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阿桑奇自传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阿桑奇自传经典读后感10篇

2022-04-07 03:04:0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阿桑奇自传经典读后感10篇

  《阿桑自传》是一本由朱利安·阿桑奇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2013-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桑奇自传》读后感(一):悲剧是他的理想世界只有恶龙才能坐镇

  OKCupid的Dating Profile显示是ENFP。:/

  他陈述两个炮友的性侵指控时,自我评价是“年度智者当不上,也轮不到年度绅士”。我觉得很对。智者不会创建WikiLeaks。绅士用不着当众承认自己私德有亏。

  1. 父亲

  他在开篇讲了很多童年、家族和育儿的故事,连家谱都背出来了。这么反叛的流浪者,一个18岁爸爸,思路竟然还是宗族式和家庭式的。出乎意料。

  跟生父相认,看到他的藏书时,恨自己走了冤枉路。这种在智力上自己把自己养大的自怜也很奇妙。一个酸软的阿桑奇。

  他十分推崇索尔仁尼琴。不难理解,这两人的人格同步率很高,毕竟索刚顺水漂到塔国的岸边就从篮子里站起来骂美国的大街。

  2. 性伴

  我想问:如何统计全球有多少人想睡他?

  相貌好(早年几乎像个亭亭玉立的女孩,pale blonde,要死要死),话题就流于轻浮。自己吐槽:“他们对我们的失业和采用的方法一无所知,只喜欢就我的头发和女友大书特书。”

  但他本来也不怎么正经。好自恋一个人,不说点细节真的就憋死了,所以亲自告诉姑娘们如何跟他打友谊赛:

  A. 在他处境悲惨时,出现在他面前,设法一起过夜,告诉他此地只有一张床。

  . 穿一件非常好看的粉色毛衣。(毛衣好看只有一个原因:底下的身体好看。)

  或者如何正确地调情:

  A. “你喜欢某人的脸,或者她爱看你喜欢的书。”

  . “有意无意地向她示好…似乎我就是她内心中秘密向往的对象:一个愿意公开忤逆她父亲的男人,…一个够阳刚,够雄壮的男人,不会在她父亲的上帝面前卑躬屈膝的男人。”

  用起言情口吻,也是老司机。(要么就是影子写手是老司机。)吓人!

  3. 老板

  紧密追随他的人,即使是狂热的理想主义者,日子大概也很难过。

  阿桑奇提起前期从伦敦和巴黎拉来的志愿者,”后来不是想要钱,就是想要名声。”

  这责难真是太严苛了。

  他没物欲,钱随手就光,全副家当是电脑袜子和内裤,吃风也能活,跟他第一个论坛名字完全吻合——A Cute Paranoia.

  但这样以己度人,收纳羽翼。

  羽翼都得燃烧自己了。

  4. Whistleblower

  这书的粗糙,很大原因是因为失控——回忆童年是细腻的,但越到社会活动的章节,提到卑鄙的合作者/对手就顺势控诉下去一发不可收,而且大多是泛泛而谈,不断地在扣帽子。

  他声称自己呆在意识形态之外,不讨好任何一方。但斯诺登都吐槽他在立场上翻船是因为对信息加以甄别梳理再有选择性地公布。

  但是如果一股脑倒出来,根本无法吸引注意力。七千多份文件曝光,根本没人理——所谓新闻业的“不够性感”。WikiLeaks对信息的梳理和选择性公开是一以贯之的(整理和剪辑录像就是例子),不然这料谁也看不懂,也没兴趣看。

  这偏向是无奈的,也让人难堪。他很狡猾,把希拉里和川普分别比成霍乱和淋病——但于事无补。

  因此我对他有敬重,也有疑虑。他嘲笑自由派既想破立,又不想得罪任何人。但自由派也能嘲笑他持续破窗,四面得罪,有虽九死其尤未悔之风……但无论如何建立不起新秩序。(所以很多人希望他有武装。可他不会有的。)

  很多人心疼死他在地下室感受不到徐徐微风和阳光。

  我倒觉得被剥夺健康和自由已经是个非常慈悲的结局。

  不够慈悲的是,他用余生发出悲鸣,结果不过是在倚靠盘根错节的机制存活的恶龙的尾巴上,轻轻地凿了一下。

  《阿桑奇自传》读后感(二):非常推荐的人物自传

  全书我最喜欢的部分是阿桑奇童年的流浪经历,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懂事”孩子,我无法想象有的人原来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阿桑奇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讲他的母亲和童年生涯,因为这对他的成长至关重要,他的母亲、生父以及继父都是活跃的活动家,他们相信并确实用自己的活动抗议做了不少事情,他们都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但正是他们的抗争,才使得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即使他们周围的人并不这样认为。童年流浪的生活有喜有悲,但以读者的角度来看,也许只有这样的成长经历可以造就这样的斗士,我很羡慕他的童年经历。

  书的后半篇讲了阿桑奇的黑客生涯、大学(这期间学习的哲学和数学对阿桑奇的理念影响很深)以及创建维基解密后的生活,书的最后描述了维基解密参与的几个“大事件”,还有对阿桑奇影响较大的事情,我觉得任何对维基解密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来读一读这部自传,也许你并不喜欢和认同阿桑奇的理念,也讨厌他的处事规则,但他和他创立的维基解密,依然为当今现实世界与互联网世界,都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人们应该更多的了解维基解密。

