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上课记2》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上课记2》的读后感10篇

2018-08-12 05:1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上课记2》的读后感10篇

  《上课记2》是一本由王小妮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336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013-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上课记2》读后感(一):尴尬青春

  起初知道王小妮是看到她在南方周末文章贫寒影响》,被那句“他在用身体的损耗来呈现生命:我没有辜负岁月时光,我没有浪费它”触动到。这本书出了后就立马买下。说实话,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些沉重,并且总感觉在自怜,不仅仅因为自己也是这些迷茫90后的一人。我不是在寻找感同身受,而是想看看同样年纪的人,有着怎样不一样生命力以及在怎样选择。正如她所说,我们过早地沉重,大学用各种证书来填充安全感实用主义嘲笑理想主义,因为后者无力生存。可是每当看到那些死气沉沉面孔昏暗眼睛,就好怕自己也变成了那个样子。可抵触越多的人,越痛苦不是吗,尤其是她还那么清醒无力着。甚至有时候,连不高兴这件事都得麻木一下,否则真是难过啊。还是那么强烈地想去追求独立自由,先经济独立,然后人格独立,但那又无意形成了对父母伤害,你的独立意味着他们不被需要和在更广阔世界下的渺小被忽视。所以这真是个很尴尬的年纪,只能在暗自努力中等时间滑一切了。

  《上课记2》读后感(二):意兴阑珊的课后

  一边读着这本《上课记2》,一边回忆读《上课记》时的印象,但总觉得有点别扭。到底是哪里别扭,一时间说不上来。等到把《上课记2》读完了,翻出《上课记》再读,前面的感觉才逐渐清晰起来。

  《上课记》中作者王小妮是作为一名诗人走入了大学课堂,这时的她对大学教师这个职业既感到陌生,又略带有一点兴奋同时还有一些自信内容。正因如此,在她的记录中,无疑可以看出她对于教学憧憬,当她看到学生成长时,她体会到了自身所创造成就,她收获了来自学生的信任,她尝试拿出自己的书籍言语思想与自己的学生交换交流与交心。所以,在《上课记》一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一种怀有憧憬的情绪。然而这本《上课记2》中,这种颇具积极的憧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迷茫甚至让人感觉有点失意沮丧。正是上述的原因让我在阅读过程产生别扭的感觉,嗯,与其说别扭,到不如说是感受到了作者字里行间的消沉

  本来从这本书的题目来看,既然命名为“上课记2”,可能会盼望将来还能做成一个系列,即后面还会有“上课记3”、“上课记4”……然而这个2就已经是终结了!王小妮辞去了教职,离开讲台——虽然这是属于她自己的选择,但毕竟在同行的行列中又少了一位名人

  在这本《上课记2》中,王小妮似乎让出了主导地位,而把更多的笔墨倾注在了她的学生上,我们在她的笔下看到被叫做“吃货”却毫不介意的90后,看到了青年人强势社会中的孤立无助,看到了青年人的迷茫和冲动,看到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或辛酸或哀婉或无奈的故事。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其实并不应该被看做是《上课记》的第2集,而应该是一部创作风格情感基调与《上课记》都不同的《下课后》。

  在《上课记》中,王小妮曾经说过要在学生身上投入更多的情感。我当时读到这里时,既感动忧虑,因为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只是学生生命中的一个中转站,敢于投入更多情感的教师一定是最责任感的教师,而让我担心的是这样的老师如果不懂得用提高理性平衡自己的失落感,会很快陷入迷茫和沮丧之中。虽然,在书中她并未说明自己离开的原因,但一切都在她的记录中了——现实社会对学生的制约,学生的麻木和无所适从,教师生活的枯燥与令人窒息的束缚

  曾经有人研究过,一个好的老师要想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要经过最少十五年的时间,王小妮并未超越这个时间的束缚,她遭遇了与教育的七年之痒。在这七年中,由于两本上课记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从满怀憧憬到伤情失落的过程,可以看到从丰满理想骨感现实的滑落。然而,我们又能说什么?

