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来生再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来生再见读后感10篇

2022-03-22 03:34: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来生再见读后感10篇

  《来生再见》是一本由何顿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来生再见》读后感(一):为基石的先辈

  经常有母知分子在嚎啕“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演技突出,台词功力了得,让人深觉脸皮怕是有城墙厚。烈士陵园里沉默的墓碑、埋葬在无名山谷里历史英雄的史料和故事“pia pia”地扇着小丑们的脸,而今天,《来生再见》里一群曾经在”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敌人太狡猾“阵营里,被调侃数十年更是被历史书遗忘的抵抗者们,将扇肿母知分子涂满粉彩的油头。

  《来生再见》里没有高大上的英雄人物。甚至连个霸气侧漏的名字都稀有:黄山猫、田矮子、毛领子、孔老二、程眼镜。。。。。。即便是大名鼎鼎黄埔军校出来的高才,也不过叫个龙排长,真是普通的像乡里的泥巴,摆不上台面。这群从乡里走上战场的乡民,土气横生,不懂军事,惦记家里的老婆,惦记要生个崽,惦记同学家颜色好的妹妹;胆子小的一心想打完了回去种田去,天真而热血的是要多打几个鬼子,以为杀个鬼子就像杀个麻雀一样简单,红着眼的是灭门的家仇。。。。。就是这样的一群兵,就是这样的一群乡民,就是这样基本没有什么教育,也不懂呼号“家国大义”土的像泥巴一样的人,打出了三次长沙战役、打出了衡阳保卫战,打出了芷江战役!是的,长沙战役还是输了,衡阳也城破了。但是去看看史料,看《来生再见》里的故事,不提别的,只提衡阳保护战,被评价为“中日8年作战中,唯一苦难而值得纪念的攻城之战”, 来自对手的评价才是最客观真实的。有人会跳出来说“都是假的,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平型关大捷是我军抗日正面战场的第一场胜利”或者母知分子又会在那里慨然大论“当年的抗战应当这样应当那样”。维基百科、百度、记录在不同国家的史料,必将回他们一个响亮的耳光。中国军队1.76万,日本军队11.6万,且不提武器的配置,这样的悬殊的兵力,能坚持几天呢?这群被后世遗忘的抵抗者告诉我们:47天。日军伤亡29000以上,国民军队伤亡15000人,还不包括留在衡阳为国军补给牺牲的不知名百姓!生生用血肉挡住了炮火!拖住了战场的形势!胜利或失败的评价都不能掩盖这段血性历史!就算历史课本里只有几笔带过,就算我们不曾狂热研究军事,也总会知道先民的付出!真相就在那里,不能被粉饰更不能被贬低!

  习以为常的就觉得廉价。我们这一辈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人,几乎没人去过战争现场。中亚那几个地方打得血肉横飞,不过是生活中的新闻,军事迷们对武器头头是道,人权分子又在那里奔走。普通人呢?看完新闻,感慨几句,该加班的加班,该学习的学习,虽然会抱怨物价飞涨,抱怨作业做不完,但是总体基调还是安稳。我们不能切身感受到战争的恐怖冷酷,又觉得安稳的生活缺乏新意,每天都是平淡。而几十年前,过去的先辈跟枪炮搏命,饮着阴沟水,吃着观音土,苦苦熬着求安稳不可得。

  我们躺在前辈熬出来的安稳日子里,站在先民们用自己做基石换来的土地上,那些痛到骨头里的痛都让先辈受了。不用在漫天都是炮火流弹的场地上,担心自己随时会被哪里冒出来的炮弹送上了天;不用眼睁睁的看着相处的兵哥、战友、乡民,在眼前落下终身残疾活活痛死,被炸成两段,被流弹夺命,或者轰成血肉泥巴;不用去经历成为敌国的俘虏,任人宰杀,人不如狗;不用去经历屠城,南京大屠杀、厂窖大屠杀;不用经历城市乡间处处可见的尸横遍野,修罗地狱;不用经历极端的冷和极端的饿。。。。。。

  那些先民所有的生活,所有遭遇的苦难,他们都没办法反抗,他们唯一的手段就是,熬下去,熬下去就有一点点活着的希望,熬下去就有一点点为家人乡民报仇的可能,熬下去就有一点点回家的可能,熬下去,就有一点点后辈亲友不遭欺的可能!一切都就是为了不饿死,不战死,不被欺负死。在乡下种田的回去种田生崽,在学堂念书的回去念书求学。熬出来了,才有现在的中华。熬出来了,才有现在的安稳。