  《阿桑奇自传》读后感(三):逡巡于网络的自由主义幽灵

  作为“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澳大利亚人朱利安•阿桑奇活得仿佛一个无根的“幽灵”。他因大量揭露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黑暗内幕,而成为不少国家(特别是美国)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要犯,其命运自始定下了颠沛流离的基调。但“幽灵”的身份,更是一种天涯无垠任我行的人生姿态。在2011年出版的自传中,阿桑奇主张当现实世界被以政治、经济、宗教、意识形态等人为壁垒划分得支离破碎而又乌烟瘴气的时候,虚拟世界——网络——应该被打造成一个无审查、无遮掩、无谎言的新世界,以点燃“对权势讲真话”的自由精神火炬。

  话说回来,《阿桑奇自传》与其说是一本“自传”,倒不如说是一本“自辩”,阿桑奇想藉此反驳那些针对其反美意识形态、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公共安全、捞取政治资本,以及双重强奸等实有或莫须有罪名的指控。但笔者认为这些东西本身并不重要,因为以道德名义污名化、妖魔化是这个时代政治斗争惯用的伎俩。换句话说,即使上述指控统统成立,也不妨碍阿桑奇在自传中表达“盛世危言”(民主自由在西方全面开花的“盛世”)的诚意,就如四个世纪以前弗兰西斯•培根遭遇腐败弹劾但并不抹杀他在哲学和科学上的贡献。

  阿桑奇所表达的,其实是一个朴素的17-18世纪古典自由主义者的心声:“很多现代国家都已经忘记,它们的建国基础正是启蒙运动的原则,即知识是自由的保障,国家没有权力随意赐予正义,正义不是权力的施舍。实际上,正义若得以维系,是对权力的约束,我们只有确保政治永远不能完全控制信息,才能保护人民大众。”继而,他援引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话作为其行动的根本目的:“表层政府的后面有一个隐形政府,不忠于人民,也不为人民负责。摧毁隐形政府,斩断腐朽商界和腐朽政界之间的邪恶纽带,是政治家的首要任务。”

  因此,阿桑奇被批为“煽风点火”、“四处捣乱”、“危及安全”、“颠覆世界”,等等,我们便不禁要问:这是煽谁的风,点谁的火,捣谁的乱,危及谁的安全、颠覆谁的世界?尽管不无激进,但我们还是注意到一个事实,即关于“正义”、“安全”、“公平”、“秩序”、“爱国主义”等概念及其含义的表述,远未尘埃落定,关于其阐释权的争夺也从未也不应该止息。当然,阿桑奇不是政治家而是媒体人,不过,正是后者而非前者,在上述概念的阐释权争夺和“摧毁隐形政府”的事业上厥功甚伟。

  但阿桑奇拒绝寄身传统媒体以实现他的理念。从书中的表述来看,他对传统媒体所抱持的,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他将之定义为“第四权”,在描述驱使其创办“维基解密”的动机时他这样写道:“让媒体为观察者负责,让政府机构能够被观察,打破政府和与之沆瀣一气的第四权对信息的垄断……还要有一种新的、能够让行动者诚实可信的模式,因此维基解密才需要主流媒体参与信息发布,为了实现正义而努力”。

  阿桑奇注意到了“第四权”对信息的垄断,却难料原本“诚实可信”的“主流媒体”也可能与政府沆瀣一气,其合流自然有难言之隐(受时局、发行、政治压力等影响,更有其“自我审查”的偏向性立场),但结果却很坏。他抨击众多美国媒体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对美军屠杀平民事件文过饰非,“目的就是让谎言听起来真实,让谋杀听起来体面高尚,给虚无缥缈的谎言披上真相的外衣”,不由让人想起美国学者爱德华•萨义德的《报道伊斯兰》和香港女记者张翠容的《中东现场》中关于美国媒体、政府和学术界勾连合谋的描述。此外,阿桑奇还揭露了传统媒体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它们如何采取一种“战略性退缩政策”:送死你去,我则“忠实”报道你如何送死。阿桑奇说《纽约时报》不敢出头而只躲在“异端”(指维基解密)后面“反映”别人报道的做法,好比“一边躲在坏孩子的身后,一边还对从学校小吃店里抢来的赃物嗤之以鼻”,其伪善由此可见一斑。

  有趣的是,阿桑奇对国家(权力)与媒体(宣传)之间关系的思考,来源于其少年时代的经历。他自幼生活在澳大利亚偏远地方,与家人一同过着吉普赛人一样的流浪生涯,所邂逅的尽是些“奇形怪状”。其中有一位是邪教成员,该邪教从狂热信徒的崇拜中吸金自肥,并通过“审查、掩盖和启示”来控制人的思想,而一旦有人揭发,则动用所有人脉关系和金钱网络来监控和封杀。与该邪教组织的斗争使阿桑奇第一次认识到政治和经济权力如何以言论自由的方式实现对言论自由的压制,换句话说,在体制内实现自由不啻痴人说梦,“在一个充满了遮掩、秘密和谎言的世界中,正义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是无法实现的。”要打破这个僵局,则必须实现对信息的控制,“正是知情权诞生出话语权,将两者放在一起,可以统称为知识沟通交流的权利。”

  当然,站在局外人的视角,笔者并不以为光靠“知情权+话语权”就能打造变革社会的利器,阿桑奇自身的经验也证实网络工具有其局限性,特别是,技术型黑客(当然还有披着各种外套的公知)受雇企业和政府使得网络工具的归属仍是一场不知结果的拉锯战。不过,看一看阿桑奇的阅读书目,则会让我们了解到阿桑奇之为阿桑奇的由来。在数学、量子物理学、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之外,还有卡夫卡、库斯勒、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索尔仁尼琴,而在自传中,阿桑奇还大量引用了奥威尔。显然,这一伙了不起的作者,打造了一个了不起的网络自由主义者。

