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圣光的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寻圣光的人读后感10篇

2018-07-14 04:0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圣光的人读后感10篇

  《寻圣光的人》是一本由玛蒂娜·莱维特(Martine Leavitt)著作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08页,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寻圣光的人》读后感(一):走出困境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段看似不知所以,或者有些迷茫日子。知乎上有一个问答,是关于我们每个人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他人面前是社交能手,但是本质上的自己就是一个不爱说活的人,害怕一切麻烦事情,不想和别人有那么多交集,这一面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只是不足外人道的事情。正因如此,我们心底里那个迷境好像只有自己可以走出来,他人帮助不了你。 这本书《寻圣光的人》,看起来和《追风筝的人》在书名大同小异,好像是一个只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人,从书名就感觉好像为了这件事情已经走了很久的路,经历了很久的磨难一样。其实,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和宗教密切相关的书籍。这个圣光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这本书的主人公,在现实中其实是有原型的,而且这些人就出现在我们身边。我在高中时期一个朋友,她因为想学音乐,高中选择的不是艺术生的道路,所以每天都在与自己的内心纠结,她说服父母,用了一封长信。她说服自己,因为这件事,现在不做,可能以后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当然,作为朋友的我们是无条件支持他们的。她开始繁忙学习空隙去上声乐班,去和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和声,纠音,然后不断练习那段时间作为同桌的我,亲历她的各种变化见证她如何在学习与音乐之间选择。其实优秀人本来就优秀是个令人痛苦真相。 最后她还是靠文化课上了一所正式的大学,然后每天去艺术系蹭课,毕业之后没有像高中那样坐在同桌,可以随时听到她唱歌,只是听说他越来越爱音乐了,唱歌及艺术方面能力在不断成长,现在已经可以演出了,真心替她开心。 为什么觉得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近,因为这个人真实生活在我身边,是我最好的朋友,是我亲眼见证她的蜕变。就好像普通人的优秀比优秀的人来的更加真实。见证他人的成长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间段里,你也在同样成长。那同样是你的成长史。 所以呀,所有的人儿,不管男生女生,不管年轻还是中年,你的人生只有一次,为自己而活或者浑浑噩噩,选择权一直在你手里。

  《寻圣光的人》读后感(二):你的圣光在哪里?

  《寻圣光的人》是一个温柔的探险故事,全书看似童话般的情节逐渐展现了一个少年成长的烦恼和对人生思考。全书分四个部分,由卡尔文给最爱的漫画作者写的一封信开始,讲述了一个精神分裂的小男孩在自己邻居小姑娘陪同下徒步穿越冰湖,拯救自己的一场朝圣之旅。 《寻圣光的人》中揭示了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里状态,卡尔文的烦恼也是现今许多青少年共有的烦恼,比如不擅长的学科校园欺凌,社交困难,以及懵懵懂懂的初恋,更多的是父母的不理解和不在意。大多数的父母都以为物质生活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他们整天忙着赚钱,一次次忽略了小孩小心思,认为都是一些无足轻重小事,就这样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当卡尔文躺在医院对父母说他们本应该如何对待他时,我仿佛看见了了成千上万家庭生活状态。既然父母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为何却偏偏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呢?卡尔文的精神分裂和父母平时的关心不够脱离不了关系。 《寻圣光的人》也突出了患有精神分裂这种精神疾病的这类人,卡尔文一直幻想自己的周围存在着儿时的布偶老虎,为了让自己恢复正常,卡尔文在苏茜的帮助下逃离了精神病院,开始了这次旅行。这次朝圣开始的目的是为了感动比尔创作一部新漫画以拯救自己,可随着旅程遇见的人以及和苏茜之间情感的增进,卡尔文发现了这个世界有趣,开始积极接受治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圣光。 我看过很多有关精神分裂的书籍和电影,但是大多数的基调都是严肃而且沉重的,精神病分裂的患者被视为不正常甚至是可怕的,可是人们却从未思考过何为正常,又有谁有资格定义正常呢?《寻圣光的人》中卡尔文是拥有着一只幻想老虎的小病人阅读过程中感觉小老虎的存在反而使故事更加温柔。作者通过小老虎向读者表达了很多深刻道理,在故事末尾小老虎不再是卡尔文一心想要除去的病,反而成了卡尔文人伙伴。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身边都有这样的一种人,和卡尔文一样有着绝高的智商,却自成一国,与周围同学显得格格不入普通人眼里的他们奇怪孤僻合群,看完《寻找圣光的人》后我知道,他们的世界也许孤独,但绝不单调,他们的世界一直有着坚不可摧信仰始终有着一抹温暖的圣光。

  《寻圣光的人》读后感(三):圣光在心中

  一开始被这本书的书名所吸引,以为是一本朝圣小说,打开才知道,这是一本关于精神分裂患者自我治愈的一本书。

  让我想起了另一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时候,我们的心里都有两个我,每每遇到困难,怀疑,自我否定的时候,另一个我就出来了,但一般它不会出来。可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困扰就是,另一个自己一直在,甚至会干扰正常的思考,生活。