  如果我们细心考察一下,在本书中的学生经历的话,我们会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是远离家乡,只身在海南大学学习,而且往往都有一段令人伤情的故事。这不禁让人想到,作者本人也是远离家乡,只身在海南大学教书,而且也有过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到底是,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一位可以倾诉长者,还是作者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这些的年轻人,这恐怕就很难说清楚了。

  最令人遗憾的是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王小妮的忧虑、伤情、困惑、沮丧……唯独没有看到的是“她的成长”。在学生面临成长的关键时刻,教师有责任为他们指路,然而当一位教师同样迷路却束手无策时,他能够提供只能是一声或数声的叹息而已。

  在《上课记》的评论中,有人提到了《死亡诗社》,这部电影我看过,还看过号称“女版死亡诗社”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然而我更想推荐给作者的是另一部用诗歌教学的女教师的故事——米歇尔·菲佛1995年主演的《危险游戏》(《Dangerous Minds》)。

  《上课记2》读后感(三):静静倾听那年轻心脏跳动

  读王小妮的《上课记2》很亲切,因为那也是我一直想了解地方,一个人当你没有那么近距离去感受那个氛围的时候,你总会对它产生各种幻想,总会去设想假如自己在那里的样子,会是什么状态,所以翻阅这本书是迫不及待的。

  《上课记2》是王小妮老师对自己在2011年和2012年教课过程中所感所受的一种记录,一位教课老师能够细致到如此,甚至连学生的作业也归集整理,可见是多么的敬业人生要是能够遇到这样的恩师,一定也是很幸运的事。

  写到这里我一下子想起了自己在外就读时的一些事,那时还小,每天学业很重,而且自己又偏科,文科不错理科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当时没办法就是恶补,记忆中有一次要放寒假的时候,临近期末考试,自己买了几个馒头,然后弄点辣椒酱,与几个同学约伴学通宵,后半夜实在熬不下去时就吃凉馒头沾辣椒酱,记得熬了几夜,可是成绩还是不理想,那时就想这学习真不是人做的事,是谁非得把知识弄得那么复杂,让人每天不停地背公式,绕着弯算结果,还有的是那时老师都是上完课就走人,基本找不到老师会那么细心的去关心你的成长,甚至在乎你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的作业挨个批注,如果人生求学阶段能够遇到这样一位恩师,那一定会影响到你,甚至对未来的憧憬和选择。

  还记得那段时间对于我来说是灰暗的。后来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我也放弃那个学校,半道转了学,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所陌生的学校,还记得很多年以后我一直都会做同一个梦,就是梦见自己拼命的学习,但是一走进那个学校,就发现自己身边的人都很陌生,发下的考卷离谱,一道题都看不懂,紧张、流汗、惶惑悲戚,直到惊醒。或许就因为有这段经历吧,我一直对学习有着特殊情结,这也是我一直读书,是家里读书最多也是最久的一个。很可惜的是,我一直没走进我向往的大学,这也是我一辈子对上课的怀念其实比遗憾还多。

  如今时代不同了,90后的孩子都走进了大学的校门,他们的所思所想与我们那时又是不一样的,就像朱大可说的:“在一个喧嚣的时代,没有人会如此使用教学听诊器,静静地倾听那些年轻心脏的跳动,看到‘在生活角落里,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而王小妮确实如此耐心友善对待他们,感受他们的疼痛喜悦,忧虑和希望。这才是中国应该存在的教育,因为这样的教育才会让孩子们在痛苦时不恐惧,无助时不迷茫,失落时不沮丧,孤独时冷漠,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努力让自己熟悉这个社会,认识这个社会,因为高中之前他们就是一部学习的机器,而进入大学,他们才是真正步入了人生的战场,战场就充满硝烟残酷,不管他们是否适应,他们都应该去触碰、去翻越这座山。

  当然这本书也告诫那些辛勤园丁,他们的职业有多伟大,一个教师如果秉承良知和责任倾尽心热爱引导一代人,那么这批学生就会学到感恩,这所学校都会育出精英,这个国家都会收获栋梁

  学生时代是迷茫的,因为我们都从那个时间段走过,知识虽然重要,但是还有比书本更重要的社会,社会是广义的,是他们从来没有触碰过的,但是此刻他们就要面对,在学校、在课堂,他们要一步步走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成长的方向,这就是活着的意义,或许这也正是王小妮所要传达的一种精神,中国的教育确实应该改改了,别让孩子们该玩的时候学习,该学习的时候却迷茫了。还有那些老师们,多关注一下你身边的这些莘莘学子,或许你温暖一句话,就能点亮他们的心灯,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上课记2》读后感(四):四年目睹之语文教师怪现状

