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盲目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盲目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09 05:1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盲目心理学读后感精选10篇

  《盲目心理学》是一本由玛格丽特·赫夫曼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盲目心理学》读后感(一):如何应对盲目

  封面上看到巴曙松和范玮琪并列在一起,后面还有中国金融博物馆,有点违和感的说。

  人类的盲目几乎是固有的缺陷。照克里希那穆提说的,一切思想都是老旧的,都来自于记忆。而记忆只是过去的沉淀

  所以查理芒格在他的书中反复强调,要反过来想。

  看似容易但何其难。

  我最近接触一个女孩妈妈去世了。父亲是台湾人。但父母没有法律婚姻关系。我第一想法就是这个女孩的妈妈当年是当了包养的情人。一个想法连着一个想法。但后来的真实情况证明完全想错了。这个妈妈确实和台湾人有过感情,但完全不是我想的笼中鸟。而是能干商人。而台湾人却是个潦倒失败者。我追溯自己的想法,又想到一个月前,参加一次活动。听到说在某个年代,有很多女大学生去南方打工,后来沦为台湾商人的情妇

  昨天在查布莱希特效应。它是指演员角色表现陌生的;以及观众以一种保持距离(疏离)和惊异(陌生)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者说剧中人。比如伍迪艾伦常常在片子里,演着演着突然转头来对着荧幕前的观众说上几句,就是这个。

  这种手法是为了提供一种陌生感,激发观众的重新思考,以期达到观众与剧中人保持距离、以惊愕批判来代替共鸣

  这本书列举了种种认知限制、从众思想、鸵鸟心态、自我催眠、旁观效应、死不认错。为了不被盲目牵着鼻子走,需要一点间离,需要一点自我质疑。

  作者在书中举了自己的例子。她爱上了一个身体不好的人。在他们准备孩子时,这个男人去世了。爱情当然是盲目的。我觉得她在书中其实想指出的是不应该因为盲目而忽视了爱人的身体。而单纯的觉得一切都会好的,假装一切不存在。等事情发生时,却茫然无措,毫无准备。安吉丽娜朱莉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强有力表率。她不光清醒地面家族乳腺癌的高发事实同时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可能措施去最大程度降低癌症的可能。

  第一,了解盲目;第二,保持清醒;第三:积极行动。

  《盲目心理学》读后感(二):人真的是一种很荒谬生物

  看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真的非常荒谬。

  人会做一些明知道是错误的事情,也会做一些明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还会对一些明显荒谬的事情信以为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书里面提到了一个例子:一个男孩,迈克尔,出生时有先天心脏病,每隔几年就要换一次心脏瓣膜,他非常聪明,考上著名大学毕业后有一份人人羡慕工作,但就是不好谈对象。直到一个姑娘爱上了他,两人义无反顾地成为恋人,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妙时光。但在三年后,当他们准备要孩子的时候,迈克尔死在手术台上。

  这个傻姑娘就是作者。作者可谓女强人代表拥有英美两国国籍,BBC制片人,五家多媒体互联网公司CEO,谁敢说她不理性呢?可是在面对爱情的时候,她还是一样昏了头,像个无知少女一样,完全忘记对方随时可能去世的风险。这就是鸵鸟心态,或者叫掩耳盗铃,这就是盲目心理学的一种。

  如果这是一篇小说,这会是一则很凄美的爱情悲剧,引得大家落下几滴同情眼泪。但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和商业中和国家社会中,这样的故事一再上演,那就不是凄美传奇,而是令人发指了。

  这本书写了不少令人发指的重口味故事,教父娈童,禽兽父亲,见死不救……每一种悲剧的最终都指向人们的心理:盲目,视而不见

  看了这本书,有些部分让人惊悚,有些部分让人震惊,有些地方让人大笑,有些地方让人无奈。这就是人类共通的心理学难题,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

