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局外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局外人》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10 05:3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局外人》经典读后感10篇

  《局外人》是一本由(法)阿尔贝·加缪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页数:16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读后感(一):如果一切皆是虚空,那我们为何存在

  序言所论以及后文中主人公自己所述,皆指出在那场审判当事人被隔离在外,被当作一个局外人,可是书名应该不是由此而出。本书分两部分,第二部分主要讲审判的过程,而第一部分讲了什么呢,作者像记流水账似的记录主人公在其母亲死亡前后的生活琐事心理状态。这种行文方式与主人公的性格生活态度相当匹配白开水样,波澜不惊。主人公的处事态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这样也可,那样也行。他好像没有什么在意的事情,什么都可有可无的,就连面对死亡的问题也没惊起太大的波澜。所以不是别人让他处于局外人的位置,而是他自己将自己置于局外人的位置,他充当了他自己生命中的局外人。 而他何以能活成这样呢?我认为是因为他摆脱了道德,摆脱了宗教,摆脱了艺术,摆脱了生活中的一切伪装。他是如此客观而又真实地活着,他的所言所行皆是他心中所想,外物于他都不重要,这么说来,他倒是身体灵魂合二为一了。可杀人就是杀人,我不会替他辩解,尽管他没有犯罪的动机,但他有犯罪的事实。 而他能引起相当一部分人同情原因就在于第二部分的审判中,整个司法集团将审判的重点荒谬地放在了主人公在其母亲丧事期间的态度上,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他是以一个杀人犯的心理埋葬了他的母亲。司法集团不惜张冠李戴牵强附会,硬要把主人公塑造成一个冷血之人,一个天生的杀人犯,是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他的杀人动机。而且面对审判,面对罪行,主人公表现得如此平静,毫无波澜,既没有痛哭流涕忏悔,也没有胆战心惊得畏惧,更没有巧言花语地狡辩。他就那么平铺直叙陈述自己的作案经过,这种平静,似乎有些……藐视法庭?所以司法人员可能有些气急败坏。 我也说不上文中主人公的这种处世态度好不好,似乎与道家的无为思想类似。这又让我想到了所罗门王的语句: 虚空的虚空 虚空的虚空 凡事都是虚空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一切都是捕风 一切都是捉影 当一切成为过去的时候 你又得到了什么 如果一切都毫无意义,那我们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呢?

  《局外人》读后感(二):要杀我就杀吧,但你也只能杀了我

  《局外人》是以“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楚。”开始的。随后是默尔索去参加母亲的葬礼,他为母亲守灵时抽了一支烟,葬礼后的第二天约见了女友

  一个荒谬的开头,一段古怪的葬礼,让读者摸不到头脑。当默尔索过失杀人被送上法庭后,这段经历成了指控他罪名有力证据法官将他视为预谋杀人的恶魔,因为对于母亲的死亡,他表现得异于常人

  与其说默尔索是因为杀人而被判处死刑,不如说他是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而被判处死刑,不如说他是因为和大众不同而被判处死刑。

  很明显这是一个冤案故事,但又不是其他小说中“常见的”冤案。这不是无辜的主人公被诬告判刑的冤案。默尔索本身有罪,只是罪不致死,更不应该被评判为“丝毫没有一点人性”、“以法兰西人民名义”被判处死刑。

我的命运由他们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

  在默尔索被抓以后,他在法庭经历了一场司法当局的硬暴力

  法律程序“制定得很好”,所以法庭指派给默尔索的律师告诉他“最好别说话”,他本人甚至被“取代了”。

可以说,人们好像是在把我完全撇开的情况处理这桩案子。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我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我的命运由他们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

  多么荒诞的一件事呀!人们审判默尔索,却不让默尔索说话;法庭审理的是默尔索杀人案件,却不在乎案件细节、人证物证,反而抓住他对于母亲的死表现得不够悲伤这件事不放。

如此接近死亡,妈妈一定感受了解脱,因而准备再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哭她。

  有些人对死亡的理解就是比较透彻呀,所以我们就要判他们死刑吗?