  ——读王小妮《上课记2》

  这是一本很容易读的书,咪蒙说它是一本流水账,确实是。只是现实中专心教学的人不少,有心记录的人却极少。王小妮认为“在记录他们的时候最不该动用的就是文采,既然有这么真实本色的记录,为什么还要涂脂抹粉。”

  《上课记》和《上课记2》太普通了,即使放在桌上,也不会有人留意甚至拿起来翻一翻,当下的教师或许不屑一读。

  王小妮老师很有心,书的内容从2006到2012,是她任教海南大学的七年。之前是诗人的她,05年才开始教书,她面对的是从刚中学毕业的大学新生。我也是05年上的大学,真有缘,却遇不上这样的老师。听说她已不再任教,我想,面对现状无法妥协,这便是在中国的下场。可身为名人的她能转身就走,广大的底层教师只能继续水深火热。以下就语文教学现状谈谈一些内心想法

  四年的语文教师经历,关于作文教学,王小妮扇了我一记耳光

  作为中学语文老师努力训练的作文模式,大学语文老师王小妮却要求学生努力把它们打破,不需要文采,只需要找回最真实的感受。读到她为了让学生努力诋毁和消除“好词好句”的细节,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一下子陷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脸似被扇了一记耳光,火辣辣的。

  回想第一年教书,那时的想法如同王小妮,要学生们写出最真实的感受,“自己的体验比任何名著名言有价值”,但实际考场作文却拿不了高分。后来的我,已逐渐向高考作文套路倾斜,向着那种扼杀情感的模式前进。而且教得越久,套路会掌握得越多,情感将越来越少。最终如同郑强教授感叹的,“这个产品幼儿园那儿就开始,一直传到博导身上,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孩子已经搞坏掉了。”学生不会写作,内容匮乏,是因为经历的单一,可这难道就成为学生学套路背范文的理由了么?生活经历少,那么阅读体会呢?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现在的学生,是既无躬行,纸上谈兵也不会了。反而是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人越来越多。

  这个老师扇了所有中学语文老师不止一个耳光,除了作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上,她还说:

  “人文学科的课业,讲授者不投入情感,课是不可能上好的。”所以“谁的作品被选中谁的厄运就来了,他会被快速败坏,变成嚼蜡。”语文正是首当其冲的一门功课。且不论教育的体制问题,实际许多语文老师只是照本宣科课件真是个好东西,照着念真方便

  相信能当语文教师的,都该是中文系毕业的,每位中文系的师范生,都该热爱自己专业啊。文学是一门博大的功课,各种观点解读与时俱进,若不钻研,哪来新的东西传授,应试技巧是一套一套的,但文学却是无套路可循的,语文“不是解数学题,不是在沙滩上找鹅卵石,更像在沙滩上学习堆沙子。”反观身边许多语文组同事,带着一颗功利心去找鹅卵石,也难怪几年如一日,用着相同的课件,课堂说着该去阅读,课余却无耐心去堆沙子,静下心来看看书。我觉得,至少与课文有关作家作品,该去接触一下吧?不然如何能讲出语文的美?自己都不去了解,还期待学生能够自觉么?“一个即将读满大学四年的年轻人,没有读过一本说得出名字完整的书,这该归罪于谁?”没有谁,这是语文教师集体造就的。语文课的被轻视,汉语文化的式微,不是靠提高高考分数就能重新引起重视的,如果一位语文老师不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文学素养,依旧按老一套高考答题模式去教导学生,那么语文学科将继续受到学生甚至是社会人士的嘲笑和鄙视。

