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摸彩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摸彩读后感10篇

2018-08-30 04:2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摸彩读后感10篇

  《摸彩》是一本由[美] 雪莉·杰克逊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8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摸彩》读后感(一):生活中的哥特。

  这本书曾经三次进了购物车,又分别被我移出,第四次的时候,终于买了下来。两天看完的,之前对哥特小说的全部定义,来自爱伦坡。而雪莉杰克逊的这本短篇集子,跟之前印象中的哥特全然不同,她更多描绘生活中的场景,侧重反映的,是些微妙心理特点。刚开始看了几篇,觉得完全不知所云,似乎每个故事结尾都未完待续。读了几篇之后,忽然恍然大悟。她的小说,带些荒诞怪异,总能引起一种莫名其妙迷幻感觉

  「牙齿」有种莫名的催眠感,读完之后,脑海里总浮现出昏昏沉沉的灯光无精打采女人,把女性生理不适到心理不适的过程刻画惟妙惟肖,「盐柱」,简直把现代人在大都市那种压抑焦虑的不适都通过文字传达了出来;她最负盛名的「摸彩」,既算一种对人性黑暗面的描述,又是对民主讽刺,之前还和朋友探讨过,对于某种宗教或者仪式,那种无意识的大规模崇拜,是最吓人的,看过类似电影,大批村民出于仪式崇拜对外来客审判冷漠表情,让人不由得打寒颤。「梅西百货公司」,像展示了一幅机械化的流水生产线,缺乏人情味温暖。最喜欢的「花园」,揭示了人性中那一些出于自私无奈。唯一吐槽的是关于翻译、有些地方读起来,各种形容词连缀的莫名其妙,实在别扭

  《摸彩》读后感(二):希区柯克的开头和欧·亨利的结尾

  雪莉·杰克逊就像那些心灵手巧天赋甚高的工匠大师,仅仅尝试了几个短篇,立刻写出了自己成熟作品。她直接从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如亨利·菲尔丁、塞缪尔·理查德森那里汲取老派绅士谈吐风度,使自己的作品有一种“平静、自律、温和”的外表。但在这种谦逊之下,她又努力呈现给读者一种强烈刺激,“我一向热衷于恐惧,抓住并理解它,让它产生效果,强化我害怕的一个画面,全盘接受,以此作为写作起点。”

  雪莉·杰克逊1916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伯林盖姆长大,后又随全家迁至纽约,并进入锡拉丘兹大学修英文,很快就为写作着迷起来,并在大学校报上发表了几个短篇。这些小说使同校一位叫斯坦利·爱德加·海曼的家伙大为惊叹——“谁是雪莉·杰克逊?我要找到她并且和她结婚。”他确实办到了,而且自己也成为一位著名编辑和文学批评家。

  1965年,超负荷写作、大量抽烟和饮用过多咖啡影响了雪莉·杰克逊的健康,在一次午后小憩中她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她的起点很高,但早逝使她的天赋和独创性没能得到足够拓展,这影响了她的文学成就人们总是拿她最有名的作品《摸彩》,长篇心理悬疑小说《山上闹鬼的房子》和《我们一直住在城堡里》来衡量她,多数读者将她看成一个写类型小说的大众作家,但她在处理心理悬念方面,是可以与爱伦·坡相比的大师。她那些不以恐怖主题的短篇(这本短篇小说集中大部分如此)写得同样扣人心弦。正像前面所说,她的小说总是以某种谦逊的外表吸引你,一步步将你带到一个惊诧莫名的境地

  小说《摸彩》是一篇有“欧·亨利结尾”的小说,因为结局逆转得过于陡峭,并不能代表雪莉·杰克逊小说的特点。这篇小说的大部分篇幅都呈现出祥和气氛村子里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摸彩活动。因为大家都对摸彩活动很熟悉,所以能很快就能融入“彩民们”那种慵懒的、听天由命心态,以及开奖时刻那一点点紧张好奇。但是,突然之间,小说的情节急转直下,结局完全背离了读者的期待中奖的泰茜·哈奇逊大喊“这不公平,这样做不对。”但所有没中奖的人都对她置之不理,并塞给她小儿子几块石头,然后大家一起用成堆的石头砸死了她。

