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局外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局外人读后感10篇

2018-04-26 21: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局外人读后感10篇

  《局外人》是一本由[法]加缪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局外人》读后感(一):你不一样,你就有罪

  加缪的《局外人》的“局”之一字就用得极妙。像鲁迅的无人之阵,也像钱钟书的围城。睁大双眼,是无论如何看不到这个“局”在哪里的,但一口口吸入的,都是身处其中的空气味道。有时候,似乎可以挣开这件束身衣,可大多时候,皇帝的新衣好像明明白白落在了众人眼中,而自己压根看不到。现在想想那个皇帝的心情实在恐怖,众人在周围喝彩,自己却心慌忐忑得简直要死。 这个“局”平日里是隐身的。所以,作为主人公的默尔索活得还不咸不淡,没有那么好也不至于那么糟。母亲在养老院去世,默尔索也并不清楚她死亡的时间。母亲故去的时候年纪有多大,默尔索也搞不清楚。为了安葬母亲需要请个假,默尔索认为:“这并不是我的错。” 长途颠簸,默尔索觉得烦、觉得累,懒得说话。不想看到母亲的遗容,原因也是说不清楚。 守灵时困劲上来,因为喜欢就喝掉了牛奶咖啡,因为无伤大雅抽了支烟。 第二天和女友约会,看电影、做爱,解释话语没有说出口,因为“说这个毫无疑义,反正,人总得犯点什么错。”一个无聊至极的星期天,从早到晚。生活仍是老样子邻居雷蒙请他给女友写信,就写,怎么都行。雷蒙要求他为自己和女人纠纷作证,就做,怎么都行。老板询问他是否愿意去巴黎工作,他觉得实在是可有可无,因为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理由改变自己的生活,并不重要。女友问是否愿意结婚,他回答结不结婚都行。 这样的生活应该可以就这样一直过下去。与他人无碍,与自己无害。默尔索既不想要卷入别人的生活,也不希望把自己在生活中卷入。就像一个站在岸边的人,脚被打湿了,但身上又并没有穿着泳衣,进还是退,别人看不出来,他自己也未必就清楚。 换言之,默尔索是一个边缘人一个另类。在社会、生活、人群凡此种种的现实存在里,默尔索似乎在,也似乎不在。世人百态可以被他看见,也可以被他看不见。在是与不是,可与不可之间,没有一个明晰的界限摆在那里,没有一定要,也没有一定不要。所谓的边缘只是默尔索和众人的某种隔膜,即使是这样的边缘,在默尔索那里也并不存在。他是模糊的、游移的、飘忽的、灰色的,人们抓不住他,他自己也抓不住自己。 可是,他被一起凶案抓了回来,当向雷蒙寻仇的阿拉伯人拿着刀对准了他的时候,他扣动了扳机。 持久的审讯开始上演,养老院院长门房、养老院的老人、邻居养狗的老头、女友、雷蒙……“这就是这场审讯的形象,所有一切都是真的,但又没有任何东西是真的!”检察官历数默尔索的种种罪恶,所有的言行都成为十恶不赦的罪状,甚至就连预审过程中默尔索没有表达沉痛感情也成为指责和讨伐的重点。 因为默尔索和“我们”不一样。所以,没有灵魂、没有人性。这样的灵魂黑洞“正在变成整个社会有可能陷进去的深渊”,所以,要坚决绝对个人宽容——要取下此人的脑袋。 因为默尔索不承认这个社会的基本法则麻木不仁,取下他的脑袋就是遵循上天的旨意。 监狱中的默尔索想逃,跳出那不容触犯的规矩,但这样的非分之举早就被无情的机制牢牢钳制在掌中。就像他之前对去不去巴黎的回答,这些雄心壮志事实上并不重要。都是无谓的挣扎和妄想。这个社会对人的评判冷硬得就像牢房的墙壁一样严峻无情。默尔索拒绝指导神甫,拒绝皈依上帝。神甫气得发抖,因为拒绝他的人无一例外都是被判了死刑的。神甫以父亲自居的姿态彻底激怒了默尔索。默尔索终于第一次发出了他的控诉与呐喊,“他们所选择的生活,他们所确定命运,他们所尊奉的上帝,对我又有什么重要?” 当然,行刑的那一天,一群看客会来,他们会大声地咒骂,发泄仇恨,你凭什么和我们不一样? 你不一样,你就有罪!