  《盲目心理学》读后感(三):人类的盲目几乎是固有的缺陷

  人类的盲目几乎是固有的缺陷。照克里希那穆提说的,一切思想都是老旧的,都来自于记忆。而记忆只是过去的沉淀。 所以查理芒格在他的书中反复强调,要反过来想。 看似容易但何其难。 我最近接触了一个女孩,妈妈去世了。父亲是台湾人。但父母没有法律婚姻关系。。前几天微博上的这条新闻引发了巨量的转载和评论,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打人的一方,为富不仁、欺凌弱小有钱就是NB、垃圾人渣……什么难听的话都出来了。以常理推论,这样的脏话虽然过分,但情有可原,可是,事实是这样吗? 只要你理性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为什么鸣个笛就要打人?后车为什么要鸣笛?1、我们更愿意跟那种人待在一起?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仅仅是因为趣味爱好相投,人们就会在一起吗?我们和某些人在一起的时候,觉得特别自然,而和有些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特别扭捏,浑身自在

  《盲目心理学》读后感(四):盲目行为——有限理性下的必然还是偶然?

  美籍作家赫夫曼的《盲目心理学:日常生活荒诞行为的心理学解读》一书将心理学和社会学,脑神经科学结合,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行为和数十种心理学实验明了人是一种非常荒谬的生物:为了自己大脑舒适感,很多人会盲目接受风险,直到灾难后果来临才后悔不迭

  书中虽然免不了很多老旧或者说耳熟能详案例陈旧观点应用,但总体而言,提出了不少新颖的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视觉,是一本不错的书。

  太史公司马迁在很久以前就告诉我们,人是趋利的生物。而中国式的趋利行为应该符合道义准则,正所谓盗亦有道。几千年来的实践证明,正是这个义,在某些时候,某种程度上避免了某些盲目行为的产生。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盲目行为,不一定是必然的。

  经济学大师西蒙提出了著名的“有限理性”观点,在经济学假定的人是完全理性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我们常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而有限理性的我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某些盲目行为就成了必然的发生。这其中,不仅有信息量过少所带来的判断正确率降低,也可能会有信息量过大带来的自负性判断,另一种可能就应该是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讲到的从众心里所带来的盲目性。在这里,盲目行为又成了一种可预见的必然的结果

  《盲目心理学》顺应社会现象,研究提出了“金钱会让人忽视道德准则”,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这个观点已经被无数次的验证过。回想当初在某公司做销售业务时,公司会计针对性选择“对付”客户不同办法,比如对于一些不太关注优惠活动的老板,我们只需要默认对方知道销售价格,按照之前的高价进行销售,然后把优惠信息说成是我们业务员所为这些老板争取到的,以便增加老板好感维护客情,促进销量,这时候老板正确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出现有些人会大量囤货的盲目行为。从好的方面来说,这是一种商业手段。从不好的方面讲,这是一种商业道德缺失导致的欺骗行为。但是,大环境之下的人,在趋利本性和养家糊口的有限理性下,却不得不成为这种商业活动的一份子。

  我们常说,别盲从,却忘记自己的经验很多时候对于新的时间点而言,也是一个盲从的对象。就像我们高考选专业时,毕业选行业时,工作后教育师弟师妹时,所遭遇境况一样。

  有限理性是一个基本前提,避免盲从更多的要从破解信息不对称,有自己的主见两个方面开始

  要破解信息不对称,从扩大知情权开始,比如保证信息的流通性,强制化信息的透明性,完善信息缺失情况下的补偿措施。而主见这东西,就真的见仁见智了。

  《盲目心理学》读后感(五):走进心理学

  作为一名初涉心理学的业余爱好者,很幸运能遇到《盲目心理学》这本书。它让我对心理学中的具体某个领域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加深了我对心理学的喜爱

  本书中,作者从现实中的故事入手,揭示了生活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视而不见”,令我感到非常恐慌,并以此为戒

