佈道四十餘載,期間不以自身的崇高地位而逸樂安享,始終誨人不倦。即使是在年色衰微之際,仍能以凡人之軀不畏遠涉,病痛交加時仍弘法釋道,這是用短暫的生命在接近無量的功德。若不是心念篤定的人,如何能堅持得下來!四十載在時間洪荒中固然如彈指一剎,但於人卻可視如長久,肯把一生付於一件事,亦是作為聖者的必要條件。“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而這件事,又是如此值得堅持。

  其三,淩於普世的智慧。 昔有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周易。至妙的智慧終究借由聖人而出。十二因緣與四聖諦的問世,如同那陰陽化生的八卦符號,從此改變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根本認識。老子有雲“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眾生不可追求聖人之智,反之更凸顯聖人智的重要性。佛陀的覺悟看似是頓悟,實則少不了覽閱世間萬物,經年累行。最後菩提樹下一覺只是量變到質變的必然結果。正如佛陀涅槃時的四句所言:“諸行實無常,汝等勿放逸。當自於精進,成就聖賢法。”修行終究是靠點滴積累日益精進的。我們嘗試接近佛陀的智慧,佛陀也以廣大的胸襟分享於我們。那麼佛陀的智慧如何度化眾生呢?這就是我接下來所感悟到的——我執與不執。

  (二) 我執與不執

  (1)當行梵行,舍離於有。

  能感悟和學習佛法,我必感激前塵的善緣,可有善緣,並不一定有福報,這還需要自己去領悟和踐行。在接觸佛家經典前,我是個典型的宿命論者。我確信生命裡一切都是安排好而絕不會改變,其中因果人智尚不可及,人力亦不能作用。然而,在研習佛陀所言之時,結合諸先賢的闡釋,我逐漸改變心念,不沉溺於消極宿命論中,而是一點一滴開始為心中所願而做善行,凡事注重身口意三者,儘量不主觀造惡業。除此以外,我在踐行過程中也明白了, 佛陀言“業”,我想,並非要言業力本身吧。因緣隨轉,既然輪回不滅,我身固存,無論 清淨虔誠還是汙穢造作,造業難免。好業生好果,但執著於成就“業”本身,也難免拜託不了限制與障礙。“業障”不僅存在於壞的果報,而是存於整個“業”的影響之中。如果世人執著於不造業,反而是被其束縛住了。佛強調一個“空”,業亦是空的,執著於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好因好行之中,是所謂使善行“正中偏”。不做而做,無用而用。真正忘記自己在行梵行,才是叫舍離於有,才是真正的道。

  (2)願得現時,莫存順逆。

  《信心銘》曰:“毫釐有差,天地懸隔。願得現時,莫存順逆。”想要得到真理,看透問題,就不要存有任何積極爭取又或是抵觸的態度,不要先入為主地選擇。順其自然必帶來最好的答案。世間萬物,不爭亦不躲,不執著也不放棄。這就是我執與不執最終的真理,此言恰為上文最好的注腳和詮釋。然而這其中的佛法又深於前者——這裡已經深入從行為上升到精神面。面對生活,盡人事是第一層,聽天命是第二層,面對結果,卻終會歸於:“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故行與性,執與不執,了然於心。

  四、待探

  讀完佛陀傳,在為聖人一生的偉大而感歎,也為無邊的佛法而深思,但同時伴隨更多的疑惑等待我繼續探求。

  (一)節欲禁慾?