  我很幸运,没有和任何司法机构打过交道,不曾体验默尔索这种“局外人”的经历。然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成为“局外人”。

  我们的命运被决定,在完全不受我们控制的情况下,我们甚至没有参与、没有发言,等我们反应过来的时候,我们已经是一个“局外人”了。

我是犯人,我就付出代价,别人无权要求我更多的东西

  在默尔索被判刑以后,他又在监狱经历了一场司法当局的软暴力。

  狱中的神父多次来看望默尔索,企图让默尔索忏悔以求得“救赎”。默尔索明确告知神父自己是无神论者,神父仍然纠缠不清。在行刑之前,神父几乎是强行逼迫默尔索皈依上帝,忏悔自身的罪恶。仿佛只有这样才是社会的完全胜利

  神父的行为就像一个装模作样中学生终于发现比他还瘦弱小学生,上前很不光彩的一顿暴打之后,戳着小学生鼻子问:服不服?好像只有小学生亲口说“服”才能证明自己的强大

  让死刑犯忏悔自己的罪恶,好像没什么问题。但是,强迫犯人否定自己的想法认同神父的、法院的、或者别的什么人的想法,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强迫任何人和我们、和大众保持统一的思想。这是原则问题。

  电影勇敢的心》是一部非常优秀作品领导苏格兰起义的华莱士被英格兰国王设计抓住,被判处死刑。在英格兰看来,华莱士无疑是最大的罪人,如果有个神父天天去华莱士的耳边唠叨让他忏悔,我们一定会觉得这个神父是个傻瓜

  也许有人会觉得,让杀了人的默尔索忏悔和让反抗压迫的华莱士忏悔是完全不同的事呀!

  不,所谓原则,即行事准则,是定律,是标准因人而异、视情况而定的算不上什么原则。

  先不考虑默尔索量刑是否合理,默尔索杀人了,我们可以判刑去处罚他以警示世人:杀人是不对的,是会受到惩罚的,不能伤害别人;也可以和他沟通交流,帮助他认识错误。但我们不能强迫他与我们思想统一。

他说他确信我的上诉会得到批准,但我仍背负着一桩我应该摆脱的罪孽。在他看来,人类正义算不了什么,上帝的正义才是一切。我向他指出,正是前者判了我死刑。他回答说,它并没有因此就洗刷掉我的罪孽。我对他说我压根儿就不知道何谓罪孽,法庭只告诉我是罪犯。我是犯人,我就付出代价,别人无权要求我更多的东西。

  华莱士公开行刑时,在临死之际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喊出了“freedom”,即便敌方人民也为之感动,被之折服。这样的画面不会出现在一个洗脑的社会。

  小说《1984》就描述了一个洗脑的、思想统一的社会。

  有着反叛思想的主人公温斯顿被抓,他曾经信任的奥布赖恩却是自己的敌人负责主要审判。温斯顿以为自己会被处死,却遭到了残酷至极的洗脑折磨。他质问奥布赖恩为何如此,奥布赖恩回答(以下摘抄篇幅较长,阅读困难者请空降下方加粗内容):

我刚才不是告诉过你,我们同过去的迫害者不一样吗?我们对那些口是心非的服从者、对卑躬屈膝的驯服是不满意的。到最后你投降,一定是出于你的自我意愿。我们不会因为异端分子抗拒我们就毁灭他,只要他抗拒一天,我们就让他活一天。我们要改造他,控制他的思想,使他变成另一个人。我们要荡涤他心中的一切邪念和幻觉,将他争取到我们这一边,不是表面上,而是实实在在、全心全意地站到我们这一边。在我们杀死他之前,我们会让他彻底变成我们的人。我们不能容许这世界上存在任何一个错误的思想,不管它多么隐蔽与无力而完全不会惹来麻烦。即便在犯人死的时候,我们也不容许他有任何偏离轨道的思想。中世纪的异教徒在走上火刑架时依旧是异教徒,依旧在大声宣扬异端邪说,并为自己能够为理性牺牲而感到兴奋。哪怕俄国大清洗运动中的受害者也是一样,这些人走上刑场挨子弹时满脑子都是反叛思想。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要在彻底粉碎那个脑袋之前先将他的头脑清洗干净。以前的专制暴政的戒条是:“你们不允许怎样。”极权主义的戒条是:“你必须得怎样。”我们则会说:“你必须是怎样。”被带进来的人,没有一个敢抵抗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被涤荡干净。就算是你一直相信无辜的那三个可怜的卖国贼——琼斯、阿伦森和卢瑟福——到最后我们也同样完全击垮了他们。我参加了对他们的讯问。我亲眼看见他们的意志力逐渐消退,他们匍匐在地,痛哭流涕,呜咽着求饶——到最后,他们不再有痛楚恐惧,有的只是悔悟之心。等到我们的讯问结束后,他们已经变成了行尸走肉,只剩下空空的躯壳,心中已无任何情感,除了悔意以及对老大哥的敬爱之情。看到他们那样热爱大哥,实在令人感动。他们恳请尽快被处决,这样他们就能保证思想永远纯正清白了。

