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无可慰藉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无可慰藉读后感10篇

2018-08-21 05:4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无可慰藉读后感10篇

  《无可慰藉》是一本由(英)石黑一雄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6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无可慰藉》读后感(一):困住的人

  一,未解决的事

  故事从一开始就奠定了全本的基调钢琴家瑞德完全不记得行程安排,却没有说出事实。每个人说出的话似乎都是在为了事情进展而说,并非大家内心想法。还有逞强的老行李员古斯塔夫,光从文字中就可以读出他每一次搬东西有多么吃力,却没有人出面改变这一现状气氛诡异而充满未知

  恰巧看完书的当天我看了一部老电影叫做《土拨鼠之日》,讲述主人公每天醒来都是同样的一天,而最后解决这一死循环办法,就是将眼前的麻烦一一解决,不再选择逃避,并勇敢追求想要的。

  本书未解决的事可谓贯穿始终,并且即便得到处理,也未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新的麻烦又接踵而至

  古斯塔夫想让瑞德和女儿谈谈,霍夫曼想让瑞德读读妻子的简报,霍夫曼的儿子史蒂夫想让瑞德听听自己的演奏,昔日指挥家布罗斯基要挽回柯林斯小姐的心,瑞德一直以为会出现在演奏会的父母,索菲的儿子鲍里斯对瑞德的期盼等等。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瑞德起初来到这个城市作用是唤起文化活力。这本身也是一件荒谬的事。一座城市的精神衰落,竟然全部寄希望于一个外来人。并且瑞德行程,总是在中途被各种奇怪要求打断,大家似乎很期待这次即将迎来的改变,但也正是这一点,每个满怀期待的人,却都只有指望别人和感叹而已。

  二,困住的人

  其实到结尾的“周四之夜”,钢琴家瑞德也没有真正表演——既没有演讲,也没有演奏。这也说明,他在这座城市是作为催化剂存在,并且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但“周四之夜”他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父母其实没有来。一切都像是钢琴家自己的臆断。这说明,他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其实在奔波中,也已经丢失了很多精神上的东西。他本身作为救星般存在于这座城市,但其实他自己和大家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之前和索菲还有鲍里斯的相认也说明了这一点——见面了才发现,这是自己疏远多日的妻儿。结尾他迫切想知道父母十几年前来过这座城市发生了什么,而这些,只能从路人口中得知。瑞德也是困住的人。

  索菲最终没有和父亲古斯塔夫告别,布罗斯基也没有赢回柯林斯小姐的心,市民依旧没有尊重布罗斯基,史蒂夫也没有得到母亲认可,索菲母子与瑞德的距离依旧不可及......太多未解决的事,太多困住的人。

  当然,作为一个旁观者,是能看清这些的。作者创造的这个故事,也是如寓言一般让我们关注身边及自身。困住的人,指那些无法解决自己问题,从而无法继续的人们。但他们不一定看不到别人的问题。

  困住的人,寻求解脱的第一途径,一定是求助。向自以为有希望的人求助,殊不知人人四周都有一座高墙,并没有谁可以真正解决谁的烦恼

  依赖是症。看看自己,然后想想该如何前行

  《无可慰藉》读后感(二):《城堡》里的《罪与罚》

  前几天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石黑一雄,瑞典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其巨大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幻觉之下深渊”。

  还有谁能如此精简、准确地概括石黑一雄的小说呢,也只有这一群老头子有这本事了。《无可慰藉》作为石黑一雄的代表作品之一,同样也是用“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这“巨大的情感力量",让我看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子,三年前我在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的时候,读到的也是这样的”巨大的情感力量“,陀思妥耶夫斯用的是内心的无望挣扎,是灵魂深处的歇斯底里,而石黑一雄用的是精神的焦灼不安人身的不由自主,但是读来给人的感觉一样的,是一种令人无法逃离的窒息感觉。我读到这些文字的时候,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场中,这个场中有两种无形的力量,一种是暗黑的压迫感,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让你想摆脱,想逃离;而另一种力量却把你牵制住,那是一种荒诞的牵引力,它让你愿意忍受一时的压迫和窒息,因为你总是会相信在这压迫和窒息之后,一定有一种能满足你好奇的东西展现在你面前,这有点像卡夫卡的《城堡》,明知荒诞,却越想看它是如何荒诞的。直至最后,它给了我答案,那就是通过这压迫和窒息,来让你直视“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

