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屋顶上的轻骑兵》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屋顶上的轻骑兵》的读后感10篇

2022-05-15 02:09:3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屋顶上的轻骑兵》的读后感10篇

  《屋顶上的轻骑兵》是一本由(法)让·吉奥诺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4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屋顶上的轻骑兵》读后感(一):霍乱的隐喻

  《屋顶上的轻骑兵》中描写的绝不是真正的霍乱,流行疫病在书中只是一个象征、一个隐喻。事实上,从头到尾,所有人物感染霍乱的情境都很不写实,比如安杰洛和无数病患接触,帮他们擦身治疗,甚至在被霍乱灭门的大宅子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却从未感染。霍乱放大了自私、仇恨、恐惧、被动等特征,只要具备以上特征的人物都先后被霍乱放倒。安杰洛蔑视传染,反而安然无恙。所以制造了这场疫情是对霍乱的恐惧,而非霍乱本身。

  作者让·吉奥诺在一次采访中说道:“霍乱就像一个化学元素,让最卑劣和最高尚的情感赤裸裸地彰显在我们眼前。”

  《屋顶上的轻骑兵》读后感(二):无我的人不会得病

  全文充斥法国霍乱发生期间的各种惨状亡,描写死亡非常细腻恶心,到处是人与人之间的残害、自私、隔离和敌意,本来是让人很厌恶的阅读,却因贯穿始终的轻骑兵主角的热情率直纯净让人不忍释卷。这本书可以说是哲学书,研究人为什么身体会感染疾病,为什么会因霍乱死?各种自私自利残忍的人都死了,这当然好理解,以基督教的善恶观,帮助别人的慈善人士,应该会有好报吧?有一个小法国医生发生霍乱后拿着药四处竭力寻找未死的病人,希望至少救活一个,他非常努力,奋不顾身,但还是失败了,后来小医生也死了,甚至他自己的遗体也遭到了亵渎,可见慈悲也没有好报。但是,有一个修道院的打杂老嬷嬷天天带主人公一起洗刷尸体却没事,主人公始终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死有人不死,特别不理解小医生怎么会死呢?快结尾的时候书中借一个老隐士之口明确提出:人的身体所以感染疾病是因为我们灵魂的自私,无我的人不会得病。小医生虽然崇高,但其自我牺牲的意识过于执着,反而会得病。这个观点在书中提出时非常生硬,感觉是莫名其妙插进来的长篇大论一两页,但如果不写这一两页,其他几百页白写了,因为作者再不下结论就无法结束了,所以只好硬来。但平心而论,除了这一点小瑕疵,全文的文字情节还是很吸引人的。

  我其实也赞同这个理论,无我的人不会得病,只是谁能做到无我呢?看法国人的书经常会与中国的哲学观念撞车,看看这观点,难道不是老子或者庄子说的吗!大概因为我们两个国家的人非常相似吧,或者因为有一段时间所有的法国艺术家都去研究中国哲学,他们的理解甚至比我们还深。

  《屋顶上的轻骑兵》读后感(三):一人一世一苍茫

  《屋顶上的轻骑兵》是法国作家让·吉奥诺上个世纪的杰作之一,现在真能看完经典作品的成年读者已经不多了,但还是有很多年轻人会去读这样的书,其实,看过根据它改编的电影《爱在天地苍茫时》的人,一定比看过书的人多,电影,永远是那么好接受的快捷方式,两小时就能“读完”一本名著,何乐不为,然而,电影其实不是原著,读原著的感觉永远是电影无法代替的,反之自然亦然。

  不记得是何时读过原著,总归应该是年少时,第一次读到的翻译署名是冯至,那时候去图书馆借阅的书绝大多数都是名家作品或者名家翻译,当时,籍借他们的眼光以认识未知的世界,而今,在多年已经遗忘之后,看见另外一个翻译的同一作品,忽然有种久违了的感伤。

  书,现在放在桌上时,仿佛比记忆里的厚,在久远的记忆里,过去翻译的很多作品出于种种奇奇怪怪的、合理的、或者不合理的原因,都会被浓缩的,甚至更被翻译家“信、达、雅”了,记得后来再读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就感叹傅雷的“精彩”诠释,幸好,现在的书,读起来更多的是尽可能还原原著,基本不精简,有时候也显得烦琐,但,两相比较,各有千秋,有时候生出来感慨万千,辗转唇舌之间,却什么也不需要说了。