  即便是被历史忘记的抵抗者,也是抱着同一个心为下一代熬命。这些先辈,在战场上超度安葬战友时,乞求在下一世,能成为只麻雀、鹦鹉、或者八哥,飞离可恶的战争,又在搏命时像献祭一样大吼“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打日本鬼子”。即便抗战胜利后,他们比赢了的阵营的人要多吃了很多苦,骨肉隔离几十年,挨批斗的、受折磨的,家破人亡的,还有物质上的困窘。熬出了成果没有物质回报,现实对他们不公,却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们这一代人是给下一代人做基石的,很悲哀,但值。我们这代人把下几代的苦都吃了,让下几代人少吃点苦,这就是值。”

  这些都是我们为基石的先辈!

  《来生再见》读后感(二):一个普通国人的生命愿景——来生再见

  “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一起打日本鬼子”

  他们是过去对侵略的抵抗者,同时也是现世被遗忘的抵抗者。

  战争让人只记住了将军们,却忽略了直接参与战斗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他们背井离乡、抛家弃子,只为了上战场打鬼子,他们有的不过还是半大的孩子,明明是十五六岁该好好念书的年纪,却是一个个的报了名参军,想成为保家卫国的血性男儿。有的自私、自大,还有着那么点野心,想着能混出个人样来。有的没啥文化,书没读几句,胆子小还特怕事儿。有的……

  这群人当中,有从乡里走出来的农民,有从军校里毕业的军官,有从学校里征来的新兵蛋子,在敌人的枪口下,这些都不重要,这些也无人在乎,每个人的脑子里想着的就是:“把这群狗日的鬼子赶出去”。

  《来生再见》这本书说的就是这样一群土得掉渣的兵,他们没有高大的英雄形象,他们平凡得跟地里的泥巴一样,黄山猫、童大嘴、钩鼻子、毛领子……就连名字也没有一个像样的,但是,就是这群人,他们打出了三次长沙战役、打出了衡阳保卫战,打出了芷江战役!

  文中有提到,在《湖南文史资料》中一篇署名毛国风写的文章《我参加了衡阳保卫战》当中有写到,“这次守卫衡阳,持续了四十七个日日夜夜,这是极不寻常的,当时外电报道说,这次战斗的激烈程度,可以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齐观”。

  四十七个日日夜夜,四周全是被日军的飞机和大炮炸成的废墟,树木也是歪七倒八的,到处是弹坑、弹壳、尸体和断垣残壁,池塘的水都是绿的,上面浮着的全是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体。那一个个跟地里泥巴一样的汉子,一次又一次不怕死的冲锋,一个个都打红了眼,团长嘶吼着:“弟兄们,炎黄子孙们,我们为国捐躯的时刻到了。来生再见”

  《来生再见》中的黄山猫,也叫黄抗日,肚子里墨水没什么,打小自卑,自卑惯了,倒是成了一种本事,知道怎么不招人注意,他的胆小、怕事、狡黠和自我保护意识让他多次从死神的怀抱里逃了出来,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他只想要活着,“活着总还有机会,活着你还可以拿起枪为弟兄们报仇。死了,你就什么都干不了了”

  活着,怎样才算活着?官方解答:一个生物体存活的所有生物学功能仍旧维持运行。

  求生几乎是所有生物的一种本能,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这群人,让这群没受过多少教育,肚子里没啥子墨水的小人物,饿了挖草根树皮也要熬下去的泥巴一样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在最前线。生命中的苦难他们无可推卸,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身边的战友一个一个倒下,被炸的血肉横飞,他们仍旧没有退却,他们在努力的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

  但是活着,换来的是却是己方战斗机的扫射,那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官兵纷纷被炸死,那些早已厌倦了战争的视死如归的官兵于机枪扫射中纷纷倒下,他们没有死在敌人的炮火下,却亡于自己飞机射来的猛烈子弹下。这场轮番轰炸下的幸存者,即便是作为日本军的俘虏,也忍辱负重的活着。即便抗战胜利以后,他们的苦难也没有结束,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斗、审讯,他们熬着,这辈子,就这样一路熬着的活下来。

