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MoMA亮点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MoMA亮点读后感10篇

2022-05-17 02:08: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MoMA亮点读后感10篇

  《MoMA亮点》是一本由The Museum of Modern Art,New Yor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软精装,用纸为95gsm Hi-Q Matt Art图书,本书定价:150.0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oMA亮点》读后感(一):MoMA ?!

  经常听到朋友,尤其是在艺术圈混迹的朋友提到moma,但是却没有去详细了解这个简写词的意思(Museum of Modern Art),看到书封面其实还是有点倒吸一口气,看了原著的封面整体颜色分布,图片与文字配合比较简单明了,整体风格偏19世纪末期的招贴画的风格,中文版的文字似乎有点格格不入,整体欠考究,尤其那两个出版社的标志很是打眼,这是我对书面装帧的看法。

  内文的文字排版稍微有点随意。因为是电子版所以不知道纸张选择上是否有考虑周密没?

  回到之前讲的"Museum of Modern Art"这个名称,博物馆为什么当时要取这个名字?而不是叫纽约艺术博物馆?因为我觉得博物馆在某种意义上和“现代”就是有悖。不过格兰·D·娄锐(馆长)提到“现代”的理解,概括为“在完善保存以前的作品的时候,就不断总结和吸收,并且不断反省自身机构,并不断开放接受新潮的思想,来完善和革新内在机制……所谓一个收藏机构要保持一种分裂状态“。因为就算一个人在时间不断推进中,要改变其认知和评判标准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困难的,更别说一个艺术机构要保持不断分裂的状态其实也是很不容易,在接受新思维,新审美的挑战的同时并不断摸索前进。所以在”现代“这个词上更深的理解是”总结过去,去粗取精,广泛接纳新思维,不断观察和被观察“。

  而作为博物馆责任也是能感受到迎面扑来的巨大压力和前所未有的各方面的挑战气息,因为你在提供一个给大众认识艺术的平台的同时,还要简单准确的传达艺术这个本身就说不清的玩意,所以馆藏的作品和品位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序文介绍了该馆的一些对于艺术品的运行模式,除了各方的捐赠和购藏,其也会向外售卖作品,这也算是一个藏馆的生态系统吧。

  在书内挑选的每件作品大多数都是在各大媒体有粗略提到过的,作品差不多都是一百来字简介有些稍带趣味性的故事描写,和少量的潜在主观态度。对于艺术设计史扫盲不错!顺带了解moma 收藏作品分布,从作品也可以看出该馆对于从早期发展到现在的一些不易和变化。

  以上即本人鄙见。

  《MoMA亮点》读后感(二):读《MOMA亮点》

  读艺术史和看展览很不一样。前者的范围理论上是无限的,有些已经消失的艺术品仍然可以出现在艺术史上,甚至占据重要的章节,例如许多古希腊古罗马艺术家只留下了精美复制品和断壁残垣;后者则是有限的,没有任何一家博物馆或艺术馆能包罗万象。但是,事实上,后者的范围可能会更大,因为前者只选取典型,后者受藏品所限,则需要展示一些不够经典、不够一流、不够为人熟悉的艺术品,这就使得看展览在目光触摸真迹之外,还可以扩充视野的界限。

  如今我已经过了在北京追逐大小展览的年纪——彼时,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跟着老师,或被当做老师跟着,我曾经看过很多展览,而且大多数要花钱买票——现在几乎所有的展览只需提前预约即可免费参观,我却因为时间和心境的变迁,几乎再也没逛过。于是,当我从拿到这本《MOMA》时,倒是有些重寻往过的期待。这本书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从万千藏品中精选出来的350件作品的介绍,铜版纸,印刷极精美,定价颇不菲,150元。收录的作品,最多的是绘画,但其他艺术品或“艺术形式”如摄影、装置、雕塑、电影拷贝、设计方案等更多,因此很多作品无法全部呈现在一本书上,所以这本书的价值主要是“手册”——倘若你可以去纽约亲自拜访这家博物馆,边走边看,肯定很爽,就像我的朋友雨不停小姐正有此意,已经为她秋天的纽约之行预借了我这本书。