  《摸彩》创作于1948年,首次发表于美国著名杂志《纽约客》。这篇小说完全是虚构的,就像雪莉·杰克逊所说“这就是一个故事”。但发表后立刻收到大量读者来信。各种层次的读者都觉得自己的价值观受到了冒犯。文学素养较高的读者将“摸彩”和“投票”联系起来说:“这是一篇讽刺民主政治寓言,雪莉·杰克逊是隐身的斯大林分子”;中级读者质疑她描写的人性过于黑暗,完全不可信,”如果我是那个丈夫,我就不会让人们那样干“;普通读者则将故事里的“石刑仪式”当做某个偏僻地区野蛮风俗。连媒体和文学圈里的人也来信让她来更具体解释其中的含义。据小说家约翰·契弗回忆,当时《纽约客》的主编哈罗德·罗斯也憎恨这篇小说,并且不住地唠叨“佛蒙特州就没有一个村镇的石头和故事里描写的一样(又圆又光滑)”。

  《摸彩》是这本雪莉·杰克逊生前发表的同名短篇小说集的最后一篇,也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篇,它因其陡然逆转的结尾获当年的欧·亨利奖。此类小说在本书中还有《朦胧的七种类型》《巫婆》等。另有一两篇属于希区柯克式(即在故事的开头设置悬念),如《魔鬼爱人》。其他则是结合自传因素的心理小说,这些才真正属于雪莉·杰克逊自己,细腻而又精干的叙事技巧使所有这些小说都蕴藏着一种无法掩饰的内秀。她对自己写下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虽然不能从角色身上断定她一定精于生活,但可以从小说的细节断定她精于观察。比如小说《就像妈妈以前做的》里有一位叫戴维的单身男子,他总是将家里收拾井井有条。他有一套带花纹的银餐具,打理生活就像工匠修复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他吃早餐时都会感到得意,从使用一个亮闪闪的银勺子柚子开始,然后吃烤面包片时用一把抹黄油的小刀,用一把沉甸甸餐刀打破蛋壳,然后喝咖啡时,用一把干净的银勺子,往咖啡里加糖是用一把专门用来舀糖的勺子……”

  这还只是关于勺子的,还有关于叉子、杯碟和调料罐。饭后,这些餐具要被整整齐齐地收进一个靠墙的格架里,而桌面又重新变得干干净净、闪闪发亮。雪莉•杰克逊创作小说就像打理生活,将餐桌布置井然有序,它们可能带来强烈刺激(就像《摸彩》),也可能不会——这取决于她摆到餐桌上的“食物”。而它的结尾则是由格架和餐桌构成,读完之后会让人觉得敞亮和干净,甚至是虚无,但影响却留下来了。(2013年4月13日《新京报》)

  《摸彩》读后感(三):日常生活中的“俄然而觉”

  克莱伦斯小姐住在纽约格林尼治村,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一日,她需要买些家具,按照报纸广告来到一间公寓,不过房主外出,留下字条请来客自行观看。在“巡视”中,克莱伦斯小姐发现公寓女主人可能是个舞蹈演员(这也是她自己梦寐以求的),男主人有了去巴黎工作机会,两人即将动身。此时,有别的看家具者上门,鬼使神差、有意无意,她变身为公寓主人,向来人介绍家具,并透露了自己的“舞蹈演员”、“去巴黎”的信息。直到来客走了,她也悄悄离开了公寓。这段故事如此日常化,却又含有如许吊诡的意味陌生与熟识的感觉相互交错,不禁令我们惕然而惊。有论者说,“雪莉•杰克逊安静优美叙述会让你突然之间不由自主地打个激灵”,那短篇小说集《摸彩》所含的数十篇作品或许如冬日冰激凌,入口即有持续的寒颤了。

  雪莉•杰克逊小说的令人不安处不在于凌空蹈虚的奇幻,而是根植于日常生活的洞察与超越。如《那当然》,泰勒太太一大早就干着家务忙碌之余看到隔壁搬来了新邻居好意上前攀谈,以结交新朋友。这本为寻常场景,但日常谈话却一步步地滑向失控边缘,不仅泰勒太太“确认了一直萦绕在她心头的那种若有似无的不安感觉是怎么回事,是她自己无法改变地跟某种危险的失控情况联系到一起时的感觉”,我们也不由自主地心头直冒凉气,猛然发现日常生活的凶险处。雪莉•杰克逊的叙述极简洁,不绕圈子不动声色,直到那种静谧中的意外与恐惧袭入你的内心,你方回首明晰她的用意。《醉客》、《魔鬼爱人》、《巫婆》、《穿着亚麻布衣服的下午》等篇什均见出这些妙处