  《阿桑奇自传》读后感(四):阿桑奇的漫长青春期

  去年8月21日,美军士兵曼宁(Bradley Manning)因间谍罪被判处35年监禁。曼宁获罪,是因为在2010年向维基解密提供了包括《间接谋杀》(Collateral Murder)视频及关塔那摩监狱手册、美国外交电报等大量文件。因此,他(现在是她)被与1971年向媒体提供“五角大楼文件”的丹尼尔•艾尔斯伯格(Daniel Ellsberg)相提并论,而后者也是维基解密的重要支持者。曝光曼宁提供的档案,使维基解密获得了更加广泛的关注,网站与主要创始人阿桑奇同时受到了更加直接的“整治”。

  2010年11月18日,瑞典警方针对阿桑奇发出红色通报级别的通缉令。在传记中,他以自己的角度记述了他卷入的这起不清不楚的性侵犯案件。28日,电报门开始,大量美国外交电报遭到曝光。12月7日,他被关进伦敦旺兹沃斯监狱。巧合的是,他的牢房正是当年王尔德待过的那一间。那位前辈诗人遭到的毁誉,恰是阿桑奇复杂而充满争议的生涯的隐喻。有趣的是,《发条橙》中的恶少阿莱克斯,也被作者伯吉斯安排在这座监狱。在监狱中,阿桑奇只是“A9379AY,”与他视若生命的网络世界相隔离。他接受到的信息,主要来自信件、书籍(他着重提到索尔仁尼琴的小说《癌症楼》),还有其他囚犯从门下塞进来的文章、杂志,甚至法律文件。

  一周后的保释听证会,使阿桑奇恢复与媒体和公众的直接接触。以这个案子为先例,民众可以在法庭中使用推特等社交媒体。最终,保释金被确定为24万英镑。交齐这笔巨款后,他暂时被软禁在诺福克一位支持者家中,等待转年二月的引渡听证会。

  这个月的20号,阿桑奇与坎农格特出版社(Canongate Books Ltd)签署合同,准备于次年出版一本集合回忆录与宣言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出版社在1996年率先在英国出版《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书,也是名噪一时的“重写神话”计划的倡导者。一如许多名人自传,阿桑奇的作品亦由“影子写手”操刀,出版社聘请的是英国名作家安德鲁•奥哈根(Andrew O'Hagan),主要素材来自50多个小时的采访。阿桑奇看完一稿后大为光火,宣称“写回忆录好比卖淫”。因为已经将预付款项用于打官司,他废除合同的努力没有成功,而本书英文版书名即定为 “Julian Assange: The Unauthorised Autobiography”(朱利安•阿桑奇:未授权的自传)。

  用勉强抽离道德评判的语句来形容,阿桑奇可以说是一位斗士,尽管时常彷徨和受挫,但最终仍旧能重拾斗志来长久抗争他眼中的不公。这本自传大体能够分为篇幅相埒的两部分:追溯成长历程,回顾通过互联网寻求“正义”的历程。相应地,读者可以试着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位桀骜不驯的传主。同样需要注意的是,一位文笔优美的作家的存在,或使书中呈现的阿桑奇与现实存在差距。

  1971年,阿桑奇出生在澳大利亚北昆士兰的汤斯维尔市,那正是越战和嬉皮士的年代。他“再造传统”式地宣称,自己的继父有华人血统,而那位远祖则是一位来自台湾的海盗。前一年,18岁少女克里斯蒂娜,经过2000英里的摩托旅行后,在悉尼的反战抗议的队伍中遇见了阿桑奇的生父。短暂的相处后,那位“富有教养的示威者”即告遁形,若干年之后才重新出现。阿桑奇两岁时,音乐家、巡回剧团成员布雷特•阿桑奇成为他的继父。

  阿桑奇的父母都热心于反战,是关注禁止铀矿开采,阻止雨林砍伐等议题的行动主义者。这个核心家庭不停地迁徙,按照他的说法,自己“总共转了30多次学”,长大一些后,“这种流浪者般的生活变得愈发不稳定,到后来妈妈和我几乎沦为难民一般”。(P23)全家人一度加入宁宾(Nimbin)的反主流文化社区——1973年第二次宝瓶音乐节(Aquarius Festival)的衍生品。这次伍德斯托克式的音乐节,是反战、反征兵的学生运动的产物,通常被视为澳大利亚嬉皮士运动的诞生之地。

  简单、随性、自由的家庭背景,使阿桑奇经常拒不服从学校、政府之类机构的规训,甚至带头反抗。毫不出奇,他为此吃了许多苦头,相应地更乐于从阅读中寻求满足感。在社区附近的学校,他遇见了一位让他敬佩的老师。对这位相处不久的老师,他的态度颇为复杂,似乎把对方视为一个理想的父亲,虽然刻板拘谨,但仍是“精明强干男性的楷模”。他认为,“物理的世界和头脑的世界在我的童年完美地契合……正是这段经历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对计算机的热爱,我的正义感,我对权威的态度等等都是由此而来”。(P27)但是,生父的消失,终究是他的一处隐痛。若干年后,他面对生父的藏书,百感交集地感慨道:“我突然意识到,我是从底层开始,一步步经历千辛万苦才培养起我自己的,而如果当年我认识他的话,可能干脆就从他架子上把书拿下来好了。”(P104)在大量对政治不公与遭人出卖的控诉当中,如此柔软地自怜非常罕见。

  阿桑奇九岁时,继父与母亲离婚。在他看来,自己的纯真年代就此结束。新的继父是澳洲本土邪教“家庭”(The Family)的教徒,母亲、阿桑奇和他同母异父的弟弟,因此君的乖戾和暴虐而四处逃亡,对方因却每每凭借邪教的社会网络找上门来。直到16岁时,他勇敢地与这位第二任继父对质,才最终让其在自己生活中消失,从而结束了逃亡生涯。那时,他开始了新生活。