  釋迦牟尼佛當年為人生的老病死現象所撼,為求得不陷於老病死的苦難中而開始尋求永恆的涅槃之法。佛的肉身逃不過老病死,然而他在窮盡智慧的情況下擁有了法身。佛陀出離於六道外,可以以旁觀者清的姿態俯視塵世間的生離死別、苦樂瞋喜。然而這其中的一個代價是棄絕情愛、欲望。這令我想到了最近呂克貝松所導演的科幻電影《超體》。女主人公因可以100%地使用人類大腦而獲得古往今來無人能及的智慧,在這種情況下,她感覺不到肉體的痛苦,亦因了然一切的本質而不存在情慾愛戀。人的生命在無窮無盡地想要接近真理,但是我們接近了真理的最終目的呢?是為了真理本身嗎?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觸碰到了極致的真理,無欲亦無念,無牽亦無掛時,我們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亦或是我們的存在在宇宙洪荒裡本身就渺如微塵,從無意義。

  佛陀面對一個深愛自己弟子的女子講述佛法,並收其為門下女眾希望可以讓她斷絕愛意,皈依佛法。最後,那名女子也確實被佛陀的智慧折服,乃至於無比後悔當初自己執著於愛情。讀到此處,作為女子,恕我仍不能理解。世間情愛本是自然而然的產物,孔子讚《詩》之男女情為“思無邪”。若正當的感情是應該被棄置的,追求真理和無病痛無老死的心靈才是人間正道,那正如我上文所問,求到了正道,我們又如何呢?

  生之短暫,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執著亦有所不執。

  關於慾望,應“節”不應“禁”。我想這也是走中道的佛陀的本意。心念及此,近來人事相擾仍不得安,不禁讓人暗自嗟道:中道難走,情事更甚!真是世人都太愚鈍,還是情不可怯!回到問題——欲本無錯,有欲求才有佛法,有欲求才有八正道、四聖諦,有欲求才有人追隨佛,即使是“欲得現時”也是欲!慾望就是生命,棄絕慾望就是放棄人生!不是人人都有法身去神行於道,並非人人都能從“情解語”到“識解語”的勘破, 活在當下的一舉一動裡,實現“欲”也可以是生命的圓滿!

  (二)僧眾何別?

  佛本只講法,後因僧團人數日益增多而學法者良莠不齊而制定了戒律。從一個角度來說,真正的學法者不會受到戒律的限制。他們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何種境遇、職業……得覺悟者往往不在現今之僧伽眾之中。這好比“精《易》者不言易”一樣。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過分拘泥於戒律中,可能反而有損于修行。由此見,作為僧人,與普羅大眾中有智的修心人的區別,是否僅是修行道路的不同,而最終趨向同樣的彼岸呢?

  五、結語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了凡四訓》亦言:命由心造,福自我求。佛陀終其一生,為世間撒下智慧的種子,不為世人皆窮盡其理,只為人人正念正己,無愧於心。

  故今日在世,我不為造好命,也不為求福報,為的是在天地間無所愧畏的佇立;為的是這一世不曾光陰虛擲;為的是生生世世的輪迴裡,都有不一樣的精彩和寧靜。

  《佛陀传》读后感(四):故道白云

  厚厚的一本书,现在的名字太直白。还是喜欢原来的书名:故道白云。佛陀见过的白云,仍在天空;佛陀走过的路,仍在我们的脚下。有诗意,又很安心

  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悟道,转法轮,入灭,禅师用白水的心情写出来,平淡的写着佛陀的一生。

  越来越欣赏这种淳朴的生活 - 说朴素的话,做朴素的事,用朴素的心。没有大悲大喜,也就不会耗费无用的心力去执着什么。

  记得最深的一个情节就是一次经师和戒师发生冲突且不断升级,佛陀企图介入时被一个比丘阻止“师父,请你不要插手此事,回去静修吧,这事与你无关。我们已是成人,一切都懂得自己解决。”佛陀是怎么回应的呢?他站起来,离开了礼堂。他回到自己的房子,拿起乞钵,步往挢赏弥乞食。之后,他独自行入森林里乞食。吃完后,他又起来离开挢赏弥,向着河那边走。他没有通知任何人,就是他的随从罗祇多和阿难陀也不知道他离开了•••••离开了足有一年零四个月才回来,找舍利弗谈话,告诉舍利弗他的心事“我们必须一起尽力防止这美丽的精舍有不和的事件发生。”

  还有佛陀入灭前说的最后一段话:“比丘们,细听如来现在要说的话。一切法无常。如果有生,必然有死。你们要精进修行,以证得解脱。”