  看展览,特别是绘画和艺术品展览,在明亮的室内灯下直面实物和真迹而不是“机械时代的复制品”,这种价值和感受已经不必多说。但是,我看过的大多数国内的展览都有两点不够令人满意。简言之,一是主题太直白,往往只是寻找一个浅显的共性来作为主题,比如出土地域、年代时间、作者群落等,缺少艺术史的深度,也使观念丧失了鲜明感;二是对展品的文字描述太平庸,少有能用简炼、精确、灵活、深入浅出,同时不失美感的语言,就把一个作品介绍清楚的文字描述。

  就前一点看,《MOMA》毕竟不是一次策展手册,尽管我们也可以把这看做一个350件作品的展览,正像《前言》里所说“每个博物馆都是通过整理和展示藏品来构制自己的观念和陈述方式p11”。但在后一点上,《MOMA》一书我认为写的足够精彩。所有作品的介绍都出自该博物馆资深馆员之手,他们肯定了解哪些内容值得说,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于是他们写下了艺术品说明的典范性文字:很专业,绝无那种外行谈论“个人感觉”的轻浮;很到位,从不面面俱到,几百个字就能帮助读者欣赏并理解这部作品为何值得收藏,交代不同艺术品的“看点”;很优美,有些语句典雅漂亮,让人忍不住抄下来(我确实抄下来不少)。

  例如塞尚的名作《叶子》的介绍文字朴素准确而不装腔作势:

  在这幅画中,在铅笔粗略勾勒出的轮廓周围,塞尚使用了不连续的线条与未混色的色块:他把明暗的过渡转换为冷暖的过渡,用渐变的颜色创造出纵深感。……通过调制颜色重新阐释了现代绘画,不仅用这样的语汇捕捉到了法国南方的光线,还用它进一步诠释了抽象。p36

  例如克里姆特《希望2》的介绍文字简约而漂亮:

  有着一种气质非凡的装饰美,在这里,诞生、死亡以及生者的感受均匀地悬浮在一片宁静之中。p40

  有时也不失时机的讲一个故事,令约瑟夫·科内尔晦涩的作品《塔哥里奥尼的首饰匣》富有趣味:

  1839年的冬天,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玛丽·塔哥里奥尼(19世纪芭蕾舞演员先驱——白案)的马车被一个俄罗斯强盗拦截,而这个可爱的家伙在星空下的雪地上展开了一块豹皮,要求玛丽在上面为他这个唯一的观众跳舞。这个真实的故事引出了一段传说,为了使自己这段传奇经历永久保留在她的记忆当中,她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她的首饰盒或梳妆台上放一块人造冰。当冰块在璀璨的宝石中间融化开来的时候,她会联想起冰雪覆盖的大地上方那星光灿烂的夜空。p149

  全书也帮助读者进一步发现看展览和读艺术史之间的不同,除了我在本文开头泛泛而谈的那几点外,还有一点很重要:艺术史旨在寻求艺术发展的连续性,特别关注已经被历史证明为艺术史的拐点、里程碑的经典作品;而博物馆的收藏则是在维持一种分裂,特别是一个“现(当)代”博物馆,因为它关注在未来可能被证明成为经典但现在却很平凡的作品。《前言》说:“博物馆是在与过去的分裂中成长起来的,因为它专注于以往被忽视或只得到勉强承认的艺术家和观众。而如果它希望继续投身于当代艺术,它就必须想办法保持这种分裂性,并乐于接受新思想和新方法。p8”很多作品也许永远也进入不了艺术史,但它们一直存在。因此,这种分裂不是颠覆和打碎,而是在挽救未来艺术史的可能性,并且参与建构新的艺术史。