  处死一个有反叛思想的人,将无法改变曾经有反叛者存在的事实,甚至会将反叛者推向为理性牺牲的荣誉圣坛。将反叛者的头脑清洗干净再处死,才是完整的胜利。

  如果今天有人清洗反叛者的头脑,明天就有人清洗你我的头脑。

  END

  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粗忽屋书店”,ID:cuhuwu

  《局外人》读后感(三):散记

  看前半部分,看的特别想打人,给默尔索一顿长拳更短拳,不消气儿不舒服斯基。王小波《夜行记》里有个和尚,一颗白森森的大秃头,不气人就不会说话,引得书生发痒,想拿石头开了他的瓢。我就很有这种想法,哪怕全是犯恶心一厢情愿,但强迫症患者见到口香糖黏在墙上不上不下,没别的办法,只有抠,抠了六根才清净

  默尔索这个小呆萌,在结尾处俨然高大威猛起来了有了成觉悟迹象。之前是个什么都觉得没意思没意义的人,在结尾的时候他会说,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难以想象这样随性的一个冷吐槽段子手竟然不相信全知全能的神。个人觉得最后和神甫的对话经典,一个不想当儿子的段子手给神父先生造成了不小的心理伤害。截取一段,"既然注定只有一种命运选中了我,而成千上万的生活幸运儿都想他这位神甫一样跟我称兄道弟,那么他们所选则的生活,他们所确定的命运,他们所尊奉的上帝,对我又有什么重要?他懂吗?大家都是幸运者,世界上只有幸运者。”

  还有这段话可以用来当签名“我以前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永远有理“,谢谢大家,我叫宋有理。

  《局外人》读后感(四):感触深的片段节选

  节选一:吃罢饭,我有点烦闷,就在房间转来转去。妈妈在的时候,这套房子大小合适,现在,我一个人住就显得太空荡了。我不得不把饭厅里的桌子搬到卧室里来。我只用我这一间,几张已经有点塌陷的麦秸椅子、一个镜面已经旧得发黄的柜子、一个梳妆台,还有一张铜床,我就生活在这个空间里,其它的空间我都不管了。 节选二:过了一会儿,我听见沙拉玛诺老头儿的上楼声,接着,他敲我的房门。我把门打开,他站在门口说:“对不起,对不起。”我请他进来,但他不肯。他瞧着自己的鞋尖,长满了疮痂的手在颤抖着。他没有看我,问道:“默尔索先生,您说,他们不会把它逮走吧。他们会把它还给我的,是吧,否则的话,我怎么活下去呢?”我对他说,招领处将送去的狗保留三天,等主人去领,三天以后才任意处置。他一言不发地望着我,然后,向我道了一声“晚安”。他关上自己的房门,我听见他在房里走来走去。他的床嘎嘎作响了一下,透过墙壁传来一阵细细的奇怪声音,我听出来他是在哭。不知道怎么搞的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妈妈,但是明天早晨我得早起。我不饿,所以没吃晚饭就上床睡了。 不理解:一个非亲非故的人完全可以送上一杯咖啡,但一个儿子面对着生他育他的那个人的遗体,就应该加以拒绝