  我望向深渊的时候,深渊也望向我。

  小说以瑞德最初到达酒店起点牵引人继续读下去的悬念是“周四的晚宴”,在晚宴之前,瑞德在这个小城陷入了无止无境的”帮忙“之中,无力脱身,精疲力竭(尤其是第二章中,作者绑架了瑞德,也绑架了读者,在紧张焦躁氛围中迟迟无法脱身,不给一个让人松口气机会。我在读这一章的时候,真想立马睡一觉啊),可结果却是极大讽刺,瑞德的好心并不能帮上任何人,霍夫曼和克里斯汀依旧互相囚禁于失败婚姻之中,布罗茨基再次因为沉溺酒精搞砸了表演,古斯塔夫直到离世也没有同索菲说上一句话,索菲对冷漠婚姻的绝望毫无好转,柯林斯小姐对感情的再次尝试宣告失败,鲍里斯重归缺乏父爱困境,史蒂芬再次体验无法令父母满意苦果,瑞德的儿时好友菲奥娜没有等来朋友为她出头说话,继续在小区过着遭人孤立生活,瑞德的小学同学没有等来老同学的大驾光临,继续着孤苦无依穷困潦倒的生活……

  所有人都未得到帮助,所有人都未得到拯救,所有受伤的心灵都未得到慰藉,所有积聚的隔阂都未得到消除。

  如果这一切真的有一个唯一的解决方案的话,那无疑就是:沟通

  可故事里,没有人采用这一选项。顾左右而言他者,冷漠回应者,拒绝交流者……

  这不就是当下吗?信息爆炸科技发达,联系无限的世界,却必须面对我在和你聊天,你却在玩王者荣耀残酷现实,当沟通世界的成本降到最低点,沟通坐在你对面那个人的成本却上升到最高点

  我们的孤独,只能用两个字来总结

  活该

  《无可慰藉》读后感(三):混乱--《无可慰籍》

  无可慰籍让我想到了卡夫卡的城堡。我们和主人公一样来到一个陌生地方,对这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无从知晓。瑞德先生来到了迷宫一样的城市里经历了系列迷一样的事件。读前半部分以为当时的让人一头雾水的事件后面会逐渐被理清脉络。读后面发现,没有脉络本身就是一种脉络。讲究逻辑的人应该看不下去这本小说吧。

  全书分为四个章节。讲了知名钢琴家瑞德先生在中欧某小镇经历的四天三夜。刚开篇的时候很舒缓。讲了一个文质彬彬功成名就绅士来到一个酒店check in,遇到一个需要他帮点小忙的接待员。唯一意料外的事情是没有拿到行程安排表。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以说都是由各种小忙引起的。事情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超出预期。在周四之夜前发生的每件事情都和预期不符,矛盾一点点积累下去,最后在万众瞩目的周四之夜上出现了极度混乱的场面,前面暗涌的各种困境冲突全都显现,达到高潮。开篇冷静的瑞德先生已经在崩溃的边缘,读者也会发现他不只是外表上看上去的成功钢琴家。他自幼和父母关系疏离,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和妻子儿子关系淡漠,第一次和他们相见时竟把他们当成陌生人。每当他决定要做什么的时候总会被别的事情干扰偏离预期。事情一点点的失控,他发现他没有办法在周四之夜上发表演讲和登台演出。每个人都对他很失望,最后他在早间电车上的自助早餐中找到了平静

  石黑一雄甩给读者一个烂摊子,本以为最后会回归正常,然而没有。人生的意外事件或许本该这样无法修复书名叫无可慰籍,让人绝望。从形式上,瑞德从一个事件被扯入下一个事件,环环相扣,无法脱身,逐渐走向失控。故事中几乎所有人物都是无力帮助他人,也无法获得他人帮助。瑞德陷在各种各样的"小忙"中无法脱身,霍夫曼被困于失衡的婚姻,接待员直到离世也没有和女儿和解,苏菲一直想和父亲和好缺没有勇气和他直接对话同时她自己也陷入冷漠的婚姻,霍夫曼的儿子斯蒂芬和瑞德一样,永远无法让父母满意。就连故事中的小人物也无法幸免:瑞德儿时的密友因为没有瑞德支持继续在小区中被孤立,瑞德的小学同学没有等来瑞德的摆放,继续孤苦无依。这一个个名字下面有着一个个受伤的灵魂。这些名字也可以换成我们自己。