  13岁时,妈妈买给阿桑奇他人生中第一部计算机——一台康懋达64(Commodore 64)。计算机连接了这个小镇少年与宏大世界,成为他个人意识的一部分。他对计算机爱不释手,即使在逃亡途中也不例外。摆脱邪教阴影之后,他完全投入计算机的世界。康懋达与苹果进入个人电脑市场的时间相近。康懋达64于1982年推出,风行一时,时间点处于Apple II和麦金塔之间。如今,苹果仍是顶尖的电脑与互联网公司,1994年破产的康懋达则几近销声匿迹。

  虽然阿桑奇很明确地指出童年不能决定未来,但是从那位无形的祖先开始,他的成长经验都深刻影响他的每一次决断。从许多极客的故事里,都可以发现利用自己的创造力恶作剧、发泄青春期愤懑的例证。比如乔布斯好友、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斯蒂夫•沃兹尼亚克(Stephen Gary Wozniak),在高中四年级就因为利用电子节拍器模拟炸弹的声音,而在青少年拘留中心待了一晚上,而后还自制可以免费拨打电话的“蓝盒子”,并用这个设备冒充基辛格给罗马教宗打电话。即使是阿桑奇寻到归属感的“密码朋克”(cypherpunk)运动,也随时间而变迁,许多反叛青年开始用商业、学术等更接近体制的手段完成改变世界的梦想。

  相形之下,阿桑奇的青春期仿佛格外漫长,似乎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束。在书中,他回忆起松散的跨国黑客组织。黑客们操纵国际长途通话,互相邮寄磁盘,开展针对商业、金融机构直至五角大楼等政治、军事机构的黑客活动,利用科学技术实践无政府主义理念。阿桑奇太过决绝地割裂了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因此过分夸大了黑客们的贡献。但是,作为“密码朋克”的一员,在他的回忆当中,诸如前国际互联网时期的全球计算机亚文化,黑客组织与政府的互动,以及对互联网价值的思考,都非常有趣。在网络空间,他的代号是“门达克斯”(Mendax),来自于贺拉斯的诗句“高尚的虚伪”(splendide mendax)。

  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提高对计算机犯罪问题的关注,黑客行为的刑期可能高达十年。阿桑奇坚持自己并没有造成破坏,也没有盗取钱财之类的犯罪行为。但是,他还是不可避免地招致警察的关注。阿桑奇认为,自己有比许多朋友更高的政治敏感度,他一直相信,“暴虐势力的主要力量源泉就是它能够秘密地行使权力”(P55),而计算机可能成为反抗武器。母亲因政府压力而放弃政治活动,警察上门却激发了他的斗志。他毁掉了磁盘数据及其他文件,同女朋友一起离开郊区,重新开始了逃亡生活。

  1991年,因为参与侵入加拿大北电网络(Nortel),阿桑奇第一次被捕。警察上门时,他正在阅读美国黑豹党成员乔治•杰克逊的书信。因为网络立法不足,警方直到1994年才提出指控,1996年审理才基本成型。其间,他还利用网络信息,帮助警方破获了一起国际恋童集团案件。他敏锐地感受到,互联网的自由发展、自我净化与商业势力和政治权力控制之间存在着紧张,而“密码学具有解放的力量,可以让人对抗政府、对抗全世界的一切力量”(P66)。他毫不掩饰自己的无政府主义理念,根本不可能成为哪个阵营的同路人,使他注定成为所有统治者都不会欢迎的人。

  阿桑奇受到31项指控,后来有6项被放弃。最终,他被处以2100澳元的“品行良好”保释金,免于坐牢,部分理由即是他的童年经历。阿桑奇认为自己在走上法庭的那天已经变化,“不愿遵守在我看来原始落后的法律逻辑,而是要遵循数学和探索的逻辑,向正义的领域继续深入……希望探索计算机科学如何能够影响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P81)。

  1998年10月,阿桑奇开始了环球旅行。有趣的是,12月3日的最后一站,他选在北京。从网络世界到现实生活,源远流长的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而阿桑奇在网络上的政治实践,以及若干年后经由社交网络传播的抗议运动或革命,无不显示着全球化的表征。1999年,他建立起一个名为leaks.org的小型组织,最终不了了之;2003年,他进入墨尔本大学学习屋里,试图经由数学及量子力学来思考公正与政治行动等问题。他用了多半章篇幅来讲述他的思考,而剩下的部分则在谈论父子感情——他在这段时间第一次与生父见面、相处,而他的儿子丹尼尔也在相近的时间于墨尔本大学攻读遗传学硕士。

  2006年10月4日,阿桑奇注册了wikileaks.org,是为维基解密的真正开始。12月28日,网站第一次“解密”,公布了两份文件,内容关于西方针对索马里局势的态度。而驻伊拉克美军军事装备清单及关塔那摩监狱手册的披露,则让这个团队受到更多关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大报,都开始加以报道;而阿桑奇也陆续获得《经济学人》杂志和大赦国际等机构的褒奖。一个花絮是,居然有军方人士访问网站,来检查车辆有哪些零件需要更换。声名鹊起使事态无法回避地复杂起来,他需要处理与政府、新闻界甚至同侪的多种关系。这令价值观与生活方式都相当简单的阿桑奇疲于应付,往往陷于孤立。同时,他的回忆还展现了斗争策略方面的变化,比如在冰岛建立开放性避风港时,试图将维基解密的精神融入公共政策,苦心制定“解密”的程序以完善组织规程,以及在行动当中非常重要的两点——妥协与合作。