  《佛陀传》读后感(五):佛度有缘人

  我读完了《佛陀传》的剩下的部分,也就是中篇和下篇。就一行禅师所想要表现的,并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仙。而是一个先觉醒的活生生的圣人而已。这其实也符合小乘教派的做派。至此,把释儒道三家创始人还原成普通人的书都看了一遍。道家是熊逸的《道可道》,儒家是李零的《丧家狗》,释家是这本《佛陀传》。“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神都是由人造出来的。佛陀带着几个徒弟随随便便就好,一旦僧团上升到几千人。各种鸡毛蒜皮的事就出现了。这时佛陀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今天我首先学会了一个词,就是“无明”。佛家说各种苦难都是由“无明”而来。之前我在一些佛教书籍中见过很多次,但是没一个作者是好好解释什么叫做“无明”的。所谓“无明”,其实用白话解释就是“不明白道理”,是愚昧无知的意思。“苦集灭道”,人有诸多痛苦,辨识它的所在,然后明白其中的产生道理,达到安乐的境界。其中其实只有两步,一步观察(集),一步思考(明)。 而佛陀所说的“明”,并不是什么都要“明”。佛教和印度教的最大区别,是佛教只关注本身。而印度教关注的是世界。举个例子,有一个比丘问佛陀世界的组成。佛陀说不知道。比丘就惊讶于佛陀怎么会不知道。于是佛陀就做了一个比喻。 他找到佛陀,对他说道:“师父,如果你肯答我的问题,我便继续追随你。但你拒答的话,我便决定离弃僧团。告诉我你其实知否宇宙是有限还是有无限。如果你不知道答案,你可直接告诉我。”   佛陀望着摩露伽子,说道:“你当初受戒时,我有说过会解答这类问题吗?我没有这样说过:‘摩露伽子,你肯当比丘,我便会解答你所有形而上学的问题?’”   “没有,世尊,你没有这样说。”   “那你为何现在要我这样做呢?摩露伽子,你就像一个被毒箭射中的人。当家人替他延医诊治,希望医生把毒箭取出和给他解药时,他却叫医生先答一些问题。他要知道谁发射毒箭,那凶手的阶级职业和射他的原因。他便要知道凶手用的弓是那一类,又用的毒是什么材料配制的。摩露伽子,这个人必定到死去时还未能得到他想知道的答案。修行大道的人也是一样。我只会教一些可以对修行证道有帮助的东西。其他没用或不需要的,我都不会说教。”   “摩露伽子,无论宇宙是有限或无限,有尽或永恒,你都要接受一个真理。那就是生命里存在着苦。而要消除痛苦,又必先要明了苦的成因。我所教的,都是能帮助你达到无着、平等、平和与解脱的。我坚拒讲说其他一切对证道没有帮助的。”   感到惭愧,摩露伽子请佛陀原谅他愚昧的要求。佛陀鼓励所有比丘专注于修行上,以免浪费时间在不必要和没用的哲学辩论上。 摩露伽子说这些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印度盛行的传统导师是印度教的。所以大多数人修行佛法会进入两个谬误。 第一个谬误是知道越多越好。 因为印度教号称有3300万个神灵,世界上任何现象任何细微之处都在印度教经典的解释之下。同样的问题如果去问印度教导师,印度教的婆罗门会这么回答:龟背上有四头大象,世界由四头大象支撑,龟浮在牛乳般的海洋上,一条巨蛇围绕这一切。 而佛祖只说我不逼逼这些没用的,我不教形而上学这种虚的东西。我的佛法是一种实证的修炼方法。你跟着我修行,就可以得到证悟解脱。这让我想起我国古代的孔子所谓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其实就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分歧了。佛教东移之后,大乘佛教和金刚乘结合本土弄出来很多形而上学的东西。 第二个谬误就是,节律越严越好。 佛陀的僧团曾经经历过一次分裂。佛陀的表弟说佛陀的僧团戒律实在太松。一个真正的比丘因该过着更严格的苦行生活。只能穿破的衣服不能穿新衣服;只能在森林里睡觉而不能睡在寺庙;只能吃素不能吃荤(原始佛教可以吃荤,也就是所谓的三净肉)等等。于是带走了一群比丘自称一教。 