  人怆然独活在这个花花世界上,可以有人互相依偎取暖幸福的。然而不可忘记,生活的本质残酷,命运有理由每件事情都按照预期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和瑞德一样,行走在当代社会。每个人的心灵都带有自己的伤口,被困于各自形形色色肉体中,无法与人沟通,也无法从外界获得帮助和慰籍。

  这是一部让人看了会有绝望感的作品,故事荒诞,但可以看出作者对读者的质问,你是不是也同故事中的人物一样,无力的受制于现实,没有勇气改变。做生活的主人,首先是要学会拒绝,如果瑞德拒绝了一两个关于小忙的请求结局一定会不一样。其次是敢于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如果瑞德一开始就直接要自己的安排表,事情会不会进行的有条理一点?讲道理容易做事情难。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舔舐自己伤口的人。

  《无可慰藉》读后感(四):无可慰藉之语

  “仿佛是身处谜一样的城市的梦中人,钢琴家瑞德看似一次普通简单的来访,却是使他面临人生中最为严峻的演奏。”

  石黑一雄,日裔英国小说家,我先入为主地以为,日裔作家,著有名为《小夜曲》的作品,主人公瑞德先生又为钢琴家,那么《无可慰藉》的语言想必会如乐章优美。多翻几章才发现其实文章少有景致细致描写的追求,并不准备构造一个如画的中欧城市作为背景。语言也都是通俗流畅,没有咬文嚼字的意思。六百多页的篇幅,也是只有自然的语言才能使读者最好地接收小说所要呈现的内核

  这是一部具有实验性的小说,大量超现实主义的描写,变换莫测的场景走马灯式的人物,都给作者所构造的书中世界添加神秘色彩。小说中的几次场景切换在小说看似写实的文笔中为读者构造出不可捉摸的氛围。主人公瑞德先是在一个所谓的“大公馆”中被酒店经理霍夫曼提醒其实身处瑞德在早上就到过的酒店中庭,然后绕了半个城市之后领悟到前后到达的咖啡馆其实同属于一座建筑,接着又在破败的小屋里练琴,而这个小屋却靠近一个墓园,在小说的结尾,瑞德更是在有多个走道、房间音乐厅里穿梭,以密集的场景切换来回编织情节,讲故事推向高潮。

  小说的开场独特,令人印象深刻。先是电梯里的迎宾员古斯塔夫,站在迎宾员身后的斯达特曼小姐,然后由电话引出酒店经理霍夫曼先生,接着是瑞德先生的妻子索菲和孩子鲍里斯通过古斯塔夫的话语出场。这样的顺序包裹在合乎情理外壳下,但又有条理到像是刻意的安排,而每个登场人物手中都拿着故事的线索,小说就在这样的开头下慢慢清晰丰满

  而小说中的时间进行地异常缓慢,一篇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主人公只经历了四天三夜。小说分为四大部分,而每一部分的开头都是一个清晨,从睡梦中醒来的主人公前一天的行程没有顺利完成又要开始着手应对各种事务,这样的清晨无疑与轻松新鲜有关系,只带来更多的焦虑压力。小说的时间终点,也是瑞德先生此行的目的地——“周四之夜”一天一天逼近,主人公在这其间接触各种人士拜访各种场所,奔波于自己或别人所拜托的事情,但到“周四之夜”这晚瑞德最终没有为城市挽救危机,没有修复自己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其他人物们的希冀也都无一例外地落空,小城中人们的困境似乎最后被证明无法解脱。古斯塔夫含恨离世,没能与女儿和解没能盼到瑞德为迎宾员这一行业荣誉呐喊;罗布茨基重犯酒瘾,表演功败垂成没能赢得柯林斯小姐谅解;霍夫曼亲手毁掉一手筹办的“周四之夜”,与妻子的关系终于奔溃;斯蒂芬辛苦练习的表演使父母失望,这样的打击使他决心离开这座城市到别处学习;索菲无法挽救与瑞德冷漠的婚姻,最后彻底放弃众人无法摆脱的困境,最后呼应书名“无可慰藉”。

