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败局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大败局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5-13 16:15:4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大败局经典读后感10篇

  《大败局》是一本由王方著作,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90,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败局》读后感(一):失败者的启示

  失败者的启示

  ——读王方的《大败局》

  历史充满了偶然。那些所谓的“天命所归、民心所向”只不过是作为胜利一方的统治者的粉饰,打造政权合法性的神话而已,正如新朝的创立者,总有不同寻常的出身背景——他绝对不是一个人。然而为历史寻找客观规律,一直乃是哲学家的神圣梦想——譬如黑格尔的“绝对理念”、马克思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记载的史书浩如烟海,几至汗牛充栋,内部性的成熟反而遮掩了历史写作的多元性,一种模式写到天涯海角,地老天荒,变化甚微。倒是欧美汉学界,以外部的眼光重新观照中国历史,不为中国历史传统所局限,有不少精彩的论断,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另一种观察视角。

  互联网的兴起,让无数书写者从无名的状态里爆发出来,形成网络文学的星云,众声喧哗。历史写作同样星光灿烂,譬如曹三公子的《流血的仕途》、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赫连勃勃大王的《华丽血时代》、潇水的《春秋史》、押沙龙的《出轨的王朝》、吕铮的《明朝一哥王阳明》。

  各种解释历史的观点碰撞在一起,其实很有趣味。近读王方的第三本新书《大败局》,于此种因缘,又有所悟。王方的前两部《西晋原来不风流》、《明君雄主唐太宗》,有断代,有帝王纪。《大败局》则把视线锁定在历史上的失败者,将自己代入一片片古老的历史现场,追问历史何以能够真实。

  作者选择了六位历史人物作为她的解剖个案,项羽、王莽、杨广、黄巢、李自成、洪秀全。两个篡位者,四个造反者。“从地底挖出几颗具有代表性的失败化石,扫清上面的淤泥尘土,去触摸成败智慧的骨骼”——王方如是说。很有创意,既有后来者的旁观者清,又有心理学、生物学等现代科学的勘探视角。

  譬如王方以“表演型人格”来阐释项羽作为失败者的历史轨迹。虽然我未必同意项羽乃是失败者,他的短暂生涯其实多姿多彩,更让后人谈论甚多。但我同意王方对项羽的分析,英雄总是难敌奸雄,英雄追求的是过程,奸雄在乎目的。所以李清照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放之辞。

  说到王莽,以往的评价不高,毕竟谋朝篡位,历代统治者都不会唱颂歌的。只是历史奇诡,王莽的所作所为,以现代眼光视之,其境界之高,改革幅度之大,非王安石、张居正可比肩耳。然而,王莽失败了,成王败寇,按通常的历史逻辑而言,理所当然。悲情,总是照耀在穷途末路的人物身上。

  关于李自成,作者对其人有所偏爱,寄寓了无限的同情。我一向对历史上的造反者持否定态度,无论成功与否,没有任何的变化,不会脱胎换骨。李自成倘若成功,又如何呢,不过多了一位杀人如麻的暴君而已。当然,从失败者的身上,能够吸取部分教训,体恤民生之多艰,或有所谓的“盛世”。

  王方自云“左手奥运,右手史书”,煮酒论英雄。在2012年的夏天,完成了“一枚微不足道的小果实”,才有《大败局》的诞生。古人说过,读史使人明智。王方并不相信那种历史必然性的论调,她重新寻找历史人物的坐标,以自己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人与事,而不是官方一锤定音式的盖棺定论。

  历史确实奇诡,没有一定的因果。由胜利者往前推导失败者的原因,仿佛一切都是天命所定,变成“必然的历史”。然而历史是复杂的,并非线性逻辑一样清晰可辨。历史的进展存在太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就拿项羽来说,鸿门宴上杀死刘邦,那楚汉之间的故事就会有另一种方向。发生了,便成为事实。但未发生之前,人的智慧,无法预测。

  《大败局》为历史上的失败者招魂,寄托了作者对于历史的真知灼见。难能可贵的乃是作者能够跳出历史命定论的本身,以各种新知识的理论解读失败者的关键命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鲜的视窗,眺望到历史烟云的迷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即历史的反思与言说,其实是当代境遇、现代心态的重新书写。