当时印度教的修行者普遍传统是修行的越严格越好,你现在还可以在印度听到有绝食修行的大师。佛陀认为这不对,因为佛陀一开始也是跟着印度教的导师修行。有一次好久没吃东西差点饿死在河边。然后就有了著名的牧女用羊奶供奉佛陀修行的故事。佛陀认为身体是脱离苦海的筏子。既不能放纵贪吃,也要保持合理限度的营养。讲究是一个中庸之道。 《人的宗教》这本书中说,佛教并不是在印度消失了,而是与印度教融为一体。印度的佛教在这两个谬误上越陷越深,于是又变回了印度教。而同样传到我国的佛教在两个问题上越陷越深,就变成了大乘佛教。 今天还有一个让我感叹的,是所谓的“佛渡有缘人”。 佛陀问马夫:“你可告诉我怎么样驯服马匹?” 马夫说:“世尊,马有不同的脾性。有的驯良,只需要数句温柔的话就可以令它自然驯服;另一些比较困难,但可以通过刚柔并济的方法;有一些非常难驯,对付它们要用非常严厉的方法。” 佛陀笑问:“如果你遇到一匹马,用这三种方法也无法驯服,你又如何?” “世尊,这个时候我只有把他杀了。这个时候留着他,他的坏脾气会感染其他马匹。世尊,我也真想知道你是怎么教导你的弟子的?” 佛陀浅笑:“我也与你一样。一些比丘要通过温柔的方法,一些要通过刚柔并济的方法,一些药通过非常严格的方法。” “你又如果处置那些不受任何方法影像的比丘呢?” 佛陀说:“我会和你一样,把他们杀掉。” 驯马人大惊:“什么?你会把他杀掉,我以为你是反对杀戮的。” 佛陀说:“我并不是真的把他杀掉。面对这种人,我会把他逐出我的僧团。不再承认他是我的弟子。聆听真理的机会是很宝贵的。把他逐出僧团,不是在精神上扼杀了他吗?” 正如有句话说到:“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就算是佛陀,也不渡所有人。世上任何企图影响他人行为的人都要明白不能强求。不论是销售还是传教,都是如此。销售的第一步就是确定自己的意向客户。在每个客户身上都平均花费精力的,必然不是一个好销售。我明白你自己手上有一个好东西的心情,不过人的缘分至此。佛陀就看人很准,他主动邀请进入僧团的比丘都是可塑造之材。 最后我想说一下活在当下的修行。虽然一边工作一边修行有莫大的好处。但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不同。大乘佛教一般磕头烧香。小乘佛教是要实打实的修行才可以渡己。无论僧团事物如何繁杂,到处有人邀请佛陀讲法。佛陀还是保证每年三个月的闭关冥想。最终佛祖认同的开悟境界,倒是有迦叶尊者这个例子。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典故的深意: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我相信很多人看典故的深意看不懂。我倒是今天才觉得我看明白。只要你可以自己看着花就可以感受到喜悦之情。进而可以感受到别人拿着花的喜悦之情。你就证道了。 佛法是一种活在当下的艺术。通过佛法的修炼,你可以感受到吃饭的滋味,睡眠的安慰,呼吸行走,在专注和意义感下,无不令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体验。看着鲜花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喜悦而微笑,只不过是证得了活在当下这个境界。佛祖持花展现给众人时,其他人都沉浸思考着佛祖做这件事的意义,迦叶尊者却体验到了花的美好。用佛陀的论证,迦叶尊者已经达到了“无我”的境界。一朵好花放在你面前,怎么能不尽情享受呢?何必庸人自扰。 看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十几年来对于佛教的理解全都不对。而社会上很多所谓的佛教导师都故作高深。很多道理非常简单明了却偏偏要扯一堆古文。教人不能明白。这门书作为佛学的入门书非常合适。虽然我看豆瓣上有人的书评说这本书是佛教徒自吹自擂,不过我却不这么认为。毕竟这是一本故事书,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和佛陀无缘,也没什么关系。佛法是一门实证的学问。如果不下决心花功夫去修行,大家其实都差不多。