  《局外人》读后感(二):我眼中的局外人

  某日,我于一友人漫步于沱江河畔。漫步之余,我谈及自己近期读过的一本小说《局外人》,以及书中主人公墨索尔。友人道,他是一个反社会的人物。当时,我并没有深入下去,因为,我对这本书还没有一个深刻认识。而如今我却有了怎样写好这篇读书感受想法了。

  昨晚入睡前,灵光忽地一闪,我终于知道那位友人当初的看法中的一个错误在哪,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着手写这样一篇读书感受了。“反社会”,是基于对社会的参与愿望得不到现实时,而引发的一种应激反应。然而,《局外人》中的墨索尔显然不是因为对社会参与愿望得不到满足,而是压根就不知道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那批天盖地的惊人之语——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楚。冷漠、无情?这或许是我们的第一感觉;可过段时间,我们会觉得这个有这样的感觉的人其实对时间的概念不清楚。为什么不清楚,因为人生一旦没有存在的意义,那么那些所谓的时间概念又何必知道的清清楚楚呢?

  墨索尔无疑就是此类中人。因此,在日后的表现里,墨索尔的“冷漠”,并非出于对于其自身的“反社会”人格,而是因为人生无意义而显现的浑浑噩噩。有一个场面让我记忆深刻:殡仪馆的那人对我说了句什么,我没有听清楚。这时,他右手把鸭舌帽帽檐往上一推,左手用手帕擦了擦额头。我问他:“怎么样?”他指了指天,连声道:“晒得厉害。”我应了一声:“是的。”过了一小会儿,他问我:“这里面是您母亲吗?”我同样应了声:“是的。”他又问道:“她年纪老吗?”我回答说:“就这么老。”因为我搞不清她究竟有多少岁。这里,其实也是透露着墨索尔对于时间概念的淡漠

  存在,体现在对时间以及空间敏锐感知;体现在对社会积极参与与付出,而这也就是所谓的意义。时隔许久,可我依然觉得亚里士多德说的那句——人是天生社会性动物,是那么深刻。因此,人的存在有着强烈的社会功能。哪怕是所谓“反社会”人士,依然对其身处的社会、世界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可是,墨索尔却不然。他是一个.......我找不出一个形容词能够去形容他。说是“行尸走肉”可他依然拥有自己独特的灵魂,只不过丰富与否,我不可知;说是“披着人皮的人”,语法上却总觉得别扭。墨索尔只能是墨索尔,没有能够替代他的一个词了。

  在读完《局外人》时,书还附上了翻译此书的名家柳鸣九先生所撰的一篇导读。然而,我粗读其文,便掩卷而思。在此之后,我所摘录一些书评都从“司法腐败”这一角度分析这本著作。可是,这并不是最本质、最深刻的。虽然,我们或许都会对那场审判记忆犹新,但是,吸引人的不在于这个作者所借来的“公共场所”。而我看到的几篇书评或读书感受都将该书第二部分的审讯作为了主体,以至于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对当时司法体系批判。从这个角度解读,这本书的经典又将下跌几个层次,这本书也就成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可正如我说得,这本书故事简单内涵却一点也不简单。

  不知道读者是否对这几句话印象深刻呢?“我控告这人怀着一颗杀人犯的心埋葬了一位母亲”、“他把我化为了一个零,又以某种方式,由他取代了我。”、“人们好像是在把我完全撇开的情况处理这桩案子。所有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我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及“将来的事,将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既然都要死,怎么去死、什么时候去死,就无关紧要了。”

  可以看出,这部小说其实并不是简单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而是有着当时产生的“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子。加缪怀着对人的关怀,以及罗素所谓的“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而写下的一部作品

  《局外人》读后感(三):拿什么断定他人的灵魂

  看完以后,马上又不断地翻回前面,不断得重复书中描写场景。脱离本书导读,冲击到我的全然不是加缪对于整个司法的控诉。我注意到了一点,我反复在思考,最大的感触在于,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的灵魂与生活,永远不要以自我的眼光去审视别人的生活与灵魂。人,其实连自我的灵魂的认知的都是有限的,又以什么谈了解、深知别人的灵魂与生活?