  从前的史书皆有官方修订。民间网络写史的兴起,避免了传统官方历史书写的“内卷化”,而是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包容各种风格、各种形式、各种情调的新历史的存在写作。法国人布洛赫有一句话说的好:“唯一真正的历史就是总体历史。”传统写史与民间写史的互动互存,这才构成真正的总体历史。王方的《大败局》,其意义或在于此。

  《大败局》(王方著·企业管理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

  《大败局》读后感(二):新作出版, 放试读!

  废话少说,直接贴了.

  项羽自刎江边,王莽身败名裂。

  黄巢,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最终覆灭,太平天国并没有带来天下太平。

  为什么时代机遇,卓越能力和过人勇气不能保证他们事业的成功?光明的起点与煊赫的过程为何仍导向惨烈的结局?他们各自的人生和事业曲线,暗含了哪些成王败寇的玄机?

  本书从制度演进,政治哲学,心理认知和混沌机遇等现代角度,解构纵贯历史的几大败局,试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重新理解它们的发展脉搏和本质缺陷,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进而以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导个人现实生活。

  解剖历史上的败局—代序

  鲜花里长不出鲜花

  ],考虑到各式盗版,追捧者的实际数量简直难以精确估算。一时间,那枚苹果标识,似乎不再是冷峻银白,而是金光灿烂。

  这场出版盛宴,只不过再次折射出一种全民性的狂热——“复制成功”。而成功,真的能够复制?研究成功案例,真的是成功的必修课?

  朋友,我手里没有确定的答案,只提着一桶善意的冷水。

  毋庸置疑,成败是内因与外因共同决定的,但人的对成败经验的认识和总结却一直存在着天然偏差。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自利归因”,简而言之,人们往往倾向于把成功更多地归结为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把失败归咎于外来阻碍(我们通常称之为“怨天尤人”)。

  经过这种心理机制处理过的成功案例,能够给你带来多少真正的养分?恐怕连那些光环下的成功者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不一定是不肯,而是真的不能。

  现实如此残酷,无数失败者的尸骨默默腐朽,堆积成无边的泥土,从这泥土中开出几朵成功的鲜花。你打算继续紧盯那几朵鲜花,还是睁大你的理性之眼,来参透泥土里的秘密?

  普通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在成功之前,你能做的,首先是避免重蹈覆辙。让我们从地底挖出几颗具有代表性的“失败”化石,扫清上面的淤泥尘土,去触摸成败智慧的骨骼。

  与其说“失败”,不如说“夭折”

  史册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分处不同的时空,出身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帝王将相者有之,草莽英雄者有之,底层贫民者亦有之。

  他们怀抱各自的梦想,或恢复旧国,或开创盛世,或富国强兵,或造福生民;他们具有过人的气概,不愿随波逐流,不愿冷漠无为,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做出实际行动,以身家生命,千载毁誉为赌注,向周遭的黑暗发起血与火的冲击。

  他们曾经乘风驭电,一日千里,有如超新星爆发,耀眼光芒令人目眩,瞬间照亮历史的夜空。然而,就在他们伸出手去触摸那胜利的彩虹时,却突然一跤跌下了云端,跌入了无底的深渊,被历史的浪涛狠狠冲刷,沉没于河底的淤泥。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悲剧英雄,他们的事业有个共同的结局——夭折。

  夭折的生命,是最让人痛心的生命,夭折的事业,是最让人惋惜的事业。

  对于夭折,刘备曾给出过定义:“人五十不称夭”。在一代枭雄的眼中,人到了五十岁,才能达到心智完备成熟的阶段,才能够树立起基础牢固的事业,如在此之前不幸死去,就叫夭折,哪怕你已经一把胡子,儿女成群。

  而我是这么定义事业夭折的:

  类似自然的生长荣枯,人事也遵循某种周期律,一般来说,能够称为“成功”的事业,至少经历四个典型阶段——立,持,成,续。夭折的事业,已经走过了最初“立”的阶段,但在最凶险的“持”阶段遭遇致命打击,没能支持住,也就不能继续发展至大成,更遑论之后的延续。