  人们倾向于与自己相似的人相处,倾向于喜欢熟悉事物,相似性可以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这种对相似的寻求大多是出于本能,而人们偏向于不予承认,而这样的为人处事方式会让人们固步自封思维受到固定模式的限制。但是反问回来,如果追求异同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即便是思维受限,我们仍能寻求到安全感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那么我们先认定思维受限对个人发展不利的。这种不自觉视野狭隘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自觉”,就可以有意识的避开这一缺陷,尽量拓宽自己的视野,尽量多的接触与自己不同的人,尽量多的接触不熟悉的事物。“有意识”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每个人通过学习才能得到的。

  鸵鸟把头埋入草丛来躲避风险通常被看做是愚蠢动物行为,殊不知很多人也通常被这种愚蠢的行为方式所绑架而又毫不知晓。“现状引力强大了”,人们的大脑会自动帮助人们选择尽量维持现状,即使是错误的,也不愿意主动改变,因为改变通常意味着冒险,而大脑更喜欢舒适的沿着习惯道路前行。我也深深地理解了,为什么所有人都知道熬夜对身体是有害的,却又无法逃离这一恶习,有时甚至以“这是我们熬夜XX天的成果”为荣。人们不愿意尝试更改习惯,即便有些习惯是有害的。

  一年前,我还在经历人生中的第一次恋爱。在一开始,这段感情看上去非常完美双方都是同一所大学的学生家庭环境又十分相似。但经过一段时间交往之后,我们发现彼此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冲突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截然不同,但是即便是如此,我们之间的关系也维持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而实际上这其中大概有一个多月我们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了。我想我们双方一定都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谁都没有开口质疑,因为面对问题有可能会带来冲突,而对于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90后来说,冲突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的,因此我们都选择了视而不见,“把头深深地埋在了草丛里”,直到我们已经快变成了陌生人一样,才不得不去面临早早就应该解决分歧,而到了这个时候,一切都是无法挽回的了。

  这样的回想突然让我感到一阵强烈恐惧感。如果没有看到《盲目心理学》这本书,也许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继续对矛盾和冲突视而不见,对新鲜的事物保持隔绝,我的人生将会错过多少有意义人和事。“视而不见”是我们无意为之,而当我们意识到了这一点时,就一定可以采取措施有所改变。

  视而不见,有时候就像是毒品一样,会让我们的神经得到安慰和舒适,而揭露真相、直面困境,不仅会给自己的内心带来困惑,也常常会被周围的人看做异类。在我们的受教育过程中,我们习惯了服从于规章制度,而不愿意面对困难。我们需要做的,是不受大多数人惯性思维的影响,保持客观冷静、视野开阔和批判性思维,让自己更加勇敢、更有责任感

  《盲目心理学》读后感(六):全世界人民都瞎了

  京城四少之一的王烁开着布加迪,因为后面的车辆鸣笛,下来就把后车里的两口子打了。前几天微博上的这条新闻引发了巨量的转载和评论,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打人的一方,为富不仁、欺凌弱小、有钱就是NB、垃圾、人渣……什么难听的话都出来了。以常理推论,这样的脏话虽然过分,但情有可原,可是,事实是这样吗?

  只要你理性地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为什么鸣个笛就要打人?后车为什么要鸣笛?又为什么用手机拍照?后来事情的真相大家都知道了,原来是后面这辆车想超车没过去,还占用公交车道,未经允许拍照侵犯隐私……

  为富不仁是一个数千年的理念,它几乎成了法则,以至于金钱成了原罪,有钱人就必然道德败坏。在现代文学史上,那些地主资本家形象都必然是猥琐贪财、欺压良善,这些文学作品是为了政治上的目的而丑化一个阶级,但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这些人丑在道德,而不是金钱上。

  这个世界上,真正复杂的事情不多,造成误读的情况,多数是因为惯性思维和懒得去看。这些现象和理念和这本《盲目心理学》非常契合。这本书讲了这些现象的心理学原因和社会成因,在心理学上,每个人的心理形成都有一个过程,每个人的偏见成见都随着自己的经历和所受的教育渐渐形成,直到有一天,我们真的盲目了——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瞎子,但我们对周围的事物太多熟悉,因为周围都是自己认可的东西,以至于我们可以闭着眼睛在其中畅行无阻,所以,我们不需要眼睛了。这样的世界必须保持不变,才能维持期稳定的运作,否则改变任何一样东西的位置,都会造成碰壁的障碍