  这些被遗忘的抵抗者,现实从来就没有公平的对待过他们。但是他们却仍旧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我们这一代人是给下一代人做基石的,很悲哀,但值。我们这代人把下几代的苦都吃了,让下几代人少吃点苦,这就是值。”

  现如今,抗日剧都妖魔化了,单车都堪比神器,但是真真用心记得那段日子的人,有几个?除开那些在战场上生还的老革命同志,谁人能感同身受?当我们啃着爆米花看完一场雷点颇多的抗日大剧,谢幕后聊的多是这部剧哪儿哪儿雷的我外焦里嫩,而那些老前辈,却是老泪纵横的说着:“我这辈子里,有很多次做梦回到那场战役啊,在梦里与日本兵厮杀,梦见日本兵总是打不死,打死了又有,打死了又有。”

  那段生死与共的日子,那群被历史遗忘的抵抗者们,愿你们来世,能飞离战场,平稳度日。

  《来生再见》读后感(三):不想当英雄的兵也是好兵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首激昂的国歌我们一直在传唱,并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前进。

  革命战争年代需要奋勇前进的精神,激励士兵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杀敌,有人说现在和平年代了,国歌已经过时了,其实虽然国歌的词语描写的是战争年代,但是同样适用于和平年代,只不过和平年代的战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日本南京大屠杀事件,很多中国人没有经历,但我们会永远记住,只不过纪念的形式不同而已。今年以来,日本频频在我国南海海域活动,我们也采取了防卫措施,不能让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重新上演。

  何顿是我所知道的一位非常活跃的当代作家,最早从《黄泥街》开始,现在他的创作呈现了喷发的姿态,而这部《来生再见》今年完成,或许也有他特殊的意义所在。在中日关系紧张的局势下,在中国人对日本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中,作者似乎寻求一种更加客观的表达。当今中国年轻人因为没有经历过中日战争的洗礼,没有经历血雨腥风的场面,或许他们无法理解父辈为何仇恨日本人,而他们所见的日本人往往很有礼貌和教养……如此种种。其实,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国人记住仇恨,也不会像日本人那样直接抹杀掉那段历史,而是正是过去的一切,并从中汲取力量,努力奋进,过好自己的生活。

  小说中多条线索并发,有一条线索是关于黄抗日就是黄山猫的,他是个普通的农民,因为父亲考虑到他哥哥身体健壮、血气方刚,跑到战场上会白白送命,于是就让他顶替哥哥去战场,他在战场上经历了一次次生死的考验,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却活了下来,他总结是因为他不想当英雄。其实英雄与非英雄只是一念之间,本质上没有对错,只不过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一样而已,战争中需要英雄,也需要普通的士兵。而活下来的他在之后经历了国共的战争、反右的斗争以及文化大革命,虽然不再是战场上的厮杀,但对于身心的折磨不亚于战争,而普通的一介平民却能历经这些苦难依然生存下来,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铺就了儿孙的幸福生活。

  《来生再见》读后感(四):如果有来生

  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打日本鬼子!

  拿到《来生再见》这本书,就被封皮上这句话深深的震撼了。在前辈们的眼里,抗日不光是为了光复民族,同时也成了他们心目中一个深深的信念。

  从我们有记忆开始,我们就听爷爷奶奶为我们讲抗日的故事,从小我们就知道“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们就更加清晰地了解了抗日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抗战八年,终于解放了全民族,是整个中华民族结束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

  书中的主人公以国军身份抗日、以俘虏身份做日军的力夫、以游击队身份打内战、靠装疯在“文革”中逃过劫难,就是这样的一代人,同样也在如今的社会中感受时代变革。 他们是过去对侵略的抵抗者,同时也是现在被遗忘的抵抗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淡忘了先辈们对民族解放的贡献,忘却了先辈们对祖国富强做出的牺牲,时代的滚滚洪流卷走的不光是时间,还有在时间流逝里逐渐淡去的历史。

  看完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心底激起的不只是敬佩,更多的还是对现代人的一些思考。前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今天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我们有着明亮宽敞的教室,有着环境优雅的写字楼,有着可口的饭菜、时尚的衣着……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前辈们用生命换来的。但是,我们呢,我们能记得几个当初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革命志士?

  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报道极为频繁的新闻,2016年高考语文分数提高到180分,英语的分数降低到100分。这样是为了提高国人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这样真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吗?在我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靠打压别国的语言来撑起自己的文化,我们应该从意识上增加对我们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强烈的学习热情,在对下一代的教育过程中,要是强调我们中华文化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使孩子从小就建立起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与语言,当他们从心底就认同这些东西的时候,对于学到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而感到成就感。

  如果还有来生,我们还在一起打鬼子!

