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与制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与制度》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0:2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与制度》读后感10篇

  《人与制度》是一本由汪丁丁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2014-3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与制度》读后感(一):自由与法治的悖论

  人与制度一个非常好的且非常重要的讨论话题,汪丁丁教授能以此为题撰写著作,说明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经非常到位了,但在我看来这个题目更可以换做“自由与法治”。人作为不同于动物的生物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识的复杂和成熟,人的最高追求就是完全的自由不受羁绊和约束,当然这在社会存在的前提下是不可能的。那么实际上有些人就会强烈的反对,他们会认为民主的价值核心就是自由,就是要奋斗无拘无束、奋斗零限制。这种看法在我看来就是对民主极大的误解,其中也就存在着一个悖论。

  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便在自己的著作《政治学》中介绍了所谓“暴民政体”,这种政体在形式上与民主政体极为相似,也是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国家意志,只不过这里没有任何的对多数人的监督和约束,因此也可称为“多数人的暴政”,这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各种政体形式中最坏的一种。历史也已经通过惨痛的教训让人们知道所谓的“民主”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文革”这样产生在中国的混乱,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种“民主”。卢梭说“我们不能想象人民无休无止地开大会来讨论公共事务。”实际上就是这位民主先驱对民主本身的忧虑。民主必然包括自有,但自有未必还能存在民主,这实际上是个本末关键的问题,汪丁丁教授的这本《人与制度》在这个时候付梓正是恰逢其时,有力的让大家再一次的感受民主价值的真谛。他探讨了现今公共话语权的限制问题,我认为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现在很多的人并不清楚自由是有边界的,民主是以法治和制度为基础的。面对论坛上、博客上、微博上纷乱的谩骂声,如何能够切实的、冷静的、认真的探讨问题?汪教授说“我永远不会改变我对‘文革风气’的憎恨情绪”实际上也是我的观点,在所谓“大民主”的虚伪表象下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无知的民众尝试着自己不可告人的行径。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中,应该是有秩序、有法律并且遵照宪法落实我们的政治制度,而非一哄而上采取非理性的手段反对制度、反对民主强调所谓的人民自由。台湾当前的乱局恰恰就说明了这一点。作为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的研究生,学生代表林飞帆做了其最没有常识的行为,他应该熟读了民主先驱们的著作,我相信他绝不会读到民主就是不顾制度约束而任意妄为霸占立法机构达到自己的目的方才罢休,民主制度应有自己的尊严。台湾社会的民主是长期以来政党、社会团体、群众不断与当时的国民党威权政府斗争得来的,而美国民主则是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以及联邦党人的智慧得来的,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主制度都不是所以构建的,它们不仅在建立的过程中经历艰难,在建立后又通过无数政治精英和民主先驱不断琢磨得到的制度,或许制度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是民治制度本身就可以对其进行修正,这正是民主制度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原因。汪教授在书中引用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的话“民主很容易变成多数人的暴政,它将损害自由,并且长期而言他也将颠覆民主”,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论断。

  自由实际上就是人,而法治就是制度。人们在怀着崇高的信仰(当然不管信仰什么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自由而信),不断的挣扎在社会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就是制度和法治的环境。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共产主义还是其他的政治意识形态都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只要社会还存在就必须有秩序、就必须有法治,否则一片混乱的社会、族群分裂的社会、阶层对立的社会都不可能实现任何意识形态的基本主张。因此,我常常想这就是一个悖论,自由就是要退去束缚,法治就是要以制度来限制人的自由,但是民主制度和法治建立的本身又需要自由环境来保障。也许正如卢梭所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个悖论,才能正确的处理我们自己的发展,才能将自由更好的在制度中运作起来。

  《人与制度》读后感(二):逃离异化,成为自由的人

  当我们谈起社会制度、哲学、宗教、艺术、经济、法律等等这些话题时,当我们探讨这些所谓的上层建筑的优劣时,其实我们都能发现最重要的是“人”在其中的核心地位,如果以上这些不能推动人的发展,不能造成健全的人格,那么一切便失去了意义。

  现下的中国社会,真的有如崔健所唱“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随着科技的进步,物质的丰富,按照我们的正常思路,人的发展应该前进了一大步,距离自由世界更近了,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与中国市场经济(如果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的话)发展相伴而来的是人对物质追求的不满足,说的难听一些就是物欲横流,而正由此造成的恶果是人的异化、人性的扭曲。这种异化的表现多种多样,或多或少存在当今中国人的身上,特别是大都市的人们,更是深受其害。大城市的“大”给个人的“小”带来了极大压力,“小”又要表现自己努力变“大”,于是乎我们看到一切似乎都转变为商品,都可以拿来叫卖,卖文章的、卖学历的、卖身体的、卖道德的,真是好不热闹,好不浮躁,人的异化在进行,为什么?