  主人公瑞德长期漂泊,朋友疏离,亲人淡漠,在小城中见到妻儿时竟把他们当做陌生人,而在遭遇“周四之夜”的失败之后,居然能在电车上怡然地享用早餐,规划下一次旅行,这样冷漠的人让我想起《局外人》的主人公默尔索,对于身边发生之事就算自己力所能及无动于衷或者很快忘怀,表现出一种无能为力,也正是人们感到无可慰藉的原因。虽然这样的人物设计荒诞,如同瑞德和默尔索的人在现实世界中少之又少,但在这样的夸大之下我们也该看看,我们的心灵是否也曾带着自己的薄膜,行走在世界中却无法与人沟通,对于困境无法言状,无法解决,最终无可慰藉。

  《无可慰藉》读后感(五):772087

  如果精神有其形态,动作那么石黑一雄是做到了把他们近乎赤裸的描写出来 小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焦虑,不安甚至乎疯狂的精神世界,想要完成一切却未能完成一切 如果说作者是想要致敬卡夫卡的话,那么我想他已经做到了,但我想探索的深度可能还不够深刻 至于荒诞,我反而想对比一下加缪。好吧,事实上我对两个作家的作品只是看了几本而已,如果有谁帮我分析一下最好不过

  然后这是我看他的第三本小说,风格还是那个风格,在平淡无奇且琐碎的对话中铺开他的整个故事,不过这本显的有些神经质,在我看来卡夫卡就是这个调调,或许换种方式还能变成王朔呢

  最后,书名取得很好,无可慰藉

  哦,还有一个个情景在展开像一个个小舞台剧,就等着主人公过去揭幕开演,当然这其中你可以感受到奇幻和荒诞的味道

  《无可慰藉》读后感(六):几点读后感

  1、非常不“石黑”的一本小说。

  无论对比石黑之前或者之后的小说,这本《无可慰藉》在石黑的创作序列里,都将成为特别的存在。其一就是,不再过于追求对小说各方面的完美控制。石黑一雄对文字精湛的掌控力,在几部小说里都可以感受到,尤其要提到的是获得英国布克奖的《长日留痕》。

  你读他的文字,能感受到那种紧绷的张力,精湛的文字控制力,情感节制,各方面都是恰到好处。

  后来石黑觉得,过于完美的控制,对秩序感的追求,并不一定都是好事,也可能是造成反方向的毫无新意,比较陈旧,波澜不惊。于是石黑创作上的突破。就在这本里显现出来,不再那么精致,熨帖,而是粗粝,散乱,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在这样的意义下评价,这是一本具有现代派小说风格的实验作品。

  2、评价一部作品最好用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即把他放到这个作家的创作谱系里做对比。

  比如金庸,评价一本鹿鼎记,分析它如何卓越,哪里突出,是要把这本小说放到整个作品序列里,和前面所有13部小说一起谈论才最为适宜。当然你心里要有基础的知识概念,金庸前13部小说都写得什么,怎么样。同样的,对于石黑这本小说,也是如此。

  分析一本《无可慰藉》,要清楚了解石黑其他创作的作品,以及创造时间。

  石黑一雄,低产高质,从写作开始至今,一共就是六部长篇,一部短篇集。按时间顺序,分别是《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留痕》《无可慰藉》《我辈孤雏》《别让我走》《小夜曲》《被掩埋的巨人》。

  然而当你通读完,会发现,这本书无论对比之前还是之后,都是特别的存在。

  3,梦一样的一部小说。如果说迄今为止,现代文学作品哪一个能把人的梦境描写的如此真实,那,只能是《无可慰藉》。

  4,对比《树上的男爵》,卡尔维诺是竭力把非现实写得宛如现实,那么石黑则是尽力把梦这样一种玄妙难言的,介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状态尽量按现实描绘。 [卡尔维诺、马尔克斯与村上春树(接上篇)]

  5,梦境的几种典型。人物的忽然来到与离去,行为似乎无法揣摩,某种非现实的不可理解,比如结尾周四之夜,主角正要上台演奏,却发现观众,连同大厅的座椅,一瞬间全部消失了——这是只有在梦里才能出现的场景。

  6,典型的现代派小说。

  你可以看到法国左岸派的对记忆的不可靠性,想象,回忆和现实之间的穿插描述,可以看到卡夫卡式的梦靥,他的土地测量员K的徒劳与最终失败,可以看到乔伊斯的小说时间——《尤利西斯》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广告推销员利奥波德·布卢姆(Leopold Bloom)于1904年6月16日一昼夜之内在都柏林街头的游荡。一天一夜,1089页。《无可慰藉》以时间顺序描绘了钢琴演奏家来到一个城市四天三夜的经历。四天三夜,616页。