  我曾不止一次听过老师抱怨《唐宋散文选读》真是枯燥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我只能是笑着摇摇头,因为你首先就不用心了,还想如何讲好?多说无益。这在许多结婚生子的女老师表现尤甚,她们最常说的就是没时间,带孩子很累。我在她们面前也没有发言权反驳会马上遭到酸溜溜攻击:你目前无牵无挂当然有时间啦……嗯,你们有时间去逛淘宝买衣服吃零食,有时间去看TVB讨论剧情,可就是没时间读读书,说一说哪篇课文该怎么讲。唐宋散文是文言文,这种古远的文章,有谁第一眼就喜欢的?如果语文教师自己都不肯花时间去研读相关文言知识,去了解作家经历,去发掘文章背景,用情去感受古人和今人那种殊途同归的情感,课堂如何能引导学生去读文言文?情感就是最好的武器,你课余不用情,所以你也别在课堂上动情,怪学生总是在语文课做别科的作业或者打瞌睡捣乱了。是否最终要说到自己读中文系和当教师都是被迫和无奈的,这样才能让人啧啧几声谅解你?王小妮说,“课不好,是因为投入不够。”你作为语文教师如此不用心,相信你的小孩长大后也没多少人文情怀吧。

  做备课组长的一年,是最无奈的一年,每周科组的备课,人人巴不得能少即少,迫不得已聚在一起,耗着时间各忙各的,嬉笑而过。以前听着组长无奈的呼吁,我总得努力按捺住冲动的心,不然将以与众人为敌收场。现在发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由:备课会很无聊,所以能少就少。我想如果我安排一些课文或者某位名师的研讨会,想必这种备课会也会在一片沉默声中度过吧。前辈教师自以为看透了现状,一个个懈怠了,同辈以为我有了权力就来刁难他们,后辈还想着进步,于是指责我不作为还要施加压力。我好苦闷,我也是一名摸索中的后辈,我也希望能有人跟我说:这就是真理,你就该这样做!可现状就是如此,我看不到有谁在认真钻研教材又热情于业务工作的。粤教版的语文教材除了五本必修,其余十几本选修,自修订后就一直固定选用其中的四本选修。上行下效,前辈不指导后辈,当教研组长都不作为的时候,这个教研组还有救么?良知与苟且,坚持与懈怠,现状是我们人人造成的。我也是这种现状的推手,于是当我抱怨教育现状让认真教书的人难堪时,我根本不敢为之振臂高呼。而当我听说某重点学校的老师们能为一道题争论得面红耳赤时,我只能心向往之,更不必说许多教育强市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了。当每个语文教师私底下都独善其身事不关己时,语文这块广阔的天地就被我们荒废了。

  书中提到一位旁听生对海南人生活的讽刺:生活这么差还不思进取,真是佩服啊!这讽刺听来是相当无力的,用在语文也是一样,许多人认为:语文是不用学的,随便就能考个及格分,阅读这种东西,你怎样写,参考答案都能让你大跌眼镜……这世上有三种人:第一种是不知道又无所谓;第二种是知道,但是无所谓;第三种就是知道,但是不无所谓。我不知道在语文教师中,是哪种人居多,但我知道在这“许多人”中,也包括语文教师本身。是啊,语文教学现状这么差还不思进取。进取?如何进取?有什么用?混口饭吃而已,认真你就输了。语文真不应该成为一门功利性的学科,那些培养出高分考生的老师不见得就是名师了,语文学科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它能教给学生一种情怀,一种美的认知,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而当我们的语文老师自己都抛弃了这份无法立竿见影的情怀后,他还凭什么去进取呢?他能教给学生的,也只剩下理科那样的公式加习题的课堂了,这也就是许多高三语文教师屡试不爽屹立不倒的教学手段了。我痛惜的是,用心培养了一年的学生,他心中的情怀与理想,到了高三马上就给颠覆甚至毁掉了,这种破灭感,让我感到徒劳与理想情怀的不堪一击。不是我适合教高一高二,而是太多人不适合教高三了。你无法想象一个语文老师在说自己“适合去教体育”这种自嘲的话时,她仿佛在说一件引以为傲的事。

  “当文学不再抚慰每一个个体,文学就成了一门科目,如果这个科目还不能带给他就摆在眼前的看得见的前途,文学和他真就没一点儿关系,甚至还晃来晃去地碍事,耽误他的青春好时光。”

  .s.我最终还是无法写完,即使写完也无法发在自己的空间或微博,因为会得罪许多熟悉的人,所以只能自己抒发一下。感觉写这样的文章可真是徒劳啊……唯有坚持自己的道路了。