  说到这里,不得不谈我喜欢的几部日本电视部。《同一屋檐下》是一部,《东京风潮---下町大家族物语》是一部,因为在这些电视部中,我体验到了传统大家庭带给我的温暖,那种大家互相鼓励勇敢生活下去的真诚给我以力量。而我们中国的电视剧呢,看者不觉得现代家庭剧中有太多的争斗了吗? 夫妻间、婆媳间、两个家庭间,难道一个成人童话的温馨家庭剧非常难写吗?我想可能是我们内心缺乏一种平和的东西,所以也就无法表达出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假如每天听到的、看到的、接触到的都是充满牢骚的、怨气的东西,恐怕潜移默化的会受到某种影响吧!

  我们的社会确实在快速发展,但我们似乎失去了对人自身的关注,这种关注不但需要有对人的生理、物质需求的关注,最重要的是对精神的切实关注。如果我们探讨的一切,其最终指向人,能有对人本身的发展及健康人格的养成给予帮助,我想他都是有益的。如此看来,汪丁丁先生的《青年对话录<人与制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因为书中某些知识的专业化,初读起来是有些吃力,但是当真正读进去,我看到了本书作者真诚地面对读者,特别关注青年人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以及成长的关注,而书中围绕着制度对人的塑造展开话题,其所探讨的人的自由与发展问题给我诸多启迪,抽时间还想再看一下这套书的《人与经济》和《人与知识》。

  《人与制度》读后感(三):外编后记 撒播明天的希望(代评)

  与《青年对话录》的结缘是在2013年的上海书展,当时借书展之机与东方出版社的几位编辑小聚一番,其中一位便提起了这套颇有些令她“犯难”的书籍。由于前任编辑调职,这套书的整理工作就搁置了下来。而这套书的作者汪丁丁老师,又是一位思想体系比较“驳杂”的学者。他的稿子,一般人还真不敢接手。于是这位编辑便想到了“读书较多、知识面较广,又有材料整理经验”的我(听起来颇有点自吹自擂的味道~)来负责本书原始文稿的整理。而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于是便欣然应允下来。

  在此之前,虽然也读过不少文辑类作品,但参与编辑还是头一回。评论此类书籍时我最常说的就是“这类书的通病就是不成体系”,待到自己亲自上阵,能够对此有所改善吗?这也是整理材料时我定下的目标。说起本书作者汪丁丁老师,以前对他的文字接触不多,仅有的认知是“他是位经济学教授”。然而开始整理工作后,才发现这一认知远不足以涵盖汪老师的思想体系。在他的文稿中,不仅有对经济学的探讨,更不乏对政治制度、知识体系、哲学架构,以及科学观和人生观等各方面的解读和诠释。其思想体系之全面,在如今这个讲究分工化专业的时代,堪称异类。而且,这种多学科的知识构建并没有带来浅尝辄止与浮光掠影,而是在广博的基础上进行深刻的探讨,这一点在他对政治制度和有限理性的阐释中表现尤为突出。可以说,用“博大精深”来形容汪老师的思想体系是毫不为过的。

  当然,这种博大也的确给编辑整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虽然我的前任已经定下了大的框架,让我不至于从零开始,但要把各式各样的原始材料装进既定框架中,分门别类,确定章节,理顺逻辑关系,仍然是极费工夫的一件事。虽然“制度与人际关系”“经济与市场”“知识与有限理性”是这次的青年对话录所涵盖的主要领域,但具体到某篇文章,却可能同时涉及不同方面……为此也曾数次调整结构,推倒重来。最后的完稿编排,虽不能说完全令人满意,好歹大致厘清了层次。当然,最后的评判权,还是要交给这套书的读者的。