  假如没有来生,只有今世,我们也不要忘记先辈们的嘱托,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传承自己的文明和文化。更要敬爱我们的老前辈,不要让他们流了血、流了汗,又伤了心。

  这是一个、一代的革命前辈对信仰的坚持,对国家的责任,对民族的信心。作为后辈的我们,不要忘记他们曾经的付出和牺牲,我们不能跟他们一起为了祖国而献身,却可以同他们一样把爱国作为信仰。

  《来生再见》读后感(五):故事不错,文笔平平。

  虽然这种非常传统的写作模式会让人觉得只是一种相对严肃点儿的故事会范儿,但是不得不承认故事非常好读。当然你也可以说何顿的文笔是自成风格,可这种琐碎无文采的叙述性文字却没能在通篇读过之后示人以鲜明的主题和态度。也许坚持闷头写小说的何顿还没有在故事的可读性和汉语的韵律感之间找到平衡点。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把故事讲圆、讲活,至于怎样把故事讲好、讲美,可能涉及到天赋更多一些,这种事没法强求,只能走着瞧了。

  故事在架构上值得一提的是“和尚”这个角色的设置——不知道作者本人是不是也这样看——这个神秘、悲悯、且带有宿命色彩的角色已然超越了主人公成为本书的书眼。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角色才使得整个故事没有沦为《知音》、《故事会》类读物经常刊载的口水话本。还有作者对故事里人物命运的安排并没有赋予太多的传奇色彩也很值得称赞,因为这正是纯文学作品所应有的节操。但是故事的头尾用圣诞节作为呼应点我个人觉得是一大败笔,神圣的意义没有被渲染反而被戏谑。建议作者以后不要让自己并不很了解的东西贸然闯入自己的作品,轻则入水无波,重则贻笑大方。

  总体来说,本书无功无过。虽然读起来流畅,也会有泪点,但仍然可以看出作者对自己要说的东西有些力有不逮。就像本想做一道红绕肉却无奈食材只有素鸡,色泽、味道虽然也算喜人,可终究少了一些在吃完之后还能咂摸出来的不舍之味。

  《来生再见》读后感(六):不谈报复,只讲超越。

  看完这本书,想推荐给别的朋友们看看。在推荐之前,我想说一句话:国耻不能忘,然而不忘是为了激励自己奋然前行,而不是去憎恨敌人。

  就战争而言,我始终认为,那些投赴沙场的人都有被原谅的理由,除了战争的发起者。那些在沙场上索走中国人生命的日本人,我钦佩他们。那些在沙场以外残害中国人的日本人,是人性的劣根所使,活该万人所指。

  在我有记忆以来,几乎身边每个人都对日本人咬牙切齿。小时候看《地道战》时想到过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抵抗日本人侵略?

  后来逐渐长大了,大概明白了。如果被侵略成功了,在阶层上就会分出个一二三四,那么日本血统的人是人,中国血统的人是畜生,日本人就可以拿中国人当丫鬟使。

  所以我们有了反抗,是的,我们当然要反抗。连这本《来生再见》里窝窝囊囊的黄山猫都要抗日,可见沦为阶下囚多么可怕。书中战火纷飞的场景、同胞受尽凌辱的画面,这些触伤国人尊严的元素不时呈现,确实引人深思。抗日期间的中国,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废墟诞生。到处都是弹坑、弹壳、尸体和断垣残壁。经常可以看到在池塘上浮着一具具尸体。野地里野狗野狼撕咬着血肉模糊的尸体,无论是中国人的尸体,还是日本人的尸体,给人看了都会觉得毛骨悚然。

  数之不尽的家庭破裂,死亡、恐惧、无助、黑暗,这就是战争的残酷。何顿在这本书里把这一残酷描写得非常深入,在每一个人物的言谈和行为中,都充斥着时代特别赋予的无奈何不甘。正如作者在序言中说所的,这本书的叙事结构不太同大众。由于时间的穿插式使用,避免了一些创作的局限性。对于这本书所包含的干货量来说,传统的叙事方式会让人读得头昏脑涨,越来越失去新鲜感。何顿的这种跳跃,反而把这个问题当做了跳板,使整体阅读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不过说句作者不爱听的话,虽然这是一本小说,不过稍稍缺乏了一些令人心潮澎湃的能够称之为经典的叙述或是总结。有“总结癖”阅读的朋友们恐怕要自我挖掘更多想象空间啦。