  《上课记2》读后感(五):暖心之作

  作为一名从教8年的高校教师,我对反映校园生活的一切文字都觉得特别感兴趣,但之前看到的大多是文学著作,而没有看过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对自己教学和自己学生的一些言语及行为的真实记录。如今,看《上课记2》,突然让我明白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其实作为一名教师,他的世界不应该只有科研和教学,其实还应该有更多的东西存在,他的世界应该绚烂无比。而这个绚烂,需要一个契机,一个引导,而身处阳光下捧着书的我,此时,深深地陷进了王小妮的文字之中。

  “吃货”这个词这两年风靡一时,我也是以吃货自居,曾经有很多很多梦想和理想,但是很多都没有实现,反倒是折磨的自己如王小妮笔下的那个湖南女生一样,虽境遇不一样,但是心境却是出奇的相似。于是便舍弃了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而转而追求胃部的一种愉悦感,醉心于琐碎的家务。想想那些在教室里吃东西的孩子,想想自己曾经的学生生活。于是便明白了其实身为吃货的学生是有着多么的无奈!所有的精神生活都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上的,正如作者笔下的那个吃上热腾腾面的女生说自己什么都忘记了一样。顿觉,其实讲课和这个是一样的。我们希望学生认真听课,但是很多学生在玩手机、刷着微博、开着微信,读着网络小说,似乎讲课的内容和他们完全无关。偶尔抬抬头,不是因为关注你讲的内容,而是让颈椎休息休息。换句话说,讲课内容不是学生的菜。尽管你的讲课内容非常的精彩有用,但是正如那个对川菜不感冒的女生一样,你的花样再多,她也不会喜欢。所以,我们应该如王小妮一样,了解尽量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诉求,他对知识的需求,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知识的传授。

  “我不要生活在社会底层,任人宰割”,这是王小妮学生的话。而这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所以书中的邓伯超才会那样的努力,想让人肯定他想获得成功,虽然有时事与愿违,但他仍然在不懈地努力。这也是大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内心最强烈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却往往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这时,老师就非常关键。所谓“师者,传到授业解惑者也”,这里的“惑”不仅仅是学业方面的,更是生活方面的,一个人的生活出了问题,肯定会导致心理有所变化,如果没有外力帮其解决这个心理问题,何谈学业?所以,社会上才有那么多的谈心节目。而学校中也设立了辅导员和心理辅导室,只是这些真的起到了真正的作用吗?

  如果每个教师都如王小妮这样关注学生,不仅仅是上完课就走,而是关注他们的内心,也许一切就会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王小妮的这本书我认为适合各个职业的人阅读,如果你是教师,你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如何对待学生;如果你是学生,你可以从这些真实的学生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或者解决自己内心的困惑;如果你是家长,你的孩子迟早会是大学生,如果不是也会进入青春期,关注王小妮笔下的这些学生的思想,其实就是关注你自己的孩子,所谓未雨绸缪正是如此……

  《上课记2》读后感(六):每一朵灵魂都独一无二

  (一) 贫穷的记忆和烙印

  山边的小村庄。

  靠天吃饭的几亩薄田。

  苍老的父母。

  光屁股在路边嬉耍的小孩。

  承载着全家希望的读书少年。

  也许还有放弃读书机会的姐姐。

  所以他总是心事重重。总是不知休止。

  当他毕业找到不错的工作时,他明白自己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努力备课,认真教书,申请课题,兼职带案子。

  他总是累。

  就连空间里的文章都是一字一句透着苦涩。沉重的担子就像骑士的皮鞭,鞭策他永不止步。

  能对他说些甚么?

  你太累了,也该歇歇了。

  知足常乐。

  不要把全家的担子压在自己一个人肩上。

  多么无力甚至愚蠢的宽慰。

  如果你不曾经历那样的生活,你又有资格说些甚么。

  读完《上课记2》中那些令人心酸的故事,想要摸一摸献出的血的邓伯超,在黄土上学画的彩霞,总是在挨老师耳光的卜,这些孩子仿佛就站在我面前,面对生活的磨折,他们或豪情万丈,或安之若素,或自闭敏感。于是记起了大学时的舍友,于是想要记下他的故事,于是便有了上面的话,可是,终究还是应该由他自己来写吧。