  令人发笑的不单单是人们以"我”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流泪而判定“我”是多么的冷酷无情,更让我感觉可怕的是“我”在餐厅遇到的那个机械小女人,她同样站在了证人席。加缪没有给予这个女人证人说辞的描写,但她站在那里,作为社会的一个审视点,站在那里。他仅仅是坐在“我”的对面吃了一顿饭,她以什么来断定“我”的灵魂?

  同样,沙拉马诺与他的狗,这是他们的生活,旁人所看到的永远只是片段,拿什么去评判是否悲哀?想起了余华在《活着》里讲过,“生活乃是自我感受,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

  当生活等同绝望,死亡即是解脱,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你、我、他,有什么重要的?一切并没有什么区别,每一种生活状态并没有什么差别。“我”不爱母亲吗?"我"不愿意活着吗?“我”不喜爱生活吗?“我”没有情感吗?是在审判中掠夺了一切。

  任何的了解都是在细微的交叉中获得的,请停止狂妄的断定。

  《局外人》读后感(四):荒诞的人

  一本据说是揭示现代司法罗织罪名邪恶性质的小说。建议法律、犯罪心理和人性感兴趣的读者一阅,由于作品开头加缪采用了生活化的叙事方式,故事线条单一,所以读起来会觉得是流水账,但其对于心理活动周边环境刻画都非常细致

  与书序所提倡的某种“主流思想”相比,我个人倾向接受默尔索是个真正可怜的人。他一辈子活在一种冷漠的无所谓中,没有精神寄托,对一切事物都抱着得过且过态度,而正是这种浑浑噩噩的生活理念引发了他后来的悲剧。可以说,他是加缪描述荒诞社会的重要中心

  当然,本书并不是仅仅满足于揭示司法上的混乱,我想作者更想表达的是他对虚无主义的一种思考。话不多说,本书没有对与错,也没有普世价值观,不过可以自己悟。

  .S.我看书的时候一般会先看序的

  《局外人》读后感(五):淡然的超脱

  默尔索,一个淡然超脱、温良柔顺、老实本分,对社会、对人群没有任何进攻性、危害性的过失犯者。却被司法当局荒谬的以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伤心哭泣为由无限的上纲上线,将默尔索本人置身事外的审判,并处以死刑。这个淡然超脱的人,最终也看透了世事,淡然的去走向死亡。

  对于世界,我们总是无可奈何的去适应,纵使想改变,却也总是无能为力,每个人都平凡的活着,有不甘平庸,有自视甚高,有富甲天下,有穷困潦倒,然而世界仍是这般的真实,这般的无情,改变的仍是作为个体的自己。既然这般,人作为生命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是为了去迎接死亡的到来呢,还是为了绽放绚丽呢;是为了去走向死亡,还是为了去绽放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对结果我们总是无可奈何,而过程却也是那般的相似,却又那般的不同。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么有意义,但人却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创造未来,活出各自的精彩,或许这就是人存在的意义了。至于怎样活出自己的精彩,却也是个体的自由,但无论哪般,都是精彩!

  最终我们还得去面对死亡,无论是真切的,还是被荒谬的判处的死亡。当我们生命走到尽头,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这生命历经一生最后走到了归宿而感到高兴,而不应该是伤心。论世间诸般世事,或愉快痛苦,都已成为过去,一生的经历也已走到终极的宁止,无论如何也该归于尘世,或许会开始下一次生命,或许永远的脱离苦海,这难道不值得为之庆祝吗?