  我感触比较深的部分是第一部里,“我”母亲去世之后发生的事情的描写。“我”并没有表现出很难过样子,是因为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就没有和他很亲密,母亲去世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房间空间仿佛太大了。使我读出一种深深孤独感。包括“我”没有给恋人一个明确的结婚答复,仿佛也是对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逃避,“我”早已经习惯孤独。第二部中法庭审讯的部分一直在突出“我”仿佛是在置身事外。被别人议论着自己的事情。自己的真实想法却被忽视。

  《局外人》读后感(五):读 加缪《局外人》(读后感)

  《局外人》|加缪 “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我收到养老院的一封电报:‘令堂去世。明日葬礼。特致慰唁。’它说得不清楚。也许是昨天死的。” 这样的开头,也许会让人产生好奇。他居然不知道他母亲是那一天离开的。难道不是他的亲生母亲,或者他们之间不和,所以他根本就不关心。直至母亲下葬,他又过回以往的生活,都没有说出他与母亲的事,只是简短的几句,解释了他送母亲去养老院的缘由。平平淡淡,没有冲突。 在他知道母亲离开,到达养老院,送葬,这整个过程中,他没有掉一滴眼泪。甚至不愿意看母亲最后一眼。不合乎常理的事情,总会有个难以言说的缘由。可是什么都没有。 母亲离开的第二天,他去约会了,还看了电影。或许是太痛苦,麻木了,所以想抒发一下内心的那种情绪吧。然而并不是这样,这就是大家对小说所下的定义“荒诞”。 我始终觉得,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默尔索是小说中的人物,所以对他的一切行为都能够去理解,还是因为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对有些事总是显得漠不关心,说不清楚。 读毕,也是惊觉,自己会对一个杀人犯报以同情心,只希望他坐坐牢就够了。可能是因为法官无理的判决吧,想要对抗。也说不清楚。 小说似乎在引我入局,而我却始终是个局外之人。 “为了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为了不感到自己属于另类,我期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 小说的最后,给人一种超脱感。仇恨、死亡对于我,都一样。

  《局外人》读后感(六):局外人

  180页短篇小说,后半段心理描写极为精彩。

  一个好的作家,往往善于观察,并能够用精准的语言,提炼出共通,却在平日中难以言表的情感和人性。

  太单一的事物都让人乏味。往往不按常理出牌,看似不合乎道德的小心思,才是人真正有趣,且称之为人的地方。

  例如,主人公没有为妈妈的去世哭泣,谁年轻的时候没有想象过至亲人的离去;对女人的感觉限于欲望而没有更多,不专一但却美好的联想;不鄙视一个皮条客并可以做为相互陪伴的朋友;看得见整日骂一条老狗的主人背后的相依为命...

  因为穿插看了《加缪手记》,了解加缪的生活,阿尔及利亚的阳光、妈妈、时时刻刻伴随自己的死亡威胁肺炎、和结婚不久便离婚的第一任妻子。《局外人》有加缪个人的生活情节。

  书的后记中,提到时代的变化,法律与审判在当时的不完善。各种人因个人私欲,甚至可以说集体需要一个讨伐对象,而将主人公的复杂却真实的人性,极端的拔高为与众人不符的“道德观念”,将过失杀人,甚至正当防止,判处死刑。只在法律的语言内,做出适当的惩罚,在当时社会还是不完善的。毕竟,因为道德的强加致死,古往今来,阳光底下无新事。

  以上两点,即个人与时代的烙印都可以赋予一个作家写作的题材和与当下时代的共鸣。但真正使加缪和《局外人》成为经典的,是其极为真实、丰满,细微,敏感,有温度的心理刻画,在阅读的过程中,时时刻刻与读者内心的碰撞。

  加缪的火候拿捏的非常好。

  主人公没有在葬礼那天为母亲哭泣,感受更多的是疲惫和麻木。在通篇的各个小细节之处,对母亲说过的话,态度,甚至生命最后“重活一遍”的提及和回忆,可以看出主人公对母亲会思念,并不麻木,甚至母亲这个概念一直在陪伴他的生活。“没有人有权利为她哭泣”。一个真正见证对方生命过程的人,在终点的时候,回看这一路,可能更多的会是尊重,致敬,和温暖。会有思念,但哭泣,往往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总结。加缪本人,父亲一岁就在战争中丧生,母亲因此,坠入到无声的聋哑世界。主人公送母亲去养老院,说因为“她跟我没有话可说”,不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却时时想念母亲,仿佛寄托了加缪本人希望母亲可以快乐,在自己的世界中得到交流,对其母亲悲惨一生的同情,并希望在结尾时,得体的缅怀。