  7,不仅是现代小说意义上的,[无可慰藉]同时也更像是石黑几本书的集大成。

  读的过程自然会发现,老迎宾员古斯塔夫对他职业的的尊重认可,以及对女儿的情感的压抑,不是就像《长日留痕》里的英国管家史蒂文森吗

  认为自己身负重大责任,足以调解城市纠纷,能够拯救众人,主角对自己的认知,不正像[我辈孤雏]里主角来到上海后的自我感觉吗,这里的责任感,使命感,其实作者有淡淡的解构与不认可存在。

  读石黑的书,无论哪一本,都要时刻把握住,不可靠叙述,这个关键点。

  8,类型元素的融合和风格的多样化。一部典型的现代派小说,同时也有现实主义心理刻画的手法,有表现主义式的怪诞梦靥,也有《小夜曲》的荒诞捧腹,在第二部为布罗茨基的狗哀悼那里明显可以看到《小夜曲》的影子,甚至可以更为具体的指出来,第二个短篇《无论晴天还是雨天》,一样的黑色幽默,荒诞,捧腹。

  谈类型元素的融合。类似的是昆汀的《死亡证据》,恐怖+动作,上下两个部分,类型与反类型。

  以及园子温《爱的曝光》,青春纯爱,邪教cult,动作血浆,喜剧剧情,是各种类型元素的混杂。

  9,仅仅说卡夫卡是不够的,应该更为准确的指出,是德国表现主义。对比罗伯特·维内《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的影像,会有更明显的感受。梦,以及梦靥,到这本书第三部和第四部更为明显,怪诞离奇,外在人物思维甚至世界也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10,因为是第一人称(石黑的书基本都是第一人称),所以有“越轴”,即不再是第一人称限制性视角,而是时不时的突破,变成上帝视角。

  当要驾驭这样庞大的小说和人物结构,《长日留痕》里那般精致的油画式笔触便不再够用。

  可以加以参考和对比的转场方式,是葡萄牙诺奖作家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和《复明症漫记》。

  《无可慰藉》读后感(七):令人疲惫的旅行

  话说这本书充满了石黑一雄的想象力?在介绍里是这样的,看这本书也费劲了我的想象力仍然看的很费劲。阅读体验非常不顺畅,场景切换得我一头雾水,在书的前部分(我甚至没法说这是一个故事),缤纷的人名已经让我有些力不从心,很快随着书的进度我又和着男主走马观灯般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新场景,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场生硬的舞台剧,一章结束后立马就更换了所有的人物与场地,没有衔接。

  更让我痛苦的是,越想身临其境便越感受无力,一切事物那么没有规律,不受控制,镇子里每个人都那么锱铢必较,看似态度认真,却反复将我拉入绝望的境地。关于这种抓狂的心态,书里倒是描述得十分贴切淋漓尽致,让我确信这清奇的套路绝不是因为作者功力不够。

  现实的逻辑与操作熟练的人情世故在这本书中一窍不通,人们话语越是毕恭毕敬,显得越是不可理喻。看到一半再回头看看书名,哭笑不得。只是在一个小镇的短暂停留,梦境般的现实、随时插入的回忆叙述了一生。

  一直到书的359页,62%,一位著名钢琴家瑞德先生才终于决定要弹钢琴了,之前所有的鸡毛蒜皮突然显得不再重要。这时的我对书的批注也开始出现了烦躁,这些无尽的琐事究竟何时才是尽头?我的情绪似乎也被带动了,不耐烦并且焦虑,难道不会有一事无成的挫败感吗?

  看到第四部时,捡起所剩不多的希望又一次重新体会了跌入绝望的境地。演奏终于逐渐逼近,古斯塔夫病倒,琐事缠身的瑞德根本无力顾及他的临终时刻;布罗次基先生遭遇车祸,他坚持去忽略已经锯掉的腿去完成演出却中途晕倒,和柯林斯小姐的约定又一次幻灭;霍夫曼夫妇在儿子斯蒂芬临近演出时失望离席,并不知道他演奏了一场让人惊喜的曲目,而夫妇之间的裂痕也显得不可理喻不再有可能;最后演出结束,索菲和鲍里斯互相扶持下了电车,远离了瑞德。