  传记的后面七章是维基解密时代的故事,相对更加广为人知。他将维基解密称为“第一家人民情报机构”(P115),但在绝大数时候都自认为是新闻工作者——一个“调查编辑”(P117)。而书后的14种附录,涉及到诸多国家的丰富内幕,正可对照阿桑奇的自述。许多事实都可以证明,维基解密的“恶果”并非人们担心的现实伤害,而是对国际秩序和各国国内政治带来的无法预测的影响。同时,“解密”伤及无辜的危险以及伦理方面的争议也始终存在。

  从逻辑到行为方式,阿桑奇有数不清的弱点。尽管试图以理性平和的态度来面对世界,但是他往往无法抑制自己的狷狂之气,习惯使用“虚伪”“愚蠢”等词汇为忤逆他的媒体及其从业者盖棺定论。尤其关键的一点在于,他没办法正常地对待女性。另外,晚近的泄密者斯诺登,在一系列曝光之后陷入到寻求俄罗斯庇护的荒诞境地当中。这种悖谬并不会消灭人们的信心,但足以显示出理想与实践之间的陷阱。

  纵然如此,世界与生活都不可逆转地永不停息。2010年12月17日,阿桑奇刚刚离开监狱,突尼斯年轻人布瓦吉吉(Mohamed Bouazizi)自焚,“阿拉伯之春”开始,并迅速蔓延至整个阿拉伯世界。其中,互联网与智能手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11年年初,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谴责突尼斯革命,并将抗议运动与维基解密联系在一起,但他在年内就为这股怒潮所吞噬。

  现在,阿桑奇在伦敦的厄瓜多尔使馆接受政治庇护已经一年有余,因调笑澳洲政客而惹得厄国官方不满。看来,他仍旧不会去讨哪个政府的欢心。通过自传,我们可以了解,周遭世界教给阿桑奇些什么。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个大使馆中的理想主义困兽,又是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未刊稿一篇

  《阿桑奇自传》读后感(五):我很庆幸最终出版的是第一稿

  个人感觉,不管这自传最终以如何的样貌呈现出来,阿桑奇还是会反悔的。毕竟他的性格摆在那里。环球影业拍摄的We steal secrets:the story of wikileaks,我也看过,挺客观的,对阿桑奇是中立的态度,也遭到阿桑奇本人的强烈质疑。所以这个自传合同的纷争孰是孰非,外人真不好判断。

  读过这本书了,真心未有任何粗糙之感。这本书更多像是依据阿桑奇的思绪来写的,每到愤愤不平之处阿桑奇就会呐喊几句,畅快淋漓!我很庆幸最终出版的是第一稿,因为这样一个个性人物的自传如果经编辑的手改过多稿,就很难看到它的真实原貌了。

  阿桑奇也许对这本书有点儿生气,但他气的也是自己,他其实是那么爱表现自己的一个人,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地讲述了自己的半生后,突然就意识到自己的话过头了。

  言而总之,这本书的出版是合情合法的,这本书里的阿桑奇也是第一人称的、最真实而全面的。大家读后可以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阿桑奇自传》读后感(六):不能不说的密码

  前阵子的斯诺登成了米国的眼中钉,让人不自觉地想起了米国的另一个肉中刺,阿桑奇。维基百科已经成为了当今真相的代名词,而这个暂时不被政治与金钱腐蚀的领域,则是有本书的主人公,阿桑奇一手所创造的。从书中看出,这位传奇人物的过去,所作所为,同样是令人拍手称快的。作为自传,作者也回忆了自己童年的时光,从中可以让我们找到这位自由战士那可桀骜不驯灵魂的成长经历。当然,再牛逼的人物,不可否认的是其异于常人的天赋,加上那种应运时代而生的使命感。即使他倒下了,维基百科依旧会继续走下去的,因为有太多的人渴望着真相…

  摘录:

  自出生之日起,我便被充满好奇心、不明真相不罢休的人包围着,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是一件幸事。直到有一天,我生命中出现了许多敌人,他们因我对真相的执着求索而恨我入骨。漫天的辱骂声会让人迷失自我,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幸好我仍清醒地知道自己是谁,还能向世人讲述我自己的故事。我的名字是朱利安·阿桑奇。

  “你可听到砖石崩塌的轰隆声?请再接再厉!欢迎你随时来北约克郡!我们这里的宽带可快了。”来自埃塞克斯郡的信写道: “你的事业唤醒了世界上众多的人,让他们更深入思考权力、政治和腐败之间的关系。”来自默西塞德郡的信写道: “我们昨晚谈到了你,希望你安全度过困境。出狱后,能否请你来一趟西北,为我们阐述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信息自由的重要性呢?”

  我之所以渴望揭开世界中隐藏的谜团,正是和童年的探索经历密不可分的。 我总共转了30多次学。我其实就是这样,人生的连贯性其实并不是体现在经常在哪里泊车、经常怎样缴费这种琐事上,而是一种风格和价值观的统一。我长大一些后,这种流浪者般的生活变得愈发不稳定,到后来妈妈和我几乎沦为难民一般。但一开始的时候,感觉极好。四处游荡的生活让我有一种人生会随时随地出现全新挑战的感受。

  《阿桑奇自传》读后感(七):不安分的人改变世界

  从来不存在客观事实,你所看到的是各种主观事实的综合体。

  媒体的报道,本人的采访,改编的电影和他的自传,是否能还原阿桑奇的本来面目,很难说。因为这些内容呈现出的阿桑奇似乎都不是同一个人,而正是这样难以捉摸谜一样的特质,让他更加富有魅力。