  而《摸彩》,这个不长的短篇,可谓奇峰突起,不仅延续了雪莉•杰克逊的创作特点,且传奇般地具有深邃精神内涵与隐喻特色,成为“反乌托邦”的典范之作。据说此篇作品最初在《纽约客》发表时,不仅激怒了美国的许多读者发出抗议信件,不少订户退订这本杂志,而且雪莉•杰克逊的母亲因读了小说,几年不与女儿说话。当然,随着岁月流逝,《摸彩》的价值愈益为大家所认知,昔日的冒犯之作已进入殿堂

  故事起始于“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六月二十七日上午”,一个平平常常的小村子,人口不过三百,大家在这一天汇集在广场准备摸彩。最先聚集起来的是小孩子们,他们玩耍,并捡了许多石头;男人们、女人们先后也来了,摸彩活动的主持者在按常规布置着。一切如一次寻常的聚会一般,大家神态自若,互相打着招呼,攀谈,只有哈奇逊太太来晚了,她险些忘记了这个日子。摸彩开始了,每一家都出一个成年人参与结果出来,是比尔•哈奇逊摸中。哈奇逊太太大不乐意,认为不公平云云,但大家提醒她要有风度并遵守规则。之后在哈奇逊家庭内部——哈奇逊夫妇和小比尔、南希、小戴维三个孩子——再次摸彩,最终摸中的是——哈奇逊太太。她叫喊,“这不公平,这样做不对。”但大家希望尽快做完这件事,于是拿起石头“纷纷开始砸她”。

  以寻常始,以惊惧终,《摸彩》凶险如是。没有人会想到在如此日常化的场景中埋藏着如此丑恶的事端,雪莉•杰克逊的思维之特异与深刻可见一斑。就内里而言,《摸彩》自然是一个寓言,但其日常化的描写如此逼真,竟使得当年有读者来信问这个故事发生哪一个州,要去观摩一下。当然也正因为其逼真,初问世时冒犯了许多人,但亦说明它的锐利精准之处。

  雪莉•杰克逊对民主制度有深刻地思考,在适当时机与适当的空间,多数人的统治亦会演变为多数人的暴政。即使没有独夫与专制,在所谓多数人的裁决下,同样会有无辜的人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并不因是否民主制度减却暴力色彩。任何制度并不先天具有无瑕疵合法性,民主制度亦不例外。苏格拉底是在希腊城邦的公民投票中被处死,希特勒是靠德国民众选举登上权力顶峰,若没有必要约束与更好的设计,民主制度也会显露其黑暗面。《摸彩》中,不乏对“自古”就有的摸彩质疑甚至反对声音,如大家悄悄传言附近的村子在讨论放弃摸彩,但立即遭到顽固派沃纳老头儿的驳斥:“一群疯了的蠢货……‘六月摸次彩,玉米熟得快。’自古以来就有摸彩。”在守旧势力强盛之处,任何革新的思想都被视为洪水猛兽

  而对于人性的弱点乃至丑恶,雪莉•杰克逊亦未留情面。村子里的人们对这一血腥的事件习以为常,不仅自己动手向受害者掷石头,还向小孩子手里塞几块。摸彩过程中,许多人催促快点,他们只是嫌麻烦而已,对事件的本质早已麻木。而哈奇逊太太并不因是受害者,就有多少警醒,她尽管认为摸彩不对、不公平,但一旦她的家庭抽中,她竟然极力主张已经出嫁的两个女儿也应该来参与(事实上嫁出去的女儿应跟丈夫的家族一起),自私的本性令人齿冷。人性中的恶可以一直如斯,乍看让人不可思议,但揆诸现实,如此的一面在以往的历史中并不鲜见,且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雪莉•杰克逊说,“我一向热衷使用恐惧,抓住并理解它,让它产生效果,强化我害怕的一个画面,全盘接受,以此作为写作的起点。”她着意于恐惧,却并不营造一个幻想世界,而是踏踏实实地置身于生活的尘埃中,挖掘其中的哥特元素。正因为她的故事于生活中而来,当我们的感知被唤醒后,不由得谛视原本平凡无奇的现实,莫名的恐惧悄然而至。