  斯蒂芬终于发现了小镇人民的局限,决定将自我放到更加辽阔的世界中去体验,这大概是书中唯一令人欣慰和庆幸的希望。

  整本书的无奈、失望、愤怒的情绪我也都体会了一遍,没有任何令人愉悦的情绪,老实说读起来真的不舒服,但坚持完之后,我还是敬佩作者的能力,用这样荒诞的方式,将人与人之间无法用沟通解决的鸿沟展现的这样生动与绝望,无可慰籍。

  《无可慰藉》读后感(八):文明的代价是剥离情感的无可慰藉

  所有的颜色在黑色面前都会被吞噬,所有的情感在现代文明的魔咒下都会干瘪丧失力量,

  读的时候根本不明白为什么主人公瑞德不会拒绝,为什么处处都显的逻辑不通,似乎瑞德一直在违背自己的意愿前行, 后来合上书回想,如果我是瑞德,我会不会在自己久违的妻儿有矛盾时耐心沟通?在曾经的发小有难时挺身而出?在曾经的老朋友渴求陪伴时送上一声问候,给他一个拥抱? 恐怕,我不会,我会视若无睹,就像被碾压的孩子旁走过的路人,我虽心煎熬,但"文明"告诉我不该伸出援手

  黑石一雄给了我们不一样的选择,一个热心肠的富有情感的选择,他迈出了那些情感呼之欲出的一步,却终于在现代文明的枷锁下发出几声咕噜,最后都未能善终。 现代文明是什么,从猿人到现代人我们得到太多进化,但从没想过我们失去了什么,原始人的爱没法通过语言表达清楚,所以所有的情感都随着行动呼之而出,现代文明的词汇语言表达,让爱变得滥情,让所有忠贞都显得可笑,让所有的情感在发出的咕噜声后变得失真,越是想通过语言解决的,就纠缠越深,最后,让孤独丛生。

  现代文明是什么?是工业革命,是信息时代,是一切科技进步与利益追逐的综合体,是以人为名为代价的文明进化,,(这让我想起三体人,极端恶劣的环境只有除却情感的高效才能存活下来。失去人性会失去很多,失去兽性会失去一切。) 它告诉我们,利益,名望这些才是我们值得追求的东西,才是人群所推崇的,克里斯托弗的沉浮就是最好的例证,他已深陷其中固执己见不能自拔?瑞德不是吗,只不过他还在浮的时期,所以还可以一针见血的指出,不留情面的指责所有人都明知的事,被众人所推崇的布罗茨基在死去时才在他的妻子咒骂中骤然清醒,然而至少他离去时是自由的,没有再被众人绑架,没有霍夫曼再在背后的推崇,在想倒下的时刻倒下,是对绝对孤独的解脱, 大概作者就是想用这种形式,来表达现代文明中人际关系的弊端与自我拘束,思前想后畏首畏尾直到失去机会,每个人都有诉求却都一个个装傻充愣,本以为外界会制造机会冲破羁绊,谁知竟是现代文明的桎梏,至死不渝,, 因为作者是移民作家所以对这种感受会非常深刻,以至于这种荒诞只有当不和逻辑在狭小的对话与剧情间出现时,我们才终于不能忽视,,爱不说,恨不表,用最文明的词汇语句方式让所有感情褪色,让所有读者一头雾水。 用形式来表达形式,来对抗质疑形式主义,你烦了?烦了就对了,这就是作者想让你感受到的。 同类的巴别塔之犬生动的多,

  《无可慰藉》读后感(九):何以慰藉?

  ——读石黑一雄《无可慰藉》

  带着对《被掩埋的巨人》的良好印象,开始了对石黑一雄又一作品《无可慰藉》的阅读。

  作品以钢琴家瑞德被邀到一个欧洲小城参加“周四之夜”演出为线索,以荒谬、怪诞的手法,描写了钢琴家在这个城市种种身不由己的奇葩遭遇。一切看似与“周四之夜”息息相关,但又无不游离于演出本身。在这个城市的四天三夜中,瑞德仅仅得到两个小时的练琴时间,作为享誉世界的钢琴家到最后却未能上台演出。