  回过头我还想说说咱们时下社会。抗战剧辣么多。但是你说中国人爱国吗?从哪里体现出来呢?就抗日作品来说,《建国大业》称得上最大明星阵容了。可是仔细一看演员表:美国的、加拿大的、新西兰的、英国的,再不济也是个香港或是台湾的身份。这些演员成名赚钱后果断转了国籍,却回来饰演着抗日的角色,这是为什么?

  也许,像这类的小问题,你都可以在这本小说里找到答案。

  穷人对平等的渴望更为强烈,而丰衣足食的人很少去主动意识这样的问题。战争给了穷人一个机会,给了富人一个提醒。我们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关注中国近代史,抗日历更是尤为突出,关注它当然没错。可是出发点虽然对了,很多人却选择了不太正确的落脚点。

  就拿“钓鱼岛事件”来说,就能看出国人的处世态度还不成熟。(当然,日本更特么不成熟。)我想那样几个事件大家都应该回忆得起来。

  第一个:

  一个测试者画了两条一样长的线。随后他问了中国小孩西方小孩,怎么能让这两条线一条比另一条要长。中国小孩得意的说“把那个长的抹成短的不就行了。”西方小孩说“把那个短的画成长的就可以啦。”

  第二个:

  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别人伤害了你。你再去报复他。我从这中间看不到什么高尚和英雄主义。

  别人伤害了你。你努力超越了他。这才是一个强者该有的姿态。

  《来生再见》读后感(七):读了感觉有莫言体

  读了感觉有莫言体

  作者吸收了莫言的风格吧,反正我读的时候会想起莫言,故事架构有莫言的范儿,脑海就会想起《红高梁》中的“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难不成作者也有冲击诺贝尔文学奖的梦想!祝贺你!

  故事很好看,也透着莫言式的神秘气息。从“我爸”的句式,再色“我姐”,也有“我爷爷”……很喜欢这样的讲述方式。而且作者写本书,整理了很多素材,发费了很多的功夫,找到了相关的人,做了采访和丰富的调查,所以故事读起来很有真实感。

  抗日到底!现在的局势,很适合再提及抗日。那些老兵们,一辈子不买日货,一辈子不理日本那狗东西,为什么呢,因为心太寒。日本没人性。

  好吧,笑笑日本。有条短信:日本侵略军好色,所以被称为黄军;黄军爱干那事,所以又叫日军;战败后没得干了,必为自慰队,自慰就是自己日自己,所以叫日本人;日本人随时都要干,所以女人后边背块毪子;日本人干那事不分地点,所以为了记住在哪里干的,在孩子的名字前面加上山口、井边、松下等地名。

  ----对不起作者,我跑题了。求您原谅,这里我实在是想意淫一把,因为日本人的那些爽尽天良的事,让人恨之入骨。必须诅咒几句,内心才舒服些,想必您是理解的。

  因为,如果有来生,我们还一起抗日!现在日本还在我国领海闹事,争钓鱼岛,有美国在后面撑腰,他便狗账人世,把它打回狗肚子去。

  所以今时今地,是关键时刻,《来生再见》这样的小说,这样的讲述,应该多来几回。因为,我们真的被美好生活给惯坏了,我们忘记了过去的苦难、耻辱、血泪、以及奋斗,十年前还会有老兵们见诸报端,讲一讲过去的英勇事迹。这几年的电视互联网,变成了“娱乐到死”的死胡同,我们,还记得什么呢?

  所以,读一读《来生再见》,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们不须做什么,只是跟老兵们一起回忆一下,也就够了。

  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只有这样自强不息,才可以矗立东方。日本经济强大了,但是我们不怕。美国也强大自傲的不得了,可是中国人都回忆一下历史吧,我们何曾败给美国过?抗美援朝,还是越南自卫战,老美都是输了个心服口服,所以不要怕,向日本开炮,然后美国佬如果敢开腔,把他打回娘胎去。有时候在想,真的跟日本开战,我们该准备些什么呢?

  得有这个心理了。老兵们。传递那些英雄气慨给后辈们吧。

  《来生再见》就是一种革命气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来生再见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