  这世界如我般真实,若活出真实的自我便是局外人的话,那愿永远这般。纵然对世界无可奈何,却可以坚持自我去生活,去活出属于自己的世界。

  《局外人》读后感(六):一个局外人

  说实话,不知道是不是译者的个人理解与我的理解有些偏差,我认为默尔索是一个有些反社会的人,他对什么都无所谓,自己的母亲死了也只有不耐,并无太多伤心,对待爱情也是玛丽想结婚那就结婚,不知道避开有害的人雷蒙,我是认为从译本来看默尔索的结局是很不公道的,但却让人无法为他反驳,毕竟法官说的都是事实。一开始看到默尔索知道自己的母亲去世以后表现得只有无所谓,还想着自己去料理后事的路途遥远麻烦时,我就很厌恶默尔索,正常人辛苦抚养自己长大的母亲不都该有深刻的爱与依赖,而不是不耐。我不反对默尔索将母亲送去养老院,但默尔索的心境真的令人作呕。默尔索真的是一个局外人,不仅在法庭上被告诫不要发言,在社会上也是个另类,他怎么就没有一丝趋利避害心思呢?正常人遇到雷蒙这类"麻烦人"不都该远远避开,他倒好,跟雷蒙做朋友,还给雷蒙出谋划策,难以理解。毫无疑问,默尔索是一个超脱到极致的人,一切都显示默尔索是一个有些奇怪的人,像默尔索这类人在当今社会是难以生存的。看了译本最后译者自己的理解,认为还不如自己去学法语后再看一遍原著,译者的想法前后有矛盾,关键部分说得模糊不清,不是很喜欢这个版本。