  《MoMA亮点》读后感(三):一本实用的手册,能引导你进行一些思考

  第一次去现代艺术博物馆是在两年前的春天,在前一天经历了大都会博物馆近10小时的洗礼后,实际上脑子里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审美疲劳,而即使在这个前提下,我还是被现代艺术博物馆中的种种作品所震惊,无论是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无与伦比的,还是那些看来看去也无法理解的,似乎只要在这个建筑中,一切都是美的象征。

  我个人十分喜欢印象派,现代艺术馆中大量相关藏品让我不能自拔,无论是莫奈还是梵高,雷诺阿还是修拉,光与影的呈现,色彩的流淌,都让人陶醉不已。可是,有些比如达利,毕加索的作品,虽然张力十足,冲击强势,却又有种无法言喻的神秘感。再来看到比如波洛克,罗斯科等人的作品时,简直就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这到底是什么啊!

  再后来,在看过那些现代雕塑,实验电影短片,以及类似行为艺术实践项目时,大脑已经没有余地再去想为什么了。

  当代艺术家挑战我们的许多方式,与四十年前的前卫艺术家挑战他们那个时代的人的方式类似。今天,我们已经认可了毕加索,波洛克等大师的成就,但这并不表示他们的作品已经并完全充分的理解,也不代表这种认可是普遍性的。而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作用,就是让观众自己去探索当代艺术与过去时代的艺术之间的关系,通过作品将博物馆的空间变成一个叙事场所,让每个艺术家的故事得以再现。

  现代艺术到底是什么,现代艺术的价值在哪儿,这些问题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真的难以回答。如今后浪引进这本《MOMA亮点》对我来说实在是及时。

  本书开篇的导言就回答了我的问题,馆长格兰•娄认为:现代艺术博物馆是什么?乍一看,这似乎是一个相对直白的提问。但答案既不简单,也不直接。而任何回答的企图,都几乎马上就会让人看出这是以内涵复杂的机构,它从始创之时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意义。对一些人来说,现代艺术博物馆是一个值得爱护的地方,是曼哈顿中城心脏地带的圣地。对另一些人来说,它是一个观念,由它的收藏来体现、被它的展览项目来阐发。更有一些人认为,它是一个求知的实验室,在这里,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挑战性、最艰涩难懂的艺术可以与最近的过去所取得的成就一争高下。

  实际上,现代艺术博物馆三者都是,而且不止这些。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基础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主张:我们时代的艺术——现代艺术——与过去时代的艺术一样至关重要。这一主张的一个必然结果是,形成现代艺术的美学和思想可见与截然不同的艺术题材,比如绘画与雕塑,电影,摄影,媒体与行为,建筑与设计,版画与插图书籍,素描——这也正是博物馆目前的策划部门。从一开始,现代艺术博物馆就是一个实验室,它研究的是现代性显现在视觉艺术中的方式。

  博物馆中数量巨大的收藏就像马赛克一样是不可避免的拼图,它会随着时间而更换、变动,这是个人趣味和秉性以及变幻莫测的历史机遇所累积的结果。考虑到这一点,每个博物馆都是通过整理和展示藏品来构制自己的的观念和陈述方式的。

  《MOMA亮点》一书展示了博物馆收藏的丰富性,以及其中包含的议题和思想的多样性。这本书并不求全,也不对博物馆的收藏做出任何定论。相反,它的目的是引发讨论。它的意图是探索作品内部存在的各种可能性的复杂和多样。并且提出新的富有想象力的方法理解该藏品。

  书是按照大致但不严格的时间顺序来组织的,力求将藏品中不同部分的作品同时并列展示出来,其方法或令人惊奇,或发人深省,有时或许有些武断。比方说,比较一下同样创作于1932年的皮埃尔•博纳尔的《浴室中的裸女》和毕加索的《镜前少女》,两者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探讨了隐私和内省的问题:博纳尔检视他妻子浴后怎样擦干身体,毕加索则研究他的情妇玛丽如何凝视镜中的自己。在这里,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色彩主义的效果而著称的博纳尔表现的像个微妙心理的研究大师。而毕加索则用他惊人的天赋考察了神秘与性爱之间复杂的界限,以平涂、大胆的色彩围以厚重的黑色轮廓线,塑造出一个丰富,有力的形象,为他的画赋予了一种近乎偶像的品质。