  无论哪个版本,有些特质是一致的,比如对事业的狂热,一根筋,眼里容不得沙子,单纯的信任导致的不信任,他就像调制解调器上那些闪烁的灯,只要联网就一刻也停不下来。

  我佩服他也很羡慕他,他活得那么与众不同。不同于我们这些循规蹈矩朝九晚五的普通人,也不同于浪迹天涯追逐自我的背包族,更不同于沉迷网络和游戏的技术宅,他是行动派,是革命者,网络和技术是他的武器和力量,他虽然宅在电脑屏幕前却做着心怀天下的大事,和那些喷子不同,他是真正撼动了大树,改变了历史。

  很难想象,一个核心成员个位数的非营利组织能够发布这么多惊天秘密,这后面必然付出了巨大艰辛。自传和电影里都提到的一段,阿桑奇自己给自己开会,猫在家里写新闻稿为了显得郑重还穿上西装,很让人心酸。在一些人看来这是精神分裂的行径,可我能理解,在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时如何让自己坚持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阿桑奇和媒体的关系,我不置可否,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揭露真相是一方面互相利用是另一方面,双方事后互掐也没有什么意义。

  性侵指控看下来的确是阿桑奇栽的一个大跟头,可以说敌人还没出手就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但转念想想这也许是件好事。之前阿桑奇和维基解密一夜爆红,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但他们还没做好面对强大对手的准备。这件事像急刹车,充满八卦味道的性侵案虽然让阿桑奇很丢脸,但就像他幼年经历的那场火灾一样,邻居们忙着看笑话多少降低了一些对他的威胁。

  我不知道接下来阿桑奇会怎样,他终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我不会对他有个人崇拜,而是支持他所坚持的真理,相信第五权的强大力量。

  《阿桑奇自传》读后感(八):读后感

  阿桑奇说:"写回忆录好比卖淫",立刻断了我年老之时写一本回忆录的愿望,确实,将自己完全袒露在世人面前,尤其是自己尚在人世,而世间之人又多八卦之心,是一件需要莫大勇气的事情。

  同样是泄密者,丹尼尔(参见《吹哨者自述》)跟阿桑奇比起来,还是很不一样的。

  首先,两者的身份就有所不同。丹尼尔是事件亲历者加部分材料的撰写者,所以材料的真实性可以保证;而阿桑奇是技术出生,他的魅力在于用技术手段将这些秘密公诸于世;两人真的都是绝顶聪明,前者的学术水平、研究水平从年纪轻轻就读于哈佛和就业于兰德公司就可见一斑。后者则是酷到爆的黑客出身,还是一个不但没有被政府收买,而且没有被政府给恐吓住的技术大牛

  其次,两者所处时代不同。丹尼尔披露越南战争资料时大众媒体还比较局限于纸媒,而阿桑奇的出现则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当然,在维基泄密事件中,传统纸媒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不过从这本自传来看,传统纸媒受政府压力、受个人领导的影响(资深编辑等)在保证信息的透明、自由上还是有所缺陷的。“事实上,在运用计算机工具前,对隐私的占有是企业、银行和政府的优势,但我们在这里开辟了新的战线,借助信息给予人民更大的权力”

  第三,对美国政府外交来说,显然阿桑奇带来的影响还是要高于丹尼尔的,仅从我们这一代人对这两件事情的认知度上就可比较出来。维基解密事件辐射到的观众群之广,少不了社交媒体的帮助,几乎是全球人尽皆知。而五角大楼材料事件,即便是知识分子团体,知道的也不是很多,这也证明了社交化时代的到来,导致信息流通加速,秘密外交的成本将进一步上升。

  最后,如果加上棱镜门事件进行对比,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非常有意思。五角大楼泄密事件是关于秘密外交本身,而维基泄密是社交化带来的新型、有效的泄密手段,斯诺登事件则是社交化本身所造成的秘密外交、情报外交(美国政府利用技术手段监控他国)在社交化的手段下迅速传播,造成极大的影响

  这本书带来的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1、所谓普世的公平正义与国家利益的博弈是一个永远也不过期的话题。从汉斯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开始,Universal Moral是不适用于国家领导人进行决策的,但问题是,由于信息流通渠道与速度的增加,信息不对称变得越来越难,而很多情况下,普通民众是无法完全理解外交决策的,但他们又会对政府施加巨大的压力,此刻政府如何化解这种危机就变得愈发困难与重要(我还是比较支持代议制政府,不相信完全民主的存在)

  2、永远不要过度相信媒体,纸媒或网媒。社交化的出现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确实提升了信息的流通与传播,但并非是毫无偏见、毫无限制地传播。“你可以在网上自由发帖,但你并不受到网络的保护:最坏的情况下,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监视工具。它鼓励新闻自由,但也同样鼓励憎恨新闻自由的人,这就是新技术的讽刺意味所在”

  3、记得以前分析问题的时候,老师讲过层次分析法:国家层面、国际层面、个人层面……但我总觉得个人层面的分析总是有些牵强附会,很难说一个人的性格可以影响一段历史,虽然希特勒、俾斯麦或拿破仑似乎确实给欧洲政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样,丹尼尔也好,阿桑奇也好,甚至斯诺登也好,他们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真的有起到推进作用么?还是仅仅拓宽了当代的社会学、军事学、哲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学科的研究宽度?当然,我们可以找到证据证明他们对当代国际关系、国家内政带来的一些改变,对公平自由做出的推动,但长远来看,真又有多大意义呢?在国际关系依然以国家为主要行为体的现状之下,这种一味追求人类公平自由的行为,对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真的可以忽略不计么?