  在社会学上,我们被教会了很多东西。小时候的我们都是肆无忌惮的,渐渐,社会规范要求我们尽量不要和人发生冲突,要忍,要和谐,要听话,要圆滑。造成的结果就是,我们即使知道领导错了也不会说,即使发现事情不对也会三箴其口,反正天塌下来砸大家。这种心态,导致人类历史上无数悲剧的发生,从纳粹到文革,从邪教到金融危机。

  幸好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以异见、坚持而闻名,书里面称之为卡珊德拉,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乌鸦嘴。他们不厌其烦地散布悲观言论,一次又一次地挑战权威,只为了自己坚守的信念。

  我们做不到他们的坚持,或许也没有他们的勇气和洞察力,但我们可以睁开眼睛,保持尽量开放的心态,看到尽可能多的世界。

  《盲目心理学》读后感(七):观点赞同

  说实话,里面列举的很多案例都不知道,提到的一些人名也并不清楚。所以,不会产生很有代入感,喔~原来如此的感觉吧。总体来说,对自己可以产生新的视角还是有帮助的。读完后会对以前所理解的一些东西,产生疑问。原来,人们比自己想的要盲从多了,特别是要面对一些权威、专家、上位者的时候。想想,自己也因为不想做出头的那个人,接受了很多自己并不赞同的决定吧?相对于外国的个人主义,可以产生如此多的盲从。我们以集体为最终目标的社会又有多少是值得警惕的呢?不需要举一些实例,就身边的事情。不应该,或者说违法,不道德的事情可以举出来多少例子?至少在我这不会少。但谁会去改变呢?总是在伤及自己的时候才惊讶的发现,原来是这样,但此时你身边不会有任何人,只会有一群如你以前担任的角色,旁观者。

  《盲目心理学》读后感(八):俺们都是盲目的

  跟《重口味心理学》相比,本书少了些趣味性,有些论文味,就我们普通读者而言,我们更希望文字深入浅出些。静下心来细读之下,不失为心理学一本好书。

  1、我们更愿意跟那种人待在一起?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仅仅是因为趣味爱好相投,人们就会在一起吗?我们和某些人在一起的时候,觉得特别的自然,而和有些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特别扭捏,浑身不自在。不要说针锋相对的争论,就是彼此客客气气的时候,可能心理距离却很远,总想着早点远离这个人,逃离这个地方。碰上有些人,三句话就不合,心理自然就不痛快。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即使因为经济等原因,必须在一起共事或者见面,但那只是忍着而已。心理学上怎么讲?《盲目心理学》告诉我们:我们喜欢相似的人。可能是品行、思路相似。知道这点有何用?也许可以提醒自己防止上麦道夫式的骗局的当吧。

  2、我怎么会爱上你?我们很多人跟配偶说过这个话,或者听配偶跟自己说过这个话。爱情是盲目的,这个观点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赞同。那种政治婚姻,当然是理性的,是权衡的结果,但那不是爱情。就像《非诚勿扰》,对上了眼就牵手。那时,男孩子心中热血沸腾,女孩子心中撞鹿么?有人说爱的人似乎带着某种光环,觉得特别美好。婚后才发觉,啊,你怎么是这个样子的啊。所以有人提醒说,婚前睁大两只眼,婚后闭上一只眼。也有人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盲目有盲目的糟糕,就是可能并不适合的两个人闪婚然后就是闪离或者长久的冷战。反过来想,如果你总是理性,无比冷静,反复掂量,比较,你又能牵谁的手呢?只会成为剩男剩女。盲目也有盲目的好,有些夫妻不也学会了相互宽容相伴走完人生路吗?好了,如果是配偶再跟你问起,我怎么会爱上你这样的问题,你可以用这本书中的观点,爱情是盲目,这可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哦。