  《局外人》读后感(七):加缪:荒诞与极端虚无主义

  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一定的社会经验,一定的文学素养,用上一天的时间好好的感受一下这一场荒诞虚无的盛宴。不了解加缪的人读这本小说会相对吃力,当然阅读完之后,再加上柳鸣九先生后面的导言的话理解会相对更深。 此前在我的哲学启蒙书《大问题》当中对加缪有了简单的了解,作者经常提起加缪以及他的另一本著作《西西弗神话》,知道加缪持荒诞哲学,虚无主义的观点,今昨两天(主要是今天)深深的体会了他的文字中的那种荒诞、虚无、绝望的感觉。 这本著作是我继《大问题》之后接触的第一本有哲学思想体现的书,深知自己文学素养、哲学素养等都比较欠缺,所以在看本书的时候在努力的尽可能的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当然我也经常偏离,甚至走向相相反的方向。 在读小说第一部分,也就是主要讲述默尔索请假去养老院参加母亲的葬礼、与前同事玛丽成为恋人、与“品行不端”的雷蒙做朋友然后偶然发生里命案的这部分,从这一部分能感受出默尔索这个人的性格、为人、人生观等,借用柳鸣九先生在导言中对默尔索的表述就是:这样一个淡然超脱、与世无争、本分守己、温良柔顺、性格内向、感情平淡、冷淡孤僻、不讲规矩、不通人情、不懂规矩、作风散漫、放浪形骸、庸庸碌碌、浑浑噩噩、无志气、无奋斗精神、无激情、无头脑、无出息、温吞吞、肉呼呼、懒洋洋的人。这一群的形容词对默尔索这位悲剧人物表述的再也恰当不过了。就是这样的一位“极端虚无主义者”、“最安静的绝望者”却也成为了悲剧的核心。 默尔索对所有涉及自己的处境与将来需要加以斟酌的事物,都采取了超脱淡然、全然不无所谓的态度,在面临做出抉择的时候,从来都是将同一类口头语:“对我都一样”、“我怎么都行”。他对待玛丽,很叫他喜欢的玛丽建议他俩结婚时,他就是这么不冷不热作答。即使事关自己的生死问题,他的态度也甚为平淡超然,他最后在法庭上虽然深感自己在精神上与人格上蒙冤,并眼见自己被判处了死刑,内心感到委屈,但庭长问他“是不是有话要说”时,他却是这样反应的:“我考虑一下,说了声'没有'”,就这么让自己的命运悲惨定案。 我想小说最精彩的部分,毋庸置疑是第二部分的最后部分,它十分精彩地写出了默尔索最后拒绝忏悔、拒绝皈依上帝而与神甫进行的对抗与辩论,在这里,他求生的愿望、刑前的绝望、对司法不公正的愤愤不平、对死亡的达观与无奈、对宗教谎言的轻蔑、对眼前这位神甫的厌烦以及长久监禁生活所郁积起来的焦躁都混合在一起,像火山爆发,迸射出像熔岩一样灼热的语言之流,使人得以看到他平时那冷漠的“地壳”下的“地核”状态。 (小说精彩部分摘录: 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好像我身上有什么爆裂了似的,我扯着喉咙大叫,我骂他,我叫不要为我祈祷。我揪住他的长袍的领子,把我内心深处的话,喜怒交迸的强烈冲动,劈头盖脸地朝他发泄出来。他的神气不是那样地确信无疑吗?然而,他的任何确信无疑,都抵不上一根女人的头发。他甚至连活着不活着都没有把握,因为他活着就如同死了一样。而我,我好像是两手空空。但是我对我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比他有把握,对我的生命和那即将到来的死亡有把握。但是至少,我抓住了这个真理,正如这个真理抓住了我一样。我从前有理,我现在还有理,我永远有理。我曾以某种方式生活过,我也可能以另一种方式生活。我做过这件事,没有做过那件事。我干了某一件事而没有干另一件事。而以后呢?仿佛我一直等着的就是这一分钟,就是这个我将被证明无罪的黎明。什么都不重要,我很知道为什么。他也知道为什么。在我所度过的整个这段荒诞的生活里,一种阴暗的气息穿越尚未到来的岁月,从遥远的未来向我扑来,这股气息所过之处,使别人向我建议的一切都变得毫无差别,未来的生活并不比我已往的生活更真实。他人的死,对母亲的爱,与我何干?既然只有一种命运选中了我,而成千上万的幸运的人却都同他一样自称是我的兄弟,那么,他所说的上帝,他们选择的生活,他们选中的命运,又都与我何干?他懂,他懂吗?大家都幸运,世上只有幸运的人。其他人也一样,有一天也要被判死刑。被控杀人,只因在母亲下葬时没有哭而被处决,这有什么关系呢?萨拉玛诺的狗和他的老婆具有同样的价值。那个自动机器般的小女人,马松娶的巴黎女人,或者想跟我结婚的玛丽,也都是有罪的。莱蒙是不是我的朋友,赛莱斯特是不是比他更好,又有什么关系?今天,玛丽把嘴唇伸向一个新的默尔索,又有什么关系?他懂吗?这个判了死刑的人,从我的未来的深处……我喊出了这一切,喊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已经有人把神甫从我的手里抢出去,看守们威胁我。而他却劝他们不要发火,默默地看了我一阵子。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他转身过去,走了。 他走了之后,我平静下来。我累极了,一下子扑到床上。我认为我是睡着了,因为我醒来的时候,发现满天星斗照在我的脸上。田野上的声音一直传到我的耳畔。夜的气味,土地的气味,海盐的气味,使我的两鬓感到清凉。这沉睡的夏夜的奇妙安静,像潮水一般浸透我的全身。这时,长夜将尽,汽笛叫了起来。它宣告有些人踏上旅途,要去一个从此和我无关痛痒的世界。很久以来,我第一次想起了我妈妈。我觉得我明白了为什么她要在晚年又找了个“未婚夫”,为什么她又玩起了“重新再来”的游戏。那边,那边也一样,在一个个生命将尽的养老院周围,夜晚如同一段令人伤感的时刻。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了解脱,准备把一切再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我也是,我也感到准备好把一切再过一遍。好像这巨大的愤怒清除了我精神上的痛苦,也使我失去希望。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他的“地核”也许有不少成份,最主要的就是一种看透了一切的彻悟意识。他看透了宗教的虚妄性与神职人员的诱导伎俩,他的思想与其说是认定“上帝已经死亡”,不如说是认定它“纯属虚构”,“世人的痛苦不能寄托于这个不存在的救世主”。用他的话来说,他很想从监狱的墙壁上看见上帝的面容浮现,但他“没有看见浮现出来什么东西”,因此,他拒绝承认上帝、拒绝神甫一切的说教当做维护真理之举。他也看透了整个人生,他认识到“所有人无一例外都会被判处死刑,幸免不了。”;他喊出的这句话几乎跟巴斯喀在《思想集》中、马尔罗在《西方的诱惑》中关于人的生存荒诞性的思想如出一辙;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与所见所闻,深知“世人活着不胜其烦”,“几千年来活法都是这样子”,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尴尬与无奈有清醒。默尔索在感受人的生存荒诞性的同时,又面临着人类世俗与社会意识形态荒诞的致命压力。这是他双重悲剧的要害。 加缪深刻的揭示了现代司法罗织罪状的邪恶性质,法律机器运转中对人性、对精神道德的残杀,以独特的视角对现代法律荒诞的审视。