  在荒谬的原因下,确定自己即将面临死亡的主人公,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偷偷的希望一丝奇迹和侥幸发生,但又不敢奢望的太多,因为那渺茫的希望,会让自己疯狂。如果每个人的终点都是死亡,那么“三十岁死和五十岁死有什么区别”,“千百年来的人都是这么过的”,甚至抓住了这更古不变的真理后,主人公又或者我们,在短短活着的时间里,为什么要为了满足别人的戏码,再浪费时间做出向神明忏悔的样子,又或者任何样子。毕竟,时间是那么的宝贵,所剩的又何必浪费在原本自己就提不起兴趣的事物。

  现在每个人都谈论,如果可以选择,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而对于牢房中的主人公,以往傍晚斜射的余晖,小贩窸窣的叫卖声,来往穿梭的街道,和女人温暖的身体,就是在面临死亡时,主人公想过的另一种生活。真实的生活。

  加缪本人从出生就患有当时致死的肺病。因为死亡对他并不陌生,甚至一直萦绕,所以加缪在主人公身上刻画出面对死亡时,人从恐惧到像狗一样喘气,期待侥幸,但又不敢妄想,不愿意浪费时间,最后承认生命的无意义,获得短暂的平静,一系列心理过程刻画的丝丝入扣。

  加缪本人,极其热爱生活。

  局外人,三个字,乍看起来是主人公对自己生活甚至生命的冷漠,但却真真实实反映了常人这一生,看起来短,过起来长,虚度时光,沧海一粟的本质。哲学角度,承认生命的无意义,不代表对生命的不热爱。相反,保有对生命的关注、热情、和真实,貌似是如果生命真的没有意义,我们能做出的唯一反抗。

  毕竟很多时候,别说反抗,真实的说出自己无所谓,都是一种勇气。

  读书分享公众

  《局外人》读后感(七):没有按照他人意愿来生活,错了吗?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一个人他叫默尔索,有一天,他和朋友们去海滩游泳,午后,他们在沙滩散步,这时走来两个阿拉伯人,向他们挑衅,默尔索的朋友雷蒙被他们带的刀刺伤,雷蒙很是生气,回到木屋又带着枪来到这片海滩,想要一枪崩了那个人。默尔索怕他太激动而杀人,对雷蒙说只要那个人不掏出刀子,就不能开枪,又让雷蒙把枪给他。只要那个人掏出刀子,就帮他把那个人崩掉。但那两个人躲掉了,他们只能无功而返。之后默尔索想四处走走,不巧碰到了打伤雷蒙的阿拉伯人。那个阿拉伯人躺在沙滩上,看到默尔索的时候抽出了刀子,在太阳炽热的照射下,默尔索一时糊涂,开枪射死了他。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杀人案,但在加缪的小说《局外人》里,却变得很复杂。

  在默尔索杀人前,他曾收到养老院的母亲去世第二天要办葬礼的消息。

  为什么是养老院传来的消息呢?一直以来母亲和他都无话可说,默尔索要上班,母亲一个人在家也很烦闷,而且他薪水有限,负担不起母亲的生活费用。所以他把母亲送去了养老院,在那里母亲有人照料,也能有个伴。

  在律师们审理默尔索杀人案时,调查了他的个人生活,得知默尔索在母亲下葬那天表现得无动于衷。

  依照常理,母亲去世,作为儿子应该伤心,应该哭泣。但在母亲葬礼那天,他没有落泪。当然他也很爱他的母亲。只是这是他的天性,那天他太累了,身体上的疲乏干扰了他的感情。虽然他不愿意母亲死去,但他深知人总是难逃一死。

  他说:“所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设想期待过自己所爱的人的死亡。”