  《摸彩》读后感(四):朱白

  雪莉·杰克逊的样子不怎么遭人待见,至少她不算是如今锥子脸事业线普遍审美里的高分选手。为什么要关注一位作家的相貌呢,更恶劣的是还要跟打分扯上关系,这是因为看到“雪莉”这个名字我想到了《名侦探柯南》,明知道这点巧合算不上什么,但还是忍不住第一次看到《摸彩》这本书时想到了卡通雪莉。

  雪莉·杰克逊不是什么组织成员,她是讲故事高手。用不负责任的话说,就是雪莉是那种有着自己方式而不是努力用功学来的技术,去完成一个个悬念诡异的故事,她的方式常常可以与读者的大脑分析能力、辨识能力相吻合,用平常的情节和突然一击,完成最后与读者的一次共鸣

  让人感到寒冷的是雪莉打通了成年人与儿童的一种隔膜,他们貌似互相理解的交流下,总是隐藏着令人恐惧的元素,比如骇人的吃了自己的妹妹,这些在生活中的角落隐藏的恐怖元素,正是雪莉以外的人所日常忽略的,也正是因为有了雪莉这样的作家,我们才会更加看懂生活,也会从此学会观察生活的一个角度。

  《摸彩》读后感(五):作为批判者的游牧精神

  说雪莉·杰克逊是“哥特小说女王”,有点诧异。

  哥特是古老的日耳曼部落,与古罗马战争不断,西罗马即被东哥特人征服,游牧精神从此融入西欧。哥特文学的特点是神话与现实不分,充满瑰丽想象,多鬼道而少神道。因为游牧民族生存条件恶劣,疾病、屠杀、孤独等让心灵恐惧,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但每个灵都有邪恶的一面。

  历史上哥特小说几度沉浮,有点像中国传统小说中的公案、游侠、演义、传奇等,因太偏重刺激性而走向自我重复,结果总在繁荣与衰败间倏忽往来,每当人性与社会环境出现重大变化时,它就会突然勃兴。

  雪莉·杰克逊的写作有其恐怖、幽暗、血腥的一面,也有哥特小说惯常的冷峻、写实风格,但她并没有沉浸在惊异、怪诞中,她的作品有强烈的隐喻风格,更关注对历史与人性的解读,她是在利用刺激性,而不是为了刺激性。

  以《摸彩》为例,这是她的成名作,讲述了小村中人殉的故事,大家通过摸彩来决定用石头砸死谁,这个习惯如此漫长,以至于参与者变得麻木,他们冷静地维持“公平”与“秩序”。为了来年玉米丰收,人类用仪式合理地去掠夺他人、屠戮他人——我们共同造就了“文明”,然后,听任它吃掉我们。

  这个故事惊心动魄之处在于,它暗示了现代人依然生活在这个野蛮的小村中,屠杀让孩子兴奋,让仪式捍卫者崇高,让成人淡漠,于是,它被当成“必须的恶”而接受,即使是即将被砸死的人,她感到愤怒的也不是传统,而是“不公平”,因为抽彩时思考的时间不够。

  不义披上程序正义的外衣,就会肆无忌惮,就会成为人性的跗骨之蛆。

  其实,现代人不也如此吗?商业街的富丽堂皇,诱惑着人们去满足不断增长的消费欲望,然后不得不出卖自由,用辛苦的工作来抵偿。在今天,一个没有房子、汽车、好衣服、名牌的人同样会被大家鄙夷,会被驱除出公共生活,可哪件商品不是人类的造物呢?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来反对自己?

  令人忧虑的是,在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中,我们找不到太多反抗的力量。有多少唱衰物质主义的声音,就有多少物质主义的歌者,多元化在给予选择自由的同时,也让我们琐碎和无聊,随着心灵失去方向感,我们只能随波逐流。

  用游牧精神来反思和批判现代化,这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文明腐朽了,只能靠野蛮,当心灵被奴役时,我们自然会呼唤游牧视野中那片无垠的自由,它是心中最后的希望。而这,就是哥特小说不断复兴的根本原因。

  作为“短经典”中的一本,本书保持了它一直以来的极高品质,令人读后耳目一新。

  《摸彩》读后感(六):宝宝再也不要看短篇小说集了【手动再见】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这本《摸彩》我只看了一半就被迫还给了图书馆,暂时是看不到了,所以这里只写这本书一半的读书笔记。