  《局外人》读后感(八):听着吉森信的《故乡的味道》看完的《局外人》

  看此书的时候听吉森信的《故乡的味道》会非常惬意,更别有一番滋味。

  读书和看电影的时候,我是讨厌浏览书的前言或者一些影评书评之类的,因为它们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理解,会把我诱上他们的道路,然后变成他们身后的人儿,所以我习惯于把所买书的前言都统统撕掉,除了作者写的,其余的一律不要。

  首先,我读书是为了遇见自己,完善修补自己。

  其次,我不想看那些类似高中作文之类的前言,什么中心思想啦,作者想表达什么啦,小说的结构寓意呀。全部都是扯淡的,弄得像是比作者自己还了解。甚至还要整出一套数学公式来,仿佛套着他着公式就能写出比作者还好的书来。

  想起《尘与雪》里的一句台词“鲸鱼不唱歌是因为它们有一个答案,它们唱歌是因为他们有一首歌” 我喜欢独立地读书,感性地读书,读完之后,随便写写东西。一来是多写无害;二来是日后看看曾经的自己多么煞笔。

  读这本书的时候,像是踩到了爱丽丝的兔子洞,丢掉了现在所有的记忆,深陷进去了。如整个世界只剩下了我和书中的那个“我“一般,我静静地跟着”我“走着,过着一样的生活,诉说着同样的事情;我们都把椅子转过来反坐,看着窗外的景色。

  如果这本书能够长一些就好了,享受总是短暂的,骤然逝去。

  为什么世俗容不下单纯和诚实呢?总是那么烦躁躁的,所有人都在讲话,都让你去聆听他的声音。他们污言秽语也好,诚恳真挚也好,但总是在围绕着自己,打扰着别人。乱哄哄的一团又一团的。讨厌至极,真想把所有的人都抓起来,关进笼子里,扯掉他们的遮羞布。不准说话,不准讨论,只管吃桃子和交媾。难道我们现在的生活要比笼子里的生活更加的有意义吗?无非都是这样。

  忽然想起了两位曾经帮助过我的前辈,他们的教导便是让我遵从“公式“,仿佛一切文学全是数学题,都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如果稍有偏差就要重新来过。一切的行为也都是有原因后果的,必须符合他们或者世人的观念,偏离轨道就被pass掉。不能出格,只能按着前人的步伐行走,终究也是只能做别人的跟随者。虽然两位前辈身上会有可借鉴之处,但时间久了,只会在寻求自我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渐渐变成了别人。这可不是我想要的。

  跳出来,从圈子里跳出来。做自己,即使招人讨厌也没有关系。

  因此我喜欢看先行者的书,从圈子里跳出来的作者的书,他们总是独特的,能够令我启发的。所以,他们身后的,众多跟随着的书,千人一面,只能供消遣。

  萍水相逢就不要谬托知己了,更别舐皮论骨。因为你能看到只是客观,压根都没走人心里去呢。况且“人甚至不能了解自我本身”。

  最后想起黑塞一句话“人生十分孤独,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另一个人,每个人都很孤独。“