  但是,也并不是意味着一个并列的作品就要解读成比较或对照,有一些只是两件有趣的作品放在対页上,合在一处考虑,有时两件大相径庭的作品也能表现出一种新颖的奇妙的联系。

  作为一本介绍博物馆以及其藏品的手册,开本设计为瘦瘦长长的32K,软精装封面,铜版纸印刷,手感相当不错,适合旅行时随身携带,只是略微有点沉。想象着捧着这本手册在MOMA逛上一整天,那感觉一定很好。

  当你在看到罗斯科或者波洛克的那些令常人匪夷所思的作品时,翻开这本书,或许能给你意想不到的启发。

  。本书有个小小的缺点,没有目录,而最后的索引也没有中文对照,这对一本通常情况下不会通读而只会对照着查阅一些信息的手册来说有点不便。

  《MoMA亮点》读后感(四):这才是我需要的《如何欣赏一件现代艺术作品》

  大部分人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和雕塑是艺术绝对没意见,但关于现代艺术作品,很多人产生了分歧,有些评论家认为它们就是无意义的垃圾,拥趸们却趋之若鹜,觉得这是艺术领域的重大变革。 对于我这样的关于艺术的体会仅限于高中之前的美术课的人来说,现代艺术不像古典艺术一样经典优雅,它们可能张扬、愤怒、躁动、无聊……大部分时候我看起来都觉得如坠云雾,不懂如何去感受作者要传达的东西,自然也无法激起我的共鸣了。也许正是表达手段较少被大众接受,所以它们看上去曲高和寡,显得很有逼格,进而出现了“反现代艺术”的思路,例如,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有些人看不懂科学会敬畏科学,看不懂艺术却鄙视艺术?”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120695。

  我是真想知道:那些名作为什么叫“好”,好在哪儿?我怎么去体会到那些美?好感谢这本书,给了我这样绝佳的学习机会。想一下如果拿着这本书徜徉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对照着看到那些作品本尊,心情是如何激动。

  泉州虽是小城,博物馆资源却相当丰富,却没有相当的影响力。一方面跟本地居民的审美需求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缺少足够的大家来宣传介绍,带领我等审美能力一般的人去深入了解闽南文化的魅力。这个“带进门”的事情并不容易,既得生动亲切,让人产生好奇心和趣味感,又得具备专业知识,有丰富的背景和框架来介绍艺术作品的故事和意义。尤其像这本书,博物馆那么多琳琅满目的宝贝,拣选出350件最有代表性、最有历史意义、最新鲜有趣的作品,他们真的做到了!

  我看到了连我都知道的自行车轮、玛丽莲梦露的四彩头像、毕加索的360°改平面的画,还看到了泉州籍艺术家蔡国强的火药爆破作品,在闽台缘博物馆就有一副巨大的象征两岸同根生关系的同类作品,很为之自豪。

  从这里,我学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拼贴。产生这个概念不过是上世纪初,作品本身会让人觉得“这是什么鬼?“然而这个概念之后广泛地用于电影、音乐、小说等其他艺术手段中。这有点像以前做文献综述,前人发现的一个事情现在看来只不过是常识,但人类的常识就是站在前人肩膀上,靠一代代人无畏的探索出来的。

  疯狂推荐这本书,如果想提升一下逼格更要看了。图书较窄,很适合放在包里随时翻阅。

  《MoMA亮点》读后感(五):肤浅的批评,请笑纳!