  完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任何事业,其发展曲线大致类似一座平顶山,而夭折的事业,则更像孤峰突兀的尖顶山。如同古希腊神话里的西绪弗斯,悲剧英雄们推石上山,刚至峰顶,巨石便轰然滚落,走向无可挽回的崩溃和灭亡。

  初看之下,“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现象各有各的原因:项羽碰上了刘邦,李自成惹恼了吴三桂,太平天国遭到清廷和列强的联合绞杀……

  夭折,真的是一种偶然么?

  直面生命的杂乱

  本书讲述的英雄和事业,能够简化归结为两大类:农民起义型和改革建制型。

  Kevin·Kelly,在他的《失控》一书中,透过生物学视角研究21世纪的社会经济现象。借用他这套妙趣横生的理论,同样可以从生命的角度来观察历史事件,特别是农民起义这类事件。

  从陈胜首次揭竿而起,到黄巢,李自成,洪秀全,但凡农民起义运动,开始总有那么一段风生水起的美好时光,英雄领袖们敏锐地觉察到众生渴望的潜流,把握住某种时代脉动,与之产生了共振,很快,他们在麾下聚集起大批人马,势成燎原。在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之际,如果他们肯冷静下来,回头审视站在身后的人群,会发现这是一个令人困惑,难以把握的系统。

  机械系统的运转是线性的,可预见的因果关系连接着输入和输出;而人群,以及其他社会性动物所形成的“群体”,则是一个活系统,有着自己的生命韵律。

  生命通常具有几个基本特征:自我复制、自我管理、自我修复(有限)、适度进化以及局部学习。正是这些特征造就了“群体”活系统的迷人之处:

  1,蝴蝶效应。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短短时间内,细流可以成海,捧土可以成山。

  2,随着群体壮大,其中彼此关联的个体所形成的组合数量呈指数增长,从而蕴藏了无数可能性。

  3,群体中允许个体有差异和缺陷,个体的缺陷和变异,甚至能引发整体的进化过程。

  上述几点在历次农民起义中表现地十分清晰,比如,李自成哪怕是在二次受挫之后,领数十骑进入河南,仍能在当地迅速召集几万人马,一年之后,队伍已达五十万人,1644年进北京之际,以他为最高领导的大顺军已号称百万。起义军成员多为饥民流民,个人素质良莠不齐,也不乏投机者,但这个巨大群体不断成长,在吸收了李岩,牛金星等知识分子后,又产生了斗争策略和革命纲领的进化,在最终的狂潮中,摧毁了挺立近300年的明王朝。

  但这种活的“群体”同样存在十分明显的缺陷:

  1,效率低下。缺乏严密的中央控制,其资源分配高度混乱,冗余设置,重复努力比比皆是。

  2,不可控性。没有绝对的权威,起义领袖对起义军的控制经常犹如羊倌牧羊,一旦有变,百万雄师瞬间散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3,不可预测性。群体成员间的复杂纷乱的关系,使整个群体的发展命运充满了意外。

  4,不可知性。由于很难用线性因果关系来解释系统内部的运转,英雄领袖们尽管多为人中豪杰,面对最后的败亡,也常有天欲亡我,人算不如天算的喟叹。这里的天,其实就是超越个体理解力的群体运动方式。

  5,非即刻性。启动一个复杂系统,达到各层面的协调一致,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起义军领袖经常会在某一时刻,骇然发现已经无法驱动自己亲手建立起的庞然大物。

  史上很多稳固的王朝就是由农民起义发展而来的,比如汉朝,明朝,能否暂时克服这些系统性缺陷,能否适时引入更具可控性的机械系统,就是成王败寇的分水岭。这需要强大的智力和眼光,也需要那么一点好运气。

  常说的结构与制度,则更多地具有机械系统的特征,这个话题自然地把我们的目光引向另一类英雄,比如王莽和杨广,项羽则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他的人生和事业,与秦末农民起义大潮密不可分,同时也与制度变迁引起的心理不适有着深层的关系。

  《大败局》读后感(三):看《大败局》,品史之得失,看人生之成败

  此书不错,强烈推荐哈!看过一遍保证你还想看第二遍。看似在讲你我皆了解的历史,却让人不禁拍案称奇——作者的视角太独特了,我怎么从没想过如此解读历史呢!