  说了那么多本书的“深”与“难”,似乎给人造成了汪丁丁的文字深不可读的印象。事实上,这也确实是许多新读者对汪老师作品的第一观感。这种感觉自然不是全无道理,汪老师的行文,有时会过度徜徉于思想的海洋之中,以至于对读者的接受能力略欠考虑。但这绝不意味着他的作品“高大上”、“不可读”。要问原因,首先因为这种难读,并非故弄玄虚的晦涩,而是有着真正的“干货”在其中;其次因为这并不是象牙塔里的自娱“专著”,而是处处与现实相联系的教益;再次还因为汪老师并非居高临下,只以灌输为要的权威,而是采取平易近人的交流态度,这也是本书为何取名《青年对话录》的缘由。书中还收录了不少他在博客上与网友讨论交流的片段,显出“对话”的真意所在。对于想从阅读中有所收获的读者,我想读汪老师的书绝对不会后悔。

  其实,作为本书编者,我也是本书特殊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我可说是获益良多。虽然有许多头疼犯难的时刻,但更多的是一份愉悦和共鸣。他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的偏好,对“复杂自由主义者”的自许,以及对“生命的意义就是产出属于自己的唯一性”的表述,都令我由衷认同。而通过汪老师的引荐,又使我有幸认识了艾智仁、塔勒布、布坎南、卢卡斯等智者,接触到全新的思想。和这一过程本身的乐趣相比,开始阅读时遇到的小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觉得,能成为汪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走进北大去聆听他的授课。而这套书便是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有向学之心的年轻人能够通过书本与汪老师交流对话,坐而论道,这才是本套书的初衷所在。对此,有人说,如果能够把这些思想弄得通俗易懂点,岂不更能迎合读者?对此我持保留意见:能深入浅出是好事,但思想探讨毕竟不是娱乐选秀,又岂能迎合大众?攀登知识高峰,又岂是可以不费一番功夫的?对于不愿动脑子之人,这套书本来就不在其阅读之列,也无甚可惜。如书中所说“思想本就不能传播给不思之人”。

  说成为汪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还因为他不仅是位教授知识的学者,更是注重健全人格与“灵魂”的教育者。在他的字里行间,时刻闪现的是对人生价值的探讨,对生命意义的叹问,对“真知”的追求。这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功利与浮躁的社会,是多么难能可贵?胡舒立曾评价汪老师是“真知识分子”,可谓公允。只可惜,在如今的社会,连“知识分子”也已经成了一个戏谑的称呼。汪老师强调“生命的意义就是产出属于自己的唯一性”,可如今许多人却把“产出属于自己的金钱”当做自己的唯一使命。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价值观在年青人中弥漫,人们丧失了灵魂,忙于追逐幻觉,在“错置实境”的迷途中越陷越深而不自知。对于这样的世界,我也难免会有悲观,会怀疑谈论人生价值和信仰是否还有意义。然而,毕竟我们还有像汪丁丁老师这样的思想者和传播者,去为我们保留一丝明天的希望。本书便是在这样一片绝望的荒野中所撒下的希望种子。这种子其实很微小,正如这套丛书在如今庞大的出版市场中不过是沧海一粟,转瞬便会被淹没了身影一样。但这种子毕竟已撒播了出去,撒到了每个读此书的读者心中。它是否能如同《圣经》中的芥菜种子那样顽强不屈,生根发芽,使荒野最终变为良田?不得而知。但我们有理由去保留这份乐观。而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是我之大幸。

  《人与制度》读后感(四):对话:文化创造与社会发展

  双重历史的偶然,可能造就一些特别难以摆脱的生存困境,让那些深陷其中且不能被规则的个体,要么疯狂,要么创造—即寻求关于生活的新的解释,也就是为不能协调的生活赋予传统以外的意义,后者,被定义为“文化的创造“,或我们创造文化,是为了不发疯同时不被驯化群体的一个平均数。

  时间的本质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力的独特的创造性,它向四面八方迸发着生活的可能,它根本不可能被单调和统一的计时制度概括为每天均匀地流淌着的24小时体验。所谓自由,恰好并且仅仅意味着生命自由创造的能力。遗憾的是,为了表达和为了语言的方便,我们必须接受一套协调计时制度,把原本在一切可能方向上迸发的生命,规范为单一方向的“时间“—牛顿时间。故而,康德被牛顿蒙蔽了,他无法看到,真实时间恰是由生命在一切可能方向上的迸发出来表达的—他只能被表达而不能被度量,他以为独立于牛顿的时间和空间之外,还有一个被”意志“的东西,后者是自由的,因为它存在于由物理规律决定了的时间和空间之外。当然,与此相关的,是灵魂问题和上帝问题。