  3、你只看到你愿意看到的。同样一件事情,我们很可能看到的只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不愿意看到的呢?就假装没看到。或者是视而不见。何况有些看到的问题会比较严重,解决方法会很苦难。这个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看见,不知道多好,心安理得。

  这本书也提到一个现象?为什么很多人知道问题,却不愿意说?因为说了也没用。领导层根本就不愿意解决这类事情。并不是他们眼瞎了,有时候是他们太聪明了,把心思放在别的地方了。心理学的测试到是很有趣。但结论却让人警醒。

  4、最深刻的可能是金钱让你忽视道德标准。生活这么现实,不要太相信道德的力量,因为涉及到真金白银。在没有合理规范的规章制度的情况下,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自律式的道德水准都很可能下降。清楚地认识这一点吧。本书介绍了科学家的一个实验,如果迟到罚款的话,家长送及时送孩子的到校的情况并无改观。支付报酬,反而降低了受试者彼此间的责任感。看来,有时候,谈钱伤感情,不谈钱还好些。

  如此说来,我们每个人都是盲目的。每个人都从众、鸵鸟心态、都旁观,都视而不见,就对这个社会极为不利了。各种日常行为中的荒诞行为,试看心理学如何解读。

  《盲目心理学》读后感(九):给4星以上的我认为你们是刷分水军

  好吧,这本书我看了大约80%但也没能看完。

  首先,看到封面有巴曙松、范玮琪的推荐,实在摸不着头脑。每次看到在书的封面有种种推荐的总觉得一个字,“俗”。

  书的背面有句“《盲目心理学》将心理学与社会学、脑神经科学相结合...”,“看完“此书我真想大吐一口了。

  原名叫”Wilful Blindness“,译为”盲目心理学“,好吧,我觉得应该是”视而不见“较为合适,在书里我没看见任何心理学知识与理论的应用,作者单纯在每一章列一个中心论点,然后举了一大堆案例去支持其论点,而且大部分案例颇为勉强,过程也只是阐述而非分析,章与章之间的联系也太弱了,基本都是分离的,不见其逻辑性。

  对于这种贴个”心理学“标签的伪心理学的书,实在是嗤之以鼻。不知为何还有几十个人打了高分。

  嗯,看过有人说过”这本书,看看目录也就够了。“鄙以为,也不过如此。

  《盲目心理学》读后感(十):一本比较严肃的书

  赫夫曼在这本书的章节里面,列举了人会盲目的一些情景和原因:

  1.鸵鸟反应

  以前看小学课本上的成语故事“掩耳盗铃”,没法理解为什么有人这么傻,但是很多时候,明知道做的事情存在问题,人就是习惯与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等事情的发生。比如,等着油气设备的爆炸。

  2.注意力集中问题

  人往往对于吸引自己注意力的一个方面会特别关注,这个时候就会忽视其他的问题,出现短暂的“心理失明”。这是很可怕的。就像你在追逐着一个美丽的海市蜃楼,没有看到脚下是地狱。

  3.从众心理

  大众有时候受到社会性的影响,容易简单趋同。别人都说好的,或者一个圈子里面都说好的,人很难做到不从众。因为,从众非常简单直观,而独立非常难受,大脑杏仁核激活比较大。在一个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市场中,整个市场都在做假,你不做假就无法生存。

  4.旁观者效应

  以为别人会做,所以自己可以视而不见,三个和尚没水喝。

  5.结构性失明

  分工不同的机构对其他相关机构的失明

  6.性格导致的失明

  强势的领导,听不进不同的意见。

  赫夫曼的观点是:质疑毫无疑问的事情,“就像李尔王一样,我们能够学会看得更清楚,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改变了,而且是因为我们改变了。正如所有明智之人所做的那样,观察真相是从提出简单的问题开始:什么是我能知道、应该知道,而我却不知道的?此时此刻,我遗漏了什么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