  不多说了,请看这段:

  史册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分处不同的时空,出身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帝王将相者有之,草莽英雄者有之,底层贫民者亦有之。

  他们怀抱各自的梦想,或恢复旧国,或开创盛世,或富国强兵,或造福生民;他们具有过人的气概,不愿随波逐流,不愿冷漠无为,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做出实际行动,以身家生命、千载毁誉为赌注,向周遭的黑暗发起血与火的冲击。

  他们曾经乘风驭电,一日千里,有如超新星爆发,万丈光芒令人目眩,瞬间照亮历史的夜空。然而,就在他们伸出手去触摸那胜利的彩虹时,却突然一跤跌下了云端,跌入了无底的深渊,被历史的浪涛狠狠冲刷,沉没于河底的淤泥中。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悲剧英雄,他们的事业有个共同的结局——夭折。

  夭折的生命,是最让人痛心的生命;夭折的事业,是最让人惋惜的事业。

  对于夭折,刘备曾给出过定义:“人五十不称夭”。在一代枭雄的眼中,人到了50岁,才能达到心智完备成熟的阶段,才能够树立起基础牢固的事业,如在此之前不幸死去,就叫夭折,哪怕你已经一把胡子,儿女成群。

  而我是这么定义事业夭折的:类似自然的生长荣枯,人事也遵循某种周期律,一般来说,能够称为“成功”的事业,至少经历四个典型阶段——立、持、成、续。夭折的事业,已经走过了最初“立”的阶段,但在最凶险的“持”阶段遭遇致命打击,没能支持住,也就不能继续发展至大成,更遑论之后的延续。

  完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任何事业,其发展曲线大致类似一座平顶山;而夭折的事业,则更像孤峰突兀的尖顶山。如同古希腊神话里的西绪弗斯,悲剧英雄们推石上山,刚至峰顶,巨石便轰然滚落,走向无可挽回的崩溃和灭亡。

  初看之下,“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现象各有各的原因:项羽碰上了刘邦,李自成惹恼了吴三桂,太平天国遭到清廷和列强的联合绞杀……

  夭折,真的是一种偶然吗?

  《大败局》读后感(四):主角定律惹的祸

  古往今来,各界名流和群众对项羽败亡原因的探讨抱有极大的热情。在各种流派中,“性格决定命运”的思路比较科学,项羽那些显而易见的性格缺陷,如: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刚愎自用等等,人们早已烂熟于胸。

  但我们不妨采用一个更新颖的术语——表演型人格。

  表演型的人,天生不是甘当观众的料,万众瞩目和如雷欢呼,才是他们人生在世的终极意义。说白了,就是虚荣心特别强。不过,虚荣不一定意味着浅薄,表演内容也可以很高端。除了彰显自身的品味、档次和价值,还可以扮演某种高尚思想、先进制度、美好理念的形象代言人。表演本身也不等于刻意的装腔作势,更像一种下意识、不自觉的行为偏好,一种深入骨髓的思考和生活方式。俗话说,“一人一种活法”。

  项羽一生努力扮演的,是一个正义公平、智勇绝人、天下第一的英雄形象。以表演型人格的定义和项羽的角色需要作为分析工具,你会发现,那些“妇人之仁”、“匹夫之勇”、“刚愎自用”都容易理解了。

  长久以来,项羽一直认为自己是偶像加实力派的超一线演员,是《灭秦复国记》这场时代大戏的头号男主角,好戏开场之前,他就已经跃跃欲试。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大驾出游,巡行队伍浩浩荡荡路过吴中会稽郡时,引来无数围观群众,项羽就在其中。

  始皇帝的威风气派,让20出头的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吓得一旁的叔父项梁赶紧去捂他的嘴,低声喝止道:“别乱说,这可是灭族之罪(毋妄言,族矣)!”