  来自于《青年对话录:人与制度》经典的阐述,很是喜欢。

  《青年对话录:人与制度》作者汪丁丁,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当代深有影响力的思想家。经济学博士。研究与教授: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领域。出版《经济学思想史讲义》《行为经济学讲义:演化的视角》等数十部书籍。曾在《读书》《财经》等重要媒体就“中国问题”“人生问题”不断发言,近年身体力行主持“跨学科教育”实验,知行合一,直面“教育问题”。长期关注“个体生命的自由”,倡导批判性思维,尤其关心青年人的思想成长,与读者互动的搜狐博客被誉为网上的“柏拉图学园”。 制度是人际关系的总和,本书基本观点是,权力、财富、情感是人和人交往的三个维度,所有的制度只不过是以这三个维度为核心的关系总合。本书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复杂的社会秩序,而落脚点则是个体如何思考、如何生活,才能产生“更多的唯一性”。因为个体的价值和意义正是个体的唯一性。因此,本书的侧重点是复杂的社会秩序之下,个体如何追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一般读者这样评价:“但很多地方的意思都很深,要仔细想一想才能理解一二。汪丁丁先生始终保持清明的智识,诚恳的态度,在此知识即权力的时代,令人敬佩。丁丁老师在书中所言,人生乃一求解的过程,虽然注定没有答案,但求解之中人生意义也呈现出来。或者,这也是丁丁老师所喜欢的安兰德的英雄主义的态度。”但是对于学习社会学科的研究生来说,本书是一本良好的研究著述。论述精辟,见解独到。值得研究生仔细阅读。

  《人与制度》读后感(五):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和审视自己的能力——Leo鉴书139

  始终保持独立思考和审视自己的能力——Leo鉴书139

  文/Leo张大志

  一本书可以带来各种不同的价值,个人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促进读者思考,这样在读过书之后我们自己就会因从书中引出的思考而提升。多少钱也买不来这个哈!本书应该很符合以上标准。

  2012年我主持“中国企业家基础阅读书目”项目时还邀请过汪老师成为专家组成员,虽然后来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但是丁丁老师的书我之后读过不少 ,都是很有收获的。

  本书是文章汇集,但仍然很值得读,有深度的文字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是值得一读的。

  书里提到竞争与合作,其中提到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无论是下棋还是各种毕竟,如果没有一个大家都能认同的规矩那还是不玩的好。而只要有资源 就存在竞争,只要竞争就存在歧视因为歧视无非就是根据竞争者都认可的某一标准择优除劣。而竞争者都要尊重这个“歧视”的标准的原因是有差异的,最原始的标准就是世界暴力,谁力气大、谁能打就让谁说了算;更文明 的社会,智力可以是歧视标准,比如中国的科举。

  如果 以欺骗的能力作为歧视标准,那这个社会估计早已消亡。在许多文明程度更高的社会里,德性是歧视的标准。

  另一点关于非他属性的也挺有启发。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因此每个人生活中必然包含一些非他属性,否则 就算是浪费了生命。那如何生活才能保持更多的惟一性呢?那就是保持 激情。我们寻找 过,一无所谓,但我们还是寻找过了。这就是唯一性,寻找 音效着不重复开别人的生活。

  以上讲的都是书引发的思考。下面说说有关审视自已。

  读本书之前我一直纠结于要不要把最近几年讲课的内容整理成书,印出来帮助更多的人。要知道出版行业已经部分烂掉了,去年一个某媒体的副台上想出本书,作者本人已是绝症晚期,出版编辑非要收几万元出版赞助,或者让快死的人包销几千册图书才会印。结果是……你懂的。在当今中国出版市场这种事儿很多,不是什么个别现象。

  此前,我已经出过6本了,都是拿版税不贴钱的出版。但这次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让我考虑要不要妥协。

  看了书我想明白了,还是别TMD浪费纸了,真想帮助别人就免费在网上发了,不必太抱执念。出版资源应该留给《人与制度》这样有深度的好书。想明白之后很释然!

  想提升下自己的思考深度和广度,建议尽快入手本书哈。

  《人与制度》读后感(六):寻找人与制度的统一

  在刚刚阅读的《中国何以文明》一书中,许纪霖给自由主义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解决人的伦理问题。如果自由意味着每个人都能按照其意愿行事,那么作为社群组织中的一员,如何面对社会的规范、”恶法“?很显然,这是社群主义乐于回答,而自由主义嗤之以鼻的问题。但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汪丁丁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关于交换的概念中,汪丁丁先生指出了亦敌亦友的芝加哥学派与奥地利学派之间的差别,两者同属自由主义,但汪丁丁认为,芝加哥学派将交换做为简单的成本问题,而奥地利学派则将交换做为友谊的问题。交换,产生友谊。也就是说,在这个经济社会中,我们不仅仅是因为利己而在进行商业活动,而是因为交换产生友谊,交换产生了朋友。