  瑞德其实是陷入了整个城市面临巨大心理缺口的恐慌和急于弥补缺口的慌不择路的混乱中。

  ——曾经是这个城市精神象征的提琴家克里斯托弗,因为长时期高频率的演出,终于被这个城市所厌倦、唾弃,成了导致这个城市堕落的替罪羊。“我们的城市危在旦夕,凄惨一片,反正总得从某个地方开始拨乱反正,从中心开始也未尝不可”,“他以及他所代表的一切,现在必须被抛入我们历史的某个黑暗角落”。而在17年前,作为这个城市的两个文化领军人物画家伯德恩、作曲家沃尔莫乐相继去世,初来乍到的克里斯托弗突然被奉为新的精神领袖。年轻的克里斯托弗非常谦虚,甚至有些缺乏自信,或许之前在别处遇到过一些挫折。而这个城市的上层人事赞颂他、奉承他,事事围着他转,几乎每个议员都曾邀请过他去家里,每年的市宴会上都安排他坐在市长旁边,照片上过封面,重大活动作过序,整个城市非要他纵论一切,希望从他那儿得到启发和动力。

  ——作为克里斯托弗的接替者布罗茨基,在市民眼里本来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酒鬼形象。为扭转这个城市即便在克里斯托佛被唾弃后也无法遏制的“整个社会中心的痛苦似螺旋上升愈渐愈猛的势头”,这个城市的上层蓦然发现布罗茨基在来到这个城市之前曾经担任过乐队指挥。于是由伯爵夫人提议,被这个城市的上层人士附和,由酒店经理霍夫曼具体负责,展开对布罗茨基的各种包装推销,希望布罗茨基能够重振雄风,成为这个城市新的心灵依托。整个过程就像一出《皇帝的新衣》般的闹剧,即便是布罗茨基前妻柯林斯小姐尖锐地指出坊间传说布罗茨基端坐在酒店休息室里几个小时都不碰一下琴键,得到的回答是“那并不意味着什么进展都没有。沉默很可能意味着最深远思想的形成,最深处能量的召唤。”落魄已久的布罗茨基突然成为神一样的人物,就连陪伴他多年的老狗布鲁诺的死去都成为这个城市的重大事件,布鲁诺被称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狗”。有建议为布鲁诺建塑像的,有建议将街名改为布鲁诺街的,市长甚至为布鲁诺致悼词,称赞布鲁诺的美德,并指出这些美德“我们希望能够很快能在各行各业重放光彩”。

  ——即便是在这个城市短暂逗留的瑞德,也被寄予了各种期待。接待方的安排有:与市民互助组会面、出席伯爵夫人晚宴、、记者见面会、“周四之夜”演出前进行演讲,等等,总之是希望瑞德的到来能够触动这个城市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推动这个城市新的造神运动的成功,将布罗茨基推上预设的神坛。而来自各种理由的个人邀约更多,酒店经理霍夫曼经理霍夫曼请瑞德抽空看看妻子的有关瑞德演出的剪报册,经理儿子斯蒂芬希望瑞德能够指导自己的演奏,老迎宾员古斯塔夫希望瑞德帮助女儿索菲恢复洞察力,迎宾员们希望瑞德在周四的演讲中提及他们这个群体,偶遇的记者为博眼球将瑞德诱至颇有争议的萨特勒纪念碑前拍照,失势的克里斯托弗希望瑞德能够帮自己对反对者们反戈一击,幼时的玩伴希望瑞德在贵妇人面前替自己挽回面子,等等。

  其实,瑞德也好,布罗茨基、克里斯托弗也好,哪里有他人所期许的那样强大的力量?他们同样有着各自内心的空洞和伤口,同样亟需找到各自的慰藉。满世界飞的瑞德需要修正他与妻子索菲和儿子鲍里斯之间的关系(读者和瑞德一样,在一步步情节发展中,诧异地发现这种关系和过往的一些片段,似乎《被掩埋的巨人》里的遗忘之雾一直弥漫到了这里),布罗茨基急于修复与前妻柯林斯小姐的关系,克里斯托弗竭力想证明自己的正确与无辜。但他们向外部寻求慰藉的努力,同这个城市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到精神慰藉的过程一样,也同样遭到了失败:刚刚失去父亲的索菲拒绝了瑞德的示好和安慰,“你一直都徘徊在我们爱的门外”,“你也同样无法走入我们的悲痛之中”,并阻断儿子全家人在一起的愿望,“随他去吧,鲍里斯。让他去闯荡世界,贡献他的专长和才智。”布罗茨基试图以自己的伤口打动前妻的努力适得其反,柯林斯小姐对布罗茨基沉溺于自己的伤口深恶痛绝,“你的伤口,你那愚蠢的小伤口!那才是你的真爱”,“我也好,音乐也罢,对你来说,我们不过就是你寻求慰藉的情妇罢了”。本来被克里斯托弗当作救星的瑞德并不认可对方的音乐理念,对高举文件夹大喊大叫的克里斯托弗说,“这是另一种很常见的失败。相信把东西放在文件夹里就会变成事实!”