  不过,项梁也知道,侄子这句话并非无稽之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项羽都堪称“美人”,具有几大傲人条件:

  1.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器宇不凡。

  身长八尺有余。这里的尺,可是不缩水的“秦尺”,合公制27.65厘米。

  拔山抗鼎之力。话说秦始皇爷爷的伯父——秦武王,也抗过鼎,结果力脱而死。而项羽抗鼎,安然无恙。

  重瞳圣人眼。重瞳是典型的圣人之相,造字的仓颉,五帝中的虞舜,都曾长着这么一对“双仁儿”眼,功能好,卖相佳。

  古人笃信相由心生,一个人如果外貌气质不凡,常会在事业的第一轮竞争中胜出。

  2.出身高贵,家学渊源。

  项姓,一说出自周朝的诸侯国项国,原是姬姓本家,春秋灭国后,遂以国为姓;另一说出自芈姓,是楚国王族后裔的一支,春秋时封于项城,后被齐桓公所灭,以国为姓。不管采用哪一种说法,这血统都够高贵的。

  项家世代为楚将,不但有能力,而且很忠义。比如项羽的祖父项燕,在与大名鼎鼎的秦将王翦过招后,保护楚王昌文君不果,慨然自杀殉国。大秦统一,项梁仍念念不忘恢复楚国江山,对侄子项羽进行大将式的培养。

  3.智勇双全,志大才高。

  《大败局》读后感(五):【写书评 赠新书】-- 另有珍藏级神秘礼物!

  先说好,后不乱,规则很简单:

  2.说好的奖品呢?

  本活动截止日期为2013-12-24晚10点,“剩蛋节”前夜。届时:

  ——参与本次有奖征书评活动并且在本书豆瓣主页评论区排位最高的前5篇书评的作者,任选下列作品之一:

  均为实体签名样书,包邮,亲~~

  3.神秘珍藏:所有购买和评论上述4种作品之一的朋友(放地图炮!),忍痛割爱我收藏的。。。仅此一件,随机抽取。

  《大败局》读后感(六):直面生命的杂乱

  本书讲述的英雄和事业,能够简化归结为两大类:农民起义型和改革建制型。

  Kevin•Kelly在他的《失控》一书中,透过生物学视角研究21世纪的社会经济现象。借用他这套妙趣横生的理论,同样可以从生命的角度来观察历史事件,特别是农民起义这类事件。

  从陈胜揭竿而起到黄巢、李自成、洪秀全,但凡农民起义运动,开始总有那么一段风生水起的美好时光,英雄领袖们敏锐地觉察到众生渴望的潜流,把握住某种时代脉动,与之产生了共振,很快,他们在麾下聚集起大批人马,势成燎原。在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之际,如果他们肯冷静下来,回头审视站在身后的人群,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令人困惑、难以把握的系统。

  机械系统的运转是线性的,可预见的因果关系连接着输入和输出;而人群,以及其他社会性动物所形成的“群体”,则是一个活系统,有着自己的生命韵律。

  生命通常具有几个基本特征:自我复制、自我管理、自我修复(有限)、适度进化以及局部学习。正是这些特征造就了“群体”活系统的迷人之处:

  1.蝴蝶效应。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短短时间内,细流可以成海,捧土可以成山。

  2.随着群体壮大,其中彼此关联的个体所形成的组合数量呈指数增长,从而蕴藏了无数可能性。

  3.群体中允许个体有差异和缺陷,个体的缺陷和变异,甚至能引发整体的进化过程。

  上述几点在历次农民起义中表现得十分清晰,比如,李自成哪怕是在二次受挫之后,领数十骑进入河南,仍能在当地迅速召集几万人马,一年之后,队伍已达50万人,公元1644年进北京之时,以他为最高领导的大顺军已号称百万。起义军成员多为饥民、流民,个人素质良莠不齐,也不乏投机者,但这个巨大群体不断成长,在吸收了李岩、牛金星等知识分子后,又产生了斗争策略和革命纲领的进化,在最终的狂潮中,摧毁了挺立近300年的明王朝。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