  文中的卡尔文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被自己幼年的玩具霍布斯所困扰,明明知道它只是一只被妈妈洗死了的玩具布偶老虎,却又无法摆脱它,每天被迫和它24小时相处。听着那些从他嘴里说出的真实却又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应该很痛苦吧,所以,卡尔文被送进医院后与其他患者不同,他踏上了一场自我征求的寻找圣光之旅,带着自己喜爱女朋友幻影,霍布斯,进行了一场冒险。虽然在这之前已经写信给漫画家卡尔文,让他出版一本可以治愈自己的新的漫画书,但是其实,这场探险才是拯救自己的最有效方法

  不知道作者是怎样构思出这样一本书,读起来有些意识流的感觉,但是却很流畅,一口气读完只用了一个多小时。感悟却很深。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束光,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寻,不要试图他人能帮你解决现有的麻烦,要想办法自己救赎自己。不管是去探险,还是顺其自然,总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用来点亮自己的生活,照亮前进的方向

  《寻圣光的人》读后感(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猛虎

  英国诗人萨松有一句经典诗句“我心中有猛虎在细嗅蔷薇”,用来表达爱的细腻。每个人心中都有猛虎和蔷薇,然而很多时候,要么是猛虎踩踏了蔷薇,要么是蔷薇将猛虎醉倒。美国作家玛蒂娜·莱维特在《寻圣光的人》中,告诉我们,只有爱才能让猛虎细嗅蔷薇。

  玛蒂娜·莱维特是美国著名作家,著有多部畅销小说。《寻圣光的人》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卡尔文的少年寻找圣光的故事。卡尔文患有精神分裂症,他觉得自己以及身边的一切都是漫画家比尔创造出来的。大概九岁的时候,一只叫霍布斯的老虎被创造出来,从此他就被霍布斯困扰。十七岁的时候,卡尔文的精神分裂症发作了,他被送到了医院。他不相信医生,在一个叫苏茜的女孩帮助下,他逃了出去。他决定穿过冰封的伊利湖去寻找比尔,让比尔重新画一本漫画,让霍布斯消失。这段旅途被他称为寻找圣光之旅。在旅途中,他和霍布斯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在爱的作用下,卡尔文和霍布斯经历了一段从排斥,到接纳,最后融合这么一个过程。

霍布斯——压抑本能

  猛虎代表了我们的本能,那些原始欲望冲动,也是真实存在的自己。卡尔文起初对霍布斯感到恐惧,霍布斯总是让他去一些违背社会规则的事情,比如逃课,打架,追女孩。卡尔文自己代表了理性,他能直接看到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他也会对一些社会规则不满,比如对学校所讲的内容,对作业都很不满,不过他是从一个理性的角度分析,他觉得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但他做不到像逃课之类的事情,连午餐被抢,他都无法反抗,即使他很愤怒,但他连愤怒都不敢表达出来。霍布斯一直在嘲讽卡尔文,卡尔文于是产生了要消灭霍布斯的念头。他觉得只要霍布斯不在了,一切就完美了。圣光之旅的目的就是要消灭霍布斯。圣光就是信仰,一种纯粹理性,类似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卡尔文希望能够抛弃自己的原始本能,达到一种纯粹理性的状态。但是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精神分裂症源自对本能的压抑,于是卡尔文精神分裂发作了。

苏茜——爱的化身

  爱是人类高级情感,按照马斯洛金字塔的层级,爱属于很高的层级,和尊重在一起。苏茜是卡尔文的暗恋对象,但由于他压抑了本能,他不敢表达爱,两人关系后来比较冷淡。卡尔文精神分裂发作后住院,苏茜来看他。卡尔文决定要去寻找圣光时,苏茜主动跟随。卡尔文起初是不愿意的,他在排斥霍布斯的同时,连爱也一起排斥了。爱和欲往往混在一起,让人分不清楚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渔夫,渔夫教他们如何辨别冰上的陷阱。渔夫就像我们人生中的那些导师或者父母,传授给我们谋生的技能,这是理性对我们的帮助。苏茜一路跟随着卡尔文,卡尔文一直保持着距离,直到遇到诗人诺亚。诺亚其实也是一个有着爱,却不愿意接纳爱的人。诺亚从卡尔文和苏茜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卡尔文和苏茜也因此开始发生转变,卡尔文开始接纳苏茜。在接纳爱之后,卡尔文的理性就放下了很多,他把之前准备的那些装备都丢弃了,这些装备代表着理性,也是一种心理防御,而现在已经不需要了。接纳苏茜的同时卡尔文也接纳了霍布斯,他给霍布斯喂水和食物

珍妮绿牙怪——沉溺

  珍妮绿牙怪是一种生活在水下的女巫,她会把人拖入水中溺死,她代表了我们人生中的沉溺。我们人生中的痛苦其实都是来自沉溺。我们沉溺在过去无法自拔,沉溺在欲望之中,沉溺在情绪之中。沉溺让我们无法看清自己,而沉溺的过程其实往往令人愉悦享受。寻找圣光的旅途本身其实也会让人沉溺,卡尔文在最后不可避免的遇到了珍妮绿牙怪。