  在这里,笔者继续扩散思维。实际上,当这个社会因为商业越来越紧密时,之所以简单的拜金主义导致了道德的败坏,是我们没有重视到商业实际上将人们联系得更紧密了,我制作东西不仅仅是sell,而是shall,只有出于友谊的基础,人们才能重塑商业社会的道德。

  在商业社会谈论道德似乎是很容易让市场经济者鄙视的,但有可能真如汪丁丁先生所言,是自由主义真正的基础。这使笔者想起了前几年紧趁《公正》而来的《忠诚》,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热议,但必须指出的是,里面有一个观点就是,商业社会制度再健全,还是离不开忠诚的羁绊,正如一个高空杂技演员脚下的安全网,从表演上来看,安全网是无用的,但从心理而言,安全网却是保障。如果将自由主义定义为自行其是,无疑是忽略了友谊作为安全网的存在。确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需要考虑友谊,我们按照市场的原则买卖,但以商品为媒介的交换,却让我们感觉到了我们在为自己人进行服务,这才是关键。

  这应该是笔者读《人与制度》最大的感触吧。

  至于本书,由于是各种文章的整理编辑,——从内容看至少有不少是博文,所以有些杂乱,再加上汪丁丁本来的杂想,所以对于并无经济思想史阅读基础的读者而言,此书不算是入门读物。

  《人与制度》读后感(七):制度远非万能解药

  但是,制度真的能够决定一切,真的是万能的吗?

  制度,从其定义来看,大的方面指一定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形成的体系,小的方面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从其本质讲,就是一种规范,涵盖了从国家政治经济到人们日常行为,从正式法律法规到伦理道德习俗的所有有关人与人关系的规定、规则、规范;从其起源讲,它是人类面对自然环境的压迫,为求得生存而协调彼此的行为、关系方才产生的,如果没有群居,人类就不会有社会,也就不会有制度。

  由定义、本质和起源三方面来看,制度的核心在于人。正如汪丁丁教授书中所说,制度是所有人际关系的总和,最好的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制度的发展。

  人是制度的核心,既创造了制度,也受到制度的约束。两者的关系颇有点象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或者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味道。也就是说,回到人类社会的起点,制度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会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能力的增长,以及面对的挑战而不断进行调整,但这个过程注定是极期缓慢的。在制度保持相对稳定的时间间隔期,人是受到制度规定的,从本质上讲,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即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接受制度塑造的过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理,没有了人,也就无所谓制度。

  同样,制度的存在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认同,共同遵守,一定的人类群体通过使用一定的罚则来惩戒违反制度的人,迫使人们按照各种各样的制度来生活,这成为维持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延续的基础,比如法律。如果群体内所有的人对某种制度都不再认同,而选择了另外一种利益取向来设定自己的行为,即便使用某种惩罚手段也不起作用的时候,这项制度就已经崩溃,或者说是形同虚设了。也就是说,没有了群体中人对于制度的遵守,制度就没有了执行的主体,就沦为了一项多余的东西。

  我们现今社会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制度制定得不可谓不完备,不可谓不先进,但就是没有切实发挥作用。比如,看交通信号灯过马路应该是一种常识,但中国式过马路则意味着,所有的人都不把信号灯当回事,相应的惩罚措施又跟不上的时候,那这项制度就是不起作用的。又比如,我所在单位的机关纪律,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制度,非常严密、严格,执行好了绝对是有利于工作的,但当所有人都对其不以为然,将其架空而遵奉另一种“潜规则”行事的时候,制度还能有什么用呢?必然就成了摆设,成了多余。再比如,关于村财镇管的问题,设计了开会研究、多人会签、上级审核等一整套的流程,非常严整,但是从村干部到一般群众,到镇里的审核人员,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时候都故意将其忽略了,通过一系列的造假来应对这套程序。可见,当前的诸多问题,并非全是由于制度不健全所造成的,而在于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