  说到底,瑞德们只不过是被这个城市当作借以自我救赎和寻求慰藉的人偶罢了,自始自终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尊敬和信任。无论是利用还是抛弃,都来的不由分说。初到此地的克里斯托弗只想安安静静做个提琴教师,最后的克里斯托弗被指责推崇机械呆板,扼杀自然情愫,演奏冷漠而功利。借酒精和读书麻痹伤口的布罗茨基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命运会出现惊天逆转,国宝一样被当作中心的中心,但这一切随着他指挥的音乐不被接受而倏然结束,最后被送到了收容穷苦人的圣尼古拉斯专科医院。瑞德来这个城市的原因和目的本来十分单纯,这个城市的很多人各种表示将他奉为贵宾,但根本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和陪伴,除了各种需求和利用外,根本就是无视——穿着睡袍就被带到晚宴上,被邀参加画廊招待会却无人搭理,“周四之夜”还未演讲和演出礼堂已经空空如也,礼堂之外的早餐会的美食似乎也与他毫无关系。

  石黑一雄是人性画像师和解剖师,把每个人物描摹和解剖到纤毫毕现。起初没有一点架子的克里斯托弗在喝彩、吹捧中渐渐忘乎所以,宣称称“我一到这儿就成功了”,告诉大家他根本没有深受大家敬重的小提琴教师利伯里希放在眼里,无论是演奏还是教授方法。在被弃之敝履之后,他对自己之所以被推上神坛的认识一针见血,“他们需要某种秩序,某种他们能理解的体系 ”,“通过我发现人生的意义”。在谈到妻子罗莎时,克里斯托弗说“我在本地独享其尊时,她能爱我。她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之下才能爱我。”温文尔雅的瑞德在各种被需求中似乎感觉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认为自己是一个从更大更广阔世界来的旁观者,对在画廊专注于欣赏和讨论展品的人们没有对他展现出基本的礼貌严加指责,“你们就是这里一切错误的典型代表!”在索菲的父亲弥留之际,瑞德虽然对妻子不无怜惜,还是觉得自己肩负的所谓使命更为重要,“你好像不明白我现在压力有多大。你没意识到我很快就该上台了吗?我得回答事关这个社会未来走向的复杂问题”。

  下单买到石黑一雄两本书的时候,还真有些担心能不能顺利完成这次阅读。现在可以说之前的担心纯属多余,石黑一雄的日裔出身和英国教育生活经历,在他作品中体现出的是两种文化背景的优势融合,有日本文学的细腻而无负面情绪的沉溺,有英国小说的严谨幽默而无冗长的心里场景描写,虽然情节不乏虚幻、怪诞,但故事的发展和推进节奏明快、引人入胜。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心灵缺口,寻求慰藉人之本能。究竟何以慰藉?小说的答案是无可慰藉,而我的阅读体验则是一个大大的慰藉。

  写于2017年11月19日

  《无可慰藉》读后感(十):冗长的噩梦

  一个钢琴家来到一个城市演出,在演出前有各种无关紧要的人麻烦他做各种事,他都一一答应了,有个人麻烦他去劝解女儿的关系,他答应了,他劝着劝着,书里的对话特别神奇的默认了他们是夫妻关系,旁边的小孩是他的儿子,而他也莫名其妙的默认了……他们再次见面之前还是陌生人啊……但是说着说着话就变成了有很多共同回忆的夫妻……然后三个人商量着一起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女人走得太快不见了,留下他跟儿子……这时候出现了一个男人,两个人也认识……说是高中时期的同学……聊了好久无关紧要的事……然后高中同学走了……一会又出现一个人,说也是以前的朋友,可以开车载他们回家,可是坐上了车开车的说要先去办一件事,等于回家的事就被查来了,在办事的时候又遇见了事,事情又被岔开了……就无限岔开…………看的非常憋闷,永远达不到目的,对话特别冗长,啰啰嗦嗦不知所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无可慰藉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