  《佛陀传》读后感(六):去往彼岸

  《故道白云》,生日礼物,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本以为这本佛陀传会像寺庙里的壁画中一般讲述各种神迹、降妖伏魔、大显法威的神奇故事,但却是一本平和安详的书。就跟书中讲述佛陀缓缓前行、娓娓道来、一心弘法、普度众生的功绩一般,这本书也在不知不觉中引导着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心态是否平和、妄念有无增加、能否继续微笑着面对一切。

  除去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渲染,却包含了生死、因果、觉悟、践行;平和的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般,却悄然播撒了种子在心里;平淡沉稳的讲述,却隐藏着践行和勇气和深刻的智慧。完美?似乎没那么完美,佛陀也有艰苦的寻道之路,也有命悬一线之际,也要面对生离死别,也有担心和忧虑,也有生老病死。不知道观想和证悟是怎样的过程,但似乎彻底的喜悦会从中萌生。

  也许是巧合,读完佛陀涅槃的章节。掩卷抬头之际,发现耳边的音乐放着“The end of the world. No i’m not afraid to die. I just want to say good-bye to all i know......” 我不知道佛法的奥妙精深,但却被这平和安详所感染,从这最浅薄表面处遥望着彼岸。自己不证道,永远也体会不到。正如书名所述,佛陀之道就在脚下,佛陀曾见过的白云,仍在天空里。能如佛陀般行走,那你就是佛陀。能如佛陀般望见那云,那你就是佛陀。从这里到那里的彼岸,但愿有勇气和智慧到达。

  《佛陀传》读后感(七):佛的真谛

  在婆婆弥留的前几个月,她还尚能在她二姐的陪伴下,坐飞机去到二姐在东北的家。东北好像是一个佛教极为盛行的地域,总之,在她回来的时候,尽管已经食难下咽,但还是先回到她婆婆的房间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是她做媳妇几十年来第一次给九十多岁的老婆婆洗头。

  婆婆跟我的老婆婆打年轻就闹得不可开交,却在最后的日子言归于好。这也使得老婆婆在婆婆去世之后真诚地流了一些眼泪。一向独断的婆婆甚至给我道歉,说以前自己太过专断,伤害了我许多。我甚为惶恐,继而觉得难过——我知道,婆婆这是在为疾病忏悔,因为她告诉我,她在东北的时候那些学佛的人教过她什么。她还带回来一些光盘让我看。

  我知道,她在真诚忏悔,以期佛祖保佑,让她能够在这世上的日子多一些。

  佛真的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吗?其实我身边不乏给我宣说佛家思想的人,可是他们给我说的时候,总是说学佛可以祛病防身,说学佛就完全体会不到病痛,学佛可以富足等等等等。所以,我总对佛将信将疑,如果佛祖真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那些学佛之人就应该都平静喜乐,为什么仍然是心念钱财与病痛,仍然一副满是欲求的样子呢?

  本以为这么厚的一本《佛陀传》晦涩难懂,谁知道不忍释卷的两天便可读完。这里面没有诘屈聱牙的文字,没有艰涩难懂的术语,甚至没有神乎其神的神迹,有的只是一种平静忘我的叙述。在这里,佛陀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同样曾经有着爱与痛苦的凡人。他也曾为离开妻儿而游移不定,也曾体会亲朋去世的悲戚,也曾在寻找真理的道路上误入歧途,也曾遭遇凡人所遭遇的病痛……这只是一本秉承佛家不妄语的思想而著成的释迦牟尼的生平之书。