  故事发生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孤身独行的轻骑兵上校安杰诺在法国最美丽的普罗旺斯地区遇上了正在爆发的霍乱,这样危机故事,往往考量着人类的种种情感和道德,在不同的作家笔下便展示出不同的面,比如:在加缪的笔下是充满群体抗争的《鼠疫》,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则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让·吉奥诺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人对一个世界,就像伽里玛出版社的内容提要里写的:“……我们只看见一个年轻的轻骑兵在层出不穷的悲剧中长途跋涉……我们会认为,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找到了他们的接班人”,这是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常常具有的特质——一部杰作因一个人成为永恒存在。

  在后来拍摄的电影中,设计了更为绚丽的政治暗杀背景,书里的安杰诺则是因为政治决斗而逃亡法国,希图穿过普罗旺斯回到故乡意大利,希翼让意大利的人民获得自由,年轻的安杰洛虽然在逃亡途中,却也在“无忧无虑地”欣赏风景和人们的途中,他遇见了霍乱爆发,认识了充满仁心的年轻法国医生,同时也因为被诬控为投毒者而被迫躲避在屋顶上多日,当屋顶上的阳光让他领悟了一些人生妙谛之后,他成为了真正的骑士和绅士,面对疾病,面对种种因恐惧而产生的丑恶,他无所畏惧,特别是邂逅贵族女子波利娜,这个朱丽叶·比诺什成功扮演的美丽女子之后,他那种隐忍内敛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美表达,他用从法国医生那里学会的方法救活了波利娜,虽然之前他努力救活他人,努力帮助他人,却从没救活一个人,现在,安杰诺成功地救活了波利娜,他成为让·吉奥诺笔下的救美的英雄。

  说到英雄救美,由不得让我想起来改编自小说的影片,因为这书里的一段很短的爱情故事而定位为《爱在天地苍茫时》,那个其实在书里占着并不大篇幅的女主角是我很喜欢的法国女演员朱丽叶·比诺什扮演的,有意思的是,她所演过的绝大多数影片,我都能记得她的角色,却始终不记得与她演对手戏的男演员,这部影片也是一样的,可以说,影片让英雄的戏份被女主角抢了。

  然而,在读《屋顶上的轻骑兵》这本书时,男女主角的重心则完全不同,这书旗帜宣明地围绕的主角就是安杰洛,一个男人。电影和原著的差异有时候往往就在于此,或者演员的魅力也在于此吧。在书里,读者一直是追随着安杰诺的,跟着他的眼光探寻,随着他内心思量,感受到的是他对外界的欣赏和思考,他那些自然流露的浪漫和天真幻想的性格,以及以他的 口吻叙述的拟人化句子,强化了安杰洛的几分文气、几分骨子里透出来的纯粹,以及帮修女做入殓师所展现青春色彩浓厚的仁慈、敏感和温柔,还有青春年少的侠义意气,这是让·杰奥诺所想表达的“一个人”和“一个世界”之间的故事,而影片削弱的就是这部分,当然,书,从来就给予的想象空间更大些,书更美好的地方也在于此。不过,不管书怎么描述,不管影片怎么表达,安杰洛,这个作为让·吉奥诺笔下最为著名的人物都是一位具有骑士风度、贵族气质的优质男性。

  虽然安杰诺无时无刻不是一个人面对整个世界,孤单却又内心强大,绅士地帮助所有他接触到的人,无条件地呵护弱者,“发乎情止乎礼地”对待爱人,读者可以从他们俩那些堪称“调情妙句”的幽默对答,感受到含蓄的、古典的、理想化的爱情之美,这种颇有古典美正是让·吉奥诺最想表达并最希望洒满在人间的——“这才是男子汉的样子!”,而安杰诺最后跟人的谈话内容只是“人民和自由”,这份理想化的人物是浪漫主义时代文学作品里通常会表现的,也正是这样的个性化人物成就了本书长存的魅力。