  这是理智的,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坦然面对。

  但正如历史上有名的庄子,在他妻子死后,“方箕踞鼓盆而歌”。

  这是面对生死的一种超然通透。

  《局外人》中的律师显然不能理解默尔索,他要求默尔索在法庭时要说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悲痛心情。出乎意料,默尔索拒绝了。因为这是假话,他不能明白母亲去世自己的心情和杀人案有什么关联呢?律师听了之后很生气地离开了。

  预审法官拿出十字架,想要默尔索对着上帝忏悔、痛哭流涕,但默尔所直言他不信上帝。

  在重罪法庭最后一次审理中,庭长在对证人的审讯过程中得知,默尔索在母亲葬礼那天抽烟、睡觉、喝了牛奶咖啡,他认为一个儿子在面对母亲遗体应该对这些加以拒绝;接着又得知默尔索在母亲葬礼的第二天和女友上床,看滑稽电影,他认为这些行为简直罪无可赦。

  律师大声嚷嚷,这到底是在控告他埋了母亲,还是控告他杀了人?

  默尔索坐在被告席上,听着众人对自己议论纷纷,律师让他不要发声,他的命运由众人决定,作为被告却无法参与。

  检察官概述了他在母亲死后表现出来的冷漠,对母亲岁数的一无所知等这一系列现实,在整个预审过程中,没有流露过一丝沉痛的感情,基于此判断这不是一桩普通的杀人案,不是一个未经思考、不是当时的条件情有可原、不是一个值得诸位考虑是否减刑的罪行。

  是的,默尔索的确没有真正悔恨过,他总是要为将要来到的事,为今天或明天的事忙忙碌碌。

  但检察官却认定他没有灵魂,没有人性,他是在精神心理上杀了自己的母亲,应该判处极刑。

  默尔索成了一个死刑犯。

  他只是不愿意按照大家的想法附和的人,就像他的女友玛丽总是问他爱不爱她,默尔索的回答只有一个:说这个问题毫无意义。但他心里一定知道,只要他说爱,女朋友一定会很高兴。

  看完《局外人》,想起北岛的诗:

  对于世界

  我永远是个陌生人

  我不懂它的语言

  它不懂我的沉默

  我们交换的只是一点轻蔑

  如同相逢在镜中

  ——北岛《无题》

  《局外人》读后感(八):我不是局外人

  我不是这里的人,也不是别处的。世界只是一片陌生的景物,我的精神在此无依无靠。一切与己无关。

  15年的夏天邂逅第一部加缪的作品,16年的今天再度重温,却是不一样的感受。

  我的冷漠,我的孤独,不需要理解,也无需旁人参与。在世界这场布景里,人行过往,匆促而逝,对自己的一切有确信的把握,就已足够。

  人的一生,本就是平行线,没有人会真正想要进入或是体味你的世界。况且,对于此事还无关乎痛痒。我在自己的世界为王。

  如果一开始就认清楚了事实,大可没有挣扎的必要。就像星星消逝在白昼,鸟儿飞跃大海,人终究会死去,都一样。自然的法则既然已定,亘古长存的也就只剩下宇宙的荒诞。

  虚无,当下多少迷茫的存在。或许也是没有必要终其一生苦苦探索人性的意义,生活就是存在的具体形式。你追求的东西原来竟是自己,这时候的拥抱反倒成为了一种奢侈。

  只是想以一种被人称之为“异类”的方式生活,却是没有干预到任何人的利益、情感、周围。这样令自己舒心的生活在过去是幸福的,现在是幸福的,将来也是幸福的。

  大可不必管,留我一个在这冷漠的世界徘徊。困难的是,在某个午夜跨越黎明的时间,从遥远未来的深渊里传出悲痛的吼叫。不过也还好,短暂后又是新一天的灿烂霞光。

  对于世界的认可,难道就非得是打开心扉吗?不也一样可以享受漫天的星光洒落脸上,感受清晨泥土里大海的微风拂过皮肤,碰触金黄刺眼的阳光炙烤发丝。

  你的同情与爱,并不会为这个世界增加多一分的价值。一切都不重要。

  或许最后你拥抱了她,我的拒绝也是无可厚非。因为,至少在今天的法律上是被容忍的。

  《局外人》读后感(九):光影之间的局外人

  扣下板机的是默尔索,拉动他的手指、触动他的神经的却是阳光。

  quot;太阳晒得我脸颊发烫,我觉得眉头上已聚满了汗珠。这太阳和我安葬妈妈那天的太阳一样,我的头也像那天一样难受,皮肤地下的血管都在一齐跳动。这种灼热实在叫我受不了,我有往前走了一步……我只觉得太阳像铙钹一样压在我头上,那把刀闪亮的锋芒总是隐隐约约威逼着我……我觉得天门大开,天火倾泻而。……我手触光滑的枪托,那一瞬间,猛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切从这时开始了。”

  从所有章节来看,光成为重要角色之一,而且起到了比其他任务角色更多角度的作用。光是环境描写的一部分,情节发生的场景不仅仅是城市、建筑和房间构造这样简单,光的加入让氛围的塑造变得更加深刻。光成为重要肇事者,像默尔索所说,“我生理上的需要常常干扰我的感情”,诸如头昏眼花、昏昏沉沉这样的消极倦怠的身体状态总是伴随着强烈刺眼的阳光,并且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默尔索对那把阿拉伯人手中的尖刀的恐惧被放大,自己的理智被冲散,后来的一切便从由阳光引发的枪声开始改变。

  默尔索是一个讨厌强烈光线的人,他也是一个对关乎自己的事情抱着无所谓态度的人。在这一点和Rip Van Wrinkle有所类似,于他人,他们是生活参与者,于自己,他们是生活局外人。那么这样看来阳光或许就代表着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探知和对于自己的未来的探索。光明本身便意味着让一切幽暗朦胧的东西无处遁形,逃避光明则走在相反的方向。他同意结婚是因为玛丽想结婚,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爱玛丽,他不愿意去巴黎,不愿意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对老板的论断“这样可不利于做生意”表示不屑。默尔索的性情并不能完全被定义为“冷漠”,从他对邻居的态度可以看得出他心里的善意和恻隐之心。

  他并不是社会的局外人,他只是自己生活的局外人。

  实际上默尔索只是说出了真相。机械地生活,为了别人的意愿已经放弃考虑自己的心理体验的人并不少见。默尔索只是充当了讲出真相的人。

  摘下来所有光影的描写,想到《锈与骨》里面大片大片的光线的运用。或许都蕴含着对未来的无解,不管主观还是客观。

  “在这里,我一躺下,就可以望见天空,也只可能望见天空。我整天整天地看着天空中从白昼到黑夜色彩明暗的变化。”“还有两件事使我牵肠挂肚、念念难忘的,那就是黎明与我的上诉。”黎明是死刑犯被提走的时刻,在第二部分光又有了不一样的含义。在神父和预审法官眼中,光明是上帝的象征,预审法官在向我激昂宣讲上帝的教义的时候,“当时是下午两点钟,这一次,他的办公室亮亮堂堂的”;对于默尔索,光明到来的时刻却是恐惧到达一天中的巅峰的时刻,一切声响都好像在为他的命运预言,从夜幕落下到黎明来临,焦虑在心里膨胀,对于光明没有半分圣哲即将降临的期望,与神父宣扬的上帝不甚相关。“我”于自己的生活是局外人,上帝于“我”是局外人,神父和预审法官是局外人,在法庭上本该是主角的“我”只能冷眼观望,本该是局外人的法官、律师却大肆宣讲振振有词,这不能说是讽刺了社会的冷漠,让读者不适应的反而是他们过分的热情。所以究竟谁才是局外人,谁应该是局外人,在一层一层不同的关系层面上演绎不同的定义。

  不过最后还是没有很读懂。我们不应该为母亲哭泣,却要求仇恨的人们为我呐喊。因为每一个人的人生、命运他人都无权干涉,母亲没有理由接受哭唁;我却是传统的参与社会的观念的破坏者,所以人们对于我有着仇恨的心理?