  但是看完半本书的最深的感受就是——再也不想看短篇小说。

  从这本书上我能感受到短经典系列的诚意,一本书收录的篇目感觉上顶四本书的容量。书的内容就有四个部分,外加一个尾声也就相当于四本短篇小说集的量。

  但是让我有点崩溃的是我虽然看完了一半,但是真的说起来我只有一篇文章算是勉强看懂了,剩下的…就不说啥了。

  和短篇小说相比,长篇小说篇幅长,细节多,对人物的描写也多,但是短篇小说长的几十页,短的就几页,情节都是片段的,甚至是破碎的,不连贯的,描写和遣词造句都很简练,在这本小说里又感觉用了挺多的象征,加上有些不知所云的标题,根本get 不到重点啊!

  虽然有些故事很精彩,但是我还是觉得理解短篇小说要比理解长篇小说从某个角度上说要难,当然具体是哪个角度我现在也说不清楚……

  至于说雪莉 杰克逊的哥特风格,我确实没什么感觉,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接触这类作品吧。

  《醉客》《魔鬼爱人》《实战检验》《我在RH玛西公司的生涯》根本没有看明白;《就像妈妈以前做的》看懂了讲的什么故事,但是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呢;《巫婆》根本没看懂想表达什么;《叛徒》也是不明白题目指的是什么,以及沃普尔太太和狗有什么关系;《你先请,亲爱的阿尔方斯》不懂,是运用了重像关系什么的吗;《查尔斯》看懂了,但是不明白小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穿着亚麻布衣服的下午》亚麻布难道代表了什么吗,为什么小女孩不愿意弹琴也不愿意承认写诗呢,有想要表达什么呢;《花园》为什么人们都讨厌麦克雷恩太太了呢,如果不是因为雇佣了黑人那是因为什么,韦宁太太态度的转变又是因为什么;《多萝西和我奶奶以及水兵》对水兵莫名其妙的恐惧是怎么回事,一起出去买一样的衣服又代表了什么吗……

  正好半本书,只勉强看懂了一篇,我不知道有些问题是不是自己想的太多了,但是真的打击我看短篇小说集的积极性啊……

  自己果然还是差的远……

  忧伤……

  《摸彩》读后感(七):一层窗户纸

  因为有尼尔·盖曼的推荐,才对这本书产生兴趣,遗憾的是这位作家在中国似乎只出版了这一本书。

  看她写的故事要多琢磨会儿,不走心看不明白。故事多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尾。作者冷静又冷峻,不事先了解很难觉察出她是一位女性,与门罗不同,门罗是感情充沛的参与者,她多是事不关己的旁观者。

  在故事里,那些没来由的沮丧和失望都显了形,它们似乎知道自己不讨人喜欢才窝在哪儿,再消消地出现,没有防备。这位作家有着科学家一般的精准思维。

  生命与生活之间隔着一层窗户纸,生命值得尊重生活不堪重负,所有的渺小堆积成不可承受。

  我突然在想文学与科学之间是不是也隔着一层窗户纸。文学所表现的心理世界和宇宙一样不可思议,作家像科学家一样,在探索心理世界的边界,在分析形成心理的原动力是什么,心理是基因的一部分吗?心理反应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递?这其中的奥秘和宇宙的形成一样给人注满好奇。作家用文字和语言试图找出一个可以遵循和归类的规律~~成果就是那一本本书,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没有几个能真正明白。

  以下是从果壳看到的,认同。

  李政道先生说:“科学和艺术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如果用逻辑的语言来表述对世界的认知,则是科学;如果进入直觉、感官、领悟,则是艺术。两者共同之处,就是超越个人利害关系论,和对未知世界的探求。

  艺术与科学自始至终都是时代的镜子,互相映射、互相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转型离不开科技的改变,而科学技术的每次革命都影响了艺术家对世界的认知。

  15世纪,达芬奇把对自然、物理学的探索运用到绘画中,透视法和解剖学的使用,使文艺变成了文艺复兴;

  19世纪,印象派的兴起源于艺术家对光线、色彩注视的改变,思维则来源于光谱科学新发现;

  物理学的发展、相对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由此引发了立体主义、抽象派等风格的衍生;

  计算机、网络、视频技术的兴起,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媒介革新,出现了装置、新媒体、影像、计算机艺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摸彩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