  这是一本目录。

  目录里的条目当然就是MoMA的馆藏亮点,这些条目内容,或说作品,是组成MoMA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令MoMA骄傲的部分,是现当代艺术史里的节点。

  但我认为,这本目录不适合对现当代艺术毫无概念的读者。也许比较适合对艺术史和现当代艺术有相当了解的读者——至少你可以通过本书知道,哪些作品被MoMA收藏了,你也可以手里拿着这本书逛MoMA——我是这么想象的,我没去过纽约,但我猜想,如果手里拿着这本目录,在MoMA里按图索骥的过程应该是相当幸福的。

  下面说一下我对这本中文版书的个人看法。

  首先就是这本书的字体并不算讲究(包括封面字体和内文字体),虽说英文版的封面设计也谈不上多么出色,可是目前的中文版,看着总觉得别扭。不过有一个客观事实也不能否认:中文字体的选择和编排本就是难以驾驭一件事。这件事也算难为中文版的编辑了。

  然后谈一谈译文。

  译文普遍缺乏应有的原文注释,包括人名和作品名,以及一些重要的关键词。我认为这些关键名词是有必要注释西文原文的。

  下面列举一些译文错误:

  35 “乔治·梅利艾斯 Georges Melies” 这个名字一般翻译成:乔治·梅丽爱,这是电影史上非常著名的、开天辟地的人名;

  40 “古斯塔弗·克里木特 Gustav Klimt”这个名字一般翻译成:古斯塔夫·克里姆特,这位画家的名字,稍有一点美术史常识的人都认识,我不明白为什么译者写成了这么几个字,搜狗输入法打字打出来都别扭,要一个字一个字的选。

  60 “乔治·德基里科 Giorgio de Chirico”这个名字的中文译法少了一个点:乔治·德·基里科,不知道是不是校对马虎。

  76 “保罗·斯特朗 Paul Strand” 这个名字一般被译为:保罗·斯特兰德,译为 保罗·史川德 也可以。这是美国摄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这种人名都有固定译法,很好奇这位译者为什么译成这般模样,这种名字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到常见的固定译法。

  88 “尤金·阿热特 Eugene Atget”,这位摄影师的确是法国人,这是个法国名字,不过全世界通行的叫法是其英文发音,中文译名固定下来的译法也是根据英文发音的。一般译为:尤金·阿杰 ,或 尤金 阿杰特。

  113 “奥古斯特·桑德尔 August Sander”,这位摄影师的名字一般译为:奥古斯特·桑德。

  155 “维吉 Weegee”,这位摄影师的名字,国内一般的的译法是:维加。

  171 《我亲爱的克莱门蒂娜》这部电影一般被译为:《侠骨柔情(My Darling Clementine)》。

  207 “斯坦利·库勃利克 Stanley Kubrick”,这位大导演的名字……,应该译为:斯坦利·库布里克。

  212 “戴安·阿布斯 Diane Arbus”,这位著名的女摄影师,其名字一般译为:戴安·阿勃丝。

  264 “约瑟夫·博艾斯Joseph Beuys”,这位现代艺术史上的著名人物的名字,一般译为:约瑟夫·博伊斯。

  281 “辛迪·谢尔曼 Cindy Sherman”,这位著名的女摄影家的名字,一般译为:辛迪·舍曼。

  285 “弗朗西斯·弗特·考珀拉 Francis Ford Coppola”,这位著名的大导演的名字被译成这样,真让人无语……。他的译名一般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299 “马丁·斯柯西斯 Martin Scorsese”,这位大导演的名字……一般译为:马丁·斯科塞斯。

  300 “杰夫·库恩斯 Jeff Koons”,这位著名的当代艺术家的名字应该是:杰夫·昆斯。

  318 “卢希恩·弗洛伊德”,这位英国画家的名字:卢西安·弗洛伊德。

  260 “安德烈亚斯·戈尔斯基 Andreas Gursky”, 这位: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 。

  以上只是列举了我浏览过程中发现的一些译名错误。

  一般而言,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名或作品名,都是有约定俗成的固定的中文译法的,我惊叹于本书译者对于译名的创造能力,我认为此种不严谨的做法不妥。

  另外本书的价格……几乎比英文版还贵……我是考虑国内的书籍消费水平才这么说的,或者说我觉得中文版价格应该比英文版适当便宜一点才比较符合国情。至于印刷效果嘛,这么一本目录,或者说小册子,图片就是示意,不需要印多好,成本可以从这里节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MoMA亮点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