  看完《佛陀传》,我想,可以解决我许多的疑惑。首先,佛并不是能够赐予你战胜病痛的超能力,而是,他教会你的是关注当前,体会本体。他在告诉你,“你”并不是“你”,而是一具可以观察的肉体,甚至于“体会与感受”也并不属于你,而同肉体一样,是游离于“你”之外的一种物质,你需要做的只是观察而已。如果果然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那么所谓生死和病痛以及喜乐,这些不过是与我们无关的一些东西,而这些无关的东西当然不属于“你”,那么我们又怎么会感到痛苦或者快乐?在这个层面上,佛其实是教给人类超脱的本领,真能够做到超脱,那么自然就具备了脱离痛苦的能力。

  作者在对佛陀生平进行详尽的介绍中,也对各种佛经的来历进行了详细叙说,在其中对于一些佛教初学者的疑惑也自然给予了中肯的解答。他所解答的佛教在我心中才是一种伟大的宗教,而不是利用各种条件诱惑世人的宗教,他交给你的事观想自在,而不是在诵读佛经的时候心中默念欲求。

  《佛陀传》读后感(八):与心中的佛陀近距离接触

  佛在心中,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佛陀,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自身的佛性,这本《佛陀传》是一行禅师为我们敬奉的,原来一行禅师是越南僧人,正如他所说的自身经历过的“苦谛”让他见到了脱离痛苦的“道谛”,他一生都致力于和平的事业,即使后来流落到法国,但他心中的佛性不灭,他始终怀着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也就是星云大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他为大家设立静修道场,他带领着我们走进佛陀的生命历程。《佛陀传》这本书直接取材于24本巴利文、梵文以及中文佛典,从一个放牛娃缚悉底与佛陀的一段因缘开始讲起,绵绵不断地讲述了佛陀八十年的人生经历,这是一个真实的佛陀,一个生活化的佛陀,他少了几分崇高,却让我们生发更多的信仰。一行禅师用朴实的笔墨为我们展示了佛陀富有人性的一面,不仅是我们拥抱了身外的佛陀,而且让我们与心中的那个佛陀进行心心相印的觉悟。

  伴随着佛陀一生中的就是这些丰富的佛教思想,如开盘所讲的“佛陀讲《看顾水牛经》”,佛义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里面谈到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已让我们有了醒觉的意念。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主要讲叙了佛陀悉达多的出生、少年以及结婚生子,到了后来的彻底开悟,“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缘起缘灭的过程,当我看到悉达多通过念念留心专注的觉察进而达到心、身和呼吸的完满合一,心中自然油生敬佩和感动之情。其中跟随佛陀的修士时时的发问,为我们解答了许多我们此刻真正寻思的问题,例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如何静修等等。让我最受用的就是“活在当下”,佛陀对于吃橘子有着自己的看法,佛陀对于吃橘子时候的专心,留意着橘子的芳香和美味,“我吃着橘子的每一片时,我都觉察到它是如何的难得和美好。我吃橘子时,一直都没有忘记它。所以对我来说,橘子是真实的……”这就是活在当下,拥有一种澄清的心,然后用心地体悟这个世界的事物,而不是忽视了橘子或苹果等的真实味道。生命就是要我们全神贯注地投入这一刻。

  中篇和下篇讲叙了更多佛陀的思想以及经历,佛陀的一生也经历了生老病死,在这两个篇章里面我学会了平衡自己,正如佛陀所说的,“唯一不会褪灭的没,是慈悲与解脱”,对于痛苦我们不应该苦苦地执着,而对于他人我们应该慈悲,而不是相互比较憎恨,我们每个人都有觉醒的潜能,我们要向世间万物学习,懂得舍弃和释怀。佛陀面对着父王亲人的去世,国家的衰败和战争,僧团内部的斗争和分裂以及他人的攻击等等的苦难,他时时刻刻都有广博的心怀和超脱的智慧,他让我们学到了一种“缘起性空”的真谛。