  (二) 在迷惘中摸索前行

  看到王小妮老师笔下学生们的思考和探寻,不由感叹现在的孩子们比之自己当年置身校园时,要早熟地太多了。也许是由于现在的九零后更多把目光投向自身的观照,而以前的成长经历中,“我”是几乎不存在的。他们会沉静地思考,他们说生活即障碍,他们对人与人的关系非常敏感,他们有时又早熟到相信活着仅仅是活着。

  有时他们犬儒。他们会在作业中写下因为古老的文字的美丽的纹理而产生亲近它的渴望。然后在老师询问的时候坦承这样写只是为了投老师所好而已。有时他们不会分辨是非,或者不以为意。他们会在上课时搜集老师的言论然后向学校举报,然后自然大方地说出来,一点都没有做地下工作者必须潜伏的自觉。

  然而究竟不同了。当每个人都学会倾听自己的时候,生活开始变得参差多态。有人倾注心力去拍不讨好的纪录片,有人开始收集民俗文化的碎片,有人跑到云南大理做一个积极入世的隐士。

  所以透过这本《上课记2》,我想我可以理解王小妮老师的幸福和骄傲。虽然她也不可避免地经历过沮丧和低潮,但随之而来的成就的果实更加甜美。

  (三) 五彩缤纷的灵魂

  突然很羡慕王小妮老师。

  漫步海大校园,与一个个学生闲谈,孔门弦歌之乐,不过如此吧。

  在《上课记2》中,可以看到王小妮老师是怎样的小心翼翼,唯恐无意中的言行伤害到这些敏感的灵魂,怎样的虚怀若谷谦卑低头,唯恐自己有固执偏见,影响学生思索的方向。就像伺弄一颗最最娇弱的小花,用四年的无微不至,浇灌出五彩缤纷的灵魂花朵。

  而她,也以谨慎和谦卑,赢得了最大的信任和尊敬,在与每一颗独一无二的灵魂相处中,教学相长,获益良多。

  真的,与其说羡慕能遇到一个这样的好老师的孩子们,我倒是羡慕王小妮老师更多一些呢。

  《上课记2》读后感(七):“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我对王小妮有着莫名的感情,我不知道是因为曾经给我留下过深刻阅读体验的一本《安放》,还是因为同样勾起我思乡情潮的一本《一路向北》或者《倾述与诉说》,尽管我知道她早就向南而去,但我还知道她是长春人,我呢,身在北方,如此想来我们曾经的地理上的距离应该是很近的,况且即使她定居南方,但我笃信她的心、她的爱从来都未曾离开……这么说可不是我杜撰的,因为有《一路向北》为证,因为有那么多感同身受的对于故乡无限之思念以及热爱的文字为证。

  我之所以喜欢她甚至深爱她的理由,就是她总能以一颗透明的心,将视线中最真实的生活场景一笔一划认真描摹,总能务需任何遣词造句,仅用最朴实的语言就毫无遮蔽地表达自己的心灵感受。这些也正是我觉得的她的文字值得读值得一读再读的理由之一。

  没读过《上课记1》,因而在读《上课记2》之前,还真是有点担心会不会很唐突会不会读不进去,不过读过了,才知道是我过虑了。《上课记2》记录了做为教师的她和她的那些学生们课内课外、生活或学习的故事,还有孩子们的作文和学生新建文章选。她记录了自己和那些孩子们身上的许多故事,并通过透过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透过各种各样的校园事件,发现一个人乃至更多人的生活。

  在这里,那些90后的孩子,他们有留守儿童,有家庭遭遇变故之下的单亲孩子,也有正常城市家庭孕育出来的非正常孩子……都一股脑地开始了他们的象牙塔式的生活,可是他们的学习生活怎样,他们的心灵需求是什么,他们心里在关注什么,他们内心承受了怎样的压力,他们对这个社会报以怎样的寄托,他们的家长和他们的老师却关注得很少很少,更可悲的是很多时候甚至连他们自己也迷惘地搞不清楚。王小妮发现了这些现实中比比皆是却又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还有对于考试、对于教育制度、对于未来的思考都令人警醒。

  另外对于孩子们的作文,王小妮似乎也在告诫我们不能单纯地仅把它们当成作文来看,是的,在作文中,他们写了一个又一个仅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但是,他们应该就是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缩影,这是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眼的世界,这也包含了他们对于存在感的认识和理解。