  还有想再读一边《人间失格》了。

  《局外人》读后感(九):为了扯下这荒谬世界的遮羞布 ——评《局外人》

  一个老人,与妻子磕磕绊绊过了几十年后,妻子死了。为排遣寂寞,他养了条狗为伴。狗儿不甚听话,在日常生活中他常常打骂它。但有一天,狗儿跑丢了,他仓皇无助,甚至在夜里默默饮泣。

  一名检察官,以捍卫道德、匡扶正义为己任,在工作上勤勤恳恳,甚至到了忘我的地步。在一次又一次的庭审中,他用巧妙的雄辩将那些双手沾满鲜血、道德败坏的罪犯绳之以法,甚至送上断头台。

  一个男人,他面容阴郁,沉默寡言,独自居住,没什么兴趣爱好,只有两三个朋友。当他人对他表现出热情、友善时,他几无反应;和一个女人保持肉体关系,却对她直言并不爱她,但若她想结婚,他无所谓,可以奉陪;他将母亲送进疗养院,长年不去探望。在母亲死后,奔丧时他一不瞻仰遗容,二不悲伤哭泣,甚至在回来的第二天便和女友一起去海边游玩,做爱,看喜剧电影。他在海边开枪杀死了一个和他只有几面之缘,可算是陌生人的人。在开了一枪将人撂倒后,又对着毫无抵抗力的身体连开四枪。

  这三个人中,你会对哪一个望而生厌?

  答案似乎毋庸置疑。

  最近在福州,发生了这样一起真实的案例:一名公交车司机开车撞倒了一对母女,他下车查看了一番后,又上了车,在车上乘客和围观群众的惊叫声中倒了一把车。然后在新一轮的呼喝阻拦声中将车又往前驱动了一把。这一番举动的后果是:母亲被多次碾压后当场身亡,女儿重伤。而这名冷血的司机,则被愤怒的围观群众暴打,送医院数天后亦不治身亡。

  加缪这本《局外人》中的男主角默尔索先生,即是上文提到的第三个男子。他和这名公交车司机看起来是如此冷漠阴郁,不具备正常、积极的人类感情,而且对基本的道德准则,甚至生命都缺乏应有的尊重。默尔索说话、行事时流露出的那股子理所当然的味儿,尤其令人反感、激怒。在阅读至第一部尾声时,我甚至一度将他定性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

  是的,人们有权愤怒。但人们有权以正义和道德的名义剥夺他们的发言权,取走他们的性命“以正清明”吗?

  我给了默尔索的生命一次发言的机会。他再次开始叙述自己的生活,这一次,我看到了一个无比理智,绝对忠于自己内心感受的人。

  为什么将母亲送进疗养院?因为我们的情感、生活早已隔绝,相顾无言,而且我无钱雇护工照料母亲。

  为什么不瞻仰母亲遗容,不哭泣哀悼?母亲已经死了,谁都会死,见或不见,没有意义。而且天气实在太热了,我一夜没睡,又暴晒了一路,太过疲惫了。

  为什么在母亲死后第二天就玩乐?我只是在过自己的生活,用自己的方式放松。第二天又要上班了,我又得辛苦工作一整个礼拜,我需要放松休息。

  为什么杀那个男人?那天我已经被太阳晒晕了,而且对方拔出了刀,我感到了威胁:他之前砍伤了我的朋友。

  为什么在开了一枪后还要再开四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太阳,这热气腾腾的沙滩,这个人,他们将我的生活毁了,我感到愤怒。