  这里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最简单明白的人生道理,佛陀对孩子们说:“生活得专注留心活在当下的这一刻。永远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这是一个彼此互助的社会,我们要学会容忍和大爱,珍惜生命,活在当下。

  y当当特约评论员 江焕明

  《佛陀传》读后感(九):佛陀传

  《佛陀传》

  我想,每一个想要选择这本书的人,大概都是佛学的爱好者,或者是那些想要对佛教有研究的人。当然,选择这本书,也是因为我对佛学有一些喜欢。说到佛法,没有接触过的人大概认为他是非常高深的,接触之后才发现,有些地方是非常的平易近人,有些地方才是博大高深、无所不包。至于这本,给我更好的理解就是关于佛陀。许多人心目中的佛陀,不仅是佛教的创始人,而且更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胜者。这个印象在我心中也是这样,知道看到这本书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的理解是有错误的。如果不是看到这本书,恐怕在我的心中,佛陀就是神灵。

  《佛陀传》这本书出版于1991年,原名《故道白云》,内容直接取材于24本巴利文、梵文以及中文佛典,据说这本书自从出版以来,就成为全世界佛学爱好者的必读书和入门书。从一个放牛娃缚悉底与佛陀的一段因缘开始讲起,绵绵不断地讲述了佛陀八十年的人生经历。读着书中的故事,佛祖释迦摩尼的形象就是一个温和的智者,他从来就不是神,而是一个人,他没有任何申通和我们一样会感觉到困惑和痛苦。但是佛陀的心是伟大的,他也有家人也有妻子孩子,自从一个人独自走向修行之路开始,她就坚定了拯救众生的大愿。情怀二字是这本书最主要的格调,佛陀年轻时候的情怀,乃至老年时期健康状况的描述,把这位圣人与长者与我们之间的每一个人都拉近了距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有佛性的,所说的佛性,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心中隐藏的星星的没有被说出来的对大千世界的怜悯之心,也是通过修行苦思才能够从自己内心发掘出来的。“自利利他”的信念也是每一个佛教徒的信念。佛陀不仅是伟大的、慈悲的,还是真实可爱的。

  这本《佛陀传》,如果你认为他是在讲一个人的一生,那就不完全对了。一行禅师的修为和对佛陀一生的追求,再加上他的大愿,注定这本书里有着太多的心血。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可以把一个人一生的心路写得最好,这本书就是一本优秀的书,佛陀的本真呈现在我们面前,佛家的心路也时时让我们在领会着。

  2014.05

  《佛陀传》读后感(十):心中有佛即是佛

  人人都知道佛陀的大名,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佛陀,但你心中的佛陀真的就是那个真实的佛陀吗?这个看似有些绕嘴的问题,其实内核却非常深刻,因为它将关乎你的信仰。试问如果你所理解的那个佛并不是真正的佛,那你的信仰似乎也便不真切了。于是,我们不仅要虔诚,要沐浴斋戒,要心中有佛,更要了解佛陀,那个影响了后世几千年人心的伟大人物,而这本《佛陀传》,无疑是走进他的最佳读本。

  首先本书的作者就值得我们尊敬。一行禅师,这个相貌平凡的越南僧人,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了无限的普世价值。越南战争期间,他组织青年人致力于和平运动。战争结束后,他也仍在为和平与人民幸福所奔走。可以说,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和平事业,也正因此,他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当之无愧。

  一行禅师在越南被人称作“当世佛陀”,在越南人心中,他就是佛,但是支持一行禅师坚持下来的很大原因,就是他的心中始终有佛陀那大慈大悲的救世精神,即心中有佛就是佛。

  我们今天很多人都自称信奉佛教,家里供着佛,出外拜着佛,闲暇谈着佛,唯独心中没有佛,只是浮于表面,那他一辈子也无法寻觅到佛法的真谛。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佛陀那充满苦难但又极度光辉的一生,里面也渗透进了许多一行禅师自己的思想。你不仅可以走近佛陀,把他从神坛上请下来,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看待,更会了解很多佛学的基本知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但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心中永远记住,只要你心中真的有佛,那你就是自己的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