  《阿桑奇自传》读后感(九):一个英雄主义者的悲歌

  晚上回家发现忘带钥匙了坐在肯德基写的。

  在肯德基读完了《阿桑奇自传》。年少时我们都有一个英雄主义的梦想,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可是长大后才发现却不得不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真相,因为不仅不能改变世界,而且连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都有限。

  而在读阿桑奇自传前,我认为他就是改变了世界的人,即使是他这样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去民众争取正义和权利的人,却在书中说到“为了与全世界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人要么必须限制自己的想象力,人为将世界缩小;要么就全身心投入到所感知的世界中去,不要因为信息量过大等问题退缩。而第二个选择才是唯一能实现变革的道路。 ”多么专注于当下的人生~

  贯通全书的,是正义与狂热。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他一直为全世界人民的“知情权”而战,他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而维基解密工作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基于他觉得人类享有得知真相的权利。这个初衷太难得,因为这注定会是一条艰难的路,意味着要站在政府和一些机构的对立面,即使这样他也逃难般地做了几年。另一方面,则是对于他所从事事业的狂热,书中数次写到解密工作的劳累,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他各人的收入也不稳定,要面对机构资金的短缺,要处理各种技术问题,还要躲避政府的监控。只是书中他谈到累的时候,很多是与人交往时的障碍,工作本身的辛苦倒是一笔带过。作为为维基解密的创始人,就是这种狂热支撑着他的伟大事业一路走来。

  有的时候,你不能问为什么一个人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因为很多时候生活没有为什么,一切都是顺其自然。是环境和基因决定了他。出生于一个一直颠簸流离的家庭,14岁时已经搬家37次,从小为了摆脱父亲家庭暴力而逃亡,成年之后也是在躲避诉讼和追查中度过的,再加上遇到朋友的背叛,这也揭示了为什么生活中的他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不信任感。童年时这样的生活决定了他一生都在居无定所流浪般的生活,包括对身外之物的满不在乎。文中提到他第一次见到生父时,一个细节吸引了我“看到父亲书架上都正好是他自己曾买来读的书时,‘我突然意识到,我是从底层开始,一步步经历千辛万苦才培养起我自己的,而如果当年我认识他的话,可能干脆就从他架子上把书拿下来好了。’”这些细节让人动容,从内心深处,他也是一个曾渴望父爱的人,而当他有自己的儿子时,他也在试图做一个好爸爸。另外从书中也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智商非常高的人,从少年时大量阅读自学计算机,到大学时对量子力学和数学的研究,以及哲学给他带来的反思使得他的人生观改变,不得不说作为一个新闻自由王国的缔造者,一个味人类和平和正义做出不可估量贡献的人,他得到了上帝赋予的智慧。

  但是悲剧却在于这个前半生都在逃亡中度过的人,却不得不在厄瓜多尔度过,甚至刚才我去搜了他的近况得到的资讯却寥寥无几,他成为“the man cant be named”。这应该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他为人们争取自由权,自己却丧失了这项权利。

  最后拿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的话结尾吧"他是寂寞的孤魂野鬼,说着无人能听到的真话。但只要你肯说,不管怎样,人性还可以延续。别人听不到你说什么,但只要你自己保持清醒,那就保存了人性的传统。"

  最后附带自己做的一部分笔记:

  在一个充满了遮掩、秘密和谎言的世界中,正义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是无法实现的。正是知情权诞生出话语权。将两者放在一起,可以统称为知识沟通交流的权利。

  每当我们目睹不公正的现象却不采取行动时,我们的人格就会在不公正的现象面前变得消极,失去保护自我、保护亲友的能力。现代经济中,人不可能永远与不公正现象隔离……如果人生只有一次,那就让它汲取我们一切的力量,大胆去闯。无论怎样逃避,我都无法躲开痛苦的声音。也许当我老了以后,我可能会在实验室里混混日子,在仲夏夜与学生们轻声交谈,对世上的不公正现象毫不在乎。但现在不可以。年轻气盛的男人,如果拥有信念,就必须为之采取行动。

  过去人的一生都只在自己的村庄和山峦里度过,山外面的世界只是一个传说,所以拯救 “世界”是可以实现的,凡是个性独立的人都会自然而然选择拯救他居住的 “世界”。但在现代社会中,只要受过一点点教育,看过一点点新闻的人都知道世界是多么的辽阔。这个事实很是让人气馁。很难想象你个人的行动会在真正意义上改变世界。为了与世界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人要么必须限制自己的想象力,人为将世界缩小,要么就全身心投入到所感知的世界中去,不要因信息量过大等问题退缩。我愈发觉得,第二个选择才是唯一能实现真正变革的道路。

  如果正义不是最重要的目标,如果我高估了全面实现正义的可能性呢?那么,我们起码可以略微高兴地看到,周复一周,我们都在通向正义的道路上完成某些不大的目标。我们不是一种意识形态,也不将自己绑在某种历史潮流上:我们是出版者,努力以诚实的态度应对世事变化。创立维基解密还有一个原因:希望能够鼓舞包括新闻工作者、广播工作者、活动家、读者、观众、顾客等在内的世人,让他们期待自己的制度和自己本身能够做得更好。这样一个小小的梦想是我们今后一切工作背后的动力。

  《阿桑奇自传》读后感(十):《阿桑奇自传》摘要与心得

  注:【】部分为笔者心得,非原文摘抄。

  *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召集大家搜集木头,不要给他们分配任务,而是要教会他们会浩瀚海洋新生憧憬。——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 时过境迁,逝者如斯,若人不去主动改变这一切,未来就会从指缝间溜走。