  .好像高中语文阅读题……

  《局外人》读后感(十):默尔索的觉醒

  在看《西西弗神话》时,实在看不懂里面加缪想表达的东西,以前看到一句话:《西西弗神话》正是《局外人》的注脚,于是才开始看《局外人》。 加缪曾经把《局外人》的主题概括为一句话:“在我们的社会里,任何在母亲下葬时不哭的人都有被判死刑的危险。”也就是说这个社会需要和它一致的人,背弃它或反抗它的人都应该受到处罚。 加缪认为“荒诞,就是确认自己的界限的清醒的理性。”“荒诞的人就是与世界、与时间形影不离的人,那个不否认永恒、但也不为永恒做任何事情的人”“一个能用歪理来解释的世界,还是一个熟悉的世界,但是在一个突然被剥夺了幻觉和光明的宇宙中,人就感到自己是个局外人”。“荒诞的人”就是“局外人”,“局外人”就是具有“清醒的理性的人”。 小说里提到一句话:在入狱之初,最叫我痛苦难受的是我还有自由人意识。这就意味着默尔索其是一个清醒的理性的人。默尔索的清醒与理性在小说里面随处可见: “我想,这又是一个忙忙乱乱的星期天,妈妈已经下葬入土,而我明天又该上班了,生活仍是老样子,没有任何变化。”人去世了就是去世了,生活还是跟以前一样,为什么没有表现出悲伤,没有像社会大多数人那样表现出来就成了检察官说的“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 再比如,玛丽问默尔索是否爱她时,默尔索说“这种话毫无意义,但我似乎觉得并不爱”。 玛丽问默尔索是否愿意结婚时,默尔索说“我说结不结婚都行,如果她要,我们就结。她又问我是否爱她,我像上次那样回答了她,说这个问题毫无意义,但可以肯定我并不爱她。” 当法官问默尔索是否爱他的妈妈时,他回答说“我已经不习惯对过去进行回想了,因此很难向他提供情况。毫无疑问,我很爱妈妈,但这并不说明什么。所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设想期待过自己所爱的人的死亡。” 在监狱里面,面对时间,默尔索的意识是这样的“每个日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名字。对我来说,只有“昨天”与“明天”这样的字,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我认为默尔索是一个很可爱很诚实的人,在法庭上说出自己想说的,有什么就说什么。当法官问他对于检察官说的,有没有需要补充的。默尔索说“那是因为太阳起了作用。” 事实上确实是这样。 很真诚的话为什么没有相信? 当默尔索说“我有一个天性,就是我生理上的需要常常干扰我的感情”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事实上他就是这样想的,你认为不可理解、不可接受、觉得是无稽之谈的话,也许就是真的呢?在不知道真相之前,不要一味地下结论。想起来《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说过的那句话: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切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并非都具备你禀有的条件。同样的,当你想要评论什么人的时候,你要记着,这个世界上的人包括你自己并非了解到事情的真相。 检察官说“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作为一名读者,看到这句话感到十分滑稽可笑,一个人是否有罪竟然取决于外界是怎么看待它的,而不是事实。 默尔索说“我认为这仍然是把我这个人排斥出审判过程,把我化成一个零,又以某种方式,由他取代了我。”“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我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我的命运由他们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整个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被告却没有说话的机会,全程竟然只有法官、检察官、律师和陪审团参与。就像序言里说的那样“司法逻辑与推理的怪圈就像一大堆软软的绳索把可怜的默尔索捆得无法动弹、听任宰割,成为了完善的法律制度与开明的司法程序的祭品。”“从司法程序来看,默尔索是死于他作为当事人却被置于局外的这样一个法律的荒诞,那么,从量罪定刑的法律基本准则来看,他则是死于意识形态、世俗观念的荒诞。” 最后,默尔索说了一段话: 而我,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很有把握,对我所有的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得多,对我的生命,对我即将来到的死亡,都有把握。是的,我只有这份把握,但至少我掌握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我以前有理,现在有理,将来永远有理。 好像刚才这场怒火清除了我心里的痛苦,掏空了我的七情六欲一样,现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他说我对自己很有把握,我将永远有理,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这就是加缪所说的荒诞产生于人类呼唤和世界无理性沉默之前的对峙,默尔索的觉醒,完成了荒诞的第一个阶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