  的确,制度非常重要,用好了确实可以使好人更好,也使坏人不敢使坏。但是,制度并非决定人类行为的唯一因素,相对于制度,决定人类行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因素在于利益,如同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而塑造人类行为最持久、最深层的因素则在于文化。可以说,我们整个民族对于制度的漠视是由来已久的,凡事从权的人治传统有着深厚的文化基因,发展了一整套架空“明制度”的“潜规则”。如果拉长历史的视野,我们不难发现,现今社会对于制度的推崇乃至迷信,可能是对于我们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人治传统的一种纠正。但是,我们仔细分析,现在那些一味抱怨制度出了问题的人,那些动辄将一切负面事件都归因于制度的人,即便不说都是别有用心,至少也是缺乏对人与制度的关系的冷静的理性思考,从而赋予了制度太多所不能解决的东西。必须记住,制度只是手段,规范或者决定人的行为才是目的。

  所以,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确实需要制定符合现实的系列制度来为发展保驾护航,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过分的强调制度,陷入唯制度论,以为只要有了一个好的制度就任何困难都迎刃而解,万事大吉,万万不可忽视了人在制度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认识到,创设制度的是人,决定制度兴废的也是人!对此,书中汪丁丁教授引用了波兰尼有关民主的那句话很能说明问题——民主是政治艺术,它的普及与成功极大地依赖于参与民主政治的大众在多大程度上掌握了这门艺术。否则,就会如同哈耶克反复告诫的那样——民主便很容易蜕变为多数人的暴政,它将损害自由,并且长期而言它也将颠覆民主。所以,制度之前,必先有坚守制度的文化,必先有对于制度的认同。

  好了,回到汪丁丁教授这本书。这不是一本理论专著,而是他对自己的一些有关人与制度的关系的博文的整理,其中不乏与网友的讨论。他在其中就人际关系与社会制度、互联网对对话伦理的影响,以及人类社会竞争与合作、自由与自律、自由与市场等一些人与社会制度之间关系的问题发表了看法,想到对当下的人与制度之间的冲突找出一个理论上的解释。从中可以感受到,他觉察到了中国人在生活方式被纳入市场体系日益西化而情感方式却拒绝被纳入市场之内的这种冲突,已经显现为当前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心灵困境。而在中国本土理论缺失的情况下,他又想要通过西方人的理论来对此作出解释,或者找出一条出路。汪丁丁教授的确名副其实,非常博学,对很多问题的论述非常精彩,但就这本书来讲,他对于人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解读虽然精彩,但并不系统,可以作为充实相关知识的读本。

  《人与制度》读后感(八):《人与制度》:复杂自由与简单幸福

  汪丁丁先生的书,初拿到感觉很单薄,看了目录感觉很浅显,但当真正阅读时却会有令人意外的享受。尽管只是一本选集,在文章篇目的安排上也有些“参差”感,但对于像我这第一次接触先生的书,第一次接触“青年对话录”企划的读者来讲,确实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毕竟我们读到太多文字,它们只在以感官的愉悦,却无暇于心灵的丰盈。

  少年的忧伤高贵

  “我把这本书献给读中学的孩子们,尤其献给深受失败教育之苦的孩子们,献给那些意识到生命宝贵却无法改变为他人生活的命运的孩子们。”(汪丁丁《青年对话录•人与制度》)

  芥川龙之介曾说,少年时的忧伤是对整个世界的傲慢。

  高中的时候,作为社团前辈的我曾一厢情愿地拿这句话作为给新社员的入社考题让他们以此作为,结果收上来的要么是以“骄傲”为题的八百字议论文,要么就是有白衬衫和格子裙的纯爱小说……仔细想想也很正常,毕竟任何一句话都要在特定的语境下,某种解读才能成立。让单纯如水的高中生来解读这句话,也只能有这样的解释吧。

  但愿他们可以一生这样安宁。

  当然在这里拿出这句话,它的意义显然会有不同。我比较相信这里是更适合解读这句话的语境。“少年”象征着纯粹,至少在每个人的生命或许都会有这样一段不谙世事只关照自己心灵的幸福时光吧。但当这样的少年开始忧伤时,就意味着整个世界的模样在他眼中,渐渐地在改变吧。

  肩上的红蜻蜓,为什么会飞走呢?