  假如影片因为“爱在天地苍茫时”而被人喜爱,那么书则因为安杰诺在天地苍茫时的坚毅和勇敢以及绅士风度、骑士精神还有事业心而为世所流传。或者说,无论哪个时代,我们依然是需要英雄。

  【原文地址】

  《屋顶上的轻骑兵》读后感(四):两天读完,一天一段读感

  5月开读的第三本书,《屋顶上的轻骑兵》。一来读本法国小说换换口味调剂调剂,二来验证下是不是多年前看的那部电影。

  这是部言情小说。在天地苍茫时,在倾国倾城的黑死与霍乱里,爱仍要做到底!瘟疫无法阻挡!名副其实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马尔克斯只是借着霍乱的由头当噱头,哪有这部小说霍乱得昏天暗地?尽管读到半程,尽管未见女神,相信在后半程的瘟疫里将轰轰烈烈、卿卿我我。

  这是部惊悚小说。看过同名电影的读到惊悚情节时不会大惊小怪,叫人大惊小怪的是轻骑兵先生独处时的思想,贴图里划线部分就是个栗子,这个栗子读起来还算是顺畅,不过,他在屋顶上那几番思索,绝对挑战阅读者的理解力和逻辑感,想读个明白得冒脑梗的风险。我是非常怀疑汉译者的文字组织能力的,勉强给个中评吧......

  有两个人物印象较深:小法国人和嬷嬷;有两段情节有些震撼:瘟疫中标后的死相和烧酒搓腿驱冷发热。

  华丽的分割线

  ————————————————————————————————————————————

  一天读完这段在霍乱中逃亡的后半程,书跟电影比起来,有些差别。情感的克制非常过分,几乎没有情色词语,每个标点符号都散发着“发乎情、止乎礼”美妙气息。太出乎意料了,没看小说前,以为是电影把露骨的桥段都编辑掉了,事实是这本来就是段纯真年代。想多了.......

  实在的景物描写与暗藏的男女情丝是小说后半段较有特色的部分,尤其是景物描写,贯穿小说始终的太阳、云层、原野、高山、鸟群、植被.....等等自然物的不嫌啰嗦地描绘,似乎作者打算在书里作画般,一幅接一幅。画里,一男一女正在逃亡,逃离猎捕和陷阱,逃离在空气里弥散的霍乱。

  逃亡时他们虽未手牵手,但胜似心连心。最后,骑士救了夫人的命,夫人有没有以身相许书中没交代(不能污)。倒数第二章节那位医生的思维无法跟上,像是得了谵妄,只好略读跳过;最后一章也是电影里最紧张的章节,朱丽叶.比诺什演的夫人即将在霍乱侵吞下香消玉殒,轻骑兵用去一身劲道、用尽一切方法,终于在这场大瘟疫里挽救回一条生命。

  最后的结局乱弹一下:他依旧穿行在山的两边,也许在路上会触景生情想起与夫人的情,也许在未竟的事业中继续挽救下一条生命,所以,“他幸福极了”.......

  《屋顶上的轻骑兵》读后感(五):法国的高贵

  巴黎之暴烈是巴黎之轻狂的平衡因素和正当理由,理解不了这一点,谁也无法理解巴黎和它的历史。巴黎有人称为作乐的城市,不过也可以十分确切地称为痛苦的城市。玫瑰之冠也是荆棘之冠。巴黎人动辄伤害别人,不过也很容易伤害自己。他们是宗教信仰的殉难者,他们是敌视宗教的殉难者;他们甚至是道德败坏的殉难者。

  法国一个伟大的民族,高贵的法国人总是在冒险。就像意大利男主人公的母亲写给他的信中所说的:“但愿你永远冒冒失失,在这制造业发达的时代,这是唯一能给予生活乐趣的方法。“美好的回忆,美好的结局。愿心中的暴风骤雨般的革命情怀和男女之间柏拉图般的友谊永恒、永存、永远。愿中国西厢记中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高贵的法国开出灿烂之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有点像勇敢的心跳起苏格兰双人舞的男女主人公万岁、独立万岁、革命万岁。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不朽的感情万岁。永远激动,永远骄傲。不朽的情侣,革命与爱情,这就是法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