  其实,对于“终依从本性的偏离者并坚持在海岛上连续七年与年轻人对话”的王小妮,她究竟偏离了什么,坚持了什么,我都不得而知,但是海子诗歌中“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九月》”我必须要写下来,来作为我阅读本书的最大感受。

  《上课记2》读后感(八):诗人情怀,师者仁心

  《上课记1》曾经很火,我以为是一部小说。现在看了续集《上课记2》,才知道不是,都是散文。作者是大学老师,诗人。大学老师的这种散文集看得少,我看到的作者为小学老师或者初中老师的书,一般是技术性的,怎么跟孩子相处啊,怎么度过小学六年啊,怎么教育孩子啊,这类居多,再比较多的就是教学研究方面的了。也有些散文,不会整本书都是这样的文章,这样一本书,内容上让我感觉挺意外的。

  看完这本书,我意外的是作者的情怀。一些教师的专业书籍为人师的素养,要求,怎么以学生为中心,怎么关心学生,怎么培养学生。《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里的教师是这样的,但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老师了。所以,《给》是经典,苏霍姆林斯基是教师的楷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是这样的。大概还有李镇西老师是这样的吧。其他的老师囿于我狭窄的视野,不知也。王小妮,让我佩服,感动。看看勒口上王小妮清瘦的面容,坚毅又平易的目光,我想到了标题上的八个字。

  这本书真的就是王老师上课、课后的所思所想,和许多人为了孔方兄完全不同,王老师真的是在关注学生,在将学生当作真正的人来关注。我才体会到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平日见这些标语多么空洞,因为它是虚假的,没有人真正这样去努力,真正去关注,如果真的是朝这个方向努力,中国的教育早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了。即使是大学生,负面报道还是很多的,很多老师对学生总是指责的,为什么,在王老师眼里,就能理解这些学生,就能深入学生内心?无论是课上,还是平日的生活中,微博世界上,文章中,王老师都能考虑学生的感受,避免伤害到学生。这种为师之道,值得学习啊。

  王老师2012年上课记里,一个个学生的故事,给了我们真实的力量,平民立场,去诉说

  一个个大学生的故事。还有老师愿意去关注一个普通学生背后的故事吗?还有人愿意记下学生回家的路途、打工、申请助学贷款的困难、学生故乡那不知名的小村庄……还有人愿意在自己的文章中选入学生的作品,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面临的困扰吗?王老师的文字里,让我们体会到师者仁心。

  王小妮已经辞去了教职,我还是愿意称呼她一声王老师。她的诗人情怀,师者仁心不仅鼓励这她的学生,还将鼓励一些为师之人。

  《上课记2》读后感(九):教过书的不必读

  没有看过她的第一部《上课记》,因为知道反响好,才搜来一读。

  说实话,这本书与我想象的差距很大。至少,作者对教书已经有些隔膜了。

  书里对自己的教书经历讲述不多,更多的是通过他者的视角来看教育。作者最大的问题,是对教育本身关心不多。虽然书里很多文字,都直指教育的弊端,但是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大学的校园里,于基础教育毕竟有隔。他不明白那些整天为了考试而不断被强化了的教师与学生内心的焦虑,更不明白这种教育在塑造人才上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或许,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难题,但谁能解?

  王小妮文字比较细腻,面对沉重的话题,只能付之于轻盈,而内心深处的她的确想使这本书更加厚重一点,而这需要的是时间......

  《上课记2》读后感(十):世界是寂寞的山谷,还有人来看望我们

  边看书边想着如何写书评,可看着书中和自己相同的情绪、感受,满心话语却无从下笔。

  当局者迷。

  小妮老师旁观者清,我挺理解我的同龄人为什么愿意向这位有年龄代沟的老师讲述自己的故事的。

  因为我也愿意讲。

  因为她懂我们。因为她陪我们一起回忆过去的伤痛;她看着我们的吃东西填充生命缺乏质感背后的无助;她理解我们各自的情绪,不同生长经历带来的独特的不被理解和重视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她还能看到我们成长的律动,努力执着地跳动。

  寂静的山谷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特别想感谢小妮老师,为那份悲悯,为那份陪伴。为了寂寞的山谷里,还有一个不管春冬来看野百合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