  当少年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时,因失落而产生的感伤是不可避免的。更直接地说,一个世界的真实慢慢在他们的眼前展开时,原本的憧憬和美好便会大打折扣。他们会意识到“矛盾”的存在,这种矛盾在《人与制度》中被表述为“双重历史性”:个人与社会的无法避免的不协调——会随着个人发展愈加激烈的矛盾。

  但无法避免并不意味着无从解决。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不协调激发了摆脱或改造的欲望。”这其实是人性中“高贵”的真实表现,也正是它驱动了“文化的创造”。然而很遗憾,在大多数时候,这种高贵总会被湮没。

  是时候来谈一谈“道路问题”了,对于青年人来说,即使是“未选择的路”,也并不意味着“不可选”。

  知识分子的真性情

  在《称呼的感受》一篇中,汪丁丁先生说自己总被称为“丁丁”,“自己待人接物不够成熟,不够被称为‘老汪’之类的。”其实从这本书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所言的“不成熟”。这本书中包含了大量汪丁丁先生与自己的自媒体上的读者之间的对话,讨论大多围绕学术课题展开,这种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国内学者中实属罕见。他乐于走出象牙塔,乐于将自己的学识与青年人共享,这本身是不够“成熟”——“真性情”的体现吧。

  除此之外,这本选集里还有不少“真性情”的文字。比如在“互联网问题”部分,各篇次的“火药味”逐步上升,从对中国互联网管理不力利用不善表示忧心,再到最后对自己及整个网络上“无聊的消遣者”的强烈谴责——尽管我对那篇被放入选集的“声明”还是感觉有些“不够格”,含金量稍欠,但在这样的文字中,你会感到亲切和感染力。

  所以任何事物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它的人。互联网如此,日益深化的“自由”也是这样。

  制度与复杂的自由

  这本选集是以“制度”展开的。书中定义制度为“人际关系的总和”。这个定义要把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起约束作用的“条条框框”要更深入一些。制度并不是对自由的限制,而恰恰是自由的保障。

  哈耶克曾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将“个人主义”理解为“把个人当作人来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这种表述实质上明确了“自由的限定”,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曾被许诺过的“无限的自由”仅仅是谎言了。“自由”倘若成为“无限的权力”,势必会对他人的“自由”造成妨碍,从而让整个社会陷入一个难解的悖论之中。

  那么我们要怎样诠释自由呢?“社会之所以能够维系自身,不是因它的整体性对它有约束,而是因为它具有重要性的成员能够在社会交往中不断达成他们感受到的重要性共识。”这是汪丁丁先生在《法律基本问题是判断自身未来的演变方向》中的表述。类似的概念被爱因斯坦表述为“不断累积的人类道德基础”。这种建设有赖于社会“重要成员”,更在于一个社会的制度,究竟可否承载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相信它可以不断优化。正因如此,我们也理由相信,世界可能会变得更好,因为自由的保障会终将让它在一个更合理的范围下,得到阐释。

  宁静与简单的幸福

  “主题幸福感的特征,甚至唯一可能的特征,是‘内心的平静’。”(亚当.斯密)

  从我自己看来,处在这个年纪的人往往对于“制度”是颇具恶感的。这就好像加筑在每个人身上的樊笼,充满恶意却又无法挣脱——仿佛能挣脱它便是一种幸福了。

  这就是为何福柯总会被年轻人迷恋,因为表象上他所表达的“一切制度皆监狱”刚好契合我们的抱怨,仿佛是给我们“不合理的抱怨”提供了理论支持。

  然而很遗憾的是,我们必须看到,福柯的表述里并没有认为这种“制度”会使自由和幸福从根本上被破坏。它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必要的。只要不被滥用,它总会起积极的作用。

  因而自由和反抗并不具有自然的联系。或者说幸福,也不必依赖于外在的改变。斯密所言的“内在的平静”其实是汪丁丁先生始终想要劝导年轻人具备的精神特质,是对帕斯卡尔的忧虑“人不知该如何安静地呆在在自己的房间”的解决方案。

  思考的理性是解决焦虑的良方。盲目的人生永远不会宁静,它总要随着外物不断改变。而在得到最终的幸福之前,我们也只能不断改变,但这种改变,是要寻找书中所谈的“生命的唯一性”。“你必须具有生命的激情,你必须有激情地生活,否则因缺乏创造,你的生活会有无数‘不可承受之轻’”。“寻找,意味着不重复别人的生活。”

  祝你好运。

  《人与制度》读后感(九):我被汪丁丁打败了

  想读《人与制度》,是因为我对社会学的热情与关注。而对汪丁丁先生,说老实话,此前关注很少。但是,今次了解之下,对他所聚焦的“中国问题”、“人生问题”、“跨学科教育”、“个体生命的自由自由”等领域,我极愿意为之投入学习与思考。