  沉溺会让人失去一切,让人生活在幻想之中。霍布斯是被压抑的本能,其实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如果能够看清,就能发挥强大力量,帮助自己走出沉溺。在最后的关头,在爱的催动下,卡尔文终于看到了霍布斯的力量,成功逃离了珍妮绿牙怪。卡尔文最后认识到卡尔文和霍布斯是不可分离的,跟霍布斯融合之后,他的精神分裂症也痊愈了。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猛虎,但是爱会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看到心中的那只猛虎,才能做到细嗅蔷薇,这就是《寻圣光的人》想要告诉我们的。

  《寻圣光的人》读后感(五):人生就是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只有出发,才能到达,出发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很温暖的封面

  如果你不明白自己活着应该追寻些什么,如果你会为前路漫漫而迷茫困惑,那么,你也应该和卡尔文一样,穿越生命的伊利斯湖,以朝圣者的姿态去寻找生命的圣光。

  玛蒂娜·莱维特以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这一段寻光之旅。

  卡尔文很早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只是十七岁这一年严重发作,彻底搅乱了他的生活。他幻想自己是漫画家比尔在《卡尔文与霍布斯》里画的卡尔文,而那老虎霍布斯总是出现在他身边,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在卡尔文心中,唯一解救自己的方法就是徒步穿越冰冻的伊利斯湖,找到比尔,让他再画一本漫画,只要这本书里没有霍布斯,并且卡尔文一个人健健康康,自己的病就可以好。

  因此,瞒着家人和医生,他决定踏上这场寻光之旅。碰巧这一切被卡尔文爱慕的女孩苏茜发现,她毅然决定要和他一起。

其实玛蒂娜也是个段子手(皮一下)

  所有人都知道,霍布斯是卡尔文臆想出来的,可霍布斯却又无法消失,当他对着霍布斯说话之时,旁人严重的他不过就是个自言自语的精神病患者。

  七十多公里的路程,冰封的湖面寒冷天气,都是这趟旅程巨大考验。但若是坚定一份信念执着往前,对岸总归是可以到达的。

  也许每趟旅程开始时,人们都只是怀揣着50%的笃定,另外一半要在途中寻找。所以有些人会在半路迷失方向,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去往何方才能寻找心底的圣光。

  卡尔文总以为他的圣光是比尔,自己的希望是让他在出一本书。尽管他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但他却比大多数人都明确自己需要什么,该寻找什么,所以他才会以一个朝圣者的姿态徒步穿越伊利斯湖。千里冰封风雪刺骨,但因为那圣光始终在心底,才不致迷失方向。

  结尾将至,饥寒交迫的卡尔文和苏茜都到了生命的极限脚步沉重,嘴唇开裂,甚至于霍布斯也已是饥寒交迫。

  读到这里,我很自然的想起了文章伟大悲剧》。斯科特一行人前往南极点,此行要成为第一个到达地球最南端的人,并且把国旗插在南极点。这是一份无上荣耀,也正是因为以这样的目标为信念,才让他们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暴风雪。尽管手脚已经失去知觉,但只要信念不曾失去,人,就不会倒下。然而可悲的是,当他们到达南极点的时候,已经有一面国旗在迎风飒飒作响。那一刻,所有人的眼神都黯淡了,信念也在那一刻崩塌。尽管极力安慰自己,强颜欢笑,他们还是一个个相继死在了回家的路上。一个着实伟大的悲剧,依托在信念之上,也覆灭于此。

  庆幸的是,在卡尔文和苏茜即将失去希望之时,有人拨打了求救电话,一架直升机在黑暗中寻找到了他们。遗憾他们带得走卡尔文和苏茜,却带不走霍布斯。在即将失去它的时候,卡尔文才突然觉得它亦不再讨厌。

  霍布斯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让卡尔文明白,用双手去保护自己和所爱,他一直想要寻找的圣光其实就是他自己,一个勇敢的自己,一个心有猛虎的自己。

  玛蒂娜的故事让人充满了疑惑。卡尔文一再怀疑眼前的苏茜是真实的还是幻想,作为读者,我也一而再的怀疑,最终我选择相信她是幻想,甚至于连这一趟旅程都是假的,最终卡尔文会从梦中醒来,发现这不过是一个梦。

  但玛蒂娜没有这么写,她用笔道出这一切都是现实,苏茜和卡尔文的爱,一路的艰难困苦,途中遇见的人和事,都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卡尔文有勇气走向那冰冻的湖,而苏茜也愿意陪伴他。

  只有霍布斯是幻想,或者说霍布斯只是另一个卡尔文,那个他一直在寻找的勇敢坚定的卡尔文。正如一开始我引用的那句话,人生是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能带领自己找到圣光只有自己。

  玛蒂娜的文字非常细腻,把卡尔文的内心刻划得十分细腻,所以读起来会让人觉得很真实。或许每个人都能从卡尔文的身上找到些自己的影子,或勇敢,或软弱。看完以后,你不会觉得卡尔文是个精神病患者,他只是和我们有些不一样而已。

图文不符,单纯觉得好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