  是的,这样的答案缺乏人情味,令人下意识地反感。但抛开这所谓的“道德评判意识”,我们能说在开那一枪之前的默尔索有罪吗?不,他只是完全弃掉了一般人生活在这世上会佩戴的伪装面具。如果撕掉了这张面具,其他人又会比他高尚多少呢?萨拉马诺,那个养狗的老头,他和妻子仅仅是因为习惯使然,凑合过了几十年。他的那条狗,满身疥癣,他平时对狗非打即骂,肆意虐待、凌辱。虽然在狗跑丢后他深夜哭泣,但当别人告诉他可能要用钱将狗赎回时,他喉咙深处迸发出的是怎样的咒骂啊!“要为这脏货付钱!啊!让它去死吧!”不,他不爱任何人,也不爱他的狗,他只爱他自己。本质上,他和默尔索一样。

  而那名检察官呢?他自诩以捍卫道德、匡扶正义为己任,却只因默尔索是案件中他要对付的人,而且看似冷漠无情,他便要置其于死地。他花了大量精力,用滔滔雄辩在法庭上事无巨细地展现了默尔索在母亲葬礼上的一举一动,在陪审团心中植入了其冷酷无情的形象,可却罔顾谋杀案本身的来龙去脉与细节。整个庭审中,没有对死者同伙的传唤与讯问,对现场死者手中的利刃也视而不见:他根本不在乎事实,他只要默尔索死!那句铿锵有力的控诉“我指控这个人在埋葬母亲时怀有一颗杀人犯的心!”令我感到一阵从骨髓中透出的凉意:他根本是个根据自身喜恶草菅人命的刽子手。默尔索的我行我素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无害,可他的却杀人于无形,他比默尔索可恶一万倍。

  可是这样的人在书中、现实中何其多啊!养老院的院长、门房,默尔索的律师,预审法官,陪审团成员……他们的敌意与偏见一起扭成了一股绳索,套上了默尔索的脖子,将这样一个罪不及死的人的明天和希望完全剥夺,然而他们却在扬扬得意,仿佛自己是正义的复仇天便。他们对默尔索的厌恶,实际上是对真实人性的恐惧,因为在他身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从未彰显在人前的真实人性。难道他们全都母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相敬相爱,朋友热情真诚吗?!算了吧!大家不过都在心照不宣地互相欺骗,甚至自我欺骗罢了!只要围起用鳄鱼的眼泪、假意的哀伤、虚伪的笑容、刻意的行止所织就的遮羞布,人就可以在这样一个看似美满,实则荒谬的世界上堂而皇之地生活下去,理直气壮,却又浑浑噩噩,甚至死时依然执迷不悟!

  在上文提到的那起公交车命案中,每一个对司机施以拳脚的人其实都和那名检察官一样,自以为是正义和道德的倾向,但其实都只是假借正义道德之名,逞一时意气,有些人甚至是借此发泄自身压力与愤怒的暴民!也许那名公交车司机只是吓昏了头,心神俱丧以至于行止失当,也许他只是试图挪开车轮,也许……退一万步说,哪怕他真的冷血无情,也有清述事实,为自己申辩的权利。无论如何,他也不该以这样的方式被夺去性命!这种行为,才是对生命和尊严赤裸裸的践踏!

  加缪用他的笔尖锐地划破了那块遮羞布,以默尔索的死试图唤起人类对这荒谬世界的知觉。可又有几人能真正剖开自己的灵魂,给它来个彻底的手术呢?他致力于摧毁的这个世界,到何时才会真正坍塌?我们每个人都该在深夜扪心自问:我是否在对加缪的文字大加溢美之辞,对荒谬世界大施批判之后,依然在第二天紧紧攥着自己的遮羞布?那个公交车司机的灵魂,何时才能安息?

  文/曹怀宁

  《局外人》读后感(十):打开《局外人》三种的方法

  “妈妈一定感受到了解脱,因而准备再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哭她。而我,我现在也感到自己准备好把一切再过一遍。”——《局外人》

  坦白说不知道该从什么角度来谈加缪,也不知道该怎么聊这本书,所以借鉴之前看马原的讲义,他说的是一个小说的9种写法(或者叫死亡的9种写法?记不清了),写写读《局外人》的三种方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局外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