  全书以六个篇章,分别探讨了“人际关系与社会制度、文化创造与社会发展、互联网问题、自由问题与中国问题、精英意识与精英身份、个体应该如何生活才可产生更多唯一性”等问题。书中的一些观点,我是非常赞同并且受益的,比如——“文化创造”,是为了不发疯同时不被驯化为群体的一个平均数。比如——个体应该如何生活才可产生更多唯一性。寻找过,一无所获,但你寻找过了。这也是唯一性,寻找,意味着不重复别人的生活。比如——跨学科教育可以让心灵在一切方向上充分涌流。这些观点的表达,既有哲学意味又有诗性气质。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积极倡导者、践行者,汪先生文中纵横开阔地汇集了多个领域的学术成果,涉及到了诸如脑神经科学、生物学、哲学、社会学以及他本人的专长经济学等等庞大的体系与概念,从中可以窥到汪先生的治学精神与态度。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生活态势与王小波先生有很多相似,对知识本身的追求与兴趣可以视为他们人生最大的乐趣。

  这一点,我发自真心地佩服,五体投地。因为我自己对于知识与学问的态度始终是浅尝辄止,极不扎实,还不愿下点认真的苦功夫,所以,当深入探讨一个问题的时候,常常捉襟见肘,难以自圆其说,因为知识占有量的有限,而深感前进乏力。

  待整体通读《人与制度》之后,要对其做一个全面评价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感受面临着两难的境地,那就是——

  当汪先生抛开考证考据引经据典,以自己的话语方式进行表达的时候,我就非常深入地看进去了,并且有很多观点深得我心,“文字是一种药,让我们忘记关注面对面的交往,沉迷于无数陌生人举办的假面舞会。”“知识远离它由以发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在假面舞会里飘来飘去。知识不再有根。”“不能返回常识的知识,不是真知。”

  而当汪先生驰骋在复杂的多领域的知识点的引用与论述当中时,我就被一波一波的大浪淹没了,既不能找到通篇文章的主线和脉络,也难以寻找到最后的结论。是的,我晕船了。此时的情景犹如身在汪洋大海,但是却找不到渡海之舟。

  深刻反思之后,我想我的智力结构和知识结构一定存在巨大的缺陷和障碍,汪先生的境界与学问,非我所能企及一二。既然没有能真正领会,又怎么能谈到具备评价的资格呢?

  我被汪丁丁打败了。汪先生绝对“高大上”,我就是那个心下惶恐的“不明觉厉”。

  《人与制度》读后感(十):制度的前景

  制度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听人讨论制度的问题,常常听人说起体制,似乎体制就是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源。而制度本身来说比体制这个词带有更多的基础性安排色彩。那么似乎不妨说解决制度问题是解决中国根本问题的基础。

  经济学家汪丁丁的这本书对于关于制度的很多问题进行了自己的分析研究,汪丁丁老师理解的制度范畴比较宽阔,包括了性,互联网等诸多方面。之所以如此的包罗万象,是因为汪丁丁老师将制度理解为是人际关系的总和。但是从笔者的意见来说,制度可以理解为是为了在现代社会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组基础性安排。当今社会很多乱象,都可以理解为是因为制度的缺陷。而汪老师对这些事情的分析,仍然是按照他长期以来的对于学术的功力才能够达到的,任何看起来难以对接到学术现象的社会现象,都能够通过他的分析看到很多道理。当然这样的书也需要读者本身是有心人,热爱不断地学习。 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积极倡导者、践行者,汪先生文中纵横开阔地汇集了多个领域的学术成果,涉及到了诸如脑神经科学、生物学、哲学、社会学以及他本人的专长经济学等等庞大的体系与概念,从中可以窥到汪先生的治学精神与态度。而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是作者以和青年人对话的姿态来写的。在当代社会各种娱乐媒介日益丰富的今天,能够静下心来进行深度阅读无疑是一种挑战。因此汪老师本身进行这样话题的写作就是对现在青年人的一种沟通过程,汪先生希望能够通过他的思考能够让青年人建立起一种更加深刻的思维方式,从而能够促进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驳杂,问题形式多样。但是核心还是放在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上面。当下中国社会一些异象,无疑是长期以来运行滋润的一些制度规则与不断变化的年轻人思维方式存在冲突。所谓的制度要变,更加需要改变的是一种制度文化和基础制度安排。汪先生推崇的是一种理性,讲究对等原则的制度安排方式。而汪先生在讲述这些知识的时候写作方式是十分自然而优雅的。文如其人,能够成为汪老师的学生无疑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而在当下讲究专业化分工,学者从政的年头,汪老师的做派也是相当的难能可贵,让人敬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