  * 许多新闻工作者根本就是权势阶层的速记员。

  * 通常是因为法庭藐视民众,民众才会“藐视法庭”。

  * 早期童年非常重要,是培养孩子好奇心的关键时期。

  * 儿童生长的环境会塑造他今后的一生。

  * 只要努力,变革总是可能的。

  * 安于现状的人似乎很乐意看到特立独行的人和敢于冒险的人遭到惩罚。

  * 权威机构会通过拖延行动来教训当事人,官僚主义会让人变得铁石心肠。

  * 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发挥一下好奇心,造个新东西出来。

  * 人生的连贯性其实并不是体现在经常在哪儿停车、经常怎样缴费这种琐事上,而是一种风格和价值观的统一。

  * 个性虽然大多来自于所谓的天生气质,但后天的经验也起了重要的塑造作用。

  * 人性总是比物质环境复杂得多,如果人生不被沉重所困,也就不叫真正的人生了。

  * 流浪的生活比较适合某些人的性格,有时则比较适合某些人的处境。

  * 拥有一台计算机,将心血扑在毕生事业上,你就再也不会在无谓的追逐中沉迷于渺小的自我。你会融入宏大的事业,尽你所能为其服务。

  * 真正与世隔绝、被动消极、孤独一人的是看电视的孩子。我们也许整晚整晚地不睡觉,但我们中的高手正忙于创造眼前的世界。

  * 你首先要有自我,然后才能失去它(或使用它)。

  * 只要人能在纸上写下精确指示并传给另一个人,那么计算机也可以照做。——阿兰·图灵

  * 自信通常是创新的源泉。

  * 【相比先人,我们生活在科幻世界里。那么,对未来的构想,为什么不能更大胆一些呢?】

  * 暴虐势力的主要力量源泉就是它能够秘密地行使权力。

  * 因特网带来了新的反叛模式,用简单的科学唬住了腐败权贵,向世界宣布:“你再也无法控制我对你的看法了。”

  * 大部分情况下,媒体对当局赐予的权利心满意足,当因特网时代来临时,并没有为了建立信息自由和反对审查而奋斗。

  * 计算机科技在社会变革的斗争中是最重要的工具。

  * 每当有人努力推动社会更自由、更透明时,政府总会出台荒唐行为加以抵制。

  * 最难的,其实是与自己斗争。

  * 魔鬼的话通常是最动听的。

  * 过分信赖别人的忠心,自己是要吃大亏的。

  * 为了发现真相,你必须首先观察自己设计实验的方式,看一看结果是如何被你的行为和行为方式所影响的。

  * 如果你认为什么事是对的,并精确衡量计算了各种可能性,全心全意投入进去,那么最后你的预测就会开花结果。

  * 人民有了解阴谋、打破阴谋势力的力量,在这种力量面前,阴谋也要为其让路。

  * 我们可以沾沾自喜地生活,纠结于房贷、名望、财富、真爱,或者可以观察我们世界的骨架,测试它是否真的代表了真善美。

  * 友谊只能带来约九个小时的免费劳动。

  * 每当我们目睹不公正的现象却不采取行动时,我们的人格就会在不公正的现象面前变得消极,失去保护自我、保护亲友的能力。

  * 年轻气盛的男人,如果拥有信念,就必须为之采取行动。

  * 道德责任应首先来自最上层。

  * 为了与全世界有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人要么必须限制自己的想象力,认为将世界缩小;要么就全身心投入到所感知的世界中去,不要因为信息量过大等问题退缩。

  * 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不一样的,很难预测。

  * 我们肯定会犯错误,但如果我们克服了躲避危险的冲动,即使是错误也是无心之过。

  * 为了拥有真正的影响力,必须做一个胸怀全球的机构。

  * 民众对真相的渴求永远无法镇压。

  * 必须承认,商业动机往往是衡量信息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尺。

  * 新闻自由应该是法律的基本精神,网络自由应该是现代精神的一部分,免于起诉将是一项标准。

  * 不自信的话,怎么能够抵御不断飞来的炮火呢?

  * 当团队成员本质上都是志愿者时,因野心和动机的问题不可避免地会走上歪路。

  * 政治语言的目的就是让谎言听起来真实,让谋杀听起来体面高尚,给虚无缥缈的谎言披上真相的外衣。——乔治·奥威尔

  * 不受限制的权力是邪恶的化身。

  * 民众应该自己直接观察证据。

  * 战争意味着操纵,但战争波及的民众生灵涂炭,并且当打仗的人生出恶意时,就不会带来长久和平。

  * 公开性、负责性的理想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就无法运转。

  * 在当今世界,如果你努力推动正义事业和新闻自由,可能会被视为敌人。

  * 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干出点名堂,有时必须要低头妥协。

  * 大多数人的性格承受不住重压。

  * 背叛通常是可以事先预见的。

  * 你的知识造就了你的人格,国家无权削弱你的人格。

  * 知识是自由的保障,国家没有权利随意赐予正义,正义不是权力的施舍。

  * 正义若得以维系,是对权力的约束,只有确保政治永远不能完全控制信息,才能保护人民大众。

  * 信息解放人类。

  * 人民选举政府,养着政府,信任政府,是政府的主人。任何放纵自己忘记这点的政府,任何反对这个真相的政府都会灭亡。

  * 【理想主义者,即使是坚定的行动派,在这个世界上也是举步维艰的。但当纷争远去,后世重新审视那些影响历史进程的时刻时,他们的形象远比那些“光彩照人”地活在当时的人要正面、伟大得多。不过,也许只有到那个时候,他们才能获得客观公平的评价——当然,也许永远也不会!】

  * 【人们诟病国企迂腐的论资排辈,却常常在现实生活中习惯地把年龄越大的人看做活得越明白。然而在我看来真未必——谁更勤于仔细观察和独立思考,谁才更有可能活的明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